1、說明椎骨的一般形態,怎樣區別頸椎與其他椎骨?
椎骨的一般形態:椎骨由前方的椎體和後方的椎弓兩部分組成.椎體約呈短圓柱狀,內部為骨松質,外為薄層骨密.上、下椎體以軟骨連成柱狀,是椎骨承重的主要部分.椎弓在椎體後方.與椎體相連的部分叫椎弓根,稍細,上下各有一切跡,分別稱椎上切跡和椎下切跡,椎下切跡較明顯.相鄰椎骨之間在椎弓根處的上、下切跡共同圍成形成椎間孔.椎弓的後部呈板狀,叫椎弓板.左右椎弓板相連形成完整的椎弓.椎體和椎弓共同圍成椎孔,各椎骨的椎孔連成貫穿脊柱的椎管以容納保護脊髓.椎弓上有七個突:向後方伸出的一個叫棘突,多數可在背部正中線摸到;左右各伸出一個橫突,棘突和橫突都有韌帶和肌肉附著;椎弓上下各有一對突起,叫上關節突和下關節突,相鄰椎骨的上、下關節突相對,以關節面組成關節突關節.
各部椎骨的主要特徵
頸椎
頸椎共7個,第1、2頸椎屬特殊椎骨.一般頸椎的椎體較小,近似長方形;上、下關節突的關節面幾乎呈水平位;椎孔大,呈三角形.橫突根部生有橫突孔,是頸椎最顯著的特點.橫突孔內有椎動脈和靜脈穿行.橫突末端分為前、後結節,第6頸椎橫突的前結節較大,頸總動脈經其前面上行,故稱為頸動脈結節,當頭部受傷嚴重出血時,可在此壓迫頸總動脈暫時止血.第2~6頸椎棘突短而分叉.第7頸椎棘突則長而水平,末端不分叉,容易捫到,故又名隆椎,是臨床上計數椎骨序數和針灸取穴的標志.第3~7頸椎體上面側緣向上突起,稱椎體鉤.椎體鉤與上位椎體兩側的唇緣相接,形成鉤椎關節,又稱「Luschka」關節.如「Luschka」關節過度增生肥大,可使椎間孔狹窄,壓迫脊神經,產生相應症狀,為頸椎病的病因之一.第1頸椎又稱寰椎,呈環狀.主要由前弓、後弓及側塊組成:側塊上面的橢圓形上關節面與枕骨髁相關節,下面稍凹的圓形下關節面與第2頸椎相關節,前弓後面有齒突凹.上關節凹後方有椎動脈溝,椎動脈出橫突孔經此溝而入枕骨大孔.後弓長,中點略向後方突起,叫做後結節.寰椎無椎體、棘突和關節突.第2頸椎又稱樞椎,椎體向上有指狀突起,稱齒突,與寰椎的齒突凹相關節.在發生學上齒突來自第1頸椎椎體.樞椎其餘形態同一般頸椎.
胸椎
胸椎共12個.從上向下椎體逐漸增大,橫截面近三角形.椎體的後外側上下緣處有與肋骨頭相接的半關節面叫肋凹,分為上肋凹和下肋凹.橫突的前面也有橫突肋凹,與肋結節形成關節.棘突長,伸向後下方,鄰位椎骨的棘突依次掩疊.呈瓦楞狀排列.關節突明顯,其關節面位於冠狀方向.第1胸椎體的肋凹有一個圓形的全肋凹和一個半圓形的下肋凹;第10胸椎只有一個上肋凹;第11、12胸椎各有一個全肋凹,橫突無肋凹.
腰椎
腰椎共5個.椎體粗壯,橫斷面呈腎形,椎孔大而呈三角形,關節突關節面幾呈矢狀位,棘突寬而短,呈板狀,幾乎水平地伸向後.
骶骨
骶骨由5塊骶椎融合而成,呈三角形.骶骨底前緣向前突出稱骶岬,是產科骨盆測量的一個重要標志.骶骨前面有4對骶前孔.骶骨後面的骶正中嵴兩旁有4對骶後孔.骶前、後孔均與骶管相通,分別有骶神經的前支和後支通過.骶管為椎管的下段,其下端的裂孔稱骶管裂孔.裂孔兩側有向下突出的骶角,臨床上,常以骶角作為確定骶管裂孔位置的標志進行骶管麻醉.骶骨的外側面有耳狀面與髂骨的耳狀面相關節.
尾骨
尾骨由3~4塊退化的尾椎融合而成.上接骶骨,下端游離為尾骨尖.
基本就是這些了,要是做簡答題就摘抄著寫就好了
2、頸椎笫二三節疼是什麼原因
頸椎笫二三節疼是因為有錯位擠壓了神經,所以就感覺疼痛。原因 是因為你的姿勢不正確,例如歪頭等等原因造成的。治療比較簡單。頸椎痛怎麼治療? 我告訴你方法:用大拇指按壓住頸椎的疼痛點,頸椎右側疼痛就往左肩方向推壓,反之就往右肩方向推壓,一直推壓到頸椎不疼了,這時應保持推壓的力量穩固10到20妙鍾,直到疼痛腫脹感立即消失為止。推壓的力量是由輕到重逐漸加力最大到5㎏的力量,絕不可用蠻力猛力推壓,逐漸加力一直推壓到頸椎不疼了,頭不眩暈了,眼睛能看清東西了,你的頸椎病就是治好了。方法簡單實用安全可靠。嚴重骨質疏鬆和外傷引起的頸椎病不適合這個方法。做完復位之後要立刻做檢驗:頸椎能夠自由轉動不痛了,頭不暈了,頭不痛了,頸椎沒有響聲了,就是復位成功了。如果轉動困難就是沒有復位到位,應該繼續推壓復位,直到頸椎能夠自由轉動為止。
頸椎病因是因不正確的姿式造成內外力的不平橫,長時間的不平橫造成頸肌痙攣,而將頸椎骨拉的錯位。位移的頸椎骨擠壓了頸動脈血管,造成腦供血不足,就出現頭昏;耳鳴;心臟不舒服,血壓變化,突發性耳聾;眩暈;視力看不清楚;摔倒等症狀。這就叫椎動脈性頸椎病。壓迫了神經就出現了疼痛,麻木,腫脹等症狀。這叫神經根型頸椎病·····
我告訴你方法了,你細細地體會要令,你照著做一定可以治好頸椎病。學會了這個方法就是學會了治好頸椎病的本領。頸椎病是很易復發的,所以平里日多注意保持正確姿式。以免再造成頸椎骨錯位的現象.關與頸椎幾你分不清沒關系,一個原則:那裡疼你就推壓那裡,推到不麻,不疼,不暈為止。
3、第二頸椎具體在頸椎哪個位置?
頸椎是從上到下排序的,第二頸椎就是頸椎從上往下數第二節,又叫樞椎,除與上下頸椎分別構成椎間關節之外,還與第一節寰椎構成寰樞關節,樞椎位置深在,體表是摸不到的。
4、寰椎和樞椎(第一、二頸椎)有什麼特殊性
寰椎和樞椎對整個脊椎起著第一主導作用。
寰椎與頭部的關系最為密切,對頭部起一個支撐作用,由前後兩個椎弓和兩個側塊相互連成環狀,大而平,就像一個橢圓形的大支架穩穩地托著頭部。
樞椎是頸椎中最為堅固的椎骨,具有樞紐作用,椎體較小,後半部分的棘突很大,並且椎體上部分有個像大牙齒一樣的突起向上伸入寰椎中,和寰椎共同構成了寰樞關節。
當頭部和寰椎一有動作時,樞椎就會馬上響應,有力地帶動下面各段脊椎隨之而動。
(4)頸椎第二椎骨擴展資料
頸椎共七塊,其中第3、4、5、6頸椎為典型椎骨,1、2、7為非典型椎骨。所有頸椎的橫突孔中都有椎血管走行(椎動、靜脈,第7頸椎橫突孔中無椎動脈走行)。
典型頸椎的特徵為:椎體較小,左右徑大於前後徑,上面突起形成側緣關節,下面凹陷;椎孔較大呈三角形。
第7頸椎的棘突特別長近似水平,末端不分杈,形成結節,在皮下易觸及,常用來計數椎骨序數的標志。
觀察椎孔和橫突孔,注意在第7頸椎處椎孔和橫突孔最小。觀察典型椎骨的不規則椎體、側面的關節突、三角形的椎孔和關節突的上關節面。
人的頸椎和腰椎特別容易出問題,但胸椎卻好得多。這是因為胸椎周圍有肋骨牽拉保護著,形成了一種力的相互作用,以確保胸椎能夠保持中正。但是,頸椎和腰椎就不同了,它們沒有肋骨牽拉固定著,它們靠的是多組韌帶和小肌肉群,如果這些組織發生問題,就會導致頸腰椎出問題。
5、第二脊椎有幾個圖?
朋友,你好!~~ ~對於你的問題 我的看法是這樣的 你不妨考慮考慮我的意見 很高興第二次看到您的提問哦 嘿嘿第二脊椎 全圖是19個圖,直接BOSS是16個就最左邊3個圖 不是去BOSS圖的必經之路您參考參考希望對你有幫助 (*^__^*) 嘻嘻…… 如果覺得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 記得支持原創五星採納哦 謝謝 月很圓,花更香,祝你身體更健康; 魚在游,鳥在叫,祝你天天哈哈笑; 手中花,身邊友,祝你好運天天有; 歡樂多,憂愁少,祝你明天更美好!真誠的祝願你——工作順利,學習進步,每天都有好心情,幸福快樂過完一生!
6、第二節脊椎骨在什麼位置
第二節脊椎叫「樞椎」(英文標記為C2),即第二頸椎,它與第一頸椎「寰椎」(C1)共同構成「寰樞關節」,寰枕關節和寰樞關節構成聯合關節,使頭能作多軸運動,即能使頭作俯仰、側屈和旋轉運動。
如下圖:
單獨挑出來C2,圖片如下:
7、第二頸椎是什麼
是頸椎小關節紊亂吧
第二祖國傳統醫學認為,頸椎小關節紊亂屬於骨錯縫的范疇.頸部小關節的半脫位或韌帶的嵌頓等病理變化,在X線片上有1?2mm的移位,經常不易看出,但是當復位時,常有一彈響發生,隨之病人感到舒適.種錯位在影像學上無根據,但在臨床上是事實.
頸椎小關節紊亂的發生,發展和變化的機理,從生物力學觀點看,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①外力迫使關節向某一方向直線移動或旋轉地超越正常活動范圍
②過度的或不協調的以及某些特殊姿勢的活動,增寬了關節間隙,減弱了其穩定性
③關節脫位或半脫位以後,雖經手法整復,但復位不夠完全,還遺留有關節面間相對位置的輕微錯移.
④長期勞損,靜力性或累積性的慢性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