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關於頸椎,你了解多少?
頸椎是每個人身體最重要的部位之一,每個頸椎都由椎體和椎弓兩部分組成。椎體呈橢圓形的柱狀體,與椎體相連的是椎弓,二者共同形成椎孔。所有的椎孔相連就構成了椎管,脊髓就容納其中。
1-寰椎
寰椎即第一頸椎,因為像個「環」一樣,所以叫 huan 椎,直接與枕骨相連,沒有椎體和棘突,由前後弓和側塊組成。前弓較短,其後(內)面中部有關節面與第二頸椎的齒狀突構成寰齒關節;前面中部有前結節,是兩側頸長肌的附著處。後弓較長,其後方有一結節而無棘突;此後結節突向上、後方,是兩側頭小直肌的附著處。
第一頸椎段:主要關聯頭、耳、鼻、喉、臉等。
如發生錯位,易患頭痛、失眠、視力下降、記憶減退、眩暈、高血壓和面癱等症。
2-樞椎
樞椎即第二頸椎。它和一般的頸椎相似,但椎體上方有齒狀的隆突稱為齒突,此齒突可視為寰椎的椎體。齒突根部的後方,有寰橫韌帶,但此韌帶較細小;齒突前面有一關節面與寰椎前弓構成寰齒關節。
第二頸椎段:主要關聯耳、鼻、喉、舌、聲帶、口等。
如發生錯位,易患昏眩、偏頭痛、耳鳴、胸悶、扁桃腺炎、腮腺炎、鼻竇炎、過敏、失聲等症。
注意
寰椎下關節凹和樞椎上關節突構成了寰樞關節。
與頸椎相關的頭暈——指向的就是寰樞關節。
3~6-典型頸椎
第3—6頸椎為我們常規的典型頸椎。
特點:椎體小,左右徑寬於前後徑。前面和後面均平坦,等深。
前者稍低於後者,且其下緣向下延伸,與下一椎體前上部交疊。上面側向凹陷,有邊緣向一側突出。
下面從前向後凹,從一端凸向另一端,有側向淺凹與下一椎體承接。
椎弓根斜向後,上下緣間中途附於椎體,因此上一椎骨之椎切跡與下一椎體等深,但更為狹窄。
椎弓板自上而下變窄薄;椎孔大,呈三角形。棘突短而分叉,分支通常長短不一。
上6個頸椎之橫突孔提供椎動脈、椎靜脈和交感神經之通道。每個突起分前後部,兩部借一骨塊連接,該骨塊上方有一深溝以為脊神經之通道。
第三頸椎段:主要關聯咽、頰、肩、橫膈等。
如發生錯位,易患咽喉炎、咽喉部異物感、牙痛、頸肩酸痛、呼吸困難、甲狀腺功能亢進等症。
第四頸椎段:主要關聯頸部肌肉、咽、臂等。
如發生錯位,易患肩酸痛、牙痛、三叉神經痛、甲狀腺功能亢進、胸悶、呃逆(打呃)等症。
第五頸椎段:主要關聯手肘、食道、氣管、橫膈膜、心臟等。
如發生錯位,易患氣管炎、咽喉炎、哮喘、手臂酸痛、心動過速或過緩等症。
第六頸椎段:主要關聯甲狀腺、食道、氣管、心肺、上肢等。
如發生錯位,易患上臂或手腕痛、甲狀腺炎、低血壓、心律失常、五十肩、大拇指酸麻痛等症。
7-隆椎
隆椎即第七頸椎。除了它伸向後方的棘突很長外,其餘的結構和普通頸椎一樣。
由於其棘突很長,末端不分叉而呈結節狀,隆突於皮下,而被稱為隆椎,它隨著頸部的轉動而轉動,是臨床上作為辨認椎骨序數的標志。
我們在低頭時看到和摸到頸部最高突起的部位,就是第七頸椎,這是第七頸椎的生理特點。我們常說的清熱要穴「大椎」就在第7頸椎棘突下凹陷中。
第七頸椎段:主要關聯甲狀腺、食管、氣管、心肺、肱肌等。
如發生錯位,易患甲狀腺炎、低血壓、心律失常、手臂外側、中指、肱肌、無名指酸麻痛等症。
2、第二節脊椎骨在什麼位置
第二節脊椎叫「樞椎」(英文標記為C2),即第二頸椎,它與第一頸椎「寰椎」(C1)共同構成「寰樞關節」,寰枕關節和寰樞關節構成聯合關節,使頭能作多軸運動,即能使頭作俯仰、側屈和旋轉運動。
如下圖:
單獨挑出來C2,圖片如下:
3、關於第二脊椎的問題
第二脊椎的難度在於圖長,而且圖中有恢復精靈的幾率很低。
第一脊椎圖也長,但幾乎都有2個大精靈,所以第二脊椎的難度遠高於其他圖。
打法沒什麼技巧,所謂的技巧都是讓你少點被打而已。
組隊吧,至於組什麼職業,這個不好說。
組會打的,什麼職業都好。
4、第二頸椎是什麼
是頸椎小關節紊亂吧
第二祖國傳統醫學認為,頸椎小關節紊亂屬於骨錯縫的范疇.頸部小關節的半脫位或韌帶的嵌頓等病理變化,在X線片上有1?2mm的移位,經常不易看出,但是當復位時,常有一彈響發生,隨之病人感到舒適.種錯位在影像學上無根據,但在臨床上是事實.
頸椎小關節紊亂的發生,發展和變化的機理,從生物力學觀點看,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①外力迫使關節向某一方向直線移動或旋轉地超越正常活動范圍
②過度的或不協調的以及某些特殊姿勢的活動,增寬了關節間隙,減弱了其穩定性
③關節脫位或半脫位以後,雖經手法整復,但復位不夠完全,還遺留有關節面間相對位置的輕微錯移.
④長期勞損,靜力性或累積性的慢性損傷
5、第二頸椎具體在頸椎哪個位置?
頸椎是從上到下排序的,第二頸椎就是頸椎從上往下數第二節,又叫樞椎,除與上下頸椎分別構成椎間關節之外,還與第一節寰椎構成寰樞關節,樞椎位置深在,體表是摸不到的。
6、寰椎和樞椎(第一、二頸椎)有什麼特殊性
寰椎和樞椎對整個脊椎起著第一主導作用。
寰椎與頭部的關系最為密切,對頭部起一個支撐作用,由前後兩個椎弓和兩個側塊相互連成環狀,大而平,就像一個橢圓形的大支架穩穩地托著頭部。
樞椎是頸椎中最為堅固的椎骨,具有樞紐作用,椎體較小,後半部分的棘突很大,並且椎體上部分有個像大牙齒一樣的突起向上伸入寰椎中,和寰椎共同構成了寰樞關節。
當頭部和寰椎一有動作時,樞椎就會馬上響應,有力地帶動下面各段脊椎隨之而動。
(6)關於第2頸椎擴展資料
頸椎共七塊,其中第3、4、5、6頸椎為典型椎骨,1、2、7為非典型椎骨。所有頸椎的橫突孔中都有椎血管走行(椎動、靜脈,第7頸椎橫突孔中無椎動脈走行)。
典型頸椎的特徵為:椎體較小,左右徑大於前後徑,上面突起形成側緣關節,下面凹陷;椎孔較大呈三角形。
第7頸椎的棘突特別長近似水平,末端不分杈,形成結節,在皮下易觸及,常用來計數椎骨序數的標志。
觀察椎孔和橫突孔,注意在第7頸椎處椎孔和橫突孔最小。觀察典型椎骨的不規則椎體、側面的關節突、三角形的椎孔和關節突的上關節面。
人的頸椎和腰椎特別容易出問題,但胸椎卻好得多。這是因為胸椎周圍有肋骨牽拉保護著,形成了一種力的相互作用,以確保胸椎能夠保持中正。但是,頸椎和腰椎就不同了,它們沒有肋骨牽拉固定著,它們靠的是多組韌帶和小肌肉群,如果這些組織發生問題,就會導致頸腰椎出問題。
7、第二頸椎能引起如下症狀嗎
睡眠的質量標准
--------------------------------------------------------------------------------
來源:中國心理熱線 點擊數:334 時間:2006-4-21
在實際生活中,睡眠的質量可以用下列標准進行衡量:
(1)入睡快,在10分鍾左右入睡。
(2)睡眠深,呼吸深長而不易驚醒。
(3)無起夜或很少起夜,無驚夢現象,醒後很快忘記夢境。
(4)起床快,早晨起床後精神好。
(5)白天頭腦清楚,工作效率高,不睏倦。
除此之外,也有的研究認為,按照人體生物鍾,遵循體溫節律安排睡眠。當體溫低時就寢,就可以滿足正常的睡眠,而這個滿足就是睡眠的質量標准。
衡量睡眠質量好壞的標準是什麼?
對於一個人睡眠質量的好壞,較難制訂出一個客觀的標准來加以衡量。從目前有關資料介紹的情況來看,衡量睡眠質量的好壞,應該從睡眠的深度去考慮。但是這個「深度」是人們主觀上難以掌握的。科學家們對睡眠的深度曾做過許多研究,發現在人們的兩個睡眠時相中,快相睡眠和慢相睡眠中的中睡與深睡的時間是決定睡眠好壞的重要標志。發現中睡、深睡時最有利於人們獲得充分休息和全身功能的恢復。根據體內各種生物化學物質指標測定,快相睡眠的長短也有重要關系。因此在整個睡眠中,快相睡眠時間所佔的比重也是重要的標志。研究發現:在人們的睡眠中,快相睡眠時間的比例,在新生兒佔50%,嬰幼兒為40%,兒童為 18.5%~25%,青少年為20%,成年應佔18.9%~22%,老年為13.8%~15%。曾經有人做過實驗,當志願受試者在入睡後一出現快相睡眠跡象時(用腦電圖、眼震圖及肌電圖等儀器進行觀測),立即將其喚醒,一連數晚,受試者便會出現焦慮不安、注意力不能集中及易激怒等現象,與持續不眠的情況很相似。試驗中止,讓其恢復原來的正常睡眠後,這些現象就消失了。日本的生理學家長崎弘明博士作了很有意義的實驗:他用兩組同齡的小白鼠作試驗,對一組的小白鼠,每隔15秒鍾用電刺激一次,每天連續20小時;而另一組小白鼠則不給電刺,讓其安靜地在優良的環境里生長,結果發現:不受電刺的小白鼠的快相睡眠比受電刺的那組,平均增加20%,其生命也延長2.6倍(不受電刺的平均壽命為21個月,而受電刺的只有8個月)。
由此看來,快相睡眠時間長則生長發育的速度快,身體健康、壽命延長;反之則不然。據此,可以把快相睡眠時間的多少作為衡量睡眠質量好壞的標志。事實上每個人對自己的睡眠都有各自的大致好壞的標准。一個簡單而又容易掌握、同時又適合於每個人的標准就是:睡覺醒來以後的主觀感受如何。如果感到頭腦清醒,精力充沛,周身感到舒適而沒有疲勞和無力的感覺,就說明睡眠質量是好的,而不要用睡了多少時間去衡量睡眠質量的好壞。
怎樣評判睡眠是否充足?
睡眠是人們正常的生理需要,但絕非睡眠時間越長越好。不同年齡的人對睡眠時間的需求是不完全相同的。年齡越小,大腦皮層興奮性越低,對疲勞的耐受性也越差,因此需要睡眠的時間也越長。而到了老年,大腦皮層功能不如青年人那麼活躍,體力活動也大為減少,所以需要睡眠時間也相應地減少。一般來說,新生兒每天睡眠時間不少於20小時;嬰幼兒約15小時,學齡兒童約10小時;成年人約需8小時,老年人5至6小時就夠了。這只是一個大致的平均數,每個人每天所需的睡眠時間差異很大,這與人的性格、健康狀況、工作環境、勞動強度等許多因素有關,與每個人的睡眠習慣也有一定關系。
現實生活中,有許多人的睡眠時間遠遠少於上述時間,但他們同樣工作、生活得很好。所以,睡眠的好壞,並不是完全取決於睡眠的時間,而要看睡眠的質量,也就是整個睡眠中深睡時間的長短。比如,有些老年人每天睡眠的時間加起來常常超過5~6小時,但仍然時時犯困,主要是老年人真正能達到深睡和中睡的時間並不多,而大部分時間是在淺睡和輕睡中度過,所以質量不高。相反,有些人睡眠的總時間並不長,但能保證一定的深睡時間,也能取得很好的休息效果,不會感到「缺覺」。
所以,睡眠的好與壞,不應簡單地以睡眠時間的長短來衡量,而應以是否消除了疲勞,精力是否充沛來評判。
如何自我評價自己的睡眠情況呢?
一個人睡眠質量的好壞,如果是請大夫去評價,大夫也只得以人們的主訴為依據,如果自己能對睡眠情況作出一個比較確切的評價,可以省去不少的麻煩。這里根據庫寶善等人編著的《失眠與睡眠》一書介紹的一份由日本慶應大學葯理研究會制訂的「睡眠調查表」,可供睡眠不好的人參考使用。
哪些環境因素有利於提高睡眠質量?
人們睡眠質量的好壞,與環境因素息息相關。噪音、缺氧、陰暗、過分強烈的光照及環境污染等,都對睡眠不利,所以要盡量使我們所處的環境優美、安靜、空氣流通、光照適宜,有合適的濕度和溫度,保持清潔衛生等。以下環境因素,對睡眠質量的提高有一定益處。
(1)環境綠化好:一個良好的環境應該是樹木成蔭、綠草如茵。這樣的環境,能夠使人心曠神怡,精神振奮,有利於提高睡眠質量。這是為什麼呢?其一,綠色植物細胞中的葉綠素,通過光合作用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放出氧氣。而人的腦組織對氧的需要量約佔全身的20 %。環境綠化的好,就等於增加了空氣中的氧含量。空氣中有充足的氧氣,可使人頭目清醒,心情舒暢,睡眠質量好,工作效率高,對身體健康有保健作用。其二,綠色植物能防塵,消除噪音,可以凈化空氣,保持環境安靜,還可調節空氣溫濕度,使空氣濕潤,溫度宜人。其三,綠化較好的環境中,除氧氣含量較高外,還有大量陰離子,有助於降低血壓,改善肺功能,對大腦皮層的興奮和抑制有調節作用,從而可使人們睡的深熟清馨。
(2)噪音污染少:噪音不僅損傷聽覺器官,對神經系統、心血管系統等其他系統也有不良影響。據研究發現,較強的雜訊長時間作用後,除可導致聽力下降外,還可引起頭暈、頭痛、耳鳴、失眠、乏力、記憶力衰退、血壓波動及心律失常等症狀。在腦力勞動時,嘈雜擾人的噪音會分散注意力、降低工作效率。過強的噪音還可引起鼓膜出血、神經錯亂、休克乃至死亡。因此,防止噪音污染,保護環境安靜,對保護人們健康的體魄,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3)採光通風好:光是人類生存不可缺少的條件,是重要的外界環境因素。光線刺激視網膜產生神經沖動,經視神經等通路達到大腦皮層。通過它的機能活動,影響機體的生理過程,物質代謝、全身的緊張狀態,以及睡眠的節律等。日光還可以改善人的一般感覺,提高情緒和工作效率。因此合理的採光照明,既能保證視覺機能的需要,又有助於睡眠質量的提高。
居室通風的好壞,對於睡眠質量的影響也比較大。如果居室通風不好,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過高,往往會影響人們的大腦功能,白天會使人感到疲倦,工作效率下降。入夜後污濁的空氣中陽離子增多,可使人們睡眠的質量大為下降,即是深熟的睡眠也總會感到不解乏。因此我們要注意居室內的通風,最好在睡前先打開門窗讓空氣流通一下以後再關上門窗睡覺。
(4)溫度濕度適宜:溫度在18℃~22℃時,最有利於人們的工作、生活,如果室內外的溫度過高,就會影響人們的大腦活動,增加機體的耗氧量。夏日的居室如果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按裝空調或電風扇來調節室溫,從而改善睡眠。空氣的濕度太大或過於乾燥也不利於健康,會使人感到不適,不利於正常的醒睡生活。如果居室的濕度太大,可以通過通風、光照,或按裝去濕設施來調節;倘若是空氣過於乾燥,可以在地板上灑一些水,或在睡覺前取一盆涼水放在床頭,這樣可能會將濕度調節一下。
昨天你睡好了嗎?
來源:綜合 時間: 2006-03-21
3.21「健康睡眠進社區」
為引起人們對睡眠重要性和睡眠質量的關注,國際精神衛生和神經科學基金會於2001年發起一項全球睡眠和健康計劃,並將每年春季的第一天3月21日定為「世界睡眠日」。
中國睡眠研究會自2003年將世界睡眠日正式引入中國。
今年(2006年)世界睡眠日的主題是:「健康睡眠進社區」 。
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今年世界睡眠日的主題是「健康睡眠進社區」
怎樣才算是健康的睡眠?
每個人每天所需的睡眠時間差異很大,這與人的性格、健康狀況、工作環境、勞動強度等許多因素有關,與每個人的睡眠習慣也有一定關系。
一般情況下,人體對睡眠的要求是青壯年一夜睡7小時-9小時,少年幼兒增加1小時-3小時,老年人減少1小時-3小時,這是不同年齡段對睡眠量(時間)的要求。
上床半小時內即能入睡,整夜不醒或醒一次,不是間斷多醒或早醒;不夢少夢,不是多夢或噩夢;睡眠深沉,不是似睡非睡,或易受環境干擾、驚醒,這是對睡眠質量的要求。
另外,人類最佳睡眠時間應是晚上10點-清晨6點,老年人稍提前為晚9點-清晨5點,兒童為晚8點-清晨6點。
睡眠不好的危害
人的一生約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在睡眠中度過的,人的睡眠直接關繫到人的生存質量和生活質量。長期患睡眠障礙,將導致人體生理機能紊亂。
醫學專家指出,有為數不少的高血壓病人和心臟病患者是由於睡眠不好引起的。
失眠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影響的程度與失眠的嚴重度及時間長短有關。輕微或偶發性的短暫失眠,對工作或學業並不會造成明顯的影響。
持續睡眠時間低於生理的需要(約六至八個小時),達兩三天以上,由於生理上有補足睡眠的需求,會造成立即且明顯的影響。最先受到影響的是注意力、專注力、精細操作能力、高智力思考及記憶力,學習效率及創造性思考力也會顯著減退。
保證健康睡眠的方法
人的睡眠也有質量好壞之分,關鍵就在於睡眠是否科學合理。寧夏銀川市婦幼保健院楊冬燕醫師提醒人們,健康的睡眠要遵循自然規律。
規律一:睡眠時間。
四季睡眠春夏應「晚卧早起」,秋季應「早卧早起」,冬季應「早卧晚起」。最好應在日出前起床,不宜太晚。正常人睡眠時間一般在每天8小時左右,體弱多病者應適當增加睡眠時間。
規律二:睡眠方向。
睡覺要頭北腳南。人體隨時隨地都受到地球磁場的影響,睡眠的過程中大腦同樣受到磁場的干擾。人睡覺時採取頭北腳南的姿勢,使磁力線平穩地穿過人體,最大限度地減少地球磁場的干擾。
規律三:睡覺姿勢。
身睡如弓效果好,向右側卧負擔輕。研究表明,「睡如弓」能夠恰到好處地減小地心對人體的作用力。由於人體的心臟多在身體左側,向右側卧可以減輕心臟承受的壓力,同時雙手避免放在心臟附近,避免因為惡夢而驚醒。
規律四:睡覺時間段。
無論是「夜貓子型」的人還是「早睡晚起型」的人,都應該找准自己的生物鍾,提高睡眠休息的效率。傳統中醫理論認為,子(夜間11時到凌晨1時)、午(白天11時到13時)兩個時辰是每天溫差變化最大的時間,這一段時間人體需要適當休息。
規律五:睡眠環境。
在卧室里應該盡量避免放置過多的電器,以確保人腦休息中不受太多干擾。此外,也不要戴「表」、「牙」和手機等物品睡覺,否則會影響身體的健康
特別說明:由於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搜學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參考,敬請考生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准。
怎樣提高睡眠質量?
我們知道,睡眠對於大腦健康是極為重要的。人一般需要有8個小時以上的睡眠時間,並且必須保證高質量。如果睡眠的時間不足或質量不高,那麼對大腦就會產生不良的影響,大腦的疲勞就難以恢復,嚴重的可能影響大腦的功能。如果睡眠不足或睡眠質量差,就應適當增加睡眠的時間,比如夏天午睡片刻,並且要設法改善睡眠狀況等。
按照一般的觀點,睡眠是消除大腦疲勞的主要方式。如果長期睡眠不足或睡眠質量太差,就會嚴重影響大腦的機能,本來是很聰明的人也會變得糊塗起來。很多人患上了神經衰弱等疾病,很多時候就是因為嚴重睡眠不足引發的。
總之,一個人的一中,有三分之一多的時間是在睡眠中度過的。政黨的良好睡眠,可調節生理機能,維持神經系統的平衡,是生命中重要的一環。睡眠不良、不足,第二天就會頭錯腦脹、全身無力。睡眠與健康工作和學習的關系甚為密切。
以下幾個方面可以提高睡眠質量:
* 睡眠要適量
1、我們的一個重要觀點是:覺不可少睡。在很多書上都說,成年人一般每天睡7-8個小時就差不多了。可是最近美國心理學教授詹姆斯•馬斯博士指出:一個人晚上睡眠6-7個小時是不夠的。他對睡眠研究的結果表明,只有8個小時睡眠才能夠使人體功能達到高峰。所以什麼是「適量」,主要是「以精神和體力的恢復」作為標准。
人的睡眠分為慢動眼睡眠和快動眼睡眠兩個時向。濃度的快動眼睡眠在記憶儲存、維持組織、信息整理及新的學習、表現等都發生在快動眼睡眠的最後階段,而快動眼睡眠通常發生在8小時睡眠期的後部,並可以持續90分鍾左右。雖然我們可能並沒有覺察到,但是,我們當中大部分人的睡眠其實都是不夠的,這不僅降低了生活質量,還可能引發疾病。
為了彌補這種普遍的睡眠不足,馬斯博士提倡「小睡」。這種小睡是指每天正式睡眠醒來後再小睡20分鍾,其效果比晚上早睡要好得多。
我們特別強調的是,現在中小學生雖然說「減負」了,但是由於各種各樣的考試壓力,他們並不輕松,很多人睡眠的時間明顯不足。與過去相比,實際上是明松暗緊。這實際上無論對社會還是對家庭都是得不償失的。我們認為,只有睡好覺,才能學習好。睡好覺並不會妨礙前程:睡眠時間必須保證!
* 睡覺的環境
要想晚間得良好的睡眠,注意睡前三宜三忌非常重要。
三宜是:
睡前散步。
《紫岩隱書•養書》說:「入睡時行,繞室千步,始就枕……蓋則神勞,勞則思息,動極而求靜。」
睡覺應該有一個合適的環境,主要是一個清靜的卧室和舒適的卧具。
通風是卧室的一個重要條件,因為新鮮的空氣比什麼都重要。無論室外的溫度高低,睡覺之前都應該開窗換氣。選擇一張舒適的床,一般以軟硬適中的棕綳床或軟木板的褥子為宜。枕頭軟硬要適中,盡量做到冬暖夏涼。
要有正確的睡眠姿勢。
一般主張向右側卧,微曲雙腿,癸身自然放鬆,一手屈肘放枕前,一手自然放在大腿上。
要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
無論是每晚的睡眠還是白天的小睡都要盡量保持在同一個時間上床和起床,節假日也不例外。要進行有規律的適度的行動。
* 順應生物鍾
如果我們每天准時起床,定時去迎接每天早晨的陽光,那麼你的生物鍾就會准時運轉。研究表明,這是提高睡眠質量的關鍵要素之一。
影響生物鍾的運行的因素之一是體溫。研究證明,人的體溫波動對生物鍾的節律有很大的影響。人的體溫下降就容易引起睡意,這是利用體溫調節生物鍾的有效方法。如果體溫調節失控,就會引起睡眠生物鍾發生紊亂。控制體溫的方法很多,例如睡前洗澡,或睡前做20分鍾的有氧運動等,睡覺的時候體溫就會有所下降。
總之,形成習慣之後,人就會按時入睡。青少年要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這是最重要的。生物鍾是不能輕易破壞的,千萬不要在星期六、星期天晚上不睡,白天不起,破壞了自己的生物鍾。
* 調節飲食
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情況:有少數人在晚上大量食用咖啡、巧克力、可樂、茶等食品或飲料之後主觀上沒有睡眠不良的感覺,但是實驗證實,他們的深度睡眠會受到不良的影響。所以睡覺之前,不要食用這些東西。
為了獲得一個良好的睡眠效果,睡前應該有以下幾個方面忌諱:
忌飽食
晚餐七八成飽即可。睡前不要吃東西 ,以免加生胃腸負擔。
忌飲濃茶與咖啡
晚上不要飲用濃茶、咖啡等食品,以免因精神興奮或尿頻影響正常的睡眠。
忌喝酒
研究證明,喝酒好像可以幫助人入睡,但是實際上是不正確的。酒在新陳代謝的過程中會釋放一種天然的興奮劑,破壞我們下半夜睡眠。
* 噪音
不少青少年朋友因為經常處在某種雜訊中,習慣成自然,適應了這種不良的環境。這對我們的睡眠是不利的,會減少我們濃度睡眠的時間。所以睡覺的環境應該盡量避免噪音干擾。
另外,對於容易失眠的人來說,應在有睡意的時候才上床,早早上床的結果往往是「欲速則不達」,只會加重心理壓力。有人曾經進行過這樣的試驗,在某些情況下,晚睡早起,減少睡眠時間,而有利於提高睡眠質量。
* 睡覺時間
要想提高睡眠質量,入時間必須注意;
能取得較好的睡眠質量的入睡時間是晚上9點到11點,中午12點到1點半,凌晨2點到3點半,這時人體精力下降,反應遲緩,思維減慢,情緒低下,利於人體轉入慢波睡眠,以進入甜美的夢鄉。
什麼樣的睡眠才是最好?睡眠應該是一種無意識的愉快狀態。
就算睡的時間短,而第二天起床能夠很有精神,就表示有好的睡眠『品質』,但是如果在睡了很久之後仍然覺得很累,就表示睡眠質量很差。
現代醫學家證實,食療對於失眠來說是最好的治療方法,優於安眠葯,無副作用。下面介紹數則以供試用:
(1)食醋一湯匙,倒入一杯冷開水中飲之,可以催眠入睡並睡得香甜。
(2)經常失眠者,用蓮子、龍眼、百合配秫米(粟米)熬粥,有令人入睡的療效。
(3)血虛失眠者,可常服藕粉,或用小火煨藕加蜂蜜適量吃;也可用龍眼肉10g,紅棗5個去核,蒸雞蛋一個食用,每日一次。
(4)心虛、多汗、失眠者,用豬心一個切開,裝入黨參、當歸各25g,同蒸熟,去葯,吃豬心並喝湯,有良效。
(5)因高血壓而致的失眠者,用芭蕉根50g,豬瘦肉100g,同煮服用,能催眠入睡。
(6)怔忡不安而失眠的病人,取芭蕉根50g,豬瘦肉100g,同煮服用,能催眠入睡。
(7)神經衰弱的失眠患者,可取萵筍漿液一湯匙,溶於一杯水中。由於這種乳白汁液具有鎮靜安神功能,所以有一定的催眠療效。
(8)臨睡前吃蘋果一個。或在床頭櫃上放上一個剝開皮或切開的柑橘,讓失眠者吸聞其芳香氣味,可以鎮靜中樞神經,幫助入睡。
(9)洋蔥適量搗爛,裝入瓶內蓋好,臨睡前放在枕邊嗅聞其氣,一般在片刻之後便可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