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偏頭痛吃什麼葯好 頭暈,頭脹,頭發緊 請問偏頭痛性眩暈應該吃什麼葯?求大神幫助
偏頭痛的治療目的是減輕或終止頭痛發作,緩解伴發的症狀,預防頭痛的復發。 1.一般治療:發作期宜在光線較暗的房間內靜卧休息。 2.葯物治療:給予止痛及鎮靜葯物。輕-中度用解熱鎮痛葯;中-重度選用麥角胺制劑或曲普坦類葯物;伴惡心、嘔吐者可用氯丙嗪;伴眩暈可用東莨菪鹼。
採納哦
2、蛛網膜下腔會出現哪些病症
蛛網膜下腔出血早期症狀有哪些?臨床表現
1.急性期表現 各年齡組均有發病,30~40歲青壯年多見,也有的報道80%的發病年齡在30~69歲。男性稍多於女性,秋季及冬初發病率較高。發病時多有情緒激動或用力病史,部分患者可有反復發作頭痛史。發病時,90%患者為突然起病,少數起病緩慢。
主要的臨床表現是在情緒激動、體力勞動、咳嗽、用力排便、飲酒、性交等情況下發病,主要表現是突發劇烈頭痛、嘔吐、意識障礙,檢查有腦膜刺激征陽性,腦CT掃描有出血表現,腰穿有均勻一致血性腦脊液。症狀的輕重取決於病變的部位、出血量的多少,並且與發病年齡有關。
(1)前驅期症狀:少數患者發病前2周內有頭痛、頭暈、視力改變或頸項強直,這些表現可能是蛛網膜下腔出血的前驅症狀。其產生與動脈瘤擴大壓迫刺激鄰近組織,或動脈瘤微量出血有關。一般年輕人比老人更多見,常被臨床誤診為偏頭痛或頸椎病。從前驅症狀到發生大出血的間隔期約2~3周,約半數前驅症狀是由反復的小量滲血引起,外滲的血液可以圍繞血管壁或瘤壁引起一些纖維化的粘連反應,起到止血作用。
(2)頭痛與嘔吐:是本病常見而重要的症狀,患者從突然劇烈難以忍受的頭痛開始,常伴有嘔吐、顏面蒼白、全身冷汗。頭痛分布於前額、後枕或整個頭部,並可放射至枕後、頸部、肩部、背部、腰部及兩腿等,並持續不易緩解或進行性加重,頭痛持續時間一般1~2周,以後逐漸減輕或消失。少數患者僅表現頭昏或眩暈而無頭痛。開始頭痛的部位有定位意義,如前頭痛提示小腦幕上和大腦半球(單側痛)、後頭痛表示後顱窩病變。頭痛的發生率各家報道不一,國內報告為68%~100%。中青年頭痛嚴重,老年人蛛網膜下腔出血頭痛的發生率低,這是因為老年人腦實質多有萎縮,蛛網膜下腔多有擴大,疼痛敏感組織如血管、神經、腦膜有不同程度的退化,感知與反應多較遲鈍、疼痛閾增高。頭痛重者伴有惡心及嘔吐,多為噴射性嘔吐,系顱內壓增高的表現,少數患者嘔吐咖啡樣液體,提示應激性潰瘍出血,預後不良。少數動脈瘤破裂導致大出血的病例,在劇烈頭痛嘔吐後隨即昏迷,出現去皮質強直,甚至很快呼吸停止而猝死。
(3)意識及精神障礙:多數患者在發病後立即出現短暫性意識喪失,少數患者在起病數小時發生。意識障礙的程度和持續時間與出血部位及量、腦損害的程度有關。
老年患者意識障礙發生率高,文獻報道50歲以上患者出現意識障礙佔32%~63%,可能主要是由於老年人有腦動脈硬化,腦細胞功能減退,一旦顱內出血,顱內壓增高時更易導致腦血管痙攣,腦組織缺氧水腫,容易引起腦功能障礙。
部分患者神志清醒,但有表情較淡漠、畏光、怕驚、譫妄、幻覺、妄想、躁動等精神症狀,多由於大腦前動脈或前交通動脈附近的動脈瘤破裂出血所致,危重者可有譫妄,不同程度的意識不清甚至昏迷,少數可出現癲癇發作和精神症狀。
(4)頸項強直及腦膜刺激征:是本病的主要陽性體征。頸項強直是由於支配頸肌群的頸叢神經受到血液的刺激引起頸部的伸屈肌群處於痙攣狀態並伴有疼痛。而陽性的克氏征、布氏征則是由於相應支配的神經根受到血液的刺激所引起。腦膜刺激征下對於蛛網膜下腔出血有重要的診斷價值。起病數小時後出現,少數患者出現較晚。腦膜刺激征的強度取決於出血的多少、位置和年齡,表現為頸部肌肉(尤其是伸肌)發生痙攣、頸部僵直,或被動屈曲頸部時有阻抗,下頦不能貼近胸部。程度可有輕有重,嚴重時不能屈曲頸部,甚至呈角弓反張。據報道布氏征的發生率為66%~100%,克氏征出現率35%~60%,多在起病後3~4周消失。60歲以上的老年人,腦膜刺激征不明顯,但意識障礙卻較重,應引起注意。
(5)神經系統定位體征:神經系統定位體征分為兩種,即早期定位體征和晚期定位體征。
①早期出現的神經系統症狀:是指出血後短時間內出現的體征,常提示外側裂中的大腦中動脈破裂,血液流入腦實質內。臨床表現可有眼瞼下垂、眼球運動障礙、輕偏癱、四肢癱,偏身感覺障礙等。肢體癱瘓是由於出血量較大或血腫壓迫腦組織或血管痙攣甚至腦梗死所致。其體征出現在發病的初期,持續時間相對較短,隨著病情的好轉,癱瘓亦逐步好轉。
②晚期出現神經系統定位體征:是指發生於出血3天以後,一般在4天~3周左右,最常見於出血後第5~10天之內,可持續2周左右,絕大多數於1個月內恢復正常,少數也有達數月之久,常提示為腦血管痙攣所致。
(6)眼底改變:蛛網膜下腔出血後可有在視盤周圍、視網膜前的玻璃體下出血。可發生在一側或兩側,從靠近中央靜脈的視網膜和視網膜前間隙向他處擴散,外形可呈片狀、條紋狀、斑點狀或火焰狀。視網膜前出血後,緊接著可以發生玻璃體局限性或普遍性出血,引起視力模糊或黑蒙。這些體征是診斷蛛網膜下腔出血的重要依據之一。這是由於血液從蛛網膜下腔向前擴散,充滿了視神經鞘的蛛網膜下腔。因而使視網膜靜脈迴流受阻,此時供應視網膜的動脈血液並未減少,導致視網膜靜脈及毛細血管發生破裂而出血。出血最早可在起病後1h內出現,數小時內產生,約2周內吸收。有20%的蛛網膜下腔出血患者由於顱內壓增高,眼動脈迴流受阻,可產生一側或雙側視盤水腫、靜脈充血,發生時間可在起病後幾小時,一般在幾天內,個別數周內,約3~4周才能消失。視盤水腫的程度通常在1~2天,偶爾可達3天,是顱內壓增高的結果。顱內動脈瘤破裂引起的蛛網膜下腔出血,視網膜靜脈常有淤血表現。
(7)癲癇發作:原發性蛛網膜下腔出血的繼發癲癇發作發病率為9%~20%。蛛網膜下腔出血繼發癲癇發作與其出血量、腦組織直接受損部位、程度和范圍密切相關。可有多種表現形式的發作,如全身性強直-陣攣發作、復雜部分性運動發作、簡單部分性運動發作。蛛網膜下腔出血繼發癲癇常見全身性強直-陣攣發作,且多數為出血量較多,出血范圍較大,血液遍及整個蛛網膜下腔,血液層厚,甚至部分腦室及基底池也有積血者,而復雜部分性運動發作和簡單部分性運動發作則相對較少見,且出血量較少,出血范圍亦較小。蛛網膜下腔出血繼發癲癇發作多發生在發病早期,尤以發病當時最為常見,部分患者以癲癇為首發症狀,且短期內(1~3天)頻繁發作,過後則再無癲癇發作,而在蛛網膜下腔出血恢復期(2周後)癲癇發作者相對較少。
(8)腦神經障礙:腦神經障礙有定位體征。最常見的是動眼神經麻痹,頸內動脈與後交通動脈連接處的動脈瘤常伴有眼球運動障礙、視野缺損,頭痛部位多限於眼球、眼眶或同側前額;較大的動脈瘤更易引起頭痛和動眼神經麻痹。其次面神經、視神經、聽神經、三叉神經、展神經等。
(9)腰腿疼:可因腦或脊髓蛛網膜下腔出血血液流入椎管,刺激神經根所致。臨床上所見蛛網膜下腔出血多數是腦蛛網膜下腔出血,而脊髓型蛛網膜下腔出血極少見,故臨床醫師常不容易考慮到該病。脊髓型蛛網膜下腔出血因早期未侵犯腦膜,無明顯頭痛,僅因血液刺激脊神經根,臨床主要表現為腰背痛及下肢牽拉痛,行走困難。而「椎間盤突出」、「坐骨神經痛」亦可出現上述症狀,故易誤診。
綜上所述,蛛網膜下腔出血的臨床表現差異很大,輕者症狀、體征均不明顯,且消失快,恢復完全。重者可有中樞性高熱、迅速昏迷、出現去皮質強直,甚至死亡。
2.繼發性表現 蛛網膜下腔出血經治療後可完全恢復健康,一般不遺留神經系統後遺症,但部分患者可有再次出血、繼發腦血管痙攣、急性腦積水或正常壓力性腦積水等。
(1)再出血:再出血是蛛網膜下腔出血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①發病率為11%~15.3%,再出血的發生時間,國內報道50%發生在2周內,81%發生在1個月內。
②臨床表現:蛛網膜下腔出血經治療病情穩定的情況下,突然劇烈頭痛、煩躁不安、惡心嘔吐或意識障礙及腦膜刺激征明顯加重,或出現新症狀和體征者常首先考慮為再出血。腦CT掃描在蛛網膜下腔或腦室內可見新鮮高密度影,腰穿腦脊液為新鮮血、紅細胞增多或大量的紅細胞。
③常見誘因有:頭痛劇烈,影響休息以及焦慮不安、血壓波動明顯,或經治療後頭痛緩解,過早下床活動、咳嗽、打噴嚏等,使尚未修復好的血管破裂再出血;卧床休息,腸蠕動減少或不習慣床上排便而導致便秘,用力排便而致再出血;親友探視過多或有使情緒激動的因素、血壓驟增亦可致再出血。
(2)腦血管痙攣:腦血管痙攣是蛛網膜下腔出血最嚴重的並發症,常引起嚴重的局部腦組織缺血或遲發性缺血性腦損害,甚至導致腦梗死,成為致死和致殘的主要原因。
關於蛛網膜下腔出血患者臨床病情惡化的原因,有些作者報道認為顱內壓增高不是惟一的主要原因,他們研究中發現,血壓降至正常,但仍不能防止意識的進行性惡化,腦血管痙攣的患者中兒茶酚氨濃度增高,說明交感神經活性的亢進導致腦血管痙攣和臨床情況的惡化。
①發生率:蛛網膜下腔出血後血管痙攣發生率高達30%~90%。有意識障礙的患者腦血管痙攣發生率更高。有報道動脈瘤破裂引起蛛網膜下腔出血的患者血管痙攣發生率為47%,而腦外傷引起的蛛網膜下腔出血發生率僅為6.4%。
②發生時間:多數學者認為腦血管痙攣具有兩期:即急性血管痙攣和遲發性血管痙攣。
急性血管痙攣:在蛛網膜下腔出血後立即出現,持續時間短,多在24h內緩解,國外學者動物實驗證明當向動物頸部蛛網膜下腔注入新鮮血液時,即出現Willis動脈環及其分支的急性雙側彌漫性血管痙攣。3min內痙攣最為明顯,多數持續在30min以內,少數可達數小時之久。並且第2次出血所引起的腦血管痙攣,常常比第1次更強烈而持久。
遲發性血管痙攣:多在蛛網膜下腔出血3天後發生,最常見於出血後第5~10天,一般在4天~3周,可持續2周左右,絕大多數於1個月內血管管徑恢復正常,少數也有達數月之久。
③發生部位:蛛網膜下腔出血後之腦血管痙攣可發生於顱內動脈的各個部位,但以Willis環動脈及其分支最為常見。過去認為腦血管痙攣主要發生於頸內動脈系統,隨著MRA、DSA的廣泛應用,發現椎-基底動脈的腦血管痙攣也不少見。血管痙攣范圍與動脈瘤部位有密切關系。常見的動脈瘤部位有前交通動脈瘤、頸內動脈瘤、大腦中動脈瘤、大腦前動脈瘤、椎-基底動脈瘤、多發性動脈瘤等。
④臨床表現:腦血管痙攣致腦缺血梗死的臨床表現主要有:蛛網膜下腔出血症狀經治療或休息好轉後出現惡化或進行性加重;意識障礙與腦血管痙攣關系密切,意識障礙逐漸加重或為昏迷→清醒→再昏迷的病程;出現偏癱、偏身感覺障礙、失語等神經系統定位體征;出現頭痛加重等顱內壓升高症狀;腰穿證實無新鮮出血;腦CT掃描沒有發現新鮮出血高密度影。多數患者表現病情發展緩慢,經數小時或數天逐漸出現較重神經障礙體征,可伴或不伴有意識變化,極少數患者亦可急性起病,迅速發展。
(3)腦積水:蛛網膜下腔出血後繼發腦積水發生率在20%左右。根據蛛網膜下腔出血後腦積水發生的時間可分為急性和慢性。急性腦積水是指在蛛網膜下腔出血的2周內發生,較常見;慢性腦積水則指蛛網膜下腔出血的2周以後形成。有時甚至在半年後出現。正常顱壓腦積水是其中的一種類型。按腦積水的類型可分為梗阻性腦積水和交通性腦積水,兩者均可見於急性腦積水,而慢性腦積水則多為交通性腦積水。
診斷
1.蛛網膜下腔出血的診斷 突發劇烈頭痛伴嘔吐、頸項強直等腦膜刺激征,伴或不伴意識模糊、反應遲鈍,檢查無局灶性神經體征,可高度提示蛛網膜下腔出血。如CT證實腦池和蛛網膜下腔高密度出血徵象,腰穿壓力明顯增高和血性腦脊液,眼底檢查玻璃體下片塊狀出血等可臨床確診。
老年人蛛網膜下腔出血臨床症狀可不典型,可始終無明顯的腦膜刺激征或發病數天後才出現。頭痛不明顯,但意識障礙較突出,臨床易誤診。輕型的蛛網膜下腔出血約有1/4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精神症狀,可能以癔症、精神症狀為主要表現形式,應予注意。
2.病因診斷 腦CT掃描、MRI及DSA是確診本病病因的重要依據。
(1)顱內動脈瘤:蛛網膜下腔出血半數以上是由於顱內動脈瘤引起。好發部位為腦底動脈環及分支的起始部位,其中前交通動脈及大腦前動脈動脈瘤發病率最高。臨床表現為:①動眼神經麻痹。②海綿竇或眶上裂綜合征 (即有一側第Ⅲ、Ⅳ、Ⅵ腦神經及第Ⅴ腦神經第1支損害)。③明顯的視野缺損。DSA能明確診斷,較大的動脈瘤MRA也能診斷。
(2)高血壓腦動脈硬化:多見於老年人,起病緩慢,頭痛、嘔吐和腦膜刺激征可不明顯,意識障礙和精神症狀明顯。CT表現呈廣泛性、對稱性的腦室、腦池、腦裂內積血,而且出血量大。
(3)動靜脈畸形:70%~80%動靜脈畸形容易發生蛛網膜下腔出血,病變大多位於皮質,其中顳葉大腦外側裂多見,按大腦中動脈分布,出血前常有頭痛、癲癇樣發作,顱內壓增高及顱內血管雜音等。出血灶密度不均,畸形血管團伴有鈣化者,表現為線狀、環狀、斑片狀鈣化。
(4)腦腫瘤:腦部腫瘤破壞血管也可致血性腦脊液,但在出血前先有腦受損的局灶性症狀和體征及顱內壓增高的表現。腦強化CT掃描或腦MRI檢查能明確診斷,DSA檢查可發現局部有佔位性改變的血管走形。
(5)其他:感染性栓塞性動脈瘤破裂、血液病、結節性動脈周圍炎、系統性紅斑狼瘡以及應用抗凝劑等也可引起蛛網膜下腔出血。
3、頸部包塊 右側甲狀腺下後方團塊20*15mm,要手術治療嗎?
預防慢性咽炎只需「三按」1、按摩兩手虎可通經可達咽喉部、鼻部、並與全身多條經絡連通。2、按摩頸部;將左手或右手放在頸部,拇指與四指分開,手的虎口對准喉結部位,拇指按住一側頸肌,四指按住另一側頸肌。按摩頸後部可治療聲嘶。按摩頸後部發際,此處為啞門穴、天柱穴所在,是治療聲嘶的經穴。 查看原帖>>
記得採納啊
4、顱底凹陷症的症狀有哪些?
多數患者症狀進展緩慢,偶有緩解。有些患者可無症狀,僅在X線檢查時發現有枕骨大孔區畸形、顱底凹陷。患者可有頸短、發際低、顱形不正、面頰耳郭不對稱,但無明顯神經系統症狀。
患者可因畸形的程度及合並症的不同,症狀與體征差異較大。一般症狀可有頭痛、眩暈、耳鳴、復視和嘔吐等。患者可有頭頸部偏斜、面頰不對稱、頸項粗短、後發際低、頸部活動受限且固定於特殊的角度位置。正常的頸椎前突消失及外貌異常。患者常訴頸部強直、多以進行性下肢無力和行走困難為首發症狀。起病一般為隱匿,逐漸加重,亦可在頭部外傷後突然發病或加重,即在頭部輕微外傷或仰頭或屈頸過猛後出現肢體麻木無力,甚至發生四肢癱瘓和呼吸困難等。症狀反復多次發作,整個病情呈進行性加重。
神經系統症狀及體征主要表現為枕骨大孔區綜合征,其主要臨床表現為:
1.上頸神經根刺激症狀主要是由於顱底畸形骨質刺激和壓迫寰枕筋膜、韌帶和硬脊膜,使其發生增生、肥厚或形成纖維束帶,壓迫上頸神經根。患者常常訴說枕部慢性疼痛,頸部活動受限,感覺減退,一側或雙側上肢麻木、疼痛、肌肉萎縮、強迫頭位等。
2.後組腦神經障礙症狀常因腦干移位、牽拉或蛛網膜粘連,使後組腦神經受累,而出現吞咽困難、嗆咳、聲音嘶啞、舌肌萎縮、言語不清、咽反射減弱等球麻痹的症狀,以及面部感覺減退、聽力下降、角膜反射減弱等症狀。
3.延髓及上頸髓受壓體征主要因小腦扁桃體下疝、局部病理組織壓迫延髓及上頸髓和繼發脊髓空洞症所致。患者表現為四肢無力,感覺障礙,錐體束征陽性,尿瀦留,吞咽、呼吸困難,手指精細動作障礙,位置覺消失;有時出現脊髓頸胸段單側或雙側節段性痛、溫覺消失,而觸覺和深感覺存在,這種分離性感覺障礙為脊髓空洞症的特徵表現。
4.小腦功能障礙以眼球震顫為常見,多為水平震顫,亦可為垂直或旋轉震顫。晚期可出現小腦性共濟失調,表現為行走不穩,說話不清,查體可見指鼻試驗不準,跟膝脛試驗不穩,閉目難立征陽性等。
5.椎動脈供血障礙表現為發作性眩暈、視力障礙、惡心嘔吐、共濟失調、面部感覺障礙、四肢癱瘓及球麻痹等臨床症狀。
6.顱內壓增高症狀早期患者一般無顱內壓增高,一旦出現說明病情嚴重,而且多為晚期。症狀系發生梗阻性腦積水所致,個別出現較早的患者可能為合並顱內腫瘤或蛛網膜囊腫的原因。患者表現為劇烈頭痛、惡心嘔吐、視盤水腫,甚至發生枕骨大孔疝,出現意識障礙,呼吸循環障礙或突然呼吸停止而死亡。
根據發病年齡、病程進展緩慢,臨床表現為枕骨大孔區綜合征及特有的頭部外貌,藉助X線檢查多可診斷。但是,值得提出的是上述各種測量值,在男女之間,小兒之間存在著差異,因此測量數值不是絕對准確,故診斷本病時,應全面觀察顱底枕骨大孔區有無骨質改變及臨床體征等,綜合分析作出診斷。CT掃描和MRI的臨床應用,對診斷本病有了突破性進展,尤其是MRI有助於本病的早期診斷,其中對下疝的小腦扁桃體和合並脊髓空洞症顯示清晰,是常規X線檢查所不能做到的。
5、頭發後面脖子上長粉刺,淋巴結腫大
中葯治療痤瘡常見中成葯 中醫主要採用清熱祛風、涼血利濕的方法: 成葯可選用防風通聖丸、歸參丸等,內服可用枇杷葉9克、桑皮9克、苦參9克、赤葯12克、丹皮10克、菊花9克、生草9克,水煎服,日服一劑。大便乾燥者, 可酌加酒軍6~10克;結節性囊腫可酌加貝母10克、凌霄花6克。外治可用顛倒散,每晚用茶水調後搽患處,白天洗掉。 白芍3克、細辛3克、通草2克、桃仁3克,加大棗兩枚掰開。 每日早七時下午四時開水泡服,八劑一療程。服到痘痘或大便排出為起效,再繼續堅持到光潔的那一天。 不用熬葯,只要把葯放入一個塑料旅行杯(杯口帶濾網的那種)用開水沖泡服用即可。 中葯治療痤瘡配方 [方一]浙貝母、白附子、菊花葉、防風、白芷、滑石各15克,皂角10克。將6味為細末,用皂角蒸熟去筋膜,同葯搗為丸,早晚擦面。本方祛風清熱,適用於痤瘡、雀斑。 [方二]赤小豆20克,細辛6克,麻黃3克,銀花10克,澤瀉8克,茯苓15克,車前子8克,神曲15克,紅花3克,甘草6克。煎湯代茶,1日1劑,並用葯液清洗患部,早、晚各1次。本方功能消瘡,適用於痤瘡。 紅蘿卜汁消粉刺 取紅蘿卜1000克,洗凈壓汁,8枚桃樹葉煎水汁400毫升,倒入蘿卜汁里,用此法洗臉,每日洗臉三次,一日一劑,堅持洗三天,粉刺既可消除。泡永久花治「青春痘」。 年輕人青春發育期,臉上易長「青春痘」,可治癒,方法是;永久花開花時,採摘一把鮮永久花,晚上臨睡前先以溫水洗臉,取永久花數枚,雙手揉搓至出水,在患部反復塗擦,擦到無水時為止,然後上床睡覺,第二天早晨洗臉,同法連用三天,一周後「青春痘」便會自然消失。 中葯治療痤瘡偏方 中醫提示銀杏仁適量,切成片,每晚睡前溫水洗凈患部(不可用香皂、肥皂),取銀杏仁片反復擦患部,邊擦邊削去用過的部分。每次用1~2粒,一般7~10次即可見效。 鮮櫻桃枝葉、鮮桃樹枝葉各50克,鮮槐樹枝葉、鮮柳樹枝葉各40克,鮮豬苦膽2~3個。將各種枝葉切碎,加水煎沸,加入豬苦膽汁,熏洗患部。每日2~3次,每劑用豬苦膽1個。 枇杷葉、夏枯草、桑白皮各15克,銀銀花、連翹、黃芩各10克,海浮石50克,生甘草7克。水煎2次,葯液混合,2次分服,每日1劑。 丹參100克。研為細粉,每天3次,每次3克內服。一般2周後即可好轉,約6~8周痤瘡減少。可逐漸減量,每天1次,每次3克。 硫磺、川軍各等份,研細粉,用清水調和,敷於患處。每日2~3次。 枯礬10克,硫磺、大黃各5克,黃連、黃柏各3克。冷開水100毫升浸泡1晝夜。每晚睡前將葯液搖勻,塗於患部。
中醫特色治療痤瘡
中醫認為皮膚是五臟的鏡子,而現代醫學證明,皮膚的正常代謝周期是28天。趙氏清痘抓住長痘痘的根本原因,遵循祖國醫學「口服治本、外擦治標、標本兼治」的祛痘原理。以皮膚自然新陳代謝周期為一個療程,用中醫痤瘡組合配方調節體內,使臟腑功能正常,從根本解決皮脂腺皮脂分泌過多的問題,配合外用,趙氏清痘修復液內外雙管齊下,運用中醫祛痘理論徹底祛除痤瘡,粉刺,青春痘。
西醫治療方法
1、內服的葯物主要是抗生素,以抗菌消炎為主,但有些含有四環黴素的葯物,長期服用葯物無形中會加重肝、腎的負擔,對孕婦尤其有禁忌。所以必須有醫生的處方,並且在就醫時必須跟醫生溝通,自己是否曾服用過其他醫生或其他醫院開出的葯方。 2、維A酸類葯物治療: 維A酸類葯物治療痤瘡可直接或間接作用於痤瘡發病的4個主要環節:抑制皮脂腺功能;抗毛囊皮脂導管角化;抑制毛囊皮脂導管內微生物的生長;抑制炎症。所以,維A酸類葯物是治療痤瘡最為有效的葯物種類之一。到目前為止,維A酸類葯物可分為三代。第一代為維生素A的天然代謝產物:包括全反式維A酸和異維A酸(13順式維A酸)等;第二代為芳香族維A酸:主要有阿維A酯(依曲替酪)及其主要代謝產物阿維A(阿維A酸、依曲替酸);第三代為多芳香族維A酸類葯物,目前主要有兩種局部應用的多芳香族維A酸阿達帕林和他扎羅汀。口服維A酸的副作用常與劑量大小、用葯時間長短有關。最常見的副作用是皮膚紅斑、乾燥、痘癢、脫屑,粘膜乾燥、唇炎、結合膜炎,甲溝炎、甲分離、甲萎縮,毛發脫落、毛囊炎等。其次,長期大量服用維A酸類葯物後可引起中樞神經系統的副作用,表現為嚴重頭痛、眩暈、戒酒樣反應及假性腦腫瘤症狀(如視盤水腫、腦脊液壓力增高,有的伴有視力障礙)或發生抑鬱症、性格改變及聽力減退等。此類葯物的另一個較為嚴重的副作用就是具有胚胎毒性和致畸胎性,孕婦在服葯期間約有1/3發生自發性流產或畸形胎兒,故服用此類葯物的女性在治療前、治療中及停葯後短期內,均不宜妊娠。此外,口服維A酸類葯物還可能引起高血脂、高血糖、肝功能異常、血細胞減少、骨筋肌疼痛、骨錳閉鎖及惡心嘔吐等症狀。因此,對於如下患者應禁服或慎服維A酸類葯物: ①1年內打算懷孕的女性患者。 ②育齡期未採取避孕措施的婦女。四妊娠及哺乳期的女性。 ④嚴重肝功能異常者。 ⑤高血糖及高血脂患者應慎用。因此服用此類葯物務必詳細咨詢皮膚科醫生。 3、新型治療,除沿用中醫痤瘡組合配方傳統辨證分型進行論治外,強調內治與外治並重,辨證治療與專方治療並重,另一方面,在治法上亦有所創新,如在服葯方面,有採用周期服葯法治療女性患者。近年來也開始引起重視,如進行了血清鋅、銅及維生素A、E值的測定,結果發現,均比健康人明顯降低,提示了痤瘡患者體內微量元素代謝均呈紊亂現象。實驗研究亦表明,患者的血粘度較正常人為高,且較正常人產生過多的皮脂。這些均顯示皮脂代謝紊亂,血液循環不良是發病的重要因素,與中醫痤瘡組合配方認為瘀血、濕熱致病說頗為吻合。 4、青春痘的正確處理方法是禁止擠壓或針清,保持患處清潔並請醫生治療,一定要請專業醫生治療,不要自己亂擠。擠壓後毛囊結構變形,易造成不同程度的毀容,如:痘印和瘢痕!! 5、外用葯:市面上有些抗痘的外用葯或抗痘貼布多半都含有A酸成份,如維胺酯維E軟膏,可加速表皮角質的脫落,保持皮膚的乾燥,從而治療青春痘,但使用後會容易脫皮,並且不能接觸到陽光,所以避免在白天使用,而且孕婦使用還會有造成畸形兒的危險,因此治療時必須有醫師處方才行。
6、經常頭痛是咋回事?
有時候如果頸椎變直、頸椎血流變快等都提示頸椎出現問題,如果頸椎的官腔便狹窄,那麼供應大腦的血液就少,那麼血液是運輸氧的,如果氧少了,自然就會出現頭痛頭暈的現象。建議去醫院檢查一下頸椎情況,如果有問題,積極做康復訓練。
7、哈爾濱腦膜瘤危害的嚴重?腦膜瘤有什麼危害,患上...
腦膜瘤的危害,隨著腫瘤位置不同而有差異。一般情況下,可引起顱內壓增高,導致患者頭痛,惡心嘔吐,甚至視力下降等。若腫瘤位於功能區,則易引發癲癇。若腫瘤位於鞍區,可影響視神經。若腫瘤位於橋腦,小腦角,會壓迫小腦,出現走路不穩,阻塞腦積水,引起頭痛,聽力下降。若腦膜瘤位於椎管內,稱為脊膜瘤,如位於頸椎,會壓迫頸膨大,引起上下肢無法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