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體的脊椎一共有幾節
人類脊柱有33塊椎骨(頸椎7塊,胸椎12塊,腰椎5塊,骶骨、尾骨共9塊)借韌帶、關節及椎間盤連接而成。
脊柱上端承托顱骨,下聯髖骨,中附肋骨,並作為胸廓、腹腔和盆腔的後壁。脊柱具有支持軀干、保護內臟、保護脊髓和進行運動的功能。脊柱內部自上而下形成一條縱行的脊管,內有脊髓(註:脊柱不等於脊椎或脊椎骨,脊柱是由多塊脊椎組成的)。
脊柱除支持和保護功能外,有靈活的運動功能。雖然在相鄰兩椎骨間運動范圍很小,但多數椎骨間的運動累計在一起,就可進行較大幅度的運動,其運動方式包括屈伸、側屈、旋轉和環轉等項。
脊柱各段的運動度不同,這與椎間盤的厚度、椎間關節的方向等制約因素有關。骶部完全不動,胸部運動很少,頸部和腰部則比較靈活。
人在立正姿勢時,通過身體所引的垂直重力線經過頸椎體的後方,在第7頸椎和第1胸椎處通過椎體,經胸椎之前下降,再於胸腰結合部越過椎體,經腰椎後方並穿過第4腰椎至骶骨岬再經骶骨前方、骶髂關節而傳至下肢。脊柱的彎曲,特別是頸曲與腰曲,隨重力的變化而改變其曲度。
(1)頸椎的小節擴展資料
出生時的椎骨在椎體和兩側椎弓各有一個骨化中心。生後一年,胸、腰椎兩側椎弓完全融合。頸椎第2年初融合。骶骨較晚,約在7~10歲融合,且常融合不良,形成脊柱裂。椎弓與椎體的融合,在頸椎為3歲,胸椎為4~5歲,腰椎6歲,骶椎7歲或更晚。次發骨化中心在青春期才出現。
脊柱的分節和包繞神經管,是一個復雜的演化發育過程,在發育過程中脊椎的發育缺陷可形成半椎、楔椎、蝶椎、融合椎、移行椎,是常見的脊椎畸形之一,更常見的發育障礙是兩側椎弓對合障礙形成的脊柱裂。
較輕的脊柱裂多為腰骶椎骨的後弓沒有合並,但脊神經正常,表麵皮膚正常或僅有小凹,或有色素沉著及毛發,因臨床無症狀,常在X線片中發現,稱隱性脊柱裂;重者可同時有脊神經、脊膜或脊髓的膨出,產生相應的脊神經功能障礙。
在胚胎1~3個月時,脊髓和脊柱的長度一致,在以後的發育過程中,脊柱的生長迅速超過了脊髓,致脊髓末端在椎管內上升。在出生時其末端位於腰3(第3腰椎,下同)水平,至成人末端在腰1下緣,腰2以下的脊膜稱為終絲,仍連於尾骨水平。
隨著這種生長不相稱的結果,腰骶脊神經就從脊髓的發出處,斜行到相應的脊柱節段出椎間孔處,脊髓以下的神經呈馬尾狀,稱為馬尾神經。腰椎穿刺,碘水造影,均在此水平以下進行,以免刺傷脊髓。
2、頸椎病的哪一階段?
是的,到醫院看看吧,看看估計也沒有好的辦法,主要自己注意,空調啥的都不能吹的,電腦等沒事不要總在用,
3、關於頸椎,你了解多少?
頸椎是每個人身體最重要的部位之一,每個頸椎都由椎體和椎弓兩部分組成。椎體呈橢圓形的柱狀體,與椎體相連的是椎弓,二者共同形成椎孔。所有的椎孔相連就構成了椎管,脊髓就容納其中。
1-寰椎
寰椎即第一頸椎,因為像個「環」一樣,所以叫 huan 椎,直接與枕骨相連,沒有椎體和棘突,由前後弓和側塊組成。前弓較短,其後(內)面中部有關節面與第二頸椎的齒狀突構成寰齒關節;前面中部有前結節,是兩側頸長肌的附著處。後弓較長,其後方有一結節而無棘突;此後結節突向上、後方,是兩側頭小直肌的附著處。
第一頸椎段:主要關聯頭、耳、鼻、喉、臉等。
如發生錯位,易患頭痛、失眠、視力下降、記憶減退、眩暈、高血壓和面癱等症。
2-樞椎
樞椎即第二頸椎。它和一般的頸椎相似,但椎體上方有齒狀的隆突稱為齒突,此齒突可視為寰椎的椎體。齒突根部的後方,有寰橫韌帶,但此韌帶較細小;齒突前面有一關節面與寰椎前弓構成寰齒關節。
第二頸椎段:主要關聯耳、鼻、喉、舌、聲帶、口等。
如發生錯位,易患昏眩、偏頭痛、耳鳴、胸悶、扁桃腺炎、腮腺炎、鼻竇炎、過敏、失聲等症。
注意
寰椎下關節凹和樞椎上關節突構成了寰樞關節。
與頸椎相關的頭暈——指向的就是寰樞關節。
3~6-典型頸椎
第3—6頸椎為我們常規的典型頸椎。
特點:椎體小,左右徑寬於前後徑。前面和後面均平坦,等深。
前者稍低於後者,且其下緣向下延伸,與下一椎體前上部交疊。上面側向凹陷,有邊緣向一側突出。
下面從前向後凹,從一端凸向另一端,有側向淺凹與下一椎體承接。
椎弓根斜向後,上下緣間中途附於椎體,因此上一椎骨之椎切跡與下一椎體等深,但更為狹窄。
椎弓板自上而下變窄薄;椎孔大,呈三角形。棘突短而分叉,分支通常長短不一。
上6個頸椎之橫突孔提供椎動脈、椎靜脈和交感神經之通道。每個突起分前後部,兩部借一骨塊連接,該骨塊上方有一深溝以為脊神經之通道。
第三頸椎段:主要關聯咽、頰、肩、橫膈等。
如發生錯位,易患咽喉炎、咽喉部異物感、牙痛、頸肩酸痛、呼吸困難、甲狀腺功能亢進等症。
第四頸椎段:主要關聯頸部肌肉、咽、臂等。
如發生錯位,易患肩酸痛、牙痛、三叉神經痛、甲狀腺功能亢進、胸悶、呃逆(打呃)等症。
第五頸椎段:主要關聯手肘、食道、氣管、橫膈膜、心臟等。
如發生錯位,易患氣管炎、咽喉炎、哮喘、手臂酸痛、心動過速或過緩等症。
第六頸椎段:主要關聯甲狀腺、食道、氣管、心肺、上肢等。
如發生錯位,易患上臂或手腕痛、甲狀腺炎、低血壓、心律失常、五十肩、大拇指酸麻痛等症。
7-隆椎
隆椎即第七頸椎。除了它伸向後方的棘突很長外,其餘的結構和普通頸椎一樣。
由於其棘突很長,末端不分叉而呈結節狀,隆突於皮下,而被稱為隆椎,它隨著頸部的轉動而轉動,是臨床上作為辨認椎骨序數的標志。
我們在低頭時看到和摸到頸部最高突起的部位,就是第七頸椎,這是第七頸椎的生理特點。我們常說的清熱要穴「大椎」就在第7頸椎棘突下凹陷中。
第七頸椎段:主要關聯甲狀腺、食管、氣管、心肺、肱肌等。
如發生錯位,易患甲狀腺炎、低血壓、心律失常、手臂外側、中指、肱肌、無名指酸麻痛等症。
4、脊柱分為七小節每節的作用是什麼
人的脊椎骨位於背部正中,由24個椎骨、一個骶骨和一個尾骨借軟骨、韌帶和關節連結而成。其中計有頸椎7個、胸椎12個、腰椎5個、骶骨1個(由5個骶椎融合而成)、尾骨1個(由4個尾椎融合而成)。 意見建議:脊柱構成人體的中軸,其上端承托顱;其胸段、腰段和骶尾段分別構成胸腔、腹腔和盆腔的骨性壁的一部分;脊柱的椎管容納脊髓。故脊柱具有支持保護胸、腹、盆內臟器,保護脊髓,以及進行多種運動的功能。
5、人的頸椎有多少節
頸椎共有七塊頸椎骨組成。
除第一頸椎和第二頸椎外,其他頸椎之間都夾有一個椎間盤,加上第七頸椎和第一胸椎之間的椎間盤,頸椎共有6個椎間盤。
每個頸椎都由椎體和椎弓兩部分組成。椎體呈橢圓形的柱狀體,與椎體相連的是椎弓 ,二者共同形成椎孔。所有的椎孔相連就構成了椎管,脊髓就容納其中。頸椎又是脊柱椎骨中體積最小,但靈活性最大、活動頻率最高、負重較大的節段。
6、頸椎病發生在不同的頸椎節段會分別有什麼症狀?
急性期病人活動頭頸部可以引起頸、肩、臂部疼痛,或呈上肢放射疼痛,常伴手指麻木感,晚間疼痛重,影響休息。少數病人為防止觸碰頸部加重症狀,用手保護患部。對急性發病病人,需注意檢查是否為頸椎間盤突出病變。頸椎病慢性發病病人多感頸部或肩背部疼痛,上肢根性疼痛或指端有麻木感。此外尚有上肢肌力減弱、肌肉萎縮。部分病人患肢可呈現腫脹,皮膚呈暗紅或蒼白色。風寒及勞損可為發病的誘因,部分病人無明顯誘因而逐漸發病。 股骨頭壞死的治療一定要及時的選擇一個正確的治療方法治療,千萬不要盲目的治療從而錯過治療的最佳時期。股骨頭壞死在治療期間一定要注意做好功能鍛煉和保健,保持一個好的心態,這些對於病情的康復都是有幫助的,廣州解放軍421骨科醫院是國家三甲醫院如果有疑問可以打電話去質詢。希望可以幫助到您.祝早日康復
7、為什麼說頸段脊髓有8節,而頸椎骨7節
脊髓是以脊神經根為界來進行分段,和脊椎沒有直接的關系,而頸髓有八段脊椎只有七段也就是頸膨大較大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