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物湯的功效與作用和適用人群是什麼?
四物湯的功效與作用:補血。
對於中國女生來說,有著一千多年歷史、中醫界稱之為「婦科養血第一方」的「四物湯」可是不二之選。
四物湯可以幫助人體活血化瘀、排除血塊,還可以減輕月經期間的疼痛感,改善貧血狀況,讓手腳不易冰冷。 它有助於氣血順暢,所以常喝四物湯能讓你臉色紅潤、肌膚更光滑,年青而顯得更有靚麗!而且四物湯的功效還不止於此,長期被頸椎病,慢性腦供血不足所困擾的白領們都會感覺緩解輕松,症狀減輕。
適用人群:血虛體質的女生。
血虛體質的症狀表現,如臉色蒼白、心悸、失眠、頭暈目眩、容易疲倦、唇甲色淡、下眼瞼蒼白無血色、手腳冰冷、月經量少、經色淡或暗、經期短僅2至3天,或者滴滴答答拖很久、經痛撫按則獲舒緩等。
(1)四物湯頸椎病擴展資料:
「四物湯」在中醫美容領域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視的。能對付女性臉色蒼白、頭暈目眩、月經不調等症狀,與當歸配合還能增強當歸的補血、活血療效;當歸的功效主要是補血調經,另外還有澤顏潤膚的功效,在保護女性健康方面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
白芍,《唐本草》說它「益女子血」,現代中醫認為它能夠養血柔肝,對月經不調有著很好的療效;川芎既為婦科主葯,又是治療頭痛良方,還能影響內分泌系統,減輕乳房不適、心情焦慮及沮喪等經前症狀。
在中葯房以上葯材都可以買到,當然可以DIY屬於自己的四物湯,如果你不喜歡濃重的中葯味,在煮的時候可以加入紅棗、枸杞、冰糖,如果喜歡肉類,那還可以與雞肉排骨和其他一起煮,這樣能使四物湯更加符合自己的口味,做成美味四物湯,補身又養顏。
2、頸椎病用什麼葯
選擇性應用止痛劑、鎮靜劑、維生素(如B1、B12),對症狀的緩解有一定的效果。溫熱敷 改善血循環,緩解肌肉痙攣,消除腫脹以減輕症狀,有助於使患椎穩定。本法可用熱毛巾和熱水袋局部外敷。中醫可以活血化瘀,桃紅四物湯。
3、哪位高手幫忙看下這種頸椎病該怎麼治?
你好。頸椎病大致有頸椎骨質增生、正常曲度變異和頸椎間盤突出,主要是由於神經壓迫所導致的。還要看具體壓迫什麼神經。通常可以分為以頸部症狀為主的頸型、神經根受累出現上肢症狀的神經根型、四肢運動和感覺障礙的脊髓型、椎動脈受壓引起椎動脈周圍交感神經刺激症狀的椎動脈型和壓迫食管有吞咽不適或困難的食管型。不知道你的症狀具體是什麼。其主要反應是疼痛、頭暈、嘔吐、手麻、失眠、反射性疼痛等。若不抓緊治療,病情進一步發展,還可能導致無規律性流涕,視力下降,面癱或上肢肌肉萎縮等嚴重後果。
這類疾病一般以做伏案工作較多者易患。從開始的局部炎症水腫形成積液,使患部肌體代謝障礙,到後期堆積形成增生。這一過程中醫稱之為痹症,痹也就是不通暢之意。建議可採用中葯透皮給葯,軟堅通絡,活血化瘀,以促進局部的代謝機能,從而使肌體吸收和代謝已形成的增生,達到治癒目的。
頸椎患者平時應該注意:
1、睡覺時不可俯著睡,枕頭不可以過高、過硬或過平。 可同時用下方配合用:買5斤蠶砂做個小枕頭,每天睡覺放在頸部下,就會改善頸椎的不適。。
2、避免和減少急性損傷,如避免抬重物…等。
3、積極治療局部感染和其他疾病。
4、改正不良姿勢,減少勞損,每低頭或仰頭1—2小時,需要做頸部活動,以減輕肌肉緊張度。
預防頸椎病的發生,最重要的是,要改善坐姿,埋頭苦幹時,也可間斷地做運動
4、頸椎病常用的中葯方葯有哪些?
頸椎病的中醫分型為辨證施治提供了依據。從現代醫學觀點看,同屬於根型或椎動脈型或脊髓型的患者,因其有不同的病因、徵象和脈象,所以按中醫分型可能屬於不同的類型,其治則不同,用葯也不一致。
(1)外傷型。行氣活血,舒筋止痛。
方葯:姜黃10g,甘草10g,羌活15g,海桐皮12g,當歸15g,赤芍12g,白術12g,伸筋草15g,川芎12g,桂枝10g。水煎服。
疼痛重者加乳香、沒葯,久病體虛者加首烏、枸杞子等。如傷後著寒或宿傷而有風寒者可用麻桂溫經湯,葯方如下:赤芍12g,麻黃10g,桂枝12g,紅花6g,白芷15g,細辛3g,桃仁12g,甘草10g。水煎服。
(2)風寒濕痹、經絡受阻型。祛風除濕,溫經活絡。
方葯:羌活10g,獨活15g,蒿本10g,防風15g,甘草10g,川芎12g,蔓荊子10g。水煎服。
如兩手麻木為主,說明氣虛,可用人參益氣湯,方劑如下:
黃芪20g,炙甘草10g,升麻10g,五味子15g,柴胡12g,生甘草10g,人參5g,白芍12 克。水煎服。
(3)肝腎虧虛、氣血不足型。滋補肝腎,益氣活血。
方劑:獨活15g,桑寄生15g,秦艽10g,防風15g,細辛3g,當歸15g,白芍12g,川芎15g,地黃15g,杜仲12g,牛膝15g,黨參20g,茯苓12g,炙甘草10g,桂枝15g。水煎服。
如四肢痿軟症較重,宜用加味四物湯,方劑如下:當歸15g,熟地12g,白芍10g,川芎12g,五味子10g,麥冬12g,黨參20g,黃柏10g,黃連15g,知母10g,杜仲12g,牛膝15g,蒼術12g,黃芪20g。水煎服。
(4)痰濕凝阻、經絡瘀滯型。理氣化痰,通經活絡。
方劑:姜半夏6g,陳皮10g,茯苓12g,炙甘草10g。水煎服。
如患者氣虛,加黨參、白芍、黃芪;肢體麻重,加防風、荊芥、天麻、秦艽等;如患者手足麻木伴兩目畏光、忌目視物昏花、睛痛難開者可用神效黃芪湯,方劑如下:蔓荊子10g,陳皮10g,人參5g,炙甘草10g,白芍15g,黃芪20g。水煎服。
(5)外用熏洗葯。
方劑:獨活、秦艽、防風、艾葉、透骨草、劉寄奴、蘇木、赤芍、紅花、甲珠、靈仙、烏梅、木瓜,各9g。水煎趁熱熏洗患處。
5、頸椎病的治療
頸椎病的中醫分型為辨證施治提供了依據。從現代醫學觀點看,同屬於根型或椎動脈型或脊髓型的病人,因其有不同的病因、徵象和脈象,所以按中醫分型可能屬於不同的類型,其治則不同,用葯也不一致。
1、外傷型:行氣活血,舒筋止痛。
方葯:姜黃10克,甘草10克,羌活15克,海桐皮12克,當歸15克,赤芍12克,白術12克,伸筋草15克,川芎12克,桂枝10克。水煎服。
疼痛重者加乳香、沒葯,久病體虛者加首烏、枸杞子等。如傷後著寒或宿傷而有風寒者可用麻桂溫經湯,葯方如下:
赤芍12克,麻黃10克,桂枝12克,紅花6克,白芷15克,細辛3克,桃仁12克,甘草10克。水煎服。
2、風寒濕痹、經絡受阻型:祛風除濕,溫經活絡。
方葯:羌活10克,獨活15克,蒿本10克,防風15克,甘草10克,川芎12克,蔓荊子10克。水煎服。
如兩手麻木為主,說明氣虛,可用人參益氣湯,方劑如下:
黃芪20克,炙甘草10克,升麻10克,五味子15克,柴胡12克,生甘草10克,人參5克,白芍12克。水煎服。
3、肝腎虧虛、氣血不足型:滋補肝腎,益氣活血。
方劑:獨活15克,桑寄生15克,秦艽10克,防風15克,細辛3克,當歸15克,白芍12克,川芎15克,地黃15克,杜仲12克,牛膝15克,黨參20克,茯苓12克,炙甘草10克,桂枝15克。水煎服。
如四肢痿軟症較重,宜用加味四物湯,方劑如下:
當歸15g,熟地12g,白芍10g,川芎12g,五味子10g,麥冬12g,黨參20g,黃柏10g,黃連1 5g,知母 10g,杜仲12g,牛膝15g,蒼術12g,黃芪20g。水煎服。
4、痰濕凝阻、經絡瘀滯型:理氣化痰,通經活絡。
方劑:姜半夏6克,陳皮10克,茯苓12克,炙甘草10克。水煎服。
如病人氣虛,加黨參、白芍、黃芪;肢體麻重,加防風、荊芥、天麻、秦艽等;如病人手足麻木伴兩目羞明、忌目視物昏花、睛痛難開者可用神效黃芪湯,方劑如下:
蔓荊子10克,陳皮10克,人參5克,炙甘草10克,白芍15克,黃芪20克。水煎服。
5、外用熏洗葯:
方劑:獨活、秦艽、防風、艾葉、透骨草、劉寄奴、蘇木、赤芍、紅花、甲珠、靈仙、烏梅、木瓜,各9克。水煎趁熱熏洗患處。
6、我老婆得了頸椎病差不多一年了,
頸椎病的主要問題,是椎關節移位,關節兩側的肌肉和韌帶的拉力不平衡導致椎關回節不在在正常的位置,用各種答儀器只是暫時的,最好的辦法是用外用的經絡露在配合好的松解肌肉和韌帶的手法,讓椎關節復位,這樣長期保養一下,椎長節長期復位的情況下,肌肉和韌帶的拉力平衡了,這樣就能很好的固定在正常的位置了,好了以後,還要堅持活動,不能長久的保持一個姿勢做的時間太長了,一定要注意活動,這樣才能好的,並不是吃葯或者靠儀器才能好的,要靠自己好的習慣才能好的
7、患頸椎病的老人家,吃什麼食物好?不要太補的謝謝了,大神幫忙啊
頸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病和多發病。大約30歲之後,頸椎間盤就開始逐漸退化,含水量減少,並伴隨年齡增長而更為明顯,且誘發或促使頸椎其它部位組織退變。頸椎病有哪幾類呢?下面是廣州和諧骨科醫院專家為大家介紹的; 頸椎病根據症狀分為以下五類: 1、頸部疼痛的同時,伴有上肢(包括手部)放射性疼痛或/與麻木者(大多為神經根型頸椎病)。 2、頸部疼痛的同時,伴有上肢或(與)下肢肌力減弱及肌體疼痛者(大多為脊髓型頸椎病或是合並頸椎椎管狹窄症)。 3、閉眼時,向左右旋轉頭頸,引發偏頭痛或眩暈者(大多為椎動脈頸椎病)。 4、低頭時,突然引發全身麻木或有「過電」樣感覺者(大多為脊髓型頸椎病,尤其是合並有嚴重頸椎椎管狹窄症者)。 5、後頸部疼痛,用手向上牽引頭頸可減輕,而向下加壓則加重者(大多為頸型頸椎病)。 專家提示:大家要對頸椎病有詳細的了解,從而採用正確的科學的手段來防治頸椎病的發生。 頸椎病的主要症狀是頭、頸、肩、背、手臂酸痛,頸脖子僵硬,活動受限。頸肩酸痛可放射至頭枕部和上肢,有的伴有頭暈,房屋旋轉,重者伴有惡心嘔吐,卧床不起,少數可有眩暈,猝倒。 專家提醒:吃葯這些一般是作為輔助的治療,單一的吃葯是達不到治療的目的的,最多是暫時緩解。與此同時,也可以配合一些外用的器具進行同步治療,比如:健晨磁性頸椎枕,效果就不錯。整體的治療才是最關鍵的! 骨科專家表示絕大多數的頸椎病,不需要開刀,保守治療就可以恢復健康,如果保守治療無效,可以選擇微創或手術治療。 頸椎病的中醫分型為辨證施治提供了依據。從現代醫學觀點看,同屬於根型或椎動脈型或脊髓型的病人,因其有不同的病因、徵象和脈象,所以按中醫分型可能屬於不同的類型,其治則不同,用葯也不一致。 1、外傷型:行氣活血,舒筋止痛。方葯:姜黃10克,甘草10克,羌活15克,海桐皮12克,當歸15克,赤芍12克,白術12克,伸筋草15克,川芎12克,桂枝10克。水煎服。疼痛重者加乳香、沒葯,久病體虛者加首烏、枸杞子等。如傷後著寒或宿傷而有風寒者可用麻桂溫經湯,葯方如下:赤芍12克,麻黃10克,桂枝12克,紅花6克,白芷15克,細辛3克,桃仁12克,甘草10克。水煎服。 2、風寒濕痹、經絡受阻型:祛風除濕,溫經活絡。方葯:羌活10克,獨活15克,蒿本10克,防風15克,甘草10克,川芎12克,蔓荊子10克。水煎服。如兩手麻木為主,說明氣虛,可用人參益氣湯,方劑如下:黃芪20克,炙甘草10克,升麻10克,五味子15克,柴胡12克,生甘草10克,人參5克,白芍12克。水煎服。 3、肝腎虧虛、氣血不足型:滋補肝腎,益氣活血。方劑:獨活15克,桑寄生15克,秦艽10克,防風15克,細辛3克,當歸15克,白芍12克,川芎15克,地黃15克,杜仲12克,牛膝15克,黨參20克,茯苓12克,炙甘草10克,桂枝15克。水煎服。如四肢痿軟症較重,宜用加味四物湯,方劑如下:當歸15g,熟地12g,白芍10g,川芎12g,五味子10g,麥冬12g,黨參20g,黃柏10g,黃連15g,知母10g,杜仲12g,牛膝15g,蒼術12g,黃芪20g。水煎服。 4、痰濕凝阻、經絡瘀滯型:理氣化痰,通經活絡。方劑:姜半夏6克,陳皮10克,茯苓12克,炙甘草10克。水煎服。如病人氣虛,加黨參、白芍、黃芪;肢體麻重,加防風、荊芥、天麻、秦艽等;如病人手足麻木伴兩目羞明、忌目視物昏花、睛痛難開者可用神效黃芪湯,方劑如下:蔓荊子10克,陳皮10克,人參5克,炙甘草10克,白芍15克,黃芪20克。水煎服。 5、外用熏洗葯:方劑:獨活、秦艽、防風、艾葉、透骨草、劉寄奴、蘇木、赤芍、紅花、甲珠、靈仙、烏梅、木瓜,各9克。水煎趁熱熏洗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