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頸椎 > 頸椎執法

頸椎執法

發布時間:2021-04-17 21:58:49

1、南陽市油田田莊村李清賢包治頸椎腰疼全是騙人的,是無證醫生,越治越嚴重是人殘廢,大家別再上當?

無證行醫是犯法的,如真有此事可去政府執法部門舉報如衛生局都可以的。

2、脊椎骨橫突骨折一處算輕傷嗎?

《人體輕傷鑒定標准(試行)》:
第四十三條 外傷性脊柱骨折或者脫位;外傷性椎間盤突出;外傷影響脊髓功能,短期內能恢復的。

傷殘鑒定必須根據您治療終結後的情況來判定,不過橫突骨折一般不會引起椎間盤突出或脊髓功能損害,所以應該屬於輕微傷。

3、頸椎全是指沿海國對違反其法律和規章

B

4、非洲裔男子被白人警察暴力跪壓頸部,最終死亡的黑人原因是什麼?

美國明尼蘇達州非洲裔男子喬治·弗洛伊德家人聘請的律師,當地時間6月1日下午公布了一份獨立屍檢報告,
顯示弗洛伊德死於頸部和背部壓迫導致的窒息,這種窒息導致腦部血液供應不足。

5、幫幫忙!!!!

一、整體把握

這兩章都是短小的議論文。作者抓住論述的中心,以高度概括的語言作扼要的論證,觀點鮮明突出,讀後發人深思。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這篇短文一開頭就提出「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這一觀點,指明「人和」是克敵制勝的首要條件。「人和」,就是下文說的「多助」和「天下順之」,即人民的支持和擁護,這反映了孟子「民貴君輕」的政治思想。宋朱熹對這一章的注釋是:「尹氏曰:言得天下者,凡以得民心而已。」清焦循的注釋是:「民和為貴,貴於天地,故曰得乎丘民為天子也。」可見這一章不是論戰爭,而是講民心向背的,是借戰爭論述實行「王道」(即「仁政」)的重要性。由此逐層推進,短文先分別就天時與地利、地利與人和做比較,指出天時、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戰爭中所起的作用大小不同;最後由人和推演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結論,完成本文的論證。

這一章開頭即提出中心論點,並用概括性很強的戰例加以證明,然後從理論上進行論證,得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論斷,闡明了「人和」的實質。短文最後以得「人和」的「君子」「戰必勝矣」作結,突出地說明了「人和」是決定戰爭勝負最主要的條件。

本文語句整齊、流暢,一氣貫注,有說服力。比如在論證地利不如人和時,作者先用四個並列的否定句,充分鋪張防守一方所具備的「地利」方面的有利條件,然後陡然一轉,說出失敗的結局,使得「地利不如人和」的結論有了很強的說服力。又如在闡述他的「得道者多助」時,作者也是先用了三個否定的排比句,順理成章地推導出結論;然後又把「多助」和「寡助」進行對比,自然導出「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這一章講的是造就人才和治理國家的問題。孟子認為人才是在艱苦環境中造就的,所以說「必先苦其心志……行拂亂其所為」,有了這樣的磨練,才能「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但這只是問題的一個方面,問題的另一個方面是,他又重視人的主觀因素,提出「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的觀點,這樣就把造就人才的主、客觀條件都說到了。短文再由個人說到國家,提出「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的論斷。這是針對國君說的,意思是,如果沒有執法嚴格、直言敢諫的臣子,國君就會胡作非為;如果沒有鄰國的侵擾,國君就會耽於安樂。由此自然導出這一章的中心思想——「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短文開始一連用六個排比,舉出事實說明這些人雖出身貧賤,但他們在經受了艱苦磨練之後,終於成就了不平凡的事業。順此事實,作者連用幾個短語得出「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的結論,讓人不能不信服。在此基礎上,作者又從正反兩方面進一步論證經受磨練的好處,最終提出本文的中心論點。

課文中有些名言警句,要能夠理解它們的意思,並學習恰當使用,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一段,常常被人們引用,也應要求學生能背,能用。

二、問題研究

這兩則短文的論證方式有什麼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

這兩則短文都用了類比論證的手法:第一則以戰爭中的事例作為例證,強調「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後類推出治國的道理;第二則從個人事例說起,在得出「困境出人才」這個觀點後,轉到統治者治國上,指出決定國家存亡的因素和個人能否成就大事業的因素相仿,最後推出論點。

兩則短文提出論點的方式不盡相同:第一則短文的論點在文章中間部分點明,然後對論點進行了進一步的解釋和闡述;第二則短文在文章結尾處揭示出論點,不再對論點進行解說。

練習說明

一、朗讀並背誦課文。課文中有不少排比句,讀時要注意節奏。

學好文言文的關鍵是要多誦讀,讀出文章的節奏和氣勢。特別是像本文這樣短小嚴密而富於文採的文章,誦讀顯得尤其重要。

注意排比句的節奏,如:

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3.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里奚/舉於/市。

二、這兩篇短文的論點分別是什麼?它們提出、闡述論點的方式有什麼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

此題意在讓學生理清兩則短文的邏輯層次,把握它們的論點。

第一則短文的論點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第二則短文的論點是「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它們主要都是針對最高統治者來說。

這兩則短文都用了類比論證的手法:第一則以戰爭中的情況作為事例,強調「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後類推出治國的道理;第二則從個人事例說起,最後歸結到統治者治國上。

兩則短文提出論點的方式不盡相同:第一則短文的論點在文章中間部分點明,然後對論點進行了進一步的解釋和闡述;第二則短文在文章結尾處揭示出論點,不再對論點進行解說。

三、解釋下列語句中劃線的詞的意思。

1.子墨子九距之

2.寡助之至,親戚畔之

3.……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4.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

5.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

此題意在讓學生掌握這些通假字。

1.距,通「拒」,抵禦,抗拒。

2.畔,通「叛」,背叛,叛亂。

3.曾,通「增」,增加。

4.衡,通「橫」,梗塞,不順。

5.拂,通「弼」,輔佐。

四、以兩篇短文中你感受最深的語句為話題,發表簡單的演講。

此題意在培養學生以今天的眼光看待古代文化遺產的意識和能力,同時也意在鍛煉學生口語表達能力。

學生的演講要建立在正確理解原文的基礎上,不要為了提出自己的見解而曲解原意。此外,演講時最好能舉一些具體事例,不要空發議論。

教學建議

一、孟子的文章邏輯嚴密而有文采,可以讓學生反復朗讀直至熟讀成誦,這對學生理解課文的內容和語言特色都會大有益處。

二、初中學生對孟子的思想不可能理解得很透徹,只要就文章能說出一二就可以了,不必做過多延伸。關於本文的論證方法也不必多講,只要能基本理清作者的論證思路就行了。水平較高的班級,可以讓學生將這兩章的論證方法做一點簡單的比較,培養學生探討問題的能力。

有關資料

一、作者簡介

孟子生活在社會動盪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的戰國時代。當時,各大國之間「爭地以戰,殺人盈野;爭城以戰,殺人盈城」;統治者是「庖有肥肉,廄有肥馬」;人民是「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蓄妻子,樂歲終身苦,凶年不免於死亡」。面對這樣一個社會現實,孟子最早提出了「民貴君輕」的主張,呼籲各國諸侯重視人民的作用;提出殘暴之君是「獨夫」,人民可以推翻他;強烈反對不義戰爭,認為只有「不嗜殺人者」,才能統一天下。孟子嚮往著歷史上堯舜的功績,他到處游說,宣揚他的「仁政」「王道」,並把這一希望寄託在封建統治者發「仁心」上,力圖維護西周的井田制度,從而使天下歸順,達到成就王業,「黎民不飢不寒」的目的。這些都反映著孟子繼承並發展了前代政治家提出的民本思想,對於恢復經濟,發展生產,使人民得以休養生息,有一定的作用。

孟子是繼孔子之後儒家學派的又一位大師,被推尊為「亞聖」。記錄他的言論、活動的《孟子》一書,是儒家經典之一,分《梁惠王》《公孫丑》《滕文公》《離婁》《萬章》《告子》《盡心》7篇,計261章,約3.5萬字,內容包括孟子的言行、政治學說以及哲學、倫理、教育思想等學術問題的論爭。《孟子》在先秦諸子散文中獨具風格,對後世散文的發展有著很大的影響。

二、譯文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有利於作戰的天氣、時令,比不上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比不上作戰中的人心所向、內部團結。

(比如一座)方圓三里的小城,只有方圓七里的外城,四麵包圍起來攻打它,卻不能取勝。採用四麵包圍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於作戰的天氣、時令了,可是不能取勝,這是因為有利於作戰的天氣、時令比不上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呀。

城牆並不是不高啊,護城河並不是不深呀,武器裝備也並不是不精良,糧食供給也並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還是棄城而逃,這是因為作戰的地理形勢(再好),也比不上人心向背、內部團結啊。

所以說,管理百姓不能只靠劃定的疆域的界限,鞏固國防不能靠山川的險阻,征服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強大。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幫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幫助他的人就少。幫助他的人少到了極點,兄弟骨肉也會背叛他;幫助他的人多到了極點,天下的人都會歸順他。憑著天下人都歸順他的條件,去攻打那連親戚都反對的寡助之君,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戰則已,戰就一定勝利。

2.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舜從田野中發跡,傅說從築牆的泥水匠中高升,膠鬲自魚鹽販中被舉用,管夷吾從獄官手裡獲釋被錄用為相,孫叔敖從隱居海邊進了朝廷,百里奚從市井之間而登上了相位。

所以,上天將要下達重大使命給這樣的人,—定要先使他的內心痛苦,筋骨勞累,體膚餓瘦,身受貧困之苦,種種行動去阻礙、干擾他的事業,(通過這些)來讓他內心警覺,使他的性格堅定起來,以不斷增長才幹。

一個人常犯錯誤,然後才能改正;內心憂困,思緒阻塞,然後才能有所作為;(一個人的想法,只有)從臉色上顯露出來,在吟詠嘆息聲中表現出來,然後才能為人們所了解。而一個國家,內部如果沒有堅持法度和輔佐君王的賢士,外部沒有敵國外患,這個國家就往往會導致滅亡。

這樣,人們才會明白,憂患可以使人謀求生存,而安樂必將導致滅亡。

三、珠聯璧合,相映生輝——《〈孟子〉二章》二章之比較(任聿珍)

《〈孟子〉二章》之二章,同為孟子的說理散文,自然多有相同之處。但是,此二章之章法迥異,從不同角度顯示了孟子說理散文的特點。是故,教學中採用比較法閱讀,可以收到珠聯璧合、相映生輝的效果。具體說來,可用如下「三讀法」教學。

一讀課文,掌握精要,探討文題與論點的關系。

此二章的標題,均是編者根據二章的結論語所擬。二章標題字數相等(皆八字),每章標題都是由兩個結構相同的短語構成,標題都用對比,觀點鮮明。然而,就標題與該文論點的關系而論,二章卻又各有千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章主要論證戰爭勝負的條件取決於人心的向背,突出強調「道」的作用,即人和在戰爭中的作用。是故,論點為「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同時,戰爭的勝負又由統治者是否得道所決定,「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是這一番議論之後所得出的結論,是中心論點的深化,故而編者就把這一結論提煉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作為該章的標題。「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章主要強調艱苦奮斗的生活對人的磨礪作用。標題為文章的「眉目」,這里以論點為題,文章自然眉目分明,主旨顯豁。

綜上,二章標題並非都是論點,可見與現代語體文中的議論文一樣:有的文題即論點,有的文題只是揭示論題。如此差互比較,自然會獲得一種參差之美。

二讀課文,分析結構,討論二章的論證方法。

此二章篇幅相當(皆由四段組成),但其結構各有特色。章一開篇提出論點之後,即以戰爭中攻守的得失利弊為論據,有力論證了前文提出的「天時不如地利」和「地利不如人和」的兩個分論點。據事論理,論證嚴密,且層次清楚。最後,在此基礎上自然得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結論,從而進一步深化了文章主題。顯然,章一採用了總起分承、最後總結的結構方式。章二與之則恰恰相反,文章一開始就列舉了一系列由卑微到顯貴的歷史人物為事實論據,然後分析論證,兼之正反對比,最後水到渠成,得出結論: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顯而易見,其結構方法為先分後總,論證方法為歸納推理法。可見,二章章法參差多變而析理透闢,議論參通,殊途而同歸。

三讀課文,尋找修辭,體會孟文的語言特色。

孟子這二章氣勢磅礴,具有極強的說服力、感召力,這與孟子其人善用排比等修辭格不無關系。章一「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用的是雙重否定,排比有力;「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層遞排比,更有氣勢。章二開首列舉歷史人物,自然用的是主謂句並列排比;而「人恆過……」用的則是句式排比。足見孟子說理散文善用排比,而且句式靈活,形式多樣,既給文章平添了氣勢,又給人以美不勝收之感。

當然,《〈孟子〉二章》除了巧妙運用大量排比句式之外,對比、對偶和頂針等修辭配合運用,也為文章增色不少,此不一一贅舉。

綜上,從課文《〈孟子〉二章》之「一斑」,即可「窺」出孟子說理散文之「全豹」:筆帶鋒芒,語言犀利,氣勢磅礴,善於說理,手法多樣,論證嚴密,等等。無疑,孟子說理散文的這些特點,對於我們今天讀寫議論文同樣具有多方面的啟發作用和借鑒意義。

四、《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簡析(趙懷兵)

中心論點即篇首兩句。孟子提出三個概念:天時、地利、人和,並將這三者加以比較,層層推進。用兩個「不如」強調了「人和」的重要性。三者之間的比較,實質上是重在前者與後者的比較,強調指出各種客觀及諸多因素在戰爭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觀條件及「人和」的因素,決定戰爭勝負的是人而不是物。在比較中立論,給人的印象極其深刻。句式相同,語氣十分肯定,斬釘截鐵,不容置疑。

二三兩段圍繞中心論點,連用兩個論據進一步論證。第2段選取攻戰的例子闡明「天時不如地利」,區區小城,四面受圍而不能克,即使有得「天時」者也不能勝,旨在說明「地利」重於天時;第3段同樣選取攻戰的例子,旨在說明即使在佔有「地利」的情況下——「城非不高」「池非不深」「兵革非不堅利」「米粟非不多」,但有人卻棄城而逃,因為「地利」亦難比「人和」。這兩個例子均非實際戰例,而是泛指,即除特殊情況外,一般如此。因而使論戰具有普遍的意義和一定的說服力。

以上三段,論證了「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第4段的作用是在前三段論述的基礎上進一步闡發,將論點的范圍由戰爭推及到治國,從而全面體現孟子的政治主張,使文章更具有普遍意義。其次,「得道」實際上也可理解為「得人心」,即「人和」。得人心者,人心歸順,所到披靡,失人心者,人心相悖,不攻自潰。因而,第4段絕非多餘的閑筆。

6、女司機拒戴口罩被拖下車,頸椎被擰斷這究竟是誰的責任?

女司機不戴口罩,被執行者強行拖下車,這就是一篇虛假的報道,根本就不是真實的,所以說我們大家在面臨這種情況的時候,盡可能就是要按照自己的角度去考慮問題,現在的執法者,他們都是有著自己的規章制度,並不能說對違法者採取一定的人身攻擊,這也是不對的。

所以說,就算人家不戴口罩,在自己的私家車中,也沒有必要去把人家的頸椎擰斷,這就是虛假的也不是真實事情,在這次疫情期間,很多人都做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那麼我們在面臨這種情況的時候,盡可能的就是讓自己處於一種自我保護的狀態,所以說有的時候也沒有必要想的那麼復雜,本來疫情期間出門就削戴口罩的,如果說你拒絕戴口罩的話,可能也是為了不太好吧。

畢竟你個人也會影響到這種疫情的傳播,所以說大家在面臨這次疫情,還是要遵守規章制度,或者說讓自己出門戴上口罩,然後也能夠減少傳染病的風險,這就是一種非常好的狀態,如果說你拒絕戴口罩,那麼被執行者強行退的話,也會對你造成不好的結果,更不要與執法者引起沖突。在疫情期間,有的人就不會遵守規章制度,甚至與執法者引起沖突,這根本就是不好的行為,也不會對你個人以後的發展有任何的好處。

如果說執法者對你身體造成不好的傷害,那麼也是由你個人來承擔這部分責任的,所以說出門戴口罩也是為了保護自己和保護別人的安全,最好還是讓自己處於一種比較好的狀態當中,再說了,現在疫情還沒有完全結束,如果說你總是不戴口罩,那麼也會增加這種傳染的風險,所以說,為了保護你個人還有其他人的安全,請你戴上口罩吧!

7、這世上有多少種酷刑啊?

到底中國歷史上有哪些著名的酷刑,又是怎麼執法呢?今天要來為大家介紹,真的光看就腿軟!

◎剝皮

歷史上最愛搞剝皮的人是明太祖。由於他是貧民出身,最恨貪官污吏,一旦被他抓到貪污,下場通常就是剝皮,他即位之初,曾抓到一對父子貪污,震怒之下,下令剝皮。皮剝下來之後製成兩面鼓,掛在衙門口,以昭炯戒。

「剝皮實草」則是後來的事,並且有規定,貪污多少兩銀子以上就處以此刑。最早的剝皮是死後才剝,後來發展成活剝。剝的時候由脊椎下刀,一刀把背部皮膚分成兩半,從這里撕開,慢慢用刀分開皮膚跟肌肉,像蝴蝶展翅一樣的撕開來...

◎腰斬

電視上的包青天,開鍘的時候我們看到的都是把人頭塞進去,刀起頭落,彷佛中國式的斷頭台。但是根據歷史上的記載,包青天那三把鍘刀其實是腰斬用的,也就是一刀下去,就要把人分成兩段。

由於腰斬是把人從中間切開,而主要的器官都在上半身,因此犯人不會一下子就死,斬完以後還會神智清醒,得過好一段時間才會斷氣。

明成祖殺方孝孺就是用腰斬,傳說一刀下去之後,方孝孺還能以肘撐地爬行,以手沾血連書「篡」字,一共寫了十二個半才斷氣,大家可以算算看一共要多少時間,而這段時間受刑人又得受多少苦痛。

◎五馬分屍

五馬分屍很簡單,就是把受刑人的頭跟四肢套上繩子,由五匹快馬拉著向五個方向急奔,把人撕成六塊。不要以為這沒什麼,要把人的頭跟四肢砍下來都得花不少力氣,更何況是用拉扯的。而受刑人身受的苦處更可想而知。真到撕開的時候,恐怕受刑人已經不會覺得痛苦。痛苦的是正在拉扯的時候。

另外常聽到的「大卸八塊」,通常是把人殺死以後,才把人的頭、手腳剁下來,再把軀干剁成三塊。不過歷史上有一段記載,恐怕比大卸八塊還慘。

漢高祖死後,呂後把他的寵妾如意夫人抓來,剁去手腳,割掉鼻子耳朵舌頭,眼睛挖出,丟在豬圈裡餵養,取名「人彘」。結果呂後自己的兒子看到,給活活嚇死...

◎凌遲

說到凌遲處死,那可就不簡單了。以前聽人家罵「殺千刀的!」意思就是詛咒這個人給凌遲處死。最早是把人殺死之後再剁成肉醬,稱為「醢」,受過此刑的記得有子路,還有周文王的長子伯邑考。

後來發展更加精細,目的還是要讓犯人受最大的痛苦,因此不但是活的時候施刑,還要求受刑人必須身受多少刀以後才死。

據說發展到後來,每次凌遲要由兩個劊子手執行,從腳開始割,一共要割一千刀,也就是要割下一千片肉片才准犯人斷氣。而據說犯人若未割滿一千刀就斷了氣,劊子手也要受刑。

◎縊首

在國外,絞刑是普遍使用的刑罰。在國外來說,多半是使用絞刑台,絞刑台的構造是在受刑人腳站的地方有個活門,等繩子套好,活門一開,受刑人就兩腳懸空。

不過這樣子處死的受刑人通常不是窒息而死,而是因為頸椎被拉斷了,因此不會死得太痛苦。三毛就是這樣自殺的,據說這樣子自殺,只需要13公分的空間就足夠把頸椎拉斷。不過,中國人就沒那麼人道了,中國人的絞刑是用弓弦縊殺..就是把弓套在受刑人脖子上,弓弦朝前,行刑人在後面開始旋轉那張弓。弓越轉越緊,受刑人的氣就越來越少,最後終於斷氣...

◎請君入瓮

「請君入瓮」這句成語也是從酷刑來的..那是唐朝時代,武則天當皇帝的時候,朝中有位酷吏叫來俊臣,崇尚嚴刑峻法,對不肯招供的犯人往往以酷刑對待。

方法是找個大瓮,把人塞進去,然後在瓮下面用柴火加熱。溫度越來越高,受刑人也越來越受不了,如果不肯招供的話,往往就被燒死在瓮里...

後來武則天聽說了這件事,就把來俊臣找來,問他犯人不肯招供要怎麼辦?

來俊臣很得意的把這個方法說了出來,武則天就淡淡的說了句:「則請君入瓮」,把來俊臣燒死...

◎閹割

談酷刑,大概絕對不能不談閹割。而中國的歷史上,有關閹割的東西可以寫成一本書。閹割的歷史非常久遠,有簡單的有復雜的。

簡單的就像阿拉伯人,只要犯了強奸罪,人家就會幫你准備一塊木坫,叫你把小弟弟擱在上頭,然後一斧頭剁掉。

復雜的就像中國人,由於代代都要靠宦官來服伺後妃(以免皇帝戴綠帽子),所以閹割的歷史久遠。中國人的閹割可講究了。

首先要拿繩子把小弟弟綁起來(包括子孫袋)讓血液不流通,自然壞死,然後拿利刃一刀子割掉(全部喔!不是只有小弟弟)。

割掉了以後拿香灰一蓋,止血,還得拿根鵝毛插在尿道里。等過了幾天把鵝毛拿掉,如果尿得出來,閹割就算成功了。要是尿不出來,這個人就算廢了,大概最後會死於尿毒症吧。所以如果是要閹來當宦官的話,最好趁年紀還小就閹掉,年紀大了危險性高很多。

◎刖刑

關於刖刑,大家的說法不太一樣。有人說是把膝蓋以下都砍掉,也有人說是把膝蓋骨削掉,以後者比較可信。總之,刖刑是一種類似截肢的酷刑。

戰國時代,孫臏受師兄陷害,受的就是刖刑。聽說他名字本來叫孫賓,受刑之後,才改為孫「臏」。如果是把膝蓋骨削掉,大腿小腿之間失去了保護,這個人可能連站都站不起來,要出入行走都得靠拐杖。

◎插針

用插針當酷刑?沒錯,人身上有幾個地方,針插下去可是會哭爹喊娘的。插哪裡呢?插手指甲縫。俗語說:「十指連心」,被針插進指甲縫可會痛得椎心刺骨,不信你試試看。

以前這招也是用來逼供的,不知道為什麼,特別喜歡用在女生身上,有可能是因為女生的忍耐力比較差吧。不過也聽說女生耐痛的能力比男生強,生孩子那種痛都撐得過來,男生絕對沒辦法。

這種酷刑很早以前就有人用了,很多筆記、小說裡面都有提過。而且現在還有人在用。

◎活埋

活埋是戰爭時常用的手段。因為省力,速度也快。對日抗戰時,日軍就常用這招,另外一些第三國家的游擊隊也常用,所以常常有新聞報導在什麼地方又發現千人冢....

中國的酷刑中,活埋古已有之。過沒聽過有什麼名人受過這種刑罰。比較狠一點的,會把人直挺挺的埋在土裡,只露出一顆頭,然後開始凌虐..

◎服毒

服毒大概算是酷刑之中唯一比較人道的方式..中國古代的毒葯中,最有名的應該是「鴆」這種毒葯,成語中的「飲鴆止渴」便是源自於此。

據說這是一種鳥,鳥的羽毛含有劇毒,只要把羽毛泡在酒里,立成毒酒,飲之立斃。其次應該就是砒霜。這種毒葯中外皆有使用,以前拿來毒老鼠,當然,要人死也是很好用的。而且據說砒霜沒有什麼特別的氣味,長期少量加在飲食中人注意不到,自然一步步被毒死....

◎棍刑

這里要說的棍刑,不是用棍子打人。
這里說的棍刑,是拿根棍子直接從人的嘴裡插進去,整根沒入,穿破胃腸,讓人死得苦不堪言。歷史上沒有看過用這種刑罰的記載,不過金庸小說「俠客行」里有提到,還給這種酷刑起了個美名叫「開口笑」。
另外紅樓夢里,尤二娘「吞金」自殺,就是類似的原理,利用金子的重量,吞進去之後,也是穿破胃腸而死。

這種酷刑還有變形,就是對待淫婦用的「木馬」。(滿清十大酷刑那部電影里有)也是拿根木樁,從下體插進去,由於木樁在木馬上,人又坐在木馬上,身體的重量會往下落,木樁便會慢慢穿入,也讓人死得很慘...

◎鋸割

把人用鐵鋸活活鋸死,其慘狀似乎與淩遲、剝皮也在伯仲之間,難怪在地獄酷刑中,就專門有把人鋸開的酷刑。鋸割刑罰的慘像,千百年來在人們心中形成一種十分恐怖的陰影,使人畏懼震驚。

◎灌鉛

這種酷刑,就是用鉛或錫灌入受刑人的腸子里,錫的熔點是攝氏二三二度,鉛的熔點是攝氏三二七點四度,無論灌錫或灌鉛都能把人燙死。而且溶化的錫或鉛一入肚腹就會凝固成硬塊,這種重金屬的墜力也能致人死命。

◎梳洗

這里說的梳洗並不是女子的梳妝打扮,而是一種極殘酷的刑罰,它指的是用鐵刷子把人身上的肉一下一下地抓梳下來,直至肉盡骨露,最終咽氣。梳洗之刑的真正發明者是朱元璋。

實施梳洗之刑時,劊子手把犯人剝光衣服,裸體放在鐵床上,用滾開的水往他的身上澆幾遍,然後用鐵刷子一下一下地刷去他身上的皮肉。就像民間殺豬用開水燙過之後去毛一般,直到把皮肉刷盡,露出白骨,而受刑的人等不到最後早就氣絕身亡了。

與頸椎執法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