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頸椎病患者身體不好可以做牽引治療嗎?
首先對於適合做頸椎病牽引的人來說,做牽引確實是有很大的好處的,因為頸椎牽引可以減輕組織水腫,同時還可以解除頸部肌肉痙攣的情況發生,這對於多數患者來說都有非常多的好處,最重要的是牽引還可以幫助患者增大椎間隙和椎間孔,減少對椎間盤的壓力,這樣就可以避免頸椎病壓迫到神經根的情況出現,自然也就可以降低頸椎病的危害了。
但是上述這些牽引治療頸椎病的好處僅僅可以體現在適合做牽引的人群身上,比如說輕度頸椎病患者,有頸椎間盤突出症的患者以及18歲以上的成年人,所以能不能夠做頸椎牽引,首先看您屬不屬於不適合做頸椎牽引的人群。
其實不適合做頸椎牽引的人是有很多的,比如說頸椎病伴嚴重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頸椎病合並骨質疏鬆患者、頸椎嚴重退行性改變的患者、頸椎骨折和椎體滑脫的患者、椎動脈型頸椎病、脊髓型頸椎病、頸椎體滑脫患者、寰樞關節錯位的頸椎病患者等,這些都是不適合做頸椎牽引的人群。
2、頸椎病引起的病症可以用牽引治療嗎
頸椎牽引是治療頸椎病最為常用的方法,但是長時間使用「牽引器」的患者,頸椎病不但沒有減輕,反而加重。牽引不但不能促進頸椎生理曲度的恢復,相反牽引拉直了頸椎,反而弱化頸椎生理曲度,故頸椎病應慎用牽引療法。
所以你可以選擇枕頭牽引,可以有效控制也簡單,長時間使用回只會減輕症狀而不會加重的,特別是樂休葯方枕的枕頭高度是可以調節的,只需枕在上面就能輕松調節到所需要的高度。而且枕頭內置電加熱裝置,通答過熱療可促進葯包內葯物發揮療效,起到輔助治療病症的效果。
3、頸椎病牽引是怎麼做,能治好嗎?
仰卧在斜面護脊床墊上就是做頸椎牽引。
因為頸椎病多半是頸椎向前彎曲時間太多導致的,這樣當然對頸椎是非常好的。
4、頸椎病用牽引好嗎?
不好,只會越來越重,教你一個識別能不能治好的方法,就是不管是用什麼方法,或在那祖傳18代名醫專家秘方推拿按摩、小針刀,貼膏葯、針灸扶正,外科手術等治療,治療前一定要先問一下,能不能治好,治不好能不能退錢,如果治不好也不能退錢,那他們多數就是在准備騙你的錢。治好的標准就是臨床症狀消失,骨關節搖動時,喀喀響聲消失。
如果能讓你療效滿意了在付款,那治療肯定就是最好的了。
5、頸椎病牽引有用嗎?
頸椎病牽引只會加重頸椎病。全國頸椎病患者大約在1點5億到2億,還呈現不斷上升的局面。我國對頸椎病的研究和治療很不得力,現在的治療方法基本上是不正確的。仍然是採用按摩,垂直懸吊牽引,針灸,小針刀,各種理療,貼各種膏葯等等方法。給患者開一堆吃的葯,塗抹的葯和貼的葯。這些根本就不是治療頸椎病的方法,而是加重頸椎病的好方法。除了騙人錢財沒有治療作用。因為治療頸椎病根本就不需要這些方法。根本不需要吃葯打針。因為,現在沒有一樣葯品可以讓錯位的頸椎骨自動回復原位,也沒有一樣葯品可以讓頸椎生理曲度變直的自動回復原來的生理曲度。 頭疼頭暈脖子疼是因為你的頸椎2錯位造成症狀。治療很簡單,頸椎痛怎麼治療? 我告訴你方法:用大拇指按壓住頸椎的疼痛點,頸椎右側疼痛就往左肩方向推壓,反之就往右肩方向推壓,一直推壓到頸椎不疼了,這時應保持推壓的力量穩固10到20妙鍾,直到疼痛腫脹感立即消失為止。推壓的力量是由輕到重逐漸加力最大到5㎏的力量,絕不可用蠻力猛力推壓,逐漸加力一直推壓到頸椎不疼了,頭不眩暈了,眼睛能看清東西了,你的頸椎病就是治好了。方法簡單實用安全可靠。嚴重骨質疏鬆和外傷引起的頸椎病不適合這個方法。做完復位之後要立刻做檢驗:頸椎能夠自由轉動沒有響聲了也不痛了,頭不疼了,頭不暈了,就是復位成功了。如果轉動困難就是沒有復位到位,應該繼續推壓復位,直到頸椎能夠自由轉動為止。 頸椎病因是因不正確的姿式造成內外力的不平橫,長時間的不平橫造成頸肌痙攣,而將頸椎骨拉的錯位。位移的頸椎骨擠壓了頸動脈血管,造成腦供血不足,就出現頭昏;耳鳴;突發性耳聾;眩暈;視力看不清楚;摔倒等症狀。這就叫椎動脈性頸椎病。壓迫了神經就出現了疼痛,麻木,腫脹等症狀。這叫神經根型頸椎病·····我告訴你方法了,你細細地體會要令,你照著做一定可以治好頸椎病。學會了這個方法就是學會了治好頸椎病的本領。但是關鍵在你自己能否克服日常工作及生活中不正確的姿勢和習慣,而這是造成頸椎病復發的根本原因。例如挺頭收下巴,長時間低頭做事,高枕歪躺等等,這是最關鍵的問題,否則,就是治好了用不了多長時間頸椎病又必然會復發的。所以平里日多注意保持正確姿式。關與頸椎幾你分不清沒關系,一個原則:那裡疼你就推壓那裡,推到不麻,不疼,不暈為止。頸椎生理曲度變直不用這個復位方法。
6、頸椎病的牽引治療怎麼做
1 頸椎牽引治療頸椎病的機理 頸椎病的病因病理較為復雜,與椎體、椎間盤、周圍軟組織的退變和慢性勞損等密切相關。其發生主要是由於頸肌的勞損導致肌張力下降,伸屈肌之間動力平衡失調;椎間盤的退變導致椎間盤膨出,椎間隙變窄,並引起椎體及韌帶的退變,出現椎體及小關節增生,椎間孔相應變小;膨出的椎間盤纖維環、增生的椎體和增生肥厚的韌帶使椎管、椎間孔、橫突孔出現相對狹窄,刺激或壓迫頸椎周圍的神經、血管組織或脊髓,出現相應的臨床症狀 〔1、2〕 。這些病理變化最易在活動度和受應力較大的下頸椎發生,導致頸椎的生物力學變化、局部壓迫刺激和無菌性炎症反應。因此,頸椎牽引通過調節和恢復頸椎生物力學的平衡,拉大狹窄的椎間隙和椎間孔,降低椎間盤內壓,使纖維組織復位,神經根所受的刺激和壓迫得以緩解;限制頸椎活動,有利於神經肌肉組織水腫和炎症的吸收,解除頸部肌肉痙攣,減少對椎間盤的壓迫力,松解神經根和周圍組織的粘連,使扭曲的椎動脈伸張,從而起到治療作用 〔1、3〕 。 2 頸椎牽引的牽引體位及牽引角度 2.1 牽引體位 頸椎牽引臨床多用枕頜布帶牽引,體位有坐位和卧位,均包括重錘滑輪牽引及牽引機牽引兩種方式。對於兩種體位,大多根據各自的臨床條件、傳統習慣選擇,認為療效並無太大的差異。但霍紅等 〔4〕 通過臨床對比觀察認為,卧式牽引無痛苦又少疲勞感,可適當增加牽引重量和延長牽引時間,有利於疾病的康復。 2.2 牽引角度 牽引角度是目前研究較多的問題。很多學者經過力學試驗和臨床觀察總結認為,根據不同類型頸椎病及主要病變位置,採用相應角度牽引,其療效較固定角度牽引佳;頸椎牽引的角度與牽引最大應力作用有關。牽引角度多數報道為頸前屈20°左右到0°(垂直位),也有報道認為後伸位牽引較前屈合適 〔5〕 。主張頸前屈位牽引的學者認為,前屈位牽引更易使力點直接落在頸椎後側 〔6〕 ,力直接落在頸椎的中後柱或鉤椎關節上,可使椎管和椎間孔相對增大,從而使脊椎和神經根所處的有效間隙增大 〔7〕 。李晶等 〔3〕 通過光彈性實驗認為,牽引角度小時,最大應力位置靠近頸椎上段,而隨著牽引角度的增大,最大應力位置逐漸下移。因此,建議牽引時可按病變在頸椎上段以小角度牽引,病變在下段用較大角度牽引的原則,結合病情適當調整牽引角度。高楚榮等 〔8〕 通過X線觀察認為,牽引前傾角度小於10°或垂直位,頸椎後緣不能充分伸展,大於20°則牽引力減小,只有15~20°前傾位牽引才符合力學要求,效果最佳。張希利等 〔9〕 統計分析認為,牽引角度應結合臨床表現,對照頸椎X線片所見選擇,直線型的多採用直立或前傾角度,反弓型的牽引角度為直立或後仰,而神經根型多採用頸前屈20~30°角,頸型採用頸前屈20°以下,脊髓型採用頸後仰10~15°角,椎動脈型採用5°以下。邵建萍 〔7〕 對神經根型、椎動脈型採用頸前屈30°牽引,認為可以使椎間隙距離拉大,頸椎弧度變直,使扭曲的椎動脈變直,鉤椎關節的骨贅遠離椎動脈;脊髓型採用中立位牽引,順應原頸椎的生理弧度,比屈曲牽引療效突出,混合型以偏重於某一型而採用相應的牽引角度。姜瑛等 〔10〕 根據X線改變及症狀,採用病變位於C 4~5 牽引角度為0°;位於C 5~6 前屈5~10°;位於C 6~7 前屈15°;位於C 7 T 1 前屈20~30°;位於上頸椎時多為後伸5~20°。與李晶等 〔3〕 的結果相似。周章武等 〔5〕 主張仰卧後伸牽引。認為牽引時將在牽引狀態下的各個頸椎骨最大限度地維持或近乎維持其生理狀態,是最為理想的牽引方式;仰卧後伸牽引的牽引力是通過頸椎及其周圍組織的均勻布散,較集中地作用於中段頸椎,中段頸椎恰好是頸椎病的好發部位,因此,這種牽引能直達病所。另外,頸椎後伸時脊髓、神經根處於鬆弛狀態,有利於無菌性炎症減輕;後縱韌帶緊張,椎間隙的前方開大,髓核有向前滑移之勢,不易引起後方的纖維環損傷;頸後方的肌肉及韌帶處於鬆弛狀態,牽引力作用於頸椎骨本身,不致於加重對頸部肌肉及韌帶(後方的)的副損傷;頸後伸,橫突之間的距離縮短,牽拉力不會作用到椎動脈,不會影響到其血液供應。對於牽引角度,認為在治療初期宜選用較小的後伸度數,隨著時間的延長,逐漸增加牽引時的後伸角度,直到15°為止。後伸15°牽引力正好沿中上段頸椎的軸線,對維持頸椎的弧度及調節頸椎的內外平衡最為合適。 3 頸椎牽引的牽引量及牽引時間 3.1 牽引量 頸椎牽引的牽引量多採用傳統定量牽引,根據患者的年齡、體質、病史、分型等選擇適合的重量。李恭等 〔11〕 認為調整牽引量到患者感到舒適的程度。隋孝忠等 〔12〕 認為,牽引量調到病人牽引過程中患肢麻木消失,並出現灼熱感,脈搏加快,掌心出汗等表現為最有效。通常坐式牽引牽引量為3~12kg 〔8、11〕 或體重的15%~20% 〔10〕 ,卧位牽引則牽引量多為5~20kg 〔4〕 。另外,有人主張超體重牽引 〔13〕 ,重量可達60kg。但成鵬等 〔14〕 經過對比觀察認為,在5~10kg范圍內,牽引重量對頸椎病療效的影響不顯著。何慧等 〔15〕 認為,頸椎牽引的重量對療效無顯著影響。姜瑛等 〔10〕 認為,牽引力小於體重的10%或大於體重的20%,椎間隙無明顯改變。因此,牽引量應根據具體情況調節。 3.2 牽引時間 牽引時間一般為每次牽引15~30分鍾,每日牽引1或2次,以7~20次為1療程。孟慶明 〔16〕 經統計學處理認為,牽引60分鍾與牽引30分鍾椎間隙拉開程度無差別,沒有必要延長1次的牽引時間。王斌等 〔6〕 認為,臨床牽引不一定要牽引到症狀、體征完全消失。李恭等 〔11〕 則認為,治療次數多則效果明顯而且鞏固。在牽引方式上主要為持續牽引和間歇牽引 〔12、17〕 。持續牽引多是小重量牽引時採用,王斌等 〔6〕 認為,稍長時間的小重量維持牽引能有效地消除肌肉痙攣,松解組織粘連,調整頸部的內在平衡,緩解臨床症狀。間歇牽引多在大重量牽引時採用,能有效拉開椎間隙。姜瑛等 〔10〕 還認為,持續牽引配合間歇牽引效果好,可克服持續牽引造成的一些副作用。 總之,頸椎牽引治療頸椎病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應根據患者的體質、病史、分型、牽引後的反應等具體情況靈活選擇牽引角度、牽引重量、牽引方式、牽引時間,才能充分發揮其治療作用。頸椎病的發生與頸椎的退變和慢性勞損等有關,為了預防其發病,減輕病人痛苦,方便平時治療,我們認為可依據生物力學原理,設計製作一類簡便有效的家庭用牽引裝置,使廣大頸椎病患者治療家庭化。
7、牽引為什麼可以治療頸椎病?
因為頸椎病就是由於頸椎處的脊椎位置偏移導致的,所以適當的牽引會起到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