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頸椎 > 怎樣確定頸椎

怎樣確定頸椎

發布時間:2021-04-06 01:59:32

1、怎麼判斷自己是不是有頸椎病?

頸型頸椎病症狀:頭、肩、頸、臂的疼痛及相應的壓痛點,X線片上沒有椎間隙狹窄等明顯的退行性改變,但可以有頸椎生理曲線的改變,椎體間不穩定及輕度骨質增生等變化。

2、如何判斷頸椎病?

頸椎病會因為椎間盤突出造成了增生、肌肉緊張、骨質曲度變化,出現壓迫脊髓神經的情況,一般和頸部的疼痛有關系,還會出現相應的頭暈、惡心、頭疼,上肢的酸麻、脹痛,壓迫脊髓以後還可能引起四肢的無力,判斷頸椎病,首先有頸部的外傷或者長期的不良姿勢,其次有頸部的疼痛或者響聲,頸部比較僵硬。
頸部活動時會出現相應的症狀,特別是轉頭或者特殊的姿勢引起頭暈、惡心上肢的酸麻、脹痛,這些就要懷疑頸椎病,去正規醫院請醫生查體,比如進行椎間孔擠壓、臂叢神經牽拉等特殊的試驗。如果陽性還需要進行一定的檢查,包括拍片、磁共振、CT,有的還需要造影,根據檢查、查體、病史反應,一般能夠看到頸椎間盤突出、頸椎病的情況,就能夠判斷和診斷。

3、怎麼確定頸椎病?做什麼檢查可以查出來?

頸椎病的檢查方法主要是通過查體來看是否有壓迫神經,通過影像學的檢查也就是拍X光片,可以看到生理弧度的變值,進一步的明確可以做頸椎的磁共振檢查。

常見頸椎病的檢查方法,一個是通過查體,那麼可以通過我們頸部的查體跟運動局部的肌肉僵硬,運動功能的影響,另外上肢,下肢的神經定位的查體,可以看到到底有沒有壓迫神經.壓迫到脊髓,可以造成這個我們的下肢的肌張力高、力量減退、感覺障礙。

我們影像學的檢查最常見的是拍一個普通的X光片,那麼可以看到生理曲度的變值、椎體的兩個間隙之間的變窄、兩側的椎間孔的狹窄,甚至還可以看到一些增生的骨贅。

那麼進一步的明確我們可以做頸椎的磁共振的檢查,它可以清楚的看到我們的脊髓和頸椎的這關系,有沒有明顯的壓迫,在對一些骨性的狹窄、骨性的壓迫,我們建議做頸椎的CT ,能夠看到骨性的管道是不是狹窄,這個要根據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4、怎樣判斷頸椎有沒有問題?

有點挪位了,要注意頸椎。

5、怎麼確定頸椎病的類型

刁文鯧:知己知彼,談一談頸椎病有哪幾種類型? 

頸椎病患者各自的症狀、體征不盡相同,有的是以脖子僵硬、活動受限、頸肩部疼痛為主;有的是以上肢無力、手指麻木為主;有的是以眩暈、頭痛、惡心為主;還有的甚至以心動過速或心動過緩、耳鳴、耳聾為主;也有的是上面幾種症狀兼而有之。

頸椎病患者之所以有這些不同的臨床症狀,主要是因為頸椎具有相對復雜的解剖特點和頸椎病具有較多的病理改變所致。我在臨床上根據患者的表現給予不同的分型。

頸椎病分型有中醫分型和西醫分型,二者是相對應的,為了方便易懂我從西醫的角度來給大家說一說。頸椎病分為脊神經根型,交感、副交感神經型,椎動脈型,脊髓型4種類型。

1.脊神經根型頸椎病

這種類型的頸椎病在中醫里叫經絡型頸椎病。由於椎間盤退化,頸椎椎間關節錯位,造成對頸神經根的刺激或壓迫而引起以頭、頸、五官、心、肺、肩、臂、指的疼痛。多發生於第4~7頸椎,一般來說30~50歲的人最容易發生此類型的頸椎病。

剛開始得這種病時,只是感覺脖子疼痛或有些發僵、發板,因為不明顯,很多人只是以為有些勞累過度所致,所以很容易被忽視。這種情況到了後期就會出現上肢放射性痛麻,主要是頸枕部、肩背部或手臂、手指有放射性疼痛或同時伴有感覺異常(其中以手指、前臂的麻木、串痛多見)。一般來說,晚上睡覺時或早晨起床時加重,時好時壞,反復發作。

我們如何判斷自己是不是得了這種頸椎病呢?很簡單,只要我們感覺頸部疼痛的同時,還有上肢(包括手指)放射性疼痛和/或麻木,就可以往脊神經根型頸椎病方面考慮。

  2.交感、副交感神經型頸椎病

此類型的頸椎病在中醫里叫臟腑型頸椎病。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同屬自主神經,而自主神經主要支配內臟、血管和腺體,在維持人體不受意識支配的不隨意活動中起重要作用。

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都是自主神經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由脊髓發出的神經纖維到交感神經節,再由此發出纖維分布到內臟、心血管和腺體。當交感神經受到刺激時,副交感神經興奮性減弱,於是出現心跳加快,血壓升高,消化活動受抑制。副交感神經受到刺激時,交感神經相對受抑制,因而出現心跳減慢,血壓下降,消化活動增強。

人體在正常情況下,功能相反的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處於相互平衡制約中。在這兩個神經系統中,當一方起正作用時,另一方則起負作用,很好地平衡協調和控制身體的生理活動。如果自主神經系統的平衡被打破,那麼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功能障礙。

當一個人的頸椎椎間盤發生了變性,椎間關節發生錯位,椎間孔變小,就會直接刺激交感神經、副交感神經末梢,引起交感神經、副交感神經的異常興奮或抑制,即會出現頭痛、頭暈伴惡心、嘔吐,視物模糊、視力下降,眼後部脹痛;耳鳴、聽力下降;眼花、流淚,眼瞼下垂,心律不齊、心跳加速或心動過緩,心前區痛及血壓升高或下降;面部或某一肢體多汗,無汗、畏寒或發熱等症狀。同時伴有後頸部疼痛,用手向上牽引頭頸可減輕。

此型頸椎病因為症狀很少單獨出現,自我診斷上是有一定困難的。凡有上述交感神經、副交感神經失調症狀,症狀紊亂或病因不清,同時伴有頸肩疼痛、手臂麻木或眩暈、頭昏、頭痛等症狀時,我們可以拍頸部刁氏標准X光片,這樣診斷起來相對容易一些。

  3.椎動脈型頸椎病

此類型頸椎病在中醫里屬於營衛型頸椎病。由於椎動脈受到外來的壓迫或刺激,引起供血、供氧不足而產生一系列症狀。

此型發病突然,約半數以上病人是突然發病的,開始之前沒有什麼症狀,也沒有什麼先兆。只是頸部向某個方向轉動一下,當即出現眩暈,甚至感到天昏地暗,天旋地轉;有時會感覺大腿發軟而摔倒;有時候也會出現肢體麻木、感覺異常。

如何進行自我檢查呢?我們可在閉眼時,向左右旋轉頭頸,如果感覺偏頭痛或眩暈,大多是椎動脈型頸椎病。

4.脊髓型頸椎病

此型頸椎病在中醫里稱為督脈型頸椎病。主要是因為椎間盤退化,以及後縱韌帶骨化、黃韌帶肥厚或鈣化,造成椎管狹窄,形成對脊髓的直接壓迫所致。它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量變型,雖然已經造成椎管狹窄,壓迫到硬膜囊,但還沒有壓迫到神經根,沒有脊髓病變症狀;另一種是質變型,由於椎管內佔位性病變,確實已經壓迫到了神經根,並且已經出現脊髓病變症狀。

一般來說,40~60歲的人最容易患上脊髓型頸椎病,因外傷、過勞引起的較多。當脊髓型頸椎病由量變發展到質變時,最明顯的症狀就是走路時雙腳就像是踩棉花一樣,大小便失禁,半身麻木。如果出現以上症狀,我們也要多考慮是不是患了脊髓型頸椎病。

6、如何判斷自己有沒有頸椎病?

頸椎病的臨床症狀較為復雜。主要有頸背疼痛、上肢無力、手指發麻、下肢乏力、行走困難、頭暈、惡心、嘔吐,甚至視物模糊、心動過速及吞咽困難等。頸椎病的臨床症狀與病變部位、組織受累程度及個體差異有一定關系。
1.神經根型頸椎病
(1)具有較典型的根性症狀(麻木、疼痛),且范圍與頸脊神經所支配的區域相一致。
(2)壓頭試驗或臂叢牽拉試驗陽性。
(3)影像學所見與臨床表現相符合。
(4)痛點封閉無顯效。
(5)除外頸椎外病變如胸廓出口綜合征、腕管綜合征、肘管綜合征、肩周炎等所致以上肢疼痛為主的疾患。
2.脊髓型頸椎病
(1)臨床上出現頸脊髓損害的表現。
(2)X線片上顯示椎體後緣骨質增生、椎管狹窄。影像學證實存在脊髓壓迫。
(3)除外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脊髓腫瘤、脊髓損傷、多發性末梢神經炎等。
3.椎動脈型頸椎病
(1)曾有猝倒發作。並伴有頸性眩暈。
(2)旋頸試驗陽性。
(3)X線片顯示節段性不穩定或樞椎關節骨質增生。
(4)多伴有交感神經症狀。
(5)除外眼源性、耳源性眩暈。
(6)除外椎動脈I段(進入頸6橫突孔以前的椎動脈段)和椎動脈III段(出頸椎進入顱內以前的椎動脈段)受壓所引起的基底動脈供血不全。
(7)手術前需行椎動脈造影或數字減影椎動脈造影(DSA)。
4.交感神經型頸椎病
臨床表現為頭暈、眼花、耳鳴、手麻、心動過速、心前區疼痛等一系列交感神經症狀,X線片頸椎有失穩或退變。椎動脈造影陰性。
5.食管壓迫型頸椎病
頸椎椎體前鳥嘴樣增生壓迫食管引起吞咽困難(經食管鋇劑檢查證實)等。
6.頸型頸椎病
頸型頸椎病也稱局部型頸椎病,是指具有頭、肩、頸、臂的疼痛及相應的壓痛點,X線片上沒有椎間隙狹窄等明顯的退行性改變,但可以有頸椎生理曲線的改變,椎體間不穩定及輕度骨質增生等變化。

7、如何確定真假頸椎病

你好,要辨別真假頸椎病主要從下面幾方面入手:
1、有沒有神經和血管壓迫徵象。頸椎病多有臂叢神經受壓的症狀,出現手臂外側麻痹,並可達手小指無名指端。簡單檢查方法是:將手臂外展水平位,伸直,頭向手臂相反方向用力向外伸拉。如果手臂麻痹加劇,並延伸至手指,伴有頭昏暈者,證明有壓迫,頸椎病可能性大;如果影響不大,症狀只集中在頸及肩膀部位,活動時區別不明顯,心理疾病的可能性大。
2、症狀是否持續不退。如果疾病產生的症狀持續,不因環境、天氣和情緒而改變,頸椎病可能性大;反之,心理疾病可能性大。因為誰也無法在短時間內,將已經生成的疾病變走。
3、是否有失眠。失眠可以導致頸部的神經興奮,刺激頸部肌肉細胞,引起充血腫脹,使頸部僵硬、強痛。這與頸椎病症狀相似。如果有失眠,應當先治療失眠。失眠改善,頸痛減輕,證明是心理疾病;失眠消除,頸痛不減,頸椎病可能性大。

8、頸椎如何定位?

脊柱定位:

摸不到的是頸一;能摸到的是頸二;能轉動的是頸七;中間一節是頸四;不能轉動的是胸一;肩胛內側最突點水平連線是胸四;肩胛最下端水平連線是胸七;第十二肋骨起點是胸十二;第十二肋骨端水平連線是腰二;髂骨上端水平連線是腰四;骶椎上端第一棘突是腰五;腰椎下方是骶椎;骶椎下方是尾椎;

與怎樣確定頸椎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