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頸椎 > 頸椎結構口訣

頸椎結構口訣

發布時間:2021-03-18 02:59:21

1、人體八大系統口訣

----運動系統-----
全身骨
全身骨頭雖難記,抓住要點就容易;
頭顱軀干加四肢,二百零六分開記;
腦面顱骨二十三,軀干總共五十一;
四肢一百二十六,全身骨頭基本齊;
還有六塊體積小,藏在中耳鼓室里。
各部椎骨特點
椎骨外形不規范,各有特點記心間;
頸椎體小棘發叉,橫突有孔很明顯;
胸椎兩側有肋凹,棘突迭瓦下斜尖;
腰椎特點體積大,棘突後伸寬雙扁。
胸骨歌訣
胸骨形似一把劍,上柄中體下刀尖;
柄體交界胸骨角,平對二肋是特點。
顱骨歌訣
顱骨二十三塊整,腦面顱骨要分清;
腦顱八塊圍顱腔,腔內藏腦很適應;
額枕篩蝶各一塊,成對有二顳和頂;
面顱十五居前下,上頜位居正當中;
上方鼻骨各一對,兩側顴骨連顴弓;
後齶內甲各一塊,犁骨膈於鼻腔中;
下頜舌骨各一塊,全部顱骨均有名。
鼻旁竇歌訣
鼻旁竇骨內藏,都有開口通鼻腔;
內含空氣減額重,發音共鳴如音箱;
上頜竇腔最為大,開口較高引不暢;
各竇名稱要熟記,開口位置莫遺忘;
病人有了鼻竇炎,請你診斷心不慌。
脊柱韌帶歌訣
脊柱韌帶,三長兩短;
腰椎穿刺,棘上棘間;
再透黃韌,進入椎管。
脊柱形態歌訣
前觀脊柱有特點,上細下粗尾部尖;
粗粗細細有道理,承受壓力密相關;
翻過脊柱後面觀,棘突連成一條線;
頸短胸斜腰平伸,大椎棘突有特點;
前後觀過側面觀,四個彎曲很明顯;
胸骶彎曲凸向後,頸腰二曲凸向前;
身體直立減震盪,線條大方又美觀。
胸廓歌訣
胸廓形似小鳥籠,上窄下寬扁錐形;
上口狹小前下斜,下口封隔分腹胸;
容納保護心肝肺,吸氣下降呼氣升;
各經隨著年齡變,肋間增寬有毛病。
肩關節歌訣
肩關節有特點,肱骨頭大盂較淺;
運動靈活欠穩固;脫位最易向下前。
肘關節歌訣
肘關節很特殊,一個囊內包三組;
肱橈肱尺橈尺近,橈環韌帶尺橈付;
屈肘三角伸直線,脫位改變能查出。
手腕骨歌訣
舟月三角豆,大小頭鉤骨;
摔跤若易折,先查舟月骨;
掌骨底體頭,指骨近中遠。
膝關節歌訣
膝關節最復雜,全身關節它最大;
內含兩塊半月板,前後韌帶相交叉;
下肢運動很重要,能屈能伸實可誇。
跗骨歌訣
一二三楔骰內舟,上距下跟後出頭。
顱底內面歌訣
內觀顱底結構多,分為前中後顱窩;
高高低低象階梯,從前向後依次說;
前窩中部有篩板,雞冠下對鼻中隔;
篩板有孔眶坂薄,顱部外傷易骨折
眼窩出現瘀血斑,「血脊」①鼻漏莫堵塞;
中窩中部有蝶鞍,上面有個垂體窩;
窩內容納腦垂體,頸動脈溝兩側過;
兩側孔裂共六對,位置對稱莫記錯;
蝶鞍前方有「兩個」②,都與眼眶連通著;
卵圓棘孔加破裂,蝶鞍兩側各一個;
中窩易折有特點,血脊耳漏破鼓膜;
岩部後為顱後窩,枕骨大孔很清楚;
大孔外側有三洞,門孔加管各一個;
枕內隆凸兩側看,橫連「乙」③狀象條河。
註:①血液和腦脊液。
②指視神經孔眶上裂。
③乙狀竇溝。
新生兒顱骨歌訣
新生兒顱骨有特點,頭大臉小頰飽滿;
額頂骨間有前囟,閉合約在一歲半;
哭鬧生病細觀察,高低變化很明顯。
膈肌歌訣
膈肌圓圓頂臌隆,上下分隔腹和胸;
收縮下降脅吸氣,舒張呼氣向上升;
腱①肌②三個孔,想想各有誰貫通?
註:①腱:膈肌中心腱。
②肌:膈周圍部為肌質。
-----消化系統-----
咽歌訣
咽部分三鼻口喉,前壁開口氣食流;
上通鼓室下通喉,吞咽閉氣不用愁。
食管與胃歌訣
食管三段頸胸腹,三個狹窄要記住;
胃居劍下左上腹,二門二彎又三部;
賁門幽門大小彎,胃底胃體幽門部;
小彎胃竇易潰瘍,及時診斷莫延誤。
小腸歌訣
小腸彎又長,盤曲在腹腔;
上段十二指,中下空回腸;
全長約五米,空回二三量。
十二指腸歌訣
四部上降下和升,右包胰頭「C」字型;
降部後內有乳頭,膽總胰管同開口。
大腸歌訣
大腸四周圍成框,空腸回腸框內藏;
結腸袋帶腸脂垂,三大特點記心上;
盲腸位居右髂窩,闌尾根部連於盲;
麥蘭二氏兩個點,升橫降乙接直腸。
闌尾歌訣
闌尾末端不固定,回腸前後下也行;
盲腸後下較常見,三帶集中闌尾根。
肝歌訣
肝為消化腺,位於膈下面;
其內三管系,膽汁產其間。
若問最高點,五肋鎖中線。
肝下面「H」溝歌訣
右後下腔前膽囊,左後靜脈前肝園;
橫為肝門交通口,動脈神經肝管穿;
下面分為四個葉,左右方葉和尾狀。
胰腺歌訣
胰腺頭致體尾連,顏色灰紅質地軟;
正付胰管通胰頭,內外分泌功能全。
-----呼吸系統-----
外鼻歌訣
外鼻尤如錐體形,根背尖下二隻孔;
呼吸困難細觀察,兩側鼻翼會扇動;
鼻根鼻背居上部,脂肪較少皮薄松;
鼻尖鼻翼多皮脂,酒渣鼻子櫻桃紅。
鼻腔外側壁開口歌訣
淚管開口在最下,鼻涕一把淚一把;
中道額竇上頜竇,篩竇前群莫丟下;
篩竇後群上鼻道,蝶竇隱窩只有它。
喉歌訣
甲環軟骨杓會厭,喉結向膠標志顯;
環甲環杓兩關節,兩組喉肌功能全;
喉腔分為前中下,粘膜與咽相續連;
中腔最窄下腔松,水腫阻塞很危險;
環甲韌帶掌握准,及時切開莫遲延。
會厭軟骨歌訣
會厭軟骨樹葉狀,防止食物入喉腔;
進食切莫談和笑,誤入氣管可遭殃。

2、頸椎結構是?

 
第一頸椎的特點

第一頸椎又叫寰椎,它沒有椎體和棘突,由前後弓和側塊組成。前弓較短,其後(內)面中部有關節面與第二頸椎的齒狀突構成寰齒關節;前面中部有前結節,是兩側頸長肌的附著處。後弓較長,其後方有一結節而無棘突;此後結節突向上、後方,是兩側頭小直肌的附著處。後弓上面兩側近側塊部各有一溝,稱椎動脈溝;椎動脈上行出橫突孔,繞過側塊,跨過此溝,再穿通環枕後膜,經枕骨大孔而進入顱腔。側塊上方有橢圓形凹陷的關節面,朝向內、前、上方,與枕骨髁構成寰枕關節;側塊下方有較平坦的關節面,朝向前、下、稍內方,與第二頸椎的上關節面構成寰樞關節。側塊的外方有橫突,能作為寰椎旋轉運動的支點,比其他頸椎的橫突既長且大。

第二頸椎的特點
第二頸椎又叫樞椎。它和一般的頸椎相似,但椎體上方有齒狀的隆突稱為齒突,此齒突可視為寰椎的椎體。齒突根部的後方,有寰橫韌帶,但此韌帶較細小;齒突前面有一關節面與寰椎前弓構成寰齒關節。上關節面位於椎體和椎根連結處上方的粗大稍出的骨塊上,朝向上、後、稍外方,與寰椎的下關節面構成寰樞關節;第二頸脊神經位於該關節的後方,與下位頸脊神經和椎間關節的位置關系不同。樞椎的椎板較厚,其棘突較其下位者長而粗大,在X線相上看到上部頸椎有最大棘突者即為第二頸椎。樞椎的橫突較小,方向朝下,只具有一個明顯的後結節。

第七頸椎的特點

第七頸椎除了它伸向後方的棘突很長外,其餘的結構和普通頸椎一樣。由於其棘突很長,末端不分叉而呈結節狀,隆突於皮下,而被稱為隆椎,它隨著頸部的轉動而轉動,是臨床上作為辨認椎骨序數的標志。我們在低頭時看到和摸到頸部最高突起的部位,就是第七頸椎,這是第七頸椎的生理特點。

3、人體頸椎的解剖結構 急

頸段脊柱由7個頸椎、6個椎間盤(第1、第2頸椎間無椎間盤)和所屬韌帶構成。上連顱骨,下接第1胸椎,周圍為頸部肌肉、血管、神經和皮膚等組織包繞。

除第1、第2頸椎結構有所特殊外,其餘頸椎均由椎體、椎弓、突起(包括橫突、上下關節突和棘突)等基本結構組成。椎體在前,椎弓在後,兩者環繞共同形成椎孔。各椎孔目連構成椎管,其中容納脊髓。椎體上面周緣的兩側偏向後方,有脊狀突起,稱為鉤突。鉤突與相鄰的上一椎體下緣側方的斜坡對合,構成鉤椎關節(亦稱椎體半關節——Iuschka關節)。此關節能防止椎間盤向側後方突出。椎弓根上、下緣的上、下切跡相對形成椎間孔,有頸脊神經根和伴行血管通過。通常頸脊神經僅占推間孔的一半,在骨質增生或韌帶肥厚時,孔隙變小、變形,神經根就會受到刺激和壓迫.產生上肢疼痛、手指麻木等症狀。頸椎的橫突較短,其中間部有橫突孔,除第7頸椎橫突孔較小外,其餘均有椎動脈通過。當頸椎發生骨質增生等病變時,可導致椎動脈血液動力學方面的改變,影響大腦血液供應,產生眩暈、惡心等症狀。

頸段各椎骨間以韌帶、椎間盤和關節等互相連結。椎體自第2頸椎下面起,兩個相鄰椎體之間,由具有彈性的椎間盤連接;椎體與椎間盤的前後有前、後縱韌帶及鉤椎韌帶等連結;椎弓間則通過關節突關節、黃韌帶、棘間韌帶、棘上韌帶和項韌帶、橫突間韌帶相連結。頸椎的韌帶多數由膠原纖維組成,承擔頸椎的大部分張力負荷。除黃韌帶外,其餘大部分韌帶延展性低,是頸椎內在穩定的重要因素。韌帶的彈性,一方面保持頸椎生理范圍內的活動;一方面又有效地維持各節段的平衡。黃韌帶在頸椎後伸運動時縮短、變厚,屈曲時延伸、變薄。年輕人的黃韌帶在壓應力作用下縮短、增厚,不易突入椎管,但隨年齡增長,黃韌帶彈性降低,則易折曲而不縮短,突入椎管產生脊髓壓迫。椎間盤的生理功能除了連接相鄰頸椎外,更重要的是減輕和緩沖外力對脊柱、頭顱的震盪,保持一定的穩定性,參與頸椎的活動,並可增加運動幅度。

在頸椎中,我們將第1、第2頸椎,即寰、樞椎稱為特殊頸椎。寰椎呈不規則環形,由一對側塊、—對橫突和前、後兩弓組成,上與枕骨相連,下與樞椎構成關節。其解剖特點有:位於側塊兩端的形似三角形的橫突上,有肌肉與韌帶附著,對頭頸部的旋轉起平衡作用;橫突孔位於其基底部偏外,較大,有椎動脈和椎靜脈從中穿行;後弓上方偏前各有一斜行深溝通向橫突孔,椎動脈出第1頸椎橫突孔後沿此溝走行;前、後弓均較細,特別是與側塊相連處,易受暴力而導致該處骨折與脫位。樞椎是因椎體上方有一稱之為「齒突」的柱狀突起,且齒突具有「樞』』的作用而獲名。其解剖特點有:齒突原為寰椎椎體的一部分,發育中發生分離且與樞椎融合,所以較易出現齒突缺如、中央不發育、寰椎與枕骨融合、寰樞融合等畸形和變異,並由此引起該區域不穩定而壓迫脊髓;齒突根部較細,在外傷時易骨折而導致高位截癱危及生命。除了第l、第2頸椎之外,第7頸椎的棘突也與其它頸椎有所不同。該棘突長而粗大,無分叉而有小結節,明顯隆起於頸椎皮下,成為臨床上辨認椎管的骨性標志,因此,人們也稱其為隆椎。第7頸椎橫突若過長,或有肋骨出現(稱為頸肋)時,往往可引起胸腔出口狹窄綜合征。

4、頸椎各部分名稱

與枕骨相連的第一頸椎稱寰椎沒有椎體、橫突和棘突。第二椎體稱樞椎。因為這兩個椎體與其他椎體形態不一樣所以區別開來,其他一次稱為第三頸椎、第四頸椎……

5、解剖學足骨的記憶口訣

三楔前面走,骰骨外頭候,跟骨馱距骨,距骨搭上舟

6、頭頸部功能鍛煉口訣

十二字頸椎操的口訣,總結起來是:洗、梳、提、搓;旋、按、轉、磨;蹲、摩、吐、調。

准備動作雙腳自然分開與肩同寬,全身盡量放鬆,均勻呼吸。

第一節:洗臉雙手掌心貼於鼻兩側,由下向上,由內向外,環繞整個前面至耳旁,按摩12次;

第二節:梳頭雙手指稍稍彎曲,指尖用力由前向後梳頭,從額頂部向後到枕部,從兩側向後腦部,沿耳廓上方梳理到頸項部,各三次;

第三節:提耳擠壓揉按牽拉雙耳耳輪的上、中、下部各12次;

第四節:搓頸先用左手掌心搓頭枕部,再搓頂部,最後是大椎部,各12次,然後換右手再各做12次;

第五節:旋頸按以下順序旋轉頸部,抬頭一還原一低頭,左轉一還原一右轉,左後上方一還原一右前下方,右後上方一還原一左前下方,上述動作形似「米」字,又稱為「米字操」;

第六節:按腰雙腳自然分開,站直,雙手掌心貼於腰部,先從里向外繞腎俞穴按摩12次,再由外向里按摩12次;

第七節:轉腰雙手叉腰,順時針方向旋轉腰背12圈,再逆時針方向旋轉12次;

第八節:摩膝雙腿並攏,略彎曲,雙手掌按雙膝上,先順時針後逆時針方向,膝部繞圈轉動各12次;

第九節:蹲髖兩腳自然分開,膝關節稍屈曲,手心相對,意念中兩手心有氣感,緩慢蹲下起立各12次;

第十節:摩三焦左手掌心壓於右手背上,順時針方向按摩胸部、上腹部(胃脘部)、下腹部(臍下)各12次;

第十一節:吐故納新雙腳自然分開,雙手掌心向下,緩慢抬起到超過頭部的高度,同時吸氣,再內收雙肘,帶到手部靠近雙肩,意念中引氣向上到頭頂後再沿頸椎、胸椎到丹田(臍部),雙手掌向前推(配合呼氣),推到113處時,猛然大吼一聲(雙手配合用力前推,肘部伸直)以達到排氣作用,重復六次;

第十二節:調理四肢左手拍右臂,由上臂向下至手部,做到前、中、後三個方向各三次,再換右手拍左臂各三次,然後左手掌拍右肩,再右手背拍左肩,同時左手背拍右腰部,各三次,最後原地踏步,盡量抬高膝部,屈曲髖部,上肢順勢前後協調擺動,共12次。

與頸椎結構口訣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