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判斷自己有沒有頸椎病?
頸椎病的臨床症狀較為復雜。主要有頸背疼痛、上肢無力、手指發麻、下肢乏力、行走困難、頭暈、惡心、嘔吐,甚至視物模糊、心動過速及吞咽困難等。頸椎病的臨床症狀與病變部位、組織受累程度及個體差異有一定關系。
1.神經根型頸椎病
(1)具有較典型的根性症狀(麻木、疼痛),且范圍與頸脊神經所支配的區域相一致。
(2)壓頭試驗或臂叢牽拉試驗陽性。
(3)影像學所見與臨床表現相符合。
(4)痛點封閉無顯效。
(5)除外頸椎外病變如胸廓出口綜合征、腕管綜合征、肘管綜合征、肩周炎等所致以上肢疼痛為主的疾患。
2.脊髓型頸椎病
(1)臨床上出現頸脊髓損害的表現。
(2)X線片上顯示椎體後緣骨質增生、椎管狹窄。影像學證實存在脊髓壓迫。
(3)除外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脊髓腫瘤、脊髓損傷、多發性末梢神經炎等。
3.椎動脈型頸椎病
(1)曾有猝倒發作。並伴有頸性眩暈。
(2)旋頸試驗陽性。
(3)X線片顯示節段性不穩定或樞椎關節骨質增生。
(4)多伴有交感神經症狀。
(5)除外眼源性、耳源性眩暈。
(6)除外椎動脈I段(進入頸6橫突孔以前的椎動脈段)和椎動脈III段(出頸椎進入顱內以前的椎動脈段)受壓所引起的基底動脈供血不全。
(7)手術前需行椎動脈造影或數字減影椎動脈造影(DSA)。
4.交感神經型頸椎病
臨床表現為頭暈、眼花、耳鳴、手麻、心動過速、心前區疼痛等一系列交感神經症狀,X線片頸椎有失穩或退變。椎動脈造影陰性。
5.食管壓迫型頸椎病
頸椎椎體前鳥嘴樣增生壓迫食管引起吞咽困難(經食管鋇劑檢查證實)等。
6.頸型頸椎病
頸型頸椎病也稱局部型頸椎病,是指具有頭、肩、頸、臂的疼痛及相應的壓痛點,X線片上沒有椎間隙狹窄等明顯的退行性改變,但可以有頸椎生理曲線的改變,椎體間不穩定及輕度骨質增生等變化。
2、怎麼製作頸椎病調查表?
目的:頸椎病的發生呈現低齡化的趨勢,為了探討有效的預防措施,調查分析了不同年齡段頸椎病患者的發病原因。方法:採用自行設計的調查表,由甘肅省中醫院等4個醫療機構中的相關專業人員負責收集資料,對2004-02/2005-02年到上述醫院就診的頸椎病患者500人進行了詳細的登記(性別、年齡、職業、確診時間、頸椎病誘發和加重的主要原因、檢查結果)。共收集到完整調查表452份,按年齡分為30歲組96人、30~50歲組200人、50歲組156人。採用等級相關、χ2檢驗以及Logistic回歸方法分析各種誘因與各年齡段間的相關性。結果:①對引發頸椎病的10種主要誘因經單因素分析後,按相關度大小依次為:長期低頭工作、自然退變、頸部外傷、頸部受涼、高枕睡眠、潮濕的環境、頸椎發育性因素、精神緊張、過度疲勞、咽喉炎。②頸椎發育性因素和頸部外傷,30歲的頸椎病患者與其他兩個年齡段相比,差異有顯著性意義(P0.01)。③長期低頭工作、高枕睡眠、精神緊張,30~50歲的頸椎病患者與其他兩個年齡段相比,差異有顯著性意義(P0.01)。④自然退變、頸部受涼,50歲的頸椎病患者與其他兩個年齡段相比,差異有顯著性意義(P0.01)。結論:外傷和頸椎發育性因素、工作行為因素、自然退變因素分別是青、中、老年頸椎病患者的主要誘因。
3、頸椎病的各類型及臨床表現表格
百度搜一搜,答案應有盡有。頸椎病又稱頸椎綜合征,是頸椎骨關節炎、增生性頸椎炎、頸神經根綜合征、頸椎間盤脫出症的總稱,是一種以退行性病理改變為基礎的疾患。主要由於頸椎長期勞損、骨質增生,或椎間盤脫出、韌帶增厚,致使頸椎脊髓、神經根或椎動脈受到擠壓,出現一系列功能障礙的臨床綜合征。表現為椎節失穩、松動;髓核突出或脫出;骨刺形成;韌帶肥厚和繼發的椎管狹窄等,刺激或壓迫了鄰近的神經根、脊髓、椎動脈及頸部交感神經等組織,引起一系列症狀和體征。
頸椎病的一些主要反映:頸椎疼痛、上肢無力、手指發麻、下肢乏力、行走困難、頭暈惡心、嘔吐甚至是視線模糊、心跳過速以及吞咽困難等症狀。
4、如何判斷自己是否得了頸椎病
這個自己還是不太好判斷的,如果出現頸椎不舒服還是建議檢查一下的,上海的話開元這類的就是骨科,都可以的。
5、頸椎病常見的檢查項目包括哪些
頸椎病由頸椎間盤變性、頸椎骨質增生引起,檢查時一般要觀察頸部肌肉、神經及椎骨的變化,故常見的檢查項目包括X線、CT等。1.頸椎的試驗檢查(1)前屈旋頸試驗:令患者頸部前屈,並向左右旋轉活動。如頸椎部出現疼痛,則表明頸椎小關節有退行性變。(2)椎間孔擠壓試驗:令患者頭偏向患側,檢查者左手掌放於患者頭頸部,右手握拳輕叩左手背。若出現肢體放射痛或麻木,則說明頸椎根由損害;對根性疼痛厲害者,檢查者用雙手重疊放於頭頂,向下加壓,即可誘發或加劇症狀,稱之為Jackson加壓試驗陽性。(3)上肢後伸試驗:檢查者一手置於檢測肩部起固定左右,另一隻手握於患者腕部,並使其逐漸向後,呈伸展狀,若患肢出現放射痛,表明頸神經根或臂叢有受壓、損傷的情況。2.X線檢查拍攝正位X線片,可見樞環關節脫位、齒狀突骨折或缺失、第7頸椎橫突過長、鉤椎關節及椎間隙變窄。3.肌電圖檢查頸椎病患者的肌纖維可產生自發性性收縮,故在一側或兩側上肢肌肉中科出現纖維電位,偶爾出現少數束顫位。CT檢查可測量骨質密度,以估計骨質疏鬆的程度,對頸椎病的診斷和鑒別診斷具有一定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