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頸椎 > 頸椎關節脫落

頸椎關節脫落

發布時間:2020-03-09 23:35:37

1、頸椎小關節紊亂手法復位後怎麼驗證?

患椎移位是引起臨床症狀的因素。由於退行性病變及軟組織慢性勞損,一旦發病、患椎多不穩定,常沿縱、矢狀及額狀軸發生多方位移位。經手法治療後,患椎重復移位者,除病變本身的因素外,復位不完全是一重要原因。手法復位後可復查以下內容,以驗證是否達到較正確的復位。①患椎棘突是否已恢復到正常的位置?②後頸部兩側頸肌的張力在治療前較高;如復位正確,軟組織治療手法適當,兩側頸肌應恢復到正常或近於正常的張力。檢查時以左手掌托扶病人下頦,固定病人頸部,使頸椎呈後伸位;醫生右手拇指及中指輕輕按壓患椎棘突兩側軟組織,包括椎板後方及兩側的肌肉組織,看有無由於肌肉緊張而形成的束條及有無壓痛。 贊

2、頸椎等關節為什麼會響

一、脖子為什麼一轉就響;大家注意一個現象,小孩子,身體是軟軟的,絕對不會出現脖子響的問題。等我們上了一點歲數,一活動身體,就會出現關節響的情況,包括肩關節、膝關節,這個時候,我們就會說,唉,上了歲數了,都是老胳膊老腿了。什麼是老胳膊老腿呢?其實,就是我們身體的氣血供應不上,導致我們身體在變硬,關節在缺血的狀態下干磨。
既然我們明白了這個道理,我們就不難理解我們的脖子為什麼一轉,裡面的骨頭就會嘎巴響了。很多人一定騎過自行車。如果我們的車軸里缺油了,會感覺怎麼樣?一定是騎著費勁,一定會感覺裡面的滾珠轉動不靈活是不是,而這種響動,有點類似我們的脖子響,只不過,自行車軸轉動靠的是油,而我們骨頭之間的轉動靠的是血。當我們血氣雙虧的時候,我們的骨關節之間的椎間盤,沒有充足的氣血供應,會形成干磨的情況,響動也就成自然了。
二、骨關節為何會病變
第一,是生理結構。我們注意一個現象,就是我們的頸椎和腰椎,特別容易出問題,但是胸椎卻好得多。這是因為我們的胸椎周圍有肋骨牽拉保護著,形成了一種力的相互作用,以確保我們的胸椎能夠保持中正。但是,我們的頸椎和腰椎則不然,它們沒有肋骨牽拉固定著,它們靠的是多組韌帶和小肌肉群。如果這些組織發生問題,就會導致我們的頸腰椎出問題。
第二,是工作姿勢。當肌肉處於緊張之中,時間長了就會形成乳酸堆積,感覺肌肉酸痛。正常情況下,如果胳膊腿酸了,我們活動一下,很快就能解除這種乳酸堆積。但是,用電腦就不一樣了,由於我們是長時間處於微弱的緊張狀態,等我們查覺的時候,就已經晚了。它造成的後果就是,我們頸腰椎周圍的韌帶由於得不到充足的氣血供應,就會慢慢形成鈣化,兩側的牽拉受力開始不均勻,久而久之,椎間盤就會突出,擠壓周圍的組織神經,頸腰椎病就會形成了。
第三,是工作環境。如果再加上工作環境的寒和濕比較嚴重,比如在地下室工作,在空調底下工作,都會造成環境中的寒和濕進入到體內,特別是對於那些氣血本來就不夠通暢的肌肉和韌帶,形成潛在的影響,加重了病變部位的病情。
第四,過食碳酸飲料。碳酸飲料會導致體內脫鈣,久而久之骨頭變會得非常的疏鬆,那個時候,就不單純是骨頭響的問題了,而且還很容易導致骨折。因此,頸腰椎部位愛發病的原因,有生理結構的,有我們工作習慣的,有我們工作環境的,還有飲食的原因,總之,這些都是現代生活方式病的體現。
三、如何解決一轉就響 其實脖子響還好,如果你的膝關節再響,可就麻煩大了。你將手放在膝蓋上,然後將腳離地,前後擺動小腿,如果當你感覺膝關節里也有響動,那麼就可以肯定地說,你現在全身已經是嚴重的氣血雙虧了。如果你摸不出來這種感覺,那好,你試試小孩子的膝蓋,你再試試老年人的膝蓋,對比一下,你就會有正確的感覺了。
第一,多多活動。尤其是天天以電腦為伴的朋友,用一會兒電腦,就要起來活動一下,同時活動一下脖子,作90度的向左轉,向90度的向右轉的動作,以確保我們脖子兩側的韌帶都能夠得到均衡的牽拉。
第二,遠離空調。尤其是不要讓空調正對著吹。因為夏天人的汗毛孔是張著的,空調一吹,寒濕很容易進入體內,會加重我們韌帶的鈣化。
第三,補充營養。這里提到的營養,主要是指營養補充食品。
第四,打通經絡。這點最為重要。如果是脖子不舒服,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穴位按摩,疏通經絡。一天做一次即可,重點小腸經和膀胱經,如後溪,腕骨,昆侖,風池,合谷。再結合氣海,足三里補氣補血。以確保你的脖子是很軟的,而不是很硬的。摸著是溫暖的,而不是冰涼的。 弘揚中醫葯文化,共創美好健康人生! 點擊分享更多健康信息,共同傳遞健康文化知識!

3、關節止痛膏治頸椎病嗎?

可以用,不過僅僅是止痛而已。頭疼頭暈脖子疼是因為你的頸椎2錯位造成症狀。治療很簡單,頸椎痛怎麼治療? 我告訴你方法:用大拇指按壓住頸椎的疼痛點,頸椎右側疼痛就往左肩方向推壓,反之就往右肩方向推壓,一直推壓到頸椎不疼了,這時應保持推壓的力量穩固10到20妙鍾,直到疼痛腫脹感立即消失為止。推壓的力量是由輕到重逐漸加力最大到5㎏的力量,絕不可用蠻力猛力推壓,逐漸加力一直推壓到頸椎不疼了,頭不眩暈了,眼睛能看清東西了,你的頸椎病就是治好了。方法簡單實用安全可靠。嚴重骨質疏鬆和外傷引起的頸椎病不適合這個方法。做完復位之後要立刻做檢驗:頸椎能夠自由轉動沒有響聲了也不痛了,頭不疼了,頭不暈了,就是復位成功了。如果轉動困難就是沒有復位到位,應該繼續推壓復位,直到頸椎能夠自由轉動為止。 頸椎病因是因不正確的姿式造成內外力的不平橫,長時間的不平橫造成頸肌痙攣,而將頸椎骨拉的錯位。位移的頸椎骨擠壓了頸動脈血管,造成腦供血不足,就出現頭昏;耳鳴;突發性耳聾;眩暈;視力看不清楚;摔倒等症狀。這就叫椎動脈性頸椎病。壓迫了神經就出現了疼痛,麻木,腫脹等症狀。這叫神經根型頸椎病·····我告訴你方法了,你細細地體會要令,你照著做一定可以治好頸椎病。學會了這個方法就是學會了治好頸椎病的本領。但是關鍵在你自己能否克服日常工作及生活中不正確的姿勢和習慣,而這是造成頸椎病復發的根本原因。例如挺頭收下巴,長時間低頭做事,高枕歪躺等等,這是最關鍵的問題,否則,就是治好了用不了多長時間頸椎病又必然會復發的。所以平里日多注意保持正確姿式。關與頸椎幾你分不清沒關系,一個原則:那裡疼你就推壓那裡,推到不麻,不疼,不暈為止。

4、頸椎脫落怎麼辦

問題分析:你所說的頸椎二三節脫落,應該是有椎間盤的突出,伴有骨質增生,如果伴有明顯的神經壓迫的症狀,可以考慮手術治療。
意見建議:如果沒有頸部疼痛,上肢疼痛麻木,或者走路不穩對頸椎病來說都是比較輕的,平時注意避免長時間低頭工作就可以了

5、頸椎移位是怎麼回事?

引起本病的原因很多,歸納起來有以下幾點。

(-)外傷 頸椎位於頭顱和胸椎之間,是人體脊柱活動范圍最大的部位,受傷的機會也較多,青少年時頸部外傷是導致中年後發病的重要因素。據報道5%~15%的頸椎病人有急性外傷史。特別是頸椎骨折、脫位後出血、水腫波及椎間孔,骨折碎片移位直接壓迫脊髓或血管神經而引起的病理變化,或骨折後局部形成的骨痂刺激脊神經根、脊髓,椎體脫位或半脫位,使椎管變窄等均可產生脊髓的壓迫而引起臨床症狀。

(二)頸部的慢性勞損 長期低頭工作或姿勢不良,引起頸部的肌肉、韌帶與關節的勞損,患椎骨關節增生炎性退變,頸椎生理曲度後凸,頸椎失穩、錯縫,與相應患椎後方骨贅突入椎管內,均可導致脊髓受壓發病。

(三)頸椎退行性變 年老體弱,肝腎不足,筋骨懈惰,可引起頸部韌帶鈣化。頸椎間盤、椎體、椎間小關節等的退行性改變,是頸椎病發生的主要原因。若頸椎間盤突出物突向椎體後方,則壓迫脊髓,造成脊髓型頸椎病。

(四)椎管狹窄 由於頸椎間盤退變,纖維環向椎管內膨出,椎體後緣骨質增生突向椎管內,導致椎管狹窄。同時,椎間隙發生變窄時,黃韌帶鬆弛、頸椎骨關節錯位、失穩,可發生代償性韌帶增厚及骨質增生,加重頸椎狹窄的發生。有的由於先天胚胎發育過程中椎孔本身狹窄,加之移位,可造成相鄰椎孔間狹窄,而使脊髓受壓發生病理變化。這是脊髓型頸椎病發病的重要原因之一。當脊髓受壓時間長,病變繼續發展時,可出現脊髓變性、軟化,甚至出現脊髓空洞,病變區神經根也因受壓而使神經根袖纖維化,嚴重壓迫可發生瓦勒變性。

(五)髓內血循環受阻 脊髓型頸椎病在病理變化中,如果引起的椎管狹窄改變到一定程度時,脊髓可受到壓迫性損害,壓迫應力耐受較弱的髓中心部灰質及側索等部位,使髓內血循受阻,受壓部位發生血管擴張,甚至斷裂。局部病變組織因血瘀氣滯,組織血氧供應減少,可出現神經細胞萎縮壞死,空胞變性及出血等。說明脊髓由於受壓、缺血可引起組織病理性改變。

服部根據文獻報道,病變部在頸椎5~7的13具屍體標本,經病理解剖學研究,發現受累部相當於頸6髓節平面;由於頸髓缺血,引起受損的神經組織依次為灰質、錐體側束、脊髓丘腦束和後索。

(六)生物運動力學的影響 頸椎椎管狹窄而導致的脊髓型頸椎病,在不明確診斷之前,若頸椎伸屈過度時,可引起其繼發性的病理變化。由於頸椎上部和延髓及顱內腦干相連,當頸前屈度較大,頸髓受到較大的牽扯應力從偏後椎管內拉向前移,使頸髓變細,椎體後緣突入椎管內,骨贅或椎間盤組織就可壓迫磨擦頸髓致傷。頸後伸度較大時,頸髓增粗並貼向後方,椎管內前方的後縱韌帶變性增厚,後方黃韌帶向椎管內隆起皺褶,使椎管前後徑減小0.5~1.0毫米。在椎管狹窄壓迫頸髓時,反復作頸椎的前屈、後伸,范圍較大時,頸髓隨之向上向下移動,可導致頸髓運動性摩擦創傷。所以說,頸椎在前屈後伸生物運動力學的影響下,常促使頸髓病損加重。
【臨床表現及診斷】

(-)臨床表現 早期雙側或單側下肢麻木、疼痛、僵硬發抖、無力、顫抖,行走困難,繼而雙側上肢發麻,握力減弱,容易失落物品。上述症狀加重時,可有便秘、排尿困難與尿瀦留或尿失禁症狀,或卧床不起,也可並發頭昏、眼花、吞咽困難,面部出汗異常等交感神經症狀。

1、中央型病變初期頸髓灰質的前角和後角運動神經細胞的損害較突出。上肢麻木、力弱,手部小肌肉受累,手部動作遲鈍,精細運動功能障礙,無名指、小指麻木明顯。常累及骨間肌。魚際肌萎縮等。屬下運動神經無病損。為周圍型麻痹,受累肌張力、腱反謝減弱或消失,受累前角細胞支配肌萎縮和變性反應。

2、錐體束型病變 中央型病變發展,錐體束常受累,下肢麻木、力弱、踏棉感。甚者下肢發緊,行走困難,易摔倒,或痙攣等。

早期錐體側束上肢傳導束部分缺血病變,因支配下肢傳導束後索動脈較豐富,病損較輕,肢體肌張力僅有不同程度增高。當病變累及3、4頸髓節時Hoffmann征陽性,錐體側束的下肢傳導束所缺血性病變加重,下肢肌張力明顯增高,腱反謝亢進,各部分位置覺、振動覺減弱或喪失,對側身體相應部痛覺、溫覺減低或喪失。

3、橫貫型病變 為錐體束病變向周圍擴展,位於前、側索部的脊髓丘腦束發生缺血病損。脊髓型各病型的主要症狀和體征如下表(表5-1):

6、C1,2關節脫位嚴重,頸椎病

對不起,上頸椎手術我很少接觸,談不上發表建議,王超醫生應該是國內最有經驗的上頸椎外科醫生,還是請他想想辦法吧。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骨脊柱科-王波主任醫師 查看原帖>>

7、頸椎關節滑脫請問要怎麼治療

如果滑脫不手術養著會怎樣

8、頸椎病關節會一直響嗎

在日常生活當中,有一些白領他們每天坐在辦公室里邊長時間不動,而且低著頭盯著電腦,總是會感到頸椎疼痛的現象,而且有的時候脖子一轉動就會發出咔咔的聲音,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是得了頸椎病嗎?如果您想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請大家來關注這篇文章。
01脖子響怎麼回事?
實際上,日常生活中轉頭時偶爾的幾次脖子響是很正常的。
那是因為脖子長時間不動,加上高強度的工作會讓體內氣血缺失,導致身體越來越僵硬,而關節在缺血的狀態下會產生摩擦。
患病常見人群:
1、經常伏案工作的年輕人:長時間保持一種姿勢,引起局部肌肉的痙攣 ,逐漸引發骨骼的退化 , 一些地方就會出現骨質增生,增生到一定程度就會出現頸椎間盤突出、椎間神經受壓迫等問題。
2、老年人:年老後關節中潤滑液減少——骨頭之間碰撞、摩擦會產生聲音。
02如何判斷是否為關節病變?
一般來說,關節的響聲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多數關節發出響聲是生理性的,如果在發生響聲的同時,還伴有明顯的身體不適,例如有酸疼、腫脹等症狀就需要引起注意了,關節可能出現問題了。
那麼,當脖子響時,如何判斷是因為缺少運動、缺鈣、頸椎病,還是因為關節病變?首先,我們要看脖子轉動時,除了有聲音還有沒有其他的並發症,比如頭疼,頭暈惡心等症狀,如果沒有就是因為缺少運動,關節之間潤滑油少,摩擦大。其次,感覺在轉動脖子的時候是酸脹感還是疼痛感?如果只是酸脹感的話基本上就是脊椎病,如果伴隨著疼痛感,晚上都不能睡好覺的話,可能就是關節病變了。
所以當我們轉動脖子的時候有卡咔咔的響聲,但是並沒有其他症狀,這樣並無大礙,但是如果帶其他不舒服的感覺,就要提起重視,到正規的醫院去接受治療,大家一定要分清是生理性的還是,其他關節有了病變,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自己的方法。
通過上文的介紹我們知道了,如果脖子總是咔咔響的話,這可能預示著我們身體出現了一定的問題。但是如果症狀比較輕微的話,我們可以改變平常的一些習慣,對於總是低著頭工作的人來說,應該適當的進行活動,做一些運動,但是如果症狀比較嚴重的話,需要就醫。

9、何謂頸椎人工椎間關節?

頸椎人工椎間關節是一種人工植入的假體,由高強度鈦合金或鎳鈦形狀記憶合金經特殊工藝製成,外形呈Ω 形,目前以NT-2 醫用形狀記憶合金為常用,其在4℃~ 10℃的冷水中可自由變形,而在正常體溫(36℃~ 37℃)狀態則可恢復原形,具有耐磨、耐蝕、耐疲勞的特性,生物相容性優良。頸椎病前路手術後用椎體間人工關節代替傳統的椎體間植骨融合術,具有穩定頸椎和保留頸椎活動的雙重作用,還可免除髂骨取骨術的痛苦。

頸椎前路減壓術後,將椎體切骨范圍修整呈口小底寬之不整四邊形,先測量施術椎節椎體之矢狀徑及減壓范圍,選擇相應大小的人工關節,要求上下骨缺損的范圍不超過10mm。如用高強度鈦合金者可直接使用,而用形狀記憶合金人工關節者應先將其放入4℃~ 10℃的無菌生理鹽水中並鉗挾上下弓臂使其間隙減小到原來的1/3 左右以便於植入,緩慢通過狹窄的椎間隙外口直至擋板位於椎體前緣外方,因受人體正常體溫的作用而迅速恢復原形。由於人工椎間關節呈弧形具有一定的彈性,且本身具有倒刺,故不僅具有撐開作用,還不易向外滑出。

頸椎人工椎間關節植入術適用於單一節段的椎間盤病變,多節段病變則不適宜。而頸椎病多為多節段性椎間盤病變,選用頸椎人工椎間關節植入術時尚需慎重。

10、頸椎小關節紊亂,可不可以恢復正常

頸椎病比較明顯在症狀主要表現有以下幾種:脖子發硬、發僵、疼痛、頭暈、肩沉重變 硬、上肢無力麻木,下肢僵硬凝滯等,在發病早期一般症狀都不明顯。加強頸肩部肌肉的鍛煉。在工間或工余時,做頭及雙上肢的前屈、後伸及旋轉運動,既可緩 解疲勞,又能使肌肉發達,韌度增強,從而有利於頸段脊柱的穩定性,增強頸肩順應頸部突然變化的能 力。長期伏案工作者,應定時改變頭部體位,按時做頸肩部肌肉的運動鍛煉。

與頸椎關節脫落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