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你知道咽部的位置和形態嗎?
(1)咽部是消化管上端擴大的部分,是消化管與呼吸道的共同通道。
(2)咽回部呈上寬下窄、前後略扁的漏斗答形肌性管道,長約12cm,其內腔稱咽腔。
(3)咽部位於第1 ~ 6 頸椎前方,上端起於顱底,下端約在第6 頸椎下緣或環狀軟骨的高度續於食管。
(4)咽部的前壁不完整,自上向下分別有通向鼻腔、口腔和喉腔的開口;後壁平坦,借疏鬆結締組織連於上位6 個頸椎體前面的椎前筋膜。這種連接形式有利於咽壁肌的活動,但也成為炎症擴散的基礎。
(5)咽部的兩側壁與頸部大血管和甲狀腺側葉等相毗鄰。
2、頸椎一到七節各管什麼
1、第一頸椎(寰椎)
寰椎與枕骨相連,主要管頭、耳、鼻、喉、臉等,一旦發生錯位,最容易導致頭暈、眩暈、偏頭痛。當寰樞關節錯位時,其椎動脈活動空間減少,頭部轉動時常因牽拉而使血管發生壓迫,進而影響頭部的血流供應。
2、第二頸椎(樞椎)
樞椎主要關聯耳、鼻、喉、舌、聲帶、口等。如果發生錯位,最易患斜視、盲視、眼花、耳聾、耳鳴,此外,還有譫語、煩躁、頭昏、頭痛、過敏性鼻炎、失眠、嗜睡、癲癇、心動過速、房顫、面癱。
3、第三頸椎
第三頸椎主要關聯咽、頰、肩、橫膈等。如果第三頸椎發生錯位,最易患神經痛、濕疹、痘疹、粉刺、痤瘡、高血壓、咳嗽、斜視、近視、視物不清、頭昏、偏頭痛、壓痛、三叉神經痛、耳鳴、失聽、頸痛、吞咽不適、胸悶、房顫。
4、第四頸椎
第四頸椎也屬於普通頸椎,主要關聯頸部肌肉、咽、臂等。第四頸椎如果發生錯位,最易患頭昏、咽喉異物感、口腔潰瘍、扁桃體腫痛、黏膜炎、鼻塞、鼻炎、卡他性中耳炎、牙痛、弱視、失聰、惡心、呃逆、落枕、全手麻木、胸悶、打嗝、心動過速。
5、第五頸椎
第五頸椎主要關聯手肘、食道、氣管、橫膈膜、心臟等。第五頸椎如果發生錯位,最容易引起眩暈、視力下降、咽炎、咽喉部異物感、扁桃體炎、咽痛、音啞、哮喘、口臭、上臂痛、胸痛、心動過緩、惡心、呃逆、上肢橈側拇食二指麻痛、血壓波動、頸肩手脹痛。
6、第六頸椎
第六頸椎主要關聯甲狀腺、食道、氣管、心肺、上肢等。第六頸椎如果發生錯位,容易出現頸部僵硬、肩部痛、上肢橈側麻痛、低血壓、心動過緩、扁桃體炎、氣管炎、百日咳、血壓波動、哮喘、拇食二指麻木、脊痛。
7、第七頸椎(隆椎)
第七頸椎主要關聯甲狀腺、食管、氣管、心肺、肱肌等。隆椎如果發生錯位,容易出現傷風、甲狀腺炎、吞咽不適、貧血、哮喘、氣短胸悶、低血壓、心房纖顫、上肢尺側及無名指、小指麻痛、頸根痛、肩胛痛、闌尾炎、雷諾氏、雷納氏綜合征、肥胖、消瘦。
3、那節頸椎壓迫神經才會引起咽喉部異物感,也就是咽喉對應那節頸椎!
頸椎3 頸椎4錯位才會壓迫神經才會引起咽喉部異物感,可以引起嗓子有東西刺的感覺,引起吞咽困難,要做伸脖子吞咽的動做。食道有針刺的感覺,好像咽部長了什麼東西似的。錯位嚴重的會產生有東西粘貼在嗓子眼上,恨不得拿一個棍子把東西挑出來的感覺。去看醫生基本上都是誤診誤治。給患者造成極大的精神壓力。其實就是頸椎出了點問題。這就是食道不舒服的原因。解決的方法我告訴你:就是 用大拇指按壓住頸椎疼痛的地方,如果是右側疼痛就向左側推壓。如果是左側疼痛就向右側推壓。按壓的力量是由輕到重,絕不能用蠻力推壓。逐漸加力一直推壓到頸椎不疼了,食道不舒服的覺立及消失了,就是治好了。 如果平躺在床上全身放鬆,用手伸到脖子下手心朝上,用四指按壓住疼痛點,右側疼就往左肩方向推,反之就往右肩方向推,推到「喉嚨有東西堵住了」的症狀立刻消失為止。頸椎病是很易復發的,所以平里日多注意保持正確姿式。以免再造成頸椎骨錯位的現象。有不清楚的請繼續追問。
4、解剖學 咽各部有哪些重要結構及各部的交通如何
咽的分部:鼻咽、口咽、喉咽。
咽上界起自顱,底下達第6頸椎平面,長約12cm,在環狀軟骨下緣高度與食管口相連,前面與後鼻孔、口腔和喉相接,後壁與頸椎椎前筋膜相鄰,兩側有頸部大血管和神經通過。咽分為鼻咽。口咽和喉咽三段。
鼻咽
又稱上咽部,位於硬齶平面以上的咽部。頂壁外側與破裂孔鄰近,是鼻咽癌侵入顱內的主要徑路。頂壁與後壁相交處有條索狀淋巴組織,名腺樣體,又稱增殖體或咽扁桃體。左右側壁有咽鼓管咽口,附近有較豐富的淋巴組織,稱咽鼓管扁桃體,咽口後上方有隆起,名咽鼓管圓枕,圓枕後上方有一凹陷區,稱咽隱窩,即羅森繆勒氏窩,是鼻咽癌常見的原發部位。
軟齶下緣與咽後壁間的間隙,稱齶帆間隙,軟齶麻痹或組織缺損時,間隙異常寬大,出現講話時帶鼻音和飲水倒流等齶帆間隙團鎖不全症狀;相反,若軟齶緊接咽後壁,間隙狹窄,造成咽部氣道萎陷,睡眠吸氣時導致軟齶下緣及懸雍垂震動,為構成鼾症的病因之一。
口咽
又稱中咽部。口咽後壁約相當於第3頸椎的平面,粘膜下有散在咽後淋巴結,經感染可形成咽後膿腫。舌根二側尚見聚集成團的淋巴組織,稱舌扁桃體。
喉咽
又稱下咽部。喉咽兩側有兩個呈倒置錐形的窩,稱梨狀窩,是食物經咽進入食管的通道。
5、成年人喉的位置平對第幾個頸椎體
標准答案是第4~6頸椎,2019版外科學主治醫師考試習題集。
6、在咽部有哪些結構? 這些結構各有什麼功能?
咽是呼吸道和消化道上端的共同通道,全長約12cm,上寬下窄、前後扁平略呈漏斗形,上起顱底,下至第六頸椎下緣,前壁自上而下分別與鼻腔、口腔和喉相通,分為鼻咽、口咽和喉咽,後壁與椎前筋膜相鄰,兩側與大血管和神經毗鄰。
鼻咽又稱上咽,位於蝶骨體和枕骨底部下方,經後鼻孔與鼻腔相通,有前、後、頂、左右兩側和底壁六個壁,頂壁與後壁交界處有腺樣體,側壁有咽鼓管咽口及咽隱窩,咽隱窩是鼻咽癌好發部位,前壁是後鼻孔及鼻中隔後緣,底壁由軟齶背面及鼻咽峽構成;口咽又稱中咽,是口腔向後方的延續部,是一般習慣所稱的咽部,向前經咽峽與口腔相通,其中有軟齶、懸雍垂、舌齶弓、咽齶弓、位於舌齶弓和咽齶弓之間的(齶)扁桃體、兩側的咽側索、舌體及舌根部的舌扁桃體;喉咽又稱下咽,形如漏斗,下接食管,向前經喉口與喉腔相通,其中的會厭谷及兩側的梨狀窩是異物容易存留的地方。
咽壁從內至外有粘膜層、纖維層、肌肉層和外膜層4層。粘膜層粘膜與咽鼓管、鼻腔、口腔和喉的粘膜連續,鼻咽粘膜主要為假復層纖毛柱狀上皮,口咽、喉咽粘膜均為復層鱗狀上皮。
咽粘膜下有豐富淋巴組織,部分聚集成團呈環狀排列構成淋巴環,主要有咽扁桃體(腺樣體)、咽鼓管扁桃體、齶扁桃體、咽側索、咽後壁淋巴濾泡及舌扁桃體。纖維層,又稱腱膜層,位於粘膜和肌層之間,上端較厚接顱底,下部變薄,在後壁正中形成咽縫,為兩側咽縮肌附著處。
肌肉層分為三組,包括自上向下依次呈疊瓦狀排列的咽上、咽中、咽下縮肌所構成的咽縮肌組、由莖突咽肌、齶咽肌及咽鼓管咽肌組成的咽提肌組和由齶帆提肌、齶帆張肌、齶咽肌和懸雍垂肌構成的齶帆肌組。外膜層又稱筋膜層,位於咽縮肌外,由結締組織構成,為頰咽筋膜延續。咽筋膜與鄰近的筋膜之間有疏鬆的組織間隙構成咽部筋膜間隙,重要的有咽後隙、咽旁隙,這些有利於咽腔在吞咽時的運動和協調頭頸部的自由活動,即可將病變局限於一定范圍之內,有可成為病變擴散的途徑。
咽作為呼吸和消化的共同通道,具有以下生理功能:
1.吞咽功能;
2.言語形成;
3.防禦保護功能;
4.調節中耳氣壓功能;
5.扁桃體的免疫功能;
6.呼吸功能:呼吸時氣流出入通道,對吸入的空氣有調節溫度、濕度及清潔作用。
謝謝大家的支持!
7、在解剖學上咽和喉分別在什麼部位?
咽pharynx是一個上寬下窄、前後略扁的漏斗形肌性管(圖:頭正中矢狀斷面右側觀),上端附著於顱底,下端平環狀軟骨弓(第6頸柱下緣平面)續於食管,全長約12厘米。後壁平整,前壁不完整,與鼻腔、口腔和喉腔相通。據此,以軟齶和會厭上緣平面為界,咽腔可分為鼻咽部、口咽部和喉咽部。咽腔是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共同通道。在鼻咽部的側壁上有咽鼓管咽口,經咽鼓管與中耳鼓室相通。
喉larynx是呼吸的通道,也是發音的器官。上通咽腔,下接氣管。喉的後方是咽的喉咽部;前方有舌骨下肌群覆蓋;兩側有頸部的血管神經和甲狀腺側葉。喉相當於第4-6頸椎的高度,女性喉較男性者高。小兒喉較成人為高。
喉由軟骨作為支架,軟骨間借關節、韌帶連結;並有肌肉附著,使關節運動,喉內面襯以粘膜,形成喉腔。
http://www.zgxl.net/sljk/imgbody/yanhou1.jpg
http://www.zgxl.net/sljk/imgbody/yanhou2.gif
8、咽喉有哪幾部分構成?
咽與喉是兩個相連而又不同的部位。
咽為上寬下窄,前後稍呈漏斗形肌膜管,全長成人是12-14CM。其范圍是上起顱底,下達第六頸椎平面,在環狀軟骨下緣續接食道。咽腔以軟齶和會厭上緣為界自上而下可分為鼻咽、口咽、喉咽三部分。鼻咽部是呼吸道的一部分,也稱為上咽部,位於鼻腔後方,上自顱底下至軟齶以上。鼻咽上下徑是3CM,左右徑是2-3CM;口咽部也稱中咽部,位於軟齶平面以下和會厭上緣平面以上的咽腔。前壁上部為咽峽,下部為舌根,後壁為二到三頸椎的前壁。喉咽部也稱下咽部,位於喉的後方,上界為會厭的上綳平面,下界為環狀軟骨下綳平面,前壁為會厭、杓會厭襞和杓狀軟骨所圍成的喉入口,後壁相當於第四第六頸椎前方,兩側為梨狀窩其下與食道相連。
喉是呼吸和發聲的主要器官。喉位於頸正中前部,舌骨之下。它是以軟骨為支架,軟骨間有肌肉、韌帶和纖維組織相連所組成的管腔。上通喉咽、下接氣管,其內復蓋粘膜,與咽部及氣管粘膜相連續。
請參考下圖。
http://www.fx120.net/JBZT/RTGS/20050303091233691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