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怎樣鍛煉背部和頸部的肌肉
這是鍛煉背部訓練動作中重要組成部分,雖然身體坐在器材上,貌似都是一個下拉過程,但是通過調整姿勢後傾角度、握距差別等可鍛煉背部多層面肌肉,絕對是王道,不過話說回來,如何練才有效?
1、端先調整好適合的配重,臀部坐到坐位上後,身體盡量向前靠,身體坐直與拉桿保持垂直的狀態,然後用海綿軸將腿部固定住,之後雙手握住拉桿比肩略寬左右各寬10-15cm左右(不要過分追求寬度,會降低肌肉收縮幅度同時增加肩胛損傷幾率)。
2、身體略微後傾20度以內,深吸氣,呼氣時下拉,兩個肘從身體兩側延冠狀面努力接近身體收縮,下拉過程拉桿盡量靠近身體(或者說面部)下拉,盡量保持小臂,鋼線和動作軌跡在同一平面,這樣受力不易分散。
3、肩胛骨收緊,將拉桿拉到接近上胸(鎖骨附近)的位置然後停頓略,使背闊肌完全收緊(不用過分追求下拉幅度只要背闊肌收緊即可),然後再吸氣還原動作,離心還原過程一定控制到位略慢,到頂點的時候,不要將手臂完全伸直肘微屈為了更好的保持肌肉持續受力嘛,然後再次下拉。
4、如果窄距下拉(正手或反手)更多的對於背闊肌的下半部分,這就是達到視覺上背闊肌長度增加,其實主要是下背兩側背闊肌纖維得到發達增粗。保證動作質量不要過分追求重量超過自己的能力到位,這是我個人更堅持的訓練細節,健美需要精準的訓練。
背部肌肉訓練高位下拉
注意事項
保證動作質量,不要過分追求重量超過自己的能力到位
2、有哪些方法或運動可以改善後背和頸椎疼?
建議家裡備一個按摩器,就是那種類似於頸椎枕大小的按摩器就可以。
因為我就是睡眠不好的時候就會後背連帶頸椎都疼,我感覺用這個小按摩器按一按還是能夠得到緩解的,因為晚上要哄我姑娘睡覺,所以我一般是早上起來,就拿那個小按摩器,從頸椎開始按,然後沿著後背一直按到腰部,按摩大概15分鍾左右吧。
運動的話,就選擇每天晚上都出去散步吧。
我基本上是一忙起來,根本就沒有時間去健身房鍛煉或者去戶外散步,所以一段時間一直維持不運動的身體就會呈現亞健康的狀態,而這種狀態,我的話就是體現在後背疼痛明顯,還有我的頸椎一轉都嘎嘎的響。但是,我前段時間這種狀況就減緩很多,因為,一,我前段時間不是特別忙,二,我爸爸媽媽來我家,每天晚上和我家那位陪我爸爸一起出去散步。事實證明,那段時間,我基本上睡眠不錯,後背和頸椎疼痛的症狀都有所減緩。
頸椎疼的話就枕瓶子吧。
這是我媽媽告訴我的方法,因為頸椎病容易導致很多其他的疾病,就是說,後背疼也有可能是頸椎病導致的,所以你就拿一個大的飲料瓶子裡面灌滿水,然後疼的時候,枕上個20分鍾,每天堅持,症狀就會有所緩解,我媽媽試過,她說還是有效果的,所以建議小夥伴們也可以嘗試下這種方法。
所以說,如果你總是這兩個部位疼痛的話,就請你,一要注意自己的睡眠時間,最好是早睡早起,二,堅持一項舒緩身心的運動,比如說,散步或者瑜伽,三,保持良好的心態,面對生活和工作,懂得自己如何緩解壓力,不要讓這種壓力幻化成身體上的亞健康。
3、哪些運動能瘦頸部和背部
1.左顧右盼: 頭先向左後向右轉動,幅度宜大,以自覺酸脹為好, 30次。
2. 前後點頭: 頭先前再後,前俯時頸項盡量前伸拉長,30次。
3. 旋肩舒頸: 雙手置兩側肩部,掌心向下,兩臂先由後向前旋轉
20—30次,再由前向後旋轉20—30次。
4. 搖頭晃腦: 頭向左一前一右一後旋轉5次,再反方向旋轉5次.
5.頭手相抗: 雙手交叉緊貼後頸部,用力頂頭頸,頭頸則向後用 力,互相抵抗5次。
6. 雙手托天: 雙手上舉過頭,掌心向上,仰視手背5秒鍾。
預防頸椎病自我按摩操
1.按摩百會 :
用中指或食指按於頭頂最高處正中的百會穴,用力由輕到重按揉20~30次。功效:健腦寧神,益氣固脫。
2.對按頭部 :
雙手拇指分別放在額部兩側的太陽穴處,其餘四指分開,放在兩側頭部,雙手同時用力做對按揉動20~30次。功效:清腦明目,振奮精神。
3.按揉風池:
用兩手拇指分別按在同側風池穴(頸後兩側凹陷處),其餘手指附在頭的兩側,由輕到重地按揉20~30次。功效:疏風散寒,開竅鎮痛。
預防頸椎病自我按摩操
4.拿捏頸肌:
將左(右)手上舉置於頸後,拇指放置於同側頸外側,其餘四指放在頸肌對側,雙手用力對合,將頸肌向上提起後放鬆,沿風池穴向下拿捏至大椎穴20~30次。功效:解痙止痛,調和氣血。
預防頸椎病自我按摩操
5. 按壓肩井:
以左(右)手中指指腹按於對側肩井穴(在大椎與肩峰連線中點,肩部筋肉處),然後由輕到重按壓10~20次,兩側交替進行。功效:通經活絡,散寒定痛。
預防頸椎病自我按摩操
6.按摩大椎:
用左(右)手四指並攏放於上背部,用力反復按摩大椎穴(位於後頸部頸椎中最大椎體下方的空隙處)各20~30次,至局部發熱為佳,兩側交替進行。功效:疏風散寒,活血通絡。
預防頸椎病自我按摩操
7.對按內、外關:
用左(右)手拇指尖放在右(左)手內關穴(掌橫紋以上2寸,兩肌腱之間),中指放在對側的外關穴(內關穴對面),同時對合用力按揉0.5~1分鍾,雙手交替進行。功效:寧心通絡,寬胸行氣。
8.掐揉合谷:
將左(右)手拇指指尖放在另一手的合谷穴(即虎口處),拇指用力掐揉10~20次,雙手交替進行。功效:疏風解表,開竅醒神。
預防頸椎病自我按摩操
9.梳摩頭頂:
雙手五指微曲分別放在頭頂兩側,稍加壓力從前發際沿頭頂至腦後做「梳頭」狀動作20~30次。功效:提神醒目,清腦鎮痛。
康復操可改善患者頸部的血液循環,松解粘連和痙攣的軟組織。無頸椎病者可起到預防作用。姿勢:兩腳分開與肩同寬,兩臂自然下垂,全身放
松,兩眼平視,均勻呼吸,站坐均可。
4、什麼運動對頸椎好
1.按摩頸部兩邊肌肉群,端正坐姿,用拇指按摩著頸部兩邊的肌肉4-6遍,先讓肌肉放鬆,可以在疼痛的地方著重的按摩,然後再點揉風池穴1分鍾,以感到酸脹為宜。
2.按摩肩部斜方肌,端坐,拿揉兩邊的肩部斜方肌,可著手從內到外大面積的放鬆肌肉,重復做3-5次,然後用拇指點揉兩側肩胛骨內上角半分鍾,最後點揉肩井穴半分鍾,以感到酸脹為宜。
3.按摩背部肌肉,端坐,用手掌自上而下的揉背部肌肉3-5遍,讓肌肉放鬆,這個最好讓別人幫忙做。再用拇指自上而下點揉胸椎棘突與肩胛骨內側緣之間的區域,重點揉按有痛點的地方,重復按摩3-5次。
4.按摩雙側岡下肌,端坐,手掌揉雙側岡下肌肉半分鍾,再用拇指點揉天宗穴及岡下酸痛點,各半分鍾,以感到酸脹為宜。這動作最好讓按摩者做。
5、如何鍛煉對頸椎最好?
1、在床的邊緣躺下,使得頭部略微伸出,讓頸椎處於自然伸直狀態,持續一段時間感到酸痛後,休息5分鍾,繼續,持續3次。
2、自然躺在床上,雙腿彎曲,發力,感覺到頸部承受力量後放鬆,重復,直到感覺到頸部得到放鬆。
3、臉朝下躺下,用腹部的力量固定身子,四肢與頭部用力向上伸展,直到出現肌肉酸痛,停止用力,休息後繼續
4、身體打直,盡量將上半身彎曲,然後挺起背部,讓頭部盡量往後伸,直到頸椎肌肉明顯放鬆
5、自然坐著,頭部頸椎打直,使頸椎向後用力,感覺到輕微疼痛後,再反向用力,持續3次
6、挺胸站立,將兩手背與腦後,左右用力拉伸,直到頸椎放鬆
(5)背起運動頸椎擴展資料
養成良好姿勢
主要強調的是坐姿和卧姿。坐著的時候,臀部要充分接觸椅面,雙肩後展,脊柱正直,兩足著地。寫字時頭部略微前傾,兩肩之間的連線與桌緣平行,前胸不受壓迫,使頭、頸、肩、胸保持微微綳緊的正常生理曲線。
將桌椅高度調到與自己身高比例合適的最佳狀態,避免頭頸部過度後仰或過度前屈,以減輕長時間端坐引起的疲勞。睡眠的時候,要選好枕頭,以中間低、兩端高的元寶枕為佳,有利於保持頸椎前凸的生理體位。
睡時以右側卧為宜,側卧時自耳到同側的肩外緣的高度,以保持頸部的固有位置。枕頭軟硬要適中、床具更要慎重選擇,選擇一張有效分區承托孩子七個部位的床墊能有效讓您孩子的骨骼得到充分的舒展,更能有效抑制駝背的發生。
注重飲食補鈣
青少年每天要攝入800-1000毫克鈣,才能保證骨骼的正常代謝,獲得理想的骨鈣峰值。應常吃牛奶、蛋類、禽肉、魚類、大豆及豆製品等含優質蛋白質和鈣豐富的食物,每天食用40克大豆蛋白,80克優質蛋白質,1000毫克左右鈣,可顯著增加骨密度,預防脊椎病。
適度曬太陽
人體對鈣的吸收和利用離不開維生素D,而陽光中的紫外線可幫助皮膚內7-脫氫膽固醇合成維生素D,促進機體對鈣的吸收和利用。每天適度曬曬太陽,可預防骨質疏鬆。
放鬆活動
中小學生低頭學習20分鍾,需抬頭仰視2-3分鍾;伏案學習30-40分鍾,要起來走一走;學習1-2小時左右,可向左右轉動頭頸部數次,轉動時應輕柔、緩慢,以達到該方向的最大運動范圍為准。
也可利用兩張桌子,兩手撐於桌面,兩足騰空,頭往後仰,堅持5秒鍾,重復3-5次。有利於對脊椎的保健。
經常聳肩
正確的聳肩方法是,頭要正直,挺胸拔頸,兩臂垂直於體側,然後兩肩同時盡量向上聳起,停1秒鍾,再將兩肩用力下沉。一聳一沉為1次,每天做100-120次。這種簡單的聳肩活動,可起到按摩頸椎,促使頸肩部血流暢通的舒筋活血作用。
時常拍打肩膀
自己左手握拳拍右肩膀,右手握拳拍左肩膀,連續拍打二十幾下。拍肩時的震動和刺激,可使肩頸肌得到松緩,消除對神經根的壓迫,解除酸痛不適等症狀。
6、頸椎病的運動療法是什麼?
頸椎病是長期伏案低頭的上班族的一種常見病,它是由於頸椎骨組織產生退行性病變形成骨質增生、骨刺,刺激神經根周圍組織,或直接壓迫椎動脈、神經根等。有些病人臨床症狀以頭暈為主,頸部活動受限,嚴重者還可出現肌肉萎縮、眩暈、肢體癱瘓、大小便失禁等。
運動療法可增強頸肩背肌的肌力,使頸椎穩定,減少神經刺激,改善頸椎間各關節功能,增加頸部活動范圍,減輕肌肉痙攣,糾正不良姿勢。運動療法適用於頸椎病症狀緩解期及術後恢復期的患者。具體方法如下:
環繞。頭頸部從左向右緩慢地環繞一圈,然後再從右向左環繞一圈。
旋轉。頭盡力向左側旋轉至最大限度,目視左前方,停留片刻,然後還原。頭轉向右側至最大限度,目視右前方,停留片刻,還原。
屈伸。頭頸部緩慢前屈至胸前,停留片刻,還原。然後頭頸部盡力後伸,使枕部接近後背,停留片刻,還原。
側屈。頸部緩慢地向左側屈,使左耳垂接近左肩峰。然後頸部向右側屈,盡量使右耳垂接近右肩峰。
旋肩。兩臂屈肘,兩手觸肩,以肩為軸,臂帶動肩緩慢地由前向後旋肩。然後再由後向前旋肩。
繞肩。兩臂外展平伸,以肩關節為軸向前環繞,然後向後環繞。
聳肩。左肩峰盡力向上聳動,右肩峰保持不動。然後換右肩峰向上聳動,左肩峰不動。最後雙肩同時向上聳動。
撫項摸背。左臂屈肘,左手心撫項,右臂屈肘,右手背觸背。然後換右臂屈肘,右手心撫項,左臂屈肘,左手背觸背。
牽引。兩臂屈肘,兩手托住頭後枕部,盡力將頭向上提起,同時兩肩下沉,目視前方,保持片刻,然後放鬆。
按摩。雙手掌反復摩擦頸項部,至有發熱的感覺。
以上動作每個重復10遍,每日1次,兩周為1療程。運動時動作幅度和運動量應由小到大,動作應緩慢輕柔。長期堅持運動療法可促進機體的適應代償能力,達到鞏固療效、減少復發的目的。
7、什麼運動對頸椎好?
頸椎病的治療方法:
(一)牽引
1. 適應證 頸椎牽引常作為神經根型、頸型和交感型頸椎病的首選療法。但脊髓型頸椎病脊髓受壓較明顯者和有明顯頸椎節段性不穩者不宜採用。
2. 頸椎牽引的方法 一般用頸枕牽引帶作頸椎牽引。
(1)姿位:體位可採取坐位或卧位,為了方便,多取穩當的靠坐位,使頸部自軀干縱軸向前前傾約10°-3O°,避免過伸。要求患者充分放鬆頸部、肩部及整個軀體肌肉。牽引姿位應使患者感覺舒適,如有不適即應酌情調整。在椎動脈型患者前傾角宜較小,脊髓型頸椎病患者宜取幾近垂直姿位,忌前屈牽引。
(2)牽引重量與持續時間:常用的牽引重量差異很大,可自患者自身體重的1/10至1/5,多數用6-7kg,開始時用較小重量以利患者適應。每次牽引近結束時患者應有明顯的頸部受牽伸感覺,但無特殊不適,如這種感覺不明顯,重量應酌情增加。每次牽引持續時間通常為20-30分鍾。牽引重量與持續時間可作不同的組合,一般牽引重量較大時持續時間較短,牽引重量較小時持續時間較長。
(3)牽引頻度與療程:一般每日牽引1-2次,也有每日3次者,10-20天為一療程,可持續數個療程直至症狀基本消除。
(4)如坐位牽引療效不著,或患者症狀較重或體弱不耐久坐時,可採用仰卧位牽引。用枕墊保持適當姿位,牽引重量一般為2-3kg。持續牽引2小時後休息15分鍾,然後再作牽引,每天牽引總時間可達1O-14小時。
(5)利用電動牽引器械可進行間歇牽引,被認為有利於放鬆肌肉,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一般是牽引2分鍾,放鬆或減小牽引重量1分鍾,反復進行半小時左右。
(二)推拿
1.作用與適應證 中醫學認為頸椎病系因頸項長期勞累,氣血失和,加上外感風寒、阻滯經絡所致,推拿治療可以調和氣血,桂風散寒,疏筋通絡,從而達到解痙止痛的作用。推拿適用於除了嚴重頸脊髓受壓的脊髓型以外的所有各型頸椎病。
對於脊髓型頸椎病,傳統不主張進行推拿治療,認為有可能加重脊髓損害,但國內已有安全有效的牽引和推拿治療的報道,因此,輕型脊髓型頸椎病不一定禁忌推拿治療,只是手法宜溫和,免除旋扳手法。
2. 方法 頸椎病的推拿手法應剛柔結合,切忌粗暴,常用手法程序如:
(1)在頸背部反復作掌揉、探法和一指禪推法,然後在頸肩部的督脈、手三陽經的部分俞穴如風池、風府、肩內俞、肩井、天宗、缺盆等穴作點、壓或拿法,再在斜方肌與提肩胛肌處行彈撥法。若為神經根型,手法治療應包括肩、肘、手的主要穴位;若為椎動脈型,應包括頭、臉部的百會、太陽等穴位。接著用旋扳手法。最後以抹法、叩擊、拍法作結束。
(2)施行旋扳手法時,先囑患者向一側旋轉頸部,施術者兩手分別置於病人的下枕部和枕後部順勢同時稍用力旋轉頭頸。此時必須注意:1)旋轉角度不可過大。2)不可片面追求旋頸時可能發出的"咔嗒"聲。3)脊髓型及椎動脈型頸椎病不作旋扳手法。
(三)理療
理療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放鬆痙攣肌肉,緩解症狀。方法可選用高頻(微波、超短波)、低中頻電療(如TENS,間動電療,電腦中頻)、超聲波、磁療等。
(四)運動療法
1. 運動療法的作用 頸椎病的運動療法主要是做醫療體操練習,頸椎病醫療體操的目的與作用主要有兩方面:(1)通過頸部各方向的放鬆性運動,活躍頸椎區域血液循環,消除淤血水腫,同時牽伸頸部韌帶,放鬆痙攣肌肉,從而減輕症狀;(2)增強頸部肌肉,增強其對疲勞的耐受能力,改善頸椎的穩定性,從而鞏固治療效果,防止反復發作。
2. 適應證和禁忌證 各型頸椎病症狀基本緩解或呈慢性狀態時,可開始醫療體操以促進症狀的進一步消除及鞏固療效。症狀急性發作期宜局部休息,不宜增加運動刺激。有較明顯或進行性脊髓受壓症狀時禁忌運動,特別是頸椎後仰運動應禁忌。椎動脈型頸椎病時頸部旋轉運動宜輕柔緩慢,幅度要適當控制。
(五)神經阻滯療法
椎間孔阻滯(硬膜外腔阻滯)和椎旁交感神經阻滯術,是有效的治療方法,反復單次阻滯或置管連續注葯,都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單次阻滯每周兩次,5次為一療程。硬膜外腔置管者可每日注葯一次,每5次為一療程。
星狀神經節阻滯術,對治療交感型頸椎病有特效(一般配合椎間孔、頸部痛點阻滯)。常於第一次阻滯治療後即可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但多不能維持長久的療效,故須反復施術以鞏固效果,至少須連續治療2~4個療程。
(六)葯物治療
頸椎病症狀顯著時常用葯物作輔助治療以促進症狀緩解,常用葯物有解痙鎮痛葯、非甾體類消炎止痛葯、神經營養葯及血管擴張葯等。中葯也常應用。
(七)心理治療
(八)日常生活活動指導
1. 枕頭與睡眠:枕頭中央應略凹進,高度為12~16cm,頸部應枕在枕頭上,不能懸空,使頭部保持略後仰。習慣側卧位者,應將使枕頭與肩同高。睡覺時,不要躺著看書,也不要長時間將雙手放在頭上方。
2. 避免做頸部過伸過屈活動:脊髓型頸椎病患者,在洗臉、刷牙、飲水、寫字時,要避免頸部過伸過屈活動。
3. 某些日常活動應該停止:在患病期間,應停止做某些過度活動頸椎的活動,如擦高處的玻璃。
8、有關頸椎問題在健身房的鍛煉方法。。。
有頸椎病可到健身房鍛煉,但要避免頸椎的猛烈活動。 頸椎病大多是由於低頭過多時間過長引起的,所以要多抬頭,多做頭部左右轉動的鍛煉對頸椎比較有利。
頸椎病具體症狀是頸背疼痛、上肢無力、下肢乏力、行走困難、頭暈、惡心、嘔吐,甚至視物模糊、心動過速及吞咽困難等。
可以通過以下方式來改善:
①頭中立位,前屈至極限,回復到中立位;後伸至極限,回復到中立位;左旋至極限,回復到中立位;右旋至極限,回復到中立位;左側屈至極限,回復到中立位;右側屈至極限,回復到中立位。動作宜緩慢,稍稍用力。鍛煉時,有的病人頸部可感覺到響聲,如果伴有疼痛,應減少鍛煉的次數或停止鍛煉;如果沒有疼痛,則可以繼續鍛煉。
②頭中立位,雙手十指相叉抱在頸後,頭做緩慢的前屈和後伸運動,與此同時,雙手用力對抗頭的運動,以鍛煉頸椎後側的肌肉力量。
③頸椎病可以正規鍛煉。同時推薦游泳等健身項目,對您的頸椎病有好處,鍛煉後,要積極進行各關節,肌肉的放鬆,避免導致局部酸麻脹痛,經常做頸椎保健操為好。必要時,針灸按摩理療等。疼痛劇烈的話,紅花油外敷配合貼膏葯。
9、什麼運動對腰椎 頸椎好?
有以下方法可試:
一是懸垂法。利用門框或單杠等物進行懸垂鍛煉。每日早晚各1次。懸垂鍛煉實際上是繼續進行的牽引治療,它不僅使腰等部位得到放鬆,而且還增強了局部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二是彎腰、轉腰鍛煉法。它包括前後大彎腰、左右側彎腰、左右轉腰等鍛煉,每日早、晚各做1次。按中等速度、稍用力的要求進行,同時要循序漸進。三是按摩法。以按摩腎俞穴(兩側腰眼)為主,每日仍是2次。按摩到有酸痛並有向下肢擴散的感覺為度。中醫認為,腎俞穴屬腎經,常按摩它既能壯腎又能祛腰痛等病。四是保養法。主要是把醫生治療與日常保養有機結合起來,會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注意做到「十不」,即:不久坐、不久站、不負重、不彎腰(急性期)、不抱小孩、不穿高跟鞋、不低頭、不坐矮板凳、不勞累、不著涼(腰部)。兩護,即:護腰(冬季用紙樣薄的塑料泡沫料等圍腰,保暖並吸潮濕),護背(穿毛背心和棉背心等)。
「四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是較好的自我保健方法,對防治腰突症有較好的效果。
懸垂法和運腰法,通過對腰椎牽拉與運動,有活動腰椎關節和改善症狀的作用。但應注意幾個問題:1.懸垂時應注意放鬆腰部及下肢,使重量自然下垂,以達到牽引腰椎的目的。2.懸垂的上下動作一定要輕,避免因跳上跳下的動作過重而損傷腰椎,加重病情。3.運腰法在進行彎腰或轉腰時動作要緩慢而輕柔,避免劇烈的大幅度活動造成新的損傷。 4.懸垂法與運腰法的鍛煉都要循序漸進,運動量逐漸增加,並持之以恆。
拿東西的時候要小心,特別是拿比較重的東西時最好是蹲下去拿,盡量不要讓腰上用很大的力,每天倒走15-20分鍾,晚上睡覺的時候要堅持做腰背肌鍛煉,至於鍛煉方法有以下幾種: (1)仰卧位鍛煉法:①雙肘屈曲向下支撐肘後,仰頭和抬起胸部。②雙肩和足跟支撐時抬起臀部。③交替直腿抬高或雙腿直腿抬高。④頭、雙肘和腳跟支撐時抬起胸腹部和骨盆(2)俯卧位鍛煉法:①雙前臂支撐時抬起頭與上身。②交替直腿向後始起。③兩手放背後,抬起頭及上體。④飛燕,即上肢後伸,頭與背部盡力後仰,下肢直後伸,全身起,讓腹部著床(3)站立位鍛煉法:①腰背肌伸屈運動。②直腿前後擺動。③側體運動。④轉體運動。⑤後伸運動 (4)打太極拳:動作緩慢柔和,最適於腰椎間盤突出症者。(5)平時保持正確姿勢與體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