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頸椎 > 魚頸椎線

魚頸椎線

發布時間:2021-03-01 20:30:06

1、魚的身體兩側都有一條線,這些線對魚來說,有什仫作用

側線是魚類的一種特殊的感覺器官,從魚體的外面可以看到。這就是在版魚體兩側的由權許多小孔排列而成的線條。這些小孔稱側線管孔,小孔分布在一些鱗片上,小孔下面互相連通,形成長管,叫做側線管。管中充滿黏液,外界水流的刺激經過鱗片上的側線管孔傳達到側線管中的感覺細胞,可以產生興奮,興奮經神經傳遞給腦,就能產生水流感覺。魚類通過測線可以感知水壓大小、水流方向、水流速度、水中物體的位置和其他各種變化。

2、魚類背部 的那條到尾部 的線 叫什麼名字

叫側線。魚的感管系統。
魚類除由內耳收聽聲音外,人們發現還有其他器官參與聽覺,其中之一是通過側線來聽。魚的側線長在體表。我們只要稍為留意,就會發現日常吃的鯉魚,在它的身體兩側的中央,從鰓蓋到尾部,各有一行有孔的鱗,它就是側線鱗。一般魚類每側有一條側線,個別也有幾條的,如舌鰨有3條。側線鱗的鱗片中間的短管,它既與外界相通,內部又與總管相連,管內平時充滿液體,管的內壁每隔一定距離有一群感覺細胞。感覺細胞的纖毛聚集成束包在一個膠質的長柱形的突起內(圖39),此膠質突起通常露出體表0.1-0.7毫米。當聲波在水中傳播時,水壓發生的變化可使它隨之發生偏移,於是刺激感覺細胞,產生神經沖動傳到腦,產生聽覺。

魚類側線能感受的聲波,是5-100赫的低頻聲波。這類低頻聲波正好是魚的內耳不能聽到,但對魚類卻是有信號意義的。因為那些用魚鰾發聲的魚,魚鰾發出的聲波恰恰就是一些聲調低沉的低頻聲波,所以側線在魚類的聽覺中有重要作用。側線也是一種觸覺器官,它能感受到微弱的水壓變化。當有物體落入水中或魚本身的活動(如鰭的擺動)引起水的波動,作用於周圍的物體,會引起水流、水壓的變化而為側線所感受到。最常見的例子是,當輕輕敲一下魚缸的壁,會看到正游來的魚會慌忙轉身游開。海中的魚可憑側線感覺到猛禽擊水的振動而趕快逃命。有一種生活在山洞裡的視覺已完全退化的盲魚,它的側線非常發達。看來,它正好彌補了盲魚缺乏視覺的缺陷。

1 側線機械感覺在魚類捕食中的作用

雖然早已證實側線對水面波的感受被某些魚類用來捕食落於水面的陸生昆蟲,但這種現象僅見於極少數具有奇特捕食習性的魚類,目前已報道的僅有線紋蝦魚 將(Aplocheilus lineatus)和齒蝶魚(Pantodon buchholzi)〔1,2〕。關於一般魚類利用側線對水下波的感受來對獵物進行識別和定位的直接實驗證據,主要來自近年運用紅外夜視裝置和特異性側線抑制劑等對一些食浮游動物魚類捕食行為的研究。Poulson〔3〕研究發現盲魚 將科魚類存在一系列適應洞穴無光生活環境的性狀特化,其中的一個顯著特徵是側線神經丘更加裸露,表明側線機械感覺在其捕食中非常重要。斑點杜父魚(Cottus rdi)的野外和實驗室研究表明,它在深水湖底部極低照度下攝食,摘去眼的魚可捕食活水氵 蚤並對運動的模擬鉺料起反應,利用特異性側線抑制劑或通過口鹼(orabase)封閉側線孔後均可阻止捕食反應的發生〔4~7〕。Montgomery〔8、9〕、Saunders等〔10〕研究了側線機械感覺在下魚 箴魚(Hyporhamphus ihi)捕食行為中的作用。野外實驗結果表明,下魚 箴魚的食物主要為夜間進入水層的浮游動物。組織學實驗結果表明,下魚 箴魚的眼沒有出現同其夜間捕食浮游動物習性相適應的視覺轉化,而其頭部前側發達的側線管系統顯然是獵物識別的主要器官。頭部側線管的最大特徵是具有很長的前鰓蓋下頜管並延伸到下魚 箴魚高度延長的下頜。下魚 箴魚側線管直徑較大,管徑寬約0.5mm,側線開孔最大直徑為200μm,神經丘位於兩個開孔之間。下魚 箴魚無疑具有發達的側線機械感覺,其神經丘的排列方式據認為也可放大側線管中質點的運動〔8~10〕。南極魚(Pagothenia borchgrevinki)攝食數種個體大的浮游動物,捕食行為的觀察表明視覺在捕食中非常重要。但考慮到南極冰蓋下冬季極低的光照水平,其獵物識別的非視覺機制很可能也是非常重要的。Montgomery和Macdonald〔9,11,12〕採用電生理方法證實南極魚的側線機械感覺適於感受其所攝食浮游動物游動時產生的振動。有些被認為主要依靠視覺捕食的魚類,例如歐鯿(Abramis brama)幼魚已被證實在完全黑暗的環境中能依靠側線捕食其前方的5mm的浮游動物〔9〕。但這種能力並不是其它所有食浮游動物魚類都具有的。例如,當照度降到視覺捕食閾值(0.01lux)以下時,大西洋鯡(Clupea harengus)雖能繼續攝食,但不能依靠側線機械感覺選擇單個的浮游動物而僅能通過濾食的方式進行〔9〕。
有關側線機械感覺在肉食性魚類捕食中的作用也有一些研究報道。Wunder(1927)研究狗魚(Esox lucius)的捕食行為,發現人工緻盲的狗魚可攻擊前方約5~10cm的活鉺料魚,但這種捕食能力當用手術除掉側線後即喪失,說明盲狗魚是利用側線進行捕食的。Jakubowski(1965)研究狗魚側線管系統,發現其眶上管、眶下管、下頜管和軀幹部側線管前部均為神經丘裸露的側線溝,這種側線管結構對水流振動具有極大的敏感性。Kuiper(1956)研究發現人工緻盲的梅花鱸(Gymnocephalus cernua)能夠對振動源進行定位。Jakubowski(1963)研究梅花鱸側線管的組織結構,認為其側線管系統是最為發達的類型。梅花鱸的側線管未埋於膜骨中,僅在出現神經丘的部分形成骨質小橋,其它部分為皮膜覆蓋。側線管道非常寬,神經丘也很大。Disler和Smirnov〔13〕研究梅花鱸側線器官的早期發育和相關行為變化,認為其發達的側線器官在捕食行為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Enger等〔14〕研究側線機械感覺在藍鰓太陽魚(Lepomis macrochirus)捕食金魚中的作用,發現當存在適當照度時,藍鰓太陽魚利用視覺捕食,而在完全黑暗時可利用側線機械感覺捕食,這種捕食反應能被特異性側線抑制劑所阻止。梁旭方〔15~17〕研究鱖魚(Siniperca chuatsi)捕食行為的感覺基礎,發現在視覺不能起作用的情況下,鱖魚可依靠側線機械感覺捕食活鉺料魚。鱖魚頭部側線管及其神經丘直徑在眼周圍均較大,部分管道未埋入骨組織中,對低頻振動十分敏感且可誘導產生准確的攻擊反應。

2 側線機械感覺對獵物的識別

2.1 游動獵物的信號特徵 浮游動物游動產生的振動已能被多種方法記錄到。對於小型浮游動物(體長50~500μm),由於其游動產生的振動十分微弱,受環境雜訊影響很大,其游動頻率可能僅基頻被有效測得。不同種橈足類觸角游動頻率介於10~45Hz之間,同一種的游動頻率與個體大小和溫度有關。對於大型浮游動物(體長大於500μm),由於其游動產生的振動較強,受環境雜訊影響相對較小,高於觸角游動頻率的那些頻率也可能被有效測得。例如,南極魚攝食的大型浮游動物具有較低的觸角游動頻率(5~10Hz),然而它們可產生被有效測得的10~50Hz的頻率。體長1.7~2.1mm的橈足類也可產生大約50Hz的頻率〔9〕。
其它水棲動物,例如水生昆蟲、蝌蚪、魚等,由於個體較大,其游動頻率比較容易記錄。它們游動的頻譜圖與浮游動物完全不同,基頻也更低。例如,Calliphora vicina(一種昆蟲)頻譜圖峰值在20Hz,大蟾蜍(Bufo bufo)的蝌蚪約為10Hz,而鯽魚(Carassius auratus)則為5Hz〔2,14〕。
2.2 獵物信號的識別 Hoekstra等、Coombs等、Janssen等〔4~7,18〕研究斑點杜父魚的獵物識別,發現斑點杜父魚對20Hz振動源的攻擊次數高於10Hz振動源,而對10Hz振動源的攻擊次數高於無變化的水流。斑點杜父魚側線神經頻率反應曲線的峰值在20~50Hz,對100Hz以下的振動也有較強反應,這與捕食行為觀察結果一致。斑點杜父魚側線的這種頻率反應特性很適於識別游動的浮游動物。Montgomery等〔9,11,12〕研究南極魚側線神經的頻率反應特性及其主要攝食浮游動物的游動頻譜圖,發現南極魚側線對40Hz的振動最敏感,與其攝食浮游動物游動頻譜圖的峰值非常吻合,認為南極魚側線通過頻率識別來識別獵物。Wubbels〔19,20〕研究梅花鱸側線神經的感受特性,發現其感受范圍從幾Hz到60~80Hz,然後敏感性急劇下降,峰值約在10~30Hz。用微音器電位作指標也得到類似結果。梅花鱸側線的頻率反應特性與它所捕食水生昆蟲的游動頻率十分吻合。Enger等(1989)通過紅外夜視儀觀察藍鰓太陽魚在完全黑暗情況下依靠側線機械感覺對振動小球的攻擊反應,發現藍鰓太陽魚僅攻擊1~10Hz范圍的振動小球,而對10~100Hz的振動小球則無此反應。這種頻率識別特性與金魚游動頻譜圖的測定結果完全一致,說明藍鰓太陽魚也是通過頻率識別來進行獵物識別的〔14〕。

3 側線機械感覺對獵物的定位

Schwartz(1966)、Bleckmann(1980,1981,1982,1986,1988)研究魚類側線對表面波的定位機制,認為由於表面波的傳播速度慢(0.2~0.5m/s),水面攝食魚類可通過水波傳到不同神經丘的時間和相位差來進行獵物定向〔1,2〕。但是,水下波的傳播速度比水上波快得多(約1 500m/s),因而水下攝食魚類通過水下波到達不同神經丘的時間和相位差來對獵物進行定位,會由於差值太小而無法識別。例如,梅花鱸頭部側線管兩個相鄰神經丘的時間差值不會超過3μs〔20〕。
Denton和Gray(1982,1983)通過研究發現魚類運動時身體在長軸方向保持正直。當魚處於一個振動源的流體力學場中時,沿著其身體將形成一個梯度場。當魚運動時,魚體某處場的極性會發生變化,這在理論上可提供確定刺激信號方向的線索。Hassan(1985)用數學方法分析游動的魚和靜止的物體之間的相對運動,揭示出沿著魚體也存在明顯的流體力學梯度場。Sand(1981)研究魚側線神經的反應特性,發現振動源的位置能影響魚頭部側線神丘反應信號的相位。Montgomery和Macdonald〔11,12〕同步記錄南極魚兩個相鄰神經丘的反應信號和浮游動物的游動信號,發現一個神經丘的反應信號與刺激信號同相而另一個則正好反相。Wubbels〔20〕以梅花鱸為材料研究側線定位機制,發現隨著振動源位置的改變,從支配單一神經丘的側線神經記錄到的電信號相位改變180°,認為側線管中神經丘位於兩個相鄰側線孔之間,當鄰近物體運動時,側線管中靠近運動物體神經丘周圍流體的運動方向與物體的運動方面相反而其它神經丘周圍流體的運動方向則與物體的運動方向一致。這樣,靠近運動物體的那個神經丘纖毛彎曲方向也與其它神經丘相反,因而其電反應信號與其它神經丘正好反相。因此,魚類側線可通過相位的改變來對刺激信號進行定位〔20〕。

致謝 本文承導師劉建康院士審閱,謹致謝忱。

* 武漢市科委青年科技「晨光計劃」資助項目,編號93501090;廣東省重點科技攻關項目 編號 962203902;國家重點科技項目子項目 編號 93A02;
作者介紹:梁旭方,男,32歲,副教授,博士;
收稿日期:1996-09-18,修回日期:1997-01-03

3、魚的身體兩側的線有什麼作用?

是皮膚感覺器官中最高度分化的構造,呈溝狀或管狀。側線是魚類和水生兩棲內類所特有的感覺器官容。側線在頭部分成若干分支:眶上管、眶下管、鰓蓋舌頜管、橫枕管。魚體兩側一般各有一條,少數魚類每側有2到3條或更多。
【作用機制】:側線管內充滿粘液,它的感覺器神經丘即浸潤在粘液中。當水流沖擊身體,水的壓力通過側線管上的小孔進入管內,傳遞於粘液,引起粘液流動,並使感覺頂產生搖動,從而把感覺細胞獲得的外來刺激通過感覺神經纖維傳遞到神經中樞。由於側線具有許多重要的感覺機能,所以,它在魚類的索餌、洄遊、集群、生殖及防禦等各種生活過程種均有一定的作用。許多實驗證明:側線既是魚類尋找餌料、發現敵害及同種個體間相互聯系的感覺器官;也是它們判別自己是否接近礁石、岸壁等各種障礙物的感覺器官。

4、魚身上為什麼有一條線

側線 lateral line

(1)無脊椎動物中線蟲綱動物身體兩側的下皮層向內增厚,形成回縱走的線稱為側線答,排泄管貫穿其中。如蛔蟲身體左右兩側各有1條明顯白色的側線。

(2)脊椎動物魚類及水生兩棲類特有的溝狀或管狀皮膚感覺器也稱為側線,管內充滿粘液,感覺器即浸潤在粘液里。當水流沖擊魚體時,影響管內粘液,把外來刺激傳給感覺細胞,再通過感覺神經纖維傳至神經中樞。硬骨魚類頭部側線管常埋在膜骨內。體側管道每隔一定距離在側線鱗上穿孔與外界相通,有聽覺、感覺水流和定方位等功能。

5、魚背上的黑線有什麼作用

魚背上的黑線,叫側線,側線是魚類的一種特殊的感覺器官,從魚體的外面專可以看到。這就是屬在魚體兩側的由許多小孔排列而成的線條。這些小孔稱側線管孔,小孔分布在一些鱗片上,小孔下面互相連通,形成長管,叫做側線管。管中充滿黏液,外界水流的刺激經過鱗片上的側線管孔傳達到側線管中的感覺細胞,可以產生興奮,興奮經神經傳遞給腦,就能產生水流感覺。魚類通過測線可以感知水壓大小、水流方向、水流速度、水中物體的位置和其他各種變化。

6、魚骨架的打線方法

自然環境中,由微生物等分解,可以變成魚骨頭。
被人吃了也可以。
或者被賣魚的人剃掉肉,也會只剩骨架。

7、魚身上的一條線叫什麼

魚的兩側各有一條側線,有的魚種有多條。是魚接受外界水流壓力、低頻振動、溫專度變化等刺激的感受裝置。屬在魚兒覓食、洄遊、繁殖、避難等活動中,其作用可能比眼睛、鼻孔、耳更重要。

有鱗魚這條線會在鱗片上顯示出來,與其相連的是其底下的魚皮下有一條較大的側線神經。不少人吃鯉魚抽筋,就是這條神筋。

與魚頸椎線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