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活血通竅湯做法
【方劑名】通竅活血湯,出自清·《醫林改錯》。
【組成】赤芍、川芎各一錢(各3克),桃仁二錢(6克),紅花、生薑各三錢(各9克),麝香五厘(0.15克),老蔥3根,大棗7枚。
【用法】前七味用黃酒250克,煎至一盅,去渣,入麝香微煎,臨卧服。
【功效】活血通竅。
【主治】主治上部血瘀久聾,酒糟鼻,目赤疼痛,頭發脫落,牙疳,白癜風,紫癜,干血癆,舌淡,苔白,脈弦細或細滑。
【臨床醫案】臨床主要用於治療偏頭痛、發作性眩暈、癲癇、腦卒中、頸椎病等病症。
1.偏頭痛:通竅活血湯治療偏頭痛患者治療組65例,對照組65例採用鹽酸氟桂嗪治療,2周為1個療程。以臨床表現為療效評價指標。結果:治療組有效率為90.77%,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湖南中醫雜志》2012年第5期)
2.發作性眩暈:本方加味治療反復發作性眩暈患者治療組62例,療程6周。以臨床表現為療效評價指標。結果:痊癒31例,顯效23例,無效8例,總有效率87.1%。(《陝西中醫》2007年第6期)
3.癲癇:通竅活血湯治療腦外傷後癲癇患者72例,並與常規西葯治療54例對照,以臨床表現為療效評價指標。結果:治療組總有效率91.7%,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中國中醫葯信息雜志》2007年第8期)
4.腦卒中:本方治療缺血性腦卒中患者30例,與西葯(口服腸溶阿司匹林、維生素E,靜脈滴血塞通)治療30例隨機對照,療程1個月。以臨床表現為療效評價指標。結果:治療組總有效率為83.9%,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成都中醫葯大學學報》2009年第3期)
5.頸椎病:通竅活血湯治療頸椎病患者50例,與推拿按摩、針刺結合牽引器牽引治療50例對照,療程10日,以臨床表現為療效評價指標。結果: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4.0%,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湖南中醫雜志》2011年第2期)
【方解】本方中赤芍清熱活血;川芎、桃仁、紅花養血活血行血,祛瘀生新,麝香芳香走上,開竅醒神,全方共奏養血活血、化瘀通絡之功。
本方臨床應用廣泛,在頭痛症方面除上述偏頭痛症外,還可以治療頑固性頭痛、外傷性頭痛、血管性頭痛;還可以治療腦梗死、中耳炎、突發性耳聾腦震盪、白癜風、斑禿、缺血性視神經病變、視網膜挫傷、失眠、腦供血不足、痴呆、臟躁、震顫麻痹、周圍性面神經麻痹等病症。
【現代研究】通過動物實驗證實:通竅活血湯可以明顯改善擬血管性痴呆大鼠的學習記憶能力。海馬CA1區錐體細胞的受損減輕,且通竅活血湯能明顯提高擬血管性痴呆大鼠腦皮質中Ach的含量,呈一定的時間、劑量依賴性。
2、漢代第一位將按摩應用於臨床的是誰
按摩是中國最古老的醫療方法。按摩,又稱推拿,古稱按磽(指按摩矯捷,舒暢筋骨)、案杌(案,通按;杌,通玩。案杌,即按摩)等,是我國勞動人民在長期與疾病斗爭中逐漸總結認識和發展起來的。
在原始社會,原始人在生產勞動時或與野獸搏鬥中,必定有一些外傷發生。出現疼痛,他們自然地用手去撫摸,按揉逐步收到效果;當人體的某一部位受到損傷出血時,人們便本能地用手按壓以止血;當損傷使局部部位隆起時,人們又本能地通過撫摩、揉動使隆起變小或消失,從而緩解了腫痛。另外人們發現,用石片等刮擦某些部位能緩解一些特定的病痛,人類本能地重復應用一些能夠祛病的撫摸按揉手法,經過時間的延續,這些手法得到發展和積累。在長期的認識實踐過程中,按摩逐漸從無意識的偶然動作演變成為人們自由運用的系統的治療方法。約在幾千年前,我國祖先就為按摩奠定了基礎,並逐步形成我國的按摩學科。
從商代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卜辭中可以發現,早在公元前14世紀,就有「按摩」的文字記載。在中國古代文獻《史記·扁鵲倉公列傳》中說:「上古之時,醫有俞跗,治病不以湯葯……而以橋引、案杌、毒熨等法」。這些記載中的「案杌」、「橋引」 都指的是按摩。
春秋戰國及其以前時期,《莊子》、《老子》、《旬子》、《墨子》等著作也提到了鍛煉及自我按摩的方法。《周禮疏》中記載的扁鵲治癒虢太子屍厥的醫案,不僅說明這種綜合性治療產生的奇特效果,而且說明按摩在臨床應用中的重要作用。
秦漢時期出現了中國現存最早的醫典--《黃帝內經》,共36卷162篇,其中《素問》9篇論及按摩,《靈樞》有5篇論述按摩。《黃帝內經》不僅記載了按摩的起源,而且指出了按摩的作用和應用,對按摩療法有了較為具體的論述,為後世繼承和發揚按摩奠定了理論基礎。《素問·血氣形志篇》說:「形數驚恐,經絡不通,病生於不仁,治之以按摩、醪酒。」指出了經絡不通,氣血不通,人體中的某個部位就會出現疾患,在治療上可以用按摩的方法疏通經絡氣血,達到治療的作用。《黃帝內經》中曾有按摩工具的記載,《九針》中的「圓針」,既用於針灸,也用於按摩,常配合使用。秦漢時期,按摩已經成為人民醫療上主要的治療方法之一。根據《漢書.藝文志》記載,我國第一部按摩專著《皇帝岐伯按摩十卷》(已佚)在此時期問世。
在三國時期,開始形成按摩與導引、外用葯物配合應用的方法,出現膏摩、火灸。名醫華佗曰:「傷寒得始,一日在皮膚,在膏摩火灸即愈。」他還根據虎、鹿、熊、猿、鶴是動作,創造了最早的按摩導引術--五禽戲。
請採納
3、誰有 中醫防治頸椎病百家驗方 電子書,發給我唄.謝謝.
網上搜李可醫案,我用過其中一些方法,效果很好
4、久病入絡,你的頸椎病「入絡」了嗎?吃什麼葯能治?
頭暈、手臂發麻、無力、肩部發酸、偏頭痛、惡心、耳鳴、聽力減退、心慌、胃痛等症狀都是頸椎病的常見表現,發病機制與頸部反復勞損、慢性退行性變、炎症等諸多因素有關。
從中醫經絡角度來講,頸椎病是“經絡之病”。那麼經絡是什麼?有什麼作用呢?怎麼從經絡治療頸椎病呢?
經絡是運行氣血、聯系臟腑和體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經絡是一個系統,但“經是經”“絡是絡”,它們分別在不同的位置,擔任的功能也不同。
《靈樞·脈度》中說:“經脈為里,支而橫者為絡”。“經”,就是經脈,是氣血運行的主要路徑,存在於機體內部,貫穿上下,溝通內外;“絡”,就是絡脈,是從經脈分出的旁支或小支,存在於人體的表面,縱橫交錯,遍布全身。可以簡單的理解為,經就像一棵大樹的樹干,絡就是一些樹杈及分支。“經”和“絡”發生阻塞分別代表疾病的嚴重程度。
清代葉天士提出“久病入絡,久痛入絡,久瘀入絡”的辨證論治原則。《臨證指南醫案》中多處提及:“初病在經,久病入絡,以經主氣,絡主血”。
所以,“經”阻塞了,代表疾病較輕,病的時間短。而“絡”阻塞了,代表病得較重、時間較長。
頸椎病屬於慢性病,具有病程長、漸進性、反復發作等特點。因此,大多數的頸椎病患者符合“久病入絡”“久痛入絡”,也就是“絡病”。
那麼,是什麼阻塞了頸椎病患者的經絡呢?
風寒濕三邪!
頸椎病在中醫中屬於“痹症”范疇。“痹”是閉塞不通的意思。頸椎病的發展由輕到重、由經到絡,就是風寒濕之邪阻於經絡,導致氣血不通,筋脈關節失於濡養所致。
從虛實上講,頸椎病屬於本虛標實之證,肝腎虛、脾胃受損、氣血不足、筋骨失養為本;風寒濕邪或痰瘀痹阻,經脈不通為標。
因此,從絡病治療頸椎病時,還應考慮“扶正”。
中醫從絡上治療頸椎病的方法很多,主要有針灸、推拿、口服中成葯等。其中葯物治療為臨床常用且有效的治療方法,如頸復康就是遵循絡論,有祛邪扶正的作用。
它由21味中葯組成。方中羌活、威靈仙、秦艽 、葛根、蒼術、黃柏能祛風散寒、燥濕通絡;丹參、桃仁、紅花、沒葯、花蕊石、乳香、沒葯能養血活血,:川芎、王不留行、地龍、土鱉蟲可以活血化瘀通絡,也就是能改善神經及頸部血液供應和營養狀態;而且土鱉蟲、地龍這兩味葯具有走竄之性,可通經透絡,直達病所。
這17味中葯共奏活血通絡、散風止痛之功。方中另外的黃芪、黨參、白芍、地黃4味葯能益氣健脾、柔肝養陰、榮養經絡,驅邪中兼顧扶正。用現代醫學講,就是能維持頸椎間盤的代謝平衡,保持其生理功能,延緩頸椎的退行性改變。
“初病在經,久病入絡”,在這提醒頸椎病患者要及時治療和預防,防止形成絡病,以免加重病情和增加治療難度。
5、針灸和艾灸的區別 針灸和艾灸哪個效果好
針灸和艾灸的區別
針灸和艾灸都屬於中醫療法,一提起這兩種療法,很多人認為是同一種療法。其實不是,中醫專家指出,針灸與艾灸療法都是通過刺激人體穴位來達到治病養生的目的,但是兩種療法有很大差別,並不是同一種療法。
雖然它們都是建立在人體經絡穴位的認識之上,但針療產生的只是物理作用,而艾灸是葯物和物理的復合作用。而且兩者治療的范圍也不一樣,所謂「針所不為,灸之所宜」,指的就是其中的區別。
其一、針灸與艾灸都是通過刺激人體穴位來達到治病養生的目的,但針灸只屬於物理療法,而艾灸是由具有「百草之王」美稱的「艾草」所制,用於灸法,可起到葯性治療與物理治療的雙結合。
其二、針灸如把握不好會有一定的副作用,如果針消毒不好的話還可能會交叉感染,而艾灸屬於外部自然療法,沒有副作用。
艾灸的特點
首先,艾灸的療效就十分神奇。艾灸療法的適應范圍十分廣泛,在中國古代是主要治療疾病的手段。用中醫的話說,它有溫陽補氣、祛寒止痛、補虛固脫、溫經通絡、消瘀散結、補中益氣的作用。可以廣泛用於內科、外科、婦科、兒科、五官科疾病,尤其對乳腺炎、前列腺炎、肩周炎、盆腔炎、頸椎病、糖尿病等有特效。
其次,艾灸具有奇特養生保健的作用。用灸法預防疾病,延年益壽,在我國已有數千年的歷史。《黃帝內經》「大風汗出,灸意喜穴」,說的就是一種保健灸法。日本人須藤作等做過的灸法抗癌研究,還表明艾灸可以使皮膚組織中潛在的抗癌作用得到活化,起到治癌抗癌的作用。
針灸的特點
針灸是治病不靠吃葯,只是在病人身體的一定部位用針刺入,達到刺瀲神經並引起局部反應,或用火的溫熱刺激燒灼局部,以達到治病的目的。
針灸療法在臨床上,按中醫的診療方法診斷出病因,找出疾病的關鍵,辨別疾病的性質。然後進行相應的配穴處方,進行治療。以通經脈,調氣血,使陰陽歸於相對平衡,使臟腑功能趨於調和,從而達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針灸療法的優點
第一、有廣泛的適應症,可用於內、外、婦、兒、五官等科多種疾病的治療和預防。
第二、治療疾病的效果比較迅速和顯著,特別是具有良好的興奮身體機能,提高抗病能力和鎮靜、鎮痛等作用。
第三、操作方法簡便易行。
第四、醫療費用經濟。
第五、沒有或極少副作用,基本安全可靠,又可以協同其他療法進行綜合治療。這些也都是它始終受到人民群眾歡迎的原因。
簡單來說,針灸是物理療法,而艾灸是物理和葯物相結合的一種神奇療法。效果都很好。
6、王春亮推拿按摩療法的臨床研究進展
王春亮推拿按摩療法最新研究進展
王春亮年輕的八零後,山東臨朐人,中華推拿特技調理師,著名心理咨詢師,王春亮推拿按摩絕技商標持有者,他一生只做一件事,把民間推拿絕技發揚光大,他十八歲草鞋學藝,十年寒窗,東奔西走,不畏艱險與困苦,把民間按摩絕學整合吸收於一身,用心鑽研並成功推出了----王春亮推拿按摩療法,挽救了即將失傳的民間推拿按摩,讓民間推拿按摩絕技又重見了天日,因此王春亮成為了真正的民間推拿按摩傳人。
在以上基礎之上王春亮先生兢兢業業,認認真真又不斷研究,反復實踐,積累大量臨床醫案,運用心理學、催眠學、洗髓術、經絡點穴等,結合臟腑推拿、全息按摩、開筋推骨、整體療法等,形成了更完美的----王春亮綜合調理技術,效果更好,用途更廣,同時也吸引了很多臨床醫師來學習深造,他們通過學習研修,提高了自己的技術水平,得到了患者更高的認可度,同時也增加了收入,獲得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豐收。
王春亮綜合調理技術在保健養生方面的應用:通過我們特技調理師的專業手法調節,舒筋活血、排出淤寒、軟堅散結、提高臟腑功能,疏通經絡,調節氣血,平衡情志,讓身體處於正常的生物狀態,可以達到健康長壽,預防疾病的目的。未病先知,未病先治,強壯身體,治未病,適合各種亞健康問題,預防重大隱患,把疾病擋在路上,讓身體始終保持旺盛的健康狀態,顯著提高各方面的動能,還自己一個健康的體魄。
王春亮綜合調理技術在康復治療方面的應用:王春亮綜合調理適合多種疾病的康復治療,大家可以有選擇性的靈活應用,列舉如下:肩周炎、頸椎病、網球肘、滑鼠手、半月板損傷、骨質增生、關節炎、後背痛、蹲不下、根骨刺、腰椎間盤突出症、脊柱側彎變形、不寧退、坐骨神經痛、捏下關節紊亂綜合征、急性腰扭傷、腰肌勞損、股骨頭壞死、強直性脊柱炎、頸肩疲勞綜合征等筋骨疾病;抑鬱症、強迫症、更年期綜合征、焦慮症、癔症、老年痴呆、神經衰弱、厭食症、自閉症、煩躁易怒、懷舊失戀等心理疾病;便秘腹瀉、胃腸炎、肛裂、胃下垂、消化不良、菌群失調等胃腸類疾病;小二感冒發燒拉肚子、夜啼、多動症、尿床、不長個、免疫力低下、不吃飯、肥胖消瘦、小兒疳積、受驚等小兒常見疾病症;婦科、男科各種功能障礙和慢性炎症等男女科類的疾病;其他還有很多疑難雜症都適合他運用王春亮綜合調理技術來治療,輕者一個療程康復,重者三個療程痊癒,再嚴重者也能減輕控制和緩解,為老百姓省錢,學生們反饋效果很好,要大力推廣和應用。
王春亮綜合調理技術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學會王春亮特技調理可以免費把家人和自己的病治好;業余兼職或出診到家推拿每年多收入五萬元;開店創業年裡30多萬,出色的有的賺到一百多萬;讓老百姓花少的錢解決大問題,省下大量的醫療開支,為國家減輕醫療負擔;出國打工很吃香,每年30多萬;手藝熟練開門收徒,把民間推拿絕技發揚出去,名利雙收,為民間特技調理增磚添瓦,貢獻力量。
不舒服,找春亮,王春亮特技調理師即使再忙,也要堅持坐診和出診服務,他一視同仁,手藝精湛,對待每一位顧客都那麼用心,大家有什麼不舒服的,或者有什麼疑難問題都可以找他,不過要提前預約,安排時間,避免空降耽誤時間而排不上號,學習的朋友也要預約,可以網上搜索了解一下,有很多視頻文字和圖片,有無基礎都可以學習,他常年教學,只要你喜歡,人品善良都可以去學藝,王春亮先生精益求精,匠心精神,用二十年的時間研究一樣東西,這就是中醫推拿人的執著,民間按摩先知的諾言。
7、溫州中醫推拿按摩哪家好
阿飛copy中醫推拿按摩院[簡介:中醫的生命在臨床,而臨床的生命在醫案,醫案是中醫理、法、方、葯綜合運用的具體形式。它不僅是中醫理論的有力驗證,也是中醫理論不斷發展的搖籃。醫案作為名醫學術經驗的重要載體,在歷代中醫學術傳承方面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加強醫案的學習和研究,琢磨並領略中醫醫案里蘊涵的學術內涵、思路方法,乃是中醫業者拓展臨證診治思路,提高中醫臨床水平的有效途徑。]
8、按摩起源時間
按摩,又稱推拿,古稱按磽、案杌等,是我國勞動人民在長期與疾病斗爭中逐漸總結認識和發展起來的。在原始社會,原始人在生產勞動時或與野獸搏鬥中,必定有一些外傷發生,出現疼痛,他們自然地用手去撫摸,按揉逐步收到效果。人類本能地重復應用一些能夠祛病的撫摸`按揉手法,經過時間的延續,這些手法得到發展和積累。約在幾千年前,我國祖先就為按摩奠定了基礎,並逐步形成我國的按摩學科。從商代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卜辭中可以發現,早在公元前14世紀,就有"按摩"的文字記載。
在中國古代文獻《史記。扁鵲倉公列傳》中說:"上古之時,醫有俞跗,治病不以湯葯, 酒而以橋引、案杌、毒熨等法。這些記載中的"齊摩"、"案杌"、"橋引" 都指的是按摩。
春秋戰國及其以前時期,《莊子》、《老子》、《旬子》、《墨子》等著作也提到了鍛煉及自我按摩的方法。《周禮疏》中記載的扁鵲治癒虢太子屍厥的醫案,不僅說明這種綜合性治療產生的奇特效果,而且說明按摩在臨床應用中的重要作用。
秦漢三國時期《皇帝內經》不僅記載了按摩的起源,而且指出了按摩的作用和應用。《素問。血氣形志篇》說:"形數驚恐,經絡不通,病生於不仁,治之以按摩、醪酒。"指出了經絡不通,氣血不通,人體中的某個部位就會出現疾患,在治療上可以用按摩的方法疏通經絡氣血,達到治療的作用。在這個時期出現了我國第一部按摩專著《皇帝歧伯按摩十卷》。
魏晉南北朝時期,受道家、佛家學術思想影響很大。按摩的手法,被推衍出搓、抖、纏、捻、滾、揉六法。
隋唐時期是按摩的興旺時期。隋《百官志》中記有「太醫院有主葯二人,......按摩博士二人」,從行政上設置了按摩專科,並授以一定的職務。《唐。六典》說:「太醫署有按摩工56人,按摩生115人。」這不僅劃分了按摩師的等級,而且也將按摩入醫學教育的范疇。天寶年間,按摩術傳入日本、朝鮮、印度等國度。
宋金元時期,按摩作為一門醫術在廣泛使用。該時期按摩發展的特點是注重按摩適應症手法應用方式的探討。
明朝時期是按摩學術第二個興盛時期。明朝不僅設置了按摩專科,而且按摩在小兒科疾病的應用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形成了小兒按摩獨特的體系。
在清代,按摩學術又形成了一個新的分支---正骨按摩。官方編篡的《醫宗金鑒。正骨心法要旨》里,把按摩列入正骨八法之中,提出正骨的的手法有「摸、接、端、提、推、拿、按、摩」。清代有許多關於按摩的著作,如《推拿易知》,《推拿圖解》,《小兒推拿直錄》,《釐正按摩要術》等。這些著作不但積累了按摩臨床經驗,而且在理論上也有了很大提高,對推拿的治療法則和適應症,也有了比較系統和全面的闡述。
民國時期 由於受西方文化的沖擊和影響,政府歧視中醫,加之戰亂頻繁,使按摩術一落為按摩史上最低潮時期。但也出現一些名醫和按摩名著,女中醫馬玉書著《推拿捷徑》一書,用歌賦形式將難解的推拿手法編寫出來;曹澤普的《按摩術實用指南》一書重解剖知識和機械力的作用;楊華亭的《華氏按摩術》集古代秘法和現代西洋之生理、病理、解剖、電磁學等於一體。
新中國時期 新中國建立初期,沉沒欲絕的按摩術枯木逢春,蓬勃發展。十年動亂時期,按摩事業又遭到極度破壞,關閉了全國唯一的推拿學校,專業隊伍受到嚴重摧殘,學術活動全部停止。改革開放後,按摩業得到很大發展,按摩范圍涉及心、腦血管、神經、內分泌等疑難雜症。在傳統按摩手法的基礎上又發展出來捏脊療法,推拿麻醉,並運用於臨床。 70年代以來許多按摩器械被發明創造出來。由於我國建國初年與國際按摩學術交流很少,國外按摩業只是近30年來才發展得很快,現在全世界都注視著按摩這一古老而又年輕的學科,許多外國人與學者紛紛來中國學習取經,相信不久的將來富有濃郁中華民族特色的按摩會在全世界范圍內得到迅速的推廣和發展。
9、通竅活血湯
方劑名:通竅活血湯,出自清·《醫林改錯》。
組成:赤芍、川芎各一錢(各3克),桃仁二錢(6克),紅花、生薑各三錢(各9克),麝香五厘(0.15克),老蔥3根,大棗7枚。
用法:前七味用黃酒250克,煎至一盅,去渣,入麝香微煎,臨卧服。
功效:活血通竅。
主治:主治上部血瘀久聾,酒糟鼻,目赤疼痛,頭發脫落,牙疳,白癜風,紫癜,干血癆,舌淡,苔白,脈弦細或細滑。
臨床醫案:臨床主要用於治療偏頭痛、發作性眩暈、癲癇、腦卒中、頸椎病等病症。
1、偏頭痛:通竅活血湯治療偏頭痛患者治療組65例,對照組65例採用鹽酸氟桂嗪治療,2周為1個療程。以臨床表現為療效評價指標。結果:治療組有效率為90.77%,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湖南中醫雜志》2012年第5期)
2、發作性眩暈:本方加味治療反復發作性眩暈患者治療組62例,療程6周。以臨床表現為療效評價指標。結果:痊癒31例,顯效23例,無效8例,總有效率87.1%。(《陝西中醫》2007年第6期)
3、癲癇:通竅活血湯治療腦外傷後癲癇患者72例,並與常規西葯治療54例對照,以臨床表現為療效評價指標。結果:治療組總有效率91.7%,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中國中醫葯信息雜志》2007年第8期)
4、腦卒中:本方治療缺血性腦卒中患者30例,與西葯(口服腸溶阿司匹林、維生素E,靜脈滴血塞通)治療30例隨機對照,療程1個月。以臨床表現為療效評價指標。結果:治療組總有效率為83.9%,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成都中醫葯大學學報》2009年第3期)
5、頸椎病:通竅活血湯治療頸椎病患者50例,與推拿按摩、針刺結合牽引器牽引治療50例對照,療程10日,以臨床表現為療效評價指標。結果: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4.0%,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湖南中醫雜志》2011年第2期)
10、夫妻保健推拿的特點是什麼?
《內經》中指出:「上古之人,知其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其天年,度百歲乃去。」說明一個人要使生命節律符合自然界陰陽變化的法則,才能達到形與神俱、健康長壽的目的。在方法上除了飲食、起居、勞逸適度之外,還應該學會和掌握一些調攝身心的方法(術、數)。這些方法中就包括推拿。
中國的推拿法,歷來是保健養生的重要手段。我國的第一部推拿專著,就被收在《漢書·藝文志·方技略·神仙類》中。《方技略》中說:「神仙者,所以保性命之真,而游朋於外乾,聊以盪意平心,同死生之域,而無怵惕於胸中。」唐·孫思邈在其《千金翼方·養性》中說:「非但老人須知服食、將食、節度,極須知調身按摩,搖動肢節,導引行氣。」《尊生類輯》中也指出:「延年祛病,以導摩導引為先。」宋代詩豪陸游曾說:「撫摩倘有道,……不減玉函方」、「病減停湯熨,身衰賴按摩。」
我國的推拿保健,雖然十分強調以自我按摩為主,但不排除由他人幫助進行。早在殷代就已有了專門的按摩師,如甲骨卜辭中就曾記載有「甲申卜,爭貞:尹氏(氐)付(拊)子?一丁酉卜,爭貞:乎(呼)媲拊辛亥卜,賓貞:馬(勿)取臭泉(暨)付(拊)?」。卜辭中的尹、媲、臭就是專職按摩師。在《史記·扁鵲倉公列傳》中的一則醫案中,還可以看出漢初上層社會對保健按摩的重視:「臣意言王曰:『才人女子笞何能?』王曰:『好為方,多使能,為所是案法新,往年市之民所,四百七十萬,曹偶四人』。」說明這位名叫笞的女子,為濟王按摩時,方法新穎獨特,故所以花四百七十萬買進,其身價比一般女子高出幾十倍。唐代孫思邈在其著述中說:「小有不好,即按摩按捺,令百節通利,泄其邪氣。凡人無問有事無事,常須日別踏脊背、四肢一度,頭項苦,令熟踏,即風行時氣不能著入。此大要妙,不可具論。」白居易在其《自在》一詩中寫道:「小奴捶我足,小奴捶我背,自問我為誰,胡然狡安泰?」表明其通過按摩後舒適自在的心情。
時至今日,一些常用簡易的按摩法已進入家庭,不少人已認識到這種簡便方法的功用。但在應用時,我們仍強調以自我進行為主,只有在力不從心時,請他人相助,誠如《內功圖說·神仙起居法》中指出:「行住坐卧處,手摩脅與肚,心腹痛快時,兩手腹下踞。踞之徹膀腰,背拳摩腎部,才覺力倦來,即使家人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