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椎動脈的椎動脈分段
椎動脈可分copy為五段,前四段為顱外段,第五段為顱內段。
V1段(橫突孔段):是椎動脈在第6-2頸椎橫突孔內上升的一段。
V2段(橫段):指椎動脈穿出樞椎橫突孔後,橫行向外的一段。
V3段(寰椎段):指從樞椎外端彎曲向上,再垂直上行至寰椎橫突孔為止的一段。
V4段(枕骨大孔段):指自椎動脈V3段上端水平向內行一小段後,再彎向上垂直上行入枕骨大孔的一段。
V5段(顱內段):指椎動脈入枕骨大孔後,斜向中線上行與對側同名動脈匯合成基底動脈前的一段椎動脈。
2、人體脊柱標識L、C、T、S分別代表什麼?
C代表頸椎,T代表胸椎,L代表腰椎,S代表骶椎。
人類脊柱由33塊椎骨(頸椎7塊,胸椎12塊,腰椎5塊,骶骨、尾骨共9塊)借韌帶、關節及椎間盤連接而成。脊柱上端承托顱骨,下聯髖骨,中附肋骨,並作為胸廓、腹腔和盆腔的後壁。脊柱具有支持軀干、保護內臟、保護脊髓和進行運動的功能。脊柱內部自上而下形成一條縱行的脊管,內有脊髓(註:脊柱不等於脊椎或脊椎骨,脊柱是由N塊脊椎組成的)
(2)頸椎分段擴展資料結構
脊柱由26塊脊椎骨合成,即24塊椎骨(頸椎7塊、胸椎12塊、腰椎5塊)、骶骨1塊、尾骨1塊,由於骶骨系由5塊,尾骨由4塊組成,正常脊柱也可以由33塊組成。(如圖:脊柱側面||脊柱後面)
這樣眾多的脊椎骨,由於周圍有堅強的韌帶 相連系,能維持相當穩定,又因彼此之間有椎骨間關節相連,具有相當程度的活動,每個椎骨的活動范圍雖然很少,但如全部一起活動,范圍就增加很多。
脊柱的前面由椎體堆積而成,其前與胸腹內臟鄰近,非但保護臟器本身,同時尚保護至臟器的神經、血管,其間僅隔有一層較薄的疏鬆組織。椎體破壞時,在頸部,膿液可聚集於咽後,或沿頸部下降至鎖骨下窩,亦可沿臂叢至腋窩;在胸部可沿肋間神經至胸壁,亦可波及縱隔;在腰部可沿腰大肌筋膜下降,形成腰大肌膿腫,可流注至腹股溝下方,亦可繞過股骨小轉子至臀部。
脊柱的後面由各椎骨的椎弓、椎板、橫突及棘突組成。彼此借韌帶互相聯系,其淺面僅覆蓋肌肉,比較接近體表,易於捫觸。脊柱後部的病變易穿破皮膚。
在脊柱前後兩面之間為椎管,內藏脊髓,其周圍骨性結構如椎體、椎弓、椎板,因骨折或其他病變而侵入椎管時,即可引起脊髓壓迫症,甚至僅小量出血及肉芽組織即可引起截癱。
3、人體脊柱的分段方法和表示的方法?
第七頸錐棘突特別長,胸骨角平面平對第四胸椎,頸胸腰骶分別用英文字母表示為 C T L S
4、為什麼說頸段脊髓有8節,而頸椎骨7節
脊髓是以脊神經根為界來進行分段,和脊椎沒有直接的關系,而頸髓有八段脊椎只有七段也就是頸膨大較大的原因之一
5、椎骨之間的連接結構有哪些
椎骨 椎骨共24個,可分為頸椎(7個)、胸椎(12個)和腰椎(5個).它們都具有類似的形態和功能,但又有各自的特殊之處.
椎骨的一般形態
一般椎骨都有一個椎體和一個椎弓,椎弓上有七個突.
椎體約呈短圓柱狀,內部為骨松質,外為薄層骨密.上、下椎體以軟骨連成柱狀,支持體重.椎弓在椎體後方,與椎體相連的部分叫椎弓根,稍細,上下各有一切跡,下切跡較明顯.相鄰椎骨之間在椎弓根處形成椎間孔.椎弓的後部呈板狀,叫椎板.左右椎板相連形成完整的椎弓.椎體和椎弓共同圍成椎孔,24個椎骨的椎孔連成貫穿脊柱的椎管以容納保護脊髓.椎弓上有七個突:向後方伸出的一個叫棘突,多數可在背部正中線摸到;左右各伸出一個橫突,棘突和橫突都有韌帶和肌肉附著;椎弓上下各有一對突起,叫上、下關節突s,相鄰椎骨的上、下關節突相對,以關節面組成關節.
頸、胸、腰椎的主要特徵
⑴頸椎(如圖:頸椎上面、第7頸椎上面),共7個,第1、2頸椎屬特殊椎骨,將單獨介紹.一般頸椎的椎體較小,近似長方形,其上面的左右兩端上翹,與上位椎骨椎體側緣構成關節,有病變時可致椎間孔狹窄壓迫脊神經,產生症狀.頸椎椎孔較大.橫突生有橫突孔,是頸椎最顯著的特點.橫突孔內有椎動、靜脈走行.橫突末端可分前後兩個結節,特別是第六頸椎,前結節肥大,又叫頸動脈結節,頸總動脈在其前方經過.頸椎關節突不明顯,關節面近於水平位.頸椎棘突一般短而平,末端分叉.第7頸椎棘突不分叉且特長,在頸部皮下,容易捫到,故又名隆椎.
⑵胸椎(如圖:胸椎上面、胸椎側面)共12個.從上向下椎體逐漸增大,橫截面近三角形.椎體的後外側上下緣處有與肋骨頭相接的半關節面叫肋凹.橫突的前面也有橫突肋凹,與肋結節形成關節.棘突長,伸向後下方,鄰位椎骨的棘突依次掩疊.呈瓦楞狀排列.關節突明顯,其關節面位於冠狀方向.
第1胸椎體的肋凹有一個圓形的全肋凹和一個半圓形的下肋凹;第10胸椎只有一個上肋凹;第11、12胸椎各有一個全肋凹,橫突無肋凹.
⑶腰椎(如圖:腰椎上面、腰椎側面)共5個.椎體大,約呈蠶豆形.椎孔大.棘突為板狀,位於矢狀方向平伸向後.上、下關節突的關節面近矢狀方向.
特殊椎骨
⑴寰椎atlas(如圖:寰椎上面、寰椎下面)是第1頸椎,呈環形.分前弓、後弓和左右側塊.前弓較短,內面有關節面叫齒突凹.側塊上面有橢圓形關節凹,與枕骨髁構成環枕關節,下有圓形關節面與第2頸椎連接.上關節凹後方有椎動脈溝,椎動脈出橫突孔經此溝而入枕骨大孔.後弓長,中點略向後方突起,叫做後結節.環椎無椎體、棘突和關節突.
⑵樞椎axis(如圖)為第2頸椎.椎體上方有齒突,與環椎齒突凹形成關節.在發生學上齒突來自第1頸椎椎體.樞椎其餘形態同一般頸椎.
椎骨的常見變異
椎骨在動物進化(種系發生)和個體發育過程中,都經過由間充質至軟骨,再由軟骨骨化的階段.脊柱的分段也是逐漸由魚類只分軀干椎和尾椎的階段到陸生動物分化出頸、胸、腰、骶、尾5段的過程;人類出生前脊柱只有一個向後凸彎的彎曲,出生後隨著抬頭和坐立姿勢的發展,才相繼出現向前凸彎的頸曲和腰曲.
在脊柱各段落之間的椎骨形態變化,是逐漸過渡的.在過渡處常發生變異,如腰椎和骶骨的節數可互有增減,形成腰椎骶化或骶椎腰化,這類變異可導致慢性腰痛.
椎骨的骨化可因某些因素的影響而造成畸形,如椎弓由左右各一骨化點骨化,最後在正中線癒合而形成,但於腰下部和骶部,常見兩側椎弓骨化點不癒合,造成椎管後壁裂縫或敞開,僅由軟組織覆蓋,這種異常叫脊柱裂,嚴重者有腦膜膨出甚至神經功能障礙.
6、頸內動脈分支有哪些
我們描述頸內動脈、大腦前動脈和大腦中動脈的解剖位置時,通常採用目前仍在通用的Fischerl938年提出的5段數字分段法。該分段法是從頸內動脈終點開始,以l-5數字順序標記這三條血管。大腦前、中動脈分別為A1-A5和M1-M5,頸內動脈為C1-C5。大腦前、中動脈的數序號是順血流方向排列的,而頸內動脈的序號則是逆血流方向的。隨著顯微神經外科的發展,Fischer分段法的不足逐漸顯示出在臨床上使用的不便。1996年Bouthillier等提出新的分段法,以數字(C1-C7)順血流方向標記頸內動脈全程,並考慮到對神經外科具有重要意義的頸內動脈四周解剖。該分段法各段的解剖分界明確,共分為七段:C1頸段(Cervical segement),C2岩段(Petrous segment),C3破裂(孔)段(Lacerum segment),C4海綿竇段(Cavenous segement),C5床段(Clinic segment),C6眼段(OPhtalmic segement)和C7交通段(Communicating segment)。
Bouthillier分段法:
除C1走行於頸部,歸於頸段外;其餘各段或走行於顱底骨性結構內,或位於顱內,通稱位顱段頸內動脈。
C1頸段:頸段起於頸總動脈分叉水平,終止於頸動脈管顱外口。這段頸內動脈同位於其外側的頸內靜脈和後外側的迷走神經共同位於頸動脈鞘內。在鞘內,頸內動脈四周繞以含脂肪的結締組織。靜脈叢和節後交感神經。這個頸動脈鞘是由椎前筋膜折疊形成的。在頭側,在頸內動脈進人頸動脈管水平,鞘分為兩層。內層延續為頸動脈管的骨膜;外層延續為顱底顱外骨膜。頸段幾乎不發出分支動脈,較少見到本該起源於頸外動脈的一些迷走動脈或胚胎期殘留動脈,如咽升動脈主幹或分支(Ascending pharyngeal artery or pharyngeal trunk),甲狀腺上動脈(Superior thyroidal artery),枕動脈(Occipital artery),腦膜後動脈(Posterior meningeal artery),永存舌下動脈(Persistent hypoglossal artery), 永存鐙骨動脈(Persistent stapedial artery)和前環椎間動脈-Ⅰ型(Proatlantal intersegemental artery typeⅠ)。
C2岩段:這段頸內動脈位於頸動脈管內,起於頸動脈管顱外口,終止於破裂孔後緣。岩段頸內動脈在頸動脈管骨膜內行走,四周繞以結締組織、靜脈叢和節後交感神經。岩段按其行走方向可分為三部:垂直部、彎曲部(頸內動脈後彎)和水平部(向前、向內行走〕。C2段常發出三個分支動脈:頸鼓室動脈,翼管支和骨膜支,罕見原始三叉動脈和原始聽動脈。①頸鼓室動脈起自岩骨頸動脈管垂直段末端,進入鼓室。與腦膜中動脈的分支鼓室上動脈,頜內動脈的分支鼓室前動脈,咽升動脈的分支鼓室下動脈及枕動脈的分支莖乳突動脈存在廣泛的吻合。② 翼管支 起於ICA進入翼管供給相應區血運,與頜內動脈的分支-翼管動脈吻合。③原始三叉動脈是頸內動脈-基底動脈吻合支的胚胎殘余動脈血管造影出現率為0.1~0.2%。原始聽動脈 自岩段發出,在內聽道伴面神經及聽神經走行。
C3破裂(孔)段:破裂孔並非單一的孔道,而是由兩部分組成:顱外骨膜上的一個孔和一個垂直管道。後者由破裂孔四周的骨結構和纖維軟骨構成。破裂段起於頸動脈管末端,動脈越過孔部,但不穿過這個孔,在破裂孔的垂直管內上升,向著海綿後竇,止於岩舌韌帶上緣。岩舌韌帶是頸動脈管骨膜的延續,聯結前方蝶骨小舌和後方的岩尖之間。此韌帶以遠,頸內動脈進入海綿竇。破裂段頸內動脈四面為結締組織、靜脈叢和節後交感神經。C3段常發出破裂孔返動脈:自ICA破裂段前壁發出向下內走行,與咽升動脈吻合,血管造影很少顯示。
C4海綿竇段:此段始於岩舌韌帶上緣,止於近側硬膜環(Proximal ral ring)。這段頸內動脈主要行走於海綿竇內,四面為結締組織、脂肪、靜脈叢和節後交感神經。海綿竇段按其行走方向可分為垂直部、後彎、水平部和前彎。近側硬膜環是由前床突的內、下面骨膜結合形成的,該環不完整地圍繞著頸內動脈。C4段有三根分支動脈自ICA海綿竇段發出:腦膜腦膜垂體干,海綿竇下外側乾和包膜動脈。①腦膜垂體干起源於海綿竇段水平部或彎部,有三個主要分支:小腦幕緣支:沿小腦幕緣向後外側走行至切跡頂;斜坡支:向內、後方走行,供給斜坡和鞍背;垂體下動脈:向前內側走行至垂體溝,供給垂體後葉、蝶鞍和海綿竇的硬膜。兩側的腦膜垂體干均有豐富的吻合。②海綿竇下外側干:起於ICA鞍旁下外側面,主要供給海綿竇內顱神經和硬膜的血運,主要分支為圓孔支,供給三叉神經血運,並與眼動脈、頜內動脈、腦膜副動脈和腦膜中動脈有廣泛的吻合。③包膜動脈:由ICA內側壁發出,血管造影很難顯示,主要供給蝶鞍前壁的硬腦膜。
C5床段:此段起於近側硬膜環,止於遠側硬膜環。床段短,長約4mm-6mm,斜行於外側前床突和內側頸動脈溝之間、由於近、遠側硬膜環在後方海綿竇頂部融合在一起,因此床段呈楔形。關於床段同海綿竇的關系有不同看法:一些學者認為該段位於海綿竇外上,另些認為位於海綿竇內。還有學者提出,把床段劃在海綿竇外或者在海綿竇內都不適合,但海綿前竇的靜脈叢經常可通過不完整的近側環伸人到床段四面。但可以肯定地說,床段C5屬於硬膜外結構。
C6眼段:該段起於遠側硬膜環,止於後交通動脈起點的緊近側。頸內動脈穿過遠側硬膜環後,即進入硬膜內,因此遠側硬膜環是頸內動脈硬膜內、外部分的分界線、在血管造影上,如何確認遠側硬膜環的位置,是一個尚未解決的問題。這段頸內動脈常發出兩支重要動脈,即眼動脈和垂體上動脈。在頸內動脈穿過遠側硬膜環的內側,有時硬膜冗長,形成一個小的硬膜囊或隱窩,為硬膜內間隙的擴展,其尖端指向海綿竇這個硬膜隱窩稱之為頸動脈窩(Carotid cave)。此段發出眼動脈和垂體上動脈。眼動脈是出海綿竇的第一分支,一般自頸內動脈內側發出,變異時可從腦膜中動脈發出。眼動脈常分為眼組(視網膜中心動脈、睫狀動脈),眶組(淚腺動脈、眼肌動脈)和眶外組(篩前、後動脈、滑車上動脈、鼻背動脈和眶上動脈)。眼動脈ECA的分支有豐富的吻合支: 眶上動脈-腦膜中動脈;鼻背動脈-面動脈;淚腺動脈-顳前深動脈(頜內動脈);篩前動脈-蝶齶動脈(頜內動脈)。垂體上動脈:在眼動脈至後交通動脈之間,頸內動脈後內側發出1-7支穿支,造影不易顯現。主要分布於垂體柄、視交叉、乳頭體前區和視束。和對側同名動脈吻合。
C7交通段:交通段起於緊靠後交通動脈起點的近側,止於頸內動脈分叉處。此段ICA依次發出後交通動脈和脈絡膜前動脈。後交通動脈:起於ICA交通段,與大腦後動脈的最近端吻合,構成Willis環的外側面,有時缺如。其上、外側面發出4-12支穿支動脈,供給下丘腦後部、前部、底部和內囊後支。當其粗大時在其起始部可形成漏斗狀擴張,易誤診為動脈瘤,如其直徑≤3mm,應視為正常,最主要的吻合支是基底動脈-大腦後動脈。脈絡膜前動脈:從ICA交通段後壁發出,起源與PcoA相近,在鞍上池和腳間池內向後方走行,從外向內跨越視束走向外側膝狀體,經脈絡膜裂入側腦室下角向脈絡叢供血。供給視束、外側膝狀體、鉤回、大腦腳基底前1/3、丘腦、尾狀核、內囊前聯合和蒼白球背部,與大腦後動脈發出的脈絡脈後動脈相交通。 參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