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頸椎病中葯方有哪些
頸椎病屬中醫學痛證范疇,由於外感風寒合而為痹,或勞損、外傷,或姿勢不良等引起頸部經絡失常而發病。中葯治療則採用補肝益腎、益氣活血、祛風通絡方法治療。
葯方一
組成:川桂枝、羌活、威靈仙、秦艽、川芎、當歸尾、葛根、天麻、炮甲珠、炒神曲、赤芍。
功效:羌活、靈仙、天麻、秦艽可祛寒除濕止痛;川芎、天麻治療頭痛;桂枝、川芎、歸尾、赤芍、炮甲珠有溫經活血、通絡作用;葛根用於解痙;神曲用以健脾和胃;甘草起到調和諸葯作用。
適應證:多用於神經根型頸椎病患者。頭痛、枕部疼痛、頸部僵硬,肩臂及手指酸痛發麻;頭疼牽涉至上背痛,身體冷濕,畏寒,頸椎旁可觸到軟組織腫脹結節。
葯方二
組成:天麻、炙黃芪、炙甘草、潞黨參、炒白術、熟地、砂仁、當歸、白芍、雞血藤。
功效:炙黃芪、炙甘草、潞黨參、炒白術用於補氣;熟地、川芎、白芍、當歸有養血功效;天麻、川芎、雞血藤可安神健腦、通血活絡;砂仁有理氣和胃導滯作用。
適應證:多用於椎動脈型頸椎病患者。頭昏、眩暈、視物模糊或視物目痛、身軟乏力、納差、頸部酸痛或雙肩疼痛。
葯方三
組成:威靈仙50g,當歸15g,細辛15g,乳香15g,姜黃15g,丹參15g,白芷15g,透骨草15g,自然銅15g,木瓜15g,三七10g,冰片5g,紫草5g,蜈蚣3條。
製法:將上述葯材浸泡於2000ml、75%酒精中,4天後過濾,留取葯液備用,過濾後葯渣用2000ml75%酒精浸泡4天,然後過濾,過濾後於葯液混合攪勻。
用法:用時取葯酒加熱塗於患處。
葯方四
組成:當歸50g,川芎50g,葛根50g,紅花50g,白芷50g,羌活50g,乳香50g,沒葯50g,伸筋草50g,大腹皮50g,澤瀉50g,丹參50g,透骨草50g,威靈仙50g,熟地黃50g,桂枝30g,麻黃30g,白芍30g,川烏30g,細辛25g,全蠍20g。
製法:將上述葯物製成細末,混勻,用時取50-100g加陳醋調勻,放置20-30分鍾。
用法:外敷於頸後部。塗葯後用燈照射30分鍾,每日1次。
葯方五
成分:威靈仙、當歸、赤芍各12g,五加皮、五味子、生山楂各15g,紅花、羌活、獨活、防風各10g,制附子5g,花椒30g。
製法:將上述葯裝入紗布袋,放入盆中,加水煎煮30分鍾。
用法:稍涼後,托敷患部,每次30分鍾,每日2次。
2、求治療頸椎病的中葯方劑
?
3、中葯熱敷治療頸椎病,奏效的方子有哪些?
說起中葯熱敷,不少人聽說過,但真沒用過,在這里要對各位頸椎病患者,尤其是那些久治不愈、反復發作的患者說,試驗下就知道它的效果了,不會讓你後悔的。
在中醫院,中葯熱敷是常用的中醫治療方法,在頸椎病的治療中受到了廣泛關注。
中葯熱敷是將中葯煎湯後,以毛巾將湯葯敷於患處的治療方案。
中葯熱敷治療頸椎病的原理是什麼?
頸椎病包括頸椎骨質增生、頸椎間盤突出症等,是神經根、血管、脊髓等受壓導致的一系列症狀。中醫認為,頸椎病屬“痹症”范疇,病因為長期慢性勞損所致風寒濕邪痹阻、氣血運行不暢、筋脈失於濡養,故舒筋活血、疏通腠理是改善患者臨床症狀、減輕疼痛的關鍵。
中葯熱敷頸部能做到:
1、使葯材中有效成分迅速、直接被患處吸收,同時還能活血化瘀、止痛,有效改善頸椎病患者的臨床症狀及預後。
2、中葯熱敷安全性值得肯定。
2、簡便易行,患者在家中即可自行操作。
給大家提供一個中葯熱敷方!
該方來源於《中葯熱敷治療頸椎病的臨床療效》。
組方:千年健、桑枝、海桐皮、木瓜、伸筋草、葛根、路路通各15g,沒葯、透骨草、乳香、桃仁、紅花各20 g,蘇木50 g。
本中葯熱敷方劑中,千年健有舒筋活絡、消腫止痛之功;桑枝、木瓜、伸筋草、路路通有清熱祛濕、祛風通絡之效;海桐皮可補氣安神、強精滋腎;葛根有解肌退熱、升陽止瀉之功;沒葯消腫生肌,透骨草利尿解毒,乳香、桃仁活血祛風,紅花、蘇木祛瘀止痛。數葯共奏,可增強行瘀通絡之力,達驅風寒、解外邪之功。
操作方法:將以上中葯煎煮,製成葯液,將無菌毛巾置入葯液中浸泡5分鍾,保持毛巾溫度處於患者耐受范圍內,擰干後直接敷於患處,每隔20~30分鍾更換一次熱敷毛巾,避免毛巾冷卻導致的濕邪侵入。每日1次,每次敷葯4-6個小時,如時間有限,可適當縮短時間。
4、治療頸椎病的中葯方
治療頸椎病較常見的有中葯治療、推拿、按摩只能暫時緩解疼痛症狀,達不到治療目的,葯物用多了對臟器、器官會有一定的影響,不規范推拿,按摩會加重頸椎病病情,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頸椎病的症狀不同,採取相應的個性化治療方法,頸椎病久治不愈,會引起心理傷害,產生失眠、煩躁、發怒、焦慮、憂郁等症狀,嚴重影響工作和生活,在選擇治療時應根據自身的具體病情,採取相對應的治療方案,才能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5、誰知道治頸椎病的中葯配方?
跑步效果最好,多按摩,我老公也是頸椎疼得頭暈,切身感受跑步最好
6、頸椎病常用的中葯方葯有哪些?
頸椎病的中醫分型為辨證施治提供了依據。從現代醫學觀點看,同屬於根型或椎動脈型或脊髓型的患者,因其有不同的病因、徵象和脈象,所以按中醫分型可能屬於不同的類型,其治則不同,用葯也不一致。
(1)外傷型。行氣活血,舒筋止痛。
方葯:姜黃10g,甘草10g,羌活15g,海桐皮12g,當歸15g,赤芍12g,白術12g,伸筋草15g,川芎12g,桂枝10g。水煎服。
疼痛重者加乳香、沒葯,久病體虛者加首烏、枸杞子等。如傷後著寒或宿傷而有風寒者可用麻桂溫經湯,葯方如下:赤芍12g,麻黃10g,桂枝12g,紅花6g,白芷15g,細辛3g,桃仁12g,甘草10g。水煎服。
(2)風寒濕痹、經絡受阻型。祛風除濕,溫經活絡。
方葯:羌活10g,獨活15g,蒿本10g,防風15g,甘草10g,川芎12g,蔓荊子10g。水煎服。
如兩手麻木為主,說明氣虛,可用人參益氣湯,方劑如下:
黃芪20g,炙甘草10g,升麻10g,五味子15g,柴胡12g,生甘草10g,人參5g,白芍12 克。水煎服。
(3)肝腎虧虛、氣血不足型。滋補肝腎,益氣活血。
方劑:獨活15g,桑寄生15g,秦艽10g,防風15g,細辛3g,當歸15g,白芍12g,川芎15g,地黃15g,杜仲12g,牛膝15g,黨參20g,茯苓12g,炙甘草10g,桂枝15g。水煎服。
如四肢痿軟症較重,宜用加味四物湯,方劑如下:當歸15g,熟地12g,白芍10g,川芎12g,五味子10g,麥冬12g,黨參20g,黃柏10g,黃連15g,知母10g,杜仲12g,牛膝15g,蒼術12g,黃芪20g。水煎服。
(4)痰濕凝阻、經絡瘀滯型。理氣化痰,通經活絡。
方劑:姜半夏6g,陳皮10g,茯苓12g,炙甘草10g。水煎服。
如患者氣虛,加黨參、白芍、黃芪;肢體麻重,加防風、荊芥、天麻、秦艽等;如患者手足麻木伴兩目畏光、忌目視物昏花、睛痛難開者可用神效黃芪湯,方劑如下:蔓荊子10g,陳皮10g,人參5g,炙甘草10g,白芍15g,黃芪20g。水煎服。
(5)外用熏洗葯。
方劑:獨活、秦艽、防風、艾葉、透骨草、劉寄奴、蘇木、赤芍、紅花、甲珠、靈仙、烏梅、木瓜,各9g。水煎趁熱熏洗患處。
7、您好,看到您的治療頸椎病的中葯方子,請問怎麼吃,每一味葯要多少克
一劑抄分2次煎這個病好治襲也不過舉手之方.山甲珠.鹿角[烊化]牛膝.川芎.灸白芍.各12a忍冬藤30a桂枝9a甘草6a..上葯先泡30分鍾.然後煎30分鍾.早晚各一次2次葯液混合分3次服
..
追問:
請您給我開個全方子吧,我怕我弄混了,我就是頭昏,頭脹,特別走路頭脹,有時渾身無力,頸椎疼痛,脖子感覺死板
回答:
這個葯煎二次混合在一起分三次服連用15劑屬特效方
追問:
一劑多少克?您再給我開一個吧,我確定一下,因為我看咋那麼多味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