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麼是頸椎關節失穩症?
頸椎失穩症又稱頸椎不穩症,是指頸椎在生理載荷下,其解剖位置超出生理限度的位移范圍而出現相應臨床症狀的一類綜合征。影響頸椎穩定性的病因較多,如先天畸形、創傷、退變、炎症、腫瘤及手術等,其中,由於退變所致的下頸椎失穩在臨床中最為多見。頸椎椎節的失穩,既是頸椎病病理生理改變的一個現象,又是造成頸椎病臨床症狀的諸多病理因素之一。推拿療法在治療頸椎病方面有其獨到的療效,本文以推拿為手段,觀察推拿前後頸椎病患者頸椎失穩改善的情況並分析其生物力學作用機制,以探討其對頸椎病患者椎體失穩情況的影響。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依據第二屆全國頸椎病專題座談會制定的頸椎病診斷標准[1],收集2005年9月~2006年3月初診於上海中醫葯大學岳陽中西醫結合醫院的頸椎病門診患者31例,因患者不願意參加本試驗而脫落1例。30名患者中男8名,女22名,年齡最小24歲,最大64歲。
1.2 治療方法 於患者頸椎兩側施以按揉法,持續5 min,手法從上至下,由輕及重,反復3次;繼而於頸肩部斜方肌處施以滾法;再用按揉法和一指禪等,重點按揉風池、大椎、風府和阿是穴(頸後大小直肌的體表投射部位)等,持續10 min,直至感覺患者頸肩部已充分放鬆。在手法刺激的同時,輕巧地小幅度旋轉頸椎,調整頸椎微小錯位以恢復失穩節段的椎體排列。根據X線照片顯示的失穩節段,調整錯位椎體。最後,用拿法拿捏雙側風池穴、頸椎諸夾脊穴及肩井穴,順勢用指、掌自肩井從兩側分推,總治療時間25 min[2]。每周2次,10次為1個療程。
1.3 觀測指標及方法 患者於治療前後拍攝頸椎過伸位與過屈位X線片。過屈、過伸側位X線片為患者全力前屈頸部和後伸頸部的側位片。採用誤差為0.02 mm的游標卡尺、誤差為1度的量角器及直尺測量。成角屈曲位片向前滑移和向後成角為正數;過伸位片向後滑移和向前成角為正數,反之為負數。椎體後緣連線的延長線與滑移椎體下緣連線的交點至滑移椎體後緣的距離≥2 mm或椎體間成角>11度為不穩定[1]。
1.4 統計學方法 結果分析使用SPSS 13.0軟體,數值變數採用配對t檢驗。
2 結 果
治療前過伸位時,30名患者中22個椎體出現角度位移失穩,18個節段出現水平位移失穩;後伸位狀態下,30名患者中水平位移失穩節段數21個,角度位移失穩節段數18個。
推拿前,患者的前屈位水平位移和後伸位水平位移分別為(3.44±1.00)mm、(3.81±0.45)mm;前屈位角度位移和後伸位角度位移分別為(13.73±4.52)度、(13.58±4.69)度。推拿後,患者的前屈位水平位移和後伸位水平位移分別為(1.92±1.38)mm、(2.29±1.48)mm;前屈位角度位移和後伸位角度位移分別為(7.73±6.04)度、(8.94±5.77)度。結果表明推拿後患者的前屈位水平位移和前屈位角度位移與推拿前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1);推拿後患者的後伸位水平位移與推拿前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後伸位角度位移推拿前後比較差異亦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推拿手法能改善頸椎退變所致的頸椎失穩。
3 討 論
3.1 頸椎力學穩定的影響因素 正常脊柱的平衡由兩方面來維護。一是以椎體、附件、椎間盤及相連的韌帶為主的穩定結構,稱內源性穩定,為靜力平衡。在內源性穩定結構中,韌帶、後關節和椎間盤髓核是維持頸椎穩定作用的主要因素[3]。二為外源性穩定,包括肌肉的調節和控制,這是脊柱運動的原始動力,為動力平衡。內源性穩定是脊柱穩定的基礎,外源性穩定是脊柱穩定的前提。頸椎的穩定與力學平衡由其前部與後部結構的完整性及其周圍肌群的正常肌力維持[4]。
3.2 頸椎失穩的原因 椎體退行性改變最早始於椎間盤,由於髓核脫水、體積變小及彈性降低,出現椎節松動。隨著退行性變的進一步加劇,髓核明顯脫水、破裂、移位以及韌帶骨膜下間隙形成,又會引起椎節的明顯松動、變位[5]。然而,椎間盤的退變在頸椎的退變以及椎體失穩過程中只是病理改變的一個較為嚴重的階段。現在一些學者的研究發現,頸椎病患者頸部肌肉組織與正常人頸部肌肉組織存在明顯差異,頸部肌纖維病理學改變是退行性頸椎失穩發病的最初原因[6]。生物力學試驗同樣證實頸肌退變和肌力失衡與頸椎後柱失穩均可以加速椎間盤退變,形成局部炎症,產生臨床症狀,並加重頸椎失穩[7~9]。
有學者認為,由退變引起的椎體失穩可引起椎周間隙韌帶骨膜下出血、機化、鈣鹽沉積及骨化,從而使失穩的椎節逐漸恢復原有的穩定[5]。但是,在臨床中我們發現,頸椎失穩的頸椎病患者常伴頸椎椎骨的骨質增生。也就是說,頸椎椎骨的骨化並不能夠完全使失穩的椎體節段重新穩定,反而會因增生的骨質結構的刺激加重臨床症狀。
3.3 手法作用的途徑 放鬆類手法可以解除肌肉痙攣,恢復對稱的肌力平衡,改善血供,促進局部炎症的吸收,恢復韌帶形態結構及固有調節功能,使頸椎穩定得以維護[10]。調整手法可以調整失穩的脊柱節段,減輕椎體異常應力,使椎體恢復其正常解剖位置,從而有效地減輕頸椎肌肉的異常應力,促進頸椎內源性穩定的重新建立和外源性穩定結構的功能恢復。顯然,頸椎間盤和椎體骨質的退行性變是不可逆的過程,唯有頸肌可以通過手法和鍛煉的方式[11],改善其血供,促進炎症吸收,從而在外源性穩定方面給予頸椎強有力的支撐,保持其穩定性。
2、頸椎失穩你知道嗎
頸椎的活動度(范圍)比較大,而頸部的肌肉的肌束小而薄,故其肌力小,耐力差。 長時間超負荷工作(如長時間低頭,肌肉的牽拉負荷過重),頸部肌肉就會勞損。
肌肉勞損、肌力降低、肌張力不平衡,可增加椎間盤的內應力,使椎間盤發生退變(椎間盤脫水變薄)。椎骨間的高度低了,椎間隙變狹窄,椎骨之間的韌帶變得鬆弛了,從而使頸椎的穩定性下降,臨床上稱之為頸椎失穩。
頸部肌肉功能異常時,可產生異常的運動模式,產生異常的應力環境,使椎體、關節突、關節與椎 間盤所受的應力增加,導致頸椎椎間盤變性和突出、椎體和小關節 的骨質增生、關節囊水腫增厚、韌帶肥厚。
這些病理改變的發生,實際上是生物體自身的一種代償性保護性反應,其目的是使已 經發生失穩的脊柱趨向於穩定。
頸椎失穩的注意原因是頸椎的負荷較多造成的,尤其是是低頭族更容易發生。低頭族要明白這個道理,注意加強對頸椎的保健,低頭時間不要太長,注意中途休息,必要時用放鬆頸椎的器具——翹首松頸器,器具在你低頭時幫助你的頸椎負重,讓你的頸椎保持放鬆狀態。這樣你的頸椎就不會發生病變了。
3、頸椎失穩怎麼鍛煉能讓頸椎很穩呢?
頸椎失穩,要是通過鍛煉是很漫長的過程,效果明顯不明顯不太好說,有爭議的。
頸椎失穩是頸椎退行性改變的表現,如果出現症狀,可能鍛煉效果是不好的,只有通過手術恢復期穩定性才可以。沒有症狀,可以鍛煉,主要是鍛煉頸後部肌群的肌肉力量,凡是能讓頸項肌緊張的鍛煉方式都可以,關鍵是貴在堅持。網上有具體的鍛煉方式,可以查閱。
4、頸椎失穩症的治療
主要有三個目的:①使頸椎被破壞的節段在理想的功能位充分癒合;②防止對頸椎其他組成部分及脊神經組織的進一步損傷,並使原已損傷的神經組織盡可能恢復功能;③防止頸椎原有畸形進一步加重或出現新的畸形。
(一)牽引治療
牽引被認為是最有效的保守治療方法,牽引可解除頸部肌肉韌帶的痙攣與疲勞,可調節小關節位置,糾正頸椎的生理曲度及異常的椎體序列,拉寬椎間隙,擴大椎間孔。同時,還起到制動休息的作用,解除失穩的頸椎對神經根、椎動脈、脊髓、交感神經的刺激和壓迫,從而達到治癒的目的。
(1)採用頸椎枕頜帶吊帶牽引:根據頸椎X線側位片曲度改變情況,選取最佳牽引角度。可分別採用直立位、後伸位、前屈5°、10°、15°、20°、30°位牽引。牽引重量2~12 kg,時間10~30分鍾,1次/d,10次為1個療程。
(2)採用微機控制間歇牽引床:患者取坐位,頸前屈15°~ 20°牽引重量從5 kg開始,逐漸緩慢增加(最大重量:男性12 kg,女性10 kg)。若患者出現頭暈、惡心症狀,則調整牽引角度和時間,使患者慢慢適應。間歇牽引,牽引時間與間歇時間之比為4:2,每次30分鍾,1次/d,10次為1個療程。
牽引的重量與時間應根據患者的年齡、病情及身體狀況等有所不同。如牽引量過小不能有效地伸展肌肉,拉寬椎間隙,矯正曲度及位移;牽引量過大則導致機體保護性反應而加重肌肉痙攣。
(二)手法治療
手法通過支點的力偶作用,糾正頸椎生理弧度及小關節錯位,解除機械性卡壓。緩解內源性穩定的不利因素,使脊椎內外源性平衡的穩定和協調得到恢復或重建一個代償性的內外平衡關系,從而讓頸椎的內外應力變化達到最優值。手法的效能還在於松解頸肩背痙攣僵硬的肌群,增強衰弱肌群的興奮性,調整頸椎結構性紊亂,恢復其正常生理順應性和其穩定性,進而緩解對頸部神經和血管的激惹。
(三)葯物治療
其主要作用是症狀性治療。目的是減輕或解除疼痛,從而使緊張或痙攣的肌肉鬆弛,以減輕肌肉對局部病灶處的牽拉,有利於局部損傷病灶的修復及改善生理功能的紊亂狀態。如非甾體類消炎鎮痛葯:布洛芬、雙氯芬酸、吲哚美辛、萘普生等;COX -2抑制劑:尼美舒利、美洛昔康、西樂葆等;肌肉鬆弛劑:氯唑沙宗等。
(四)固定與運動
頸椎由於椎體小,小關節圓形、近水平位,活動度大,關節囊鬆弛,又位於頭與固定的胸椎間,受應力作用大。平日靠強大的項肌和項韌帶保護,在受到突然外力、肌肉保護失調時,可因半脫位而造成脊髓損傷。即使未造成損傷,也會因軟組織損傷而失穩。因此,在治療頸椎失穩的過程中,經常要使用頸部圍領,保持局部穩定,防止損傷繼續加重,維持正常的生理曲度,減少不穩定因素,支撐頭部重量,減輕其對頸椎的壓力。可明顯地促進炎症水腫的吸收,減少關節面間的相互刺激和摩擦,有利於炎症反應的恢復。早期的功能鍛煉可促進全身血液循環,加速新陳代謝,提高機體抵抗力,以防止多種並發症。功能鍛煉需強調在治療師的指導下,在保持脊柱穩定性的前提下循序漸進、持之以恆。一般在急性疼痛活動期應制動休息,症狀緩解後去除頸圍,每天早、中、晚各做1次,每次10~15分鍾。主要動作及順序:前俯後仰、左右側屈、左視右盼、伸頸旋肩。對未受累軀體,要求進行主動的生理性的功能鍛煉;對已受累的軀體宜由治療師幫助進行被動的生理范圍內的功能鍛煉。
5、頸椎失穩是什麼原因?
頸椎失穩的原因主要包括兩方面:1、由於長期的不良姿勢,某些頸部肌肉長期處於緊張、強直狀態,對脊柱頸段力量不均衡,從而出現頸椎小關節的損傷和半脫位;2、頸部外傷所致。包括外傷所致的骨折、小關節脫位、頸部韌帶損傷等。
6、頸椎失穩能否根治
頸椎失穩是頸椎病的表現
一:針灸按摩理療牽引等
二:頸復康顆粒口服
預防:
1.加強頸肩部肌肉的鍛煉,在工間或工余時,做頭及雙上肢的前屈,後伸及旋轉運動,臨床上稱之為「米」字操.既可緩解疲勞,又能使肌肉發達,韌度增強,從而有利於頸段脊柱的穩定性,增強頸肩順應頸部突然變化的能力
2.避免高枕睡眠的不良習慣,高枕使頭部前屈,增大下位頸椎的應力,有加速頸椎退變的可能.
7、頸椎失穩症的臨床表現
失穩是導致肩痛的常見病因,退變性頸椎失穩的臨床表現較多。
1.頸肩痛或上肢痛 尤其長期低頭坐姿者,常感低頭久時頸肩部疼痛加重,頸與上背發板及疲勞感,雙上肢有沉重的脹感,早期如適當後仰活動可減輕症狀。
2.感覺障礙常有四肢(尤其上肢手指)麻刺感、燒灼感、麻木或疼痛、發板發硬,四肢涼感,感覺減退。以雙上肢、雙手痛覺減退為主。
3.活動障礙 自感四肢肌力減退,以手握力差、手指活動不靈活為多見,手不能做細小動作。
4.其他可牽扯頭皮麻痛、頭痛頭暈、惡心嘔吐、耳鳴、視力模糊、眩暈、步態不隱等。
檢查時,頸後有局限性壓痛,以C↓4~C↓7段較多,項肌痙攣。頸屈伸運動因疼痛而受限,但神經檢查常無改變,肩部被動活動范圍正常。
8、頸椎失穩是啥意思?頭暈惡心手臂麻怎麼辦
可能是頸椎關節有些錯位的意思吧,專業性問題也解決不了,建議咨詢醫生。
9、頸椎階段性失穩會導致什麼後果
頸椎階段性失穩會導致頸肩痛、頭暈痛、胸悶,甚至雙上肢麻脹痛等後果。
手法的效能還在於松解頸肩背痙攣僵硬的肌群,增強衰弱肌群的興奮性,調整頸椎結構性紊亂,恢復其正常生理順應性和其穩定性,進而緩解對頸部神經和血管的激惹。
10、如何治療頸椎失穩?
根據失穩程度及臨床症狀,治療方法的選擇也不盡相同。非手術治療包括推拿、頸椎牽引、理療、中西葯物治療、功能鍛煉以及生活調理等。其中,卧床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因為卧床可以消除頸椎的負重狀態。若能在頸後妥當放置枕墊,能使頸部肌肉徹底放鬆,同時恢復頸椎的正常屈度和力線。失穩期症狀較重,可配合上述治療加用頸椎支架、頸圍及頸-胸石膏固定治療。
盡管非手術治療效果不錯,但也仍有一部分患者需手術治療,他們症狀體征重,經非手術治療不愈且影響工作和生活,一般利用手術重建穩定解除症狀。下頸椎失穩症的手術治療有前後路之分,一般來說,因退變引起的不穩合並有神經刺激者,多採用前路減壓、椎體間植骨融合內固定術。創傷性頸椎不穩的治療要充分考慮受力方向,當椎板塌陷和脊髓損傷時,應先行後路探查減壓並行後路內固定及植骨融合術。頸椎不穩的預防主要在於病因預防,主要是保持良好的工作生活習慣,不要長時間看書,枕頭不可過高,堅持做工間操。
頸椎失穩症的康復還應注意合理的心理治療及積極的功能鍛煉。康復期既要積極鍛煉肢體功能,又要兼顧頸椎穩定。不能下床活動者,可行床上鍛煉,能下床者佩戴支架或頭頸胸石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