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頸椎 > 頸椎照光

頸椎照光

發布時間:2021-01-21 10:55:08

1、頸椎受傷做激光照射會降低免疫力嗎

目前為止,沒有臨床證明激光照射會降低人體免疫力,相反,用氦氖激光照射免疫區器官,如脾臟,還能刺激淋巴細胞,提高免疫力。 所以放心治療吧。

2、求常用傢具尺寸

上衛生間總是覺得壓抑?
……

別急著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有可能是你的傢具惹的禍!
↓↓↓
傢具的「完美身材」
裝修中,傢具的尺寸問題總是容易讓人忽略。太瘦?太胖?太高?太矮?任何傢具尺寸沒做好,日後調整幾乎不可能是的,造成了使用不便、空間浪費,甚至悄悄給生活帶來麻煩喔!
那什麼樣的傢具才算「標准身材」?評委只有一個:你自己的身體。現在來看看身體的評分標准吧!

/ 沙發 /

一般來說,普通的民用住宅,凈空層高在2.7m-2.85m之間,因此我們的客廳寬度在3.67m-3.99m之間是最合適的。
雖然沙發大小可以根據客廳大小調整,但本身的尺寸比例則直接影響人體的坐感:

1)座前寬 這個關乎到你屁股的死活~
沙發從左到右,除去兩邊扶手的距離如果小於48厘米,就太窄啦;對布藝沙發來說,座墊凹陷深度以人坐下後10厘米左右為佳。
2)座面深度 關乎到你小腿的舒適度~
沙發從前往後、除去靠背的距離超過60厘米,小腿會無法自然下垂,腿肚容易受到壓迫;座面太小了又會坐不住。

3)座面高度
關乎到你腿部的舒適度~
從地面到座面的最佳距離是36~42厘米,太高會使兩腳懸空,人體的重量都壓在腿上,容易導致腿部和後背酸痛;太低的話站起來又很費勁兒。
4)靠背高度 關乎到你頭部的舒適度~
假如坐在靠背為80~90厘米的沙發上,頭部就可以舒服地仰在上面,不容易得頸椎病喲。

/ 床 /

1)床的高度
你是不是也有經常坐在床沿的習慣?
床面距離地面過高或過低,都會使腿不能正常著地,時間長了,腿部神經就會受到擠壓。床墊最好略高於人的膝蓋,離地面40~50厘米最好。

2)床離窗距離
床離窗戶太近容易身體著涼,床與窗戶的距至少要44cm以上,空間允許的話盡量不要把床直接擺在窗邊。

/ 衣櫃 /

衣櫃算是被定製最多的傢具之一了,除了考慮到卧室面積和格局,定製時也要考慮到衣櫃的合理布局噢↓↓

不合適的衣櫃用起來處處不順手,儲存空間也會大打折扣,建議參考上方的標准衣櫃布局尺寸,再根據自己的情況和設計師做適當調整是最好的。

/ 桌椅 /

1)書桌椅高度
桌子太矮或椅子太高都會影響人的腰椎和脊椎,尤其不利於孩子的視力和生長發育。
2)光線位置
這個太重要了,桌椅沒擺好,光線應用不合理的話,很容易給脆弱的眼睛造成傷害,特別是青少年,更要警惕!!因為傢具沒買對而損傷了視力可太不值了!
寫字台最好與窗戶垂直,且擺放在窗戶的右邊,讓光線從左邊射進來。

學習/工作區建議尺寸▲
以一個身高170的少年為例,經過嚴密測算,在桌面高度74cm、座位高度47cm、腰椎處70cm的情況下,身體處於最佳狀態。

3)餐桌椅高度
餐廳是日常吃飯的地方,最核心的傢具就是餐桌椅。餐椅的高度45cm~50cm左右較佳,靠背高度留有2~3°的外傾,這樣最符合人體曲線,坐起來最舒服。

餐區桌椅建議尺寸▲
餐桌高度≥58cm,建議桌寬最少不能低於70cm,不然兩人面對面坐的時候雙腳就會「打架」啦。

/ 廚具 /

灶台與操作台高度
媽媽的腰老不好?一定要告訴媽媽!這個對腰椎非常重要↓↓

灶台太低或太高都會讓人腰酸背疼。一般而言,身高在1.61.75米的人,灶台高7080厘米即可。個子過高的人,可以按照"身高 / 灶台高度=16/7"的公式來計算合適的高度。

/ 花灑 /

花灑高度
花灑距離地面2米,可以保證水流強勁、通暢,又不會打疼皮膚。注意不要將其與開關安裝在一條直線上,應該相距一個身體的寬度,以免在洗澡時碰到開關。

/ 燈光 /

1)鏡前燈
洗臉、化妝一般需要6080瓦的燈,最好選擇壁燈,鏡子兩側可安裝一對鏡前燈,兩燈距離0.91米。如果條件允許,淋浴上方可以安裝吸頂燈。
2)卧室燈
卧室的主燈應該安裝在視線范圍偏上的位置,至少離地面2.2米,光線才不會刺激眼球。

3)小夜燈
可以在距離地面30厘米的地方設計一盞光線柔和的小夜燈,在夜裡開著,方便起夜。
4)閱讀燈
床頭閱讀燈最好選擇方向可調節的,避免燈光正對床頭,4060瓦為宜,為了避免晃眼,應選擇不透明燈罩。

5)餐廳吊燈
餐桌應該是餐廳中最亮的部分,可在餐桌正上方安裝總瓦數小於100的吊燈,其他燈光可設計為間接光源,以營造放鬆舒適的就餐環境,如在牆壁上安裝兩個小裝飾壁燈。
以上是部分傢具的尺寸參考,小編最後提醒各位親的是,每個人的身高、體重及生活習慣都有所差距,傢具尺寸也沒有所謂固定的標准喲~最適合你的傢具尺寸是多少?還得問問你的身體才知道~
量身定製傢具更舒適,
送你1800元設計禮包,
設計全屋傢具不花錢,
趕緊來試試看!!

3、頸椎勞損與頸椎病

別人來的都已經很詳細了,我說一說個人判斷,你的症狀是急性頸椎肌肉損傷,你直說了一個症狀,不應該判斷是頸椎病。你說的勞損後果就是長期的頸椎病了。我看你最好是源自己運動。就是最有扭,要是疼更要扭。剛開始症狀加重,但是到了後來,會收到意想不到的好結果。頸椎勞損不是很嚴重的病,現在的人或多或少都有知此類症狀。
不過,沒有辦法,你要是自己不注意的話,頸椎好了,只是短暫的緩和,將來要是一個誘道因,病症會爆發。

4、身為家長,孩子犯錯到底應不應該打他?

場景一:12月19日,成都市一對年輕父母帶娃出門,遇到孩子「耍賴」,趴在路邊大哭,這對父母竟然雙手抱肩目不轉睛地「凝視」著萌娃。

這對父母的本意也許是想「冷處理」,讓孩子自己「覺悟」;也或許是父母暫時沒有對付孩子的「招數」,索性站那看他哭。

場景二:有個朋友去參加國內一個論壇,上午一個專家說不能打孩子,說的很有道理,下午一個專家說能打孩子,說得也很有道理。晚上回去之後這個朋友一臉懵圈,到底孩子犯錯誤了能不能打呢?



回憶回憶我們小時候,誰沒挨過打?父母生氣了,會打我們幾下。

可現在,教育環境變了,孩子們的自我意識也萌發的更早了。我們當父母的,遇到孩子犯錯時,到底能不能打他呢?答案是:可以,但是要「科學地」打孩子。

當然,打孩子並不能作為教育孩子經常使用的手段,更不是教育的目的。

當孩子犯錯誤時,父母其實可以這樣做——



1.轉變教育觀念。

面對孩子犯錯誤甚至說謊「掩飾」自己的錯誤,父母一般會產生憤怒、或者不高興的情緒,有這些情緒很正常。

如果我們把孩子犯錯誤看成是「和孩子坦誠交心的機會」,看成是「孩子成長的機會」。

這樣一轉變觀念,我們的情緒就會平和很多,也不會一直陷於負面情緒之中,甚至對孩子進行「道德綁架」,把孩子眼前的一點小錯誤和孩子的品質聯系起來,做無端聯想。



如果孩子犯錯之後不但沒有承認,還說謊,父母切忌不要撕掉孩子的最後一塊兒遮羞布,要像「傻子」一樣相信孩子,這樣可以引發孩子的內疚感。

通常情況下,孩子犯錯撒謊時,他知道這樣做不對;而且他們犯了錯誤之後也會惶恐不安,甚至會想辦法遮掩,所以才撒謊為自己辯解,他是為了逃避批評和懲罰。



在孩子犯錯誤時,如果不是很重大、很緊急的錯誤,父母不要急於糾正或者訓斥孩子,而是讓他「在錯誤里待一會兒」,給他反省和反思的時間,甚至我們還可以去理解和包容孩子,拉近和孩子的距離。

孩子看到父母理解自己、包容自己,他也會因為父母包容他、理解他而發自內心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也會表現得越來越好。

相反,如果孩子犯了錯,父母立馬給他講一大堆道理,或者批評他一頓,孩子的心理立馬就平衡了,心安理得了,就不容易生發出孩子真正的改錯之心。



陶行知先生當校長的時候,有一天看到一位男生用磚頭砸同學,便制止他,讓他去校長辦公室。當陶校長回到辦公室時,男孩已經等在那裡了。陶行知掏出一顆糖給那位同學,說:「這是獎勵你的,因為你比我先到辦公室」。

接著他又掏出一顆糖,說:「這也是給你的,我不讓你打同學,你立即住手了,這說明你尊重我」。男孩將信將疑地接過第二顆糖。

陶先生又說道:「據我了解,你打同學是因為他欺負女生,這說明你很有正義感,我再獎勵你一顆糖」,這時,男孩感動得哭了,說:「校長,我錯了,同學再不對,我也不能採取這種方式」。

陶行知於是又掏出一顆糖:「你已經認錯了,我再獎勵你一塊。我的糖發完了,我們的談話也結束了」。

男孩犯了錯誤,陶行知先生並沒有批評和指責他,而是善於發現孩子的閃光點並巧妙激勵,用四顆糖化解了孩子心中的憤怒、自責、恐懼和羞愧,如同一道光照亮了孩子。



2.弄清事實。

對於孩子犯的錯誤,父母要用客觀描述性語言和孩子進行溝通,而不是一上去就用情緒化語言去指責和批評孩子。

其實,父母這樣做不是遷就孩子,而是為了鋪一條讓孩子回家的路,讓孩子明白,無論在外面發生了什麼事情,父母都是他堅強的後盾,而回家是他最好的選擇。

如果父母只是簡單粗暴地批評指責孩子,使用抱怨型和訓斥型語言,根本不給孩子解釋的機會,那就會堵住孩子回家的路,讓孩子認為,回家只會面臨更大的痛苦和打擊。久而久之,等哪次孩子犯了錯,他也許就不敢或者不願意再回家了。



3.聽聽孩子的看法。

對於已經發生的事情,父母可以聽聽孩子的看法。讓孩子自己描述事情的經過,這本身也是一種「再教育」和讓孩子「自我反思」的過程。

父母要善於抓住每一次教育契機,推動孩子成長。

傾聽孩子的意見,既是對孩子的信任,也是對孩子的考驗,父母要相信孩子能夠做出正確的判斷和選擇。



4.和孩子共同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當弄清事實之後,父母要和孩子站在一起,共同去面對問題和解決問題。

不高明的父母往往是把孩子和問題劃在一起,一味去指責孩子。這樣做的效果肯定不如父母和孩子站在一起共同面對和解決問題。

記得有一次我兒子因為玩游戲,充了1000多塊錢,當我無意中發現之後,沒有批評和指責孩子,而是告訴他,幸虧現在發現了,如果以後發現的話,充了更多,也許都還不起了。

後來經過和孩子坦誠溝通,孩子表示以後再也不再游戲上花錢了,為了避免自己花錢,他的壓歲錢等都專門幫他存起來,不在微信里給他留太多錢,以免他再充值玩游戲。



5.「科學」地打孩子。

孩子犯了錯,也不是說不能打,而是要科學地打,按照流程打孩子。

第一,打孩子要分年齡段。

一般來說,0-3歲,孩子剛來到這個世界上才不過3年時間,是安全感建立的重要時期,父母要無條件地接納他們,這個時期,堅決不能打;

3-6歲,孩子有了一定的規則意識,這時,父母就要幫助孩子建立規則,可以在孩子違反規則時適當地以「打」作為懲戒的手段;

6-12歲的孩子已經逐漸進入青春早期,當他們犯錯誤時,可以打,但是盡量少打,最好不打;

12歲以後的孩子,他們的自我意識泛濫,堅決不能打。這個時期再打孩子,容易加劇孩子的叛逆心理,造成孩子的過激行為;或者助長孩子的暴力傾向。



第二,找一個孩子該挨打的事情打他。

當孩子犯了原則性錯誤或者做傷害自身安全的事情時,可以打孩子。父母一定要注意,該不該打孩子不能以自己的情緒發泄作為判斷標准,而是以先制訂好的規則作為依據。

第三,在打孩子之前先警告他。

如果在規定時間內,他不再出現不當的行為,就不打;如果孩子對於父母的警告依然不聽,再根據情況打。



第四,打孩子時,要准確定位。

比如打屁股,幾秒鍾之內打完,不能打的時間太長;更不能抓住孩子的要害部位就打,比如頭、臉、頸椎、大臂和腰等部位,都不能打,以免讓孩子產生被侮辱的感覺或者因為父母一時情緒失控傷害到孩子而遺憾終生。

不能在卧室里打孩子,因為卧室是休息的地方,如果要吵孩子或者打孩子,可以去客廳或者書房。

第五,打完孩子,還要和孩子聊聊。

在打完孩子大約一、兩天之後,父母要主動和孩子重新談談,父母以分享自己的感受為主,讓孩子真正從挨打中吸取教訓,有所成長。



那些巴掌和哄騙換來的,是長期的鬥智斗勇,親子關系的雞飛狗跳;而耐心和堅持換來的,是孩子的性情平和,遵守規則,易於溝通。

為人父母,一定不能做穿西裝的「野人」,用粗暴野蠻的手段對待孩子。你說呢?

5、太極拳的基本姿勢是什麼

下面的腰腿和上面的肩、肘、腕、掌盡可能呈圓弧狀,不出稜角,以避免被對手抓住關節弱點攻擊;
一般的步法腳尖與膝保持同一方向;以馬步為例,蹲得越低大腿要叉得越開,兩腳距離越大;
兩掌心相對,相距一小臂遠,便於施展擒拿功夫;
全身保持渾圓的整體感,以便於近身攻擊時施展「全身都是手」的短打功夫;
適當蹲身,挺直腰背,稍微收下巴,挺直頸椎,便於將腰腿的力量整體地運用出來……

太極拳的練習過程就是一個不斷修正錯誤的過程。每個人需要注意的要點各不相同。往往師傅教導的要點只是針對師傅自己或某個徒弟的,學習時要注意分辨。
初學時最要注意的:感覺別扭的姿勢肯定是有問題的姿勢!要自己注意找問題並修改。有條件的多向師傅請教修改的對錯。

多看他人的練拳心得,即使還沒開始學拳,也可以多看書。太極拳是「內家拳」的一種。所謂內家拳,說的是一半練習一半感悟,不應該像軍體拳那樣千人一面地適合廣場練習,應該關起門來自己修煉自己的功夫——就像一百人學習王羲之的書法,應該學出一百種風格才妥當,完全像王羲之就不叫書法——叫「復印」。具體到練拳姿勢也應該有差別,每個人的身材條件不一樣,練得完全像師傅一樣,說不定就是錯的。

一切「要訣」都應該是針對具體的學員,公布出來就難免掛一漏萬。先練起來再說。

6、你做過讓你父母很感動的事有哪些?

爸媽只需要一句溫暖的話都會感動好久。十五六歲時候在外上學一年回家兩三天、母親回節打了個電話心血來潮答唱首世上只有麻麻好、我唱笑了麻麻哭了。記得,為爸媽做的感動事情,就是一次媽媽過生日,做了一桌子菜,雖然味道不是那麼好。

與頸椎照光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