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落枕和頸椎半脫位到底有什麼區別?跪求!!!
落枕:為單純的肌肉痙攣,輕者5~7天可愈,重者可延到數周不愈,推拿療法於本病療效甚佳。成人若經常性的發作者,常提示為頸椎病的前驅症狀。如有外傷史,應拍攝x線片,以排除骨折、脫位及頸椎病。 本症治療以舒筋活血,溫筋通絡為原則,使頸項部氣血通暢,肌肉放鬆,則症亦隨之而解除。
治療方法 :
(1) 按揉法:患者坐位,先拿風池、風府、天柱、完骨,推橋弓,再以大魚際按揉,天宗、肩井、缺盆、落枕等穴,每穴連續按揉半分鍾,以酸脹麻感為度,並按揉痙攣的肌肉及壓痛明顯處。
(2) 患者坐位,用輕柔的滾法、一指禪推法在患側頸項及肩部治療,配合輕緩的頭部前屈、後伸及左右旋轉活動。再用拿法提拿頸項及肩部或彈撥緊張的肌肉,使之逐漸放鬆。
(3) 患者坐位,主動放鬆頸項部肌肉。用搖法治療,使頸項作輕緩的旋轉,搖動數次後,在頸微向前屈位時,迅速向患側加大旋轉幅度作扳法,手法要穩而快速,旋轉幅度要在病員能忍受的限度內。
(4) 患者坐位,最後可在患部加用擦法和熱敷,以活血止痛。
注意事項 :
(1) 頭頸部扳法,不可強求有彈響聲。
(2) 疼痛甚者(頸項不敢轉動者),可先按揉患側天宗2~3分鍾,並囑患者輕緩轉動頸項,當痛稍減後,再用以上方法治療。
(3) 囑咐患者頸項部保暖,不宜睡高枕。
2、頸部按摩手法,求知道?
可以網上買個頸部電流按摩器。還蠻好用的
3、頸椎病靠按摩可以恢復嗎,我才十九歲頸椎病非常非常嚴重,謝謝大家告之下治癒方法,謝謝
治療的方法很多,近幾年我僅僅用一天一次,一次一克的中葯,療效非凡。
4、搖法的[臨床應用]
常用於頸椎病、落枕、肩周炎、四肢關節扭挫傷等各關節疼痛屈伸不利等症。
5、對頸椎有好處的穴道
你好!頸椎病、頸椎不舒服、僵硬、酸脹痛等等。。。多抬頭看高處 比如放風箏 看星星 長時間上網 每隔30分鍾就要起來活動一下 頸椎 肩周 腰椎部位 可以做的運動是 『搖頭晃腦』古人讀書時為何這樣呢 這就是很好的保護頸椎 肩周 。一條就是頸肩部位多運動。可以加我詳細咨詢。
6、如何利用推拿手法消除運動後腰背部肌肉酸痛
運動後的肌肉酸痛學名叫遲發性肌肉酸痛。其由兩個因素決定。
1、乳酸堆積。
2、肌肉微細結構破壞所致。
乳酸堆積是因為力量訓練中糖酵解代謝中,代謝產物中有乳酸所致;肌肉微細機構的破壞會在訓練後恢復期出現癒合,癒合後的肌肉會比原來肌纖維變粗,這叫超量恢復原理,是肌肉生長的原動力。
由於訓練後肌肉微細結構破壞,立刻的按摩會使破壞情況加重,等於加劇了肌肉組織的損傷。所以按摩過的小腿會更痛,而且疼痛恢復時間也要比不按摩的那條腿慢。這就好比是頭上磕了一個包,馬上用手揉(按摩)會使包腫痛加重。
延遲性肌肉酸痛(Delayed Onset Muscle Soreness,DOMS)是指在激烈運動後8-24h所發生的肌肉酸痛現象,通常在運動後24~72h達到最到最高點,並持續數天才會完全恢復。DOMS好發於不習慣、大強度的離心訓練之後,在訓練結束數小時發作,並持續數日。它是運動訓練中的常見症狀,以離心訓練結束後延遲發作的疼痛和肌力減退為主要表現。由於推拿方法在各運動隊的廣泛運用及其獨特的優勢,所以在DOMS的防治上越來越受重視。
運動關節類按摩手法
1.搖法
動作要領
(1)頸部搖法:病人取坐位,術者立其身後,一字托住下頜部,另一手扶住後枕部,治療師雙手相對用力作前後左右的環轉搖動。
(2)肩部搖法:病人取坐位,術者立其患側,一手扶持患側肩部,另一手握其手腕部或肘部,治療師雙手相對用力作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的肩關節環形運動。
(3)大幅度搖肩法:受術者取坐位或站立位,兩上肢自然下垂並放鬆。術者於其前外方,兩足前後開立呈前弓步,令其一側上肢向前外上方抬起,以一手反掌托於其腕部,另一手扶壓其上呈挾持狀。操作步驟是先將其上肢慢慢向前外上方托起,位於下方的一手應逐漸翻掌,當上舉至160°左右時,即可自虎口向下握住其腕部另一手隨上舉之勢由腕部沿前臂、上臂外側滑移至其肩關節上方,略停之後,兩手協調用力,使按於肩部的一手將肩關節略向下方按壓並予以固定,握腕一手則略上提,使肩關節伸展,隨即握腕一手握腕搖向後下方,經下方至前外方45°位稍停,此時扶按肩部一手已隨勢沿其上臂、前臂滑落於腕部,呈兩手挾持其腕部狀,然後將其手臂上抬經術者胸前運轉至初始位,此過程中握腕一手應逐漸變成手掌托腕,另一手則經其腕部的下方交叉滑移回返至其腕關節的上方。此為肩關節大幅度的搖轉一周,可反復搖轉數次。
注意:在大幅度搖轉肩關節時,要配合腳步的移動,以調節身體重心。即當肩關節向上、向後外方搖轉時,前足進一小步,身體重心在前;當向下、向前外下方搖轉時,前足退一小步,身體重心後移。
(4)肘部搖法:體位同上,術者一手握待患肢腕上部,另一手托其肘部,作肘關節的小幅度環轉運動。
(5)腕部搖法:體位同上,術者一手握持患肢腕上部,另一手握持手掌部,作腕關節的小幅度杯轉運動或左右搖動。
(6)髖部搖法:病人取仰卧位,術者立其患側,一手按持膝部,另一手托持足跟,兩手協調用力,作髖關節自前向後或自後向前的大幅度旋轉運動。
(7)膝部搖法:術式基本同上,以術者托持足跟的手為主作環轉活動,小幅度搖動膝關節。
(8)踝部搖法:體位同上,術者一手托持足跟部,另一手握住足掌部,作踝關節的小幅度環轉運動。
(9)腰部搖法:仰卧位搖腰法:受術者取仰卧位,兩下肢並攏,屈髖屈膝。術者雙手分按其兩膝部或一手按膝,另一手按於足踝部,兩手臂協調用力,做環形搖轉運動。
坐位搖腰法:受術者取坐位,兩下肢伸直。術者一手按壓其腰部,另一手托抱住雙肩關節稍上方,兩手臂協調施力,做環形搖轉運動。
俯卧位揺腰法:受術者取俯卧位,兩下肢伸直。術者一手按壓其腰部,另一手托抱住雙下肢膝關節稍上方,兩手臂協調施力,做環形搖轉運動。
動作要領
(1)搖轉的幅度應控制在人體生理活動范圍內,由小到大,逐漸增加。由於人體各關節的活動度不同,故各關節的搖轉幅度亦不同。
(2)搖轉的速度宜慢,尤其是在開始操作時更宜緩慢,可隨搖轉次數的增加及受術者的逐漸適應適當增快速度。
(3)搖轉方向可以按順時針方向或按逆時針方向,一般情況下是順逆時針方向各半。
(4)搖動時施力要協調、穩定,除被搖關節肢體運動外,其他部位應盡量保持穩定。
(5)對習慣性關節脫位、椎動脈型頸椎病及頸部外傷、頸椎骨折等病症禁止使用患處關節搖法。
2.拔伸法
拔伸法又名「牽引法、「牽拉法」、「拉法」,包括全身各部位關節、半關節的拔伸牽引。
操作方法
(1)頸椎拔伸法:包括掌托拔伸法,肘托拔伸法和仰卧位拔伸法三種。
①掌托拔伸法:病人坐位,術者站於其後。以雙手梅指端和縲紋面分別頂按住其兩側枕骨下方風池穴處,兩掌分置於兩側下頜部以托挾助力。然後掌指及臂部同時協調用力,拇指上頂,雙掌上托,緩慢地向上拔伸1~2分鍾,以使頸椎在較短時間內得到持續牽引。
②肘托拔伸法:病人坐位,術者站於其後方,以一手扶於其枕後部以固定助力,另一側上肢的時彎部托住其下頰部,手掌則扶住對側顏面以加強固定。托住其下額部的肘臂與扶枕後部一手協調用力,向上緩慢地拔伸1~2分鍾,以使頸椎在較短的時間內得到持續的牽引。
③仰卧位拔伸法:病人仰卧位,術者置方凳坐於其頭端。以一手托扶其枕後部,另一手扶托下頜部。雙手臂協調施力,向其頭端緩慢拔伸,拔伸時可根據病情需要而定,使頸椎得到持續的水平位牽引。
(2)指間關節拔伸法:以一手握住病人腕部,另一手搜住患指末節,兩手同時施力,向相反方向拔仲。
動作要領
(1)拔伸動作穩而緩,用力均勻而持續,方向相反。
(2)在拔伸的開始階段,用力由小到大,逐漸增加,拔伸一定程度後,則需要一個穩定的持續牽引力。
注意事項
(1)不可用突發性的暴力進行拔伸,以免造成牽拉損傷。
(2)要注意拔伸的角度和方向。
(3)不可在疼痛、痙攣較重的情況下拔伸。
臨床應用
適用部位:本法適用於頸椎、腰椎以及四肢關節。
作用:具有整復關節,松解軟組織粘連、攣縮等功能。
應用:多用於四肢關節傷筋、錯位、脫臼以及頸、腰椎關節、椎間盤的病變。
........
7、頸椎疼怎麼按摩?
頸椎病可以選擇給予持續牽引,理療,推拿按摩,針灸針刀,內熱銀,銀質針,浮針,注射治療,活血化瘀通經活絡的中成葯等方法治療。頸椎病預防比治療更重要:平時避免長時間低頭,特別是不能長時間玩手機,枕頭不宜過高過低。一定要多做頸椎保健操和多運動。
8、20多歲頸椎病好治療么
一般年輕人是由復於長時間制的工作導致的頸部肌肉韌帶的長期的勞損引起的痙攣的症狀。
指導意見:
建議你現在可以先採用保守治療如:牽引,推拿,針灸,理療,局部封閉口服中西葯等保守方法來進行治療,如果治療3個月以上效果不理想,可以考慮微創治療.另外你也可採用採用軟堅通絡的中葯熱敷來進行治療,這樣可以透皮給葯起到軟堅通絡,活血化瘀,以促進局部的代謝機能,從而使肌體緩解壓迫症狀。
9、搖法運用在什麼部位?
關節,搖法是指使關節產生被動性的環形運動,有益於關節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