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頸椎病的運動療法是什麼?
頸椎病是長期伏案低頭的上班族的一種常見病,它是由於頸椎骨組織產生退行性病變形成骨質增生、骨刺,刺激神經根周圍組織,或直接壓迫椎動脈、神經根等。有些病人臨床症狀以頭暈為主,頸部活動受限,嚴重者還可出現肌肉萎縮、眩暈、肢體癱瘓、大小便失禁等。
運動療法可增強頸肩背肌的肌力,使頸椎穩定,減少神經刺激,改善頸椎間各關節功能,增加頸部活動范圍,減輕肌肉痙攣,糾正不良姿勢。運動療法適用於頸椎病症狀緩解期及術後恢復期的患者。具體方法如下:
環繞。頭頸部從左向右緩慢地環繞一圈,然後再從右向左環繞一圈。
旋轉。頭盡力向左側旋轉至最大限度,目視左前方,停留片刻,然後還原。頭轉向右側至最大限度,目視右前方,停留片刻,還原。
屈伸。頭頸部緩慢前屈至胸前,停留片刻,還原。然後頭頸部盡力後伸,使枕部接近後背,停留片刻,還原。
側屈。頸部緩慢地向左側屈,使左耳垂接近左肩峰。然後頸部向右側屈,盡量使右耳垂接近右肩峰。
旋肩。兩臂屈肘,兩手觸肩,以肩為軸,臂帶動肩緩慢地由前向後旋肩。然後再由後向前旋肩。
繞肩。兩臂外展平伸,以肩關節為軸向前環繞,然後向後環繞。
聳肩。左肩峰盡力向上聳動,右肩峰保持不動。然後換右肩峰向上聳動,左肩峰不動。最後雙肩同時向上聳動。
撫項摸背。左臂屈肘,左手心撫項,右臂屈肘,右手背觸背。然後換右臂屈肘,右手心撫項,左臂屈肘,左手背觸背。
牽引。兩臂屈肘,兩手托住頭後枕部,盡力將頭向上提起,同時兩肩下沉,目視前方,保持片刻,然後放鬆。
按摩。雙手掌反復摩擦頸項部,至有發熱的感覺。
以上動作每個重復10遍,每日1次,兩周為1療程。運動時動作幅度和運動量應由小到大,動作應緩慢輕柔。長期堅持運動療法可促進機體的適應代償能力,達到鞏固療效、減少復發的目的。
2、頸椎病的有效療法
1.頸部症狀 視引起根性受壓的原因不同而可輕重不一。主要因髓核突出所致者,由於局部竇椎神經直接遭受刺激而多伴有明顯的頸部痛、椎旁肌肉壓痛及頸部立正式體位,頸椎棘突或棘突間的直接壓痛或叩痛多為陽性,且這些表現尤以急性期為明顯。如系單純性鉤椎關節退變及骨質增生所致者,則頸部症狀較輕微,甚至可無特殊發現。
2.根性痛 最為多見,其范圍與受累椎節的脊神經根分布區域相一致。此時必須將其與乾性痛(主要是橈神經干、尺神經干與正中神經干)和叢性痛(主要指頸叢、臂叢和腋叢)相區別。與根性痛相伴隨的是該神經根分布區的其他感覺障礙,其中以手指麻木、指尖感覺過敏及皮膚感覺減退等為多見。
3.根性肌力障礙 以前根先受壓者為明顯早期肌張力增高,但很快即減弱並出現肌萎縮。其受累范圍也僅局限於該脊神經根所支配的肌組。在手部以大、小魚際肌及骨間肌為明顯。亦需與乾性及叢性肌萎縮相區別並應與脊髓病變所引起的肌力改變相區別。必要時可行肌電圖或皮質誘發電位等檢查以資鑒別。
4.腱反射改變 即受累脊神經根所參與的反射弧出現異常早期呈現活躍,而中、後期則減退或消失,檢查時應與對側相比較。單純根性受累不應有病理反射,如伴有病理反射,則表示脊髓同時受累。
5.特殊試驗 凡增加脊神經根張力的牽拉性試驗大多陽性尤其是急性期及以後根受壓為主者。頸椎擠壓試驗陽性者多見於以髓核突出、髓核脫出及椎節不穩為主的病例;而因鉤椎增生所致者大多為弱陽性;因椎管內佔位性病變所引起者大多為陰性。
建議盡早使用,泰善堂骨立通按摩膏對頸椎病有良好的止痛去痛治療的作用,尤其對除弊立行,消腫止痛效果更佳。
3、頸椎病的自我治療
?
4、頸椎病最有效的療法是什麼?
頸椎病的治療方法有很多,百多數的頸椎病患者可以保守度治療,比如可以使用針灸療法,推拿療法,拔問罐療法,以及做小針刀療法,還可以做頸椎牽引療法,康復鍛煉,物理答療法結合葯物治療等。比較嚴重的頸椎病,就需要手術治療。內頸椎病患者注意日常的頸椎護理容,不要總低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