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頸椎 > 頸椎病的原理

頸椎病的原理

發布時間:2021-01-09 21:10:40

1、為什麼牽引能治療頸椎病?力學原理是什麼?

牽引在骨科治療中應用比較廣泛,它是利用適抄當的持續牽引和對抗牽引力達到整復和維持復百位。適用於頸椎病(神經根型)的牽引度屬於兜帶牽引:一般用枕頜帶托住下頜和枕骨粗隆部,向頭頂方知向牽引,牽引時使枕頜帶兩上端分開,保持比頭稍寬的距離,重量3-10kg.這種方法還適用於頸椎骨折和脫位道。

2、頸椎病發生的原理是什麼

頸椎病的主要原因是脊柱的彎曲過大,因為脊柱是由多個椎骨連接而成的,兩個椎骨的接觸面近乎為平面。姿態挺拔時,椎骨之間是面與面的接觸,受力得到分散,不易損傷;而脊柱彎曲時,椎骨間的接觸面變小,受力趨於集中,甚至集中到一個點,壓力迅速增大,這樣很容易損傷椎骨。高跟鞋使人的重心過度前移,必然造成骨盆前傾,脊柱彎曲增大,腰椎和頸椎受力的集中,容易形成損傷,這種損傷的積累最終將導致頸椎病的發生。
人的力學狀態是一個整體,頸椎曲度和腰椎曲度是完全關聯的,矯正腰椎也自然會矯正頸椎,頸椎康復和腰椎康復的方法也是完全相同的。
你可以試驗下倒走,倒走注意穿平底鞋小步子慢走。
倒走之所以有效,是因為倒走時能強制人體重心後移,矯正脊柱的過度彎曲,只是倒走不容易堅持,也不太安全。其實站立的時候也可以強制重心後移,赤足或穿平底鞋站立,前腳掌踩一本20毫米左右厚的書,這樣腳處於前高後低的狀態,同樣可以強制重心後移,時間越長越好,如果感覺症狀有減輕,可以考慮使用負跟鞋,鞋底是前高後低的,和倒走原理相同,在有些三甲醫院可以買到。以往負跟鞋只是用於矯正骨盆左右方向的傾斜,現在是將其用於矯正骨盆的前傾,道理很簡單。
另外,可以做一下拉伸練習、可以有效緩解頸肩背部肌肉的僵硬,有助於更好地矯正和症狀的減輕。

3、頸椎病發病原理

頸椎病的九個主要症狀
下面來了解下頸椎病的九個主要症狀,這部分的內容可能會和前面的頸椎病早期有哪些症狀有相似或相同的地方,希望大家參考時注意。頸椎病的有些症狀如頸痛、手麻,似乎很容就讓我們聯想到頸椎病,但有些症狀如頭痛、頭暈、心慌胸悶以及各種五官科疾病,就是臨床醫生,由於所學專業的的局限性,無論如何也想不到頸椎病上面去,比如絕大部分年輕患者的頭痛頭暈都是因為頸椎病所致,但當患者就診時,絕大部分醫生往往都讓患者進行頭顱CT或MRI檢查,結果自然是一切正常,但患者頭痛依舊、頭暈依舊,他們卻束手無策了,根本就想不到頸椎上去,這是典型的「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思維。如果僅僅是耽誤了患者的病情也就罷了,最可怕的是一旦診斷錯了,治療也就跟著錯了,如果將咽型(食道型)頸椎病誤診為食道癌而進行大面積的清掃術,那可就真的錯了。所以作為患者能夠根據自己的症狀大致判斷出某種疾病,並就診於相對正確科室的醫生,也是非常重要的。
1、頸肩背痛 :
疼痛時頸椎病的基礎症狀,幾乎所有的頸椎病在早期或全程都有非常顯著地疼痛症狀,疼痛的部位可以發生在頸項部和肩背部,有研究發現在頸椎病人中訴說有頸痛者為92%,肩痛者為71%,上臂痛者為44%,前臂痛者為31%,頭痛者為37%。
其中頸項痛是所有頸椎病最常見的首發症狀,多呈鈍痛、隱痛或刺痛,晨起時多見,伴頸項部僵硬、板滯感。上背痛往往容易被誤診胸椎的疾病,患者主要表現為上背肩胛部疼痛,以肩胛內側緣上角最為顯著,可有明顯條索狀筋結感,有的則表現為自頸椎向下呈扇形散開的上背部廣泛的疼痛,其實就是斜方肌典型的分布范圍。有很多患者以肩部疼痛為主訴症狀,容易被誤診為肩周炎,但其實即使有典型的肩周炎表現,也與頸椎病密切相關,肩部痛在早期疼痛劇烈,為灼痛、刺痛感,慢性期為酸痛、隱痛。
2、 活動受限:頸椎的活動范圍較正常或以前明顯減小,自覺頸項、肩背部肌肉僵硬、板滯、有酸脹感,不能前屈後仰和轉頸困難,有時稍用力轉頸時,會有劇烈的疼痛,並向上肢等處放射,不少患者在轉頸時出現明顯的頭暈症狀,嚴重者甚至會猝倒。
3、頸性頭痛
神經根型、脊髓型、交感型、椎動脈型等各型頸椎病均可引起頭痛,幾乎所有交感型頸椎病患者幾乎無例外的都有頭痛,高達60~80%的椎動脈型頸椎病患者均出現頭痛,相當部分神經根型頸椎病患者也有頭痛症狀。頭痛與眩暈可同時存在,但往往有主次,或以頭痛為主伴有眩暈,或以眩暈為主伴有頭痛,大部分患者頭痛往往多與頭暈交替發作,一般來說早期多以頭痛為主,後期則以眩暈為主。疼痛部位可位於後枕部、枕下部、頭頂部、頭兩側的顳部、眼眶周圍或一側偏頭痛、後頭痛或頭部發麻,但大多數仍以頸枕部、枕頂區疼痛為主。疼痛性質可以是隱痛、鈍痛、刺痛、跳痛、灼痛或酸脹痛。常伴眩暈、眼脹、眼發黑、心跳、出汗、惡心嘔吐、耳鳴等症狀,頸僵硬及頭面部緊縮感甚為常見。我們應該記住,頸椎病時引起頸性頭痛的首要原因,其中偏頭痛可高達70%以上,以女性最為多見。上位頸椎病變導致脊神經直接受到激壓,頸項部肌肉過度緊張激壓神經纖維,頸椎旁的交感神經受骨贅激壓,椎動脈受骨贅激壓變窄或痙攣等原因均可導致頸性頭痛。

4、頭暈頭昏
頭暈,患者有自身或周圍景物向一個方向旋轉的幻覺,身體站立不穩,感覺物體傾斜、下陷等。往往在變換體位、頭部過度屈伸或旋轉時誘發。發作時間可極短暫,也可持續數小時或更長。眩暈發作時可伴有耳鳴、惡心嘔吐、出冷汗、心悸心慌、四肢冰冷等症狀。部分患者則表現為頭部昏沉感,自覺頭重如裹,昏蒙欲睡,打不起精神。
研究發現,95%以上的第一二頸椎(寰樞關節)紊亂患者有輕重不同的頭暈,70%以上原因不明的頭暈與寰樞關節紊亂密切相關,50%以上的頭暈或頭昏患者伴有視力、聽力障礙。所以認為寰樞關節紊亂是引起眩暈的主要因素之一。
5、咽喉腫痛:主要見於咽型(食道型)頸椎病患者,是頸椎椎體前緣骨質增生椎間盤向前突出刺激或壓迫咽後壁或食管所致,以咽喉干澀、咽喉部疼痛、明顯異物、吞咽困難、音啞等咽喉、食道症狀為主要表現,極易被誤診為慢性咽炎、食道癌或神經官能症,確診前誤診率可高達80~90%以上。在頸型頸椎病的早期或發作期病人,幾乎都有咽喉紅腫疼痛的症狀,尤其多發於中青年患者。當然要與許多其他疾病引起的咽痛相鑒別,如感冒、慢性咽炎、化膿性扁桃體炎、風濕病引起的咽痛。
6、心慌失眠
多為頸椎病中椎體骨質增生骨刺形成、或頸椎關節紊亂錯位、椎間盤突出等因素刺激或壓迫了頸部的交感神經節或頸動脈竇,出現一系列的支配內臟器官的交感神經紊亂的症狀。
頸上交感神經節受到激壓則出現心動過速、視力模糊、嗜睡、癲癇、頑固失眠(難入睡或多夢易醒,日間頭昏腦脹、精神疲憊易瞌睡,但卧床卻又頭腦清醒全無睡意)等症狀。
頸中交感神經節和頸動脈竇受到激壓則出現心動過緩、呃逆、甲狀腺腫、血壓升高或降低等症狀。
頸下交感神經節受到激壓則出現房顫、早醒、早醒、出汗異常(全身性或局限性多汗或無汗)等症狀。心慌胸悶:心律不齊,心前區疼痛,胸悶胸痛。
7、上肢痛麻
上肢疼痛多為刺痛、脹痛、燒灼樣痛,嚴重時從頸背部放射至手臂(上臂外側、前臂內外側、肘關節內外側),咳嗽、打噴嚏、深呼吸均可誘發難以忍受的放射痛,絕大多數患者夜間症狀加重,輾轉難眠,甚至徹夜不能入睡,口服止痛葯效果也不明顯,持續時間從數天到數月不等。
肢體麻木主要表現為上臂外側、肩部附近的三角肌區、某個或某幾個手指麻木。神經根型頸椎病和脊髓型頸椎病均可引起,以前者引起上肢麻木最為多見,後者則先從雙側下肢或單側下肢開始發麻、發沉,逐漸加重,再出現一側或雙側上肢麻木、疼痛,持物無力等症狀。
8、步態失穩
步態失穩是脊髓型頸椎病的典型特點,患者多表現為走路發飄,一腳重一腳輕,如踩棉花感。很大一部分患者先從出現單側或雙側下肢發麻、發沉開始,隨之行走困難,下肢各組織肌肉萎縮,抬步緩慢,不能快速行走,嚴重者逐漸出現步態不穩,更不能跑,雙腳如踩在棉花上樣的感覺。步態失穩大多是由於頸椎間盤的退變,關節失穩,骨刺形成,突出的混合物不停地刺激及壓迫脊髓,加上後方肥厚的黃韌帶在頸部後伸時發生皺褶從後方刺激或壓迫脊髓,從而出現典型的脊髓型頸椎病的症狀。
9、頭面五官,五官端正是對一個人容貌是否端莊的最基本的評價,但突然有一天當你照鏡子時發現了下面一些細微的變化,你就應該引起重視,也許頸椎病就離你不遠了,及時糾正一些錯誤的習慣和姿勢,防患於未然,未嘗不是一種好的對策。如果你是一個喜歡照相的人,對照你以前拍過的照片,還能大概推算出頸椎病早期徵兆所潛伏的時間了。
眼睛周圍:左右兩隻眼睛的眼裂大小不同;一隻單眼皮一隻雙眼皮;瞎眼瞼一隻腫脹一隻舒展;一側眉毛高另一側下垂;一側額紋少另一側額紋多且下垂;單側出現眉間縱向皺紋。
鼻子四周:鼻樑部垂直呈歪斜狀,雙側鼻孔不等大,人中溝不直,鼻唇溝一側深另一側淺,一側長另一側短。
嘴巴上下:口角一高一低,或口角偏向一側,下頜稍偏向一側。
耳朵內外:兩耳一側高另一側低;在對耳輪耳腔緣下端頸椎所對應的位置可觸及條索樣、結節狀隆起,甚至呈點狀紅暈或邊緣紅色,用手指按壓時有明顯壓痛。
當然中風先兆、面神經癱瘓時也會出現兩側面部不對稱,但這些疾病往往起病突然,面部不對稱感非常顯著,且同時伴有四肢癱瘓或面神經 的症狀,而因頸椎病所出現的面部不對稱起病非常緩慢且不顯著,至於因為習慣單側咀嚼所導致的面部不對稱則更容易鑒別。
好了,以上就是頸椎病的九大主要症狀,希望能引起大家的注意。

4、頸椎病手術的基本原理?

隨著現代外科學技術的發展,先進手術器械的更新,近年來國內外對頸椎病的手術方法日益增多,療效也逐漸提高,並各自具有特色,但是頸椎病手術治療的基本原理是大致相同的。手術目的不外乎以下兩類。

(1)解除壓迫。通過手術切除病變的椎間盤、骨贅、過於肥厚或骨化的韌帶、增生的鉤狀突、椎板切除或擴大、開放橫突孔等,以達到減輕壓迫,消除刺激、壓迫和粘連的目的,消除脊髓、神經或椎動脈的壓迫,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環。

(2)增強穩定。在椎體間植骨融合,通過人工的方法去除病變節段不穩的動力因素,恢復或增強頸椎的穩定性,恢復其生理曲線,限制局部活動,防止進一步使脊髓、神經受到損害,消除病椎節段的異常活動。

5、物理療法治療頸椎病的原理是什麼?

應用天然或人工製造的聲、光、電、熱、磁等物理因子作用於人體,達到防治疾病的方法,稱為物理療法,簡稱理療。

理療在臨床上應用廣泛,具有其獨特的醫療價值,是治療頸椎病的一種輔助手段。頸椎病往往出現頑固的頸肩痛,電療、熱療都具有良好的緩解疼痛作用。

當頸椎骨質增生壓迫神經根和脊髓時,可致炎症反應。應用超聲波、紅外線、電療、熱療等,可產生促進炎症消退,吸收水腫的作用。

炎症反應日久可造成組織粘連,手術後的患者往往有大量的瘢痕。理療具有松解粘連,軟化瘢痕的作用。

神經根和脊髓長期受壓可致肢體麻木,肌肉萎縮,電療能刺激神經根,興奮脊髓,減輕麻木,促進肌萎縮的恢復。

6、頸椎枕對頸椎病真的有用嗎?作用原理是什麼?

只能一定程度上地預防和緩解,但不能治頸椎病。

7、礦泉水瓶治療頸椎病的原理是什麼?

用一個空的圓柱形礦泉水瓶子裝滿熱水,再用干毛巾裹一圈 1、不讓熱水直接燙傷皮膚; 2、有毛巾更柔軟不硌人;3、使頸椎抬得更高。然後患者去掉枕頭平躺在床上,並將裹了毛巾的熱水瓶放在頸後凹陷中,平躺約半小時即可。此方法可以在睡前半小時做,做完以後正常使用枕頭睡覺即可。

原理1、床上平躺時身心放鬆,同時處於輕微仰頭姿勢就可放鬆頸部肌肉緩解疲勞。2、使用熱水可以起到熱敷的作用,促進頸部血液循環,加快頸部堆積的代謝產物排出,用干毛巾包裹一則沒有濕氣侵襲,二則緩沖熱水燙傷皮膚。3、礦泉水瓶裝滿水後的硬度可以很好的撐起頸椎,改善頸椎生理曲度。瓶子的大小以自己舒適為宜。

那麼該如何用礦泉水瓶保養頸椎呢?用一個空的圓柱形礦泉水瓶子裝滿熱水,再用干毛巾裹一圈(1、不讓熱水直接燙傷皮膚;2、有毛巾更柔軟不硌人;3、使頸椎抬得更高),然後患者去掉枕頭平躺在床上,並將裹了毛巾的熱水瓶放在頸後凹陷中,平躺約半小時即可。此方法可以在睡前半小時做,做完以後正常使用枕頭睡覺即可。原理1、床上平躺時身心放鬆,同時處於輕微仰頭姿勢就可放鬆頸部肌肉緩解疲勞。2、使用熱水可以起到熱敷的作用,促進頸部血液循環,加快頸部堆積的代謝產物排出,用干毛巾包裹一則沒有濕氣侵襲,二則緩沖熱水燙傷皮膚。3、礦泉水瓶裝滿水後的硬度可以很好的撐起頸椎,改善頸椎生理曲度,瓶子的大小以自己舒適為宜。

與頸椎病的原理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