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預防治療頸椎病有什麼好的辦法?
平時要多點注意放鬆和活動頸椎啊!另外也可以試試攀高的頸椎按摩儀,紅光照射+低頻電脈沖治療+遠紅外磁石熱灸,由內而外都能放鬆到頸部肌肉,還能刺激穴位,按摩完感覺全身的壓力都沒了
2、頸椎的保健措施有哪些呢?
工間休息:長期從事案百頭工作的人,應增加工間休息和活動時間,以增強全身的血液循環,消除局部肌肉疲勞,預防和緩解頸椎病的症狀。因此,這是屬於頸椎病的保健之一。
枕頭合適:合適的枕頭對頸椎病的保健有重度要意義。一般仰卧者枕高一拳,側卧者枕高一拳半,約10cm左右。枕芯以木棉、蕎麥皮為好,裝填量要適當,以保持一定的硬度和彈性。彈性過大的枕頭容問易造成頸部肌肉的疲勞和損傷。防止損傷:頸椎病的保健在平時應防止頸部外傷及落枕,以免頸椎韌帶損傷。
頸椎病的保健工作還要注意頸部的運動,頸椎病的急性發作要減少活動量,當頸椎病處於緩解期的時候可以進行頸部和脊柱運動的改善。頸椎病的頸部運動方法可以選擇左右答轉頭,前屈後仰,左右側屈等動作。做上述運動時頸椎病患者最好用雙手扶住椅背,動作宜慢,逐漸增加活動量。
頸椎病患者應該要做好局部的保健工作,並版且要減少活動量,能有效緩解頸肩酸痛的症狀,頸椎病的權患者最好採取中醫推拿或按摩的方式來緩解,需要做好保健工作,要了解頸椎病的常見保健常識,頸椎病患者要經常活動頸肩,能促進全身的血液循環。
3、頸椎病的術後護理措施有哪些?
目前,手術治療是恢復頸椎康復的有效辦法。手術目的是切除突出椎間盤以解除對神經和椎動脈壓迫。頸椎手術術後病情復雜,並發症多:術後高質量的護理及正確的功能鍛煉對預防並發症、功能恢復、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頸椎病的術後護理(武漢世紀國醫堂頸椎病診療中心)目前,手術治療頸椎病是頸椎恢復的重要治療方法,手術的成功,除了認真的術前准備、仔細的術中操作外,術後的觀察、護理也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現代頸椎病手術一般均有良好的穩定性,術後3~5天在頸托的保護下就可離床進行活動。患者可以早期活動並不代表頸椎病沒有早期並發症,術後24h是並發症多發的危險期。患者回到病房後床旁應該准備換葯包、氣管切開包、靜脈切開包、血壓計、吸痰器、急救車等物品,以備應急之用。要及時觀察血壓、脈搏,觀察患者的呼吸情況,特別是觀察患者頸部及其引流管的情況。發現頸部增粗、呼吸急促要考慮可能是頸部血腫形成,需要緊急處理,在床旁切開或者重新進手術室進行手術處理。除此之外,術後要保持正確的卧位,前路手術患者可枕矮枕,後路手術患者去枕平卧或放薄棉墊,勿壓傷口。翻身時一定要護士協助,保持頭、頸和軀干在同一平面,維持頸部相對穩定。重症頸椎病患者的護理重症頸椎病患者的護理臨床價值絕不亞於外科治療,所有參與醫療的醫護人員都應密切配合,共同做好下列護理工作:按照整體護理模式的要求,每一項護理都必須有利於患者的整個治療,重症頸椎病患者不僅要熟練做好所有床邊基礎護理和康復技術操作服務,還要有熱情周到體貼的心理護理和精神鼓勵以幫助患者恢復尊嚴,成為身心健康的社會人。指導和幫助患者每2h主動或被動翻身一次,如皮膚無破損,則可用溫水擦洗,按摩身體壓迫部位,然後撲上些滅菌的細膩爽身粉保持乾燥,並寢卧氣墊床,可有效預防壓瘡的發生。用布套包裹的軟泡沫墊或橡膠氣圈放置在上述重點部位下部,以減輕對潮紅皮膚的壓迫,並報告醫生。在陪護人員幫助下離床拄杖行走對預防褥瘡很有益處。在護理重症頸椎病患者時,除了要注意本病的病痛,還要注意是否有其他並發或繼發病症,決不能將患者的一切病痛均歸之於本病而不及其他。注意並發症和繼發病很重要,及時對它們做出適當的護理與治療更加重要。要縱觀全局,綜合考慮,切勿顧此失彼,延誤時機。總之,頸椎病的術後護理是一項很艱巨的任務,無論是家人還是醫務工作者,都應該認真地做好護理工作,做好出院護理指導,有利於患者穩定病情,鞏固療效,加速康復。
4、勁椎病人的護理措施有哪些?
頸椎病概況
什麼叫頸椎病
因頸椎間盤退變及其繼發性改變刺激或壓迫鄰近組織而引起的各種症狀和體征稱為頸椎病。
頸椎有7塊,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它們是最靈活、活動頻率最高的椎體,在承受各種負荷、勞損後,逐漸出現退行性變。一般來講,頸椎的老化與退變20歲左右就形成了,逐漸發生椎間盤變性、脫水、血腫及微血管的撕裂、骨刺,關節及韌帶的退行性變及椎管狹窄。研究發現,我國頸椎病人的椎管矢狀徑普遍較小,平均比正常人小3毫米,原來椎管僅10餘毫米。
一、 頸椎病的常見病因
慢性勞損、外傷及其他 1)不良的睡眠體位如高枕;2)工作姿勢不當:長期處於坐位,尤其是低頭工作,造成頸後部肌肉韌帶組織的勞損。另外屈頸情況下,椎間盤的內壓大大增高,使髓核後移而出現退變;3)不適當的體育鍛煉:超過頸部耐量的運動造成外傷,所以頭頸部的練功要注意,不能蠻練,頸椎已有退行性變不提倡鍛煉;4)身體的其他疾病會造成頸椎病變如糖尿病、甲狀腺功能減退等內分泌的疾病也可促使頸椎退行性變。
二、頸椎病的症狀
1)頭頸活動受限,閉眼時向左右旋轉頭頸,引起偏頭痛或眩暈。
2)活動時有疼痛。
3)頸部有僵直。
4)伴有手肩臂感覺異常疼痛(皮膚過敏、蟻走感、手指發熱、發冷等)。手指無力。
5)由於顱內供血不促可引起腦後部缺血而表現一系列頭部症狀,如偏頭痛、視力障礙、耳鳴、聽力減退等。
6)有椎管狹窄者可在低頭時突然引起全身麻木,或有過電樣的感覺。
三、檢查
X線檢查、CT、MR、DSA(椎動脈數字減影血管造影),可見椎體有唇狀變或骨刺。
四、頸椎病的治療
自我療法
頸圍:限制頸部的過度活動,緩解椎間隙內的壓力。增加頸部的支撐作用。
牽引:可以在家中,也可在醫院內,低枕頭,糾正高枕無憂姿勢。作用:限制頭頸部活動。有利於椎間隙內突出物的還納。
按摩與推拿法,理療操作的方法要揉和。
頸椎病是否要開刀
20—30年前頸椎病診斷和治療方法較少,也困難,手術開刀更少見,稱之為手術的「禁區」,因為頸部血管量多,十分密集,頸部的結構有食管、淋巴管、大血管,離血管心臟又近、壓力大、小口子的損傷就會引起大出血而導致生命危險。另外壓迫脊神經的骨刺長得較深,骨質增生和鈣鹽的沉積使病變變得很堅硬,手術難度大。但是醫生們還是沒有停止探索,1976年突破難點,開了禁區,給癱瘓、四肢活動受限的病人手術,現在手術的成功率大大提高,據有關論文報道達95%。
脊髓型頸椎病如何治療
脊髓型頸椎病早期可試用非手術療法,主要是休息、頸部牽引、頸圍保護及葯物療法等。頸部可行輕手按摩或理療,但切忌推拿,尤其是手法較重的推搬及復位等動作。
在什麼情況下需要手術呢?
凡是具有下列情況之一者應該考慮手術:①頸脊髓受壓症狀明顯(急性、進行性),磁共振或CTM等也已證實脊髓明顯受壓;②病程較長,症狀不斷加重而又診斷明確者;③脊髓受壓症狀雖為中度或輕度,但非手術療法治療1~2個療程以上沒有改善而又影響工作和正常生活者。
由於脊髓型頸椎病病情一般較重,手術的范圍一般也較大,因此,病人及家屬都應重視手術前的准備與手術後的注意事項,積極配合醫護人員,以求最佳療效。
病情不同、治療時間的早晚不同,同是脊髓型,預後可能相差很大。一般來講,椎間盤突出或脫出致病的病人預後大多較佳,痊癒後如能注意防護,少有復發者;中央型頸椎病治療收效快、效果好;如果椎管矢狀徑明顯狹小,再同時伴有較大骨刺或是後縱韌帶鈣化者,預後普遍較差;病情發展到後期處於重度狀態者,尤其是脊髓接近完全變性、已失去恢復可能的病人,預後最差。因此,一旦患病,切勿拖延。此外,伴有全身嚴重疾患或主要臟器(心、肺、肝、腎等)功能不佳者,預後亦差。對於後兩種病人在選擇手術療法時,醫生都比較慎重。
錐動脈型頸椎病的治療
非手術療法可以使80%—90%的病人好轉和治癒。輕者可用頸圍保護,重者則需要採用牽引療法,一般需卧床持續牽引3—4周,再用頜—頸石膏頸部制動4—6周,有效率可達90%以上。10%——20%的病人需要做減壓性手術。手術療法適用於個別久治無效或反復發作已影響工作、生活者,尤其是伴有脊神經根或脊髓受壓時,手術率更高。
椎動脈型頸椎病預後大多良好,尤其是因椎節不穩致病的病人。症狀嚴重者經手術治療,效果也大多滿意,少有復發者。
神經根型頸椎病如何治療
神經根型頸椎病以非手術療法為主,98%以上的病人可以治癒或好轉。牽引療法再配合合適的頸圍制動及止痛解痙類葯物如索密通等有明顯效果。推拿按摩等手法操作亦有一定療效,但應請富有臨床經驗且操作輕柔的正規醫師治療,切忌粗暴操作,否則容易引起意外,尤其是頸椎椎管狹窄和以骨刺增生為主的病人更要小心,因推拿失誤引起醫療糾紛的事例每年都可遇到。
目前,手術病人僅占此型的1%左右,但隨著人們對生活質量要求的提高和醫保制度的改革,手術所佔比例正在逐漸提高。凡具有以下情況者應考慮手術:一是非手術療法4周以上無效,而且在臨床表現、影象學檢查所見及神經定位檢查一致的病人;二是進行性肌肉萎縮及劇烈疼痛而診斷明確者;三是非手術療法雖然有效,但症狀反復發作,影響工作、學習和生活者。
神經根型頸椎病的預後情況,根據不同的病因差別較大。
單純性頸椎間盤症及髓核突出者:預後大多良好,治癒後少有復發。但髓核脫出已形成粘連、難以回復者,則易有後遺症。
鉤椎關節增生者:應盡早採取正規的非手術療法,其後果多較滿意。但是,如病程較長或是療法不當、拖延時間過久者,由於在根管處已經形成蛛網膜下腔粘連,並在神經根處形成瘢痕,則療效不佳。
椎節側後方或小關節骨質廣泛增生引起根性痛者:不僅治療復雜,大多需要手術,而且效果也較差
5、頸椎病怎麼保養
平時要注意適當的活動,不要久坐,上海的話開元等骨科都是,先檢查一下看看是不是嚴重,然後評估恢復方案即可。
6、頸椎病有哪些其他治療措施?
(一)頸椎牽引有許多物理因子對頸椎病均有良好的效果,其中以頸椎牽引最常用
頸椎牽引的治療作用①解除肌肉痙攣,緩解疼痛卧位頸椎牽引時,頸部肌肉的肌電活動減少,肌肉的緊張降低②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有利於損傷的軟組織修復,促進水腫的吸收和炎症的消退③松解軟組織粘連,牽伸攣縮的關節囊和韌帶,矯治脊柱後關節的微細異常改變,使脊柱後關節嵌頓的滑膜復位,或有助於關節突關節輕微錯位的復位,改善或恢復脊柱的正常生理彎曲④增大椎間隙和椎間孔,改變突出物(如椎間盤)或骨贅(骨質增生)與周圍組織的相互關系,減輕神經根受壓,改善臨床症狀研究證實,當頸椎牽引的重量達到6~7kg時,椎間盤內部的壓力減少70%,當重量達到10kg時,幾乎測不到壓力
1.坐位牽引適用於病情較輕或經卧位牽引後,需要繼續牽引的患者(圖11-2-10)
圖11-2-10坐位牽引
牽引時一般頭前屈20°~30°,以眩暈症狀為主的患者可以保持頭部中立位牽引牽引重量由5kg(或體重的1/10)開始,每天牽引1~2次,以後每隔3~5天增加1~2kg,最大可達12~15kg每次治療時間15~20分鍾,最長不超過30分鍾每周治療3~5次,持續3~4周
2.卧位牽引又稱為床頭牽引,適用於病情較重或不能坐位牽引的患者由於需要24小時牽引,常在病房使用牽引時頸部保持前屈30°~45°,持續性牽引時重量從2~3kg開始,逐漸增加到4~6kg,每2小時休息10~15分鍾,2~3天或症狀緩解後牽引重量再減少到2~3kg,並逐漸縮短牽引時間或改為坐位牽引
(二)其他物理治療其他常用治療頸椎病的物理療法包括:
1.直流電離子導入治療
利用直流電場作用和電荷同性相斥異性相吸的特性,將各種中西葯物作用於頸部
2.間動電流治療
將電極置於頸和肩臂痛點處,使用間升或疏密波對症止痛;置於頸交感神經節處,使用密波,對椎動脈型及有交感神經症狀的效果較好
3.感應電治療
以脈沖方式或配以離子導入等方法,作用於頸背部肌肉,以提高肌張力,加強肌力,可使長期反復發作所致頸背肌力減弱的患者得到恢復
4.超刺激治療
以波寬2nls,頻率約100Hz的方形波,用患者可耐受的最大電流作用於頸椎部位作用類似間動電流,因電流強度刺激性大,故止痛效果明顯而迅速
5.高頻電治療
常用的有超短波短波微波等方法利用深部電熱的作用改善椎管椎間孔橫突孔內的脊髓神經根椎動脈等組織的血液供應,以利於受刺激壓迫的脊髓神經根椎動脈等組織恢復對脊髓型和椎動脈型療效較好
6.手法治療
如頸椎關節松動中醫的手法按摩等,對改善頸椎病的症狀均有良好的療效
(三)葯物治療葯物在頸椎病的治療中,可以起到輔助的對症治療作用,常用的葯物有以下幾類
1.非類固醇消炎鎮痛葯這一類葯物,主要是針對神經根受到刺激引起的損傷性炎症,起到消炎鎮痛的作用,常用於頸痛肩痛上肢麻木的病人主要葯物有阿司匹林吲哚美辛奈普生布洛芬雙氯芬酸等
2.使肌肉鬆弛的葯物這類葯使肌肉的痙攣得到緩解,解除了對脊髓神經血管的刺激如巴氯芬乙哌立松等
3.鎮靜劑能減輕神經的興奮性,也能使肌肉的緊張得到緩解,適於精神興奮緊張激動的病人一般常用地西泮,睡前口服,也可用健腦安神的中成葯
4.神經營養葯這是對任何一種類型的頸椎病都有治療意義的葯物常見的葯物有維生素B1片,每次10mg,每天3次,以及其他復合維生素
5.中葯熱敷用祛風活血通絡止痛的中葯,如當歸桂枝紅花接骨木路路通川羌活各50g,五加皮虎杖絡石藤等各100g,放在布袋內用蒸籠蒸,待水燒開15分鍾後取出來,置於頸部熱敷30分鍾
(四)矯形器的應用頸椎病的治療中常使用頸圍和頸托(圖11-2-1112)
頸圍和頸托具有以下作用
1.固定頸椎於適當的位置,改變不良體位,以保持正常體位通過支撐作用使頸部肌肉得以休息,緩解肌肉痙攣,減輕局部疼痛
2.限制頸部過度活動以保持局部穩定,減少脊髓神經根血管及關節面之間的互相刺激摩擦所產生的創傷性炎症反應,並促進其消散和吸收
3.緩解與改善椎間隙的壓力狀態,減少頸椎間盤的勞損退變,有助於盡快康復,並可避免可能的外傷
4.糾正頸椎內外平衡失調,防止小關節紊亂錯位及脫位等,以保持頸椎序列及椎體間關節間的穩定,加強頸部支撐作用
5.在施行手術前作為一種非手術治療方式,為手術創造必要的條件,也為術後採取固定製動措施做准備術後則可減輕手術局部及鄰近部位的創傷性反應,限制頸部活動以防止植骨塊的壓縮或脫出,促進骨融合和患部軟組織癒合
頸圍和頸托可應用於各型頸椎病患者,對急性發作期患者,尤其對頸椎間盤突出症,交感神經型及椎動脈型頸椎病的患者更為合適
需要注意的是:長期應用頸圍和頸托,可以引起頸背部肌肉萎縮,關節僵硬,因此,穿戴時間不可過久,穿戴期間要經常進行頸椎醫療體操當症狀逐漸減輕後,要及時除去頸圍及頸托,加強肌肉鍛煉
(五)手術療法頸椎病只有少數患者經過非手術的系統治療,不能改善症狀或症狀進行性加重而需要手術手術的適應證如下:頸椎間盤突出,經非手術治療後根性疼痛未得到緩解或繼續加重,嚴重影響生活及工作者;頸椎病有脊髓受累症狀,經脊髓碘油造影有部分或完全梗阻者;頸椎病病人突然發生頸部外傷,或無明顯外傷而發生急性肢體痙攣性癱瘓者;頸椎病引起多次頸性眩暈暈厥或猝倒,經非手術治療無效者;頸椎病有明確的交感神經症狀,經非手術治療無效,而嚴重影響工作者;頸椎病椎體前方骨贅,引起食道或喉返神經受壓症狀者
根據手術途徑不同,可分為前路手術前外側手術及後路手術三種:①前路及前外側手術:適合於切除突出之椎間盤椎體後方骨贅及鉤椎關節骨贅,以解除對脊髓神經根和椎動脈的壓迫同時需進行椎體間植骨融合術,以穩定脊柱②後路手術:主要是通過椎板切除或椎板成形術達到對脊髓的減壓減壓後應輔以後方脊柱融合術
7、頸椎病的護理措施有哪些
1、強化頸部肌肉和韌帶,這是屬於頸椎病的護理方式之一。積極鍛煉頸部肌肉可以有效增強頸椎生物力學結構的穩定性、強化正常的頸椎生理曲度、促進血液和淋巴循環,能有效預防並減輕頸椎病。2、頸椎病的護理需做到防止外傷與落枕。外傷(如車禍造成的「揮鞭傷」)可能損傷頸部肌肉和韌帶,並進一步破壞頸椎的穩定性,進而誘發或加重頸椎病。落枕也是一種損傷,因用枕不當造成頸椎病的發生,故總是在睡後發病。3、避免受寒也能夠起到頸椎病的護理作用,受寒將導致頸椎病患者的肌肉張力增高、失去彈性,從而易於損傷,張力增高也會增加椎間盤壓力、壓縮椎間隙而惡化神經根壓迫症狀,受寒還可能導致神經根周圍的頸椎病的炎症加重。4、頸椎病的護理需慎用頸椎牽引,對於頸椎來說,最重要的就是維持正常的、穩定的生物力學結構,而頸椎正常生物力學結構的基礎就是生理曲度(又稱生理前屈、前凸),而牽引將導致頸椎生理曲度變直而不是恢復,故頸椎病患者不宜經常牽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