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尋求治療脊髓型頸椎病的有效方法【脊髓型頸椎病】
請將影像學資料用數碼相機照下來後上傳,我會給你詳細的答復。謝謝你的問題。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 骨科 楊晉才
(楊晉才大夫鄭重提醒:因不能面診患者,無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議僅供參考,具體診療請一定到醫院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北京朝陽醫院楊晉才 http://dryangjincai.haodf.com/
2、脊髓型頸椎病能正骨嗎?
不能,這個部位的手法治療非常危險,正規的骨科醫生是不會讓你去正骨的。
3、脊髓型頸椎病的臨床症狀有哪些?
1、脊髓型頸椎病典型表現。在疾病初期,患者會出現下肢麻木的症狀,可一側發病,也可雙來側發病,肢體有沉重感。患者下樓梯時會感覺到雙腿發軟,無法站穩。病情嚴重的患者甚至出現源步調不穩、行走困難的現象。隨著病情不斷加重,患者的上肢也出現麻木、疼痛的症狀,雙手變得沒有力氣,不靈活,無法做精細的動作,百比如寫字、拿筷子等。嚴重的患者甚至無法進食,需要在別人的幫助下才度能進食和行走。到了疾病晚期,患者出現肢體癱瘓,生活無法自理,還會有膀胱症狀,表現為尿頻、尿急、尿失禁等。
2、伴隨症狀。除了典型的脊髓損傷症狀,還會有其他的伴隨症狀。頸椎退變會導致頸部疼痛知,部分患者在頸椎前原骨贅的壓迫下出現吞咽困難。不同的患者有不同的表現類型,有些患者下肢道症狀比較嚴重,有些患者上肢功能障礙比較嚴重,具體表現因人而異。
4、脊髓型頸椎病如何治療
治療
1.非手術療法
仍為本型的基本療法尤其是在早期的中央型(上肢型)及前中央血管型(四肢型)患者約近半數病例可獲得較明顯的療效,但在進行中應密切觀察病情,切忌任何粗暴的操作及手法,一旦病情加劇應及早施術以防引起脊髓變性。
2.手術療法
(1)手術病例選擇 ①急性進行性頸脊髓受壓症狀明顯,經臨床檢查或其他特種檢查(MRICT檢查等)證實者應盡快手術;②病程較長,症狀持續加重而又診斷明確者;③脊髓受壓症狀雖為中度或輕度,但經非手術療法治療1~2個療程以上無改善而又影響工作者。
(2)手術入路及術式 視病情、患者全身狀態、術者技術情況及手術操作習慣不同等選擇最為有效的手術入路及術式。①手術入路 對以錐體束受壓症狀為主者原則上採取前方入路而對以感覺障礙為主伴有頸椎椎管狹窄者則以頸後路手術為主對兩種症狀均較明顯者視術者習慣先選擇前路或後路1~3個月後再根據恢復情況決定需否另一入路減壓術。②手術術式 對因髓核突出或脫出所致者先行髓核摘除術之後酌情選擇界面內固定術植骨融合術或人工椎間盤植入術對因骨刺壓迫脊髓所致者可酌情選擇相應的術式切除骨贅施術椎節的范圍視臨床症狀及MRI檢查結果而定原則上應局限於受壓的椎節後路手術目前以半椎板切除椎管成形術為理想操作時應注意減壓范圍要充分盡量減少對椎節穩定性的破壞。
(3)視每例手術為第一次 每位外科醫師都應該如此,包括高年資者。
(4)重視手術後護理後繼治療及康復措施 應像對待手術一樣認真,切不可因掉以輕心而發生意外。
5、脊髓型頸椎病的診斷標準是什麼?
脊髓型頸椎病如何診斷?下面,小編將為您帶介紹脊髓型頸椎病的診斷標准。1.緩慢出現肢體麻木、緊束感,手部動作笨拙,痙攣步態。2.有一定的感覺障礙平面,上下肢肌張力升高,腿反射亢進,Hoffmann、BaLin—等病理征陽性。3.X線檢查無特徵性表現,可見病變椎間隙狹窄,椎體後緣骨質增生。 CT檢查則對椎體後緣骨刺、椎管矢狀徑的大小、後縱韌帶骨化、黃韌帶鈣化及椎間盤突出的判斷較為直觀和准確,有助於明確診斷並可指導手術方案設計,三維CT可重建脊柱結構,在立體水平上確認致壓物的大小和方向,為排除椎管內病變,可行CTM檢查。MRI顯示脊髓前方呈弧形壓迫,多節段病變可使脊髓受壓呈波浪樣壓跡,嚴重者脊髓可變細,如合並後方壓迫則脊髓呈串珠狀。磁共振還可顯示椎問盤突出,病程長者可見壓迫員重的部位脊髓變性,其信號增強。嚴重者脊髓內可有空洞形成。脊髓有空洞形成者往往病情嚴重。即使徹底減壓也無法恢復正常
6、脊髓型頸椎病需與哪些疾病鑒別?
(1)脊髓腫瘤。特點是: X 線平片顯示椎間孔增大、椎體或椎弓破壞;脊髓碘油造影,梗阻部位造影呈倒杯狀,脊椎穿刺奎肯施泰特試驗陰性;在完全梗阻病例,腦脊液呈黃色,易凝固,蛋白含量增高。
(2)後縱韌帶骨化症。因為後縱韌帶的骨化使椎管狹窄,影響脊髓血液循環。嚴重者可以壓迫脊髓引起癱瘓。脊髓造影和CT 及核磁共振對其診斷有很大的幫助。
(3)枕骨大孔區腫瘤。其症狀是枕後痛,同側上肢痙攣性麻痹,並發展到下肢、同側下肢和對側上肢。手和前臂肌肉有萎縮現象。
有時可出現感覺改變。其特點是:脊髓造影,梗阻的位置較高,碘油難以到達顱腔;可出現顱凹腦神經的症狀;晚期可引起腦壓升高,有眼底水腫、腦膜刺激征。
(4)脊髓粘連性蛛網膜炎。其表現為脊神經感覺根(前根)和運動根(後根)的神經症狀,或有脊髓的傳導束症狀。奎肯施泰特試驗有不全梗阻或完全梗阻。細胞數及蛋白的增加無一定數值。其特點是:脊髓造影時,碘油通過蛛網膜下腔時困難,呈蠟淚狀變化。
(5)合並硬化症。這是一種亞急性或慢性進行性脊髓病。病變部位在脊髓後索及側索,以下頸段、上胸段為多。多見於中年患者。
有深淺感覺障礙及痙攣性癱瘓。其特點是有胃酸缺乏或貧血。奎肯施泰特試驗通暢。脊髓碘油造影無梗阻。
(6)脊髓空洞症。好發於頸胸段,有感覺障礙,有時感到臂部疼痛。
其特點是發生於年輕人,多為20 ~ 30 歲。痛覺與其他深淺感覺分離。
以溫度覺減退或消失為明顯。
(7)原發性側索硬化症。這是一種原因不明的神經系統疾病,當侵犯皮層脊髓運動束時,表現為雙側錐體束損傷,肌張力增高,淺反射消失,肌肉萎縮。其特點是無感覺障礙;奎肯施泰特試驗通暢;脊髓造影無阻塞現象。
(8)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這是一種原因不明的腦干運動核、皮層脊髓束和脊髓前角細胞損害的疾病。發病緩慢,好發於中年人的頸膨大部。其症狀特點是上肢肌肉萎縮性癱瘓,小肌肉明顯,手呈鷹爪形;下肢痙攣性癱瘓,腱反射活躍或亢進;病變發展到腦干時,可發生延髓麻痹而死亡。其鑒別點是:無感覺障礙;脊髓造影,無梗阻現象。
7、哪些脊髓型頸椎病適合手術治療?
脊髓型頸椎病多在中年以後發病,男性多見,一般起病緩慢,多數患者的症狀逐漸加重,臨床表現為頸部脊髓受壓的症狀及體征,如上肢麻脹、力弱、手指動作不靈活、下肢發軟、力弱或行走費力、下肢踏棉感等,嚴重者可引起四肢癱瘓、大小便瀦留,後果嚴重。
對臨床症狀較輕的病例,如上肢麻脹、力弱、不靈活或下肢力弱但尚能行走的患者,可行積極的非手術治療觀察,而有以下表現者,如拖延過久不僅影響恢復,而且可加重脊髓損傷病變程度,因此應及時手術治療。
(1)有急性進行性脊髓壓迫症狀,經神經學檢查與X線定位符合者,或經CT、核磁共振檢查或脊髓造影檢查證實確診者,應盡快手術治療。
(2)頸脊髓壓迫症狀雖較輕,但經短期正規非手術治療無效,且已影響正常生活、工作者。
(3)有脊髓受壓症狀不到2 年,經常復發,影響正常生活、工作者。
(4)頸脊髓受壓症狀與體征呈進行性加重,或突然加劇者,其中包括外傷後之病例。
(5)同時伴有腰椎椎管狹窄症者,應先行頸部手術,3 ~ 6 個月後再酌情行腰椎減壓。
8、脊髓型頸椎病有哪些體格檢查的異常
醫生檢查病人時可以發現,頸部的活動一般沒有限制,四肢肌肉一般沒有明顯的萎縮表現,上肢握力可有減退,雙下肢肌肉力量大致正常。上、下肢呈痙攣性癱瘓,四肢肌張力增高,病人行走時呈痙攣步態或呈剪刀步態,但上肢在病損節段水平可出現遲緩性麻痹。同時,醫生用橡膠叩診錘在病人四肢的肌腱處敲敲打打進行檢查時,可以發現四肢腱反射亢進,若上肢腱反射減弱或消失則表示病損在該神經節段水平。一般在軀干及四肢可以查出有痛覺過敏或減退的區域,這也往往是與運動神經元疾病鑒別的重要之處。病人可有胸式呼吸減弱或消失以及腹壁反射、提睾反射消失的表現,脊髓型頸椎病可以檢查出四肢病理反射陽性: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骨科張立髕陣攣(+):患者仰卧位,下肢伸展,檢查者用拇指及示指夾住患者髕骨上緣,突然向遠端方向用力推動,並保持一定推力,陽性者髕骨上下顫動。踝陣攣(+):患者仰卧位,髕膝兩關節稍屈曲,檢查者用左手托起患者小腿,右手持患者足底前端,突然推足呈背屈位,並保持一定推力。陽性者踝關節呈節律性反復跖屈運動。巴賓斯基征(+):病人仰卧,下肢屈曲,檢查者用左手把持病人踝關節使肌肉放鬆,足呈輕度外展位,由後向前劃足底外緣皮膚。如拇趾背屈,其餘四恥呈扇形散開則為陽性。霍夫曼征(+):檢查者以右手的示、中二指夾持病人的中指末節,使其腕關節背屈,其餘各指處於自然放鬆狀態,檢查者以拇指迅速彈刮患者中指指甲,此時由於中指的指深屈肌突然受到牽拉,而引起其他各指屈曲運動。上述陽性反射,是脊髓受到病變侵害的表現,應引起高度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