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頸椎 > 中國頸椎病發病率

中國頸椎病發病率

發布時間:2020-03-30 15:06:14

1、我國腰頸椎病患者已突破2億 ,多為辦公室一族,那麼該如何防治腰頸椎病?

隨著時代的發展,手機等電子產品也稱為深入到人們生活中,越來越多的人都手不離機,眼不離屏,變成了行走的低頭族,頸椎病的發病率也是越來越高。相較而言,辦公室一族除了休閑時候的手機侵害,上班時間還要盯著電腦屏幕辦公,白天對著電腦,晚上對著手機,所以與其他上班族相比,辦公室一族中,得頸椎病的人的佔比相對較高。


常見的頸椎病病因有頸椎退行性變、發育性頸椎管狹窄、慢性勞損等,會伴有頸背疼痛、手指發麻、上肢無力、下肢乏力等症狀表現,常見發病於中老年人、睡眠體位不佳者、長期坐姿不當者之中。但是現在的頸椎病與人們的生活習慣和工作有很大關系,再在加上鍛煉的機會少、手機等電子產品的使用越來越多,呈現出一種越來越年輕化,越來越職業化的發展趨勢,而且絕大部分的頸椎病病因均為慢性勞損。

超過正常活動范圍的最大限度或超過局部所能耐受極值的各種超限活動表現均稱為慢性勞損,頸椎的慢性勞損主要由以下三種引起:

1、不正當的工作姿勢。大量的統計數據表明一些工作量不大,強度不高,但長期處於一個坐姿的,尤其是低頭工作者的頸椎病發病率居高不下,其中刺綉女工、辦公室人員、打字抄寫者、儀表流水線上的裝配工等均上榜。

2、不良的睡眠體位。因大腦處於休息狀態下不能及時調整,其持續時間長,會引起椎旁肌肉、韌帶及關節的平衡失調,進而引起勞損。

3、不正確的鍛煉方式。適當的鍛煉有助於預防和緩解頸椎病的發作,但是一些加重頸椎負荷和卻反正指導的鍛煉卻會適得其反。

目前頸椎病的治療方法較多,但是普遍都是以減緩疼痛為主要目的,而且葯物還有副作用,所以更推薦大家將頸椎矯正放在平時,同時做好預防,在平常的生活中要注意個人習慣,在適當的時候要去進行調節,或者進行適當的運動,這樣才能保持頸椎的正常。

2、頸椎病分幾種,每一種的證狀

椎病的類型單從大家熟知的方面進行介紹的話,基本上包括三種,它們分別是脊髓型、椎動脈型、神經根型,其實這只是頸椎病的類型中比較常見的,還有其它幾種類型也需要我們進行了解,下面就給大家進行逐一的介紹。
頸椎病根據臨床表現分為頸型、脊髓型、椎動脈型、神經根型、交感型和其他型。
1.頸型頸椎病症狀:較為常見,是最早期的頸椎病,以頸部症狀為主,以青壯年發病居多,主要表現為局部疼痛,頸部不適感或活動受限等,此時百洋黃葯師建議大家可以在家常備一款頸椎牽引器,可以有效改善頸部血液循環,緩解頸部疼痛。
2.神經根型頸椎病症狀:此型發病率最高,先有頸痛及頸部發僵;繼而有肩背痛或上肢疼痛。上肢有沉重感,握力減退,有時持物墜落,手指有麻木感等。患有此種頸椎病的朋友,百洋健康網黃葯師建議您可以服用頸痛片,頸痛片專門用於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屬血瘀氣滯、脈絡閉阻症。另外搭配著頸椎牽引器使用會有效緩解頸部疼痛。頸痛片7盒裝正好是一個療程的用量,百洋健康網重磅推出明仁頸痛片7盒裝+頸椎牽引器僅為208.00元(數量有限,購買前請咨詢客服),共節省182元,而且免運費,不僅價格實惠而且對症用葯,早日幫助大家擺脫頸痛苦惱。
3.脊髓型頸椎病症狀:發病率約占頸椎病的10℅15℅,以中老年以上人為多,急性發病多為外傷所致,可出現截癱或偏癱。多數發病緩慢,先有上肢症狀,手部發麻或活動不靈;或先有下肢症狀,如發麻及行走不穩,軀干有緊束感等。
4.椎動脈型頸椎病症狀:發病率與脊髓型相近。多見頭昏、眩暈、甚至摔倒;有時出現惡心、嘔吐、視物不清、耳鳴、耳聾。當頭頸處於某一位置時,常可誘發上述表現。
5.交感型:臨床表現較復雜,常見有偏頭痛、枕後痛;或有視物不清,畏光、流淚、眼球發脹、眼瞼下垂;或有耳鳴、聽力障礙、面部發麻等。
6.其他型:又稱混合型,上述兩種或兩種以上類型症狀同時出現。
這六種不同的頸椎病的類型,就是i我們今天主要要進行了解的,它們各自的症狀都會有著比較明顯的地方,也是對其進行定義的一個標准,了解到每一種頸椎病的類型的相應症狀以後,我們就會對其更加的熟悉和熟知。

3、10多歲的孩子會得頸椎病嗎

頸椎病、腰椎病為中老年專利的傳統正逐漸為現實所改寫,目前,這兩種疾病的發病率急速上升,並且明顯趨向低齡化。其中,中小學生頸椎病的發病率正急速上升。
從近期在廣州召開的全國頸椎病學術會議上傳來消息:我國頸椎病的發病率正呈不斷上升的趨勢,頸椎病發病率越來越高,隨不同年齡段的增長,其發病率也成倍增加。相關調查也顯示,目前,全國大約有7%-10%的人患上了頸椎病。50-60歲年齡段頸椎病的發病率約20%-30%;60-70歲年齡段達50%。
頸椎病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疾病。頸椎、腰椎發病的最本質因素是年齡的增長使椎間盤自然老化。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長時間伏案工作以及使用電腦、駕車、用高枕、睡軟床等諸多因素,都使人長時間保持單一姿勢,肌肉韌帶疲勞,從而加速了頸椎、腰椎疾病的發生;同時,飲食結構的改變及體重的增加,也會促使疾病發生。據一些專家介紹,在他們接診的頸椎病病人當中有過半患者年齡在40歲以下,其中,不乏風華正茂的年輕人,年齡最小的只有兩歲。

4、白領一族為什麼容易得頸椎病?

伴隨著都市生活節奏的加快,現在在白領一族中,你只要觀察一下,總會發現好多人會習慣性的揉著脖子,或趴在辦公桌前,或繼續盯著電腦,直到某一天脖子疼得不了,脖子後面像背了三座大山,只好去看醫生,才發現,原來是得了頸椎病。 在辦公室勤奮工作是否一定會付出頸椎病的代價?是什麼原因導致這一切的發生?要怎麼才能預防?一旦得了這個病我們又應該該怎麼辦? 脖子痛和頸椎病有什麼密切關聯? 「整天脖子疼」不一定是頸椎病。引起脖子疼的原因還有很多,比如睡眠時頭頸姿勢不當;枕頭墊得過高、軟硬不當或高低不平;頸部外傷;頸部受風著涼; 當然也可能是早期頸椎病引起,因此,如果剛開始痛,就要注意一下,避免不良姿勢,比如躺在床上看電視、看書,長期偏一側睡覺;同時注意使用合適的頸椎保健枕頭,一定要挑選適合自己體形的枕頭。也可以找專業的整脊推拿醫生進行治療。 頸椎病的主要症狀是什麼? 頸椎病又稱頸椎綜合症,可發生於中老年人,也可發生於青年人,是由於人體頸椎間盤逐漸地發生退行性變、頸椎骨質增生或頸椎正常生理曲線改變後刺激或壓迫頸神經根、頸部脊髓、椎動脈、頸部交感神經而引起的一組綜合症狀。 頸椎病的症狀主要有: 1.頸型:主要頭、頸、肩疼痛等異常感覺,並伴有相應的壓痛點。特徵是頸部僵硬、不舒服、疼痛,以及活動不靈活,這也是最常見的一種類型。 2.神經根型:病人的手掌或手臂麻木、疼痛、握力減弱,有時連拿杯都覺得沒有力,病情嚴重時,整夜疼痛難於入睡。 3.椎動脈型:病人的征狀是偏頭痛、頭暈,或者胸悶、胸痛。每次眩暈發作都和頸項轉動有關。 4.交感神經型:臨床表現為頭暈、眼花、耳鳴、手麻、心動過速、心前區疼痛等一系列交感神經症狀。 引起頸椎病的原因是什麼? 主要原因如下,首先是由於年紀的增長導致。年齡漸長,頸椎間盤退行性變,以及由此而致的整個頸椎和頸椎其它部位的退變產生了頸椎病。 第二是慢性勞損引起,包括以下幾點: 1.睡眠的不良體位:因其持續時間長,會造成椎旁肌肉、韌帶及關節的失調,加速頸椎退變。 2.工作的姿勢不當:處於坐位,尤其是低頭工作的,雖工作量不大,強度不高,但頸椎病發病率很高。生活中長時間打麻將,看電視也可以造成頸椎病。 3.不適當的體育鍛煉:超過頸部耐量的活動或運動,可加重頸椎負荷。

5、什麼是頸椎病?有多少人發病?

發病率:根據調查結果證明,50歲左右的人群中有25%的人患過或正在患頸椎病,隨著年齡的遞增而成倍地增加。並且發現頸椎病有年輕化趨勢,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患有頸椎病。

6、現在中國人有頸椎病的有多少?

近年來,我國頸椎病的發病率越來越高。調查顯示,全國大約有7%~10%的人患頸椎病。而且,頸椎病發病出現低齡化趨勢。

與中國頸椎病發病率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