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頸椎 > 頸椎疼怎麼睡

頸椎疼怎麼睡

發布時間:2020-03-30 13:54:14

1、頸椎疼怎麼睡覺?

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調節:
第一、注意適當休息
避免睡眠不足。睡眠不足、工作過度緊張及長時間持續保持固定姿勢等,將導致神經肌肉的過度緊張,強化頸椎病症狀。
第二、改變用枕習慣
頸椎的生理曲度(簡稱頸曲)並非是一成不變的。
德初tang大黑膏可以恢復。

2、頸椎痛怎麼睡覺?

夜間睡眠時出現頸椎痛與頸椎疾病有一定關系,頸部疾病易在夜間靜息狀態下發作,多由於頸部肌肉血供減少,酸性致痛物質無法快速代謝所致。另外,夜間頸痛還與睡覺姿勢、枕頭高度有關。如夜間睡覺頸椎疼痛,而白天頸椎並無不適,應首先通過調節枕頭高度和睡覺姿勢進行改善,建議平卧時枕部高度相應降低,側睡頸椎高度相應增高,保持頸椎的正常曲度,平時生活中減少低頭時間,

3、怎樣睡覺頸椎才不痛而正確

現在市面上有很多的功能性枕頭,頸部位置高出一截,就是為了保護頸椎。但是習慣了蕎麥皮枕頭的中國人還不太習慣這些時髦枕頭的材質。郭主任教的辦法很簡單,而且對80%的人都有效——

睡覺前,把枕頭邊折起來,從側面看就像是一個躺著的「6」,折過來的部分正好托住脖子。至於折過來多少,憑自己的感覺,反復試幾次,最好是半肩高。

這種「6字枕頭」可以讓頸部韌帶不再受到牽拉,在睡眠中就能輕松緩解頸部不適。

此外,辦公族脖子出問題的重要原因是電腦,尤其筆記本電腦對脖子傷害更大。郭主任的辦法是在筆記本電腦下面墊兩本書。書的厚度自己掌握,只要坐直時,視線基本和顯示器的上檐齊平即可。

很多中年人站著時總是「低著頭」,不用問,頸椎一定有問題。因為頸部感受器出了毛病,導致脖子不自覺地前傾,頸部外層肌肉總在使勁,不久頸部疼痛便會出現。

所以,不要以為練習站姿只是舞蹈演員才做的事情,中年人時刻注意要讓頭部保持直立,兩肩稍向後打開。剛開始可能有點別扭,但只要堅持兩三周,之後是非常有好處的。

4、我的頸椎很痛,一陣一陣的,尤其是晚上睡覺的時候不知怎麼睡好,頸椎很痛?

品名:理通(中葯恆溫熱敷離子導入):採用中葯離子恆溫熱效應滲透原理,疏通血管及經絡,抑制和預防病變部位的復發、轉移。本品可消除神經根受壓迫引起的水腫、充血、粘鏈;消除神經根受刺激引發的肌肉痙攣以及神經根受壓肌肉痙攣導致的疼痛。療效安全,無不良反應。 成份:獨活、當歸、木通、全蠍、川斷、五靈脂、葛根、丹參、伸筋草、牛膝、沒葯、穿山甲、紅花、地龍、烏梢蛇、血竭、威靈仙、細辛等四十種中葯配製而成。 功能:活血化淤、通經散寒、舒筋理氣止痛、修復韌帶、軟化骨刺、控制骨刺再生、緩解肌肉勞損有較好的治療及改善症狀,對於風寒濕引起的關節痛有預防保健作用。 適應症: 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症、骨質增生、急慢性腰腿痛、肩周炎、膝關節炎、跟骨痛。 包裝:塑料袋 產品批號:080101 保存期:三年 生產日期:080601 批准文號:07130018號 企業編號:Q/SXZB001-2008

5、我的頸椎疼,睡覺用什麼姿勢比較好~!

到推拿科做下頸部肌肉放鬆,然後復位下就可以了。
選擇感覺較舒服點的姿勢睡就可以了,沒多大講究,畢竟睡著後人體還是會自動翻身的,不會一直保持一種姿勢。

6、睡覺頸椎疼怎麼辦?

硬的床墊容易使脊椎失去曲線,軟的床墊容易造成駝背。一旦有異常,德初tang傳統黑膏葯是可以恢復的。

7、頸椎酸痛怎麼睡?朝天睡還是側睡?該怎麼治療?

牽引
1. 適應證 頸椎牽引常作為神經根型、頸型和交感型頸椎病的首選療法。但脊髓型頸椎病脊髓受壓較明顯者和有明顯頸椎節段性不穩者不宜採用。
2. 頸椎牽引的方法 一般用頸枕牽引帶作頸椎牽引。
(1)姿位:體位可採取坐位或卧位,為了方便,多取穩當的靠坐位,使頸部自軀干縱軸向前前傾約10°-3O°,避免過伸。要求患者充分放鬆頸部、肩部及整個軀體肌肉。牽引姿位應使患者感覺舒適,如有不適即應酌情調整。在椎動脈型患者前傾角宜較小,脊髓型頸椎病患者宜取幾近垂直姿位,忌前屈牽引。
(2)牽引重量與持續時間:常用的牽引重量差異很大,可自患者自身體重的1/10至1/5,多數用6-7kg,開始時用較小重量以利患者適應。每次牽引近結束時患者應有明顯的頸部受牽伸感覺,但無特殊不適,如這種感覺不明顯,重量應酌情增加。每次牽引持續時間通常為20-30分鍾。牽引重量與持續時間可作不同的組合,一般牽引重量較大時持續時間較短,牽引重量較小時持續時間較長。
(3)牽引頻度與療程:一般每日牽引1-2次,也有每日3次者,10-20天為一療程,可持續數個療程直至症狀基本消除。
(4)如坐位牽引療效不著,或患者症狀較重或體弱不耐久坐時,可採用仰卧位牽引。用枕墊保持適當姿位,牽引重量一般為2-3kg。持續牽引2小時後休息15分鍾,然後再作牽引,每天牽引總時間可達1O-14小時。
(5)利用電動牽引器械可進行間歇牽引,被認為有利於放鬆肌肉,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一般是牽引2分鍾,放鬆或減小牽引重量1分鍾,反復進行半小時左右。
(二)推拿
1.作用與適應證 中醫學認為頸椎病系因頸項長期勞累,氣血失和,加上外感風寒、阻滯經絡所致,推拿治療可以調和氣血,桂風散寒,疏筋通絡,從而達到解痙止痛的作用。推拿適用於除了嚴重頸脊髓受壓的脊髓型以外的所有各型頸椎病。
對於脊髓型頸椎病,傳統不主張進行推拿治療,認為有可能加重脊髓損害,但國內已有安全有效的牽引和推拿治療的報道,因此,輕型脊髓型頸椎病不一定禁忌推拿治療,只是手法宜溫和,免除旋扳手法。
2. 方法 頸椎病的推拿手法應剛柔結合,切忌粗暴,常用手法程序如:
(1)在頸背部反復作掌揉、探法和一指禪推法,然後在頸肩部的督脈、手三陽經的部分俞穴如風池、風府、肩內俞、肩井、天宗、缺盆等穴作點、壓或拿法,再在斜方肌與提肩胛肌處行彈撥法。若為神經根型,手法治療應包括肩、肘、手的主要穴位;若為椎動脈型,應包括頭、臉部的百會、太陽等穴位。接著用旋扳手法。最後以抹法、叩擊、拍法作結束。
(2)施行旋扳手法時,先囑患者向一側旋轉頸部,施術者兩手分別置於病人的下枕部和枕後部順勢同時稍用力旋轉頭頸。此時必須注意:1)旋轉角度不可過大。2)不可片面追求旋頸時可能發出的"咔嗒"聲。3)脊髓型及椎動脈型頸椎病不作旋扳手法。
(三)理療
理療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放鬆痙攣肌肉,緩解症狀。方法可選用高頻(微波、超短波)、低中頻電療(如TENS,間動電療,電腦中頻)、超聲波、磁療等。
(四)運動療法
1. 運動療法的作用 頸椎病的運動療法主要是做醫療體操練習,頸椎病醫療體操的目的與作用主要有兩方面:(1)通過頸部各方向的放鬆性運動,活躍頸椎區域血液循環,消除淤血水腫,同時牽伸頸部韌帶,放鬆痙攣肌肉,從而減輕症狀;(2)增強頸部肌肉,增強其對疲勞的耐受能力,改善頸椎的穩定性,從而鞏固治療效果,防止反復發作。
2. 適應證和禁忌證 各型頸椎病症狀基本緩解或呈慢性狀態時,可開始醫療體操以促進症狀的進一步消除及鞏固療效。症狀急性發作期宜局部休息,不宜增加運動刺激。有較明顯或進行性脊髓受壓症狀時禁忌運動,特別是頸椎後仰運動應禁忌。椎動脈型頸椎病時頸部旋轉運動宜輕柔緩慢,幅度要適當控制。
(五)神經阻滯療法
椎間孔阻滯(硬膜外腔阻滯)和椎旁交感神經阻滯術,是有效的治療方法,反復單次阻滯或置管連續注葯,都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單次阻滯每周兩次,5次為一療程。硬膜外腔置管者可每日注葯一次,每5次為一療程。 星狀神經節阻滯術,對治療交感型頸椎病有特效(一般配合椎間孔、頸部痛點阻滯)。常於第一次阻滯治療後即可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但多不能維持長久的療效,故須反復施術以鞏固效果,至少須連續治療2~4個療程。
(六)葯物治療
頸椎病症狀顯著時常用葯物作輔助治療以促進症狀緩解,常用葯物有解痙鎮痛葯、非甾體類消炎止痛葯、神經營養葯及血管擴張葯等。中葯也常應用。
(七)心理治療
(八)日常生活活動指導
1. 枕頭與睡眠:枕頭中央應略凹進,高度為12~16cm,頸部應枕在枕頭上,不能懸空,使頭部保持略後仰。習慣側卧位者,應將使枕頭與肩同高。睡覺時,不要躺著看書,也不要長時間將雙手放在頭上方。
2. 避免做頸部過伸過屈活動:脊髓型頸椎病患者,在洗臉、刷牙、飲水、寫字時,要避免頸部過伸過屈活動。
3. 某些日常活動應該停止:在患病期間,應停止做某些過度活動頸椎的活動

8、一睡覺起來就頸椎疼,怎麼辦

頸椎病的發病機理是生理曲度的改變,建議您可以做一些頸椎的檢查,如頸椎X光片、CT、核磁等確診一下壓迫的部位,對症治療。頸椎病日常要注意以下幾點:
1,睡覺時不可俯著睡,枕頭不可以過高,過硬或過平.
2,避免和減少急性損傷,如避免抬重物,不要緊急剎車等.
3,防風寒,潮濕,避免午夜,凌晨洗澡或受風寒吹襲.風寒使局部血管收縮,血流降低,有礙組織的代謝和廢物清除,潮濕阻礙皮膚蒸發.
4,改正不良姿勢,減少勞損,每低頭或仰頭1—2小時,需要做頸部活動,以減輕肌肉緊張度.預防頸椎病的發生,最重要的是,要改善坐姿,埋頭苦幹時,也可間斷地做肩頸部的運動。

與頸椎疼怎麼睡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