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頸椎 > 肩關節有響聲頸椎病

肩關節有響聲頸椎病

發布時間:2020-03-30 09:57:20

1、頸椎病懂的來

你好:
頸椎病不會引起持續低燒,可能是頸椎勞損,建議避免長時間保持一種姿勢,適當做頸部體操:(l)仰頭:立姿,兩手拇指頂住下顎,慢慢往後始,使頭部保持仰伸狀態,堅持6~10秒鍾。重復6次。 (2)抱項:立姿,雙手十指交叉抱頭後部,使勁將頸部往前拔,堅持6~10秒鍾。重復6次。 (3)抖肩:立姿,兩手自然下垂,慢慢自然地抖動肩頸部15~20次。
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1)日常生活中應注意保持頭頸正確的姿勢,睡眠時要選擇合適的枕頭,不宜過高或過低,一般枕頭以10厘米的高度為宜。注意避免頸部的劇烈轉動。 (2)長期低頭伏案工作者,要注意每工作一小時左右就要適當地活動頸部,以消除頸部肌肉、韌帶的疲勞,防止勞損。 (3)平時要注意保暖,防止受寒涼。

2、有頭、頸、肩疼痛等異常感覺,並伴有相應的壓痛點,是頸椎不好嗎

1.頭、頸肩、部疼痛:起初陣發性疼痛,多數為慢性發作,以後疼痛逐漸加劇或頓痛或刀割樣痛。勞累後或者偶然受到撞擊常使疼痛加重疼痛。晝輕夜重為本病一大特點,這也是早期的肩周炎症狀。2.肩關節活動受限:肩關節向個方向活動受限,隨著病情進展甚至梳頭穿衣洗臉叉腰等動作均難以完成。特別是嚴重時肘關節功能也可受影響:屈肘時手不能摸到同側肩部,尤其在手臂後伸時不能完成屈肘動作。3.怕冷:患肩怕,即使在暑天肩部也不敢吹風,出現了症狀之後,一般來說,肩周炎多半是到中期肩周炎症狀了。4.壓痛:多數患者在肩關節周圍可觸到明顯的壓痛點。5.肌肉萎縮:三角肌岡上肌等肩周圍肌肉早期可出現痙攣,晚期可發生廢用性肌萎縮,出現肩峰突起上舉不便,後彎不利等典型症狀。此時疼痛症狀反而減輕6.體檢,三角肌有輕度萎縮,斜方肌痙攣。崗上肌腱、肱二頭肌長、短頭肌腱及三角肌前、後緣均可有明顯壓痛。肩關節以外展、外旋、後伸受限最明顯,少數人內收、內旋亦受限,但前屈受限較少。7.年齡較大或病程較長者,X線平片可見到肩部骨質疏鬆,或崗上肌腱、肩峰下滑囊鈣化征。肩周炎的症狀就說這么多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其實大多數人都有肩頸疾病,建議保守治療,可以貼肩頸寶寶。。

3、肩關節易得什麼病

1.肩部有哪些關節?有什麼特點?
肩部由5個關節組成,即盂肱關節、肩鎖關節、胸鎖關節、肩胛胸壁間關節、肩峰肱骨間關節。肩部運動是各關節的協調運動,任何關節受傷都將不同程度影響肩的活動功能。
肩是人體活動度最大的關節。因為肩胛盂小、肱骨頭大而圓、關節囊較鬆弛,所以盂肱關節的活動度最大,加上肩胛骨的升降旋轉並沿胸壁繞動(內收及外展),活動范圍就更大了。因此,在運動時肩可以完成較復雜的大范圍的動作;也因此,肩較易受傷。
2.肩部運動創傷有哪些特點?
肩部運動創傷約佔8.4%,這些損傷多見於體操、投擲、排球、舉重、棒球、橄欖球及柔道摔交運動員,其中肩袖損傷最多(60.9%),肱二頭肌長頭肌腱腱鞘炎次之(18%),滑囊炎(4.3%)、盂肱關節脫位和肩鎖關節扭傷及脫位(9.4%)、鎖骨骨折(4.3%)等發生相對較少。
3.肩帶的肌肉各起哪些作用?
肩帶的肌肉很豐富,一塊肌肉的作用也是多方面的,常因肩的位置不同而起不同的作用。按照其起止點可分為4組:
⑴連接肩胛骨與軀乾的肌肉:以穩定肩胛骨為主要任務
前鋸肌:起於1-9肋,止於肩胛骨內緣。由胸長神經支配。其作用是外旋及外展肩胛骨,使肩胛骨緊貼於胸壁上。因此,麻痹後肩外展受限並出現翼狀肩胛。
斜方肌:起於枕骨、項韌帶、C7-T12棘突和棘間韌帶,止於鎖骨、肩峰和肩胛岡。副神經支配。功能為肩胛骨外旋及內收。
大小菱形肌:由C5發出的肩胛背神經支配。主要功能是肩胛骨內收。
此外還有胸小肌、提肩胛肌及鎖骨下肌。
⑵連接肩胛骨與肱骨的肌肉:
肩袖肌群(以穩定盂肱關節為主要任務):是由岡上肌(外展上臂)、肩胛下肌(內旋上臂)以及岡下肌和小圓肌(外旋上臂)組成。肌腱止於肱骨大小結節及部分外科頸部,為聯合腱,似袖口,故稱肩袖。它有懸吊肱骨、穩定肱骨頭、協助三角肌外展上臂的作用。肩袖是肩關節活動中的解剖弱點,特別在負重轉肩時(如投擲、扣球)很容易受傷。岡上肌、岡下肌是由肩胛上神經支配的,此神經途經肩胛上切跡及肩胛岡根部的骨性凹陷,所以當肩胛骨活動時(如排球扣球),該神經較易受傷引起肌肉麻痹及萎縮。
三角肌(肩關節最主要的運動肌):起於鎖骨、肩峰及肩胛岡,止於肱骨乾的三角肌結節。是肩部最強大的外展肌肉。其前部纖維可助肩關節的前屈及內旋,後部纖維後伸及外旋。它受腋神經支配,前脫位時常並發神經損傷引起麻痹。
大圓肌:主要是肩關節的內旋肌。但於肩前屈位時都有較強的後伸作用。雙杠勾手騰身上常拉傷或拉斷此肌肉。
喙肱肌:使肩關節前屈。
⑶連接軀干與肱骨的肌肉(肩關節運動肌):
胸大肌:起點分鎖骨部、胸肋部、腹部。肌腹呈扇形,逐漸移行成兩個扁腱止於肱骨結節間溝的外側。主要作用為內旋和內收肱骨。
背闊肌:起於胸7棘突至骶骨,止於肱骨結節間溝的內側。有內收、內旋及後伸肱骨的作用。
⑷連接前臂及肩胛骨的肌肉:
肱二頭肌:其長頭起於肩胛盂上結節,肌腱在關節內下行,通過結節間溝穿出與關節囊連接的滑膜鞘。它是人體唯一在關節內行走的肌腱。結節間溝較窄,老年人更窄,溝上有橫韌帶保護以防止肌腱滑脫。由於腱鞘較窄,所以很易磨損引起腱鞘炎並續發斷裂。肱二頭肌的短頭起於喙突。兩個頭的肌腹向下逐漸合而為一,再向下又分成兩個頭,分別止於橈骨結節及前臂內側腱膜。肱二頭肌除可以屈肘及使前臂旋後外,還可穩定肩關節,並於肘伸直肱骨外旋位時,有外展肱骨的作用。
4.肩部疼痛都有哪些原因?
肩部疼痛是一個復雜的病症,有很多病可以引起肩部疼痛。
首先,肩以外的因素可以引起肩部疼痛,如⑴臟源性肩部疼痛:肺尖部腫瘤,橫膈下病變(如肝臟膿腫、膽囊炎、胃底賁門癌侵犯橫膈等),縱隔病變包括心臟病。⑵神經源性:如中風。⑶頸源性:頸椎病可以引起肩部疼痛。
其次,系統性疾病也可以引起肩部疼痛:如類風濕關節炎、風濕性關節炎,肩部疼痛可以是首發症狀或與其它關節疼痛同時存在。
第三,肩部本身病變引起的肩部疼痛,如肩部腫瘤、炎症(化膿性關節炎、凍結肩、鈣化性肌腱炎等)、損傷(如骨折、肩峰撞擊綜合征、肩袖撕裂、盂肱關節損傷、肱二頭肌肌腱炎或斷裂、肩鎖關節損傷及脫位)等很多原因。
因此,肩部疼痛不等於「肩周炎」,一定要找專科醫生確診後再治療,以免延誤病情。

4、幫忙診斷下我的頸椎病

這么年輕因該問題不會很大。你平常有無頭暈頭痛,手臂手指是否會麻?如果都沒有問題就不大,建議你到醫院的理療科(記住是理療科不是骨科),或者外面的一些按摩的診所去檢查一下,有必要的話去照個片子。因該只是一般的頸椎勞損。還有平常沒事不要去亂甩脖子,更加不要去甩著響,因為很容易導致頸椎錯位。治療的話一般的理療就行了,一般是針灸、推拿、火罐,如果手不麻的話就不要做牽引! 我知道的就這些,希望對你有幫助吧.

5、每天早晨醒來我的脖子會覺得僵硬動一下就會聽到骨頭的響聲這是什麼原因?

響不是關節在響,它其實是頸部的軟組織,韌帶,我們頸部的肌肉嚴格來講,分好多好多層,我們在活動的時候,各層之間是相互滑動的,當我們有肌肉勞損的時候,局部就有一些炎症的反應,炎症反應就會使肌肉之間的滑動不是那麼光滑,因此在活動的時候就會出現響聲,響聲發生以後,會使原來出現勞損部位得到放鬆了,我們有時候感覺到響兩聲以後覺得特舒服,但是好景不長,舒服一回以後,症狀還是會回來的,主要的原因還是軟組織勞損.
滿意請採納

6、肩關節咯噔響是怎麼回事

考慮是肱二頭肌長頭腱鞘炎,人體上臂前側的肌肉是肱二頭肌,這個肌肉有長短兩個頭,其中長頭從肩關節內穿出後,自肱骨近端的一個溝中走形,當然這個溝是很淺的,如果溝底變淺或者肌腱發炎,就可能出現在活動肩關節的時候,肌腱從溝內滑至溝外,然後再滑回溝內的過程,這個過程就會出現聲響和疼痛!建議首先充分的上肢休息,局部可以理療或者熱敷,效果不好的話可以局部注射封閉葯物!
中葯:可以辨證選用活血化淤的中葯;也可以選用活血化淤、舒筋活絡、消腫散結的中葯直接熱熨、熱敷。立-正-藏-葯-貼,它對風濕、類風濕、頸椎病、腰椎病、肩周炎、關節炎、骨質增生等各種風濕骨病有很好的治療作用

穴位按摩:指壓集中於肩膀前後的一些重要的穴位,比如肩井、肩隅、肩貞等。需要提醒的是,肩周炎會伴有肩膀虛冷,因此進行指壓按摩之前,從頸部到肩膀,先用熱毛巾蒸一遍以加強效果,平時也要注意預防肩部虛冷。當然,如果想要效果更好一點,最好到醫院接受專業的推拿按摩。

刮痧:刮痧板有多種,傳統的方法是使用牛角板,但是其在消毒時,易發生斷裂,在醫療機構中多不使用。我們一般採用玉制板,易於消毒。可反復使用。刮痧時,應在施術部位多多塗抹刮痧油,減少刮時對皮膚的損傷,並能加強活血化淤、疏通經絡的作用,常選用的經絡有手臂外側的肺經、大腸經,每周可刮1—2次。

拔罐:拔罐工具有多種,有玻璃罐、陶瓷罐、竹罐、橡膠罐等,甚至家裡的罐頭瓶也可以用於拔罐。醫院里一般使用玻璃罐,它光滑透明,可以透過玻璃觀察罐內皮膚充血、淤血、起泡及放血時的出血情況,所以使用得最多。家裡一般適合使用橡膠罐,因為它使用方便,用手一捏,就能吸住,一般是覺得哪裡痛就拔哪裡,非常容易掌握,但它沒有用火,少了一個重要的環節,效果就要差一些。常選用的穴位有肩井、肩隅、肩前、肩貞、天宗等穴位。每次選兩個穴,交替使用。

功能鍛煉:所謂「醫三分練七分」,功能鍛煉對肩周炎患者來說非常重要。患者應當在家多做肩關節的運動,特別是適當做大幅度的運動,以預防肩關節粘連、肩部軟組織攣縮。這里推薦3個簡單的運動:1、彎腰轉肩:患者彎腰垂臂,甩動患臂,以肩為中心,作由里向外、或者由外向里的劃圈運動,以臂的甩動來帶動肩關節活動。2、後伸下蹲:患者背向站於桌前,雙手後扶於桌邊,反復做下蹲運動,以加強肩關節的後伸活動;3、爬牆摸高:患者面向站於牆前,雙手上抬,扶於牆上,努力向上摸高,要每天比前一天摸得高。
最後要提醒的是,如果肩周炎病情嚴重的話,最好在醫師指導下,接受專業治療,再結合自我治療,鞏固療效。

7、胳膊一掄,就聽到肩關節「咔嚓,咔嚓」的響!

我也是,右胳膊,不做大幅度的動作沒事,要是上下輪一圈,就會響,但不痛,可能是肩關節軟骨有點問題吧,還好不是太受力的地方。要是膝蓋,就麻煩了,膝蓋受力太大。多做些運動吧!

8、做俯卧撐的時候肩關節有卡卡的聲音?

若是肩部受傷了或是出現某種慢性的疼痛,您仍然不進行活動,那您的肩關節就會變的僵硬,活動就會變的困難、疼痛,產生惡性循環,肩部活動越來越少,肩關節變的越來越僵硬,最後,關節變得徹底僵硬。一旦到這種程度,即使您想活動也難以作到,稍稍移動都會很疼痛。
通常,肩周炎常常起因於創傷或是腱鞘炎、滑囊炎,也可能由中風引起。經常,較難確定起因,不過,任何可以引起胳膊或肩關節活動受限的原因都可能發展成為肩周炎。
糖尿病也可引起肩周炎,雖然具體機制還有待進一步行研究,多傾向於膠原蛋白理論,膠原蛋白是組成韌帶和腱鞘的主要成分,而韌帶則在關節腔內把不同的骨骼相連接,當膠原蛋白出現問題時則會影響關節功能,其中,葡萄糖分子會與膠原蛋白結合,使膠原蛋白功能變性。對於糖尿病患者,由於血糖升高,導致葡萄糖與膠原蛋白的結合物在肩部軟骨和腱鞘的不正常沉積,引起肩關節僵硬,活動受限。可以自己在家裡活動活動,在配合葯物治療。推薦你朸鉦消痛貼,專治肩周炎,腰間盤突出 頸椎病等一些疾病的,效果非常不錯,建議你試試。下面教一些方便的鍛煉方式:輕松治癒肩周炎 (也叫冰凍肩、五十肩 )。

穴位揉摩肩周炎

穴位按摩 :按摩手三里。用左手拇指腹按住右手三里穴 ,揉動 1分鍾 ,換左手 ,每日 3次。按摩印堂穴。用食、拇指按住該穴 ,旋轉揉動 ,每次 1分鍾 ,每日 3次。捏壓患處 :用右手拇、食指捏住壓痛點 ,用力深壓 ,並向前後左右揉動 1分鍾 ,然後用同樣的方法捏右肩。每日 2次。
功能鍛煉 :1、掄拳。左右肩關節劃圈掄動15圈。 2、聳肩。雙手叉腰 ,上下前後縮頭聳肩 ,每次 15下。 3、揪耳廓。兩手交叉揪住耳廓 ,連揪 15下。 4、舉手。十指相挾 ,手心向上、舉過頭頂 ,上下前後搖動 30下。 5、展翅。雙臂平抬成飛翔勢 ,上下扇動 30下。 6、托頭。兩手插入腦後 ,手心向上十指相挾 ,向上托頭 20下。 7、晃肘。兩臂同時抱肘 ,上下左右晃動 30下。早晚各一次。

自我鍛煉治癒肩周痛

1、面對牆壁而立 ,雙手爬牆 ,爭取高度每天上升。
2、手指對叉 ,屈肘翻腕 ,掌心向上 ,用力向天上托舉。
3、雙手在身後相握 ,手背緊貼腰背 ,盡量上提 ,以碰到肩胛骨為度。
4、患側手搭對側肩膀 ,以健側手推患側肘摸背部。上述鍛煉可從不同方向活動肩關節與韌帶 ,逐步恢復其功能。

9、右肩關節響怎麼回事

關節響是很正常的現象,這是因為在活動的時候肌腱的滑動產生的響聲,並不是骨頭的響聲,也不是膝關節有什麼病變,但是如果響的同時伴有疼痛那麼就應該警惕了。
鍛煉時關節發響有兩種可能。一種是關節正常活動而產生響聲,沒有疼痛的感覺。另一種是由於關節本身或它的周圍組織有病變而發生音響,絕大多數伴有疼痛的感覺。屬生理性的關節發響是關節正常活動產生的對身體無害,多見於初練者和關節周圍肌肉力量薄弱的人,隨著健身鍛煉水平的提高,肌肉力量增強,韌帶加固,動作協調,這種音響就會減輕。而屬病理性的關節發響如有「彈響」、「卡住」和疼痛的感覺時,則應在鍛煉前充分做好發響關節的准備活動,並在鍛煉後做好局部按摩和熱敷,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環,防止關節內外的組織過度增長。

10、肩關節響是什麼原因?是因為缺鈣還是因為是肩周炎的現象?

肩周炎的全稱是「肩關節周圍炎」,風濕病專家介紹說,肩周炎的主要臨床症狀為肩臂疼痛和活動受限,是肩關節周圍肌肉、肌腱、韌帶和滑囊等軟組織的慢性無菌性炎症,是一種多部位、多滑囊的病變。可發生本病的肩關節周圍軟組織有:
①岡上肌腱或肌腱袖的損傷或炎症;
②肱二頭肌長頭腱或腱鞘的炎症可繼發粘連性關節囊炎;
③肩峰下滑囊、三角肌下滑囊等肩周滑膜囊的慢性炎症;
④盂肱關節囊的損傷或慢性炎症使關節內外發生廣泛性粘連;
⑤肩鎖關節、肩胸關節和胸鎖關節的病變等。
患了肩周炎,早期主要以肩臂疼痛為主,因為疼痛而不敢伸臂抬肩,夜晚時疼痛加重,常因疼痛而難以入睡或剛入睡又被疼醒。進一步發展則以功能受限為主要表現,患側的肩臂凝滯在一起,外展、伸、屈和旋轉均明顯受限,所以有人將其命名為「凍結肩」。
肩周炎屬中醫「痹證」范疇,西醫屬於纖維織炎、滑囊炎伴滲出、粘連等症。急性期以疼痛為主,夜間尤甚。後期因無菌性炎症慢性粘連而導致肩關節活動受限,形成「凍結肩」。
肩周炎常見症狀:肩周炎多為單側發病,左側較右側多見,少數病人可風雙側同時發病。好發肩周炎的年齡與肩關節產生嚴重退變的年齡相一致,肩部有損傷史或曾經有局部外固定史、受寒史、偏癱史,經常上網操作滑鼠,座下辦公長時間不活動等,也有無任何誘因而發病者。
主要的症狀為肩關節疼痛 、肌肉無力、活動障礙。疼痛為最明顯的症狀,疼痛的程度及性質有較大的差異,或為鈍痛,或為刀割樣,有持久性,夜間疼痛加重,甚至痛醒,影響睡眠。
這種疼痛可引起持續性肌肉痙攣,肌肉痙攣有的很輕,有的很重,疼痛與肌肉痙攣可局限在肩關節,也可以向上放射至後頭部,向下可達腕及手指,也有的向後放射到肩胛骨,向前到胸部;也有的放射到三頭肌或者放射到三角肌、二頭肌直達前臂的橈側肩周炎壓痛點范圍廣泛,因病期不同壓痛點部位和壓痛程度也不一致。
此外,根據肌肉痙攣引起的肌肉疼痛與壓痛部位不同,尚可區分與本病有關疾病的診斷。如左側胸部肌肉的疼痛與壓痛,則應考慮頸椎疾患的診斷。不同病期,肩關節活動障礙的程度也不一致,可由輕微的功能障礙到關節活動完全消失。按肩周炎的發生與發展大致可分為3期,即急性期、慢性期、恢復期。各期之間無明顯界限,各期病程長短不一,因人而異,差別很大。
有時肩關節疼痛並不一定是肩關節本身的原因,頸部的疾患,如最常見的頸椎病就可以導致肩部疼痛。心臟疾病如心肌梗塞、心絞痛有時也會向左肩部放射,而被誤診為肩周炎。膽囊疾病、膽結石、膽囊炎疼痛向右肩部放射,也可能誤認為是肩周炎。總之,能夠引起肩部疼痛的疾病很多,對於肩部疼痛應該仔細診斷、明確病因、對症施治。 可以試試<jtyzg>,是治療這個病的最佳產品。

與肩關節有響聲頸椎病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