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五點支撐法的原理是什麼?
五點支撐法原理就是腰背部用力,就會消耗脂肪,出汗,達到鍛煉肌肉的目的。增強腰背肌和腹部肌肉的力量,維持脊柱的穩定,預防腰部損傷的發生。
五點支撐法是一種簡單的鍛煉腰背肌肉方法,做法為仰卧位雙膝屈曲,以足跟、雙肘、頭部當支點,抬起骨盆,盡量把腹部與膝關節抬平,然後緩慢放下,一起一落為一個動作,連續20-30個。
拱橋式(五點支撐法)注意事項:
拱橋式是鍛煉腰背肌最好的方法,能增強腰背肌的力量,預防腰部損傷的發生。做拱橋式鍛煉一般選擇五點支撐法,因五點支撐法對腰椎的負荷較小,鍛煉量較輕。如果想進一步加大鍛煉量,可選擇三點支撐法,但此種方法不適用於有頸椎疾患的人。
1、 拱橋式鍛煉的次數和強度要因人而異,一般每次鍛煉二十到四十次,約五分鍾左右。鍛煉一定要循序漸進,每天逐漸增加鍛煉量。如鍛煉後感到腰部疼痛不適或者是發僵等,應適當地減量或停止鍛煉,以免加重症狀。
2、 拱橋式鍛煉五點支撐法對腰椎的負荷較小,而拱橋式鍛煉三點支撐法對腰椎的負荷比五點支撐法大,要求頸椎的力量要強,頸椎不好的患者,最好的選擇五點支撐法鍛煉腰背肌肉的力量。
參考資料:網路-五點支撐法2、一個人的長壽難道真的是取決於個人頸椎所支撐的年數嗎?
別聽他的,胡編亂造!屍體標本還能支撐百年呢!人之長壽與遺傳、心態、生活環境、生活規律有關;與營養、保健、運動、衛生均無大關系。
3、平板支撐對頸椎好嗎,頸椎病能做平板支撐嗎
平板撐和頸椎沒關系,頸椎病是可以做平板撐的,平板撐靠的是腹橫肌的耐力,頸椎不承重的。
4、頸椎老是感覺很疲勞,有一種支撐不起腦袋的感覺.
我和你有相同的症狀,下面的介紹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頸椎病是臨床上常見的疾病,以往多見於中老年人,近年來有年輕化的傾向;過去是會計、教師的職業病,現在則是辦公室里的多發病。頸椎病的主要症狀是頸部疼痛板滯伴有上肢的疼痛麻木,但是現代醫學研究表明,頸椎病還會產生頭痛、頭暈、耳鳴、眼睛發脹、胸悶氣急、四肢無力等症狀。治療頸椎病的方法有很多,推拿、針灸、牽引、理療、局封、葯物等,還有手術,都能起到很好的效果,但是,如果病人不配合治療,不注意自我保養和功能鍛煉,就會拖延病情,並容易復發。
一.保養
1.用枕適當 人生的三分之一是在床上度過的,枕頭的高低軟硬對頸椎有直接影響,最佳的枕頭應該是能支撐頸椎的生理曲線,並保持頸椎的平直。枕頭要有彈性,枕芯以木棉、中空高彈棉或穀物皮殼為宜。喜歡仰卧的,枕頭的高度為5厘米左右(受壓以後的高度);喜歡側卧的,高度為10厘米左右。仰卧位時,枕頭的下緣最好墊在肩胛骨的上緣,不能使頸部脫空。其實,枕頭的真正名字應該叫「枕頸」。枕頭不合適,常造成落枕,反復落枕往往是頸椎病的先兆,要及時診治;另外要注意的是枕席,枕席以草編為佳,竹席一則太涼,二則太硬,最好不用。
2.頸部保暖 頸部受寒冷刺激會使肌肉血管痙攣,加重頸部板滯疼痛。在秋冬季節,最好穿高領衣服;天氣稍熱,夜間睡眠時應注意防止頸肩部受涼;炎熱季節,空調溫度不能太低。
3.姿勢正確 頸椎病的主要誘因是工作學習的姿勢不正確,良好的姿勢能減少勞累,避免損傷。低頭時間過長,使肌肉疲勞,頸椎間盤出現老化,並出現慢性勞損,會繼發一系列症狀。最佳的伏案工作姿勢是頸部保持正直,微微地前傾,不要扭轉、傾斜;工作時間超過1小時,應該休息幾分鍾,做些頸部運動或按摩;不宜頭靠在床頭或沙發扶手上看書、看電視。
4.避免損傷 頸部的損傷也會誘發本病,除了注意姿勢以外,乘坐快速的交通工具,遇到急剎車,頭部向前沖去,會發生「揮鞭樣」損傷,因此,要注意保護自己,不要在車上打瞌睡,坐座位時可適當地扭轉身體,側面向前;體育比賽時更要避免頸椎損傷;頸椎病急性發作時,頸椎要減少活動,尤其要避免快速的轉頭,必要時用頸托保護。
二.鍛煉
頸椎的鍛煉應該慎重,要避免無目的的快速旋轉或搖擺,尤其是頸椎病急性期、椎動脈型頸椎病或脊髓型頸椎病。我們推薦的方法簡單易行,但要達到防病治病的目的,必須持之以恆。
1.頭中立位,前屈至極限,回復到中立位;後伸至極限,回復到中立位;左旋至極限,回復到中立位;右旋至極限,回復到中立位;左側屈至極限,回復到中立位;右側屈至極限,回復到中立位。動作宜緩慢,稍稍用力。鍛煉時,有的病人頸部可感覺到響聲,如果伴有疼痛,應減少鍛煉的次數或停止鍛煉;如果沒有疼痛,則可以繼續鍛煉。
2.頭中立位,雙手十指相叉抱在頸後,頭做緩慢的前屈和後伸運動,與此同時,雙手用力對抗頭的運動,以鍛煉頸椎後側的肌肉力量。
頸椎病的預防
頸椎病的預防,應從病因及發病誘因兩方面採取措施,以有效地降低發病率和防止已治癒患者的復發。頸椎是脊柱的一部分,要從脊柱的整體加以預防。
預防是防止頸椎病發病的重要內容之一。通常認為脊柱的椎間盤在發育至成人之後,即開始退行性變。事實上每一個人的各椎間盤出現退行性變差異甚大。從年齡方面觀察,魏徵等對無症狀的100例頸椎X線照片進行分析結果提示,椎間盤退變和骨質增生是隨年齡增長而增多的:20歲以下組,2/20人;20~29歲組,2/20人;30~39歲組,4/20人;40~49歲組,50歲以上組,16/20人。潘之清研究認為,嬰幼兒及青少年時期脊柱外傷機遇最多,因此,頸椎病的預防,應從兒童時期開始。加強體質鍛煉,促使椎周軟組織強狀有力,有助於增強脊柱的穩定性。更注意防止外傷和糾正工作與生活中的不良姿勢。頸椎病的誘發因素除外傷外,常見的還有落枕、受涼、過度疲勞、強迫體位工作、姿勢不良及其他病症等。頸椎病的致病因素是復雜的,但總的可分為內因(體內因素)和外因(急慢性外傷),二者可以互為因果。內因是致病的基礎。我們這里講的是外因方面的預防。
(一)嚴防急性頭、頸、肩外傷:頭頸部跌撲傷、碰擊傷及揮鞭傷,均易發生頸椎及其周圍軟組織損傷,直接或間接引起頸椎病,故應積極預防,一旦發生應及時檢查和徹底治療。有些外傷是不是易引起人們注意的,例如坐車打瞌睡,遇到急剎車,頭部突然後仰,可造成頸椎揮鞭性損傷;有人生氣時隨意擰孩子耳朵,孩子為了防禦而急性扭頸,或用巴掌打擊孩子後頭部等,均可引起頸肌及其周圍軟組織損傷;嬰幼兒頸部肌肉尚不發達,頸軟,如過早抱起或抱孩子姿勢不合適,甚易造成過伸性頸椎損傷;有些青少年體育運動不得要領或不重視運動前的預備活動,如頂牛、頭頂立、前滾翻及騎頸娛樂等,均可造成運動損傷。防止外傷是預防脊柱退行性變的有力措施。一旦發生外傷,除治療軟組織損傷外,還要及時治療頸椎小關節錯位,以防止發展成為頸椎病。
(二)糾正生活中的不良姿勢,防止慢性損傷:頸肩部軟組織慢性勞損,是發生頸椎病的病理基礎,生活中的不良姿勢是姿勢是形成慢性勞損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糾正日常生活中的不良姿勢,對預防頸椎病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例如,有人喜歡俯卧,為了呼吸、只能將頭扭向一邊,這樣會發生1~4頸椎扭傷。頸軸側彎,達到失代償時,就會出現頭昏、頭痛和眼、耳、鼻喉等症狀。由於損害頸椎的正常力學失衡,會加速各頸椎的椎間盤退變;有人平時姿勢尚好,但當看小說、看電視時,習慣把頭靠在床欄桿上或沙發扶手上,造成屈頸屈背扭腰等,這樣會因脊柱椎間韌帶損傷而致該段脊柱失穩;婦女帶孩子睡覺,常面向孩子側卧,如果枕頭不合身材高度,將置頸胸椎於強迫體位,形成側彎,可導致脊柱病。
(三)合理用枕:枕頭是頸柱的保護工具,一個成年人,每天睡眠6~9小時,即每天有1/4~1~3的時間是在睡眠(枕頭上)中度過的,所以枕頭一定要適合頸部的生理要求。人在熟睡後,頸肩部肌肉完全放鬆,只靠椎間韌帶和關節囊的彈性來維護椎間結構的正常關系,如果長期用高度不合適的枕頭,使頸椎某處屈曲過度,就會將此處的韌帶、關節囊牽長並損傷,而造成頸椎失穩,發生關節錯位,進而發展成頸椎病。這類病人常常表現為睡眠中或睡醒後晨起時頸項不適、落枕、頭昏、頭痛或頑固性失眠等症狀。合理的枕頭對治療和預防頸椎病十分重要,是葯物治療所不能替代的,但應長期堅持應用。合理的枕頭必須具備兩項:科學的高度和舒適的硬度。對枕頭的高度,國內外學者均十分重視,並提出多種數據。我們研究認為,枕頭不宜過高,亦不宜過低。大部分人以自己的頜肩線(下頜角至肩峰的距離)或手掌橫徑,作為側卧或仰卧的高度,此高度適合絕大多數人;少數人需適當高枕,如棘突發育畸形、吻棘,枕頭過低則可使症狀加重。枕頭應有適當的彈性或可塑性,不要過硬,以木棉或穀物皮殼較好,應用後可以形成馬鞍形。
睡姿良好對脊柱的保健十分重要。人體軀幹部、雙肩及骨盆部橫徑較大,側卧時,脊柱因床墊的影響而彎曲,如果長期偏重於某一側卧位,脊柱會逐漸側彎,輕者醒後腰背僵硬不適,需要起床活動方可恢復正常,重者可發展成脊柱病。睡眠應以仰卧為主,側卧為輔,要左右交替,側卧時左右膝關節微屈對置。俯卧、半俯卧、半仰卧或上、下段身體扭轉而睡,都屬不良睡姿,應及時糾正。頭應放於枕頭中央,以防落枕。脊柱病患者應以木板床為宜,彈簧床對脊柱生理平衡無益。
(四)預防慢性勞損: 由於工作需要,有些工種需要特殊姿勢或在強迫體位中工作較長時間,如果不予重視,委容易發生慢性勞損,並逐漸發展成脊柱病。例如長期看顯微鏡的人員、坑道作業人員、會計師、縫紉刺綉、牙科醫生、飛機的機械師、打字員、發報員等屈頸、斜頸、扭頸、聳肩工作者,以及長期伏案工作的學習的人,若不注意桌椅的高度與自己的身材相適應,又不重視業余時間的平衡運動(與工作姿勢相反的姿勢鍛煉,如伏案工作者作伸懶腰動作),時間長了將會發生肩頸部軟組織負荷,不僅容易發生腰背軟組織勞損,而且可進一步發展成為頸、胸、腰椎關節功能紊亂。預防慢性勞損,除工間或業余時間作平衡運動外,還可根據不同的年齡和體質條件,選擇一定的運動項目,進行增強肌力和增強體質的鍛煉。
乘車中睡眠,急剎車時,極易造成頸椎損傷,故應盡量防止。游泳者在淺水處跳水,經常有造成頸椎嚴重撞傷者,故跳水應到深水處。
(五)老年人的預防: 50歲以上的老人,脊柱多有退行性改變,因此更應重視預防脊柱病的發生。枕頭必須選用合乎個人規格的(保健枕分為特大號、大號、中號、小號、特小號5個規格,男士按個人襯衣號用同號的枕頭;女士按襯衣號用小一號的枕頭),無論家居或外出,都要重視用枕;天氣寒冷時要注意頸腰部保暖,減少縮頸、聳肩、彎腰等不良姿勢,冬季應注意防止頸肩受寒,尤其睡眠時頸肩部要保暖,以避免因冷刺激而發生落枕,誘發頸椎病和肩周炎。與人談話、看電視、看電影或看書報,要盡可能正面注視,不要過度扭屈頸部。總之,要保持脊柱的正常生理曲度、正直、防止因姿勢不良而誘發頸椎病。
近年來國內外研究證明,危及中老年生命的心血管、腦血管疾病及種慢性病與脊柱相關,故作為老年人預防脊柱病,亦能達到預防高血壓、冠心病、心律失常、腦血管等病的作用。對待疾病最積極的方法是防患於未然,尤其在目前治療葯物日益增多的時代,注意 預防醫學宣教尤為重要。
5、頸椎疾病如 何支撐、固定最有利
當頸子有點兒不舒服時,不由自主地將頭昂起(翹首),這個動作頸椎能得到最好的放鬆,也使頸椎回歸彎曲,頸子會感到很舒服。翹首的動作過程,其實是頸椎保健操「仙鶴飲水」的一個動作。
「仙鶴飲水」的翹首動作,頸子很舒服,是因為頸椎在生理狀態放鬆了,頸椎疾病支撐、固定的器具,如果能自然狀態效果會最好。
翹首松頸器,這支撐、固定頸椎的器具,就是根據這個理念發明的新產品。
翹首松頸器後面抵住後腦勺,撐拉頸椎時,後支點不動,頸椎彎曲處被抵在一個曲面上,被托住的下頜,由下而上升高翹起,直至頭顱昂起。
這個動作過程,兼顧了頸曲,彷彿是人在自主昂起頭(翹首),頸椎的拉升過程保持在頸椎的正常生理狀態,這種狀態放鬆頸椎的治療效果無疑是較理想的。傳統的器具大多是直線牽拉,設計的合理性欠佳。
6、頸椎病治療費用,貴不貴,工人家庭能支撐住?
頸椎病的危害給人帶來諸多的不便,甚至會給人的生命帶來危險;所以在平時大家就要注意了,做好預防時很重要的,而且頸椎病患者要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治療。那麼,頸椎病究竟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哪些危害呢?
得了頸椎病,患者常常感到頸項僵痛、頭痛、頭昏、耳鳴、健忘、胸悶、心煩等症狀,還有一些類型頸椎病壓迫神經導致肢體麻木、無力、癱瘓。
想要了解頸椎病危害有哪些,就先要了解什麼是頸椎病。頸椎病由於頸椎骨質增生、韌帶鈣化、周圍軟組織水腫壓迫了血管導致腦供血不足,腦血管硬化。
常見的頸椎病都伴有腦血管疾病症狀,如果不及時進行治療可形成腦萎縮、腦梗塞、腦中風等,並可影響胃及心血管,對人體的危害很大。如果頸椎病不斷加重,會導致頭、頸、肩、腰等相關的疾病,輕者頭、頸、肩臂麻木疼痛,重者可致肢體酸軟無力,甚至大小便失禁、癱瘓。
其實對於這些專業的東西我們不用刻意的去記,只要明白頸椎病的一些症狀就好,其實頸椎病的危害不只以上這些,頸椎病還引起很多的並發症。所以大家要做好預防的准備,遠離疾病,平時也要適當的鍛煉身體,合理飲食。我建議還是採取中醫的外敷咗藤究治療為主要方法。配合一些日常的恢復性鍛煉。效果是非常理想的。
7、平板支撐能治療頸椎病和胸椎病嗎
般平板支撐俯卧撐對頸椎病是有幫助的,可以通過做俯卧撐,對頸椎病的肌肉韌帶以及神經是有一定的恢復性的,也可以強身健體,對頸椎有幫助,對身體也是有好處的。
同時在練習的時候也要注意身體其他關節的保護,IKU有一款專業的平板支撐墊,有15mm加厚、加寬,對保護關節、手臂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不妨試試哦!
8、我才25歲,男 頭往後仰時,頸椎感覺有東西支撐著一樣,,刺疼的很.好象有幾年了,不知道是不是頸椎病!
有很多種可能:
1、可能是頸椎附近的肌肉和韌帶鈣化,以後注意多多休息;
2、還有可能是頸椎間盤病變,壓迫周圍的血管神經及其他軟組織;
3、當然還有可能是椎管內病變,包括脊髓的佔位性病變
4、建議做頸部核磁,有利於確診。
9、頸部肌肉訓練後可以支撐頸椎嗎
還得經常進行體育鍛煉,注意勞逸結合,營養結構合理,才能完全預防頸椎病及其它病症的發生。
10、平板撐對頸椎好嗎
一般平板支撐俯卧撐對頸椎病是有幫助的,可以通過做俯卧撐,對頸椎病的肌肉韌帶以及神經是有一定的恢復性的,也可以強身健體,對頸椎有幫助,對身體也是有好處的,若徹底治療頸椎病是需要通過打個頸托固定,口服治療頸椎病的葯物,以及舒筋活血止疼調節神經的葯來加以調理治療,也可以做做按摩推拿熱敷理療來康復治療一下是有幫助恢復的。
希望被採納,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