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太極拳 哪個 可以即鍛煉身體 又能治頸椎病的
如練太極,就練簡化24式太極拳可以了。找中國人民大學體育部主任李教練出的光碟不錯。但要治療,恐怕沒這么簡單。最好有專業人士如運動醫學專家指導。頸椎病有不同類型不同程度,個人體質和習慣也不同,運動處方應不一樣。首先絕對要選合適的枕頭,改掉可能引起頸椎勞損的不良生活運動習慣。
絕對原創,如對您有幫助,請採納。祝健康順利。
2、太極拳治療頸椎病
一直認為拳是不能治病的,拳治未來之病,但可以有效的緩解,本人有六七年的頸椎問題,已經非常嚴重了,跑步,單杠 雙杠 各種體育運動都不能解決問題,跑步從幾公里到跑完全程馬拉松,也沒解決頸椎問題,
直到遇到傳統太極,在練到雲手之前也沒有一點緩解,雲手學好一段時間後,頸椎好了90%,現在已基本沒有頸椎問題了,個人感覺就是頸部長期保持一種姿勢得不到足夠的活動,才會出現頸椎問題,
雲手這個動作輾轉環繞,牽拉頸脖,可以練到頸部,堅持練習使頸椎處於活動狀態,可以使受損的頸椎和肌腱、韌帶逐漸恢復彈性,增強局部肌力,滋潤頸椎關節,這個動作要做的誇張一些,幅度大一些,
另外 拳不能自學,要有明白的師傅教才可以,
3、頸椎病練太極拳可以治療嗎
打太極拳對骨骼,肌肉及關節活動的影響
打太極拳對骨骼,肌肉及關節活動的影響很突出。以脊柱為例,練太極拳與腰部活動有密切的關系。經常地練習太極拳,無論對脊柱的形態和組織結構都有良好的作用。據觀察,太極拳組老人發生脊柱畸形的只有百分之二十八點五,而一般老人則為百分之四十七點二。駝背是典型的老年畸形,是衰老的結果。但是,經常打太極拳,駝背的發生率就遠比一般人少。經常打太極拳,脊柱的活動幅度也較好,太極拳組老人彎腰時手能觸地的佔百分之七十七點四,對照組老人佔百分之十六點六。X線照像檢查發現,太極拳組比對照組老年骨質疏鬆的發生率也較低(百分之三十六點六比百分之六十三點八)。老年性骨質疏鬆是一種衰老的退行性變化,其原因主要是由於骨質中的成骨細胞不夠活躍,不能產生骨的蛋白基質,致使骨生成少,吸收多,骨質變松。骨質松就容易產生畸形,關節活動也就不靈活。而打太極拳要求動作連貫、圓活,周身節節貫串,因此打太極拳有一定的防老作用。
4、太極拳能治頸椎病嗎 老人練習太極有哪些好處
1、增加神經系統的靈敏性——練太極要「心靜意定」,練拳時必先令大腦皮層休息(心靜),將協調全身內外器官機能的任務交由中樞神經系統(意定)執行,加強了神經系統的靈敏性。
2、暢通經絡、血管、淋巴及循環系統——因練太極拳的時間不會太短,故能像一般的帶氧運動一樣,能使血氣運行順暢。練了若干時間,會察覺有指尖麻軟發痹、關節微響、針刺、腹鳴等感覺。
3、改進柔韌度、肌力及肌耐力——太極拳多以慢速走圓及弧,配以屈腿半蹲式運動,加上重心交替變換,運行動作又多摟、拗、絞轉,使各肌肉的肌力及肌耐力得以提高;再配合多方向及大幅度之活動如下勢、蹬腳等式子,能改善各關節的柔韌度。
4、陶養性情。太極拳的動作要求柔和,要求輕靈貫串,又要求在動作中包含著"動中有靜、靜中有動"的意識作用,能使性急的或者性慢的練拳人在無形中接受影響,矯正原有的習慣。因為太極拳一面講究靈敏,能使人提高敏感,一面又講究沉靜,能使人抑制浮躁。
5、內外兼顧。太極拳在鍛煉時,不但肌肉活動有各式各樣的柔和動作,同時還要做好呼吸運動和橫膈運動,來促進心、肺、腸、胃等內臟的機能活動。另外,由於每一個動作都用意識加以引導,使人精神集中,不起雜念,以至越練越純靜(即心境異常安靜之意),也能使中樞神經系統進行更好的調節作用。這種鍛煉方法,一面具有一般運動項目活動肌肉的好處,一面又吸收了靜坐法調息養神的好處,所以能有內外兼顧的優點。
5、什麼運動對頸椎病非常有利.?
輕度頸椎病最好的運動就是緩慢的各方向活動頸椎,嚴重頸椎病不建議增加運動,可能會加重頸椎損傷
我是馬鵬程醫生,出生於四代中醫世家,有什麼不懂醫療問題,可以咨詢我,關注我。
6、堅持練太極對頸椎有哪些作用
1改善神經系統
神經系統的作用是調節全身各器官功能活動、保持人體內部的完整統一,以適應外部環境的變化需要。太極拳通過意念和呼吸與動作配合,促進大腦神經細胞的功能完善,使人體神經系統興奮和抑制過程得到協調,對精神創傷、神經類疾病,如神經衰弱、失眠、高血壓等有較好的防治作用。
2增強心臟功能,改善循環系統,擴大肺活量
心臟病是世界第一號殺手,目前西醫對這種疾病還沒有特效的治療方法,練習太極拳能預防心臟病,這是因為太極拳不同於其他運動,它動作舒展緩慢,全身肌肉放鬆,使心臟得到充足供血,但又不會加快心律,加重心臟的負擔;太極拳通過緩慢、細長、均勻的腹式呼吸,使人體肺部的氧氣充足,腸胃得到蠕動鍛煉,增強消化和排泄機能,所以經常鍛煉太極拳,對心臟病、肺病、胃病、便秘、痔瘡等有防治作用。
3提高人的平衡能力,防止骨質疏鬆
老年人常見的意外事故之一是失去平衡摔倒而導致股骨頸骨折,為什麼會有這個結果呢?這是因為老年人的骨骼鈣質減少,骨質疏鬆而致。太極拳運動中,有一部分動作專門練習平衡能力的,練習者的平衡能力得到充分的鍛煉。練習太極拳時,常常一條腿支撐了全身的重量,腿部受力增加,骨質的含鈣量也會增加,骨骼就變得很堅固了。所以經常練習太極拳的人不容易會摔跤和骨折。
4具有健美作用
太極拳的頂懸、沉肩墜肘、含胸拔背、松腹開胯、斂臀等身法要求,加上在練習時的腰部旋轉,使練習者的全身肌肉得到充分鍛煉,保持良好的體型。就像練習一些鄭多燕減肥舞一樣,長期的堅持練習,可以讓你的身體變得更加健康,更加健美。
7、我有頸椎病聽說學太極拳可以治療頸椎病,就是不知道去哪學,又不想跟公園的哪些人瞎練
太極拳可以從根本上治療調理脊柱類疾病,本人親眼看到一起學拳的拳友練拳把駝背和椎間盤調理根治好了,其拳理就在於太極拳非常強調放鬆,身體放鬆,肌肉放鬆,筋放鬆。骨頭空間拉松,這樣經脈氣血通,移位的骨頭自然回到原位。但是你要確保你學的是拳不是操。太極拳系統練習包括站樁和纏絲在內,套路只是很少一部分。所以你去所在地的太極拳館多看看,反正只要教你站樁等基本功的就是正宗練法,花多點錢也無所謂。脊柱類疾病都是慢性病,什麼葯物推拿按摩都是只能短時間緩解,根本上需要長時間練拳放鬆才能根治
8、太極肩頸可以緩解頸椎病嗎?
關於頸椎病的治療方法也有很多,而現在有人說太極拳對於治療頸椎病有特效,那麼,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一,因為患有頸椎病的患者主要是由於身體長時間的工作,過度勞累,身體得不到鍛煉,所以導致頸椎長時間的使用,沒有放鬆,最終導致頸椎受損引起頸椎病。而太極拳屬於一種運動,並且不屬於劇烈運動也不屬於負重等運動,太極拳對身體有很大的放鬆,並且還可以平緩心情,強身健體。所以太極拳對患有頸椎病的病人來說功效是非常大的。
二,太極拳是一種比較柔美並且緩慢的運動,它是屬於環繞性的運動,而許多患有頸椎病的患者,頸椎的神經有受到壓迫,韌帶的彈性也不夠,而太極拳因為是環繞性的運動,還會牽拉活動脖子以及頸部,所以太極拳不僅僅可以強身健體,還可以活動頸部,使頸部的韌帶得到運動,逐漸的恢復彈性,這對頸椎病有很大的功效。
9、練楊式太極拳多年現在怎麼會頸椎腰椎疼
打太極拳要達到「以心行氣」「以氣運身」「氣遍身軀不少滯」的功夫,就必須掌握「逆腹式呼吸法」。這是一把打開內功之門的鑰匙。何謂「逆腹式呼吸法」?據介紹,逆腹式呼吸是指吸氣時腹部自然內收,呼氣時小腹自然外鼓。逆腹式呼吸,生理學上稱為變容呼吸。吸氣時腹肌收縮,腹壁回縮或稍內凹,橫隔肌隨之收縮下降,使腹腔容積變小;呼氣時腹肌放鬆,腹壁隆起,橫隔肌上升還原,使腹腔容積變大。與之對稱的是順腹式呼吸,生理學上稱作等容呼吸。逆腹式呼吸法在呼吸時改變腹腔容積,而使腹腔改變的內容物又不是吸人或呼出的空氣,而是另外一種物質,這種物質就是「內氣」。所以,逆腹式呼吸法在名稱上是一種呼吸空氣的「方式」,實質上則是內氣的「呼吸」(升降、鼓盪)。逆腹式呼吸法,不是說說就能學會的,必須經過長期練習,才能運用自如。開始練習時,按照說明「吸氣時腹肌收縮,腹壁回縮或稍內凹」,「呼氣時腹肌放鬆,腹壁隆起」(所謂「隆起」,主要是意想)。很明顯這是一種隨著呼吸進行的「腹肌運動」。這樣的運動,帶有「鼓努為力」的味道,並不符合內氣升降以意領氣的要求,但是又不得不這樣照著做,否則就難以入門。所以一方面要「鼓努為力」,一方面又要盡量用意不用力,逐漸使用力減少、用意增加,從而達到掌握「逆腹式呼吸法」的目的。另一種傳統的方法是「氣沉丹田」。通過正確掌握氣沉丹田,達到「逆腹式呼吸」,即內氣升降的方法。怎樣正確掌握「氣沉丹田」呢?在行拳中,隨著拳勢的開合,配以開吸合呼。呼氣時意想有「氣」沿任脈沉人丹田;吸氣時,丹田氣經會陰上升命門,或者吸氣時暫不加意念。氣沉丹田不是死沉,而是一個活的行氣過程,即隨著呼氣意想內氣向丹田松沉的過程。有下沉必有上升,久之得氣,自然明白。有人認為腹式呼吸是在動作熟練的基礎上自然形成的,強調自然配合為好。竊以為聽任自然,會有一定的盲目性,或者多花時間,甚或白費功夫。好在有「氣沉丹田」的練法可加以彌補,只要氣沉丹田得當,就可掌握逆腹式呼吸。然而得法還須明理。逆腹式呼吸、氣沉丹田與「以心行氣」「以氣運身」是怎樣的關系呢?如何做到「氣遍身軀不少滯」呢?試舉42式太極拳的「馬步靠」為例。(靠前動作從略)呼氣時,氣沉丹田,屏氣發力(或呼氣發力),同時內氣從腰背(氣貼背)向四肢發散,內氣到後足,氣到力到,產生蹬勁使整體向前靠,內氣到前足則產生撐勁,穩住重心,內氣到上肢,產生靠勁。再以楊式「摟膝拗步」為例。吸氣時,內氣由丹田經會陰上命門布於腰脊,右手上舉,左手收在腹前。接著呼氣,右掌前推,左手摟膝,蹬右腳,成左弓步,氣沉丹田,同時氣貼背向四肢發散,兩足產生蹬、撐,勁力發於腳跟,通過腰脊,形於掌指。總之,貴在全身得氣,渾然一體。逆腹式呼吸法的實質,是藉助口鼻呼吸,以意念、拳勢為導引,結合放鬆的氣功態,來推動內氣的升降、鼓盪,達到拳論所說的「以心行氣」「以氣運身」和「氣遍身軀不少滯」。這里值得一提的是「放鬆」這一竅門。拳家有言:「只要一松,氣就能通。」所以,行拳走架的一舉一動,都不能忘記「放鬆」與「行氣」的結合,也是「氣以直養而無害」的實踐。
10、有頸椎病和腰椎病適合練太極嗎
如果腿部沒有太大問題是可以練的,否則只好練太極操了,畢竟太極對腿部的要求還是比較的高的。
向你這種情況是可以練太極的,但注意最好不要練要發勁的動作,畢竟發勁時要用到腰的。
新手的話,個人推薦打高架,這樣自練也沒多大問題,畢竟打低架動作不規范,膝蓋很有可能會受傷的。
簡單點說,高架就是站著打,低架就是扎馬步打- -
個人推薦楊式太極拳,聽說比較柔。我練的是陳式的,比較剛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