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頸椎 > 頸椎左後突出

頸椎左後突出

發布時間:2020-03-12 13:07:19

1、我頸椎第3第4第5節向後輕度突出,屬於那種頸椎病啊,我24歲

有時候勞累了會有頭暈,手麻等症狀.
建議你經常參加戶外活動,最好是去放風箏!我姑以前就是嚴重的頸椎病
她堅持放了兩年風箏,現在好多了
但你還是要注意坐姿,不要靠著看書 看電腦電視等

2、頸椎椎間盤5 6 7稍左後突出,如何自我復位?

不推薦頸椎椎間盤突出採取自我復位,一旦力度或者位置把握錯誤,容易導致病情加重,建議最好是去醫院檢查治療。

3、您好,我媽媽摸著頸椎第二節骨頭突出,骨頭向後突出,脖子正上方正中

你媽媽因為長期低頭的動作造成頸椎生理曲度變直,使頸椎1 2出現向後錯位(就是你說的第二節骨頭突出),就病人會出現頭暈 惡心 耳鳴 視力模糊 眼睛干澀疼痛 失眠 行走不穩 頭皮麻木 發涼 脫發 眼睛睜不開老是眯眯眼等等症狀。是脊髓型頸椎病。這種頸椎病不需要做別的任何治療,不可以按摩,絕對不可以做牽引。首先告訴你的頸椎病是可以治療好的。但是關鍵在你自己能否克服日常工作及生活中不正確的姿勢和習慣。例如挺頭收下巴,長時間低頭,歪頭做事,高枕歪躺等等,治療頸椎病的過程就是和自己不正確的姿勢和習慣做斗爭的過程。這是最關鍵的問題,否則就是治好了用不了多長時間頸椎病又必然會復發的。頸椎病如何治療我告訴你方法,1,首先要糾正頸椎生理曲度變直或者反弓問題:用一個啤酒瓶枕在頸椎1 2 3的位置上。枕的中心點在頸椎2上(頸椎擔在啤酒瓶上)。後腦勺一定要懸空。枕頭和啤酒瓶加在一起的高度大約12公分,太低效果不好。堅持做到60分鍾以上。因為僅靠頭部重量復位一個頸椎骨大約需要近50分鍾。如果感覺頸椎有疼痛的地方,就把疼痛的地方枕在啤酒瓶上,例如頸椎右側3的地方疼痛處枕在啤酒瓶上,頭也向右扭一點把疼的地方做成支點,利用頭部的重力和啤酒瓶的頂力來對頸椎進行糾正和復位。一直做到頸椎感覺不疼了,頭部不暈了就可以了。你頸椎c34都可以用此方法來進行糾正。這個方法治療頸椎生理曲度變直有很好的糾正效果。枕啤酒瓶復位,頭 頸椎會出現麻木,這是因為枕啤酒瓶影響了血液的循環,就和坐的時間長了腿腳麻木是一個道理,把頸椎左右轉動一下血液恢復循環就解決了。之後再繼續復位就行了。一但復位你會很快進入深沉的睡眠當中。都是正常的好現象。2:用大拇指一點一點的用力按壓按揉寰樞《就是頭部和頸椎起連接作用的那塊肌肉》肌肉疼痛的地方,可以同時對寰樞進行復位,椎最大推壓五公斤的力。一個點至少按壓按揉8次,直到不疼了,眼睛能睜開為止。成人寰樞椎大約27公分長,至少需要按壓10點方可。3:再就是 用大拇指按壓住頸椎疼痛的地方,如果是右側疼痛就向左側推壓。如果是左側疼痛就向右側推壓。按壓的力 量是由輕到重最大5公斤的力,絕不能用蠻力推壓。逐漸加力一直推壓到頸椎不疼了,頭不眩暈了,頭不痛了,眼睛能看清東西了,要注意的是頸椎兩側凹陷處(一般只有錯位的一側疼痛,不痛的一側不用按),一定要推壓和按摩到沒有任何疼痛點,眼睛立即就能看清楚了也不疼了,你的頸椎病就是治好了。做完復位之後要立刻做檢驗:頸椎能夠自由轉動沒有響聲了也不痛了,頭不疼了,頭不暈了,就是復位成功了。如果轉動困難就是沒有復位到位,應該繼續推壓復位,直到頸椎能夠自由轉動為止。4:整個做完復位之後必須要帶上頸椎保護托架,進行強制糾正不正確的頸椎姿勢。最少30天。5:睡覺應該用側卧的方式,不要平躺的姿勢。特別提示:請認真閱讀文章慢慢的理解內容,都理解了再慢慢的學習做復位,按照方法認真做復位,一次治療好,盡量不要反復。註:如果你媽媽身高160厘米左右,可以找一個二鍋頭的瓶子枕即可。

4、頸椎處突出明顯,好像有點變形,請幫我看看是不是有問題。[附圖]

醫生拍片都說沒問題 那頸椎骨就沒問題 肌肉勞損的可能性比較大 加強肌肉鍛煉,肌肉發達了 就不會有事

5、頸椎左邊突出,平時應該怎樣保養

久坐一定起身活動身體,比如做頸椎米字操。
平時多做點運動鍛煉身體,或者鍛煉頸椎,適當的打羽毛球,仰泳,放風箏這些都有助於鍛煉和保養頸椎。睡覺使用的枕頭不宜過高和過低,最好的是枕下去時離床板大約一個拳頭的距離就行。多吃點魚類,白芷,烏雞等。---除此之外也能使用川木頸椎治療儀進行治療,效果也很好。

6、第二頸椎摸著很突出是怎麼回事?

現代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早早就為頸椎病埋下了禍根。 連不到10歲的小孩子都能得頸椎病!頸椎病早就找上了年輕人 !
脊椎?頸椎?很多人傻傻分不清。
按照醫學上的定義,頸椎是脊椎的第一節。簡單來說,脊椎病包括頸椎病。頸椎病是現代生活最常見的疾病之一。 一般發生在頸椎退變,尤其是在頸椎間盤退變的基礎之上。
臨床上通常認為,頸椎間盤退變通常在25歲以後才開始。 但近年來,頸椎病的發病年齡越來越趨向年輕化。——2016年一位9歲的孩子出現了膝蓋、小腿疼痛的症狀。 一開始家長並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直到後來嚴重影響走路。 甚至上臂也開始出現疼痛的症狀。一查,發現是頸椎病。研究表明,目前20~40歲的青壯年頸椎病患病率高達59.1%。青少年也未能倖免。2013年昆明一所中學學生的脊椎健康調查,得到了一項令人擔心的結果:在受調查的246名學生里,有頸曲異常變化的有204例,約占總人數的83%;昆明某中學246名在校生脊柱曲度異常情況 此前,全國頸椎疾病專家科研組在2003年的調查更發現:在中國80%以上的青少年頸椎處於亞健康狀態。 這80%的亞健康群體中,嚴重不健康的佔到17. 5%。
還發現已確診的青少年頸椎病患者51例中,病程最長者3年,最短1個月,平均病程約1年半。 其中,只有5例與外傷有關。他們的年齡7-18歲不等,平均年齡僅有15.5歲。低頭一族 遲早「惹禍上身」, 頸椎病為什麼會頻頻找上現代人? 慢性勞損,是造成頸椎不堪重負的重要原因。 事實上,早在學生時代,不少人就「積勞成疾」。 2013年一次調查,雲南昆明某學校的中學生每天伏案時間,最短8小時,最長15小時; 參與體育運動的時間,最短0.02小時,最長也僅有2小時;平均0.94小時,連1個小時都達不到。
昆明市某中學學生脊柱健康調查表 為了一朝圓夢,不少學生長期伏案低頭,殊不知給頸椎病埋下了隱患。 專家稱,伏案和低頭時間較長,將導致頸椎長時間處於反生理狀態。 長此以往,頸部伸側肌群的疲勞幾乎是必然結果。 就和近視眼形成的道理相似,肌肉長時間處於疲勞狀態。 最終結果就是頸椎的失衡,其生理曲度發生改變就不難理解了。
在眾多影響因素中,最為專家學者所詬病的,就是電子設備盛行而出現的低頭族。 公園里低頭玩手機的人們,上班玩手機,吃飯玩手機,睡前躺在床上也要玩手機…… 這些電子產品,在頸椎病的年輕化進程中,起著不可磨滅的「偉大助推」作用。 第四軍醫大學神經外科的賈棟主任認為: 「身體直立,頭部稍微向後,肩膀向後張開;讓耳垂和肩峰在一條直線是頸椎最好的放鬆姿勢。」但看電腦、玩手機恰恰違反了這一姿勢。 長時間注視著屏幕會對人們造成一定程度的精神壓力。身體的肌肉會隨著人精神壓力的增長而變得緊張。血液供應隨之減少,組織缺血缺氧將更容易刺激局部組織,進而帶來疼痛症狀。
關於頸椎病起病的另一因素,是因為你要風度不要溫度。
科學研究表明,不論是寒冷抑或是潮濕都會加速椎間盤的退變。不論是夏季貪涼還是冬季不注意保暖,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加劇頸部疾病。現代人壓力大的生存環境,以及熬夜、失眠的日常,都會影響骨關節及肌肉休息。不良的生活習慣讓頸椎病,雪上加霜。
頸椎病可引發的全身病症至少有70種,人們對頸椎病的誤解,大概存在於兩個方面: 第一, 頸椎病?那不是老年人得的嘛,我還年輕著呢!不怕!
第二, 哎不就是脖子疼嘛,揉揉就好了嘛。正是對疾病的忽視導致了,它在人還未意識到時不斷加劇。 等到真的頑疾纏身,往往已經無力回天
幾招預防讓你遠離頸椎病
其實如今的醫學技術,並沒辦法從根本上治療頸椎病。比起事後治療,更重要的是預防。白天黑夜面對電腦的白領族,一拿起手機就玩游戲不離手的年輕人。以及天天端坐打麻將的老年人。甚至日日伏案學習的學生,都是頸椎病的高危人群。背對背看手機的年輕人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的專家給了這些建議:
第一點,避免過度肥胖 不管是負重行走還是運動,過度負荷都會對我們的關節不利。
第二點,端正坐姿 除了過段時間起來動一下,坐時盡量讓背部緊靠椅背,也是一個很好地為頸椎減壓的方式。
第三點,注意睡姿 正常成年人每天有 1/4 - 1/3 的時間在睡眠中度過,枕頭一定要適合頸部的生理要求。 床不要太軟。 睡眠時,將頭放於枕頭中央,以仰卧為主,側卧為輔,要左右交替,讓關節休息下,也讓自己好好休息下。
第四點,適宜鍛煉 平時可以做做伸展活動。 在專業人士指導下,進行一些有效運動,對頸椎病、頸肩痛都有一定的好處。
第五點,規范診治 不要諱疾忌醫,也不要可以忍痛就放任其自流。 「第一財富是健康,第二財富是美麗,第三財富是財產。」 學習也好,工作也好,日積月累的習慣,可能就悄悄釀成大患。

7、頸椎C5/6椎間盤向左後方突出,硬膜囊受壓如何治

建議優先保守治療試試,通過牽引、按摩、針灸等。

8、頸椎怎麼辦?頸椎突出如何治療?

9、頸椎c4-5 後中央輕度突出 c5-6椎間盤見向左後方突出 相應硬膜囊及左側椎間孔受壓

我不是專家。但你基本和我一樣。久坐,低頭,玩電腦引起。

10、頸椎大概有三節突出,怎麼治療呢

防治頸椎病自我按摩操
1.按摩百會 :
用中指或食指按於頭頂最高處正中的百會穴,用力由輕到重按揉20~30次。功效:健腦寧神,益氣固脫。
2.對按頭部 :
雙手拇指分別放在額部兩側的太陽穴處,其餘四指分開,放在兩側頭部,雙手同時用力做對按揉動20~30次。功效:清腦明目,振奮精神。
3.按揉風池 :
用兩手拇指分別按在同側風池穴(頸後兩側凹陷處),其餘手指附在頭的兩側,由輕到重地按揉20~30次。功效:疏風散寒,開竅鎮痛。
4.拿捏頸肌 :
將左(右)手上舉置於頸後,拇指放置於同側頸外側,其餘四指放在頸肌對側,雙手用力對合,將頸肌向上提起後放鬆,沿風池穴向下拿捏至大椎穴20~30次。功效:解痙止痛,調和氣血。
5. 按壓肩井 :
以左(右)手中指指腹按於對側肩井穴(在大椎與肩峰連線中點,肩部筋肉處),然後由輕到重按壓10~20次,兩側交替進行。功效:通經活絡,散寒定痛。
6.按摩大椎 :
用左(右)手四指並攏放於上背部,用力反復按摩大椎穴(位於後頸部頸椎中最大椎體下方的空隙處)各20~30次,至局部發熱為佳,兩側交替進行。功效:疏風散寒,活血通絡。
7.對按內、外關 :
用左(右)手拇指尖放在右(左)手內關穴(掌橫紋以上2寸,兩肌腱之間),中指放在對側的外關穴(內關穴對面),同時對合用力按揉0.5~1分鍾,雙手交替進行。功效:寧心通絡,寬胸行氣。
8.掐揉合谷 :
將左(右)手拇指指尖放在另一手的合谷穴(即虎口處),拇指用力掐揉10~20次,雙手交替進行。功效:疏風解表,開竅醒神。

頸椎痛的患者平時應該注意些以下幾點
(1)要注意頭頸部的正確姿勢,每天堅持作前傾,後仰、左右旋轉 1-2次,堅持10分鍾。
(2)保持良好的睡眠姿勢,最好採用質地柔軟的元寶型枕頭,以維持頸椎棘突 向前的生理弧度。
(3)枕頭的高度應以10厘米左右為宜,適之寶新推出的專利產品護頸套枕就是專門針對頸椎不好人群設計的,主要起到呵護和理療同時進行。
(4)平時工作的體位,做到既不抬頭又不低 頭的舒適姿勢。長時間工作時1小時要活動一下頭頸部,使頸韌帶肌肉得到適當休息。
(5)仰頭看電視 時勿使頸部疲勞,最好與眼睛保持同一水平。這些措施不僅可以預防頸椎病,還可防頸椎病的復發和病情加重.
(6)平時加強頸肩部肌肉的鍛煉,在工間或工余時,做頭及雙上肢的前屈、後伸及旋轉運動,既可緩解疲勞,又能使肌肉發達,韌度增強,從而有利於頸段脊柱的穩定性,增強頸肩順應頸部突然變化的能力
(7)注意頸肩部保暖,避免頭頸負重物,避免過度疲勞,坐車時不要打瞌睡。
(8)勞動或走路時要防止閃、挫傷。

與頸椎左後突出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