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想問的是關於頸椎外傷和著涼引起的神經性發炎在北京那家醫院治療效果好
頸椎病又稱頸椎綜合症,可發生於中老年人,也可發生於青年人,是由於人體頸椎間盤逐漸地發生退行性變、頸椎骨質增生或頸椎正常生理曲線改變後刺激或壓迫頸神經根、頸部脊髓、椎動脈、頸部交感神經而引起的一組綜合症狀。
頸椎病的症狀主要有:
1.頸型:有頭、頸、肩疼痛等異常感覺,並伴有相應的壓痛點。特徵是頸部僵硬、不舒服、疼痛,以及活動不靈活,這也是最常見的一種類型。
2.神經根型:病人的手掌或手臂麻木、疼痛、握力減弱,有時連拿杯都覺得沒有力,病情嚴重時,整夜疼痛難於入睡。
3.椎動脈型:病人的征狀是偏頭痛、頭暈,或者胸悶、胸痛。每次眩暈發作都和頸項轉動有關。
4.交感神經型:臨床表現為頭暈、眼花、耳鳴、手麻、心動過速、心前區疼痛等一系列交感神經症狀。
頸椎骨質增生病有哪些症狀?
該病開始時,並無大的痛苦,不做拍片不易確診。頸椎骨質增生,表面為頭部轉動不靈,發展到頭暈、頭痛、上肢麻木或類似肩周炎,重者出現嘔吐、眩暈,持物落地,突然猝倒,記憶力減退等;
中醫認為骨關節病的形成原因是什麼?
1、肝腎虧損:中醫認為,腎藏精、主骨;肝藏血、主筋。腎精充足、肝血盈滿,則筋骨勁強、關節靈活。人到中老年,生理性機能減退,肝腎精血不足,致使筋骨失養,久而久之,容易發生骨關節病。
2、感受外邪:臟腑虛弱、衛外不固,風、寒、濕邪乘虛侵入,影響氣血運行,經氣不通暢,也是形成骨關節病的常見原因。
3、慢性勞損:常從事低頭、彎腰、久立等工作,致使氣血、筋脈運行不利,瘀血阻滯,導致肌肉、筋脈骨骼營養障礙,局部受損,因而產生疼痛,關節屈伸不利,活動障礙等臨床表現。
4、跌撲閃挫:由於暴力外傷或患部用力過度,損傷筋脈,致使氣血運行不暢,雍滯不通,而發生骨關節病。
5、先天畸形:有些患者骨關節畸形,雖年輕體壯時尚無症狀,但中年以後,由於體質虛弱,勞累或感受外邪後,畸形部位易出現病變。
另外,發病可能還與遺傳、體質、代謝等因素有關。
中醫葯如何治療:
保守治療可用中葯外敷患處,也可同對用牽引、針灸、按摩 綜合配合治療,但牽引時最好結合中醫正骨手法效果才好,還有過度牽引容易導致腰椎不穩,疼痛加重,患骨質疏鬆的患者和上年紀老年人不宜牽引。
用中葯外敷患處,中葯外敷在我國有上千年史,它因副作用小、簡單經濟、葯效直達病灶、效果顯著而深受患者的歡迎。
建議你不妨試試中葯外敷試試。 外敷中葯的品種很多,如「坎離砂」,「化堅膏」,「骨質增生外敷靈」…等中葯外敷方劑,效果都很不錯、而且價格也很便宜,中葯散劑外敷患處葯力可直達病灶,無副作用,此方法又經濟又簡單方便且效果明顯。
你可用「頸腰腿痛保健貼」外敷,該保健貼是專業人員根據我國頸肩腰腿痛患者日益增多的特點,採用純中葯葯材,總結己應用的各種外敷中葯(包括骨質增生外敷靈)的基礎上最新研製的。
「頸腰腿痛保健貼」為純中葯材粉碎製成,患者可隔天敷一次,一次敷30至50分鍾即可即可。(注意:該葯為外敷葯,用水或醋或低度白酒調敷均可,調敷後貼於患處自動發熱,故每次不能無限制外敷)。
該保健帖其作用功能概括的講就是:通經引絡散寒祛濕、通竅消炎,走串散結,消腫止痛。
其作用原理:通過皮膚貼敷直達病灶,疏通障礙,同時刺激皮膚改善微循環並激發人體調節功能,促進軟骨關節代謝恢復平衡,從而消除病變,達到理想的目的。
在此具體向你介紹一下「頸腰腿痛保健貼」的葯理介紹,供你參閱。
葯理可概括為以下兩個方面:
一:首先是直接作用(即全身作用),葯物通過皮膚孔竅、腧穴等部位,深入腠理及各臟腑中,直接吸取輸布於全身。其中某些成份可刺激皮膚感受器官發揮某些化學作用,經滲透、吸收和經經絡輸布,使葯物歸經,達到「以全調全」的作用,實際上起到了內服葯物同樣的效果。這就是內病外治、透皮給葯的理論根據。
二:其次,是間接作用(局部作用),如濕熱的刺激,通過經絡系統的調節起到糾正臟腑陰陽、氣血的偏盛偏衰,補虛瀉實,扶正祛邪等作用。葯物敷帖後,由於局部濕熱刺激、引起皮膚和患處血管的擴張,改善了局部微循環,促使新陳代謝旺盛,改善病變部位組織營養和機能,有利於病變的修復。實際上,上述兩種作用是相輔相成,合力互補的。
從外敷散的組成上看:
制川烏葯行氣止痛,溫腎散寒; 芥子行氣散結,通絡止痛; 穿山甲活血消癰、散瘀通脈; 透骨草祛風除濕舒筋活血止痛; 防風解表祛風勝濕止痙; 威靈仙祛風濕,通經絡,止痹痛,消痰喘;
諸葯合用,共奏活血通絡、消炎止痛、軟堅散結、散瘀除痹之功效。
外敷膏葯的同時可用下列中成葯配合內服:
可內服「大活絡丸」或「小活絡丸」均可,
內服「大活絡丸」每次二丸,每日三次(24小時計算),用溫黃酒送服,一個月為一療程,療程未達滿意效果,可停葯三日,繼續用葯。
內服「小活絡丸」每次二粒,每日2次,早晚各服一次,用溫黃酒送服,10日為一療程。療程未達滿意效果,可停葯一日,繼續用葯至愈為止。
建議你也可用下方自己去中葯房加工內服:
全蠍、炙土元、炮山甲、烏梢蛇各60克,蜈蚣20條,上葯共研末,每服4克,日服2次,溫黃酒送服。
功效:舒筋活絡,逐風搜邪,通痹鎮痛。
主治骨質增生症頸腰椎間盤突出。
也可同時用食療法配合治療:
杜仲30克,淫羊藿10克,威靈仙25克、天麻20g、葛根20克。分別研粉後混合拌勻,再取豬腰子(豬腎臟或羊腰子)也可 8--12個,(一隻鴿子也可可加調料).破開,洗去血液,再放入葯粉;攤勻後合緊,共放人碗內,加水少許,用鍋裝置火上久蒸。吃其豬腰子,飲其湯,每二日吃1劑,每日二次,早晚空腹,可連用2-4周(孕婦忌用)。
主治:腎虛型腰椎間盤突出症和頸腰椎骨質增生,同時有補腎壯骨強腰之作用。
祖國醫學認為,腰為腎之府,腰脊屬於腎,外絡於經。腎主骨,主生髓。所以要補腎強骨 。
你也可用: 白花蛇(學名銀環蛇)4條,威靈仙72克,當歸、土鱉蟲、血歇、透骨草、防風各36克,病在頸椎可另加鹿角屑15克,葛根30克共碾細末,過篩裝瓶備用。日服二次,每次3至5克,黃酒送服或低度白酒溫水各半送服,以上為一個月葯量。
主治:頸腰椎骨質增生。
患頸椎病的朋友平時還應注意:
1、睡覺時不可俯著睡,枕頭不可以過高、過硬或過平。
2、避免和減少急性損傷,如避免抬重物、不要緊急剎車等。
3、積極治療局部感染和其他疾病。
4、改正不良姿勢,減少勞損,每低頭或仰頭1—2小時,需要做頸部活動,以減輕肌肉緊張度。
預防頸椎病的發生,最重要的是,要改善坐姿,埋頭苦幹時,也可間斷地做運動。
以上向你介紹的都是一些很經濟而且效果顯著的中醫葯常用方法,使用起來也方便簡單,且副作用較小。
以上建議供你參考,祝早日康復!
2、引起骨質增生的原因是因為受涼了嗎
骨質增生的原因:1、骨折後骨質增生,這是常見的骨質增生的原因。骨折後甚至碎裂後修復的形式是傷處周圍的骨細胞不斷增生形成骨痂。40多歲以後,大多數人都有骨質增生,只是發生部位和增生程度不同,有的有症狀,有的無症狀。2、體質因素,體重增加使本來已遭磨損的退化的關節再加上重荷,當然就更容易破壞,所以骨質增生的原因多發生於負重較大的髖、膝、跟骨、腰椎等部位。另外由於關節疼痛,患者不自覺地限制了活動而使體重增加,相互影響又加重了關節病變。3、周圍軟組織損傷後可發生鈣化、骨化,影響到骨膜,使骨膜生骨。這種增生為病理性,可引起一定的症狀。這是膝關節骨質增生的原因之一。4、隨著年齡增長,膝關節諸骨由於長年磨損,周圍韌帶鬆弛,致使關節不穩定,造成病變引起相應部位骨質增生。此種骨質增生的原因是人體衰老的現象。5、姿勢不良,如長期伏案工作者、睡眠姿勢不良、枕頭不合適者頸椎骨質增生的發病率特別高。是由於韌帶和關節的常期平衡失調,力量大的一側很容易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傷,並由於頸椎的部分肌肉呈持續緊張狀態,久而久之,肌肉發生靜力性損傷,進而使頸椎發生退行性改變而引起骨質增生的症狀。
3、肩頸部疼痛是不是頸椎病啊?頸椎疼痛是不是由於頸部受寒引起的呢?
這個頸椎疼痛不一定是由於頸部受寒引起的,也有可能是因為過度勞累,導致頸椎損傷。引起頸椎疼痛,原因有很多建議你最好還是去醫院做一個全面的檢查。
4、頸椎和頭受涼血壓就高了什麼症狀
高血壓是因椎基底動脈供血失常,頸部交感神經受到刺激導致功能紊亂,除頸椎病一般症狀外,還有高血壓!必須在頸椎病被控制後,血壓既隨之下降!
5、為什麼年紀大的人會出現頸椎、腰椎、膝關節疼痛的症狀呢?是不是由於受寒涼的緣故,比如,雙下肢受涼等?
這是一個自然規律吧,也是人生的閱歷,人老了骨質酥鬆,骨骼中缺鈣,氣血不通暢,再加上多年受風寒侵襲,年輕時抵抗力強,不注意保暖什麼的,體力透支等。年長日久,就導致這些症狀的發生。可通過中醫的理療緩解緩解吧,要斷根是不可能的,祝你健康!
6、頸椎供血不足會不會引起體溫升高,為什麼我趴著量體溫36度3左右,站著涼體溫就是37度,頭暈不舒服。
病情分析:
根據你的描述來看,你的情況還是頸椎病。
指導意見:
一般來說頸椎病的患者主要是緩解症狀進行治療的,平時最好適度的放鬆頸部,不要勞累,可以做針灸理療按摩牽引緩解不適的症狀,必要的可以服用尼美舒利止痛治療。
7、胃一著涼就引起眼花手麻,然後嘔吐,頭疼是怎麼回事?
我也類似這種情況 怎麼辦?你查出什麼問題了么?聯系我 我只要身體著涼都會
8、為什麼寒冷會加重關節炎、頸椎病?受涼後會導致感冒甚至肺炎、支氣管炎,高血壓、心臟病發病增多呢?
人生病,或者在寒冷陰暗的環境下身體的抵抗力會降低,人體在適宜溫度下才會覺得舒服,就像冬天要烤火開暖氣,夏天要吹電扇開空調一樣,人體裡面的各種菌群各種細胞都長期在一個平衡的生存條件下工作,太過寒冷這些菌群,各種細胞會罷工的,就容易加重或者誘發疾病。感冒發展成支氣管炎及肺炎也是因人而異,每個人抵抗力不同,抵抗力差的人如果不即使治療就容易從感冒咳嗽發展成支氣管炎和肺炎,都有個過程,只會有些機體不足的病情發展的就快些,嚴重些,例如新生兒,小朋友,老人家等等。至於高血壓,心臟病,有的是先天,有的是後天形成的,和個人體質有關,可能剛好他存在其他方面的問題,只是症狀不明顯或者沒發現而已,寒冷的天氣可能只是個誘因,還沒聽過因為天氣寒冷就得了高血壓心臟病之類的。所以這不僅僅只是和天氣冷熱有關系。
9、請問肩膀一受涼為什麼就痛?
你有沒有風濕,還有一個可能你是得了坐骨神經痛.你的骨質不好,還有你有輕微的頸椎病,找一個中醫好好按按,適度休息。
在頸椎病病人中,尤其是神經根型病人,當病理變化發生在頸5以下,可產生一側或雙側頸、肩部疼痛不適,肩周炎症狀嚴重的病人,疼痛也可放射到同側上臂,前臂及頸,枕部。因此,頸椎病和肩周炎的疼痛症狀均有可能表現在頸,肩部位。而頸椎病和肩周炎又都屬於中老年人的常見病和多發病,在好發年齡上也相仿。故對於頸椎病和肩周炎在診斷上應加以鑒別。只有這樣,才能有利於及時,准確的治療。頸椎病和肩周炎主要是通過病史詢問,臨床症狀,體格檢查及X線片等方面來鑒別,區分的。
(1)從病史上看,頸椎病起病時通常是以頸枕部的不適為主,可能有頸部外傷和反復落枕史,肩周炎起病一般以肩部疼痛症狀為主,病因可為肩部外傷或受涼等原因或病因不明。
(2)從臨床症狀上看,頸椎病的頸肩部疼痛不適,如果是神經根性的,往往有角電樣感覺,呈放射狀,同時伴有手指麻木,肢冷等壓神經根支配區皮膚感覺的異常改變。肩周炎的疼痛基本上局限於肩部,疼痛呈鈍痛或刀割樣痛,一般以夜間明顯。
(3)從體征上看,頸椎病菌引起的頸肩部疼痛,一般在局部沒有壓痛點,有頸部疼痛和活動障礙,但肩部功能活動尚好,尤其是能夠做肩關節的外展,放置動作。肩周炎往往在肩部有明確的肌腱,關節囊等處的壓痛點,肩關節功能運動有明顯的受限表現,而頸部活動不受障礙,臂叢牽拉等試驗在頸椎病通常為陽性,肩周炎病人則為陰性。
(4)從X線片上看,頸椎病病人在頸椎X線片上可有生理曲度的變化,骨質增生及椎間孔變小等徵象。肩周炎病人則除了可能有頸椎部老年性退行性變的表現之外,一般無明顯改變。應該指出,因為兩者均為老年性疾病,故可同時存在。此外,頸椎病或頸椎間盤突出症。由於頸脊神經根受到刺激或壓迫,引起肩臂痛和肌肉痙攣,從而產生肩關節活動受限,肩周軟組織粘連,也可導致肩周炎,有人稱其為「頸肩綜合征」。因此,在診斷上,醫生應更注意兩者的鑒別,以便將頸椎病和肩周炎兩者很好地區分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