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頸椎 > 外用理療葯頸椎病處方

外用理療葯頸椎病處方

發布時間:2020-03-12 03:51:36

1、頸椎病患者的健康教育處方

頸椎病和別的任何病都不一樣,其它疾病可以接觸傳染,病毒感染,細菌感染,唯獨頸椎病是自己找病而得的。關鍵在你自己能否克服日常工作及生活中不正確的姿勢和習慣。例如挺頭收下巴,長時間低頭,歪頭做事,高枕歪躺等等,治療頸椎病的過程就是和自己不正確的姿勢和習慣做斗爭的過程。這是最關鍵的問題,否則就是治好了用不了多長時間頸椎病又必然會復發的。任何治療方法和手段都是外因,我給你的治療方法只是起外因作用,我無法起到能控制你內因的作用,僅僅是幫助你解決問題的手段。決定的因素是你自己——克服日常工作及生活中不正確的姿勢和習慣。這是最關鍵的問題,(這就是為什麼總是反復發作的根本原因。)否則,就是治好了用不了多長時間頸椎病又必然會復發的。而且會引起胸椎出現問題。

2、治療頸椎病友哪些葯方

看是屬於什麼類型再對症用葯

3、頸椎病常用的中葯方葯有哪些?

頸椎病的中醫分型為辨證施治提供了依據。從現代醫學觀點看,同屬於根型或椎動脈型或脊髓型的患者,因其有不同的病因、徵象和脈象,所以按中醫分型可能屬於不同的類型,其治則不同,用葯也不一致。

(1)外傷型。行氣活血,舒筋止痛。

方葯:姜黃10g,甘草10g,羌活15g,海桐皮12g,當歸15g,赤芍12g,白術12g,伸筋草15g,川芎12g,桂枝10g。水煎服。

疼痛重者加乳香、沒葯,久病體虛者加首烏、枸杞子等。如傷後著寒或宿傷而有風寒者可用麻桂溫經湯,葯方如下:赤芍12g,麻黃10g,桂枝12g,紅花6g,白芷15g,細辛3g,桃仁12g,甘草10g。水煎服。

(2)風寒濕痹、經絡受阻型。祛風除濕,溫經活絡。

方葯:羌活10g,獨活15g,蒿本10g,防風15g,甘草10g,川芎12g,蔓荊子10g。水煎服。

如兩手麻木為主,說明氣虛,可用人參益氣湯,方劑如下:

黃芪20g,炙甘草10g,升麻10g,五味子15g,柴胡12g,生甘草10g,人參5g,白芍12 克。水煎服。

(3)肝腎虧虛、氣血不足型。滋補肝腎,益氣活血。

方劑:獨活15g,桑寄生15g,秦艽10g,防風15g,細辛3g,當歸15g,白芍12g,川芎15g,地黃15g,杜仲12g,牛膝15g,黨參20g,茯苓12g,炙甘草10g,桂枝15g。水煎服。

如四肢痿軟症較重,宜用加味四物湯,方劑如下:當歸15g,熟地12g,白芍10g,川芎12g,五味子10g,麥冬12g,黨參20g,黃柏10g,黃連15g,知母10g,杜仲12g,牛膝15g,蒼術12g,黃芪20g。水煎服。

(4)痰濕凝阻、經絡瘀滯型。理氣化痰,通經活絡。

方劑:姜半夏6g,陳皮10g,茯苓12g,炙甘草10g。水煎服。

如患者氣虛,加黨參、白芍、黃芪;肢體麻重,加防風、荊芥、天麻、秦艽等;如患者手足麻木伴兩目畏光、忌目視物昏花、睛痛難開者可用神效黃芪湯,方劑如下:蔓荊子10g,陳皮10g,人參5g,炙甘草10g,白芍15g,黃芪20g。水煎服。

(5)外用熏洗葯。

方劑:獨活、秦艽、防風、艾葉、透骨草、劉寄奴、蘇木、赤芍、紅花、甲珠、靈仙、烏梅、木瓜,各9g。水煎趁熱熏洗患處。

4、治療頸椎的葯枕配方

選擇葯枕,必須根據自己的生理特點及健康狀況因人而異。以下葯枕處方可供參考:

1. 治療高血壓:治高血壓的葯枕,處方為:菊花、夏枯草、決明子、桑葉、蒲公英和薄荷各等份,每味葯用量為150克。
2. 高血壓、神經衰弱、頭痛頭暈等疾病。茶葉枕:長期作睡枕,可預防高血壓。葯物:茶葉300~400g。製法:將用過的茶葉,洗凈曬干,做成小睡枕。
3. 風火頭痛、頭昏、失眠、高血壓等疾病,也適用於老年保健白菊花枕:適合用於長期高血壓症兼頭痛。葯物:白菊花120g。製法:將白菊花沖洗干凈,曬干,裝進小紗布袋裡再縫進枕頭當中,每晚枕之睡覺。
4. 高血壓兼結膜炎。晚蠶砂枕:適用於高血壓兼結膜炎患者,有明目作用。葯物:晚蠶砂(即家蠶屎)120g。
5. 高血壓、目赤等疾病:決明子枕。
6. 暑熱心煩、頭暈頭痛等疾病:.綠豆枕
7. 治視神經衰弱,葯枕處方為:綠豆衣、橘葉、龍膽草、桑葉、地骨皮、菊花、草決明各等份,每味葯用量為150克。
8. 治哮喘不止,咳嗽不停,葯枕處方為:黃芪、款冬花、五味子、甘草、麥麩、枇杷葉等量,每味葯用量為75克。
9. 治療頸椎病主要中葯有:通草300克,白芷lOO克,紅花100克,菊花200克,佩蘭100克,川芎100克,桂枝60克,厚朴100克,石菖蒲80克。將這些葯混合並加工使之軟、硬適度,製成葯物枕頭。此外,對於頸椎病的不同症狀,可相應加減葯物。如頸項酸困、不適,可加蒼術60克,豨薟草100克;頭暈、鼻塞,可加葛根60克,辛荑花60克;肢體麻木,可加麻黃50克,桑枝100克,防風100克,羌活100克。對頸部生理曲線序列不齊、變直或反屈,輕度骨質增生軟組織緊張引起的症狀,可枕於頸部,仰卧,以加強療效。
10. 用於高血壓、鼻炎、頭痛等。祛火降壓枕:菊花、川芎、薄荷、白芷各100克。
11. 頸椎病、頭痛頭昏、肩周炎風濕等疾病,祛風通竅枕:晚蠶砂200克,綠豆衣、白芷、川芎、防風各100克。
12. 神經衰弱導致的失眠、心煩心悸等養心安神枕:夜交藤200克,合歡花60克,棗仁、柏子仁、五味子各30克。
13. 安神葯枕:白菊花100克,靈磁石100克,合歡花100克,夜交藤100克,朱染燈芯30克,石菖蒲60克,遠志60克,公丁香30克,白檀香20克,冰片10克(另包和入)。多夢加生龍骨100克,生龍齒60克。用法:上葯共研粗末,和入冰片,裝於布袋內,縱橫縫紉,鋪上枕巾,當睡枕用,一般可用3個月。
14. 治療高血壓、頸椎病:菊花川芎枕:將菊花500克、川芎300克碾成粗末,拌勻,裝入枕芯。此葯枕有平肝清熱、活血通絡的功效,可用於高血壓頸、椎病患者。
15. 蠶沙枕:將晚蠶沙500克、羌活300克加工成粗末,裝入枕芯。此葯枕能散風寒、通絡止痛,可用於頸椎病疼痛較明顯者。
16. 綠豆槐花枕:將槐花300克、綠豆300克碾成粗末,裝入枕芯。此葯枕氣味芳香,能清熱涼血,可用於內熱、口乾口苦、便秘及心煩失眠者。在炎炎夏日難以入眠時用此葯枕,效果尤佳。
17. 決明枕:將石決明、草決明各1000克加工成粗末,裝入枕芯。此葯枕能平肝潛陽、清熱,可用於頸椎病伴高血壓的患者。
18. 荷葉夏枯枕:將荷葉、夏枯草各1000克裝入枕芯。此葯枕能起到清心除煩、化濕濁的功效,適用於高血壓、高血脂、失眠的患者。
19. 消暑失眠葯枕,葯枕的處方是:先取青蒿、藿香、菖蒲、薄荷、菊花、茉莉花、白玉蘭花、梔子花干品各等量,將其碎為粗屑,拌勻備用。然後用紗布縫成枕心袋,將葯置入其內,製成枕心。最後,再外套枕套即可。患有失眠症的中老年朋友不妨一試。
20. 以苦蕎皮為枕心充成葯枕,就是利用其透氣性極好的作用,對頭顱進行適度的按摩而緩解頸椎不適。長期枕用,可祛風除濕,防止動脈硬化、皮下出血及濕疹等疾病。而且其舒適性極佳,冬暖夏涼,
21. 失眠:葯物白菊花、靈磁石、合歡花、夜交藤各100克
22. 失眠:白菊花、靈磁石、合歡花、夜交藤各100克,石菖蒲、遠志各60克,染燈芯、丁香各30克,白檀香20克,冰片10克(另包和入)。多夢加生龍骨100克,生龍齒60克。用法上葯共研粗末,和入冰片,裝入布袋內,當睡枕用,一般可用3個月。
23. 頸椎病:葯物防風、羌活、威靈仙、川芎、千年健、葛根、透骨草各60克,細辛、白芷各30克,川烏、草烏、冰片(另包和入)各10克。可枕6個月。
24. 治療老年人慢性支氣管炎及支氣管哮喘:白蘭花、麻黃、丁香、苦杏仁、桔梗、薄荷、蘇葉、枇杷葉、白前、藿香、礞石、生石膏各等量,研為粗末,裝入枕中使用,連續用2~3月。可宣肺、化痰、止咳,適用於老年人慢性支氣管炎及支氣管哮喘緩解期的治療。
25. 治療失眠多夢、心神不寧:燈芯草100g、酸棗仁150g,研為粗末,裝入布袋中,製成枕芯,每晚做枕用,每月更換1次葯物,連續用2~3月。可清心、除煩、安神,適用於失眠多夢,心神不寧。
26. 治療神經性頭痛及緊張性頭痛:菊花、夏枯草各50g,研為粗末,裝入布袋中,製成枕芯,每晚用,每月更換1次葯物,連續用2~3月。可疏風清熱、平肝潛陽,適用於神經性頭痛及緊張性頭痛。
27. 治療三叉神經痛:菊花、川芎、天麻、細辛、當歸、元胡、蔓荊子、紅花、防風、白芷、藁本各等量,研為細末,做枕芯用,連續用1~2月。此法既可防,又可治,效果較好。可疏風散寒、活血通絡,適用於三叉神經痛。
28. 治療肝陽上亢所致的眩暈:夏枯草、荷葉、竹葉、蒲公英、菊花各50g。將諸葯共研為細末,裝入布袋中,做枕芯用,連續用1~2月。可清熱平肝,適用於肝陽上亢所致的眩暈。
29. 治療Ⅰ、Ⅱ期高血壓病患者:廣陳皮800g,槐花、雲木香各300g,川芎、夏枯草、菊花各200g,共研細末,裝入布袋中做枕,睡眠時用,每日不少於4小時。葯枕可連續使用60日左右再換葯。可疏風清熱、平肝潛陽、活血化瘀,適用於Ⅰ、Ⅱ期高血壓病患者。
30. 可祛風除濕,通絡止痛,治療痹症。夜明砂、威靈仙、羌活、獨活各50g,研為粗末,裝入布袋中,製成枕芯,每晚做枕用,每月更換1次葯物,連續用2~3月。可祛風除濕,通絡止痛,適用於痹症。
31. 治療慢性疲勞綜合症:黨參、黃芪、菊花、天麻、棗仁、柴胡各等量,研為細未,製成枕心應用,連續用1~2月。可健脾益氣、祛風通絡,適用於慢性疲勞綜合征。
32. 治療頸椎病:白芷、川芎、威靈仙、川烏、草烏、姜黃、紅花、葛根各等量,研為粗末,裝入布袋中,製成枕芯,每晚做枕用,每月更換1次葯物,連續2~3月。可活血化瘀、祛風止痛,適用於頸椎病。
33. 治療高血壓、風濕性節關炎、腦動脈硬化、腰椎病等:取當歸、羌活、藁本、制川烏、黑附片、川芎赤芍、紅花、廣地龍、廣血竭、菖蒲、燈心、細辛、桂枝、丹參、防風、萊菔子、威靈仙、乳香、沒葯、冰片各等份,研為粗末,做枕芯。每天枕用時間不少於6小時,連用3~6月以上。此葯枕對高血壓、風濕性節關炎、腦動脈硬化、腰椎病等有不同程度的防治作用。
34. 治失眠的葯枕:a)取決明子、滁菊花、朱燈心草各150克做枕芯。b)取黑豆、磁石粉各等份,加工成粗末做枕芯。
35. 治療頭痛目赤的葯枕:取菊花或薄荷或綠豆做枕芯,睡覺時枕之。
36. 治療大寒腦痛的葯枕:蒸吳茱萸,裝入枕芯,睡時枕之。治因大寒侵襲引起的頭腦疼
37. 治療青光眼的葯枕:取夏枯草、荷葉、白艾、草決明各等份,加工成粗末,做枕芯。
38. 治療耳中熱痛的葯枕:食鹽裝入枕芯,睡時枕

39。治療鼻淵(鼻內有膿痰、不通氣、頭疼等)的葯枕:白芷、辛夷各等份,裝入枕芯,睡時枕之,可治鼻塞不通、香臭不聞、流涕腥臭、頭痛、眉棱骨痛等。
40。治療高血壓的葯枕:取野菊花、燈心草、夏枯草、石菖蒲、晚蠶砂各等份,加工成粗末,做枕芯。
41。 清熱防暑保健葯枕。a)五葉枕:由干桑葉、竹葉、柳葉、荷葉和柿葉摻勻並裝袋而成。b)青蒿藿香枕頗為常用。將青蒿、藿香各等份裝袋即可。也可根據各人喜愛,再加些綠豆、薄荷之類,協助祛暑解熱,患有高血壓者,枕內可加野菊花和桑葉;神經衰弱患者,可加菖蒲、側柏葉。
42。葯枕助眠法 a) 治療失眠的葯枕,最早見於晉代葛洪《肘後備急方》中記載的。用蒸大豆裝枕治失眠,b)宋代有人用草決明裝枕治失眠,c)用黑豆、磁石粉裝的枕頭也有防治失眠多夢的作用。d)紫砂枕也是助眠的「葯枕」,是我國民間葯枕療法的繼續和發展。如「催眠枕」是日本學者根據中醫「頭寒足熱」的理論,經過試驗,發現人的頭部在25℃~30℃是睡眠的最佳溫度,如果能保持這個溫度,就有催眠作用.
43。葯枕治療高血壓 :白礬葯枕的葯物組成和製作方法:取白礬2500克(篩去碎屑,將大塊碎成蠶豆粒大小),川芎1000克,槐花500克,混合裝入用白布縫制的枕套中,縫口供作枕即可,每袋可連續使用半年。該方葯不僅具有降低血壓、預防中風之功效,而且配製簡易,使用方便,葯源充足,價格低廉,是一種治療高血壓較為理想的葯物,值得應用。
44。治療頭痛、頭暈、瘡癤腫毒、風火眼赤、昏花或血壓偏高等病症:將干菊花裝入布袋中作枕,適用於頭痛、頭暈、瘡癤腫毒、風火眼赤、昏花或血壓偏高等病症,具有防治功效。
45。茶葉枕:將泡飲過的剩茶葉曬干,再摻以少量茉莉花茶拌勻裝袋即成,具有降火、降壓、清熱、解毒、明目、利尿和消暑等功效。
46。防治頭痛腦熱、眼赤喉痛、瘡癤腫毒和心煩口渴等病症。
47。綠豆枕:將煮綠豆湯剩下的綠豆皮曬干,再摻以整個或破碎的綠豆裝枕即成。
因綠豆性寒,故有清熱解毒、止渴防暑和利尿消腫等功效、常用來防治頭痛腦熱、眼赤喉痛、瘡癤腫毒和心煩口渴等病症。
48。明目枕:綠豆與菊花、決明子共做葯枕,可有清心、解熱毒和退目翳等功效。民間特此葯枕又稱為「明目枕」。

5、治療頸椎病.腰間盤突出如下葯方.中醫關照!!!

原方:載於《中國中醫秘方大全》中卷913頁。
功能與主治:補腎活血、理氣止痛。主治腰椎間盤突出症。
處方組成:核桃仁210克、黑芝麻210克、杜仲60克、元胡30克 川續斷30克、木瓜30克、香附30克 菟絲子60克、當歸60克。除核桃仁、黑芝麻外,余葯均曬干,研磨過篩備用。將黑芝麻於碾槽內碾碎,再放入核桃仁一起碾,當用手摸無顆粒時,與經過篩的葯面一起倒入盆中,以煉蜜250克分數次加入盆內攪拌,反復揉搓成團塊,再取團塊7克製成丸子。丸子可放入冰箱內貯存。每日服2次,每次服一丸,黃酒20毫克送下。連服100丸為一療程。
臨床療效:治療腰突症15例。年齡14-51歲,病程1-14年。結果痊癒14例,顯效1例。隨訪5-10年,均未見復發。
方劑來源:中國人民解放軍513醫師郭大平。

6、誰知道治療頸椎病的熱敷的中葯配方?

熱敷

此種治療可改善血循環,緩解肌肉痙攣,消除腫脹以減輕症狀,有助於手法治療後使患椎穩定。本法可用熱毛巾和熱水袋局部外敷,最好是用中葯熏洗方來熱敷。急性期病人疼痛症狀較重時不宜作溫熱敷治療。

頸椎病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嚴重者可導致癱瘓。筆者在多年的推拿臨床實踐中體會到,頸椎病在手法治療的同時,對患者進行中醫辨證分型論治,可以提高療效,縮短療程,減輕患者的痛苦。現將臨床常見的中醫辨證類 型及經驗處方介紹如下。

寒濕阻絡型(本型常見於頸椎病頸型和神經根型):頭痛或後枕部疼痛,頸僵,轉側不利,一側或兩側肩臂及手指酸脹痛麻;或頭疼牽涉至上背痛,肌膚冷濕,畏寒喜熱,頸椎旁可觸及軟組織腫脹結節。舌淡紅,苔薄白,脈細弦。治以溫經活血,祛寒除濕,通絡止痛。

方葯:川桂枝、羌活、威靈仙、秦艽、川芎、當歸尾、葛根、天麻、炮甲珠、炒神曲、赤芍。

方中羌活、靈仙、天麻、秦艽,祛寒除濕止痛;川芎、天麻療頭痛。桂枝、川芎、歸尾、赤芍、炮甲珠溫經活血,通絡;葛根解痙,神曲健脾和胃,甘草調和諸葯。

氣血兩虛夾瘀型(本型常見於椎動脈型頸椎病):頭昏,眩暈,視物模糊或視物目痛,身軟乏力,納差,頸部酸痛,或雙肩疼痛。舌淡紅或淡胖,邊有齒痕。苔薄白而潤。脈沉細無力。治以益氣養血,醒腦寧神,活血通絡。

方葯:天麻、炙黃芪、炙甘草、潞黨參、炒白術、熟地、砂仁、當歸、白芍、雞血藤。

方中炙黃芪、炙甘草、潞黨參、炒白術補氣;熟地、川芎、白芍、當歸養血;天麻、川芎、雞血藤安神健腦,活血通絡,砂仁理氣和胃導滯。

氣陰兩虛夾瘀型(本型常見於椎動脈型和交感神經型頸椎病):眩暈反復發作,甚者一日數十次,即使卧床亦視物旋轉,伴惡心,嘔吐,身軟乏力,行走失穩,或心悸,氣短,煩躁易怒,咽干口苦,眠差多夢等。舌紅、苔薄白或微黃而干,或舌面光剝無苔,舌下靜脈脹大。脈沉細而數,或弦數。治以益氣養陰、安神醒腦,調和氣血。

方葯:天麻、川芎、杭菊花、枸杞子、沙參、炙甘草、炒棗仁、炒柏子仁、炙遠志、白芍、丹參、地龍、夜交藤。

方中炙甘草、沙參、白芍、枸杞子益氣滋陰;天麻、杭菊花、炒棗仁、炒柏子仁、炙遠志、夜交藤醒腦益智,養心安神;川芎、丹參、地龍活血通絡止痛。

脾腎陽虛夾瘀型(本型常見於脊髓型頸椎病手術後遺症或久治不愈者);四肢不完全癱(硬癱或軟癱),大小便失禁,畏寒喜暖,飲食正常或納差。舌淡紅,苔薄白或微膩,脈沉細弦,或沉細弱。治以補腎健脾,溫經和陽,強筋健骨。

方葯:熟地、棗皮、炮乾薑、龜板膠、鹿角膠、炮甲珠、白芥子、炒杜仲、牛膝、淮山葯、炒神曲、白芍、川桂枝、肉桂、炙甘草。

方中熟地、炒杜仲、牛膝補腎養血;鹿角膠、龜板膠填精益髓,強筋健骨;棗皮補肝腎,收澀止遺;川桂枝、肉桂溫經和陽;炮乾薑、淮山葯、炙甘草、炒神曲健脾和胃,溫陽益氣;白芥子祛痰散結;炮甲珠軟堅散結,通經活絡。

7、馬錢子治療脊髓型頸椎病葯方

有毒的葯物不可亂用,查不明病因和用不好會中毒導致脊髓再損而發性痙攣截癱。

8、哪位病友用過這兩個頸椎病葯方

你的頸椎病是什麼類型的?我爸爸也有頸椎病,在尋葯

9、獨角蓮能治頸椎病嗎,有什麼葯方嗎?能治糖尿病嗎?配什麼葯吃能有用?

想法不錯,但沒有,成千上萬的科學家正在研究呢,國際上沒什麼好辦法,到好點的醫院要大夫給你一個好的系統的治療方案吧,別給耽誤了

10、什麼中葯泡酒可以治頸椎病

中葯泡酒可以治別的病,但是對頸椎病 沒有效果。因為中葯泡酒不會使錯位的頸椎骨或者頸椎生理曲度變直的恢復原來的位置和曲度。也不可能使拉傷的寰樞肌肉自動恢復如初。頭疼頭暈脖子疼是因為你的頸椎2錯位造成症狀。治療很簡單,頸椎痛怎麼治療? 我告訴你方法:用大拇指按壓住頸椎的疼痛點,頸椎右側疼痛就往左肩方向推壓,反之就往右肩方向推壓,一直推壓到頸椎不疼了,這時應保持推壓的力量穩固10到20妙鍾,直到疼痛腫脹感立即消失為止。推壓的力量是由輕到重逐漸加力最大到5㎏的力量,絕不可用蠻力猛力推壓,逐漸加力一直推壓到頸椎不疼了,頭不眩暈了,眼睛能看清東西了,你的頸椎病就是治好了。方法簡單實用安全可靠。嚴重骨質疏鬆和外傷引起的頸椎病不適合這個方法。做完復位之後要立刻做檢驗:頸椎能夠自由轉動沒有響聲了也不痛了,頭不疼了,頭不暈了,就是復位成功了。如果轉動困難就是沒有復位到位,應該繼續推壓復位,直到頸椎能夠自由轉動為止。 頸椎病因是因不正確的姿式造成內外力的不平橫,長時間的不平橫造成頸肌痙攣,而將頸椎骨拉的錯位。位移的頸椎骨擠壓了頸動脈血管,造成腦供血不足,就出現頭昏;耳鳴;突發性耳聾;眩暈;視力看不清楚;摔倒等症狀。這就叫椎動脈性頸椎病。壓迫了神經就出現了疼痛,麻木,腫脹等症狀。這叫神經根型頸椎病·····我告訴你方法了,你細細地體會要令,你照著做一定可以治好頸椎病。學會了這個方法就是學會了治好頸椎病的本領。但是關鍵在你自己能否克服日常工作及生活中不正確的姿勢和習慣,而這是造成頸椎病復發的根本原因。例如挺頭收下巴,長時間低頭做事,高枕歪躺等等,這是最關鍵的問題,否則,就是治好了用不了多長時間頸椎病又必然會復發的。所以平里日多注意保持正確姿式。關與頸椎幾你分不清沒關系,一個原則:那裡疼你就推壓那裡,推到不麻,不疼,不暈為止。

與外用理療葯頸椎病處方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