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踝關節背伸需要哪些肌肉肌腱
腓總神經損傷?腓總神經損傷常因外傷引起,主要表現為足下垂,走路呈跨越步態;踝關節不能背伸及外翻,足趾不能背伸;小腿外側及足背皮膚感覺減退或缺失;脛前及小腿外側肌肉萎縮。肌腱斷裂?建議請醫生診斷
2、左腳腳踝處肌腱斷裂 拆除石膏後該如何進行康復訓練
1.肌腱的修復時間是三周,一般石膏拆除後就要行鍛煉,一是恢復功能,二是防止肌腱粘連,建議使用CPM機,不過CPM機只有醫院里有,骨科和康復科都有。
2.CPM(continuous passive motion)即關節持續被動活動,是患者術後起始康復階段的一個重要鍛煉手段,可以加速關節軟骨以及周圍的韌帶和肌腱的癒合和再生,有利於關節的活動。
CPM的作用機制
1. 增加關節軟骨的營養和代謝活動
2. 加速關節軟骨和關節周圍組織如肌腱、韌帶的損傷修復
3. 刺激具有重要分化能力的細胞向關節軟骨轉化
4. 緩解關節損傷或術後引起的疼痛
CPM的優點
1. 無痛苦
2. 消腫快
3. 傷口癒合快
4. 消除關節粘連,改善關節活動角度
5. 促進關節軟骨損傷的自身修復
6. 利於移植骨膜或軟骨膜轉化成透明樣關節軟骨
CPM的適應症
1. 四肢骨折,行切開復位牢固內固定術後
2. 關節粘連松解術後
3. 髖膝人工關節置換術後
4. 關節軟骨大面積損傷,自體游離骨膜或軟骨膜移植修復術後
CPM的使用方法
1. 術後當日或第二天開始使用CPM裝置鍛煉
2. 術後肢體活動角度從30度開始,逐漸增加,每天增加10-20度,並爭取在一周內達到90度。
3. 全日鍛煉,每次1-2小時,每次間隔5-10分鍾
3、踝關節肌腱炎的症狀
有受傷嗎?應該就是肌腱炎了,繼續治療會有好轉
4、踝關節 咔咔響
是不是腳骨折過
運動時常能聽到有人發出「嘎嘎」的聲響,比如蹲起時膝關節有響音,走路時髖關節發出輕輕的「嘎嘎」聲,轉脖子頸椎有聲音,攥手指聽到手指有聲音……這些聲音人們通常稱之為「彈響」。
一般來說,僅有彈響、外表不紅不腫,也不感到疼痛,不伴活動障礙者屬於生理性彈響,不需要特別處理,也不必為此過於惶恐不安。關節活動時,關節面之間、軟骨墊與關節面之間、肌腱和關節囊之間等,總會發生摩擦而發出聲音。在大部分人身上,這種聲響不明顯,而在有些人身上則聽起來比較清楚。特別是那些久坐的人,關節間產生的潤滑液少,加大了關節摩擦的損耗,更容易聽到彈響了。當伴有疼痛或關節活動受限時,需要到醫院就診,以確定是否是關節錯位或關節受損。
像教師、編輯、秘書、電腦錄入員等這些常年伏案工作的人時常會抱怨頸椎「彈響」,彈響的出現恰恰在提醒人們不要同一姿勢維持過久,而要多加鍛煉。最好15—30分鍾稍微起來活動一下。
也有人只要上、下樓梯,膝關節就有節奏的「嘎、嘎」響;有的是腳跟一拱直就「啪」一聲巨響;有人甚至連伸個懶腰、打個哈欠,頸背或牙關(顳頷關節)就會發出聲音!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關節會發出聲音,乍聽下似乎很新鮮,不過,以物理學觀點來看,關節的動作不外是滑動(如膝之初彎)、滾動、磨動(旋轉)等,這些都不離線械原理,自然會因摩擦、振動而產生聲音,只因關節腔完密的封閉,以及關節滑液有效滑潤,聲音小到聽不到。
事實上,關節發出的聲音可用麥克風放大並記錄聲波,多年前,國內即有醫師研發出關節的聲波記錄儀,可用於臨床上,「聽」出膝關節的病變。關節聲音之大,有時會嚇人一跳。
最近一些研究有了答案。原來,當關節初「動」時,肌腱的作用力(如拉力等)會瞬間先使關節產生形變,最多可增大至7%,形變產生關節腔負壓。這負壓雖微,但足以使關節囊凹陷(被吸入),使溶於滑液內的氮氣、氧氣、二氧化碳等氣體,部分氣化成氣泡。
動作將完成之際,氣泡及滑液受壓縮,即像開香檳似「叭」 一聲,把凹陷的關節囊給彈回去,回復原形,氣體又再度溶回液中。也因氣體回溶需要時間,所以指節響聲雖可周而復始,卻無法連發。
研究雖指出這些響聲不足以造成軟骨傷害(能量不到可傷害軟骨的15%),不必為此擔心,不過另一項長達35年、針對350位長期扳響指節者的追蹤,卻發現這些人普遍有指節變大、抓握力卻變弱的問題。由此看來,樂此不疲的仁兄,應該有所節制才好。
當然,除此機轉外,膝關節、踝關節或背部發出聲音,也可能是綳緊的肌腱在關節運動時,先稍有「走」位,再彈回原位;或是與關節隆突處有較大的磨擦,而發出響聲,若未伴隨紅腫熱痛,一般應無大礙。
至於因關節退化、病變,如退化性關節炎、軟骨潰壞、膝關節半月軟骨破裂等,所發出的聲音通常都伴有其它症狀及病理變化,非本文所述之關節響聲,不可混淆,仍應循正軌求醫以免延誤。
5、你踝關節肌腱斷裂多久恢復正常的?
踝扭傷恢復的比較慢,畢竟傷筋動骨一百天,建議去醫院排查一下,有沒有骨折骨裂,如果沒有就是軟組織損傷,韌帶損傷,想進一步確定可以拍核磁看看韌帶有沒有撕裂斷裂等,如果是單純的韌帶扭傷,四個月期間腳踝肯定一直不舒服沒怎麼運動,用另一側好的比較多,所以這個傷了的腳踝肌肉廢用了,現在一定要開始康復訓練了,自己可以做的,足部靜力對抗肌力訓練,每天堅持做,一個月以後就會有明顯效果了,另外一定要佩戴護踝,踝現在還沒完全好很虛弱,再次受傷的風險也大,所以戴個護踝一來能起到保護作用,二來能束縛加壓支撐腳踝更有力一些,挑那種專做運動護具的,我朋友戴的是台灣的是必優的護踝,還不錯,所以堅持練肌力外加護踝,一個月後能有改善,望早日康復!
6、左踝關節筋斷,能評上傷殘鑒定等級嗎
符合國家標准《勞動能力鑒定職工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等級》GB/T16180-2014「5.10十級」「13)四肢大關節肌腱及韌帶撕裂傷術後遺留輕度功能障礙」之規定,應評定為十級傷殘。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准
《勞動能力鑒定職工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等級》
GB/T16180-2014
5.10十級
5.10.1定級原則
器官部分缺損,形態異常,無功能障礙,無醫療依賴或者存在一般醫療依賴,無生活自理障礙。
5.10.2十級條款系列
凡符合5.10.1或下列條款之一者均為工傷十級。
13)四肢大關節肌腱及韌帶撕裂傷術後遺留輕度功能障礙;
7、右足踝左側肌腱斷裂多久可以正常走路
肌腱斷裂?最好去骨科拍X片,核磁,CT(具體看情況,一步一步檢查,確定手術或者康復方案)看看斷裂程度。I度,II度可以石膏或者夾板制動4-6周。拆掉石膏或者支具後,家裡有地秤,先試著踩30-40斤,在一點點增加。循序漸進,恢復全部負重。期間可以藉助拐杖或者助行器,輔助行走。如果斷裂III度,較嚴重,可能要手術將斷裂的肌腱縫合。具體情況,請尊醫囑。盡量及早醫治,避免產生不可逆的陳舊損傷。定期復查。
8、右踝脛後肌腱'屈肌腱腱鞘積液,右踝關節少量積液,右踝部軟組織水腫
貼我們膏葯是最好的,因為我們膏葯能讓你的積水給貼沒了,水腫給消掉了。但是那個醫學上的西醫里邊治療方法就是抽積水,既使抽完了還會有積水。並且會落下風濕因為它是用涼水沖的,但是我們的膏葯會把你的積水排出來!
9、腳踝肌腱損傷應該怎麼治療
肌腱、韌帶俗稱筋,筋一旦斷裂拉傷後,都會引起關節彎曲、伸直活動受限或者是腫脹不適等現象,損傷後其再生能力弱,自身很難修復癒合,所以就會出現彎曲困難,不能達到正常的幅度,有僵硬拉緊感。筋沒有得到修復治癒,關節彎曲受限或者是輕腫現象就會很難消除,只要修復損傷的筋,這些症狀才能消除。
現在對軟組織損傷的方法,一般都是開刀手術縫合,開刀手術針線縫合,也就是把斷裂的肌腱兩端用針線縫合在一起,實際上它們並沒有真正生長連接在一起,只是假相而已,筋再生能力弱,就算縫合得再好,它們沒有真正生長相連在一起的,病人關節彎曲同樣還是受限的(就如同骨折,雖然上了鋼板、鋼釘固定,但斷骨並沒有癒合相連,所以需要用葯修復癒合),肌腱斷裂不但不能真正生長在一起,而且患者會以為肌腱已經縫合,以後會慢慢長好,而造成了誤導,使得患者大大的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
要想快速修復軟組織損傷,建議選用傳統中醫治療,幫助損傷的組織快速生長修復,建議越早治療越好,時間耽誤越久越麻煩。
更多常識請到百度空間
祝早日康復!!
10、腳踝痛好治嗎
踝關節韌帶的正常解剖
內側(三角)韌帶自內踝呈扇形向下,分別止於距、舟、跟骨,分成四部分:脛舟部、脛跟部、脛距前部及脛距後部(由淺到深),部分韌帶纖維互相融合,各部分分界不清楚,脛骨後肌腱、趾長屈肌腱與之毗鄰。外側韌帶分為三部分:距腓前韌帶起自外踝前緣,水平走向前內,止於距骨頸外側緊靠距骨外踝關節面;距腓後韌帶位置較深,是外側三束韌帶中最強硬者,起自外踝內面指狀窩,水平走向後內,經過距骨後方,止於距骨後突外側結節,它與內側韌帶的脛距後部與拇長屈肌腱相毗鄰且部分與之腱鞘相融合;跟腓韌帶為一圓形的纖維束,起自外踝尖前方的壓跡,往後下方走行止於跟骨外面中部的結節,腓骨長短肌腱跨過它表面,與之伴行。
腳踝疼痛門診常見疾病之一,其原因可能為:
1.踝關節嚴重扭傷後導致慢性不穩定:腳踝扭傷是骨科急診最常見的病症之一,運動損傷中,40%是踝關節扭傷,籃球運動更是達到了52%。腳踝扭傷,一般醫生不太重視,用點扶他林,噴點葯就讓病人回家。其實較重的韌帶損傷,比骨折要嚴重得多,關節的活動是要靠韌帶維持的,關節旁的韌帶斷裂,關節的活動就會不穩定。踝關節扭傷如果得不到很好的治療,就會遺留下踝關節長期的不穩定及踝關節腫脹,長期的關節不穩定,會將關節表面的軟骨磨壞,軟骨是不可再生。軟骨損壞後便開始產生疼痛,引發關節的炎症。逐漸加重後,產生關節畸形。畸形反過來又會加重關節的破壞。
2.距骨骨軟骨骨折:嚴重的跟骨骨折、距骨骨折是一種容易遺留殘疾的骨折之一。疼痛原因是軟骨損傷引起的滑膜炎。以局部腫脹、疼痛、皮下瘀斑、不能站立行走等為主要表現的距骨部骨折。
3.類風濕性關節炎:腳踝關節疼痛與風濕性關節炎有很重要的關系,風濕性關節炎、使血液循環不通暢,會導致肌肉或者組織所需要的營養無法通過血液循環來輸送,致使肌肉缺少營養而加速老化變得僵硬,踝關節疼痛。類風濕相當於中醫說的骨痹,一般也是應用活血化瘀和散風止痛、祛風除痹的中葯來調理的
5.骨性關節炎:關節不靈活,僵硬,晨起或休息後不能立即活動,需經過一定時間活動後緩解。重者可出現關節腫脹、肌肉萎縮等。骨關節炎以手的遠端和近端指間關節,膝、肘和肩關節以及脊柱關節容易受累,而腕、踝關節則較少發病。
6.痛風性關節炎:是尿酸代謝異常所引起的全身疾病,主要表現為血尿酸增高,反復發作的關節炎,約75%在足拇趾的關節,其他為膝關節。關節、腎臟或其他組織中尿酸鹽沉積而引起這些器官的損害和痛風石的形成。
7小腿腓腸肌筋膜炎:可由於上位小腿深部肌肉痙攣導致踝關節肌肉肌腱骨骼附著點處出現慢性反復性缺血性炎症,表現為足跟痛,特別晨起下床足剛觸地瞬間,疼痛而不敢著地,過後則無礙,x拍片跟骨無異常。體檢:跟底壓痛,右小腿腓腸肌內外側頭壓痛,腓腸肌中部可觸及到痛性結節。處理:右小腿腓腸肌內外側頭、腓腸肌中部觸發點進行兩次濕針針刺治療,每天行小腿牽張訓練.
根據臨床統計, 腳踝疼痛早期可行制動、局部使用或服用消炎止痛葯物、理療、指導功能鍛煉。如果保守治療無效,則需行手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