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肌腱 > 眼外直肌肌腱

眼外直肌肌腱

發布時間:2020-04-20 23:11:48

1、人體解剖學:眼球的肌肉的名稱及其作用?

摘錄:眼外肌(extrinsic eyeball muscles)是支配眼球活動的中軸肌,是眼球鞏膜上附著的六條肌肉,能使眼球隨意轉動。
Zinn纖維環 或稱總腱環,在眼眶尖端附著於視神經孔四周的骨壁上,眼外肌(包括提上瞼肌)除下斜肌起自前部眶內壁外均起自此總腱環。第Ⅲ顱神經支配上直、下直、內直及下斜四條眼外肌;第Ⅳ顱神經支配上斜肌;第Ⅵ顱神經支配外直肌。內直肌是作用最強的一條眼外肌,因肌肉肥厚,肌腱短,止點附著點離角膜最近(約5.5毫米)。在眼球內側水平方向行走,因此其收縮之作用力較單純,當眼球在原位時此肌收縮時眼球內轉。但當眼球在上轉時,肌肉止點處在眼球轉動中心的水平面之上,因此肌肉收縮時除使眼球內轉外尚略有上轉作用。同樣理由在下轉位時可稍增加下轉作用。內直肌鞘前部與內側眶骨壁(淚骨)之間有纖維膜組織聯系,稱為內側節制韌帶,限制內直肌過度活動。外直肌 它與內直肌相似,處在眼球外側水平線上。此肌較薄弱,止點離角膜緣約6.9毫米。此肌主要力量為使眼球外轉。當眼球在上轉或下轉位,肌肉的附著點在眼球轉動中心的上方或下方時,此時還略有上轉或下轉的作用力。外直肌鞘膜有纖維膜至顴骨眶結節稱外側節制韌帶。上直肌上直肌止於上方角膜緣後約7.7毫米處。此肌中部介於提上瞼肌與上斜肌之間。肌肉的走向大致平行於眼眶軸線。當眼球在原位時,肌軸與視軸大約成23度角。由於視軸與肌軸不平行,因此肌肉收縮時對眼球作用力就比較復雜。首先,在原位時肌肉收縮對眼球發生三個作用力。第一個力,因肌肉止於眼球轉動中心的上方及前方,因此收縮時其主作用力為使眼球向上轉;第二個力,因肌肉止點偏在轉動中心的前內側,所以收縮時也使眼球內轉。第三個力,因為肌肉的起點在視軸的內側,因此收縮時還可使眼球內旋。當眼球外展23°時,視軸與肌軸方向一致,此時肌肉作用比較單純,收縮時主要作用力為使眼球向上轉。如果眼球在內收67°位時,肌軸與視軸成90。角,此時肌肉收縮的作用力即失上轉的作用而主要是內旋。在外展23°與內收67°之間的各個位置,上直肌收縮都帶有三個方面的作用力,但各力力的比例有所不同,在內收位置時以內旋內收為主,在外展位置時以上轉為主。下直肌下直肌的肌軸方向與上直肌軸在同一垂直平面上,也與眶軸一致,所不同的是在眼球下方,止在角膜下緣外約6.5毫米處。用理解上直肌作用的道理來理解下直肌是比較容易弄懂的。其作用力有二個方向與上直肌是正好對抗的,其下轉力正好與上直肌之上轉力對抗,外旋力正好與上直肌之內旋力對抗。下直肌使眼球內收的力量與上直肌是一致的。斜肌與直肌有一個基本不同的地方就是力的方向是相反的,直肌起點在眼球轉動中心後方,止點在轉動中心前方,而斜肌起點在眼球中心的前方而止點在後方。斜肌旋轉力較直肌強一倍,而上轉及下轉作用較直肌弱。上斜肌上斜肌起自眶尖總腱環,沿眶內上壁平行於眶壁向前行走,在鼻上方眶緣附近經滑車再折向後外方呈扇形展開,在上直肌下止予赤道之後。上斜肌的作用起點應在滑車處,此段肌軸與視軸成51°角。收縮時有三種作用,一是下轉,一是內旋,有少量外展作用。當眼球在內收位51°時,視軸與肌軸一致,此時只有下轉作用。當眼球在外展39°位置時,視軸與肌軸成90°,此時肌肉收縮只有兩個作用,即內旋及外展。下斜肌 起自眼眶前下方內側壁,止於眼球赤道部後方近外直肌平面,止點作扇形展開,在後長睫狀動脈穿入點之外側。眼球在原位時下斜肌肌軸與視軸成約51°角,有三種作用力:一為上轉,二為外旋,並有少量外展作用。當眼球在內收位5l°時,視軸與肌軸一致,作用力比較單純,主要使眼球上轉。當眼球在外展39°位置時,視軸與肌軸成90°,此時肌肉收縮只起兩個作用,就是使眼球外旋及外展。

2、這圖片誰能看懂,麻煩解釋一下

滑車神經是第4對腦神經,。
滑車神經為運動性神經,起於中腦下丘平面對側滑車神經核,自中腦背側下丘方出腦;自腦發出後,繞過大腦腳外側前行,穿經海綿竇外側壁向前,經眶上裂入眶,越過上直肌和上瞼提肌向前內側行,進入並支配上斜肌。
滑車神經是腦神經中最細的神經。
收縮時,牽拉眼球,使瞳孔轉向外下方。上斜肌與上直肌作用相對應,二者同時收縮,使瞳孔對向前方。由滑車神經支配。
該肌是眼外肌中較細而肌腱最長的一條,起始於視神經孔內上方的Zinn氏總睫環上。該處一部分蓋著上瞼提肌的起端。發出後經較短的肌腱便是呈梭形的肌腹,其沿眶頂和眶內壁之間前行到達滑車。在距滑車約10mm處肌腹演變為肌腱,穿過滑車,向後外下轉折並延伸,與視軸成約55°角,經過上直肌下,呈扇形附著在眼球後外上象限處,該肌全長約62mm,肌腱長約30mm。附著點寬約10.7mm。上斜肌肌腹上方為眶頂; 下方為內直肌,與內直肌間有眼動脈、篩前後動脈及鼻神經通過。該肌與上瞼提肌間由後至前有滑車神經、滑車上神經、額動脈及眼上靜脈分支等通過。反折腱的上方有滑車上神經、眶上神經的內側支及眶上血管。扇狀腱膜上方有上直肌、上瞼提肌,下方為眼球,該肌反折腱與視軸成55°角,故其主要功能是下轉眼球,也有學者認為是內旋,其次為外展和內旋。

3、眼外肌的名稱,作用,神經支配

 眼外肌(extrinsic eyeball muscles)是支配眼球活動的中軸肌,是眼球鞏膜上附著的六條肌肉,能使眼球隨意轉動。
Zinn纖維環 或稱總腱環,在眼眶尖端附著於視神經孔四周的骨壁上,眼外肌(包括提上瞼肌)除下斜肌起自前部眶內壁外均起自此總腱環。

第Ⅲ顱神經支配上直、下直、內直及下斜四條眼外肌;第Ⅳ顱神經支配上斜肌;第Ⅵ顱神經支配外直肌。

內直肌是作用最強的一條眼外肌,因肌肉肥厚,肌腱短,止點附著點離角膜最近(約5.5毫米)。在眼球內側水平方向行走,因此其收縮之作用力較單純,當眼球在原位時此肌收縮時眼球內轉。但當眼球在上轉時,肌肉止點處在眼球轉動中心的水平面之上,因此肌肉收縮時除使眼球內轉外尚略有上轉作用。同樣理由在下轉位時可稍增加下轉作用。內直肌鞘前部與內側眶骨壁(淚骨)之間有纖維膜組織聯系,稱為內側節制韌帶,限制內直肌過度活動。

外直肌 它與內直肌相似,處在眼球外側水平線上。此肌較薄弱,止點離角膜緣約6.9毫米。此肌主要力量為使眼球外轉。當眼球在上轉或下轉位,肌肉的附著點在眼球轉動中心的上方或下方時,此時還略有上轉或下轉的作用力。

外直肌鞘膜有纖維膜至顴骨眶結節稱外側節制韌帶。上直肌上直肌止於上方角膜緣後約7.7毫米處。此肌中部介於提上瞼肌與上斜肌之間。肌肉的走向大致平行於眼眶軸線。當眼球在原位時,肌軸與視軸大約成23度角。由於視軸與肌軸不平行,因此肌肉收縮時對眼球作用力就比較復雜。

首先,在原位時肌肉收縮對眼球發生三個作用力。第一個力,因肌肉止於眼球轉動中心的上方及前方,因此收縮時其主作用力為使眼球向上轉;第二個力,因肌肉止點偏在轉動中心的前內側,所以收縮時也使眼球內轉。第三個力,因為肌肉的起點在視軸的內側,因此收縮時還可使眼球內旋。當眼球外展23°時,視軸與肌軸方向一致,此時肌肉作用比較單純,收縮時主要作用力為使眼球向上轉。如果眼球在內收67°位時,肌軸與視軸成90。角,此時肌肉收縮的作用力即失上轉的作用而主要是內旋。在外展23°與內收67°之間的各個位置,上直肌收縮都帶有三個方面的作用力,但各力力的比例有所不同,在內收位置時以內旋內收為主,在外展位置時以上轉為主。

下直肌下直肌的肌軸方向與上直肌軸在同一垂直平面上,也與眶軸一致,所不同的是在眼球下方,止在角膜下緣外約6.5毫米處。用理解上直肌作用的道理來理解下直肌是比較容易弄懂的。其作用力有二個方向與上直肌是正好對抗的,其下轉力正好與上直肌之上轉力對抗,外旋力正好與上直肌之內旋力對抗。下直肌使眼球內收的力量與上直肌是一致的。

斜肌與直肌有一個基本不同的地方就是力的方向是相反的,直肌起點在眼球轉動中心後方,止點在轉動中心前方,而斜肌起點在眼球中心的前方而止點在後方。斜肌旋轉力較直肌強一倍,而上轉及下轉作用較直肌弱。

上斜肌上斜肌起自眶尖總腱環,沿眶內上壁平行於眶壁向前行走,在鼻上方眶緣附近經滑車再折向後外方呈扇形展開,在上直肌下止予赤道之後。上斜肌的作用起點應在滑車處,此段肌軸與視軸成51°角。收縮時有三種作用,一是下轉,一是內旋,有少量外展作用。當眼球在內收位51°時,視軸與肌軸一致,此時只有下轉作用。當眼球在外展39°位置時,視軸與肌軸成90°,此時肌肉收縮只有兩個作用,即內旋及外展。下斜肌 起自眼眶前下方內側壁,止於眼球赤道部後方近外直肌平面,止點作扇形展開,在後長睫狀動脈穿入點之外側。眼球在原位時下斜肌肌軸與視軸成約51°角,有三種作用力:一為上轉,二為外旋,並有少量外展作用。當眼球在內收位5l°時,視軸與肌軸一致,作用力比較單純,主要使眼球上轉。當眼球在外展39°位置時,視軸與肌軸成90°,此時肌肉收縮只起兩個作用,就是使眼球外旋及外展。

4、人的眼外肌能換個嗎

現在還沒有達到換的水平。
眼外肌是司眼球運動的橫紋肌,每眼各有6條,按其走行方向分直肌和斜肌,直肌4條即上、下、內、外直肌;斜肌兩條是,上斜肌和下斜肌。四條直肌均起始於眶尖部視神經孔周圍的總腱環zd。各肌的肌纖維自成一束,包圍視神經版分別向前展開,附著在眼球赤道前方,距角膜緣不同距離的鞏膜上。
內、下、外、上直肌分別附著於角膜緣後5.5mm、6.5mm、6.9mm、7.7mm處。
上斜肌也起始於總腱環,沿眶上壁與眶內壁交角處前行,在接近眶內上緣處變為肌腱,穿過滑車的纖維環,然後轉向後外權方經過上直肌的下面,到眼球赤道部後方,附著於眼球後外上部。
下斜肌起源於眶壁的內下側,然後經下直肌與眶下壁之間,向外伸展至眼球赤道部後方,附著於眼球的後外側。
眼外肌的血液由眼動脈的肌支供給。

5、眼的主要結構是什麼?

從光學觀點看,眼睛主要結構是:角膜和晶體。

其各表面的中心,近似位於共同軸即光軸上。光軸通常交視網膜於中心窩鼻側並稍上方的一點,平均角度傾斜,在水平方向為4~5度(a角),而垂直方向的傾斜略大於1度。

復眼通常在節肢動物(例如昆蟲)中發現,通常有很多簡單的小眼面組成,並產生一個影像(不是通常想像的多影像)。

在很多脊椎動物和一些軟體動物中,眼睛通過把光投射到對光敏感的視網膜成像,在那裡,光線被接受並轉化成信號並通過視神經傳遞到腦部。通常眼睛是球狀的,當中充滿透明的凝膠狀的物質,有一個聚焦用的晶狀體,通常還有一個可以控制進入眼睛光線多少的虹膜。

(5)眼外直肌肌腱擴展資料

人們在讀書認字、看圖賞畫、觀看演出、欣賞美景等無不用到眼睛。人的眼睛非常敏感,能辨別不同的顏色、不同的光線,再將這些視覺形象信息轉變成神經信號,傳送給大腦。如果眼睛或視覺出現問題,人們與外界的接觸便會受到極大的限制或影響。

眼球包括眼球壁、眼內腔和內容物 (包括房水、晶體和玻璃體)、神經、血管等組織。從正面看,眼睛包括鞏膜(眼白)、瞳孔、虹膜及角膜等幾個主要部分。

除此之外,眼眶內還有運動眼球的小肌肉以及淚腺等結構。若從整個眼球結構來看,還有很多在表面看不到,但同樣重要的部分。

狀體的屈光指數約1.4371。晶狀體靠本身的彈性回縮增大凸度,增強屈光能力。隨年齡增長,晶狀體彈力減弱,調節力也隨之減弱,即產生「老花眼」。

玻璃體為透明無色的膠狀體,充填於晶狀體和視網膜之間,玻璃體占眼球內腔的4/5。屈光指數為1.3360。

6、到底上下斜肌是怎麼作用的

上斜肌(obliquus superior) 起自於視神經管周圍的總腱環,經上直肌與內直肌之間,沿眼眶上壁內側緣前行至其前端的滑車,再轉向後外,止於眼球赤道後方鞏膜的上面。收縮時,牽拉眼百球,使瞳孔轉向外下方。上斜肌與上直肌作用相對應,二者同時收縮,使瞳孔對向前方。由滑車神經支配。 該肌是眼外肌中較細而度肌腱最長的一條,起始於視神經孔內上方的Zinn氏總睫環上。該處問一部分蓋著上瞼提肌的起端。發出後經較短的肌腱便是呈梭形的肌腹,其沿眶頂和眶內壁之間前行到達滑車。在距滑車約10mm處肌腹演變為肌腱,穿過滑車,向後外下轉折並延伸,與視軸成約55°角,經過上直肌下,呈扇形附著在眼球後外上象限處,該肌答全長約62mm,肌腱長約30mm。附著點寬約10.7mm。上斜肌肌腹上方為眶頂; 下方為內直肌,與內直肌間有眼動脈、篩前後動脈及鼻神經通過。該肌與上瞼提肌間由後至前有滑車神經、滑專車上神經、額動脈及眼上靜脈分支等通過。反折腱的上方有滑車上神經、眶上神經的內側屬支及眶上血管。扇狀腱膜上方有上直肌、上瞼提肌,下方為眼球,該肌反折腱與視軸成55°角,故其主要功能是下轉眼球,也有學者認為是內旋,其次為外展和內旋。

7、眼外肌的神經支配:

眼外肌(均為橫紋肌)的神經支配:
(1)四來條直肌(起自眶尖部視神經孔周圍的源總腱環):上直肌、百下直肌、內直肌受第Ⅲ(動眼)顱度神經支配,外直肌受第Ⅵ(展)顱神經支配。
(2)兩條斜肌:上斜知肌受第Ⅳ(滑車)顱神經支配,下斜肌受第Ⅲ(道動眼)顱神經支配。

8、眼上斜肌 的作用

眼上斜肌的作用:因該肌滑車後的一段,走行方向與視軸呈51°角,在第一眼位時,主要作用為內旋,次要作用下轉及外轉。

當眼球內轉與第一眼位呈51°時,肌牽引方向與視軸一致,僅有下轉作用;當眼球外轉與第一眼位呈39°時,使肌牽引方向與視軸呈直角,僅發揮內旋動作,可伴隨外轉動作。

眼上斜肌為起自總腱環的內上方、附著於眼球中緯線或赤道稍後偏外側鞏膜上的橫紋肌。其肌長約60毫米,為眼外肌中最長之肌,沿眶內上側前進,至眶內上緣額骨滑車處,肌腱變圓,穿過滑車後,折向眼球後外方,並與視軸成51°角。

在上直肌下方肌腱變扁,越過眼球赤道部後,止於偏外側的鞏膜上。其附著線前端距上直肌附著線外側端之後約5毫米;距角膜緣13毫米,附著線後端距視神經6.5毫米;附著線為弧形,肌寬為10.7毫米,腱長30毫米,腱寬9.4毫米;由滑車神經支配,離滑車後26毫米為神經支配點。

(8)眼外直肌肌腱擴展資料

眼皮跳就是眼肌痙攣,眼周圍的肌肉發生不自主地抽搐,在絕大多數情況下,是由於用眼過度或勞累、精神過度緊張。如操作電腦時間過長、用眼太久、考前精神壓力過大等。此外眼睛屈光不正、近視、遠視或散光也可引起。

這些症狀主要是神經末梢受刺激的表現,因此症狀往往局限於一側的上眼皮或下眼皮。只要通過緩解壓力、適當休息就可得到恢復。絕大多數人只局限於上眼皮或下眼皮跳動,少數人眼皮跳動會逐漸加重,從單純上眼皮或下眼皮跳發展為上下眼瞼抽動,甚至發展為同側面部肌肉不自主抽動。

9、眼框邊上的肌健有何作用

上斜肌(obliquus superior) 起自於視神經管周圍的總腱環,經上直肌與內直肌之間,沿眼眶上壁內側緣前行至其前端的滑車,再轉向後外,止於眼球赤道後方鞏膜的上面。收縮時,牽拉眼球,使瞳孔轉向外下方。上斜肌與上直肌作用相對應,二者同時收縮,使瞳孔對向前方。由滑車神經支配。 該肌是眼外肌中較細而肌腱最長的一條,起始於視神經孔內上方的Zinn氏總睫環上。該處一部分蓋著上瞼提肌的起端。發出後經較短的肌腱便是呈梭形的肌腹,其沿眶頂和眶內壁之間前行到達滑車。在距滑車約10mm處肌腹演變為肌腱,穿過滑車,向後外下轉折並延伸,與視軸成約55°角,經過上直肌下,呈扇形附著在眼球後外上象限處,該肌全長約62mm,肌腱長約30mm。附著點寬約10.7mm。上斜肌肌腹上方為眶頂; 下方為內直肌,與內直肌間有眼動脈、篩前後動脈及鼻神經通過。該肌與上瞼提肌間由後至前有滑車神經、滑車上神經、額動脈及眼上靜脈分支等通過。反折腱的上方有滑車上神經、眶上神經的內側支及眶上血管。扇狀腱膜上方有上直肌、上瞼提肌,下方為眼球,該肌反折腱與視軸成55°角,故其主要功能是下轉眼球,也有學者認為是內旋,其次為外展和內旋。

10、誰能看懂呀,麻煩給講解下

滑車神經是第4對腦神經,。滑車神經為運動性神經,起於中腦下丘平面對側滑車神經核,自中腦背側下丘方出腦;自腦發出後,繞過大腦腳外側前行,穿經海綿竇外側壁向前,經眶上裂入眶,越過上直肌和上瞼提肌向前內側行,進入並支配上斜肌。滑車神經是腦神經中最細的神經。收縮時,牽拉眼球,使瞳孔轉向外下方。上斜肌與上直肌作用相對應,二者同時收縮,使瞳孔對向前方。由滑車神經支配。該肌是眼外肌中較細而肌腱最長的一條,起始於視神經孔內上方的Zinn氏總睫環上。該處一部分蓋著上瞼提肌的起端。發出後經較短的肌腱便是呈梭形的肌腹,其沿眶頂和眶內壁之間前行到達滑車。在距滑車約10mm處肌腹演變為肌腱,穿過滑車,向後外下轉折並延伸,與視軸成約55°角,經過上直肌下,呈扇形附著在眼球後外上象限處,該肌全長約62mm,肌腱長約30mm。附著點寬約10.7mm。上斜肌肌腹上方為眶頂; 下方為內直肌,與內直肌間有眼動脈、篩前後動脈及鼻神經通過。該肌與上瞼提肌間由後至前有滑車神經、滑車上神經、額動脈及眼上靜脈分支等通過。反折腱的上方有滑車上神經、眶上神經的內側支及眶上血管。扇狀腱膜上方有上直肌、上瞼提肌,下方為眼球,該肌反折腱與視軸成55°角,故其主要功能是下轉眼球,也有學者認為是內旋,其次為外展和內旋。

與眼外直肌肌腱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