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肌腱 > 腳踝肌腱水腫

腳踝肌腱水腫

發布時間:2021-07-13 22:31:03

1、腳踝腫了起來是怎麼回事啊?

踝關節扭傷
【概述】

在外力作用下,關節驟然向一側活動而超過其正常活動度時,引起關節周圍軟組織如關節囊、韌帶肌腱等發生撕裂傷,稱為關節扭傷。輕者僅有部分韌帶纖維撕裂、重者可使韌帶完全斷裂或韌帶及關節囊附著處的骨質撕脫,甚至發生關節脫位。關節扭傷日常最為常見,其中以踝關節最多,其次為膝關節和腕關節。

【治療措施】

如外側韌帶損傷較輕、踝關節穩定性正常時,早期可抬高患肢,冷敷,以緩解疼痛和減少出血、腫脹。2~3天後可用理療、封閉、外敷消腫止痛化瘀葯物,適當休息,並注意保護踝部(如穿高統靴等)。如損傷較重,可用5~7條寬約2.5厘米的膠布從小腿內側下1/3經過內、外踝粘貼於小腿外側中部,膠布外用綳帶包紮。使足保持外翻位置,使韌帶鬆弛,以利癒合,固定約3周。如為內側韌帶損傷,包紮固定位置相反。

若症狀嚴重,或韌帶完全斷裂或有撕脫骨折者需用短腿石膏靴固定患足,使其保持「矯枉過正」的位置,約4~6周。可在石膏靴底部加橡皮墊或其他耐磨物以便行走。若踝部骨折塊較大,且復位不良,則應切開復位和內固定。

陳舊性外側韌帶斷裂或反復扭傷致外側韌帶過度鬆弛造成關節不穩者,可考慮用腓骨短肌腱重建外側韌帶。

關節扭傷後應及時處理,原則是制動和消腫散瘀,使損傷的組織得到良好的修復。關節積血較多者,應在無菌技術下及時抽出,以免後遺關節內粘連。韌帶斷裂或撕脫骨折而影響關節穩定者,需行手術復位修補,以免引起反復扭傷,關節軟骨損傷和創傷性關節炎

【臨床表現】

1.外側韌帶損傷

由足部強力內翻引起。因外踝較內踝長和外側韌帶薄弱,使足內翻活動度較大,臨床上外側韌帶損傷較為常見。外側韌帶部分撕裂,較多見,其臨床表現是踝外側疼痛、腫脹、走路跛行;有時可見皮下瘀血;外側韌帶部位有壓痛;使足內翻時,引起外側韌帶部位疼痛加劇。

外側韌帶完全斷裂:較少見,局部症狀更明顯。由於失去外側韌帶的控制,可出現異常內翻活動度。有時外踝有小片骨質連同韌帶撕脫,叫撕脫骨折。內翻位攝片時,脛距關節面的傾斜度遠遠超過5~10°的正常范圍,傷側關節間隙增寬。X線檢查可見撕脫骨片。

2.內側韌帶損傷

由足部強力外翻引起,發生較少。其臨床表現與外側韌帶損傷相似,但位置和方向相反。表現為內側韌帶部位疼痛、腫脹、壓痛、足外翻時,引起內側韌帶部位疼痛,也可有撕脫骨折。

2、老年人腳踝水腫怎麼回事?跪求~~~

你好!首先祝你姥姥早日恢復健康!沖著你的這份孝心和你我的緣分,以下我來給你介紹一則經過無數次實驗而行之有效且價廉物美的偏方:
取艾葉500克(4.0元/500克),紅花100克(12.0元/100克)。平均分為10--15份,每日1份,用紗布袋將紅花、艾葉等包裹並扎緊,放入容器並加水適量煎煮。先用大火煮開,再用小火煮5--10分鍾,取汁即可。
用時將葯液兌入溫度為40--50℃的熱水--用水量為漫到腳踝處即可,趁熱泡治,時間以20--30分鍾為限。
本方既可以去除腳上的壞死老皮、老繭、裂口以及多年不愈的雞眼等,還能使姥姥的雙腳光滑細膩;又因為腳為人身體的第二心臟,所以還能對姥姥的全身臟器起到溫陽、通經、活血、化淤作用,此舉應該可以解決--最起碼是緩解姥姥「腳」上的毛病了。
愛心提示:
① 煎煮器皿以陶瓷,搪瓷、不銹鋼器皿為上,忌用銅、鐵、鋁製品。
② 因金屬與塑料盆桶易損失葯液成分,建議使用木製盆桶泡治。
③ 一次熬制葯汁可以使用2--3天,泡後用容器裝好,無須每日更換。
④ 泡治時間過長易增加心臟負擔;飯後半小時內不宜泡治。
以上回答如果滿意,請不要辜負我的一片好意,及時採納為答案。

3、腳踝崴到腫了怎麼辦?

恩 這很正常 我最嚴重的一次 腫的都看不下去了...
36小時內用冷水敷 過了36小時用熱水專
一定不要動屬了 鞋帶就不要系了 建議還是多睡睡覺 睡前別多喝水 如果喝太多 腳還會腫 平常盡量把腳抬高 這樣可以促進血液循環
徹底好之前絕對不要再讓腳受力了 我就是那時候還沒好就開始打球 現在一年多過去了 還是沒好透....
別擔心 一般過半個月就會感覺一下好多了!!
別擔心 會好的 我都熬過來了哈哈 我兩個月腳完全動不了

4、腳扭了,腳踝腫了都半個多了月了還不消腫怎麼辦啊?

病情分析:你應該是踝部肌腱軟組織損傷,這種損傷比較難修復,你可以用濃鹽水浸泡踝部來消腫,只能適當活動一下,切不可過度運動,否則造成二次損傷。睡覺時足部墊高
意見建議:

5、右外踝軟組織腫脹。踝關節骨質未見確切異常是什麼意思

你好,這個拍片可以確定踝關節的骨沒有腫瘤和骨折的,只是關節周圍有腫脹,可能是有肌腱韌帶的損傷或者肌腱炎,出現水腫導致的軟組織水腫,這樣要制動休息,避免活動,外噴雲南白葯氣霧劑。

6、右踝脛後肌腱'屈肌腱腱鞘積液,右踝關節少量積液,右踝部軟組織水腫

?

7、腳踝腫是什麼原因

踝關節扭傷
【概述】

在外力作用下,關節驟然向一側活動而超過其正常活動度時,引起關節周圍軟組織如關節囊、韌帶、肌腱等發生撕裂傷,稱為關節扭傷。輕者僅有部分韌帶纖維撕裂、重者可使韌帶完全斷裂或韌帶及關節囊附著處的骨質撕脫,甚至發生關節脫位。關節扭傷日常最為常見,其中以踝關節最多,其次為膝關節和腕關節。

【治療措施】

如外側韌帶損傷較輕、踝關節穩定性正常時,早期可抬高患肢,冷敷,以緩解疼痛和減少出血、腫脹。2~3天後可用理療、封閉、外敷消腫止痛化瘀葯物,適當休息,並注意保護踝部(如穿高統靴等)。如損傷較重,可用5~7條寬約2.5厘米的膠布從小腿內側下1/3經過內、外踝粘貼於小腿外側中部,膠布外用綳帶包紮。使足保持外翻位置,使韌帶鬆弛,以利癒合,固定約3周。如為內側韌帶損傷,包紮固定位置相反。

若症狀嚴重,或韌帶完全斷裂或有撕脫骨折者需用短腿石膏靴固定患足,使其保持「矯枉過正」的位置,約4~6周。可在石膏靴底部加橡皮墊或其他耐磨物以便行走。若踝部骨折塊較大,且復位不良,則應切開復位和內固定。

陳舊性外側韌帶斷裂或反復扭傷致外側韌帶過度鬆弛造成關節不穩者,可考慮用腓骨短肌腱重建外側韌帶。

關節扭傷後應及時處理,原則是制動和消腫散瘀,使損傷的組織得到良好的修復。關節積血較多者,應在無菌技術下及時抽出,以免後遺關節內粘連。韌帶斷裂或撕脫骨折而影響關節穩定者,需行手術復位修補,以免引起反復扭傷,關節軟骨損傷和創傷性關節炎。

【臨床表現】

1.外側韌帶損傷

由足部強力內翻引起。因外踝較內踝長和外側韌帶薄弱,使足內翻活動度較大,臨床上外側韌帶損傷較為常見。外側韌帶部分撕裂,較多見,其臨床表現是踝外側疼痛、腫脹、走路跛行;有時可見皮下瘀血;外側韌帶部位有壓痛;使足內翻時,引起外側韌帶部位疼痛加劇。

外側韌帶完全斷裂:較少見,局部症狀更明顯。由於失去外側韌帶的控制,可出現異常內翻活動度。有時外踝有小片骨質連同韌帶撕脫,叫撕脫骨折。內翻位攝片時,脛距關節面的傾斜度遠遠超過5~10°的正常范圍,傷側關節間隙增寬。X線檢查可見撕脫骨片。

2.內側韌帶損傷

由足部強力外翻引起,發生較少。其臨床表現與外側韌帶損傷相似,但位置和方向相反。表現為內側韌帶部位疼痛、腫脹、壓痛、足外翻時,引起內側韌帶部位疼痛,也可有撕脫骨折。

8、腳踝骨扭傷了而且當時就腫了很痛 該怎麼治療為好啊?

踝關節扭傷一般會造成三種結果:1、外踝或第五跖骨基底部的撕脫骨折;2、踝關節外側副韌帶撕裂;3、踝關節外側副韌帶損傷
對於踝關節扭傷,如果感覺疼痛非常明顯,可先到醫院行X線檢查,首先排除有無骨折的可能,如果有骨折就要早期治療,以免處理不及時而產生日後的骨折畸形癒合。如果通過X線檢查排除了骨折,就要按照韌帶損傷的程序來進行治療。韌帶有無撕裂只有通過進行核磁共振檢查才能診斷,但是對於扭傷後踝關節腫脹還處於急性期的患者,建議不要著急行核磁共振檢查,因為此時踝關節的水腫積液會造成核磁共振檢查結果出現假陽性的情況。在此期間,主要是按照國際上成為共識的rice原則進行治療。1、rest:就是休息,扭傷的踝關節盡量制動,不要再過度運動;2、ice:在扭傷後立即冰敷,促進腫脹消退,當然這是在初期階段的處理,在後期隨著腫脹小腿,可以適當熱敷以促進局部的血液循環;3、compression:局部加壓,就是說如果踝關節持續腫脹的話,可以拿彈力綳帶對踝關節進行加壓包紮,這是可以達到消腫目的的;4、elevation:讓受傷的腳抬高,睡覺時可把腳步墊高,高度以超過心臟所處的水平面為准,這也是促進腫脹的。除了以上的rice原則,其餘不需要特殊處理,如果疼痛很劇烈,可以局部噴些外用的葯物。不過口服葯就不要吃了,因為不會有實際的意義。在腫脹消退過後,踝關節疼痛減輕後,就要開始進行腓骨肌腱的功能鍛煉,就是主動做讓腳往外翻的動作,此時你可以感覺到外側的肌肉在緊縮,這就達到目的了。同時還要適當對小腿的其他肌肉進行一定的功能鍛煉。因為在腳扭傷後可能會損傷到這些肌肉上的神經傳導感受器,通過這些簡單的功能鍛煉,是可以促進這些感受器的功能恢復的。
如果經過一段時間的恢復,踝關節腫脹已消退或減輕,但是外踝處持續有腫脹的感覺,就需要到醫院做一個踝關節的核磁共振檢查,以確定外側副韌帶有無斷裂的可能,如果證實斷裂,就只有通過手術來修復,由於內容很多,就不在這一一敘述了,具體你可以在網上搜「踝關節不穩」,你會得到很多提示。
好了,我目前要建議的就是這么多,希望對你能有幫助,祝你早日康復。

與腳踝肌腱水腫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