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麼是肌腱松解術?
.正中神經於腕部和肘部位置表淺,易受損傷,特別是腕部切割傷較多見。臨床表現主要是拇指對掌功能障礙和手的橈側半感覺障礙,特別是食、中指遠節感覺消失。而肘上損傷則所支配的前臂肌亦麻痹,除了上述表現外,另有拇指和食、中指屈曲功能障礙。正中神經擠壓所致閉合性損傷,應予短期觀察,如無恢復表現則應手術探查。如為開放性損傷應 爭取行一期修復,錯過一期修復機會者,傷口癒合後亦應盡早手術修復。神經修復後感覺功能一般都能恢復,拇指和食、中指屈曲及拇指對掌功能不能恢復者可以行肌腱移位修復。 2.尺神經易在腕部和肘部損傷,腕部損傷主要表現為骨間肌、蚓狀肌、拇收肌麻痹所致環、小指爪形手畸形及手指內收、外展障礙和Froment征以及手部尺側半和尺側一個半手指感覺障礙,特別是小指感覺消失。肘上損傷除了上述表現外還有環、小指末節屈曲功能障礙。尺神經損傷修復後手內肌功能恢復較差,特別是高位損傷。除了應盡早修復神經外,腕部尺神經運動與感覺神經已分成束,可採用神經束縫合,以提高手術效果。晚期功能重建主要是矯正爪形手畸形。 3.肌腱斷裂應手術縫合肌腱。肌腱縫合後一般在3-4周,待肌腱癒合後,拆除固定進行活動功能鍛煉並輔以理療。近年來認為肌腱縫合後早期活動有利於減少粘連和功能恢復。主張屈指肌腱斷裂修復後將患指用橡皮條固定在屈曲位,術後早期採用主動伸指、被動屈指的保護性活動鍛煉,應在有經驗的醫師指導下完成,否則可能引起縫合的肌腱斷裂。
2、什麼是神經,肌腱血管探查吻合術
?
3、清創術手術操作有哪些步驟?
切除污染創面要由外向內,由淺入深,逐步進行,並使切除過的新鮮創面不再污染,這是清創術中預防感染的重要環節之一。
(1)首先用浸有過氧化氫液的滅菌紗布塊或脫脂棉覆蓋創口,然後剪除創圍被毛。剪毛范圍要在創圍20~25厘米處。用肥皂水清洗創緣周圍皮膚,最後剃凈被毛。用3%碘酒、75%酒精消毒,鋪蓋消毒巾,准備清創。
(2)用大量鹽水沖洗創口,並用紗布、棉球清拭創內污染物。對皮膚的處理原則是,切除已壞死的創緣皮膚,但盡量保存有活力的部分,以免縫合時張力過大,並考慮創緣對合整齊。邊緣不整的創緣應盡量切修整齊。
壞死污染而不出血的皮下組織,都要切除干凈,直到健康出血部為止。撕裂創剝脫皮瓣上的皮下組織,要徹底切除。小而深的創傷,在切除創緣和皮下組織後,要沿創口的縱軸方向或被毛方向切開皮膚與皮下組織,擴大創口,以便進行深部組織清洗。
(3)深筋膜的破碎和污染部分,必須全部切除,並按原皮膚切口方向切開筋膜。目的在於顯露全部創腔,充分解除深層組織的張力。深筋膜切開是否充分,是清創術能否有效地解除深層組織張力的關鍵問題之一。因而,如果必要時,可作深筋膜十字形或雙十字形切口,使深筋膜徹底鬆弛。
(4)壞死的肌肉應切除。凡肌肉呈暗紅色,用鉗鑷夾之無收縮,或用刀切割而不出血,都是已壞死的肌肉,應予切除,一直切至出血時為止。壞死肌肉切除不徹底,極易造成厭氣桿菌(氣性壞疽、破傷風)繁殖和發病的條件。如有碎骨片或異物,應盡量取出。
(5)血管、神經和肌腱的損傷,應根據具體情況分別處理。最後用滅菌生理鹽水輕輕沖洗創腔,清除一切細小的異物、血凝塊和組織碎片,徹底止血。清創後是否進行初期縫合,應根據病畜局部污染程度、傷後經過時間、清創徹底程度、術後護理條件等考慮決定。這些因素中只有時間因素較為恆定,其他因素都有較大幅度的變動。大體上在傷後8小時內得到清創處理,可作初期連續或間斷縫合,8~24小時內得到清創處理,以定位縫合加引流或僅作引流,爭取延期縫合較為合適,24小時清創的僅作引流,爭取延期縫合。胸、腹壁透創,雖在24小時以上得到清創處理,術後仍應考慮初期縫合或定位縫合加引流。
(6)創腔內有神經、血管、肌腱、骨骼暴露時,即使不做初期縫合,也要用鄰近肌瓣將這些組織覆蓋,並作簡單的定位縫合,或8字形縫合,以防暴露特殊組織發生壞死或感染,造成不良後果。但絕不應縫合深筋膜,以防深部組織腫脹時其張力得不到解除,並影響引流。
(7)可做初期縫合的創口,如因皮膚缺損較多不能直接縫合,或勉強縫合後張力過大時,可在距原創口一側或兩側5~6厘米處,作等長的減張切口,縫合原創口。減張切口可以根據情況直接縫合。不能做初期縫合的創口,用鹽水紗布疏鬆的引流。引流物要深入到創腔深部各個死角,但不要起填塞作用。較長的創口可在兩端縫合2~3針,使創口縮小,有利於創面的對合、癒合,並爭取延期縫合。
(8)頸部與前後肢上部軟組織中,深厚強大的肌群發生開放性創傷,若創腔深廣,經清創後應在創腔的低位做反對口引流。方法是在創底用止血鉗於兩肌之間分離,直達創口附近低位引流的欲作反對口。切開欲作反對口的皮膚、皮下組織和深筋膜,使原創腔與反對口交通,將引流物由原創口引伸到反對口。此法既可減少血管、神經的損傷,又能獲得良好的引流。
4、簡述清創術的操作步驟?
切除污染創面要由外向內,由淺入深,逐步進行,並使切除過的新鮮創面不再污染,這是清創術中預防感染的重要環節之一。
(1)首先用浸有過氧化氫液的滅菌紗布塊或脫脂棉覆蓋創口,然後剪除創圍被毛。剪毛范圍要在創圍20~25厘米處。用肥皂水清洗創緣周圍皮膚,最後剃凈被毛。用3%碘酒、75%酒精消毒,鋪蓋消毒巾,准備清創。
(2)用大量鹽水沖洗創口,並用紗布、棉球清拭創內污染物。對皮膚的處理原則是,切除已壞死的創緣皮膚,但盡量保存有活力的部分,以免縫合時張力過大,並考慮創緣對合整齊。邊緣不整的創緣應盡量切修整齊。
壞死污染而不出血的皮下組織,都要切除干凈,直到健康出血部為止。撕裂創剝脫皮瓣上的皮下組織,要徹底切除。小而深的創傷,在切除創緣和皮下組織後,要沿創口的縱軸方向或被毛方向切開皮膚與皮下組織,擴大創口,以便進行深部組織清洗。
(3)深筋膜的破碎和污染部分,必須全部切除,並按原皮膚切口方向切開筋膜。目的在於顯露全部創腔,充分解除深層組織的張力。深筋膜切開是否充分,是清創術能否有效地解除深層組織張力的關鍵問題之一。因而,如果必要時,可作深筋膜十字形或雙十字形切口,使深筋膜徹底鬆弛。
(4)壞死的肌肉應切除。凡肌肉呈暗紅色,用鉗鑷夾之無收縮,或用刀切割而不出血,都是已壞死的肌肉,應予切除,一直切至出血時為止。壞死肌肉切除不徹底,極易造成厭氣桿菌(氣性壞疽、破傷風)繁殖和發病的條件。如有碎骨片或異物,應盡量取出。
(5)血管、神經和肌腱的損傷,應根據具體情況分別處理。最後用滅菌生理鹽水輕輕沖洗創腔,清除一切細小的異物、血凝塊和組織碎片,徹底止血。清創後是否進行初期縫合,應根據病畜局部污染程度、傷後經過時間、清創徹底程度、術後護理條件等考慮決定。這些因素中只有時間因素較為恆定,其他因素都有較大幅度的變動。大體上在傷後8小時內得到清創處理,可作初期連續或間斷縫合,8~24小時內得到清創處理,以定位縫合加引流或僅作引流,爭取延期縫合較為合適,24小時清創的僅作引流,爭取延期縫合。胸、腹壁透創,雖在24小時以上得到清創處理,術後仍應考慮初期縫合或定位縫合加引流。
(6)創腔內有神經、血管、肌腱、骨骼暴露時,即使不做初期縫合,也要用鄰近肌瓣將這些組織覆蓋,並作簡單的定位縫合,或8字形縫合,以防暴露特殊組織發生壞死或感染,造成不良後果。但絕不應縫合深筋膜,以防深部組織腫脹時其張力得不到解除,並影響引流。
(7)可做初期縫合的創口,如因皮膚缺損較多不能直接縫合,或勉強縫合後張力過大時,可在距原創口一側或兩側5~6厘米處,作等長的減張切口,縫合原創口。減張切口可以根據情況直接縫合。不能做初期縫合的創口,用鹽水紗布疏鬆的引流。引流物要深入到創腔深部各個死角,但不要起填塞作用。較長的創口可在兩端縫合2~3針,使創口縮小,有利於創面的對合、癒合,並爭取延期縫合。
(8)頸部與前後肢上部軟組織中,深厚強大的肌群發生開放性創傷,若創腔深廣,經清創後應在創腔的低位做反對口引流。方法是在創底用止血鉗於兩肌之間分離,直達創口附近低位引流的欲作反對口。切開欲作反對口的皮膚、皮下組織和深筋膜,使原創腔與反對口交通,將引流物由原創口引伸到反對口。此法既可減少血管、神經的損傷,又能獲得良好的引流。
5、肌腱斷裂,如何確定肌腱已接好?術後如何恢復?
肌腱是連接肌肉和骨頭的組織,每個肌腱都有不同的功能,如果五指可以自由活動,手腕部的肌腱多是支配手指的,現在手指可以自由活動,說明已經接上,手腕背伸是靠的手背部肌腱和腕部肌腱共同完成的,肌腱縫合後有可能縮短,或粘連,所以背伸困難,多進行背伸屈曲鍛煉,每天熱水泡半個小時,神經沒傷到,一般都會恢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