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肌腱 > 脛骨後肌肌腱圖片

脛骨後肌肌腱圖片

發布時間:2021-03-02 22:32:52

1、跟腱是骨骼肌的哪一部分

當人們足跟離地以腳尖站立時,在足跟與小腿之間有一條很粗壯結實、版綳得很緊的肌腱,這權就是跟腱。它是由起於脛骨後面的比目魚肌與起於股骨內外髁的腓腸肌的兩塊肌肉的肌腱聯合而成,是人體最強有力的肌腱之一。人的行走、跑、跳就依仗著這條強有力的肌腱。跟腱若是完全斷了就會寸步難行。

2、脛骨前肌怎麼鍛煉?

脛骨前肌肉一般通過跳繩,提踵,蛙跳等跳躍類練習提高。

3、肌腱和韌帶有什麼區別

一、作用:

1.韌帶:

限制骨骼活動范圍以免損傷

2.筋:

起到收縮肌肉、活動關節和固定的作用。

二、位置:

1.韌帶:

位於關節腔周圍的稱囊外韌帶。位於關節腔內的稱囊內韌帶。位於關節囊上的,即關節囊纖維層增厚部分稱關節囊韌帶。還有一種韌帶是由腹膜皺襞形成的,它是由腹膜壁層與臟層之間或腹膜臟層與臟層之間移行而成的。

2.筋:

大多看不見,它附著在骨頭上。

(3)脛骨後肌肌腱圖片擴展資料

韌帶的主要成分為膠原纖維和彈力纖維,膠原纖維使韌帶具有一定的強度和剛度,彈力纖維則賦予韌帶在負荷作用下延伸的能力。韌帶大多數纖維排列近乎平行,故其功能多較為專一,往往只承受一個方向的負荷。

由於韌帶很堅韌,因此可以加強骨的穩定性,可使內臟固定於正常位置,限制其活動范圍。人體內的主要韌帶有膝關節交叉韌帶、腹股溝韌帶、喙肩韌帶、肘關節的橈側副韌帶、尺側副韌帶等。有些韌帶是胚胎器官的殘存遺跡,如動脈韌帶是胎兒時期的動脈導管封閉而成,肝圓韌帶則由臍靜脈萎縮形成。

4、脛骨後肌 除了足趾屈.內翻.還有沒有別的功能

?

5、脛骨前肌的目標肌肉

八個動作塑造男人完美肌肉

八大簡單的動作訓練計劃,讓你在一個月內迅速提高體能、塑造漂亮肌肉和完美的身形。春天的腳步近了,讓我們立即進入體能加油站吧!

1、杠鈴深蹲

訓練部位:腿部

組數和次數:2組輕重量熱身,4組正式組10、8、8、6次

訓練師往往限制初學者下蹲的深度,並告誡他們如果蹲得太低會使膝蓋受傷。但是根據研究發現,膝蓋健康的人最好還是採用全蹲。訓練的關鍵在於,在下蹲的過程中要慢慢的蹲下去,並且在你剛開始接觸這一動作的時候就掌握要領,不要急於採用大重量,先從輕重量開始,注意各個肌肉之間的協調性,弄清楚主要發力肌肉、韌帶、肌腱和輔助發力肌肉群,在做動作之前集中你的意念,全身心地投入到動作完成之中去,在日復一日的訓練中習慣成自然,時間長了自然駕輕就熟,也就降低了受傷的幾率。

2、杠鈴卧推

訓練部位:胸大肌

組數和次數:2組輕重量熱身,4組正式組12、10、8、6次

如果有一種推舉訓練,使所有人都能通過它變得更強壯的話,那就是卧推了。這個經典的動作可以給予胸部最佳的刺激。在肩部和肱三頭肌的幫助下,你可以推舉更大的重量(所以更好的刺激胸部),這是其他胸部練習不能做到的。大重量的卧推應該安排在胸部訓練的開始階段。

TIPS:「堅持頂峰收縮幾秒鍾,這樣能真正擠壓目標肌肉。在每個重復動作之間停留幾秒鍾來擠壓肌肉要比沒有任何停頓的重復動作更有益處,當然也會很艱苦。使用一個你可以控制的重量,體會胸部擠壓的感覺。」

3、俯身杠鈴劃船

訓練部位:背部

組數和次數:2組輕重量熱身,4組正式組6、8、10、15次

為了給中背部和背闊肌下部增加厚度,這個動作起著無與倫比的作用。有經驗的運動員會通過改變握距和提拉角度來改變所刺激肌肉的側重點。更窄的握距會使背闊肌下部得到更多的刺激,相反寬握側重背闊肌上部和中背部。向胸部提拉杠鈴,背闊肌上部會參與的更多;向小腹部提拉,更多的施壓於背闊肌下部。

動作:與肩同寬站立,雙手寬距離正握住杠鈴。膝關節微屈,背部平直,從腰部向前傾,直到上身幾乎與地面平行,抓起杠鈴懸於脛骨前部,目視身體前方地面。

動作:保持俯身的姿態,通過用力收縮你的背部肌肉將杠鈴提到上腹部。在最高點保持1~2秒做頂峰收縮,然後慢慢將杠鈴按原路徑回到初始位置。然後重復動作。

4、硬拉

訓練部位:背部

組數和次數:2組輕重量熱身,4組正式組12、10、8、6次

硬拉是全身性的運動,它會強迫身體去提高和適應,可以鍛煉全身主要的肌群,經常被用來當作背部或腿部訓練的第一練習動作。如果有必要,可以請一名有經驗的教練員指導你完成動作的每個環節。只有富有經驗的運動員才採用大重量少次數的訓練方法。所以當最開始學習這個動作時,使用輕重量多次數的方法,並在規范動作下進行。

動作:將杠鈴放在地上,雙腳約等肩寬站立。脛骨接觸杠鈴站在兩側杠鈴片的正中間。雙臂伸直,膝關節微屈,保持腰背部平直。保證大拇指環繞握住杠鈴,可以兩只手都是正握也可以一隻手正握一隻反握。保持雙臂平直,雙手剛剛寬於兩小腿距離。

注意:確保背部脊柱彎曲的正常,防止動作過程中的受傷。

呼吸:在做動作之前,深吸一口氣,提拉時屏住氣。在到達頂部時吐氣。

5、立姿杠鈴彎舉

訓練部位:肱二頭肌

組數和次數:2組輕重量熱身,4組正式組12、10、8、6次

盡管啞鈴彎舉有很多優點,但是沒有動作像嚴格的做立姿杠鈴彎舉一樣給肱二頭肌增加頂峰和寬度的。這個動作比較流行的做法是通過身體的晃動來完成,但更好的是保持腰腹與上身的穩定來加大刺激。並且雙手同時用力可以比啞鈴彎舉承擔更大的重量。

動作:同時向肩部彎舉杠鈴,在頂峰處擠壓肱二頭肌2秒。慢慢放下杠鈴,至初始位置。

TIPS:

a、肘部在整個過程中必須保持在身體兩側。如果他們向前移動,將使三角肌前束參與運動,從而降低對肱二頭肌的壓力。

b、頭部豎直,挺胸,保持身體穩定。

6、仰卧臂屈伸

訓練部位:肱三頭肌

組數和次數:2組輕重量熱身,4組正式組12、10、8、6次

這個動作經常被錯誤的使用了。他說人們總是把曲桿降到頭下方,然後回到超過胸部的初始位置,而不是頭上的位置。「曲桿應該被慢慢的降低到剛好在眼睛上面的地方,然後從這里舉起到使手臂伸直的狀態,這個過程中要保持肱三頭肌的持續用力。

7、杠鈴頸前推舉

訓練部位:肩部

組數和次數:2組輕重量熱身,4組正式組12、10、8、8次

因為肩關節復雜和脆弱的性質,超負荷刺激肩部不是件很容易的事情。但通過大重量的推舉——杠鈴頸前推舉可以安全高效的加強肩部。使用杠鈴會比使用啞鈴讓肩部產生更大的推力。但仍然要注意動作的正確以避免受傷,可以使用低背訓練凳來保證腰部的穩定。

8、下斜卷腹

訓練部位:腹肌

組數和次數:6組25、22、20、18次

動作:面部朝上,躺在30~45度的下斜板上,小腿固定在靠墊下以確保安全。雙手輕放在頭部兩側。保持身體在斜板的中心,雙手不要對頭部進行牽拉,慢慢捲起軀干,直到軀乾和大腿呈大約90度。在頂峰時保持這個姿勢幾秒鍾,之後慢慢回復到初始位置。

TIPS:「在這個動作的頂峰時,要抬起你的下巴,而不是把它藏在胸口——這樣能更好的對腹肌進行擠壓。有時候,在做向後躺的重復動作時,我也喜歡把頭部下放到與斜板保持六七厘米的距離,這樣在再次進行卷腹動作前,可以對腹肌保持一個持續不斷的壓力。」

6、跟腱和韌帶有什麼區別?

簡單的說,跟腱屬於肌腱,連接的是骨和肌肉;而韌帶連接的是骨與骨。

跟腱和韌帶具體如下:

1、跟腱

跟腱在足跟與小腿之間有一條很粗壯結實、綳得很緊的肌腱,這就是跟腱。跟腱長約15cm,是人體最粗大的肌腱,由小腿三頭肌(比目魚肌、腓腸肌內、外頭)肌腱在足跟上方約15cm處融合形成。人的行走、跑、跳就依仗著這條強有力的肌腱。跟腱若是完全斷了就會寸步難行。

2、韌帶

韌帶屬於緻密結締組織。

韌帶是可彎曲,纖維樣的緻密結締組織。它附著於骨骼的可活動部分,但限制其活動范圍以免損傷。韌帶連接骨與骨,相對肌腱連接的是骨和肌肉。韌帶來自於膠原。若韌帶超過其生理范圍地被彎曲(如扭傷),可以導致韌帶的延長或是斷裂。在生物學中,貝殼類動物連接兩片殼的組織也被稱為韌帶。

韌帶多位於關節周圍(囊外韌帶)或關節腔內(囊內韌帶)其走向平行抗拉伸力強並經驗具有一定的彈性位於關節囊外的韌帶或與關節囊分開或為其局部纖維的增厚或為肌腱附著的延續位於關節囊內的韌帶均有滑膜包繞。韌帶的功能為加強關節,維護關節在運動中的穩定,並限制其超越生理范圍的活動。當遭受暴力,產生非生理性活動,韌帶被牽拉而超過其耐受力時,即會發生損傷。韌帶部分損傷而未造成關節脫位趨勢者稱為捩傷。韌帶本身完全斷裂,也可將其附著部位的骨質撕脫,從而形成潛在的關節脫位、半脫位乃至完全脫位。

7、小腿後群肌的血管供應、神經支配?

小腿後部血管和神經介紹:

1.脛後動脈為腘動脈的直接延續。在腘肌下緣分出後,向下行於小腿屈肌淺、深兩層之間,經內踝後方,通過屈肌支持帶深面轉入足底,分為足底內側動脈和足底外側動脈兩個終支。胚後動脈主要營養脛骨和小腿後群肌。另外還發出以下分支:

(一)腓動脈peroneal artery是脛後動脈最大的分支。在脛後動脈起點下方3厘米處分出,先在脛骨後肌的淺面斜向下外行,再沿腓骨的內側緣,拇長屈肌的深面下行,至外踝的後上方淺出,繞過外踝下方,移行為外踝後動脈,分布於外踝和跟骨。

(二)內踝後動脈medial posterior malleolarartery在內踝後方起於脛後動脈,營養踝關節。

2.脛後靜脈posteriortibialvein 有兩條,伴同名動脈上行至腘窩下緣與脛前靜脈合成腘靜脈。

3.脛神經tibialnerve為坐骨神經的兩個終支之一,行經比目魚肌腱弓的深面,伴脛後動脈下行於小腿淺、深層肌之間。經內踝後方,屈肌支持帶的深面,至足底分為足底內側神經和足底外側神經。脛神經除發出腓腸內側皮神經外,還發出肌支支配小腿後群肌,以及營養膝關節的關節支。

8、脛腓骨為什麼缺少肌肉覆蓋?相反小腿後面就很多肉,前側摸上去就好像只是皮而已

肌肉的作用是控制關節活動的。至於為什麼長到後頭,請弄明白肌肉作用點和附著點的關系(人體工程學),肌肉兩端一般附著於關節兩邊,附著端離關節遠,作用端里關節近。通過收縮拉動關節運動,腿肚子肌肉控制腳跟抬起,是彈跳走路跑動必須,脛骨外側肌肉控制腳尖抬起和腳外翻,做一些挑的動作。脛骨內側長肌肉的話,其收縮會拉動踝關節內彎(大力度),進化過程不需要大力內彎踝關節(如果你那地方長了一條肌肉,它一收縮就造成反關節,只要它足夠強力,你大腦一控制它收縮,你就崴腳甚至脫臼),小內彎由一根小肌肉控制,內彎腳時腳踝內側踝骨上靠後下的那根筋就是那條肌肉的肌腱。

與脛骨後肌肌腱圖片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