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T300 6k 碳纖維單束直徑是多少?
我們用T300 6k 做的碳繩,3根直徑是1MM,也就是T300 6k 碳纖維單束直徑是0.3MM.
2、肌腱的基本構造
肌腱的解剖與組織學及血液供應。肌腱由縱行排列的膠原纖維及散在分布的梭形腱細胞構成。膠原纖維呈線形、螺旋形、或交叉方式走行,由纖維細胞基質——腱內膜分隔成束,其淺層被復一單層細胞—腱鞘,與肌腱的血管系膜或腱系膜相融合,在腱系膜中有動脈存在。在跨關節活動弧的凹側,腱鞘纖維滑車防止肌腱收縮時偏移運動中心軸線,以產生更大的活動度,滑車有時可呈不同程度的纖維軟骨化生,產生硫酸粘多糖, 並可見與關節軟骨內排列方式相似的散在分布的許多小膠原纖維。
肌腱血運的來源有:
①肌腱—肌腹移行部有較多血管進入肌腱;
②肌腱附麗部鄰近骨或骨膜的血管有少數分支進入肌腱;
③在無鞘包裹的部位,血運來自腱周組織;
④有滑液鞘包裹的部位,腱的血管通過腱系膜分布於肌腱。
3、纖維束的纖維束簡介:
纖維束選用優質腈綸、丙綸、滌綸絲為原料,由於它運用自身表面所沾附的大量生物團與充氧,與污水反復接觸,使不易沉澱去除的微小懸浮物的截留及有機物降解而達到凈化的目的。濾速比石英砂濾料高4-4.5倍。易反洗再生,可實現自動化管理,一般濾速35m/h,粗濾進水120mg/L,出水SS≤5mg/L,精濾進水25mg/L,出水≤2mg/L,還由於它工藝特殊,能進快的進行更換和維修,纖維束濾料被廣泛用於電力、油田、化工、冶金、電子等行業的高標准用水、循環、旁濾、和廢水回收利用。 (1) 具有足夠的化學穩定性,濾水過程中無有害成分溶出;
(2)反希氣水高強度的摩擦,碰撞,剪切力不會發生破損和流失跑料;
(3)多年浸泡在水中耐久不腐。 1 氣水沖洗系統
為充分利用原普通快濾池的過濾空間,保證一定的過濾深度,纖維束濾池氣路系統不另設豐型配氣管路,在池內原DN400mm的大阻力配水幹管上開孔,直接與進池的DN150mm配氣干管焊接,使配氣管路系統與配水管路系統合二之一,既能氣水單洗,又能氣水混洗。
2 參數
孔板選用厚度20mm鋼板,開孔率10,孔徑10mm。
根據濾池內配水幹管與排水槽下緣空間深度,丙綸纖維束凈長度取1.35m。
丙綸絲重量與濾池內纖維束濾料體積比為160kg/m 3 。
氣水沖洗強度和沖洗歷時,同改為均粒濾料的普通快濾池。
3 安裝
鋼板切割分塊鑽孔後,底層孔板緊貼池底配水幹管上面,水平焊接為一整塊,水平誤差小於±5mm。孔板與池底、池壁固定牢靠,以防沖洗時松動上浮。孔板與四周池壁縫隙,擠壓木條後用水泥砂漿抹嚴。
上層孔板預留人孔。吊入池內焊接成一整塊後,吊起暫作固定,由人孔進入,按序懸掛束狀纖維濾料,完畢封閉人孔。最後在池上安裝機械調節裝置,用以調節上層孔板。
4、肌腱 和 筋 有什麼區別?
肌腱
解釋:肌腹兩端的索狀或膜狀緻密結締組織,便於肌肉附著和固定。
一塊肌肉的肌腱分附在兩塊或兩塊以上的不同骨上,是由於肌腱的牽引作用才能使肌肉的收縮帶動不同骨的運動。
每一塊骨骼肌都分成肌腹和肌腱兩部分,肌腹由肌纖維構成,色紅質軟,有收縮能力,肌腱由緻密結締組織構成,色白較硬,沒有收縮能力。肌腱把骨骼肌附著於骨骼。長肌的肌腱多呈圓索狀,闊肌的肌腱闊而薄,呈膜狀,又叫腱膜。
筋
【釋義】①附在肌腱或骨頭上的韌帶
5、肌纖維和肌束分別是什麼?
肌纖維即肌細胞,因肌細胞細而長,又稱肌纖維。肌纖維分紅肌纖維與白肌纖維,因外觀不同而有紅白不同的稱呼。紅肌纖維也叫I型纖維、慢縮肌纖維、慢氧化纖維;白肌纖為又稱II型纖維、快縮肌纖維或快解醣纖維。纖維聚集成束稱為肌束。
慢肌纖維在力量與爆發力方面遜色於快肌纖維,但其擁有很好的耐力。由於其含有氧氣,線粒體,肌紅蛋白(肌細胞中運輸氧的色素,是一種結合蛋白,與血紅蛋白的一個亞單位相似,由一條珠蛋白的多肽鏈和一個血紅素基團組成,它與紅細胞釋放的氧相結合,起貯氧作用。
並將其轉運至肌細胞的線粒體,在那裡氧將葡萄糖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顏色較深。鳥類主要由慢肌纖維組成,因此可以做長時間的飛行。
(5)肌腱纖維束大小擴展資料
不同肌纖維的形態特徵
①快肌纖維的直徑較慢肌纖維大,含有較多收縮蛋白;
②快肌纖維的肌漿網也較慢肌纖維發達;
③慢肌纖維周圍的毛細血管網較快肌纖維豐富,並且慢肌纖維含有較多的肌紅蛋白,因而導致慢肌纖維通常呈紅色。
④與快肌纖維相比,慢肌纖維含有較多的線粒體,並且線粒體的體積較大。
⑤在神經支配下,慢肌纖維由較小的運動神經元支配,運動神經纖維較細,傳導速度較慢,一般為2-8m/s;而快肌纖維由較大的運動神經元支配,神經纖維較粗,期傳導速度較快,可達8-40m/s。
6、什麼是肌腱什麼是肌肉兩者有什麼區別
肌腱和肌肉的區別如下:
1、組織結構不同
肌腱為肌肉末端的結締組織纖維索,肌肉藉此附著於骨骼或其它結構。肌腱較肌肉堅韌而體積小,它的擴張強度為611~1265公斤/平方厘米,肌腱主要由平行的膠原纖維束構成,沒有收縮能力。它的表麵包有結締組織膜,
膠原纖維之間有少量結締組織相連接。雖然構成肌腱的膠原纖維束彼此是平行的,但每個膠原纖維束都是互相交織的,所以肌纖維的拉力傳布到整個肌腱而不是單根腱束。
肌肉按結構和功能的不同又可分為平滑肌、心肌和骨骼肌三種,按形態又可分為長肌、短肌、闊肌和輪匝肌。平滑肌主要構成內臟和血管,具有收縮緩慢、持久、不易疲勞等特點,心肌構成心壁,兩者都不隨人的意志收縮,
故稱不隨意肌。骨骼肌分布於頭、頸、軀乾和四肢,通常附著於骨,骨骼肌收縮迅速、有力、容易疲勞,可隨人的意志舒縮,故稱隨意肌。骨骼肌在顯微鏡下觀察呈橫紋狀,故又稱橫紋肌。
2、作用不同
肌肉收縮牽引骨骼而產生關節的運動,其作用猶如杠桿裝置,平衡身體運動,支點在重點和力點之間,如寰枕關節進行的仰頭和低頭運動。省力杠桿運動,其重點位於支點和力點之間,減少身體受力,
如起步抬足跟時踝關節的運動。速度杠桿運動,其力點位於重點和支點之間,如舉起重物時肘關節的運動。
肌腱是肌腹兩端的索狀或膜狀緻密結締組織,便於肌肉附著和固定。一塊肌肉的肌腱分附在兩塊或兩塊以上的不同骨上,肌腱的牽引作用才能使肌肉的收縮帶動不同骨的運動。
3、伸縮性不同
肌腱位於肌腹的兩端,由緻密結締組織構成。在四肢多呈索狀,在軀干多呈薄板狀,又稱腱膜。腱纖維借肌內膜連接肌纖維的兩端或貫穿於肌腹中,腱不能收縮,但有很強的韌性和張力,不易疲勞,而肌肉的纖維伸入骨膜和骨質中,使筋膜牢固附著於骨上,伸縮性較差。
4、纖維束不同
肌肉的表麵包有結締組織膜,膠原纖維之間有少量結締組織相連接。其纖維束彼此是平行的,但肌腱每個膠原纖維束都是互相交織的,所以肌纖維的拉力傳布到整個肌腱而不是單根腱束。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肌腱
網路-肌肉
7、傳導束(纖維束)的概念什麼
脊髓的白質來主要由上行(感覺源)和下行(運動)有髓鞘神經纖維組成,分為前索、側索和後索三部分。
前索位於前外側溝的內側,主要為下行纖維束,如皮質脊髓(錐體)前束、頂蓋脊髓束(視聽反射)、內側縱束(聯絡眼肌諸神經核和項肌神經核以達成肌肉共濟活動)和前庭脊髓束(參與身體平衡反射)。兩側前索以白質前連合相互結合。
側索位於脊髓的側方前外側溝和後側溝之間,有上行和下行傳導束。上行傳導束有脊髓丘腦束(痛覺、溫度覺和粗的觸覺纖維所組成)和脊髓小腦束(本體感受性沖動和無意識性協調運動)。下行傳導束有皮質脊髓側束亦稱錐體束(隨意運動)和紅核脊髓束(姿勢調節)。
後索位於後外側溝的內側,主要為上行傳導束(本體感覺和一部分精細觸覺)。頸部脊髓的後索分為內側的薄束和外側的楔束。
8、一級纖維束和二級纖維束的定義是什麼?
纖維束指在中樞神經系統內,起止、行程和功能相同的神經纖維集聚並走行在一起,稱為纖維束(傳導束)。如脊髓丘腦束,皮質脊髓束等。
2、脊髓丘腦束:
脊髓丘腦束系自脊髓至腦的上行傳導束之一。此傳導束又分為側束和前束:側束起自脊髓不同節段的後角固有核,發出纖維經白質前連合至對側脊髓側索上升,終於丘腦腹後外側核,傳導痛、溫淺感覺;前束亦由不同節段的後角細胞發出經白質前連合交叉到對側前索內上升,終於丘腦腹後外側核,司觸壓覺。此束不同節段發生病變可出現該支配區域的不同感覺障礙;如完全損傷則可出現深、淺感覺完全喪失。
脊髓丘腦束亦稱脊丘系,是由脊髓上升至丘腦的傳導束。分為側束和前束。側束纖維起自後角固有核,越過白質前連合至對側的側索內上升,終於丘腦的腹後外側核,傳導痛覺和溫度覺;前束亦起自後角固有核,纖維經白質前連合交叉到對側前索內上升,止於丘腦腹後外側核,傳導粗觸覺及壓覺。
3、皮質脊髓束:
皮質脊髓束是大腦中最大的下行纖維束。它起始於大腦皮質中央前回和皮質旁中央小葉的前部,經內囊、中腦和腦橋降入延髓錐體,在脊髓側索內下行,直達骶髓。這部分交叉的纖維稱皮質脊髓側束,而沒有交叉的小部分纖維,在同側前索中下行,居前正中裂兩側,一般下行不超過胸節,這部分纖維稱皮質脊髓前束。兩束最後終止於脊髓前角運動細胞。此束主要控制骨骼肌的隨意運動。當一側的皮質脊髓束損傷時,病灶同側傷面以下肢體產生痙攣性癱瘓,肌張力增高,腱反射亢進,以致出現陣攣,病理反射陽性、淺反射消失等症狀。
4、神經纖維:
神經元胞質(胞漿)的延長部分稱為「神經纖維」,也叫「突起」。神經纖維的粗細各異,直徑約在十分之幾微米(1微米等於1/1000毫米)至100微米之間。有的很短,只有幾微米;有的很長,可達1米左右。外有絕緣性髓鞘包著的,叫有髓鞘纖維;沒有明顯髓鞘的,叫無髓鞘纖維。纖維內充滿半流動性的神經漿,漿內有微管、微絲、線粒體、內質網等,具有維持突起生長和運輸的作用。許多平行的神經纖維集合成束,即是神經。神經纖維的主要機能是傳導神經沖動。各種神經纖維傳導的速度不同,大致在每秒3~120米之間。把感受器的神經沖動傳到中樞神經系統的,叫傳入纖維;把中樞神經系統的沖動傳到效應器官的,叫傳出纖維。全部由傳入纖維組成的纖維束叫感覺神經;全部由傳出纖維組成的纖維束叫運動神經;兼有傳入和傳出兩種纖維的纖維束叫混合神經。此外,在傳導沖動的過程中,神經纖維末梢會釋放出不同的神經遞質。按其所釋放的神經遞質的差異,又可分為膽鹼能神經纖維、腎上腺素能神經纖維和嘌呤能神經纖維。
二、解剖結構:
1、皮質脊髓束:
皮質脊髓束由中央前回(4區)的上2/3部和中央旁小葉的前部等處皮質的巨型錐體細胞和其它錐體細胞的軸突集合而成,經內囊枕部的前2/3處下行至中腦大腦腳底,占據其中3/5,然後行至腦橋基底部,分散成不規則的孤立的纖維束下行,至延髓腹側部,纖維集攏形成錐體,在錐體下端,絕大部分纖維(約70~90%)交叉,形成錐體交叉,交叉後的纖維至對側形成皮質脊髓側束,此束在下行過程中,陸續地終於脊髓各節同側的前角運動細胞。在延髓內沒有交叉的纖維進入脊髓前索內下行,於前正中裂的兩側形成皮質脊髓前束,此束逐節經脊髓白質前連合交叉到對側,終於對側前角運動細胞。皮質脊髓側束和皮質脊髓前束在前角換神經元之後,其軸突組成前根,通過脊神經,分布到軀乾和四肢的骨骼肌,管理這些肌肉的隨意運動。
2、神經纖維:
神經纖維由軸突或感覺神經元的長樹突與包繞在它們外面的膜鞘結構組成。膜鞘包括髓鞘和雪旺鞘(神經膜)兩部分。它們均由神經膠質細胞(雪旺氏細胞或少突神經膠質細胞)形成。神經纖維在中樞神經系統內,組成各種傳導束;在周圍神經系統內,則集合為分布於全身各組織和器官的腦神經、脊神經和植物性神經。根據包在軸突外面的膜鞘結構的組成成分和層次,可將神經纖維分為有髓神經纖維和無髓神經纖維;而按神經纖維所存在的部位,可將其分為中樞神經纖維和周圍神經纖維;根據神經纖維的功能和傳導沖動的方向,可分為傳入(感覺)神經纖維和傳出(運動)神經纖維。近年來又根據神經纖維的粗細和傳導沖動的速度,將其分為A、B、C三種類型。A型纖維粗大,直徑約為1~22微米,髓鞘發達,傳導沖動速度快,可達10~100米/秒。B型纖維較細,直徑約為1~3微米,髓鞘較薄,傳導沖動速度較慢,約3~15米/秒。C型纖維最細,直徑約0.5~1微米,無髓鞘,傳導速度最慢,僅約2米/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