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軟骨者為紅肉為肌腱也,脛骨者為白肉為肌肉也,啥意思?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這兩種骨頭均為肌腱但是最大的區別是一個為紅肉,一個為白肉,兩者的肉質不一樣
2、人體有哪些強壯穴位?
一、足三里
足三里穴位於小腿外側之前上部,脛腓兩骨間。正坐在椅子上,屈膝,腳掌放平,自然平鋪地面,用本人之手虎口圍住膝蓋,食指放於膝下脛骨前緣,四指並擾,當中指尖著處是穴位。本穴為全身強壯要穴,也是自古以來養生保健第一大要穴,備受古今養生家、醫學家們的重視。「若要身體安,三里常不幹」就是對足三里的贊譽了。古人雲:三里之灸能卻病延年,所以古來把三里灸叫做長壽灸。
足三里穴是足陽明胃經上的合穴,有理脾胃、調氣血、主消化、補虛弱之功效。灸「足三里」能補中益氣,宣通氣機,導氣下行,調整消化系統使之功能旺盛,吸收營養增加能源,提高人體免疫功能和抗病和抗過敏功能,對全身各系統都有強壯作用,絲毫不愧對其「保健養生的第一大要穴」的美譽。
此外,頭痛、失眠、貧血、神經衰弱、乳痛、氣臌、半身不遂等以及其它各種慢性病,如眼疾、視力減退、鼻病、耳病、過敏性疾病均可灸足三里。
二、關元
關元穴位於下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下3寸。本穴為人一身元氣之所在,是保健強壯要穴,具有固護元氣的作用,是人體生化之源。關元乃男子藏精、女子藏血之處,主生殖,主元氣。故為全身養生保健強壯要穴。長期刺激可使人元氣充足、延年益壽。有溫腎固精、補氣回陽、清熱利濕、調理沖任、理氣除寒的功能。主治各種虛損及泌尿生殖系統各種病症。
三、氣海
氣海穴又稱為下氣海,位於下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下1.5寸,為男女精氣會聚之處,是保健強壯、益腎補氣要穴。本穴有功能益腎固精、升陽補氣、補虛固本、調理沖任、通經散瘀、行氣化濁的功能,主治男科病、婦科病、腰痛、食慾不振、夜尿症、兒童發育不良等症狀。
此外,若將氣海、關元、足三里三個穴位配合使用,強壯作用更好,不但對全身具有整體調節作用,而且能改善功能減退。
四、合谷
合谷穴屬手陽明大腸經,位於手背虎口處,於第一掌骨與第二掌骨間陷中。本穴可以醒腦開竅、疏風清熱、祛風解表、宣肺利竅、鎮靜安神、平肝熄風、疏經活絡,自古以來就是治療頭面部疾病的首選要穴。實踐證明,合谷穴不僅能治療多種疾病,還能預防腦中風及老年痴呆。此外,合谷穴止痛效果好,為頭頸部外科手術針刺麻醉的主要穴位。
五、內關
內關穴位於前臂正中,腕橫紋上2寸,在撓則屈腕肌腱同掌長肌腱之間取穴。本穴位屬手厥陰心包經,是心包經絡穴,與陰維脈交會,是八脈交會穴之一。因本穴對心血管功能有明顯的調整作用,可以防治心血管系統的各種疾病,臨床上治療冠心病時常選此穴為主穴,所以內關又被稱為「冠心病的救星」、「心寶」等。
內關穴的功效是寧心安神、寬胸理氣、和胃止痛、降逆止嘔。刺激內關可以激活心包經的氣血,使心包經內氣血充盈,從而使心臟得到調養,心臟功能得到改善。特別是對於心痛、心悸、胸悶、氣短、失眠等病症有良好的效果,可以防治各種心臟疾病,增強心肺功能。
六、大椎
大椎穴位於督脈之上,在第7頸椎與第1胸椎棘突之間,是手足三陽經與督脈的交會穴,是陽氣上升至頭部的樞紐,具有疏風散寒、通調督脈、熄風止痙的作用,對頭部及頸部的功能保障具有重要的意義,更是治療頸椎病、頭部疾病的首選要穴。主治頭痛、氣喘、肩背痛、中暑、嘔吐、風疹、五勞虛損。
七、腎俞
腎俞穴在腰部,當第2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屬足太陽膀胱經,是腎臟的背俞穴。腎臟是人體的先天之本。腎俞穴可以滋陰精、壯陽氣、補腎之精氣、利水消腫、聰耳通竅。經常刺激腎俞穴位對防治腎炎、陽痿、遺精、月經不調、腰痛有很好作用。
八、三陰交
三陰交為脾、肝、腎三條陰經的交點,在內踝尖直上三寸,脛骨後緣,一個穴位兼有調控三條經絡的作用。具有健脾和胃、補調肝腎、行氣活血、滋陰生津、疏經通絡的作用。此穴對增強腹腔諸臟器,特別是男女生殖系統的健康,有重要作用。此外,三陰交還能防治高血壓、功能減退和急、慢性腸炎,以及月經不調、遺尿、失眠等疾病。
九、湧泉
湧泉穴位於足跖屈卷足時,在足心前三分之一的凹陷中,是腎經要穴,常用來治療泌尿疾病、消化疾病、呼吸疾病、五官疾病,具有寧神、開竅、清熱、引火歸原的作用,亦是常用的保健穴之一。湧泉具有很好的養生保健作用,可防治高血壓、中風、神經衰弱、失眠、頭昏頭痛、腰痛等症
3、參與膝關節運動的主要肌有哪些
膝關節的肌肉分為膝關節屈肌群和膝關節伸肌群,參與膝關節運動的各肌群的主要肌如下:
(一)膝關節屈肌群
1.股二頭肌(biceps m.of thigh)長頭(long head) 起於坐骨結節,以股二頭肌肌腱止於腓骨小頭。
功能:膝關節屈曲和外旋。由坐骨神經支配。
2.股二頭肌(biceps m.of thigh)短頭(short head) 起於股骨嵴外側唇,以股二頭肌肌腱止於腓骨小頭。 功能:膝關節屈曲、外旋。由坐骨神經支配。
3.半膜肌(semimembranosus muscle) 起於坐骨結節,止於脛骨內側髁並延續為腘斜韌帶附著於關節囊。
功能:使膝關節屈曲、內旋,並能緊張膝關節囊。由坐骨神經支配。
4.股薄肌(slender m.):在大收肌的內側起於恥骨下支,止於脛骨粗隆內側部。功能:膝關節屈曲內旋。由閉孔神經支配。
(二)膝關節伸肌群
1.股四頭肌(quadriceps m.of thigh) 有四個頭,分別稱為股直肌、股外側肌、股中間肌及股內側肌。四個頭向下匯成四頭肌腱附著於髕骨,往下借髕韌帶止於脛骨粗隆。由股神經支配。
2.股直肌(rectus femoris muscle) 起自髂前下棘和髖臼上緣,止於股骨粗隆。
功能:伸膝關節,屈髖。
3.股外側肌(vastus lateralis muscle) 起自大轉子和股骨嵴外側唇,止於股四頭肌肌腱。
功能:伸膝關節。
4.股中間肌(vastus intermedius muscle) 起自股骨前面,止於股四頭肌肌腱。
功能:伸膝關節。
5.股內側肌(vastus medialis muscle) 起於股骨嵴內側唇,止於股四頭肌肌腱。
功能:伸膝關節。
4、脛骨前肌肌腱在哪裡
脛骨前肌,起自脛骨上端外側面,止於足內側楔骨內側面和第一跖骨底,而脛骨前肌肌腱就是在肌肉下行到脛骨下端時轉為肌腱,繼續下行到止點。
不好意思啊~~~~
就是在足背屈(即綳直腳時)和足內翻時,該肌肉是收縮的。
你摸到緊綳的那個肌肉就是了。
5、人體的解剖學標志
1.觸摸上肢的主要體表標志
(1)觸摸上肢骨的主要體表標志
① 鎖骨位於胸廓前上方,全長易在皮下摸到。
② 肩胛骨位於背外上方,易在皮下觸及內側緣、下角、肩胛岡和肩峰。肩峰點為測量肩寬、上肢長和上臂長的體表標志,用食指和中指沿肩胛岡從後內方向前外方觸摸,即容易找到肩峰的測量點。下角點為測量胸圍的體表標志。
③ 肱骨位於上臂,其大結節可在肩部最外側三角肌下觸及,前臂內、外上髁位於肱骨下端兩側皮下,其中內上髁較隆起。通過屈伸肘關節,分辨肱骨的位置。屈伸前臂時橈、尺骨會運動,肱骨不運動。
④ 尺骨位於前臂內側,從鷹嘴到莖突全長位於前臂後面內側皮下。其中鷹嘴在屈肘時很明顯;莖突在前臂旋內時更明顯,可在尺骨頭下方摸到,此點為尺骨莖突點,是測量手長的體表標志。觀察自己腕關節背面腕橫紋處的尺骨頭非常明顯。
⑤ 橈骨位於前臂外側,其上端橈骨小頭上緣的最高點為橈骨點,是測量上臂長和前臂長的體表標志,橈骨點在上肢下垂、手掌向內側的姿勢中,位於肘關節背面外側的一小凹內,在此凹中易找到肱橈關節,也可確定橈骨點。下端莖突易在外側皮下觸及,在屈腕時更明顯,此點為橈骨莖突點,是測量前臂長的體表標志,也是測量手長的體表標志。
⑥ 手骨位於橈腕關節掌側面,兩側可摸到大多角骨、豌豆骨;握拳或伸
掌時,可看到或摸到各掌骨及指骨,其中第二掌骨小頭向橈側最突出的一點為橈側掌骨點,第五掌骨小頭向尺側最突出的一點為尺側掌骨點,這兩點都是測量手寬的體表標志。
(2)觸摸上肢的皮膚標志、肌性和腱性標志
① 肘窩橫紋:屈肘時,在肘窩處出現肘窩橫紋。
② 腕掌側橫紋:屈腕時,在腕掌側出現2—3條橫紋的皮膚皺紋,分別稱為近側橫紋、中間橫紋和遠側橫紋。其中遠側橫紋的中點是測量手長的標志點。
③ 三角肌:在肩部使肩部構成圓隆狀的外形,從前、外、後側三方麵包繞肱骨的上端。其止點在臂外側中部呈現一小凹。
④ 斜方肌:在三角肌內側、項部外側、鎖骨後面的肌肉隆起,為斜方肌上部纖維。
⑤ 胸大肌:胸前發達的扁肌,其下緣構成腋前壁。
⑥ 背闊肌:在背的中部外側可見此肌的輪廓,以後向上延伸參與形成腋後壁。
⑦ 肱二頭肌:在上臂的前面,在此肌的內、外側各有一縱行的淺溝,內側溝較明顯。肱二頭肌腱可於肘窩中央摸到。當屈肘握拳旋後時,可明顯在臂前面見到膨隆的肌腹,此肌腹最隆起部位是測量上臂的緊張圍與放鬆圍的標志點。
⑧ 肱三頭肌:在臂的後面,三角肌後緣的下方可見到肱三頭肌長頭。
⑨ 掌長肌:當手用力半握拳屈腕時,在腕前面的中縫、腕橫紋的上方可明顯見此肌的肌腱。
⑩ 尺側腕屈肌:用力外展手指半屈腕時,在腕的尺側,可見此肌的肌腱。
○11 橈側腕屈肌:握拳時,在掌長肌腱的橈側,可見此肌的肌腱。
○12 鼻煙窩:在腕背側面,當拇指伸直外展時,自橈側向尺側可見拇長展肌、拇短伸肌和拇長伸肌等肌腱。在後二肌腱之間有深的凹陷,稱鼻煙窩。
○13 指伸肌腱:在手背,伸直手指,可見此肌至第2—5指的肌腱。
2.觸摸下肢的主要體表標志
(1)觸摸下肢骨的主要體表標志
① 髖骨位於腰腹部側面,其髂嵴全長易在皮下觸及,髂嵴上緣最向外突出的點為髂嵴點,是測量下肢長H(又稱髂嵴高)和骨盆寬的體表標志。前端為髂前上棘,是測量下肢長A(又稱髂前上棘高)的體表標志;後端為髂後上棘。坐骨結節位於臀部後下方。髂嵴高、髂前上棘高、大轉子高是測量下肢長的三種方法。
② 股骨位於髖部最外側,其大轉子易在皮下觸及,是測量下肢長B(又稱大轉子高)的體表標志。內、外側髁位於大腿下端兩側皮下。
③ 髕骨前面可在膝關節前麵皮下觸及,此骨的前面中點是測量膝圍的體表標志。
④ 脛骨的脛骨粗隆在膝關節前面下方皮下易觸及,屈膝時更明顯。內、外側髁位於上端兩側皮下,其內側髁內側緣上最高的點為脛骨點,是測量小腿長的體表標志。坐位時,將右腿的踝關節架在自己的左膝關節上,而右腿膝關節自然下垂,此時可明顯摸到脛骨內側髁的內側緣。在小腿前內側皮下可觸摸脛骨前緣的全長。在脛骨下端內側皮下的隆凸處可觸摸到內踝,在內踝上方小腿最細處是測量踝圍的體表標志,內踝點是測量小腿長的體表標志。
⑤ 在脛骨外側髁下方皮下可觸摸到腓骨頭,屈膝時較明顯。腓骨外踝可在下端外側皮下隆凸觸及,外踝比內踝略低。
⑥ 跟骨跟結節在足後部皮下能觸及,為直立時足跟最向後突出的一點,為測量跟腱長和足長的體表標志。
⑦ 外側跖骨點,第五跖骨小頭向外側最突出的點;內側跖骨點,第一跖骨小頭最向內側突出的點。這兩點為測量足寬的體表標志。
(2)觸摸下肢皮膚標志、肌性和腱性標志
① 臀股溝:為一橫行的溝,界於臀部和大腿後面之間。也稱臀紋線,是測量大腿圍的標志點。
② 腘窩橫紋:在腘窩呈橫行的皺紋。
③ 臀大肌:使臀部形成圓隆的外形。
④ 股四頭肌:位於大腿前面。在大腿屈和內收時,可見股直肌在縫匠肌和闊筋膜張肌所組成的夾角。股內側肌和股外側肌在大腿前面的下部,分別位於股直肌的內、外側。
⑤ 半腱肌腱、半膜肌腱:附於脛骨上端的內側,構成腘窩的上內界,並在此可摸到其肌腱。
⑥ 股二頭肌腱:為一粗索附於腓骨頭,構成腘窩的上外界,在此處可摸到其肌腱。
⑦ 小腿三頭肌:在小腿後面,可明顯見到該肌膨隆的肌腹及跟腱。腓腸肌二個頭則構成腘窩的下界。腓腸肌內側肌腹下緣為測量跟腱長的體表標志。腓腸肌最粗處是測量小腿圍的標志點。
⑧ 跟腱:在踝關節後方呈粗索狀,向下止於跟骨後端
⑨ 脛骨前肌肌腱:在用力勾腳尖時,在小腿下端前面、脛骨外側,明顯可見此肌腱。
3.觸摸軀乾和顱的主要體表標志
(1)觸摸中軸骨的主要體表標志
① 在兩眶下緣外後方皮下能觸及顱骨顴弓;眶上緣、眶下緣分別為眼眶上下的骨性邊界;眉弓為眶上緣上方的橫行隆起;在耳廓前方可觸及下頜頭,張口、閉口運動時,可發現下頜頭在移動。在外耳門後下方皮下可觸摸到顳骨乳突;在外耳門前下方可觸及下頜角;在枕部正中皮下可觸及枕外隆凸,低頭時較明顯,是測量項長(後頸長)的體表標志。
② 背部正中皮下能觸及椎骨棘突。特別是第七頸椎棘突,低頭時更明顯,是測量項長(後頸長)的體表標志。兩側肩胛岡內側緣連線,平第3胸椎棘突。兩髂嵴最高點連線平第4腰椎棘突,易於在體表捫及。
③ 肋骨除第1肋骨外,所有肋骨都可捫及。第2肋位於鎖骨下方皮下。肩胛骨下角平對第7肋或第7肋間隙。
④ 胸骨全長位於胸正中部皮下,其中胸骨角兩側平對第2肋,是計數肋的重要標志。
(2)觸摸軀乾和顱的皮膚、肌性和腱性標志
① 人中:上唇處中線上的縱行淺溝。
② 鼻唇溝:臉頰和上唇分界處的斜行淺溝。
③ 咬肌和顳肌:咬緊牙關,在下頜角的前上方、顴弓下方可摸到強硬的條狀咬肌。在顴弓上方的顳窩內可摸到堅強的顳肌。
④ 胸鎖乳突肌:轉頭向對側時,可見位於頸前外側呈長條狀的肌性隆起。
⑤ 喉結節點:正中矢狀面上,喉結節最向前突出的點,此點為測量頸寬、頸圍的標志點。
⑥ 腹直肌:腹前正中線兩側的長形肌性隆起,肌肉發達者可在兩側腹直肌上有3條橫溝,為腹直肌腱劃,腱劃上、下有發達的肌腹,一般有8塊。
⑦ 豎脊肌:在脊柱兩側,呈縱形肌性隆起。
(二)觀察人體主要測量點示意圖(圖2-4-1),並分別在全身骨架標本和全身肌肉標本或自己(或他人)身上找出相應的測量點。
6、腳部脛骨前肌肌腱斷接縫合手術後2個月還不能屈伸
病情分析:脛骨肌腱斷裂可引起踝背伸不能,運動障礙
意見建議:你好,建議做康復治療,理療按摩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