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肌腱 > 服外斜肌腱膜

服外斜肌腱膜

發布時間:2021-01-10 22:39:27

1、請問,腹外斜肌的起止點,和它的作用。

腹外斜肌起自下位8個肋骨的外面,肌束斜向前下,近腹直肌的外側移行為腱膜,經腹直肌的前面,參與構成腹直肌鞘的前層,止於腹前壁正中的白線。腹外斜肌腱膜下緣增厚捲曲,張於髂前上棘和恥骨結節之間,稱為腹股溝韌帶
腹部的前外側壁 肌肉 有三層 從淺到深 是 腹外斜肌 腹內斜肌 腹橫肌 這三層肌肉 共同起保護 腹腔內臟器的作用 三塊肌肉收縮 還可以增加腹內壓力 協助深呼吸 排便 分娩等

2、膜外斜肌腱膜形成的結構有哪些?

腹股溝韌帶、腹直肌鞘、精索外筋膜、腹股溝管前壁、腹股溝管淺環(皮下環)。其中腹股溝韌帶內側參與圍成腹股溝三角。腹股溝韌帶內側一小部分腱膜會形成腔隙韌帶及恥骨梳韌帶。腹股溝管淺環外側腳形成反轉韌帶(Colles韌帶)。
----整理自人衛《局部解剖學》第7版

3、腹橫肌和外斜肌有什麼區別, 怎麼鍛煉呢

一、位置不同。腹橫肌是位於腹壁正上面,最內層的闊肌。外斜肌是使腹部緊束的斜肌,位於腹部側面。

二、作用不同。腹橫肌有維持和增加腹壓,協助咳嗽,排便分娩等生理功能;外斜肌維持腹部器官在正常位置。

三、鍛煉方法不同。

1、腹橫肌鍛煉方法懸浮式支撐。

(1)俯卧於地板上,上身微微抬起,雙手合十,用肘部支撐上身。

(2)利用腹部力量將臀部抬起,身體保持在一條直線上,腳尖點地。

(3)連續重復動作8~10次。

2、腹外斜肌鍛煉方法側身卷腹 。

(1)身體側卧在墊子上,上面的腿彎曲,大腿和小腿的夾角大約成60度,腳踩到地上,膝蓋與地面垂直,下面的腿平放在地上,膝蓋同樣彎曲,大腿和小腿的夾角也成60度左右,腳放在另一隻腳的腳面上,將踩地的腿固定在一個位置上,上身傾斜,踩地腳的同側肩膀離地。

另一側貼緊地面,上面的手臂放在另一側的肩膀上,下面的手臂伸直自然放到墊子上。

(2)先深吸一口氣,然後用力收緊地面遠端一側腹外斜肌,同時呼氣,之後吸氣的同時,腹外斜肌緩慢放鬆,身體回到原來的位置上,然後反復練習就可以了。

(3)服外斜肌腱膜擴展資料

鍛煉

1、而腹橫肌是維持脊柱穩定的重要的深層肌肉之一,且容易被觸診。腹橫肌橫向纖維在腹部脊柱周圍直接形成了一條較寬廣的「保護帶」,cresswel認為,腹橫肌的力學作用就是通過調整腹內壓來維持脊柱穩定性,或者脊柱通過胸腰筋膜傳遞力的作用。當然,腹橫肌還有其他功能,如協助呼吸、控制脊柱運動。

2、人體的大多數運動都是多關節、多肌群參與的全身性運動。在運動過程中,腹橫肌所在的核心區域是四肢及頭部的運動樞紐。核心區域平衡穩定性直接影響身體遠端肢體的運動。

核心力量是同上下肢力量並存,在人們日常運動健身、生活、工作時不可缺少的力量能力,因而,加強核心力量訓練及評估對於有效完成運動、日常生活工作動作、預防損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3、慣性杠鈴與普通杠鈴訓練相比,慣性杠鈴對於腹橫肌活性具有更大的增強作用,從而間接證明其對於核心力量訓練具有較好的效果。

外斜肌是使腹部緊束的斜肌,兩塊外斜肌從最低的肋骨延伸到身體前面的中線。在這里,他們連接成薄而堅固的纖維層。這些肌肉輔助腹直肌和更深的一組斜肌-內斜肌-將腹部器官維持在正常位置。

4、腹外斜肌的結構特點

腹外斜肌(Musculus obliquus externus abdominis)為寬闊扁肌,位於腹前外側部的淺層,起始部呈鋸齒狀,起自下位8個肋骨的外面,肌束由外上斜向前下方,後部肌束向下止於髂嵴前部,上中部肌束向內移行於腱膜,經腹直肌的前面,並參與構成腹直肌鞘的前層,至腹正中線終於白線。

1、鍛煉方法:身體側卧在墊子上,上面的腿彎曲,大腿和小腿的夾角大約成60度,腳踩到地上,膝蓋與地面垂直,下面的腿平放在地上,膝蓋同樣彎曲,大腿和小腿的夾角也成60度左右,腳放在另一隻腳的腳面上,將踩地的腿固定在一個位置上,上身傾斜,踩地腳的同側肩膀離地,另一側貼緊地面,上面的手臂放在另一側的肩膀上,下面的手臂伸直自然放到墊子上,先深吸一口氣,然後用力收緊地面遠端一側腹外斜肌,同時呼氣,之後吸氣的同時,腹外斜肌緩慢放鬆,身體回到原來的位置上,然後反復練習就可以了。(如下圖)


2、時間和頻率:每次練習這個動作的時候,一次一般做10次,腹外斜肌就非常有感覺了。每次練習4組,當兩側都練習完為一組,中間沒有間歇。兩側都練習完以後,間歇1-2分鍾再開始下一組的練習。練習一個月以後,每側可以增加到20次,同樣做4組。當練習到每側每次練習30個,共做6組的時候,腹外斜肌的形狀會很健美了。堅持練習3個月會達到這樣的水平。為了使肌肉有恢復時間,隔天練習即可。 

3時間和頻率:每次練習這個動作的時候,一次一般做10次,腹外斜肌就非常有感覺了。每次練習4組,當兩側都練習完為一組,中間沒有間歇。兩側都練習完以後,間歇1-2分鍾再開始下一組的練習。練習一個月以後,每側可以增加到20次,同樣做4組。當練習到每側每次練習30個,共做6組的時候,腹外斜肌的形狀會很健美了。堅持練習3個月會達到這樣的水平。為了使肌肉有恢復時間,隔天練習即可。 

3. 注意事項:在練習腹外斜肌的時候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兩側的平衡問題,比如先做左側,下一組就應該先做右側。因為先做的一次體力會更加充沛些,稍感輕松。所以,為了讓兩側腹外斜肌的肌肉增長均衡,左右兩側的腹外斜肌動作要每練習一組調整一次順序。其次要注意的是動作一定要標准,否則腹直肌會借力,影響腹外斜肌的鍛煉效果。

(以上資料都是我在百度上找的,希望對你有用)

5、請問腹內斜肌和腹外斜肌在哪,謝了

腹內斜肌,位於腹外斜肌的深面,肌纖維方向與腹外斜肌相反,是從後上方斜向前下方,自髖結節下行,肌質逐漸為腱膜,與腹外斜肌腱膜相交織,止於腹白線。——簡單的說就是一個在外,一個在內。

6、腹外斜肌起著什麼作用?

腹外斜肌起自下位8個肋骨的外面,肌束斜向前下,近腹直肌的外側移行為腱膜,版經腹直肌的前面,參與構成腹權直肌鞘的前層,止於腹前壁正中的白線。腹外斜肌腱膜下緣增厚捲曲,張於髂前上棘和恥骨結節之間,稱為腹股溝韌帶。
腹部的前外側壁
肌肉
有三層
從淺到深

腹外斜肌
腹內斜肌
腹橫肌
這三層肌肉
共同起保護
腹腔內臟器的作用
三塊肌肉收縮
還可以增加腹內壓力
協助深呼吸
排便
分娩等

7、左側腹外斜肌疼,什麼原因

腹外斜肌起自下位8個肋骨的外面,肌束斜向前下,近腹直肌的外側移行為腱膜,經腹直肌的前面,參與構成腹直肌鞘的前層,止於腹前壁正中的白線。腹外斜肌腱膜下緣增厚捲曲,張於髂前上棘和恥骨結節之間,稱為腹股溝韌帶。
腹部的前外側壁 肌肉 有三層 從淺到深 是 腹外斜肌 腹內斜肌 腹橫肌 這三層肌肉 共同起保護 腹腔內臟器的作用 三塊肌肉收縮 還可以增加腹內壓力 協助深呼吸 排便 分娩等

8、我想清楚知道腹外斜肌的起止點和它的作用是什麼?

腹外斜肌起自下位8個肋骨的外面,肌束斜向前下,近腹直肌的外側移行為腱膜,經內腹直肌的前容面,參與構成腹直肌鞘的前層,止於腹前壁正中的白線。腹外斜肌腱膜下緣增厚捲曲,張於髂前上棘和恥骨結節之間,稱為腹股溝韌帶。
腹部的前外側壁 肌肉 有三層 從淺到深 是 腹外斜肌 腹內斜肌 腹橫肌 這三層肌肉 共同起保護 腹腔內臟器的作用 三塊肌肉收縮 還可以增加腹內壓力 協助深呼吸 排便 分娩等

9、腹內斜肌及其腱膜不參與形成?

腹肌可分為前外側群和後群。
1.前外側群
前外側群形成腹腔的前外側壁,包括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內斜肌和腹橫肌等。
⑴腹直肌 位於腹前壁正中線的兩旁,居腹直肌鞘中,為上寬下窄的帶形肌,起自恥骨聯合與恥骨結節之間,肌束向上止於胸骨劍突及其附近肋軟骨的前面。肌的全長被3--4條橫行的腱劃分成多個肌腹,腱劃由結締組織構成,與腹直肌鞘的前層緊密結合。
⑵腹外斜肌 位於腹前外側部的淺層,為一寬闊扁肌,起於下8肋,肌束由後外上斜向前內下方,一部分止於髂嵴,而大部分在腹直肌外側緣處移行為腹外斜肌腱膜。腱膜向內側參與腹直肌鞘前壁的構成,腱膜的下緣捲曲增厚連於髂前上棘與恥骨結節之間,形成腹股溝韌帶。在恥骨結節外上方,腱膜形成一小三角形裂隙,稱為腹股溝管淺環(皮下環)。
⑶腹內斜肌 位於腹外斜肌深面,大部分肌束向內上方,下部肌束向內下方,在腹直肌外側緣移行為腹內斜肌腱膜。腱膜向內側分為前後兩層並包裹腹直肌,參與腹直肌鞘前後壁的構成,腱膜下內側部與腹橫肌腱膜形成聯合腱,止於恥骨,又稱腹股溝鐮。腹內斜肌最下部的肌束隨精索出腹股溝管淺環進入陰囊,包繞精索和睾丸而成為提睾肌。
⑷腹橫肌 位於腹內斜肌深面,肌束向前內橫行,在腹直肌外側緣移行為腹橫肌腱膜,參與構成腹直肌鞘。腹橫肌的最下部肌束及其腱膜下內側部分,分別參與提睾肌和聯合腱的構成。
腹前外側群肌的作用:共同保護腹腔臟器,收縮時可以縮小腹腔,增加腹壓以協助排便、分娩和嘔吐,又可使脊柱前屈和旋轉等。
2.後群 腰方肌。
腰方肌位於腹後壁,在脊柱兩側,其後方有豎脊肌,起自髂嵴,向上止於第12肋。
作用:使脊柱側屈。
3.腹直肌鞘 包裹腹直肌,前層由腹外斜肌腱膜與腹內斜肌腱膜的前層癒合而成,後層由腹內斜肌腱膜後層與腹橫肌腱膜癒合而成。在臍下4--5厘米以下,腹內斜肌腱膜後層與腹橫肌腱膜全部轉至腹直肌前面參與構成鞘的前層,所以此處缺乏鞘的後層,腹直肌後面直接與腹橫筋膜相貼。
4.腹筋膜 包括淺筋膜、深筋膜和腹內筋膜。
⑴淺筋膜 在腹上部為一層,在臍以下分淺、深二層。淺層含有脂肪,稱脂肪層;深層內有彈性纖維,稱為膜性層。
⑵深筋膜 可分數層,分別覆蓋在前外側群各肌的表面和深面。
⑶腹內筋膜 附貼在腹腔各壁的內面。各部筋膜的名稱和所覆蓋的肌相同。其中腹橫筋膜范圍較大,貼在腹橫肌、腹直肌鞘以及半環線以下的腹直肌的內面。
5.白線 為兩側三層腹壁闊肌腱膜的纖維在正中線交織而成,其上方起自劍突,下抵恥骨聯合,約在白線中部有-臍環。在胎兒時期,有臍血管通過,此處也是腹壁的薄弱處,可形成臍疝。
6.腹股溝管 為男性精索或女性子宮圓韌帶所通過的一條裂隙,位於腹前外側壁的下部,由外上斜向內下方,在腹股溝韌帶內側半的上方,長約4.5厘米。管的內口稱腹股溝管深環(腹環),在腹股溝韌帶中點上方約1.5厘米處,為腹橫筋膜隨精索或子宮圓韌帶向外的突口。管的外口即腹股溝管淺環(皮下環)。

與服外斜肌腱膜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