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肌腱 > 肱二頭肌腱反射如何引出

肱二頭肌腱反射如何引出

發布時間:2020-12-08 19:59:28

1、深淺反射各包含哪幾項檢查以及消失的臨床意義?

淺反射包括角膜反射、咽反射、腹壁反射、提睾反射、跖反射、肛門反射等。 
腹壁反射異常:傳入神經為第7~12肋間神經,通過中樞胸髓第7~12節段後角細胞柱及同節段前角細胞,同時後角細胞的纖維上行到達大腦頂葉皮質,通過大腦連合繫到大腦運動區,發出纖維伴錐體束下行,止於第7~12胸髓前角。傳出神經為第7~12肋間神經。
臨床上腹壁反射消失最有意義,生理性腹壁反射消失多見於老年人、經產婦、腹部脂肪過多、腹壁鬆弛或腹腔疾病(腹膜炎、腹水)。多發性硬化早期錐體束損害征尚未出現時腹壁反射常已消失。腹壁反射亢進多見於精神緊張、興奮或神經質者,並無定位意義。帕金森氏病、舞蹈病、錐體外系疾病膚壁反射增強。偏側型舞蹈病時,病灶對側腹壁反射亢進。
正常人也有反射極弱或完全不能引出者,最好在吸氣之末進行檢查。在腹肌稍緊張時(此時頭稍抬起)容易引出,稱之加強法。
深反射是肌肉受突然牽引後引起的急速收縮反應,反射僅由感覺神經元和運動神經元直接聯系而成。一般用叩擊肌腱亦可引起深反射,肌肉收縮反應在被牽引的肌肉最明顯,但不限於肌肉。
深反射的增強是因皮質運動區或錐體束受損所引起,為上運動神經元損害的重要體征。
肱二頭肌腱反射
傳入神經為肌皮神經,中樞在頸髓5.6.7,傳出神經為肌皮神經,肱二頭肌反射屬於生理反射。脊髓的損害、肌肉疾病、周圍性神經病可引起增強或減弱。
被檢查者前臂屈曲90度,檢查者用左拇指置於被檢查者肘部肱二頭肌腱上,然後右手持叩診錘扣左拇指甲,可使肱二頭肌肌收縮,引出屈肘動作。如反射亢進、減低或消失均為病理性改變。
膝反射異常
傳入神經為股神經,中樞在腰髓2~4,傳出神經為股神經。膝反射減弱或消失最常見於脊髓或周圍神經性病變,是下運動神經元癱的體征之一,多見於肌病,小腦及錐體外系疾病。反射亢進為上運動神經元癱瘓的體征,見於甲亢、破傷風、低鈣抽搐,精神過度緊張亦可出現。
患者仰卧位或坐位,被檢查者小腿完全松馳,(仰卧位檢查時,被檢查者以左手托起其膝關節使之屈曲約120度),右手持叩診錘扣膝髕骨下方股四頭肌腱,可引起小腿伸展。膝反射增強多見於錐體束損害,膝反射高度亢進常可伴有髕陣攣。
踝反射異常
傳入神經為脛神經,中樞在骶1~2,傳出神經為脛神經。此反射屬生理反射。
當極度亢進時常伴有踝陣攣,提示有錐體束病變。當坐骨神經受損、腰間盤脫出、坐骨神經炎、脛神經麻痹時踝反射減弱或消失。

2、專科檢查中,深反射:左側肱二頭肌2+。2+是什麼意思?

應該是肱二頭肌反射來正常的意思。自
附:
深反射
反射強度分級:
0:反射消失
1+:肌肉收縮存在,但五相應關節活動,為反射減弱
2+:肌肉收縮並導致關節活動,為正常反射
3+:反射增強,可為正常或病理狀況
4+:反射亢進並伴有陣攣,為病理狀況
肱二頭肌反射
患者前臂屈曲,檢查者以左拇指置於患者肘部肱二頭肌腱上,然後右手持叩診錘叩擊左拇指,可使肱二頭肌收縮,前臂快速屈曲。反射中樞為頸髓5-6節。

3、膝腱反射正確做法

膝跳反射(英文:Knee-jerk Reflex)是一種最為簡單的反射類型,它的完成過程僅包含兩個神經元:感覺神經元和運動神經元。
膝跳反射的神經中樞是低級神經中樞,位於脊髓的灰質內。但是,在完成膝跳反射的同時,脊髓中通向大腦的神經會將這一神經沖動傳往大腦,使人感覺到膝蓋被叩擊了。
中文名
膝跳反射
外文名
Knee-jerk Reflex
類型
非條件反射
包含
兩個神經元
神經中樞
低級神經中樞
快速
導航
實驗概述實驗步驟特性
簡介
膝跳反射(英文knee-jerk reflex)是一種最為簡單的反射類型,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從接受刺激,直到發生反應的全部神經傳導途徑叫做反射弧,包括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效應器。
膝跳反射的神經中樞是低級神經中樞,位於脊髓的灰質內。但是,在完成膝跳反射的同時,脊髓中通向大腦的神經會將這一神經沖動傳往大腦,使人感覺到膝蓋被叩擊了。膝跳反射先完成,然後感覺到膝蓋被叩擊了,但幾乎是同時的。
刺激膝蓋處大腿肌肉的感受器(股四頭肌肌腱內機械感受器),在感覺神經元中引發了動作電位,動作電位上行到脊髓(脊髓灰質),脊髓中感覺神經元直接與運動神經元建立突觸聯系。如果信號足夠強,就可以在運動神經元中引發動作電位,當這個動作電位穿遞到大腿肌肉(股四頭肌)時,股四頭肌收縮,股二頭肌舒張,即可引起膝跳反射。然而大多數反射要比膝跳反射復雜的多,在脊髓中包括有一個或多個中間神經元,將感覺神經元和運動神經元連接起來。
實驗概述
膝跳反射是指在膝半屈和小腿自由下垂時,輕快地叩擊膝腱(膝蓋下韌帶),引起股四頭肌收縮,使小腿作急速前踢的反應。此反射屬於腱反射。其感受器是能感受機械牽拉刺激的肌梭。肌梭為一般的肌纖維並行排列,形如梭,兩端附著在肌腱上(或梭外肌纖維上)、外有結締組織囊。囊內含2~12根特化的肌纖維,其中部充滿細胞核,無橫紋,能感受牽拉刺激。兩端有橫紋,有收縮力。當叩擊膝關節下肌腱時,由於快速牽拉肌肉,梭內肌纖維收縮時,使肌梭感受部分受到刺激而發放神經沖動,由位於股神經內的傳入神經纖維傳向脊髓(腰部2~4節)。腱反射是單突觸反射,傳入神經纖維直接與傳出神經元的胞體聯系。沖動由位於股神經內的傳出纖維傳遞至效應器股四頭肌的運動終板,從而引起被牽拉的肌肉收縮,使小腿前伸。此反射通常受中樞神經系統的高級部位影響,其反應的強弱、遲速可反映中樞神經系統的功能狀態,臨床上用以檢查中樞神經系統的疾患。

4、深反射異常的肱二頭肌腱反射異常

biceps reflex abnormalitg (一)格林—巴利綜合征(Guillian-Barre』s syndrome) 多有感染病史,主要表現四肢遠端對稱性無力,可波及軀乾和顱神經,四肢末梢手套、襪套樣的感覺減退或消失。嚴重的可累及肋間肌和隔肌導致呼吸肌麻痹。癱瘓為弛緩性,肌張力低,肱二頭肌肌腱反射及其它腱反射減弱或消失,伴有遠端肢體麻木、燒灼感、神經根性痛、感覺過敏、可有植物神經損害。口腔分泌物增多、血壓升高、出汗、流涎、皮膚潮紅、心律不齊及皮膚營養障礙,少數病例有括約肌功能障礙。腦脊液呈蛋白—細胞分離現象。
(二)多發性神經炎(polyneuritis) 多有感染、中毒、營養缺乏、代謝障礙等病史。急性或慢性起病,肢體遠端感覺、運動障礙,輕癱或完全癱、肌張力減低,肱二頭肌及其它肌腱反射減弱或消失。後期可出現肌萎縮、肢體攣縮與畸形。早期感覺障礙為肢體遠端觸痛、蟻走感、燒灼痛和感覺異常,以後可出現深、淺感覺減退或消失。感覺障礙程度可不同,典型患者呈手套、襪套狀分布。皮膚光滑、乾燥或菲薄、指(趾)甲鬆脆、多汗或無汗等植物神經症狀常明顯。
(三)臂叢上干型損害 表現為上肢近端損害,而手及手指的機能保留,主要是三角肌、肱二頭肌、肱肌及肱橈肌癱瘓和萎縮,有時崗上肌、崗下肌和肩胛下肌亦可波及。出現上肢不能上舉、不能屈肘、外展、內旋與前收。肱二頭肌反射消失,橈骨膜反射也可能減弱。因感覺纖維重疊支配,所以感覺保存,也可出現上臂與前臂外側有部分缺失。
(四)頸椎病(cervical spondylopathy) 多發於40~50歲,男性多於女性,起病較緩慢,壓迫5~6頸神經根引起臂神經痛。壓迫感覺神經根時產生根性神經痛,壓迫運動神經根時產生肌痛性疼痛。根性為發麻或確電樣疼痛,位於上肢遠端,多在前臂橈側及手指。肌痛性常在上肢近端、肩部及肩胛等區域,表現為持續性的鈍痛及短暫的深部鑽刺樣不適感。多數肩部運動受限,病程較短者常有肩部附近肌腱的壓痛。肱二、三頭肌腱反射可減低或喪失。

5、肱二頭肌反射的檢查過程

(1) 卧位檢查法:病人仰卧,前臂半屈,肌肉放鬆,手置於腹部。檢查者以左手拇指按住其肘關節稍上方的肱二頭肌肌腱上,然後用右手持叩診錘叩擊此拇指。正常時,即引起前臂屈曲。(2) 坐位檢查法:病人坐位,檢查者用左手托住病人的肘部,左前臂托住其前臂,然後以左手拇指按於病人的肱二頭肌肌腱上,用叩診錘叩擊此拇指。正常時,其反應同上。檢查時,若上述反應亢進、減弱或消失,均為肱二頭肌反射異常。

6、偏癱病人為什麼肱二頭肌肌腱反射存在那麼肱三頭肌肌腱反射必然存在?

一、肱二頭肌位於臂前,其長頭起自肩胛骨關節盂的上方、短頭起自肩胛骨喙突,兩頭於臂前中部合成一個肌腹、向下延續為肌腱,經肘關節前方止於橈骨粗隆,所以肱二頭肌收縮時肘關節屈,此時其對抗肌肱三頭肌伸。二、肱三頭肌位於臂後,其長頭起自肩胛骨關節盂的下方、外側頭起自肱骨後面橈神經溝的外上方、內側頭起自橈神經溝的內下方,三頭合為一個肌腹、向下以扁腱止於尺骨鷹嘴,所以肱三頭肌收縮時肘關節伸,此時其對抗肌肱二頭肌退行舒張。

7、肱三頭肌反射,膝反射,腹膜反射,跟腱反射,肱二頭肌反射,屬於淺反射的是?

膝反射 屬於深反射,但 膝跳反射 屬於淺反射。 不知樓主說的是前者還是後者,所以兩者均答。
那麼簡單來說 就是 這裡面 只有腹壁反射是淺反射。(答主平時都說腹壁反射的)

淺反射是刺激皮膚、粘膜引起的肌肉快速收縮反應,多數淺反射實質是傷害性刺激或觸覺刺激作用引起的屈曲反射,其反射弧包括一較長復雜的徑路,因此當中樞神經系統病變及周圍神經系統病變均出現淺反射減弱或消失。

腱反射,又稱深反射,其實是指快速牽拉肌腱時發生的不自主的肌肉收縮,其實是肌牽張反射的一種(另一種為肌緊張),若腱反射減弱或者消失,提示反射弧受損,而腱反射亢進,提示高位中樞病變。臨床上常通過腱反射來了解神經系統的功能狀態。

分辨淺反射和深反射,看觸發條件就可以。

與肱二頭肌腱反射如何引出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