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超聲檢查提示:雙側跟腱附著處骨贅形成 是什麼意思?
雙側跟骨骨刺形成了。
必要時可手術剔除骨刺。
2、膝蓋痛怎麼辦?
膝蓋痛可能是因為局部受涼、外傷以及過度運動導致的,也可能是膝關節炎、痛風以及血液循環障礙導致的。注意局部的情節衛生,可以使用熱敷、按摩以及針灸的方法緩解症狀,禁止劇烈的運動。
3、得了左脛骨結節骨軟骨炎怎麼辦啊大神們幫幫忙
脛骨結節骨骺約11~13歲出現,約17~18歲與股骨近端骨骺融合。骨骺在股骨前上方,向下延伸呈舌狀,覆蓋脛骨近側干骺端前方,是髕骨下股四頭肌腱的附著處。 反復多次的輕外傷及髕下股四頭肌腱的強力牽拉是脛骨結節骨軟骨炎的主要原因。男性青少年多見。Osgood(1903)首先描述本病,認為系外傷而產生的脛骨結節的部分撕脫。其後Schlatter報道,認為是脛骨結節的牽拉性骨凸炎,故又稱為 Osgood—Schlatter病。多見於11—15歲,愛好劇烈運動的少年,男多於女,可單側或雙側發病,多有外傷史。本病主要是髕韌帶的脛骨結節附著處發生肌腱炎、腱鞘炎或肌腱下滑囊炎,與鄰近形成的病灶鈣化和骨化造成局部隆突。病兒在發病前正處於生長發育快速時期,髕韌帶附著處張力增高和腫脹,引起脛骨結節骨凸炎。從脛骨結節切除的骨塊和肌腱後嵌入的骨塊行病理檢查發現,在松質骨四周繞以軟骨,並無壞死或炎症。過去認為股四頭肌附著在脛骨結節上,生長發育過程中的脛骨結節極易遭受髕腱牽拉。牽拉性損傷使結節處的軟骨塊產生一定程度的撕脫。但是,近年發現多數病例系附著在脛骨結節上的髕腱軟組織損傷。髕腱發生輕度腱鞘炎,以後在發炎的髕腱上發生異位骨化。 主要為膝前方的局限性疼痛。病兒上下階梯、跑、跳時疼痛明顯。下跪時局部受髕韌帶緊張牽拉,直接壓迫而疼痛更為加重。休息後疼痛可緩解或消失。望診和觸診可發現髕腱肥厚,脛骨結節增大,壓痛點在髕腱附著點處。膝關節無腫脹或積液,浮骸試驗(一)。膝關節在抗阻力伸直時或充分屈曲下蹲時疼痛加重。因為該兩項檢查使髕腱對脛骨結節拉力增加之故。 x線表現:早期脛骨結節前上方髕韌帶附著處有軟組織腫脹和肥厚,有時可見鈣化或骨化「碎片」。中期脛骨舌狀結節密度增高,不規則,邊緣模糊呈現斑點狀,游離骨片,並向前方移位,形成骨贅,甚至「碎裂」,且與骨幹分離或呈高位髕骨。晚期游離小骨更加顯著,脛骨結節呈不規則的「碎塊」增生融合,但應注意與解剖變異相區別。 治療:本病屬自愈性疾病。病程約2--3年。治療方法取決於疾病的嚴重程度。症狀輕的病例應立即限制體育活動,禁止跑跳活動3--6月,可使症狀緩解。中、重度病例需3~6個月長腿管型行走石膏,隨後限制體育活動3--6個月。疼痛明顯者可以對症服用止痛葯或活血化瘀的中成葯,局部外用葯酒或葯油。飲食上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
4、什麼是股四頭肌肌腱勞損
股四頭肌肌腱勞損又稱股四頭肌肌腱炎,近來有人稱之為股四頭肌勝止點末端病。由於職業、運動、生活習慣等使股四頭肌腱在髕骨上緣止點處,遭受長期慢性勞損而致病。 如何診斷股四頭肌肌腿勞損?鐵骨上緣股四頭肌腱止點處疼痛。輕者僅跳躍時痛,重者上下樓,甚至走路時都痛。穿高跟鞋,引起膝微屈可使疼痛加重。或有輕微腫脹,可扣及摩擦音。該摩擦音不同於正常關節屈伸時最初一二次發出的響聲,正常響聲活動幾次後就消失或減弱了。本病的摩擦音持續存在,主動被動活動都會出現,音調較恆定,持續時間較久。摩擦音如捻發音,或「握雪」感,位於髕上肌脈處。 髕骨上緣壓痛,局部輕微腫脹增厚粗澀硬韌,抗阻力仲膝時疼痛,或被動牽拉痛。但無髕骨壓痛。x線片,可見髕骨上緣骨贅增生,甚至有骨贅撕脫分離可見。但股四頭肌肌腱勞損臨床症狀與骨贅狀況不成比例。
5、右髕骨前上緣股四頭肌肌腱附著處條形鈣化是什麼意思
可能是肌腱附著處過去發生過挫裂傷,或髕骨骨折後所致?
6、初中生膝蓋下方疼
考慮是脛骨結copy節骨軟骨炎,多見男性患兒。 脛骨結節骨骺約11~13歲出現,約17~18歲與股骨近端骨骺融合。骨骺在股骨前上方,向下延伸呈舌狀,覆蓋脛骨近側干骺端前方,是髕骨下股四頭肌腱的附著處。反復多次的輕外傷及髕下股四頭肌腱的強力牽拉是本病的主要原因。外傷史常不明顯,局部疼痛及脛骨結節部腫大、壓痛。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療。可以對症服用止痛葯。以減少運動量為主,4-6個月後本病可以自愈。不放心的話,可以拍個片看一下,以排除脛骨撕脫性骨折
7、彌漫性特發性骨肥厚的檢查
1.實驗室檢查
部分患者血沉快,或見空腹及餐後小時血糖水平改變,提示患者有糖尿病,其餘實驗室檢查無特異性;偶見類風濕因子陽性,也與本病無直接關系。
2.其他輔助檢查
(1)胸椎 X線表現胸椎為DISH典型受累區異常鈣化和骨化最常見於胸7~11,上胸椎少見,但也見於胸11~12連續鈣化,骨化者。部分椎體上下緣骨贅形成,但椎間盤維持相對高度,骨贅多為刷爪形並常與椎體前方骨沉積融合,往往在椎間盤保持完整的水平骨贅形成最嚴重;韌帶沉積骨與椎體前緣之間出現線狀或半環狀透亮帶,雖然透亮帶不出現在每一個椎體但卻為DISH特徵性的X線改變。此帶經常突然終止於椎體的上緣和下緣,晚期這一透亮帶可隨骨化的進展而消失。
脊椎雙側骨化不對稱,雖常見雙側受累,但胸椎右側好發,左側骨沉積與骨贅少見。
(2)頸椎 最常見於頸5和頸6椎體前,頸1和頸2少見,皮質肥厚最初沿椎體前表面發生,前緣特別是前下緣出現骨贅。
(3)腰椎 椎體前骨肥厚為最初表現,病情進展,椎體邊緣出現雲霧狀密度增高影和尖角狀骨贅特別是在椎體前上方。
(4)骨盆髂嵴、坐骨結節、股骨轉子等韌帶附著部 出現胡須樣骨沉積。骶髂關節下關節周圍可見骨贅。髖臼旁、恥骨上緣骨橋形成。
(5)足跟骨下後表面骨刺 跟腱和跖腱膜增生,距骨背側跗骨、舟骨的背內側,股骨底後側和第五跖骨基底發生特異性的骨增生,後者可表現為跖腱膜鈣化或大的「距骨溝」。
(6)其他部位 脛、腓骨骨肥厚常累及骨間膜的附著部位。髕骨上下緣骨質增生,特別好發於股四頭肌腱的附著部位,肘部以鷹嘴骨刺最常見。
8、男,55歲,頸錐增生4年,現右肩關節疼痛,麻木,抬手困難,請求針灸具體方案
您好這位朋友,頸椎骨質增生是一種老年性退行性病變,也可見於創傷,關節面後天不平整,關節不穩,長期不恰當的使用皮質激素,導致關節軟骨局部發生軟化,軟骨下骨外露,在軟骨邊緣或者肌腱附著處,通過軟骨骨化,形成骨贅,及骨質增生,X線提示呈「唇樣」改 查看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