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的手部解剖特點怎麼樣的?
這是我的收集:
http://hi.baidu.com/loveing_lcl/blog 上肢部分,具體你得找相關圖片結合理解~
三、手背
皮膚和皮下組織都較薄。伸指肌腱在皮膚表靳的隆起清晰可見。全部掌骨也皆可觸及。當拇指內收時,第】骨間背側肌隆起,其近端恰為橈動脈人掌處,故可在此觸及橈動脈。
(一)淺層結構
皮膚薄而柔軟.富有彈性,移動性較大..有毛發和皮脂腺。手背的淺筋膜也很薄而疏鬆.其內布滿淺靜脈、淺淋巴管和皮神經。
l手背靜脈網dorsal v…s即…f hand淺筋膜內豐富的淺靜脈互相吻合形成手背靜脈網。其橈側*與拇指的靜脈匯集形成頭靜脈t尺側半與小指的靜脈會台形成貴要靜脈。 『
2淺淋巴管手背的淋巴凰流與靜脈相似,也形成=#富的淋巴管網。手掌遠端的淺淋巴管網在指蹼間隙處流向手背淋巴管網。因此,手郫感染時-於背較手掌腫脹明顯。
3橈神經淺支分布於手背橈側半皮膚,並發出5條指背神經dorsal dIg陽l……分布於拇指、示指和中指近節橈側緣的皮膚。
4尺神經手臂支分印於手背尺側半皮膚,再分出j條指背神經分布於小指、環指和中指尺側綠的皮膚(圖7 29)。
(二)深層結構
1手背腱膜dorsal ap……s…f hand指伸肌腱與手背筋膜的淺層結合形成手背腱
膜。艟膜的兩側分別附於第2、5掌骨。
2骨間背側筋膜dorsaHnt…sseous f一1a 為覆蓋在第2~5掌骨和第2~4骨間背側
肌表面的手背筋膜深層。在各掌骨近端,骨間背側筋膜以纖維隔與手背腱膜相連結,遠端
在指蹼處手背筋膜的兩層相結合。
3.筋膜間隙由於手背筋膜在掌骨的近、遠端被此結合,因此在淺筋膜、手背腱膜和骨問背側筋膜之間形成2個筋膜間隙。
(1)手背皮下問隙d…l subcut—o…p—t為淺筋膜與手背腱膜之閘的間隙。
(2)腱胰下間豫subap。…rot…pace:為手背腱膜與骨問背側筋膜之間的間隙。
兩個聞隙相互交通,故手背感染時,整個手背腫脹明顯(圖7—24)。
4指伸肌腱tendo…f ext…or dlgi【o… 在手背有4條,分別走向第2~5指,並在近節指骨底移行為指背腱膜。
四、手指
手指借掌指關節與手掌相連.運動靈活。手指分掌側和背側。拇指腕掌關節為鞍狀關節•能完成拇指的對掌運動,運動范圍最大。是實現手的握、持、捏、章功能的重要結構。
(一l淺層結構
I_皮膚掌側的皮膚厚於背側,富有汗腺。
2.淺筋膜手指掌面的淺筋膜較厚,疏鬆結締組織常聚積成球狀,有許多纖維隔介於其問,將皮膚直接連於指屈肌腱鞘。手指被刺傷感染時.常導致腱鞘炎。
3.指髓間隙pulp sPace 又稱指髓pulp 0{frager.位於各指遠節指骨遠側4/5段掌側的骨膜與皮膚之間。間隙兩側、掌面和各指末端都是緻密的皮膚,近側有纖維隔連於指遠紋和指深屈肌腱的 末端,將指髓封閉成密閉的間隙。指髓內有豐富的血管、神經未梢和脂肪,許多纖維隔連於遠節指骨骨膜和指腹的皮膚之間。將指腹的脂肪分成許多小葉。當指端感 染、腫脹時,局部壓力升高,壓迫神經末梢和血管,會引起劇烈疼痛;如遠節指骨的滋養動脈受壓.還會導致遠節指骨遠側部壞死。此時.應及時行指端側方切開引 流術,只有切斷纖維隔,才能引流通暢(圈7 30)。
4手指的血管和神經各手指均有2條指掌側固有動脈和2條指背動脈,井分別與同名神經伴行於指掌側面與背側面交界線上的前後方。手指的淺靜脈主要位於指背。淺淋巴管與指腱鞘,指骨骨膜的淋巴管交通•一旦有感染可相互蔓延。
l二)深層結構
1_指淺、深屈肌腱拇指有一條屜肌腱,其餘各指均有淺、深兩條屈肌腱,行於各指的指腱鞘內。在近節指骨處,指淺屈肌腱位於指深屈肌腱的掌側,沿兩側包繞指 深屈肌艟,繼而向遠側分成兩股,附於中節指骨的兩側緣.其中間形成腱裂孔,容指深屈肌腱通過。指深屈肌腱出腱裂孔後,止於遠節指骨底。指淺屈肌主要屈近側 指間關節,而指辣屈肌可同時屈遠、近側指間關節(圖7—31)。兩肌腱各有獨立的活動范圍t叉互相協同增強肌力。 。
2.指腱鞘tendII】。us sheaths 0f^ngers包繞指淺、深屈肌的鞘管,由腱纖維鞘和腱滑膜鞘兩部分構成。
(1)腱纖堆鞘tendlnous fib咖sheath:手指深筋膜增厚.附著於指骨及其關節囊的兩側,形成的骨纖維性管道,對肌腱起約束、支持和滑車作用,並增強肌拉力-
(2)腱滑廈鞘tendinous sync•viaI.~heath:為包繞各指屈肌腱的雙層滑膜所形成的囊管狀結構.位於腱纖維鞘內。此鞘由滑膜構成,分臟、壁兩層。臟屢包繞肌腱表面, 壁層貼附於腱纖維鞘的內面和骨面。腱滑膜鞘的兩端封閉,從骨面移行到肌腱的雙屢滑膜部分稱為腱系旗…otendon,內有出入肌腱的血管和神經。由於肌腱 經常恬動,腱系膜大部分消失,僅在血管出入處保留,稱為腱紐vt…la tendinum。拇指與小指的滑膜鞘分別與橈側囊和恩側囊柵,第2~4指的滑膜鞘從遠節指骨底向近僦延伸.直達掌指關節處(圉732)。
3.指伸肌腱越過掌骨頭後向兩側擴展,包繞掌骨頭和近節指骨背面,形成指背麓膜dorsd aponeumsis,l又稱腱帽。指背腱膜向遠側分成3束.中間柬止於中節指骨底,2條側柬在中節指骨背面台並後,止於遠節指骨底。各束都有肌腱加強。 指伸肌腱斷裂,各指關節星屈曲狀態,中間柬斷裂近側指問關節不能伸直,2條側束斷裂.遠側指間關節不能伸直。
2、能教我記解剖學內容的方法嗎?
解剖學學習記憶方法:
由於解剖學內容繁雜,名詞眾多,想學好沒有過多的竅門,更多的是靠你的背功,要背下來,非得要下功夫不可,但死記硬背,往往效果不好,掌握一些記憶的方法,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下面談談解剖學的記憶方法。
(一)總則
學習過程中應手眼耳口腦五者並用,突出一個「勤」字。
手:勤動手(解剖操作、辯認實物、善於動筆)。
眼:勤看(教材、實物、圖、記錄)。
耳:勤聽,課堂上全神貫注,認真聽講。
口:勤提問、勤討論、勤口誦。
腦:勤思,亦即同時接受手眼耳口「學習」的同一知識信息在大腦皮層形成「深刻痕跡」,使之印象深刻,記憶牢固。
(二)具體記憶方法
1、明確學習任務,提高學習興趣,充分認識解剖學在醫學中的重要地位。
2、加強直觀教學,促進形象記憶。
試驗證明,認識某一物體形態各所需時間是:語言需求2.8秒,線條圖約需1.5秒,黑白照片需用1.2秒,彩色照片需0.9秒,實物則為0.4秒。
亦即眾多形象直觀教學中,尤以實物教學最有助於記憶。因此,應盡量到實驗室接觸實物。
3、遵循科學規律,狠抓課後復習。
艾賓浩斯「遺忘曲線」表明,在識記後初期(約20分鍾至24小時)遺忘最迅速,爾後要相對慢得多。因此,對於解剖學這門記憶內容極其浩繁的學科,課後復習十分重要,而考前突擊的做法,顯然違背艾賓浩斯「遺忘曲線」。
4、注意輕重緩急,牢牢抓住重點
學習時,明確劃分「掌握、熟悉、了解」的內容(見教學大綱)。重在「掌握」,重視「熟悉」,善待「了解」。
5、運用記憶技巧,提高記憶效率。
(1)比較記憶。將相反或相似內容進行比較。
(2)特殊記憶。對某一整體,當需記憶其中大部分內容時,有時僅需記憶特殊的部分。如:鼻竇開口部位可取記上鼻道開口的鼻竇,前臂肌神經支配可僅記尺神經和橈神經支配范圍、七條眼球外肌只須記住上斜肌由滑車神經支配、外直肌由展神經支配,其餘均由動眼神經支配等。
(3)「頭文字法」記憶。如:「景緻動人嘛」(踝管諸結構由前向後排列順序)、「舟月三角豆,大小頭狀鉤」(腕骨名稱及排列)。
(4)理論聯系實際記憶。如:上下肢大出血如何壓迫止血?
(5)活記憶。a、先理解後記憶,如:空腸的形態結構與功能相吻合:b、結合活體記憶。
(6)繪畫記憶。要訣:學好形態學,應畫形象圖。位置需准確,線條要清楚。比例要恰當,重點要突出。註解要確切,批示莫有誤。
(7)分析記憶。a、根據形狀分析,如:圓孔、卵圓孔、棘孔。b、通過結構分析,如:視神經管、頸動脈管、頸靜脈管。c、局部位置分析,如:莖乳孔。d、名原則分析,如:橈側腕長伸肌。
(8)綜合歸納記憶。以問題為中心進行綜合、歸納。把分散在不同章節中同一性質問題歸納在一起。如:進食後,糖類物質經何途徑到達右手拇指?在此產生的CO2和H2O經何途徑排出體外?
(9)前後聯系記憶。將前後學習過的內容有機地聯系在一起,達到舉一反三的目的。
(10)筆記記憶。經思考形成筆記,分清主次,突出重點,抓住核心,找出規律。
(11)編成順口溜、歌訣記憶。如:手掌正中三指半,剩下尺神一指半,手背橈尺各一半,正中侵佔中指半。舌根苦,舌尖甜,舌背兩側有酸咸。
3、針刺中指尖端其感覺如何傳導??解剖!
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效應器
4、中指和無名指???物理?生物?人體?解剖?還是什麼?
這是個人生理原因,絕大部分人,這兩根手指的經絡是相糾纏的。不論哪根在運動另外一根都會受到影響。不是外因造成,純屬內因。
5、從解剖學來講上肢神經的分布及支配? 求答案拜託拜託
(1) 胸長神經(C5、7)於鎖骨上方發於臂叢,沿前鋸肌表面下降並支配此肌。此神經損傷,前鋸肌麻痹,表現為「翼狀肩」,上肢上舉困難。
(2) 胸背神經(C6、8)起自後束,沿肩胛骨外側緣下行,分布於背闊肌。
(3) 肌皮神經(h.musculocutaneus)(C5、7)(圖10—85、86)自外側束發出後,斜穿喙肱肌,經肱二頭肌與肱肌之間下行,並發出分支支配上述三肌。終支在肘關節稍上方的外側,穿出臂部深筋膜,改名為前臂外側皮神經,分布於前臂外側皮膚。
(4)正中神經(n.medianus)(C5、7)(圖10—85、86)由來自臂叢內側束和外側束的兩個根合成,沿肱二頭肌內側溝,伴肱動脈下行到肘窩,繼在前臂指淺、深屈肌之間沿前臂正中下行。經腕至手掌,發出正中神經掌支(返支),進入魚際,發出3條指掌側總神經,再各分為2~3條指掌側固有神經至1~4指相對緣。(圖10-87) 正中神經在臂部無分支。在肘部和前臂發肌支:支配除肱橈肌,尺側腕屈肌和指深屈肌尺側半以外所有前臂屈肌及旋前肌。在手掌支配除拇收肌以外的魚際肌和第一、二蚓狀肌。發皮支:支配手掌橈側2/3的皮膚,橈側三個半指的掌麵皮膚,以及其背面中節和遠節的皮膚。 正中神經損傷可致:①運動障礙:前臂不能旋前,屈腕力減弱,拇指、食指及中指不能屈曲。拇指不能做對掌動作。②感覺障礙:上述皮膚分布區感覺障礙,尤以拇、食、中指遠節關節最為明顯。③肌肉萎縮:魚際肌萎縮,手常變平坦稱為「猿手」。
(5)尺神經(n.ulnaris)(C7、T1)(圖10-85、86)發自臂叢內側束,沿肱二頭肌內側溝,隨肱動脈下行,在臂中部轉向後下,經肱骨內上髁後方尺神經溝,進入前臂。在溝中尺神經位置表淺,緊貼骨面,骨折時易受損傷。尺神經在前臂尺側腕屈肌深面隨尺動脈下行,至橈腕關節上方約5cm處,發出尺神經手背支,本干下行稱尺神經掌支,經豌豆骨橈側分淺、深支入手掌(圖10—88.89)。 尺神經在前臂發出肌支,支配尺側腕屈肌和指深屈肌尺側半。深支支配小魚際肌,拇收肌、全部骨間肌及第三、四蚓狀肌。淺支在手掌分布於小魚際的皮膚和尺側一個半指皮膚。手背支分布於手背尺側半及尺側二個半指皮膚(第3、4指相鄰側只分布於近節背面的皮膚)。 尺神經損傷後可致:①運動障礙:屈腕力減弱,拇指不能內收,其它各指不能內收與外展,環指與小指末節不能屈曲。②感覺障礙:尺神經分布區感覺遲鈍,而小魚際及小指感覺喪失。③肌肉萎縮:小魚際平坦,由於骨間肌及蚓狀肌萎縮,掌骨間隙出現深溝,各掌指關節過度後伸,第 4、5指的指間關節屈曲,表現為「爪形手」。
(6)橈神經(n.radialis)(C5、8)(圖10—89、91)發自臂叢後束的粗大神經,初在腋動脈後方,繼而伴隨肱深動脈向後,在肱三頭肌深面緊貼肱骨體的橈神經溝向下外行,到肱骨外上髁前方分為淺支與深支。 ①淺支:在肱橈肌深面,伴橈動脈下行,至前臂中、下1/3交界處轉向手背,分布於手背橈側半的皮膚以及橈側二個半指背面的皮膚(圖10—86、88)。 ②深支:較粗、主要為肌支。穿旋後肌至前臂背側,在深、淺肌之間下降,分數支,其長支可達腕部。(圖-89) 橈神經肌支:支配肱三頭肌、肱橈肌及前臂後群所有伸肌和旋後肌。 橈神經皮支:分布於臂、前臂背側和手背橈側半及橈側二個半手指皮膚(圖10—88)。 肱骨幹骨折易傷及橈神經,表現為①運動障礙:不能伸腕和伸指,拇指不能外展,前臂旋後功能減弱。②感覺障礙:前臂背側皮膚及手背橈側半感覺遲鈍,「虎口」區皮膚感覺喪失。③抬前臂時,由於伸肌癱瘓及重力作用,出現「垂腕征」(圖10—90)。 7.腋神經(n.radialis)(圖10—89)發自臂叢後束,伴旋肱後動脈向後,繞肱骨外科頸至三角肌深面。其肌支支配三角肌和小圓肌;皮支繞三角肌後緣分布於肩部和臂部上1/3外側麵皮膚。 肱骨外科頸骨折時,可損傷腋神經,表現為:①運動障礙:肩關節外展幅度減小。②三角肌區皮膚感覺障礙。③三角肌萎縮,肩部失去圓形隆起的外觀,肩峰突出,形成「方形肩」。
6、我左手手背中指靠近手腕一指寬處長了個硬疙瘩,摸起來像骨頭,這段時間發現的,會痛。
先自己檢查一下:
左手握拳讓手腕向手背方向彎曲,再用力伸開左手五指後,讓手腕向腕側彎曲;如果左手背上的包塊變得更加明顯,腱鞘囊腫的可能性就基本成立。
手指伸肌腱在通過手腕的地方有一個滑套,目的是為了讓肌腱的運動更加靈活自如,這個滑套在解剖學上叫做腱鞘。由於腱鞘本身沒有痛覺神經,因此腱鞘在受到碰撞時並不會感覺疼痛,但腱鞘受傷後會形成內部囊腫,而囊腫體積較大就會壓迫到周邊的神經引起酸痛和酸脹的感覺。
腱鞘囊腫只要不痛就完全可以不管它,但經常疼痛最好去做個小修復手術。費用問題不同地區不同醫院都不一樣。
建議你先到當地正規大醫院的外科去看看,有經驗的外科醫生往往只看一眼就能做出明確判斷,至於如何治療以及費用,可直接向醫生咨詢。
僅供參考。
7、人體的解剖學標志
1.觸摸上肢的主要體表標志
(1)觸摸上肢骨的主要體表標志
① 鎖骨位於胸廓前上方,全長易在皮下摸到。
② 肩胛骨位於背外上方,易在皮下觸及內側緣、下角、肩胛岡和肩峰。肩峰點為測量肩寬、上肢長和上臂長的體表標志,用食指和中指沿肩胛岡從後內方向前外方觸摸,即容易找到肩峰的測量點。下角點為測量胸圍的體表標志。
③ 肱骨位於上臂,其大結節可在肩部最外側三角肌下觸及,前臂內、外上髁位於肱骨下端兩側皮下,其中內上髁較隆起。通過屈伸肘關節,分辨肱骨的位置。屈伸前臂時橈、尺骨會運動,肱骨不運動。
④ 尺骨位於前臂內側,從鷹嘴到莖突全長位於前臂後面內側皮下。其中鷹嘴在屈肘時很明顯;莖突在前臂旋內時更明顯,可在尺骨頭下方摸到,此點為尺骨莖突點,是測量手長的體表標志。觀察自己腕關節背面腕橫紋處的尺骨頭非常明顯。
⑤ 橈骨位於前臂外側,其上端橈骨小頭上緣的最高點為橈骨點,是測量上臂長和前臂長的體表標志,橈骨點在上肢下垂、手掌向內側的姿勢中,位於肘關節背面外側的一小凹內,在此凹中易找到肱橈關節,也可確定橈骨點。下端莖突易在外側皮下觸及,在屈腕時更明顯,此點為橈骨莖突點,是測量前臂長的體表標志,也是測量手長的體表標志。
⑥ 手骨位於橈腕關節掌側面,兩側可摸到大多角骨、豌豆骨;握拳或伸
掌時,可看到或摸到各掌骨及指骨,其中第二掌骨小頭向橈側最突出的一點為橈側掌骨點,第五掌骨小頭向尺側最突出的一點為尺側掌骨點,這兩點都是測量手寬的體表標志。
(2)觸摸上肢的皮膚標志、肌性和腱性標志
① 肘窩橫紋:屈肘時,在肘窩處出現肘窩橫紋。
② 腕掌側橫紋:屈腕時,在腕掌側出現2—3條橫紋的皮膚皺紋,分別稱為近側橫紋、中間橫紋和遠側橫紋。其中遠側橫紋的中點是測量手長的標志點。
③ 三角肌:在肩部使肩部構成圓隆狀的外形,從前、外、後側三方麵包繞肱骨的上端。其止點在臂外側中部呈現一小凹。
④ 斜方肌:在三角肌內側、項部外側、鎖骨後面的肌肉隆起,為斜方肌上部纖維。
⑤ 胸大肌:胸前發達的扁肌,其下緣構成腋前壁。
⑥ 背闊肌:在背的中部外側可見此肌的輪廓,以後向上延伸參與形成腋後壁。
⑦ 肱二頭肌:在上臂的前面,在此肌的內、外側各有一縱行的淺溝,內側溝較明顯。肱二頭肌腱可於肘窩中央摸到。當屈肘握拳旋後時,可明顯在臂前面見到膨隆的肌腹,此肌腹最隆起部位是測量上臂的緊張圍與放鬆圍的標志點。
⑧ 肱三頭肌:在臂的後面,三角肌後緣的下方可見到肱三頭肌長頭。
⑨ 掌長肌:當手用力半握拳屈腕時,在腕前面的中縫、腕橫紋的上方可明顯見此肌的肌腱。
⑩ 尺側腕屈肌:用力外展手指半屈腕時,在腕的尺側,可見此肌的肌腱。
○11 橈側腕屈肌:握拳時,在掌長肌腱的橈側,可見此肌的肌腱。
○12 鼻煙窩:在腕背側面,當拇指伸直外展時,自橈側向尺側可見拇長展肌、拇短伸肌和拇長伸肌等肌腱。在後二肌腱之間有深的凹陷,稱鼻煙窩。
○13 指伸肌腱:在手背,伸直手指,可見此肌至第2—5指的肌腱。
2.觸摸下肢的主要體表標志
(1)觸摸下肢骨的主要體表標志
① 髖骨位於腰腹部側面,其髂嵴全長易在皮下觸及,髂嵴上緣最向外突出的點為髂嵴點,是測量下肢長H(又稱髂嵴高)和骨盆寬的體表標志。前端為髂前上棘,是測量下肢長A(又稱髂前上棘高)的體表標志;後端為髂後上棘。坐骨結節位於臀部後下方。髂嵴高、髂前上棘高、大轉子高是測量下肢長的三種方法。
② 股骨位於髖部最外側,其大轉子易在皮下觸及,是測量下肢長B(又稱大轉子高)的體表標志。內、外側髁位於大腿下端兩側皮下。
③ 髕骨前面可在膝關節前麵皮下觸及,此骨的前面中點是測量膝圍的體表標志。
④ 脛骨的脛骨粗隆在膝關節前面下方皮下易觸及,屈膝時更明顯。內、外側髁位於上端兩側皮下,其內側髁內側緣上最高的點為脛骨點,是測量小腿長的體表標志。坐位時,將右腿的踝關節架在自己的左膝關節上,而右腿膝關節自然下垂,此時可明顯摸到脛骨內側髁的內側緣。在小腿前內側皮下可觸摸脛骨前緣的全長。在脛骨下端內側皮下的隆凸處可觸摸到內踝,在內踝上方小腿最細處是測量踝圍的體表標志,內踝點是測量小腿長的體表標志。
⑤ 在脛骨外側髁下方皮下可觸摸到腓骨頭,屈膝時較明顯。腓骨外踝可在下端外側皮下隆凸觸及,外踝比內踝略低。
⑥ 跟骨跟結節在足後部皮下能觸及,為直立時足跟最向後突出的一點,為測量跟腱長和足長的體表標志。
⑦ 外側跖骨點,第五跖骨小頭向外側最突出的點;內側跖骨點,第一跖骨小頭最向內側突出的點。這兩點為測量足寬的體表標志。
(2)觸摸下肢皮膚標志、肌性和腱性標志
① 臀股溝:為一橫行的溝,界於臀部和大腿後面之間。也稱臀紋線,是測量大腿圍的標志點。
② 腘窩橫紋:在腘窩呈橫行的皺紋。
③ 臀大肌:使臀部形成圓隆的外形。
④ 股四頭肌:位於大腿前面。在大腿屈和內收時,可見股直肌在縫匠肌和闊筋膜張肌所組成的夾角。股內側肌和股外側肌在大腿前面的下部,分別位於股直肌的內、外側。
⑤ 半腱肌腱、半膜肌腱:附於脛骨上端的內側,構成腘窩的上內界,並在此可摸到其肌腱。
⑥ 股二頭肌腱:為一粗索附於腓骨頭,構成腘窩的上外界,在此處可摸到其肌腱。
⑦ 小腿三頭肌:在小腿後面,可明顯見到該肌膨隆的肌腹及跟腱。腓腸肌二個頭則構成腘窩的下界。腓腸肌內側肌腹下緣為測量跟腱長的體表標志。腓腸肌最粗處是測量小腿圍的標志點。
⑧ 跟腱:在踝關節後方呈粗索狀,向下止於跟骨後端
⑨ 脛骨前肌肌腱:在用力勾腳尖時,在小腿下端前面、脛骨外側,明顯可見此肌腱。
3.觸摸軀乾和顱的主要體表標志
(1)觸摸中軸骨的主要體表標志
① 在兩眶下緣外後方皮下能觸及顱骨顴弓;眶上緣、眶下緣分別為眼眶上下的骨性邊界;眉弓為眶上緣上方的橫行隆起;在耳廓前方可觸及下頜頭,張口、閉口運動時,可發現下頜頭在移動。在外耳門後下方皮下可觸摸到顳骨乳突;在外耳門前下方可觸及下頜角;在枕部正中皮下可觸及枕外隆凸,低頭時較明顯,是測量項長(後頸長)的體表標志。
② 背部正中皮下能觸及椎骨棘突。特別是第七頸椎棘突,低頭時更明顯,是測量項長(後頸長)的體表標志。兩側肩胛岡內側緣連線,平第3胸椎棘突。兩髂嵴最高點連線平第4腰椎棘突,易於在體表捫及。
③ 肋骨除第1肋骨外,所有肋骨都可捫及。第2肋位於鎖骨下方皮下。肩胛骨下角平對第7肋或第7肋間隙。
④ 胸骨全長位於胸正中部皮下,其中胸骨角兩側平對第2肋,是計數肋的重要標志。
(2)觸摸軀乾和顱的皮膚、肌性和腱性標志
① 人中:上唇處中線上的縱行淺溝。
② 鼻唇溝:臉頰和上唇分界處的斜行淺溝。
③ 咬肌和顳肌:咬緊牙關,在下頜角的前上方、顴弓下方可摸到強硬的條狀咬肌。在顴弓上方的顳窩內可摸到堅強的顳肌。
④ 胸鎖乳突肌:轉頭向對側時,可見位於頸前外側呈長條狀的肌性隆起。
⑤ 喉結節點:正中矢狀面上,喉結節最向前突出的點,此點為測量頸寬、頸圍的標志點。
⑥ 腹直肌:腹前正中線兩側的長形肌性隆起,肌肉發達者可在兩側腹直肌上有3條橫溝,為腹直肌腱劃,腱劃上、下有發達的肌腹,一般有8塊。
⑦ 豎脊肌:在脊柱兩側,呈縱形肌性隆起。
(二)觀察人體主要測量點示意圖(圖2-4-1),並分別在全身骨架標本和全身肌肉標本或自己(或他人)身上找出相應的測量點。
8、左中指伸屈腱手術一個月了,把石膏拆了,中指關節怎麼還腫,不能彎曲活動啊?
一、什麼是腱鞘炎?
腱鞘就是套在肌腱外面的雙層套管樣密閉的滑膜管,是保護肌腱的滑液鞘。它分兩層包繞著肌腱,兩層之間一空腔即滑液腔,內有腱鞘滑液。內層與肌腱緊密相貼,外層襯於腱纖維鞘裡面,共同與骨面結合,具有固定、保護和潤滑肌腱,使其免受摩擦或壓迫的作用。
腱鞘具有維持手指的正常屈伸和肌腱滑動的功能。當手部固定在一定位置作重復、過度活動時,使肌腱和腱鞘之間經常發生摩擦,以致水腫、纖維性變,引起內腔狹窄。由於肌腱在腱鞘內活動時,通過的徑道狹窄,從而出現疼痛和運動障礙,這就是腱鞘炎,又有狹窄性腱鞘炎之稱。
二、腱鞘炎分類
(1)橈骨莖突狹窄性腱鞘炎腱鞘炎起病緩慢,逐漸加重,出現腕部拇指一側的骨突(橈骨莖突)處及拇指周圍疼痛,拇指活動受阻,在橈骨莖突處有壓痛及摩擦感,有時在橈骨莖突有輕微隆起豌豆大小的結節。若把拇指緊握在其他四指內,並向腕的內側(尺側)作屈腕活動,則橈骨莖突處出現劇烈疼痛。在急性期,局部可有腫脹。當腫大的肌腱通過狹窄的腱鞘這一「隧道」時,拇指在屈仲時,會發生響聲,對此又有「彈響指」之稱。
(2)屈指肌腱腱鞘炎多發生於拇指與中指。患指屈伸功能障礙,清晨醒來時特別明顯,活動後能減輕或消失。疼痛有時向腕部放射。掌指關節屈曲可有壓痛,有時可觸到增厚的腱鞘、狀如豌豆大小的結節。當彎曲患指時,突然停留在半彎曲位,手指既不能伸直,又不能屈曲,像被突然「卡」住一樣,酸痛難忍,用另一手協助扳動後,手指又能活動,產生像扳槍機樣的動作及彈響,故也有「扳機指」之稱。
三、腱鞘炎的治療
腱鞘炎的治療:患處可用熱療、按摩及充分休息3周左右,特別要減少引起疾病的手工勞動。局部封閉治療,可使早期腱鞘炎得到緩解,每周封閉一次。上述方法治療無效或反復發作時,應做腱鞘切開術,術後應早期做屈伸手指活動,防止肌腱粘連。術後1個月內免手工勞動。
四、腱鞘炎日常護理和鍛煉方法
1、用溫水洗手
養成勞作後用溫水洗手的習慣,不宜用冷水,適時活動手,並自行按摩。得了此病,貴在早治,以免遷延成慢性。
2、旋轉手腕
當刺痛開始時,可以做些溫和的手部運動以緩解疼痛。旋轉手腕是簡單的運動之一。轉動手腕約2分鍾。可以運動所有的腕肌肉,恢復血液循環,並消除手腕的彎曲姿勢,此彎手姿勢常引起手腕痛等症狀。
3、抬起手臂
抬起手,高過頭部,一邊旋轉手臂一邊旋轉手腕。如此幫助你的肩膀、頸部、上背調整位置,並紓解壓力及張力。
4、轉動頭頹
工作間隙應休息一會,將手擺在桌面,旋轉頭部2分鍾。向前及向後彎脖子,用頭點兩肩,扭一扭脖子,看左肩、看右肩。
5、定時運動
每天運動及鬆弛所有酸痛肌肉是很重要的,即使你未感覺疼痛。前面介紹過的局部運動,每天至少應練習4次。
6、將手抬高
當你休息時,避免使手低於肩膀。以桌面支撐手肘,或將手肘靠在椅把上。保持手朝上。這是有益的休息姿勢。
7、握拳練習
輕輕握起拳頭,然後張開,將手指伸直。如此反復練習有助於紓解刺痛。
8、避免手臂下垂
睡覺時,保持手臂靠近身體,且手腕不彎曲。假使讓手垂在床邊,將增加手的壓力。
9、小心使用工具
使用工具時,勿將壓力集中於手腕基部。盡量使用手肘及肩膀。 zyu_0 2009-07-26 17:31:46 骨與骨之間連接的地方稱為關節,能活動的叫「活動關節」,不能活動的叫「不動關節」。這里所說的關節是指活動關節,如四肢的育、肘、指、髖、膝等關節。
關節由關節囊、關節面和關節腔構成。關節囊包圍在關節外面,關節內的光滑骨百稱為關節面,關節內的空腔部分為關節腔。正常時,關節腔內有少量液體,以減少關節運動時摩擦。關節有病時,可使關節腔內液體增多,形成關節積液和腫大。
關節周圍有許多肌肉附著,當肌肉收縮時,可作伸、屈、外層、內收以及環轉等運動。
[編輯本段]關節
出《靈樞·官針》:「病水腫不能通關節者」。中醫學對關節一詞之用有兩種不同含義。其一為解剖部位名,即骨與骨相接之處,有屈曲伸展並旋轉活動功能者,稱為關節。如肩關節、肘關節、髖關節、指(趾)關節等等,另有不能屈伸旋轉活動者則為不動關節,如腰骶關節,骶尾關節等。其二則系瘡瘍癰疽病勢發展之時日順序之名詞。《外科正宗》卷一稱:「關節在於斯時變生出於此候」之注文中曰:「關節者,陽瘡以十四日為關,陰瘡二十一日為節,此時務要出膿,勢定不可過攘,但膿出方自腐脫,腐脫方自肌生,肌生方自收斂,收斂方自瘡平,此為瘡之關節,亦由次序來也。如期不得膿者,後即便有變生,為一關順,後必多順,一關逆,後必多逆,以此觀之,不可不察也。」兩種含義截然不同,不可不辨也。
[編輯本段]關節的基本結構:
盡管人體的關節有多種多樣,但其基本結構不外有關節面、關節囊和關節腔。
1、 關節面:各骨相互接觸處的光滑面叫關節面。關節面為一層軟骨復蓋稱關節軟骨。
2、 關節囊:由結締組織組成,它附著於關節面周圍的央面上。
3、 關節腔:就是關節軟骨和關節囊間所密閉的窄隙。
[編輯本段]軀干骨
包括脊柱骨、肋骨和胸骨。這些骨互相連接構成脊柱和胸廓。
1、 脊柱
脊柱由二十四塊椎骨(其中頸椎七塊,胸椎十二塊,腰椎五塊)一塊骶骨和一塊尾骨相迭而成。
2、 胸廓
中胸椎、肋骨、肋軟骨和胸骨組成。
[編輯本段]肋骨
共十對,左右對稱,肋骨前端借肋軟骨與胸骨連結過程胸肋椎關節,第八至第十肋的前端不接胸骨,各與上位的肋軟骨連結形成肋弓。第十一、十二肋骨的前端不與上位肋軟骨相連,稱為浮肋。
[編輯本段]胸骨
居胸前正中部。
上肢骨:包括鎖骨,肩胛骨,上臂和肱骨,前臂和尺骨及橈骨和手的八塊腕骨,五個掌骨和十四節指骨。
腕骨可分為兩排:近側排由拇指側向小指側,有舟骨、月骨、三角骨和豆骨;遠側排依次為大多交骨、小多角骨、頭狀骨和鉤骨。掌骨由拇指向小指依次稱第一、二、三、四、五掌骨。指骨除拇指為兩節,其餘各節為三節,共計十四節。指骨由身體近端到遠端,分別稱第一(近),第二(中)和第三(遠)指節。
[編輯本段]肩關節
由於關節囊包圍肱骨頭和肩胛骨的關節盂而成。因肱骨頭的關節面大,呈半球形,肩胛骨關節盂小而且淺,加上關節囊松而薄,所以,肩關節活動靈活,是全身易脫位的關節之一。
[編輯本段]肘關節
是一個復關節,由三個關節共居同一關節囊而成。
(1) 肱尺關節:是肘關節的主關節,有肱骨滑車與尺骨滑車切跡構成。可展伸140度。
(2) 肱橈關節:由肱骨小頭和橈骨的關節凹構成。只能作曲伸和迴旋運動。
(3) 橈尺近側關節:由橈骨環狀關節面與骨上端的橈切跡構成。
伸肱時,前臂與上臂不在一條直線上,前臂與上臂之間形成一開向外側的角度,這個角叫提攜角(男性約為165度,女性約135度)。
[編輯本段]橈腕關節
由橈骨的腕關節面與舟、月和三角骨構成,可做曲伸、內收、外展和環轉運動。橈腕關節與腕間關節共活動的范圍是:屈最大,約90度,伸45度,內收40度,外展20度,環轉度極小。
[編輯本段]腕掌關節
有下排腕骨與掌骨構成。除拇指腕掌、小拇指掌關節能做屈伸、收展、對掌及環轉(僅拇指腕掌關節有)等運動外,餘三個腕掌關節基本不動。
[編輯本段]髖關節
由髖臼和股骨頭組成。由於髖臼較深能容納股骨頭的2/3,而且髖關節囊及周圍的肌肉又比較強厚,因此,穩固性比肩關節大。髖關節脫位也僅次於肘關節和肩關節。
[編輯本段]膝關節
由股骨下端的關節面,脛骨上端的關節面和髕骨關節面構成。滑膜腔被兩條交叉韌帶分割。前、後兩條交叉韌帶尚有防止脛骨前、後移位的作用。膝關節內有月牙狀的關節盤,叫半月飯,其內側大,外側小。當膝關節半屈於內旋或外旋位時,突然的強力伸膝運動,可使半月板損傷。膝關節囊堅韌,關節囊的前壁有髕骨和髕韌帶;兩側有脛、腓側副韌帶;後放有斜韌帶加強。
[編輯本段]踝關節
由脛骨下端及內踝、腓骨外踝與距骨構成,屬於滑車關節。踝關節負重最大,關節面較小,但踝關節囊有韌帶加強,內側韌帶從內側將內踝、足舟骨、距骨和跟骨。因踝關節周圍韌帶強而有力,以致在踝扭傷時,即使內外踝發生了骨折,韌帶尚未受損。
由於細菌或病毒等致病因子和自身抗體的作用使關節的各部分,如滑膜、軟骨或軟骨下骨發生滲出,中性細胞和淋巴細胞浸潤,以及細胞因子活動等炎症性反應,稱為關節炎。一般,按病因和臨床表現,關節炎可分以下幾類:1)感染性關節炎 2)原因不明的多發性關節炎 3)代謝內分泌病 4)退行性關節病 5)關節創傷 6)神經性關節病 7)過敏性關節病 8)出血性疾病 9)腫瘤和腫瘤樣病變.
關節趣聞:人的一生中,手指關節平均需要彎曲2500萬次。
[編輯本段]關節的分類
按解剖學講,關節分為四類,1,髁狀關節 2,滑動關節 3,樞軸關節 4,鞍形關節
9、用解剖學方位術語描述,小指位於中指的?
區分於內側外側,內外相對於中空性臟器而言,比如胃,粘膜為內,肌層相對於粘膜為外,如果對你有幫助希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