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肌腱 > 股四頭肌腱解剖

股四頭肌腱解剖

發布時間:2020-09-18 05:02:27

1、收肌腱裂孔的解剖步驟

<

2、運動解剖簡答題:膝關節的主要結構和輔助結構有那些?

一、膝關節的關節囊薄而鬆弛,附著於各關節面的周緣,周圍有韌帶加固,以增加關節的穩定性。主要結構有:

1、髕韌帶

為股四頭肌腱的中央部纖維索,自髕骨向下止於脛骨粗隆。髕韌帶扁平而強韌,其淺層纖維越過髕骨連於股四頭肌腱。

2、腓側副韌帶

為條索狀堅韌的纖維索,起自股骨外上髁,向下延伸至腓骨頭。韌帶表面大部分被股二頭肌腱所遮蓋,與外側半月板不直接相連。

3、脛側副韌帶

呈寬扁束狀,位於膝關節內側後份。起自股骨內上髁,向下附著於脛骨內側髁及相鄰骨體,與關節囊和內側半月板緊密結合。脛側副韌帶和腓側副韌帶在伸膝時緊張,屈膝時鬆弛,半屈膝時最鬆弛。因此,在半屈膝位允許膝關節作少許旋內和旋外運動。

4、斜韌帶

由半膜肌腱延伸而來,起自脛骨內側髁,斜向外上方,止於股骨外上髁,部分纖維與關節囊融合,可防止膝關節過伸。

5、膝交叉韌帶

位於膝關節中央稍後方,非常強韌,由滑膜襯覆,可分為前、後兩條:

前交叉韌帶,起自脛骨髁間降起的刖方內側,與外側半月板的前角愈著,斜向後上方外側,纖維呈扇形附著於股骨外側髁的內側。

後交叉韌帶.較前交叉韌帶短而強韌,並較垂直。起自脛骨髁間隆起的後方,斜向前上方內側,附著於股骨內側髁的外側面。

膝交叉韌帶牢固地連結股骨和脛骨,可防止脛骨沿股骨向前、後移位。前交叉韌帶在伸膝時最緊張,能防止脛骨前移。後交叉韌帶在屈膝時最緊張,可防止脛骨後移。

二、輔助結構:

膝關節的滑膜層是全身關節中最寬闊最復雜的,附著於該關節各骨的關節面周緣,覆蓋關節內除了關節軟骨和半月板以外的所有結構。滑膜在髕骨上緣的上方,向上突起形成深達5cm左右的髕上囊於股四頭肌腱和股骨體下部之間。

在髕骨下方的中線兩側,部分滑膜層突向關節腔內,形成一對翼狀襞alar folds,襞內含有脂肪組織,充填關節腔內的空隙。還有不與關節腔相通的滑液囊,如位於髕韌帶與脛骨上端之間的髕下深囊。

(2)股四頭肌腱解剖擴展資料:

膝關節由股骨內、外側髁,脛骨內、外側髁及髕骨的關節面構成.結構特點:

1、關節囊:廣闊而鬆弛。

2、韌帶:分囊內韌帶和囊外韌帶。囊內韌帶有膝交叉韌帶,它包括前方的前交叉韌帶,後方的後交叉韌帶.前交叉韌帶起於股骨外側髁內側面,止於脛骨髁間隆起的前部;後交叉韌帶起於股骨內側髁的外側面,止於脛骨髁間隆起的後方。囊外韌帶主要有髕韌帶、脛側副韌帶和腓側副韌帶。

髕韌帶位於膝關節的前方,由股四頭股包髕骨的前方和二側向下止於脛骨粗。脛側副韌帶位於膝關節的內側,連於股骨內上髁與脛骨內側髁之間.腓側副韌帶位於膝關節的外側,連於股骨外上髁與腓骨頭之間。

3、半月板:它可分為內側半月板和外側半月板:內側半月板較大而窄,呈「C」字形;外側半 月板較小而寬,近似環形,有時也呈盤狀。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膝關節

3、下坡泡時股四頭肌的工作性質是離心工作還是向心工作? ------------運動解剖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股四頭肌的作用是曲髖伸膝,曲髖為向心運動,伸膝為離心運動,詳解如下。

在分析是否做向心或離心運動時應考慮分析對象,如果分析的是小腿運動,那麼膝蓋以下也只能做離心運動,排除曲髖因素,如果分析大腿運動則股四頭肌對大腿的作用就是向心運動。

如有疑問,隨時追問。。。

4、解剖學大腿分為幾個部分

指人下肢從臀部到膝蓋的一段,也叫股。大腿,是腿部的上半部分,與膝蓋連接小腿。 反過來說小腿,是腿部的下半部分,與膝蓋連接大腿。
1髂腰肌:定義髂(qià)腰肌由髂肌和腰大肌組成。髂肌呈扇形,起自髂窩;腰大肌長形,起自腰椎體側面及橫突。向下兩肌相合,經腹股溝韌帶深面,止於股骨小轉子。作用:近側支撐時,它的拉力是由下向上前,收縮時能使大腿屈,在跑動中大腿能否快速前擺和高抬與髂腰肌收縮的速度和力量有很大的關系。而在遠側支撐時,兩側髂腰肌同時收縮,使軀干前屈和骨盤前傾,又為跑動中身體重心積極前送完成抬腿下壓動作從而獲得向前的速度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2.臀中肌:臀中肌位於臀大肌的深面,起於髂嵴外側,止於股骨大轉子。其神經支配源於L4、5S1的臀上神經。此肌收縮時能外展和內旋大腿,是髖部主要的外展肌之一。單足站立時,此肌能保證骨盆在水平方面的穩定,對於維持人們正常的站立和行走功能,關系極大。

4.縫匠肌:縫匠肌呈扁帶狀,是人體最長的肌,起自髂前上棘,斜向內下方,經膝關節內側,止於脛骨上端內側面。每一縫匠肌可有動脈5~13支,平均為7.6支,它們大致均勻地分布於肌的縫匠肌是使腿部彎曲的細長的大腿肌肉,負責將膝蓋舉起、放下與盤腿的動作。作用:屈髖、屈膝、大腿外旋外展、小腿內旋。起止點:髂前上棘-脛骨結節, 以不明顯的窄短腱起自髂前上棘前面及其下方的骨面,行向下內到股內側面,在關節運動軸的稍後方跨過膝部,在膝下轉向前並形成扁薄腱,大部分在股薄肌和半腱肌的上方和前面。共同形成鵝足止於脛骨體上部的內側面。部分移行於膝關節囊和小腿內側深筋膜。肌的長度50cm,肌腹寬2cm,厚度5mm

神經支配:股神經的分支2-3支

血供:股動脈、股深動脈、旋股外側動脈及其降支、旋髂前動脈、膝最上動脈及腘動脈。階段性分布約8支,約距離7cm就有一支動脈,在肌肉內緣進入。伴行靜脈1-2支。

比鄰關系:在闊筋膜的深面,股外側皮神經在髂前上棘內下方7mm處又內向外越過縫匠肌,縫匠肌至點注意與髕骨尖平面行於縫匠肌與股薄肌之間的隱神經。

股外側皮神經在髂前上棘內下方7mm處又內向外越過縫匠肌,縫匠肌至點注意與髕骨尖平面行於縫匠肌與股薄肌之間的隱神經。

5.闊筋膜張肌:位於大腿上部前外側,起自髂前上棘,肌腹被包在闊筋膜的兩層之間,向下移行為髂脛束,止於脛骨外側髁。

作用:緊張闊筋膜並屈大腿。

臨床意義:由於闊筋膜張肌位置表淺,有恆定的血管神經分布,竊取後有臀肌等代償,對功能影響不大,是臨床常選用的肌皮瓣或骼脛束瓣的供體。

6.恥骨肌:

7.股薄肌:股薄肌是位於大腿內側扁薄的帶狀肌,以腱膜起自恥骨下支,向下於恥骨內上髁平面移行為條索狀肌腱,最後以扇形放散,止於脛骨粗隆內側。股薄肌血供豐富,為多源性,有股深動脈的股薄肌支、旋股內側動脈、閉孔動脈和膝降動脈等。供血於股薄肌中、上部的動脈,以來自股深動脈股薄肌支占絕大多數,多數從股深動脈內側壁和前壁發出,發出後恆定向下斜行於長收肌的深面,與之伴行的靜脈多數為雙支 ,少數為單支。供血於股薄肌下部的血管絕大多數來自膝降動脈。股薄肌上、中、下段之間的動脈吻合豐富,結扎切斷該肌的中、下端來源動脈,肌瓣血供可通過血管吻合溝通。支配股薄肌的神經均來自閉孔神經前支的分支,該神經進入大腿後,在長收肌與短收肌之間向內下斜行,逐漸與股薄肌的主要血管伴行,形成血管神經束,在股薄肌中上交界處前緣深部進入肌肉。

8.長收肌:

9.股直肌:

10.股四頭肌: 大腿肌肉前面有股四頭肌,後面有股二頭肌,內側有縫匠肌、內收大肌。要使大腿強壯首要是發展股四頭肌,因為股四頭肌是人體最大、最有力的肌肉之一。它由四個頭即股直肌、股中肌、股外肌和股內肌組成,肌腱構成人體最大的籽骨-髕骨和髕骨韌帶。股四頭肌的功能是使小腿伸、大腿伸和屈,伸膝(關節)屈髖(關節),並維持人體直立姿勢。

其英文名quadriceps意為四個頭。股四頭肌包括四大塊肌肉---股直肌、股外側肌、股內側肌和股中間肌,此肌肉位於大腿前側。股四頭肌收縮時,拉動膝上的腱並使膝伸直。人類是用這些肌肉行走和奔跑。

2.臀中肌:臀中肌位於臀大肌的深面,起於髂嵴外側,止於股骨大轉子。其神經支配源於L4、5S1的臀上神經。此肌收縮時能外展和內旋大腿,是髖部主要的外展肌之一。單足站立時,此肌能保證骨盆在水平方面的穩定,對於維持人們正常的站立和行走功能,關系極大。

3.臀大肌:略呈四邊形,起自髂骨、骶、尾骨及骶結節韌帶的背面,肌束斜向下外方,以一厚腱板越過髖關節的後方,止於臀肌粗隆和髂脛束。

作用:後伸並外旋大腿;

神經支配:臀下神經支配。

7.股薄肌:股薄肌是位於大腿內側扁薄的帶狀肌,以腱膜起自恥骨下支,向下於恥骨內上髁平面移行為條索狀肌腱,最後以扇形放散,止於脛骨粗隆內側。股薄肌血供豐富,為多源性,有股深動脈的股薄肌支、旋股內側動脈、閉孔動脈和膝降動脈等。供血於股薄肌中、上部的動脈,以來自股深動脈股薄肌支占絕大多數,多數從股深動脈內側壁和前壁發出,發出後恆定向下斜行於長收肌的深面,與之伴行的靜脈多數為雙支 ,少數為單支。供血於股薄肌下部的血管絕大多數來自膝降動脈。股薄肌上、中、下段之間的動脈吻合豐富,結扎切斷該肌的中、下端來源動脈,肌瓣血供可通過血管吻合溝通。支配股薄肌的神經均來自閉孔神經前支的分支,該神經進入大腿後,在長收肌與短收肌之間向內下斜行,逐漸與股薄肌的主要血管伴行,形成血管神經束,在股薄肌中上交界處前緣深部進入肌肉。

11.股二頭肌:大腿肌肉前面有股四頭肌,後面有股二頭肌英文名(biceps femoris muscle ),內側有縫匠肌、內收大肌等。

股二頭肌(又稱:腿二頭肌, )交叉在膝關節附近的肌腱群,主要負責控制膝蓋彎曲與大腿伸展的動作,位於大腿後側,有長短二個頭,基本功能是使小腿後屈。腿後肌群較腿前肌群不容易使用到,基於平衡的原則,當腿前肌群漸漸發達之後,有必要特別鍛煉一下腿後肌群。【右圖中紅色部位即為股二頭肌】當大腿肌肉發達到一定圍度時,就應著重細節部位的雕塑,尤其是股二頭肌。因為在健美造型中不論是後展肱二頭肌,還是側展胸部,股二頭肌都是一個「亮點」,它能使大腿有一種巨大的膨脹感和美感,

12.半腱肌:半腱肌位於大腿後側,起自坐骨結節,終止於脛骨上端內側面,主要作用是伸髖關節、屈膝關節並微旋外,由坐骨神經支配。

13.半膜肌:半膜肌位於大腿後側,起自於坐骨結節,終止於脛骨內側髁後面,主要作用是伸髖關節,屈膝關節並微旋內,由坐骨神經支配。

5、股四頭肌

在解剖學上,只有起點和止點的稱謂。
起點,也叫定點,在運動時其位置相對固定。
止點,也叫動點,在運動時其位置相對位移較大。

參考了一下其它領域(健身)的說法,看來是在健身領域里對定點和動點有不同的用語。可能是為了能讓沒有相應知識的人更容易理解,而使用了「近固定、遠固定」之類不精確的語言。

按肌的作用原理理解,所謂的近固定與遠固定,其實是解剖學上的「起止點易位」作用。

股四頭肌中,股直肌起於髖骨,其餘各肌頭直接起自股骨,遠側端止於髕骨(最終以髕韌帶連於脛骨)。
股四頭肌全部肌纖維收縮時,主要作用結果是「伸膝」。股直肌單獨收縮時,可以屈髖和伸膝。
這是以「正常情況下,解剖學規定,肌的附著點以近側為起點」作為描述方式。

所以,當髖關節固定時,相當於你所說的「近固定」----近側端(髖骨)固定不動,遠側端收縮牽拉小腿骨移動,使膝關節做「伸」的運動。同時,股直肌收縮牽拉髖骨(髖關節)運動,出現屈髖的運動,合力的作用結果是做「直腿抬高」運動。
可以理解為,股四頭肌的上部附著點定義為「起點」(定點)。軀干不動,肌肉收縮,把腿「拉」起來了。

當膝關節固定時,相當於你所說的「遠固定」----遠側端(脛骨、膝關節)固定不動,股直肌收縮時牽拉髖骨(髖關節)運動,出現軀乾的前屈!!絕不可能「維持人體直立」!!!!!但此時,大腿與小腿是相對固定伸直的。
可以理解為,股四頭肌的下部附著點為起點(定點),腿自己沒動。而是把身體「拉」過來了。

6、腿後面腘窩處,股四頭肌和腓腸肌肌腱中間有一個柱狀的結構,是由什麼形成的?

腿伸直走路小腿腓腸肌會拉長,出現疼痛說明腓腸肌緊張,可以做拉伸。找一個小台階,腳掌前三分之一踩在台階

7、髕骨在哪個位置示意圖

髕骨的具體位置如下圖所示:


(7)股四頭肌腱解剖擴展資料:

1、髕骨,俗稱膝蓋骨,是股四頭肌肌腱中形成的一塊籽骨,也是全身最大的籽骨,呈扁粟狀,位於皮下,容易摸到。其上寬為底,尖向下,前面粗糙,後面光滑;能上、下、左、右移動,對膝關節起保護作用髕骨後面光滑覆有軟骨與股骨髕面相接,前面粗糙,有股四頭肌肌腱通過。

2、髕骨主要作用為:傳導並增強股四頭肌的作用;協助維持膝關節的穩定,保護膝關節,並在膝關節伸直過程中起滑車作用。

8、股四頭肌離心收縮

肌肉在阻力作用下逐步被拉長,阻力大於肌力,是運動環節朝肌肉拉力方向相反方向運動叫做離心收縮,如體操下法動作中的屈膝緩沖。我們解剖課上就是這么講的...

9、人體解剖學第一章運動系統肌學~!跪求正解!

1、與呼吸運動無關的肌是
D.腹肌

2、膈收縮時
C、C.膈頂下降助吸氣
3、能使肩關節外展的肌是
A.三角肌
4、下列哪塊肌沒有伸髖關節和屈膝關節的作用
A.股四頭肌
5、小腿三頭肌的作用是使足
B.跖屈

第二題、多項選擇題(每題2分,5道題共10分)
1、肌的輔助結構包括
A.肌腱
C.腱膜
D.腱鞘

2、位於背部淺層的肌是
A. 斜方肌
B. 背闊肌

3、有關豎脊肌的描述,錯誤的是
B.位於椎骨棘突尖端
C.起自骶骨背面和髂嵴後部
4、有關胸鎖乳突肌的描述,錯誤的是
B.起自乳突
C.一側收縮,使頭屈向對側

5、股前群肌包括
A. 縫匠肌
C.股四頭肌

第三題、判斷題(每題1分,5道題共5分)
1、在關節運動軸相對的兩側,配布有作用相反的肌群。
正確
2、肌靠近身體正中面和四肢近側的附著點為止點。
錯誤

3、肋間內肌和肋間外肌的起止點和作用完全相反。
正確
4、腹股溝管是腹肌間的斜行裂隙,下界是腹股溝韌帶。
正確
5、豎脊肌和臀大肌是維持人體直立的主要肌。
錯誤

10、人體的解剖學標志

1.觸摸上肢的主要體表標志
(1)觸摸上肢骨的主要體表標志
① 鎖骨位於胸廓前上方,全長易在皮下摸到。
② 肩胛骨位於背外上方,易在皮下觸及內側緣、下角、肩胛岡和肩峰。肩峰點為測量肩寬、上肢長和上臂長的體表標志,用食指和中指沿肩胛岡從後內方向前外方觸摸,即容易找到肩峰的測量點。下角點為測量胸圍的體表標志。
③ 肱骨位於上臂,其大結節可在肩部最外側三角肌下觸及,前臂內、外上髁位於肱骨下端兩側皮下,其中內上髁較隆起。通過屈伸肘關節,分辨肱骨的位置。屈伸前臂時橈、尺骨會運動,肱骨不運動。
④ 尺骨位於前臂內側,從鷹嘴到莖突全長位於前臂後面內側皮下。其中鷹嘴在屈肘時很明顯;莖突在前臂旋內時更明顯,可在尺骨頭下方摸到,此點為尺骨莖突點,是測量手長的體表標志。觀察自己腕關節背面腕橫紋處的尺骨頭非常明顯。
⑤ 橈骨位於前臂外側,其上端橈骨小頭上緣的最高點為橈骨點,是測量上臂長和前臂長的體表標志,橈骨點在上肢下垂、手掌向內側的姿勢中,位於肘關節背面外側的一小凹內,在此凹中易找到肱橈關節,也可確定橈骨點。下端莖突易在外側皮下觸及,在屈腕時更明顯,此點為橈骨莖突點,是測量前臂長的體表標志,也是測量手長的體表標志。
⑥ 手骨位於橈腕關節掌側面,兩側可摸到大多角骨、豌豆骨;握拳或伸
掌時,可看到或摸到各掌骨及指骨,其中第二掌骨小頭向橈側最突出的一點為橈側掌骨點,第五掌骨小頭向尺側最突出的一點為尺側掌骨點,這兩點都是測量手寬的體表標志。
(2)觸摸上肢的皮膚標志、肌性和腱性標志
① 肘窩橫紋:屈肘時,在肘窩處出現肘窩橫紋。
② 腕掌側橫紋:屈腕時,在腕掌側出現2—3條橫紋的皮膚皺紋,分別稱為近側橫紋、中間橫紋和遠側橫紋。其中遠側橫紋的中點是測量手長的標志點。
③ 三角肌:在肩部使肩部構成圓隆狀的外形,從前、外、後側三方麵包繞肱骨的上端。其止點在臂外側中部呈現一小凹。
④ 斜方肌:在三角肌內側、項部外側、鎖骨後面的肌肉隆起,為斜方肌上部纖維。
⑤ 胸大肌:胸前發達的扁肌,其下緣構成腋前壁。
⑥ 背闊肌:在背的中部外側可見此肌的輪廓,以後向上延伸參與形成腋後壁。
⑦ 肱二頭肌:在上臂的前面,在此肌的內、外側各有一縱行的淺溝,內側溝較明顯。肱二頭肌腱可於肘窩中央摸到。當屈肘握拳旋後時,可明顯在臂前面見到膨隆的肌腹,此肌腹最隆起部位是測量上臂的緊張圍與放鬆圍的標志點。
⑧ 肱三頭肌:在臂的後面,三角肌後緣的下方可見到肱三頭肌長頭。
⑨ 掌長肌:當手用力半握拳屈腕時,在腕前面的中縫、腕橫紋的上方可明顯見此肌的肌腱。
⑩ 尺側腕屈肌:用力外展手指半屈腕時,在腕的尺側,可見此肌的肌腱。
○11 橈側腕屈肌:握拳時,在掌長肌腱的橈側,可見此肌的肌腱。
○12 鼻煙窩:在腕背側面,當拇指伸直外展時,自橈側向尺側可見拇長展肌、拇短伸肌和拇長伸肌等肌腱。在後二肌腱之間有深的凹陷,稱鼻煙窩。
○13 指伸肌腱:在手背,伸直手指,可見此肌至第2—5指的肌腱。
2.觸摸下肢的主要體表標志
(1)觸摸下肢骨的主要體表標志
① 髖骨位於腰腹部側面,其髂嵴全長易在皮下觸及,髂嵴上緣最向外突出的點為髂嵴點,是測量下肢長H(又稱髂嵴高)和骨盆寬的體表標志。前端為髂前上棘,是測量下肢長A(又稱髂前上棘高)的體表標志;後端為髂後上棘。坐骨結節位於臀部後下方。髂嵴高、髂前上棘高、大轉子高是測量下肢長的三種方法。
② 股骨位於髖部最外側,其大轉子易在皮下觸及,是測量下肢長B(又稱大轉子高)的體表標志。內、外側髁位於大腿下端兩側皮下。
③ 髕骨前面可在膝關節前麵皮下觸及,此骨的前面中點是測量膝圍的體表標志。
④ 脛骨的脛骨粗隆在膝關節前面下方皮下易觸及,屈膝時更明顯。內、外側髁位於上端兩側皮下,其內側髁內側緣上最高的點為脛骨點,是測量小腿長的體表標志。坐位時,將右腿的踝關節架在自己的左膝關節上,而右腿膝關節自然下垂,此時可明顯摸到脛骨內側髁的內側緣。在小腿前內側皮下可觸摸脛骨前緣的全長。在脛骨下端內側皮下的隆凸處可觸摸到內踝,在內踝上方小腿最細處是測量踝圍的體表標志,內踝點是測量小腿長的體表標志。
⑤ 在脛骨外側髁下方皮下可觸摸到腓骨頭,屈膝時較明顯。腓骨外踝可在下端外側皮下隆凸觸及,外踝比內踝略低。
⑥ 跟骨跟結節在足後部皮下能觸及,為直立時足跟最向後突出的一點,為測量跟腱長和足長的體表標志。
⑦ 外側跖骨點,第五跖骨小頭向外側最突出的點;內側跖骨點,第一跖骨小頭最向內側突出的點。這兩點為測量足寬的體表標志。
(2)觸摸下肢皮膚標志、肌性和腱性標志
① 臀股溝:為一橫行的溝,界於臀部和大腿後面之間。也稱臀紋線,是測量大腿圍的標志點。
② 腘窩橫紋:在腘窩呈橫行的皺紋。
③ 臀大肌:使臀部形成圓隆的外形。
④ 股四頭肌:位於大腿前面。在大腿屈和內收時,可見股直肌在縫匠肌和闊筋膜張肌所組成的夾角。股內側肌和股外側肌在大腿前面的下部,分別位於股直肌的內、外側。
⑤ 半腱肌腱、半膜肌腱:附於脛骨上端的內側,構成腘窩的上內界,並在此可摸到其肌腱。
⑥ 股二頭肌腱:為一粗索附於腓骨頭,構成腘窩的上外界,在此處可摸到其肌腱。
⑦ 小腿三頭肌:在小腿後面,可明顯見到該肌膨隆的肌腹及跟腱。腓腸肌二個頭則構成腘窩的下界。腓腸肌內側肌腹下緣為測量跟腱長的體表標志。腓腸肌最粗處是測量小腿圍的標志點。
⑧ 跟腱:在踝關節後方呈粗索狀,向下止於跟骨後端
⑨ 脛骨前肌肌腱:在用力勾腳尖時,在小腿下端前面、脛骨外側,明顯可見此肌腱。
3.觸摸軀乾和顱的主要體表標志
(1)觸摸中軸骨的主要體表標志
① 在兩眶下緣外後方皮下能觸及顱骨顴弓;眶上緣、眶下緣分別為眼眶上下的骨性邊界;眉弓為眶上緣上方的橫行隆起;在耳廓前方可觸及下頜頭,張口、閉口運動時,可發現下頜頭在移動。在外耳門後下方皮下可觸摸到顳骨乳突;在外耳門前下方可觸及下頜角;在枕部正中皮下可觸及枕外隆凸,低頭時較明顯,是測量項長(後頸長)的體表標志。
② 背部正中皮下能觸及椎骨棘突。特別是第七頸椎棘突,低頭時更明顯,是測量項長(後頸長)的體表標志。兩側肩胛岡內側緣連線,平第3胸椎棘突。兩髂嵴最高點連線平第4腰椎棘突,易於在體表捫及。
③ 肋骨除第1肋骨外,所有肋骨都可捫及。第2肋位於鎖骨下方皮下。肩胛骨下角平對第7肋或第7肋間隙。
④ 胸骨全長位於胸正中部皮下,其中胸骨角兩側平對第2肋,是計數肋的重要標志。
(2)觸摸軀乾和顱的皮膚、肌性和腱性標志
① 人中:上唇處中線上的縱行淺溝。
② 鼻唇溝:臉頰和上唇分界處的斜行淺溝。
③ 咬肌和顳肌:咬緊牙關,在下頜角的前上方、顴弓下方可摸到強硬的條狀咬肌。在顴弓上方的顳窩內可摸到堅強的顳肌。
④ 胸鎖乳突肌:轉頭向對側時,可見位於頸前外側呈長條狀的肌性隆起。
⑤ 喉結節點:正中矢狀面上,喉結節最向前突出的點,此點為測量頸寬、頸圍的標志點。
⑥ 腹直肌:腹前正中線兩側的長形肌性隆起,肌肉發達者可在兩側腹直肌上有3條橫溝,為腹直肌腱劃,腱劃上、下有發達的肌腹,一般有8塊。
⑦ 豎脊肌:在脊柱兩側,呈縱形肌性隆起。
(二)觀察人體主要測量點示意圖(圖2-4-1),並分別在全身骨架標本和全身肌肉標本或自己(或他人)身上找出相應的測量點。

與股四頭肌腱解剖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