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區分每個人屬於哪種肌肉類型?
健身的小夥伴應該知道,想要增強自己的力量、提高自己的基礎代謝率,增加身體的肌肉量很關鍵。但其實我們大多數人以為的肌肉,其實僅僅是肌肉的一種類型,人體的肌肉總共可以分為三種類型,下面逐一為大家介紹一下:
1、骨骼肌
就是大家口中常說的那種肌肉,它通過肌腱附著在骨骼上,分布於軀乾和四肢,肱二頭肌、肱三頭肌、股四頭肌、股二頭肌、腹肌、胸肌等都屬於骨骼肌。它是人體運動的動力,平時健身增肌所針對的主要就是骨骼肌。
2、心肌
此「心肌」非彼「心機」,但是它與「心機」同樣重要。它分布於心臟和鄰近心臟的大血管近段。心肌收縮具有自動節律性,緩慢而持久,不易疲勞,也不受意識支配。
3、平滑肌
平滑肌廣泛分布於血管壁和眾多內臟器官,因此又被叫做「內臟肌」。平滑肌的收縮較為緩慢和持久。
人體的骨骼肌受軀體神經支配,為隨意肌。平時的健身、運動等可以形成肌肉記憶,比如羽毛球、乒乓球等,打久了就會形成一些習慣性揮拍動作。另外,在力量訓練中,也能通過感知各塊肌肉的發力的感覺,來逐漸加強神經系統對骨骼肌的控制。
心肌和平滑肌受植物神經支配,為不隨意肌。這些肌肉並不能隨你的意識而改變運動,雖然不能像鍛煉骨骼肌那樣,通過各種動作去訓練加強心肌與平滑肌,但是平常運動時,心血管系統會比人靜止狀態活躍得多,也能起到一定的鍛煉效果。
2、構成人體的肌肉和肌肉兩端的肌腱分別屬於()A.肌肉組織、肌肉組織B.結締組織、肌肉組織C.肌肉組
肌組織由肌細胞或稱肌纖維組成,人體的肌肉屬於肌肉組織,結締組織由大量的細胞間質和散在於其中的細胞組成,骨骼肌兩端較細呈乳白色的部分是肌腱,分別附著在相鄰的兩塊骨上,主要有支持、連接、營養的功能,屬於結締組織,骨骼肌中間較粗的部分是肌腹,主要由肌細胞構成,裡面有許多血管和神經,能夠收縮和舒張,神經組織主要由神經細胞與神經膠質細胞組成.神經細胞又稱神經元,是神經組織的主要成分,具有感受刺激與傳導神經沖動的能力,是神經系統結構與功能的基本單位.
故選:C
3、急,請問肌腱和肌皮神經的關系,肌皮神經是附著在肌腱上的嗎?謝謝
肌皮神經通常起自臂叢外側束。向外下斜穿喙肱肌。經肱二頭肌和肱肌之間下行。沿分支支配上述三塊肌肉。在肱二頭肌肌腱外側。肘窩上穿深筋膜出終末支延外側皮神經分布外側皮膚。附著在肌腱上。
4、肌腱屬於()組織.A.肌肉組織B.結締組織C.神經組織D.上皮組
A、肌肉組織主要由肌細胞構成,具有收縮、舒張功能.如心肌、平滑肌、骨骼肌等.A錯誤;
B、骨骼肌兩端較細呈乳白色的部分是肌腱,分別附著在相鄰的兩塊骨上,主要有支持、連接、營養的功能,屬於結締組織,B正確;
C、神經組織主要有神經細胞構成,能夠產生和傳導興奮,如大腦皮層、腦、脊髓;C錯誤;
D、上皮組織由上皮細胞構成,具有保護、分泌等功能,如皮膚的表皮,小腸腺上皮,消化道壁的內表面,呼吸道的表面等;D錯誤.
故選:B.
5、什麼是肌腱什麼是肌肉兩者有什麼區別
肌腱和肌肉的區別如下:
1、組織結構不同
肌腱為肌肉末端的結締組織纖維索,肌肉藉此附著於骨骼或其它結構。肌腱較肌肉堅韌而體積小,它的擴張強度為611~1265公斤/平方厘米,肌腱主要由平行的膠原纖維束構成,沒有收縮能力。它的表麵包有結締組織膜,
膠原纖維之間有少量結締組織相連接。雖然構成肌腱的膠原纖維束彼此是平行的,但每個膠原纖維束都是互相交織的,所以肌纖維的拉力傳布到整個肌腱而不是單根腱束。
肌肉按結構和功能的不同又可分為平滑肌、心肌和骨骼肌三種,按形態又可分為長肌、短肌、闊肌和輪匝肌。平滑肌主要構成內臟和血管,具有收縮緩慢、持久、不易疲勞等特點,心肌構成心壁,兩者都不隨人的意志收縮,
故稱不隨意肌。骨骼肌分布於頭、頸、軀乾和四肢,通常附著於骨,骨骼肌收縮迅速、有力、容易疲勞,可隨人的意志舒縮,故稱隨意肌。骨骼肌在顯微鏡下觀察呈橫紋狀,故又稱橫紋肌。
2、作用不同
肌肉收縮牽引骨骼而產生關節的運動,其作用猶如杠桿裝置,平衡身體運動,支點在重點和力點之間,如寰枕關節進行的仰頭和低頭運動。省力杠桿運動,其重點位於支點和力點之間,減少身體受力,
如起步抬足跟時踝關節的運動。速度杠桿運動,其力點位於重點和支點之間,如舉起重物時肘關節的運動。
肌腱是肌腹兩端的索狀或膜狀緻密結締組織,便於肌肉附著和固定。一塊肌肉的肌腱分附在兩塊或兩塊以上的不同骨上,肌腱的牽引作用才能使肌肉的收縮帶動不同骨的運動。
3、伸縮性不同
肌腱位於肌腹的兩端,由緻密結締組織構成。在四肢多呈索狀,在軀干多呈薄板狀,又稱腱膜。腱纖維借肌內膜連接肌纖維的兩端或貫穿於肌腹中,腱不能收縮,但有很強的韌性和張力,不易疲勞,而肌肉的纖維伸入骨膜和骨質中,使筋膜牢固附著於骨上,伸縮性較差。
4、纖維束不同
肌肉的表麵包有結締組織膜,膠原纖維之間有少量結締組織相連接。其纖維束彼此是平行的,但肌腱每個膠原纖維束都是互相交織的,所以肌纖維的拉力傳布到整個肌腱而不是單根腱束。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肌腱
網路-肌肉
6、肌腱與肌腹的作用
7、怎樣才能訓練肌肉,肌腱和關節
肌肉、肌腱等的牽拉如今已成為教學和訓練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對此我們所知甚少。
本文將回答與此相關的4個方面的問題,即:
1.牽拉肌肉的效果如何?
2.如何並且何時需要牽拉肌肉?
3.除牽拉肌肉外,怎樣才能調動起身體積極的部分(如肌肉)和身體的消極部分(如骨骼、肌腱和韌帶)以便於做好運動前的准備和之後的恢復活動?
4.怎樣才能維持身體狀況並使關節更協調地運動?
牽拉並加強肌肉和肌腱
牽拉肌肉將會產生什麼樣的效果呢?
經常性地並有步驟地牽拉肌肉可以增加肌肉力量的協調性;可以改善一或至少是維持肌肉系統和有腱系統本身的功能。另外,肌肉牽拉練習還能增加柔韌性可起到下面兩種作用:
運動前的肌肉牽拉主要是為了將肌肉拉開,同時使關節活動自如。
運動後的肌肉牽拉是為了消除肌肉運動後的緊張狀況,以便盡快地消除疲勞。
改善關節的柔韌性可起到下面兩種作用:
1.可在短期內減輕並減緩肌肉的緊張狀況。
2.可在長時期內對韌帶組織的彈性產生影響。
人們在對動物的試驗中,通過長時期的肌肉牽拉,已經成功的使動物的肌肉部分獲得增生,也由此使得肌肉的纖維加長了。同樣的過程在人體上未必能產生同樣的效果,但引無疑問,缺乏運動將會造成肌肉部分萎縮並使肌肉纖維變短。
當然,盲目地、違反常規地牽拉肌肉不僅不能恢復疲勞,而且會造成損害,因此,肌肉牽拉也要遵循一定的規則。
如何正確地牽拉肌肉?
下面3種方法均可獲得肌肉牽拉的積極效果:
1.藉助於外部力量,被動地採用靜力牽拉。
2.的靜力牽拉(即沿身體對稱軸的相對運動,並在每次牽拉將要終了時加大肌肉收縮的力量)。
此時要注意:突然反彈的動作(特別是體操項目中背部肌肉的動作等)不僅不會產生牽拉的效果,而且是非常有害的。相反,主動地牽拉肌肉,同時採取嚴格的控制措施並讓所有的肌肉組織得到牽拉(不僅僅是部分的肌肉)才是可取的。
3.主動地,緩慢地牽拉肌肉(現今大多數人採用的方法)。這種方法能加快肌體代謝和血液循環(類似於運動前准備活動產生的效果);能加強體內肌肉部分並改善神經調節機能,增進肌肉間的協調性。
當然還有其他方法,但前提是必須加以嚴格的控制。在日常活動和體育運動中,肌肉和肌腱同樣會得到運動和牽拉,所以在運動前和運動中,為防止運動損傷必須遵守嚴格的規定。
肌肉牽拉對增加柔韌性的效果
1.在牽拉之前須認真細致地做好准備活動,在整個牽拉過程中,從身體上到思想上要完全放鬆。
2.開始做牽拉時要謹慎、緩慢,在每次的牽拉過程中,每做一個動作都要保持足夠的時間。
3.做牽拉動作時應採用最舒適的姿勢,如果可能應採用坐姿或卧姿。若用立姿,則需要付出額外的體力來維持平衡,肌肉牽拉的效果就會降低。
4.在每次肌肉牽拉結束後應留有足夠的時間進行柔韌性訓練,否則前面所做的訓練將是無用的。
何時,如何牽拉肌肉?
任何時候都可以做肌肉牽拉練習:運動前,運動後和運動中間,特別是日常生活中,這樣做是為了調整或.消除由於過分使用單側肌肉,關節或肌腱所帶來的弊端。
在開始體力活動之前,最好做一下短暫的牽拉或積極的牽拉活動。
運動之後做牽拉的目的是為了恢復疲勞,因此牽拉的時間要加長並採用被動靜力牽拉的方式。
為改善柔韌性,應採用慢速牽拉、積極牽拉或靜力被動牽拉.
肌肉牽拉完成之後應該做什麼?
當肌肉牽拉使得肌肉緊張程度緩解時,肌肉表現為部分松馳和部分收縮並存。因此,在牽拉之後,最好是再活動一下肌肉,使其增加一些緊張的程度。在純體力活動之前,應做一些使肌肉收縮的活動及其它專門練習。
對關節的活動
准備活動不應僅滿足於使血液的流速和代謝加快或僅僅是牽拉肌肉,同時還應仔細地做好關節的准備活動。
人們常有這種傾向,即在體力活動之前的准備活動時(如熱身准備活動),做得最多的是肌肉牽拉,而忽略了做好關節的准備活動。
眾所周知,關節表面的軟骨是人類運動器官中最脆弱的部分。
由於血液循環不能到達軟骨組織,也就意味著這些組織得到養份相對較為困難,因此,對這些軟骨組織的損害是不能再恢復的.人體中使用最多的關節是髖、膝部,腳部和脊椎的關節。當感到體內關節軟骨部位疼痛時,實際上在很久以前這種損害就已經形成了。
當關節活動時,細胞在關節表面的膜內產生大量富含養份的「潤滑液」。這種液體含有關節軟骨組織所必不可少的養份,並能改善關節的靈活性,也承受軟骨組織的力量.
因此,在具體活動中應做到:
1.著重於減輕關節的負擔並在所有的運動中加以注意。
2.在交替做肌肉牽拉和放鬆及大運動量的活動中,應使富含各種養份的「潤滑液」到達關節組織的各個部位。
恢復到平靜狀態
在恢復過程中,不應僅著重於牽拉肌肉組織。同時應考慮到恢復疲勞和放鬆關節部位。
在每次運動之後,關節本身也需要一個放鬆和恢復疲勞的過程。
關節軟組織的恢復與「潤滑液」的養份有關,並有其法則可循:
1.在關節每次用力之後,應該通過適當的肌肉牽拉來消除肌肉和關節的緊張。
2.在為了恢復疲勞而進行的肌肉牽拉之後,最好是再活動一下關節部位,其做法就象是在做熱身准備活動一樣,各個關節部位都要活動。
3.通過運動讓「潤滑液」到達關節的各個表面及軟骨組織內部。人們看到並不僅是人體內的活動部位來承受各種力量。也並不僅是由於這些力量的刺激才使得這些部位得到增 強;同時一些被動的部位或者說組織結構不同的部位通過不斷的練習也可得到增強,如骨 骼,軟骨組織、肌腱和韌帶等。毫無疑問,缺乏鍛煉只會導致其退化。如果有幫助望採納
8、神經和肌腱有什麼區別?
?
9、8.一塊完整的肌肉包括神經血管肌腱肌肉細胞群所以屬於肌肉組織這句話對嗎?
錯的吧 完整的肌肉屬於器官
10、橈神經支配哪幾個肌肉?
橈神經支配的肌肉
一、肱橈肌 :起點為肱骨外側髁,止點為橈骨莖突,作用為屈肘關節。
二、肱三頭肌:長頭起自肩胛骨盂下結節,外側頭與內側頭分別起自肱骨後面橈神經外上方和內下方的骨面。三個頭向下以一堅韌的肌腱止於尺骨鷹嘴,作用為伸肘關節、長頭還可使屬關節後伸和內收。
三、肱肌:起於肱骨前內側面與前外側面下2/3、上端呈「V」形與三角肌的止端相接,止端與肘關節囊緊相貼連,附著於尺骨冠突之前,作用為屈肘。
四、旋後肌:起自肱骨外上髁和尺骨外側緣的上部,肌束向外下,止於橈骨前面的上部,作用為前臂旋後。
(10)神經控制肌腱還是肌肉擴展資料:
一、橈神經損傷是肱骨骨折後常伴的上肢神經損傷。在橈神經的超聲診斷中,神經斷裂時其超聲可見橈神經受損區域呈低回聲,臨床認為此低回聲系可能由增生的雪旺氏細胞及軸突無規則生長導致神經變性所致,其他回聲減弱,神經束粗大,可見束膜回聲增強,且多為片狀不規則或欠規則低回聲區,其多因斷裂的神經殘端被疤痕、骨痂包埋所致。
二、橈神經在肱骨中、下1/3交界處緊貼肱骨,該處骨折所致的橈神經損傷最為常見,主要表現為伸腕、伸拇、伸指、前臂旋後障礙及手背橈側和橈側3個半手指背麵皮膚,主要是手背虎口處皮膚麻木區。典型的畸形是垂腕。如為橈骨小頭脫位或前臂背側近端所致骨間背則神經損傷,則橈側腕長伸肌功能完好,伸腕功能基本正常,而僅有伸拇、伸指和手部感覺障礙。
三、肱骨骨折所致橈神經損傷多為牽拉傷,大部分可自行恢復,在骨折復位固定後,應觀察2-3個月,如肱橈肌功能恢復則繼續觀察,否則可能是神經斷傷或嵌入骨折斷端之間,應即手術探查。如為開放性損傷應在骨折復位時同時探查神經並行修復。晚期功能不恢復者,可行肌腱移位重建伸腕、伸拇、神指功能,效果良好。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橈神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