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一科學數學復習題目
對初一的科學進行全面、系統地總結與復習
初一科學復習資料
第一章
測量內容 儀器 單位 換算關系
長度 刻度尺(米尺) 米(m) 1千米=1000米
1米=100厘米=1000毫米
1米=106微米=109納米
體積 刻度尺(米尺)、
量筒、量杯 立方米(m3) 1立方米=1000升
1升=1000毫升
1毫升=1立方厘米
質量 天平(托盤天平) 千克(kg) 1千克=1000克
時間 鍾、表(機械停表) 秒(s) 1小時=60分=3600秒
溫度 溫度計 攝氏度(℃ )
實驗是進行科學研究最重要的環節。
2.在實驗時我們要逐步學會正確使用各種儀器,仔細觀察各種實驗現象,
正確 記錄 實驗現象和 所測數據,並進行分析,作出 結論。
3.單憑人體感官對事物做出的判斷是 有局限性的 。 4.測量是 P10頁
5.長度的單位是 米 ,固體體積的常用單位是 立方米 ,液體體積的常用單位是 升和毫升 。
6.常用的長度測量工具是 刻度尺。 7.如何正確使用刻度尺?(重,P11頁)
8.實驗室測量液體體積用 量筒 或 量杯 ,讀數時視線應與 凹形液面中央最低處 相平
9.如何測量不規則物體?(P13頁,排水法)
10.在使用一把刻度尺前先要找到它的a零刻度線 、b測量范圍(最大刻度、量程)、c最小刻度
11.物體的 冷熱程度 稱為溫度。 12.常用液體溫度計的製作原理是 液體的熱脹冷縮
13.溫度的結構有哪些?(玻璃泡、玻璃管、刻度) 14. 溫度計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有哪些?
15. 冰水混合物 的溫度是0℃, 沸水 的溫度是100℃。
16.你所知道的溫度計種類有 P16頁
17.質量是用來表示 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 。 18.物體的質量是由 物體本身 決定的,它不隨 溫度 、 位置 、 形狀 、 狀態 的變化而改變。
19.實驗室測質量的儀器是 托盤天平 ,它的結構有哪些?P19頁
20.如何正確使用托盤天平?(重,P19頁) 21.在使用托盤天平時需要注意哪些事項?P19頁
22.了解時刻和時間間隔的概念。P20頁 23.掌握機械停表的讀數方法。(理解)
24.科學探究的過程:發現和提出問題——建立猜想和假設——制定探究計劃——獲取事實與證據——檢驗和評價——交流和討論。
第二章
生物與非生物的區別:是否有應激性、能否生長、是否需要營養、能否繁殖、能否呼吸、是否進行物質交換等。
植物與動物的主要區別:(獲取營養的方式不同)動物—直接攝取食物;植物—利用陽光、二氧化碳和水進行光合作用製造養料。
(動物)分類時,必須依據一定的特徵進行;由於分類的依據不一樣,分類結果也不一樣。
魚、鳥、人等動物身體背部都有一條 脊柱 ,它是有許多塊脊椎骨 組成,稱為 脊椎動物 。
脊椎動物按從低等到高等分為: 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哺乳類
魚類的共同特點是什麼?P37頁
青蛙一生發生了哪些變化: 受精卵 、 蝌蚪 、 幼蛙 、 成蛙 。
兩棲類的共同特點是什麼?(P38頁)他們利用 肺 和 皮膚 呼吸。
爬行動物的共同特點是什麼?(P39頁)鳥類的共同特點是什麼?(P40頁)
鳥類和哺乳動物的共同特點是體溫恆定,哺乳動物特有的特點是全身被毛、胎生、哺乳
脊椎動物五類動物的代表動物名稱及分類標准和結果。(P43頁)
無脊椎動物各類動物的代表動物名稱及分類標准和結果。(P44頁)
昆蟲體內沒有 骨骼 ,但體外有 保護 作用的 外骨骼 ,身體分成了三部分是 頭、胸、 腹 ,有 三 對足, 兩 對翅。
種子植物和無種子植物的區別: 有無種子 ;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區別: 種子是否有果皮包被 。
種類最多,分布最廣的植物是 被子植物 ,分布最廣,功能最完善的動物是 哺乳動物 。
蕨類植物的特點是什麼?它有哪些器官? (P49頁)
苔蘚植物的特點是什麼?它有哪些器官?
藻類植物的特點是什麼?它有哪些器官?
無種子植物三大類的代表植物名稱。(P49頁)
植物的分類標准及分類結果。所有生物的分類標准及分類結果。(P50頁)
羅伯特。胡克 發現了細胞,他發現的其實是細胞的 細胞壁 ,它的大小一般是 一到幾十微米 。
動物細胞的結構 細胞膜、細胞核、細胞質 ,它們的主要作用是什麼?植物細胞的結構:細胞膜、細胞核、細胞質、細胞壁、液泡、葉綠體,它們的主要作用是什麼?(P56頁)
(能表述並判斷動、植物細胞的區別。重點)
施萊登 和 施旺 提出了細胞學說,它的主要內容是: (P57頁)
細胞分裂時,母細胞核內會出現 染色體 ,最後它會 平均分配 到兩個子細胞中。
細胞分裂的意義是什麼?什麼是細胞分化?(P59頁,已記錄)
24單細胞生物特點: 個體微小,全部生命 在一個細胞內完成
25、衣藻是單細胞 植物 ,草履蟲是單細胞 動物 ,它們的各個結構的名稱?P60、61頁
26、大量細菌繁殖在一起所形成的細菌團,叫 菌落 ;
27、細菌的大小與一般細胞相比要 小(很多) ;它要依靠 現成的有機物 生活;它沒有 葉綠體 ,沒有 攝食結構 ,還因為沒有 細胞核 ,被稱為 原核 生物。
28、細菌有哪些結構?(P62頁)根據細菌形態可分成 球菌 、 桿菌 、 螺旋菌
29、 動物 、 植物 、 真菌 是屬於真核生物,那是因為它們的細胞里 都有細胞核
30、真菌包括黴菌、酵母菌、食用菌等,食用菌又有 P64頁
31、食物的保存方法有 干藏法 、 冷藏法 、 真空保存法 、 加熱法
32、組織的概念?(P66頁,注意細胞群與菌落的區別)
33、皮膚中有感受觸摸的 觸覺小體 ,反應冷感的 冷敏小體 ,反應熱感的 熱敏小體 ,反應痛感的 神經末梢 。
34、 由多中組織構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結構 稱為器官。
35、被子植物的營養器官有 根、莖、葉 ,生殖器官有 花、果實種子 。
36、消化器官分成兩大類,分別是 消化管 和 消化腺 (分別有哪些?P71頁)
37、講述食物被消化和吸收的過程中,各個消化器官是如何工作的?(P72頁)
38、人體八大系統名稱?(P73頁)
39、植物的結構層次: 細胞—組織—器官—植物體
動物的結構層次: 細胞—組織—器官—系統—動物體
人體的結構層次: 細胞—組織—器官—系統—人體
40、生物具有 適應 性和 多樣 性
41、為什麼說任何一種生物的存在都是有一定意義的?(P77頁,二,三兩段)
42、植物的基本組織(重)
組織名稱 功能 特點 分布
保護組織 保護 透明、無葉綠體,排列緊密 (扁平)的表皮細胞
營養組織 製造、儲存營養物質 有葉綠體 葉肉細胞
機械組織 支撐、保護
分生組織 分裂產生新細胞 根、莖等的頂端
輸導組織 輸送物質 輸送根吸收的水分、無機鹽和葉製造的有機物 葉脈
43、人體四大基本組織(重)
組織名稱 功能 特點 分布
上皮組織 重要是保護,其次是吸收和分泌物質 密集的上皮細胞構成 皮膚、內臟表面和體內各種管腔壁的內表面
結締組織 運輸、支持 細胞間隙較大、細胞間質較多,分布廣,形態多 血液、軟骨、肌腱等
肌肉組織 收縮和舒張,產生運動 肌細胞組成(心肌、骨骼肌、平滑肌) 人體四肢、軀干,體內心臟、胃、腸
神經組織 接受刺激、產生並傳導興奮 神經細胞 腦、脊髓、神經
44、顯微鏡的結構及其使用方法。(重)
第三章
1、「鉛筆在籃球和木版上的移動」實驗鉛筆頭在籃球和木版上的位置分別是怎麼樣變化的?有什麼不同?(類似帆船在海洋中遠去及遠來)
地球是一個兩極 稍扁 、赤道 略鼓 的球體。赤道半徑 6378 千米,兩極半徑 6357 千米
(差 21 千米),僅差0.33%。所以看上去象個圓形。赤道周長約 4萬 千米。
3、經線(子午線)、緯線、赤道的定義(P84頁);經線與緯線的位置關系 互相垂直 ;赤道與南、北兩極的位置關系 距離相等 ;
4、形狀:經線 半圓形 ,緯線 圓形 ;任何物體可以用 經緯網 來確定它的位置。
回歸線 (南、北緯)23.5 度,極圈 (南、北緯)66.5 度;中、低、高緯度的分界。(P86頁)
5、講述意義:①0°經線;②0°緯線;③20°W,160°E經線(同步練習36頁)
6、地圖定義;地圖類型;(P86、87頁)地圖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圖例);
7、分清什麼是大比例尺地圖,什麼是小比例尺地圖(P89頁)(大比例尺地圖實地面積更 小 ,內容更 詳細 );各比例尺的含義是什麼?(地圖上1厘米表示實地距離 ? )地圖上方向的三種表示方法。(經緯網定向法、指向標定向法、一般定向法 )
8、太陽是 氣 體星球;太陽直徑約 140萬千米 ,是地球的約 110 倍,日地平均距離約 1.5億千米 ;中心溫度達 1500萬℃ ,表面溫度約 6000℃ 。
9、月球與地球的平均距離約為 38.44萬千米 ,日地距離與它相比是 400倍 ;月球直徑約 3476千米 ,是太陽直徑的 1/400 ;月球體積為地球的 1/49 ,月球質量為地球的 1/81 。
10、太陽表面有(有內到外) 光球層 、 色球層 、 日冕層 三層;常見太陽活動有
太陽黑子 (光球層)、 耀斑 (色球層)、 日珥 (色球層)、
太陽風 (日冕層)。括弧內填所在層次
11、太陽活動強弱標志: 太陽黑子的多少與 ;太陽活動最激烈的顯示: 耀斑
12、太陽黑子活動周期: 約11年 ;周期計算方法。(作業本45頁第8題)
13、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太陽風——影響短波通訊;太陽黑子、耀斑——紫外線增強;擾亂磁場,使指南針不能指南;危及星際航行;兩極出現極光;洪澇災害與它有一定的關系。
14、天文望遠鏡的使用方法。
15、月球看上去和太陽差不多大小的原因: 太陽到地球的距離比月球到地球的距離遠很多 ;月球表面明亮部分是: 山脈、高原 ,陰暗部分是: 平原,低地 ;環形山成因: 隕石撞擊 。
16、月球表面沒有 空氣 ,沒有 水 ,也沒有 生命 ,布滿了 環形山 ;
17、課本圖3-21:在月球表面:①質量和重量分別怎麼變化?原因是什麼?②晝夜溫差大的原因是什麼?③不
2、肌肉損傷纖維化疤痕,攣縮肌腱粘連關節障礙是什麼意思?
只要是關節能正常的活動,一般來說肌腱黏連的可能性都是很小的,如果肌腱黏連會影響您的關節運動。傷口的緊綳感是由於瘢痕攣縮引起的,因為疤痕的彈性比皮膚要差很多,所以說您會有一種緊綳的感覺,隨著鍛煉的增加,會逐漸的得到代償。你可以不用管他。
3、緊急求助!!肝母細胞瘤
我是醫生,您好,肝母細胞瘤是最常見的腹部惡性腫瘤,其發病率在小兒腹部腫瘤中占首位。腫瘤主要發生在生後最初5年內,特別多見於2~4歲。左右側發病數相近,3~10%為雙側性,或同時或相繼發生。男女性別幾無差別,但多數報告中男性略多於女性。個別病例發生於成人,近代稱為腎母細胞,因從胚胎發生上由後腎發展而成,且腫瘤由極其類似腎母細胞的成份所組成。自化學療法問世,尤其放線菌素D與長春新鹼對本瘤特殊有效,加以採用綜合治療方案,使其預後明顯改善,各期的2年生存率均可在80%以上,甚至達92%,是腫瘤治療取得巨大成功的實踐之一。:
I期腫瘤限於腎內,完全切除。
腎被膜完整,術前術中腫瘤未破潰,切除邊緣無腫瘤殘存。
Ⅱ期腫瘤已擴散到腎外,完全切除。
有限局性腫瘤擴散,例如腫瘤已穿透腎被膜達周圍軟組織;腎外血管內有瘤栓或已被浸潤;曾做過活體組織檢查,或在術中曾有腫瘤溢出,但僅限於腰部;切除邊緣無明顯腫瘤殘存。
Ⅲ期腹部有非血源性腫瘤殘存。
1.腎門或主動脈旁淋巴結鏈經活體組織檢查有腫瘤浸潤。
2.術前或術中腹腔內有廣泛腫瘤污染,腫瘤生長已穿透腹膜面。
3.腹膜面有腫瘤種植。
4.大體或鏡下切除邊緣有腫瘤殘存。
5.由於浸潤周圍重要組織,腫瘤未能完全切除。
Ⅳ期血源性轉移:如肺、肝、腦、骨。
Ⅴ期雙側腎母細胞瘤:按照上述分期,把雙側病變做不同分期。
【影響預後的因素】在合理的綜合治療情況下決定於:1.病理組織類型及分期:對預後好的組織結構在NWTS-2,2年存活率可達90%,對預後不好的組織結構只有54%。預後好的組織結構中65%病例是屬I或Ⅱ期;而預後不好的組織結構中,50%病例是屬Ⅲ或Ⅳ期。有淋巴結轉移的病例存活率是54%,沒有淋巴結轉移的存活率可上升至82%。無論如何,Ⅳ期病例預後仍差,存活率僅53%。
用流式細胞光度計測腎母細胞瘤細胞DNA含量,Kaplan-Meler分析一組達到3年無瘤存活率者,細胞內DNA含量高的存活率低。近期分析一組既往未治療的腎母細胞瘤,83例預後好的組織結構中只有3例DNA指數>1.5,而11例預後差的組織結構中10例DNA指數>1.5。未分化型腎母細胞瘤的細胞核型有很多的染色體易位及重新排列,說明基因的不穩定性。
:』
【治療】腎母細胞瘤是應用手術、放療、化療綜合措施最早和最好的實體瘤之一,今分述如下:
1.手術 經腹腔手術,檢查對側腎和肝臟,如有可疑腫瘤,須取活體組織檢查。有血運障礙的瘤組織較軟而脆性大,易於破潰,操作應輕柔,以免腫瘤被擠破(術中腫瘤破潰、局部復發機會較未破潰多一倍)。NWTS提出切除腎蒂或主動脈、腔靜脈旁淋巴結並不能改變預後,但仔細檢查及選取淋巴結活檢對腫瘤分期有用。如腎靜脈內有瘤栓,須切開取出瘤栓,再結扎腎蒂,這並不意味著預後惡劣。在處理巨大腫瘤的腎蒂時須格外小心,以免誤傷重要血管。如腫瘤侵及腸系膜根部、十二指腸、胰頭部部位,若仍擬完整切除腫瘤,將冒極大危險,則應在可疑腫瘤殘存部位放銀夾標記,與估計腫瘤過大、不能切除的病例相同,先用放療、化療,3~6月後再做二次探查術。
2.放射治療 腎母細胞瘤對放療是很敏感的,近年因用化療,在很多場合,可不用放療。NWTS-3對腎母細胞瘤高危患者的放療量:
年齡(月) 放療總量(cGy)
出生~12 1,200~1,800
13~18 1,801~2,400
19~30 2,401~3,000
31~40 3,001~3,500
>40 3,501~4,000
術前放療用於巨大腎母細胞瘤,6~8天內給800~1200cGy,2周內可見腫瘤縮小,再行手術。術後放療於術後48小時與術後10日開始,療效無明顯差異。早期做放療並不影響切口癒合,但不宜晚於10日,否則增加局部復發機會。
3.化學治療 常用的葯物有長春新鹼(vincristine,VCR)放線菌素D又稱更生黴素(actinomycin D,ACTD)和阿黴素(doxorubicin,adriamycin,ADR),療程方案各家不一。
VCR:1.5mg/(m2·w),以1mg溶於20ml生理鹽水,靜脈注入,共10周,然後每2周靜注1次,作為維持量。1歲以下嬰兒除第一次葯量外,其後減為半量,可用1mg/(m2·w),單次極量2mg。
ACTD:15μg/(kg·d)×5或12μg/(kg·d)×7。將ACTD200μg溶於20ml生理鹽水中,靜脈注入。第1與第2療程間隔6周,以後每3個月一療程。1歲以下嬰兒用半量,單次極量是400μg。
上述兩種葯物比較,VCR優於ACTD,其優點有二:①VCR毒性小,主要是神經毒性如深肌腱反射減低、肌肉衰弱等,不影響血象。小兒多無不良反應或僅有2~3日低熱及食慾減退。目前我們在臨床上遇到疑為腎母細胞瘤患兒就開始注射VCR。②對防止腫瘤復發及轉移,VCR效果更好。
VCR和ACTD均由肝排泄,故在用葯過程中應查肝功能。雖然VCR優於ACTD,但兩葯並用較單獨用一種葯好。
4、請幫忙回答以下問題!謝謝!
肌細胞 muscle cell 亦稱肌肉細胞。是動物體內能動的、收縮性的細胞的總稱。在構成肌肉組織時,各肌肉細胞一般外形為紡錘狀乃至纖維狀,特稱為肌(肉)纖維。
成骨細胞是骨形成的主要功能細胞,負責骨基質的合成、分泌和礦化。
骨細胞 osteocyte; osteocytes; bone cell; 是成熟骨組織中的主要細胞,相當於人的成年期,由骨母細胞轉化而來。當新骨基質鈣化後,細胞被包埋在其中。此時細胞的合成活動停止,胞漿減少,成為骨細胞。
破骨細胞(osteoclast,亦稱bone-resorbing cells)是骨細胞的一種,行使骨吸收(bone resorption)的功能。破骨細胞與成骨細胞(osteoblast,亦稱bone-forming cells)在功能上相對應。二者協同,在骨骼的發育和形成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
肌腱細胞肌腱細胞是肌腱的基本功能單位,它合成和分泌膠原等細胞外基質,維持肌腱組織的新陳代謝。
上皮細胞,是衰亡、脫落的皮細胞
5、誰知道如何減少肌腱修復後的粘連
一、肌腱粘連的根本原因
總體來講,肌腱癒合與韌帶癒合或其它結締軟組織的癒合無多大差異。受損部位血腫形成並機化,血管侵入,成纖維細胞及毛細血管侵入,Ⅰ、Ⅲ型膠原基質沉積。隨著時間的延長,受機械應力的刺激,Ⅰ型膠原占居主導地位,並排列成束狀,走行與張力方向平行,替代原來的組織結構,但結構及組成與原來的結構及組成已不相同。
我們認為,肌腱本身具有腱細胞,損傷後,腱細胞轉化為成纖維母細胞,進行增殖、分裂,完成自身的修復,即肌腱的內源性癒合.然而由於鞘管區肌腱,自身的腱細胞數量少,血運不豐富.而其周圍的結締組織中具有豐富的血運及數量較多的成纖維細胞,因此,肌腱損傷後這些細胞很快長入肌腱斷端,並分泌合成大量的膠原纖維,參與肌腱的癒合,使肌腱與周圍結締組織癒合在一起,形成粘連,因此外源性癒合是肌腱粘連的根本原因。
二、是否能避免肌腱粘連:
我們知道,肌腱損傷後癒合時,既存在外源性癒合,又存在內源性癒合。肌腱內源性癒合是因為肌腱細胞本身具有再生能力,可增生和分泌膠原,修復損傷的肌腱。但是,肌腱外源性癒合的原理是腱和腱周組織之間粘連形成的結果,所以肌腱的癒合和粘連是同時發生的,也就是說粘連是不可避免的。
肌腱的外源性癒合和內源性癒合是同時存在的,但是哪種方式佔主導地位,取決於肌腱內外的營養狀況和環境條件。所以,我們只能控制肌腱的外源性癒合、改善條件促使肌腱的內源性癒合,從而盡量減少肌腱修復後的粘連。
利用可降解膠原膜包裹肌腱斷端,能起到屏障肌腱外源性癒合、防止肌腱粘連的作用,但是同時也會明顯減慢肌腱的癒合速度。
許多科學家研究發現EGF對多種細胞都有強大的促進生長作用
,美國學者Jann將EGF復合於可吸收縫合線用於雞屈趾肌腱的吻合,結果顯示EGF可促進腱細胞增殖,促進膠原合成和分泌。提示EGF
在肌腱癒合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
6、我這算是肌肉拉傷嗎?怎麼辦?
引起下腰痛的原因很多,大致可分為以下幾類:
(1)腰椎先天性或發育的異常:包括先天性的腰椎融合、半椎體畸形、隱性脊柱裂、腰椎骶化、骶椎腰化、脊椎峽部不連或滑脫症、脊柱側彎、第三腰椎橫突肥大、游離棘突、棘突過大或過小、鉤狀棘突、先天性腰椎管狹窄症等。
(2)腰椎退行性改變:包括腰椎肥大性脊柱炎、老年性骨質疏鬆症、腰椎間盤突出症、繼發性腰椎管狹窄症、假性腰椎滑脫、老年性駝背、腰椎退行性骨關節病、下腰椎失穩症等。
(3)下腰部炎症:包括腰背部筋膜纖維織炎、腰椎結核、骶髂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類風濕性關節炎、化膿性脊柱炎、腰3橫突滑囊炎、腰椎間盤炎等。
(4)下腰部損傷:包括急性腰扭傷、腰肌勞損、腰椎韌帶損傷、腰椎骨折、脫位、骶尾部損傷、骶髂關節扭傷等。
(5)下腰部腫瘤:包括原發性和繼發性腫瘤①原發的良性腫瘤:如骨樣骨瘤、骨囊腫、骨母細胞瘤、骨軟骨瘤、骨纖維異樣增殖症等。②原發的有惡性病變傾向的腫瘤:如脊索瘤、骨巨細胞瘤、骨母細胞瘤等。③原發惡性腫瘤:如惡性淋巴瘤、骨母細胞瘤、腰骶部肉瘤等。④乳腺癌、前列腺癌、子宮癌等惡性腫瘤轉移至腰骶部都可產生下腰痛症狀。
(6)鄰近組織的疾患:如坐骨神經痛、梨狀肌綜合征等;泌尿系統的結石、腎盂腎炎、腎周圍膿腫等;消化系統的消化性潰瘍、慢性胰腺炎等;婦產科的子宮體炎、附件炎、子宮脫垂、盆腔腫瘤等;腹膜後的腫瘤侵蝕脊柱也可以產生下腰痛。
(7)功能性缺陷:如體勢不良、妊娠、扁平足、下肢不等長、腰臀肌力不足等。
(8)其他:中毒性疾病,如氟骨症等;營養性疾病,如骨質軟化症等;神經系統疾病,如癔病等。
骨質疏鬆症引起的腰痛與腰椎間盤突出症所致的腰痛有何區別?
骨質疏鬆症是指各種原因所引起的全身性骨數量減少,骨小梁間隙增大,骨基質減少和重量降低,骨的機械強度減低導致非外傷性骨折,或輕微外力即可發生某些部位骨折的一種臨床綜合征。
骨質疏鬆症的病因與發病機制目前尚未完全清楚。目前,比較公認的致病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內分泌紊亂:眾所周知,本病多見於老年人,尤其是更年期以後的女性患者尤為多見。這表明:性激素對骨質的代謝有直接關系。當腎上腺皮質機能亢進時可引起骨質疏鬆,不僅是柯興氏綜合征的主要特徵,而且在臨床治療上長期向病人使用腎上腺皮質激素亦可同樣引起這一後果。這表明:腎上腺皮質激素可加速骨質疏鬆的過程。而性激素能抑制垂體前葉素,間接抑制腎上腺皮質激素。所以,老年人性激素分泌減少,尤其是更年期後的女性,則更易出現骨質疏鬆。
(2)鈣代謝失調:毫無疑問,鈣缺乏是成年人骨質疏鬆症的原因之一。正常人每日攝入鈣量約為10mg/kg體重,其中少量為人體所利用,大部分隨尿及大便排出,以維持鈣的代謝平衡。如果攝入的鈣量減少,或是腸吸收功能障礙,或是從尿及大便中排泄量增加,則易引起由於缺鈣所造成的骨質疏鬆。此時,如果再加上內分泌紊亂因素的影響,則更易引起骨質疏鬆。
(3)廢用因素:正常情況下,由於肌肉的舒張收縮及各種應、壓力而刺激骨骼組織保持正常的鈣代謝平衡。但當肢體或全身一旦失去生理性活動及體力勞動或鍛煉,則容易引起骨組織內的一系列改變而引發脫鈣及尿鈣排出量增加,導致骨質疏鬆。長期卧床者表現為全身性骨質疏鬆,而肢體石膏夾板固定或神經過敏性廢用,則表現為局部骨質疏鬆。
骨質疏鬆症多見於老年人,尤其以60歲以上女性多見。患者多訴全身疲乏,喜卧床或仰坐位而不願活動;全身酸痛,尤以腰部為明顯,可由腰向臀部和下肢放散,亦可由背部向肋骨和腹部放散。患者自己感覺身高逐漸變矮,除因椎間盤退變原因外,與椎體骨質疏鬆易引起壓縮骨折有關。同樣原因可使駝背畸形逐漸加重。
X線表現:脊柱骨質疏鬆,骨小梁減少,椎體中間凹陷,呈魚尾巴狀。
骨質疏鬆症所引起疼痛的程度遠不如腰椎間盤突出症嚴重,且X線表現截然不同,應用性激素、高蛋白、高鈣治療後,腰痛症狀可減輕。
什麼叫牽扯性腰痛?哪些內臟疾病可引起腰痛?
牽扯性腰痛是指腰痛不是由於腰椎的原因所致,而是由於某一內臟器官的疾病表現出來的一種腰痛臨床症狀。既然產生腰痛的原因並非脊柱的骨骼、關節、肌肉、韌帶等脊椎本身組織,故又稱非脊柱源性腰痛。具體地說,可引起腰痛症狀的內臟疾患有:
(1)泌尿系統疾患:如急慢性腎盂腎炎、腎腫瘤、腎結石、輸尿管結石、腎結核、腎下垂、腎周圍膿腫、前列腺炎、前列腺瘤等。
(2)消化系統疾患:如消化道潰瘍、慢性膽囊炎、膽結石、胰腺癌、直腸癌等。
(3)婦科疾患:如附件炎、子宮體炎、子宮後傾、盆腔腫瘤、子宮脫垂、盆腔充血、經期緊張等。
(4)另外如膈下膿腫、腹膜後腫瘤等也可引起腰痛。正如頭痛一樣,頭痛的原因不一定就在頭內。有些腰痛只不過是某一臟器或全身疾病的一個症狀而已,內臟疾患引起腰痛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二個方面:①病變累及腰部或其鄰近組織:當內臟疾患的病變累及脊柱周圍組織與後腹膜時,腰部可感到疼痛,且同時多伴有腰背肌痙攣。例如,腹膜後腫瘤、腎周圍膿腫等所引起的腰痛。②通過神經纖維傳導,反射性地引起腰痛:由於某些臟器的病變刺激感覺神經纖維,傳入後根或脊髓的某一階段,將刺激轉移、擴散到這一節段脊髓和神經根所支配的腰部皮膚、筋膜等組織,產生腰部疼痛。
對於牽扯性腰痛即非脊柱源性腰痛病的治療,應按其發病的原因給予對症治療。確切地說,必須先找出原發病,在治療原發病的基礎上,可適當選用中葯、針灸、理療、按摩等方法配合治療,並可進行腰背肌功能鍛煉,這些方法皆可奏效。
婦科疾患所致的下腰痛有什麼特點?
女性由於解剖及生理特點而產生一些女性特有的疾病,如子宮體炎、附件炎、子宮後傾、子宮脫垂、盆腔腫瘤等。患有這些疾病的婦女,常會有下腰痛症狀。此外,月經期間、盆腔充血、經期緊張、懷孕期間均可致下腰部疼痛。但婦科疾患所致的下腰痛與其他原因所引起的下腰痛並不相類似,它有如下特點:
(1)婦科疾患引起的疼痛部位較為局限,一般常位於腰骶部,很少有下肢症狀。
(2)婦科疾患引起的疼痛性質一般為脹痛、鈍痛、酸痛或隱痛,無明顯的放射性疼痛。
(3)下腰痛的症狀與月經期或原發的婦科疾患有密切關系。如:子宮後傾的婦女,在月經來潮時出現下腰痛症狀。
(4)除下腰痛症狀外,主要表現為婦科的症狀,如:下腹部脹痛、墜痛、白帶的增多、痛經、月經不規律等。
(5)骨傷科方面的檢查腰骶部無陽性體征發現,壓痛不明顯,壓痛點不局限,直腿抬高試驗為陰性,叩痛不明顯,叩後有舒適感;婦科方面檢查可有子宮後傾、子宮脫垂等陽性體征發現。
(6)盆腔部位、子宮及附件的B超等檢查可有影像學方面的改變,而腰骶部的X線等輔助檢查無陽性徵象。
婦科疾患之所以能導致下腰痛的原因是:子宮及附件的神經來自腹下與卵巢交感神經叢和副交感神經的盆內神經,這些神經又起自第2~4骶神經,當病變累及這些神經,就可反射性地引起下腰痛症狀。
內臟疾病所致的腰痛與其它腰痛有何區別?
腹腔及盆腔內的臟器疾患所致的下腰痛與腰椎自身疾患造成的腰痛,雖然籠統地講都是腰痛,但還是有一定的區別,其區別如下:
(1)內臟疾病所致腰痛的性質大多屬牽扯性疼痛:這種腰痛的病變不在脊柱,所以脊柱的活動不受影響。查體時,發現病人腰部的活動性良好。牽扯性腰痛究竟佔全部腰痛病人的比例有多少?目前還沒有這方面的統計數字,但患有這種腰痛的病人為數不少。
(2)內臟疾病所致的腰痛大多為繼發性:主要表現為軀乾的前面,一般為繼發性,而且遠沒有腹部的疼痛程度嚴重。雖然極少數情況下,某些內臟疾患首先引起腰部疼痛,但隨之而來的是劇烈的腹部疼痛,且程度更嚴重。
(3)內臟疾病所致的腰痛一般不是唯一的症狀:除了腰痛症狀外,一般有內臟疾病的其他臨床表現。例如:腎結核患者可有低燒、盜汗、消瘦等;胰腺瘤患者可有食慾減退、體重減輕等惡病質表現;消化道潰瘍的腰痛發作多與飲食有關等。
(4)下腰部骨傷科方面的檢查無陽性體征,如壓痛點不集中,壓痛不明顯,直腿抬高試驗陰性等。病變臟器本身可有陽性體征。
(5)腰椎影像學檢查可無明顯改變,內臟疾病所致的腰痛,臟器自身可有陽性結果,如輸尿管結石,X線平片或造影片可見結石影,胰腺癌CT或核磁共振可顯示腫瘤大小等。
不同人群下腰痛的種類有何不同?
下腰痛的發病率很高,導致下腰痛的疾病又很多,但就不同人群而言,其導致下腰痛的疾病種類又有所不同。
(1)不同年齡導致下腰痛疾病的種類不同。
少兒或青少年導致下腰痛疾病的常見原因,主要是先天性畸形,如隱性脊柱裂、移行脊椎等;姿勢性的疾病,如腰椎側彎等;炎症性的疾病,如腰椎結核等。
青壯年引起下腰痛的常見原因,主要是損傷性的疾病,如腰肌勞損、腰扭傷、腰椎間盤突出症、腰椎壓縮性骨折等。此外,免疫系統方面的疾病,如強直性脊柱炎等也是導致青壯年下腰痛的比較常見的原因。
中老年引起下腰痛的常見原因,主要是退行性改變,如腰椎增生性脊柱炎、腰椎管狹窄症、骨質疏鬆症等,其次可能是腰骶部的各種腫瘤。
(2)不同性別導致下腰痛疾病的種類不同。
男性一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腰部的活動量較大,當負荷過大、姿勢不當、保護欠缺等原因,就可能造成腰骶部軟組織及骨與關節損傷,因此,男性的下腰痛以損傷因素為主。
女性由於解剖及生理特點而產生一些女性特有的疾病,如子宮體炎、附件炎、子宮後傾、子宮脫垂、盆腔腫瘤等。這些疾病均可引起下腰痛。此外,月經期可致下腰痛;懷孕期由於腰椎負荷加大而導致下腰痛;產後由於內分泌的改變,致使關節囊、韌帶鬆弛,也可導致下腰痛。
(3)不同職業導致下腰痛疾病的種類不同。
體力勞動者,尤以重體力勞動者、運動員等引起下腰痛的原因,主要是損傷性的疾病;長期在空調、潮濕、寒冷環境下工作者,易患腰背部筋膜纖維組織炎;腦力勞動者由於缺乏鍛煉,腰背部肌肉力量薄弱,極易發生腰肌勞損及腰扭傷。
由此可見,不同人群導致下腰痛疾病的種類不同。
我認為你的腰痛原因最可能是 1肌肉拉傷 2腎臟的結石 3第12肋骨骨折(不常見) 最好去醫院看一下就是了,肝臟的可能性不大
7、肌細胞定義 骨細胞定義 成骨細胞定義 破骨細胞定義 肌腱細胞定義 上皮細胞定義
肌細胞 muscle cell 亦稱肌肉細胞。是動物體內能動的、收縮性的細胞的總稱。在構成肌肉組織時,各肌肉細胞一般外形為紡錘狀乃至纖維狀,特稱為肌(肉)纖維。
骨細胞 osteocyte; osteocytes; bone cell;
是成熟骨組織中的主要細胞,相當於人的成年期,由骨母細胞轉化而來。當新骨基質鈣化後,細胞被包埋在其中。此時細胞的合成活動停止,胞漿減少,成為骨細胞。骨細胞能產生新的基質,改變晶體液,使骨組織鈣、磷沉積和釋放處於穩定狀態,以維持血鈣平衡。骨細胞對骨吸收和骨形成都起作用,是維持成熟骨新陳代謝的主要細胞。
成骨細胞是骨形成的主要功能細胞,負責骨基質的合成、分泌和礦化。
破骨細胞(osteoclast,亦稱bone-resorbing cells)是骨細胞的一種,行使骨吸收(bone resorption)的功能。破骨細胞與成骨細胞(osteoblast,亦稱bone-forming cells)在功能上相對應。二者協同,在骨骼的發育和形成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
破骨細胞由多核巨細胞(multinuclear giant cell, MNGC)組成,直徑100μm,含有2~50個核,主要分布在骨質表面、骨內血管通道周圍。
破骨細胞的數量較少,它是由多個單核細胞融合而成的,胞漿嗜鹼性但隨著細胞的老化,漸變為嗜酸性。
破骨細胞具有特殊的吸收功能,某些局部炎症病灶吸收中,巨噬細胞也參與骨吸收過程。
肌腹兩端的索狀或膜狀緻密結締組織,便於肌肉附著和固定。
一塊肌肉的肌腱分附在兩塊或兩塊以上的不同骨上,是由於肌腱的牽引作用才能使肌肉的收縮帶動不同骨的運動。
每一塊骨骼肌都分成肌腹和肌腱兩部分,肌腹由肌纖維構成,色紅質軟,有收縮能力,肌腱由緻密結締組織構成,色白較硬,沒有收縮能力。肌腱把骨骼肌附著於骨骼。長肌的肌腱多呈圓索狀,闊肌的肌腱闊而薄,呈膜狀,又叫腱膜。
上皮細胞根據器官的不同而有所指不同.
上皮細胞是位於皮膚或腔道表層的細胞.
上皮細胞的形狀有扁平,柱狀等等.
皮膚外層的上皮細胞普遍角質化,有保護和吸收的作用.
腔道中的上皮細胞多分化,有分泌,排瀉和吸收等功能.
8、PRP是什麼,有什麼美容作用?
PRP中文譯為富含血小板血漿或富含生長因子血漿。是一種用自體血液讓皮膚再生的皮膚再生術。
這種技術通常被用於去除黑眼圈、皺紋、眼袋等全面的皮膚再生和恢復傷口、益於治療脫發等方面。而且安全性高,效果明顯。
(8)肌腱母細胞擴展資料:
這是使由於種種原因受傷的皮膚變得年輕的一種新的療法,在歐洲和在日本等亞洲國家已經利用得比較活躍。將自體血液用離心機分離後,採用分離出來的血漿下端富含血小板的部分。被活化的血小板分泌出生長因子並導入幹細胞後,刺激周圍的纖維母細胞,生成骨膠原或彈力素等彈性纖維,在附近造出新的血管組織。
由於其使皮膚再生,可獲得去除黑眼圈、皺紋、眼袋等全面的皮膚再生和恢復傷口、益於治療脫發的效果。
prp的最大優點是由於其採用自體血液,不出現過敏反應,或不存在注入其它合成物質的注射療法中常發生的副作用。
自體血小板除皺術(PRP)也稱作ACR,是利用你自身血液中的天然成分做為生長因子注射到你有皺紋的皮膚上,來讓你的皮膚細胞新生,使皺紋變得平整。這種天然的成分富含血小板、幹細胞和生長因子,存在於血液中的「高濃度血小板血漿」(PRP)中。
9、肌腱袖名詞解釋
肌腱袖,又稱肩袖(shouldercuff)或稱旋轉袖(rotatorcuff),是由起於肩胛骨止於肱骨上端的岡上肌、岡下肌、小圓肌和肩胛下肌的肌腱構成,上述4塊肌的肌腱經過肩關節的上、後和前方時與肩關節囊緊貼,並互相連接形成一近似環形的腱板圍繞肩關節,對肩關節的穩定起重要的作用。
由於肩關節囊很鬆弛,肩關節周圍這些小肌的收縮,可保持肱骨頭與肩胛骨的關節面相接觸,此作用較為重要。
在組織學結構上,肩袖可視為3層構造,即滑囊層、中間層和關節面層。肩袖及其表面結構是由大束腱纖維、小束腱纖維和疏鬆結締組織構成。肩袖損傷的修復可分為外在修復方式(Ⅰ型)和內在修復方式(Ⅱ型)。
Ⅰ型修復是指肩袖損傷後依靠滑膜組織及血管增生來修復。病變區大量血管增生,滑膜長入,纖維母細胞形成大量膠原,通過纖維的編織來完成肩袖的連續性,此過程多發生在滑膜層。
Ⅱ型修復是指肩袖損傷後依靠腱細胞本身的分化來修復。一部分腱細胞演化為纖維母細胞,而另一部分細胞分化形成軟骨細胞,從而修復肩袖的損傷,此變化多發生在肩袖的中間層和關節面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