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踝及足趾檢查是怎樣的?
腳的結構是由脛、腓骨下端,距骨、跟骨、舟骨、骰骨,第1、2、3楔骨,5個跖骨,14個趾骨以及附著的韌帶和肌腱組成。
視診:足弓的變異。由於骨關節的結構形成內、外側縱弓和橫弓,內側縱弓明顯,外側不顯。足負重以內側縱弓為主,其負重區為跟骨和第一跖骨頭。當縱弓下陷或足外翻時,出現扁平足畸形。相反,由於足底內在肌肉和筋膜攣縮,形成高弓足。
畸形。常見的腳畸形有馬蹄高弓足、馬蹄內翻足、外翻足、跟骨趾外翻、爪狀趾等。
腫脹。踝關節。以前後方腫脹為主,皮膚皺紋消失,可有波動感;距跟關節:以踝下兩側為主;中跗關節。表現在足背;足底腫脹屬局部軟組織腫脹;足後跟部腫脹多屬跟腱炎、滑囊炎,骨質增生等。
胼胝或潰瘍。胼胝為肥厚的角化皮膚,常因足畸形後非負重區變為負重區而來。胼胝中央區常因缺血壞死脫落而形成潰瘍。足跟潰瘍多屬神經營養性的,跟趾附近潰瘍可因痛風而來。
趾甲顏色白色為嚴重缺血,青紫色為靜脈迴流受阻。
觸診:壓痛點常見的壓痛點除關節間隙外,多在骨端和肌腱附著區,如內、外踝及下方的側韌帶,舟骨內緣,跟腱附著區,第5跖骨基底,足底跟部,第1、2、3跖骨頭處。
腫脹區多有壓痛,檢查有無波動或屬實質感。軟性組織常屬滑膜、腱鞘病變,硬性者為骨病變。
背和脛後動脈的檢查在足背相當於舟骨和第2楔骨處可觸及足背動脈搏動,在內踝後方可觸到脛後動脈搏動。不能肯定時,為了了解血液循環情況,可按壓趾甲,觀察放鬆後趾甲顏色恢復的速度。
活動:被動活動踝關節以屈伸為主,中立位為0度,背屈20度至30度,跖屈40度至50度。距、跟和中附關節,以內、外翻為主,前者約30度左右,後者僅15度左右。足趾活動以伸屈為主。
跟腱攣縮時,為了區分腓腸肌為主或比目魚肌為主,可對比在伸膝位和屈膝位足下垂的角度。若屈膝位下垂角度明顯減小,說明腓腸肌攣縮為主。
主動活動檢查肌力。由於某組肌肉麻痹,另組肌肉表現代償性活動,可能反而加重畸形。例如脛前肌麻痹時,伸長腱代償性背屈活動,使趾關節過度背屈,將第1跖骨頭向足底壓迫,形成馬蹄高弓畸形。有時腓骨肌腱在踝關節主動伸屈活動時,發生向前滑動現象。
2、關節及肌肉檢查有哪些步驟?
①視診。
首先應該觀察病人的整體,包括骨骼發育、肌肉狀態、身體姿勢、步態等,然後針對患部畸形、腫脹、皮膚情況,如顏色、瘢痕、創面、分泌物等仔細觀察。
身體姿勢:冠狀面觀。病人直立時,脊柱呈一條直線,雙肩和胸部對稱,兩髂棘連線與軀干垂直,雙下肢靠攏,大腿呈輕度內收,髕骨向前,足跟直立,足平地面,內側顯足縱弓,懸起。姿勢異常時有下列表現:脊柱側彎。根據原發部位、范圍和程度不同。在頸胸段可見斜頸、雙肩高低不對稱、顱面變形等。在中胸段和胸腰段,除少數極嚴重者外,常代償較好,即胸廓畸形明顯,而頸和骨盆仍近乎正常體位。在胸腰段,胸廓和骨盆皆傾斜,下肢不等長;骨盆傾斜。一側髂前上棘高於另一側,可因脊柱側彎、髂內收或外展畸形,或下肢不等長所致;下肢畸形。如膝內外翻畸形、足內外翻畸形等;
矢狀面觀。軀干呈4折曲線,即頸前突、胸後突、腰前凸和骶後突。雙下肢直立位,由乳突作一垂線,通過肩外側、胸側中線、髂嵴中部、股骨大轉子前、髂外側中線,達外踝前方。姿勢異常可有下列表現:駝背。胸後突曲線加大。腰前凸代償性加大;閃腰。為胸陷腹挺姿勢;腰前突加大。駝背、閃腰、髖屈曲畸形,皆引起腰前凸代償性加大;腰前凸消失或後凸。與腰前凸相反的姿勢;下肢畸形,如膝關節屈曲或反屈、畸形、足馬蹄、高弓、仰趾、跟足畸形等。
步態:雙腿走路時,總是一條腿離地,另一條腿負重,相互交替,軀干即向前移動。離地的動作稱擺動期,負重的動作稱負重期。
擺動期。先靠髖和膝關節屈曲足尖離地,然後膝關節伸直,軀干向前移動,足跟向前著地。髖關節由屈曲位轉向近伸直位,同時由於骨盆的扭轉,髖關節呈輕度內收或外旋位。
負重期。由足跟著地到足尖離地的動作中,足由近中立位轉向跖屈,膝關節保持伸直位,髖關節由近伸直位轉向過伸,同時由於骨盆的扭轉,髖關節呈外展內旋位。
步態異常。即所謂跛行,根據髖、膝、足的畸形和下肢肌肉麻痹的范圍和程度,表現出不同的形態來。
②觸診。
檢查者以手指按壓病變部位,尋找壓痛點,了解腫塊的大小形態、軟硬度、與皮膚和骨骼的聯系等,對腫脹部位,檢查皮膚溫度,有無可凹陷性水腫和波動感等,以及對肌張力、肌腱滑動、關節摩擦、骨折端異常活動的檢查。
③叩診。
很少使用這種方法,有時為了判斷骨骼有無損傷或疾病,以資區別軟組織病變,可用此法。如沿下肢軸線叩擊足跟,或輕叩骨突如棘突、掌骨頭、大轉子等處來尋找壓痛點。
④聽診。
當關節主動或被動活動時,可聽到一些聲音,如膝關節盤狀軟骨和肥厚肌腱摩骨突的彈響,肌腱通過肥厚腱鞘和粗糙關節軟骨面相互摩擦的捻發音。有時可用聽診器檢查腫塊有無血管雜音,或干骨端聞聽由另一骨端輕叩的骨傳導音,骨折時此音明顯減弱。
⑤關節活動。
主要指被動活動,了解各關節的活動范圍,如屈曲、伸直、外展、內收、旋轉等方面的角度。
⑥肌力。
通過各關節的主動抗阻力運動,來檢查各組肌群有無麻痹,並分為6級分類判斷肌力。
0級:完全麻痹。
1級:肌肉微動。
2級:無地心引力運動。
3級:抗地心引力運動。
4級:次於正常。
5級:正常。
⑦測量。
軸線的測量:上肢屈曲時,手正對肩,而伸肘時,上臂與前臂並非直線,後者橈側,在肘部形成10度左右的「攜物角」。下肢也非直線,膝關節有10度左右的外翻,小腿本身輕度向內側彎曲。下肢正常軸線的測量是由髂前上棘,通過髕骨中線,達足趾和二趾間隙,連成一條直線。下肢畸形如膝內、外翻時,軸線即變位。
下肢長度的測量:尺量法。病人平卧,雙腿並攏,由髂前上棘達足內踝的距離可代表長度;墊高法。對下肢不等長病人,在站立位,用不等厚度類似的鞋底形狀的木板,墊高短腿,使兩側髂前上棘在同一高度。所墊木板厚度即等於腿短的長度。
四肢周徑的測量:選擇肢體腫脹或萎縮明顯的部位,用皮尺測量周徑。再於同一水平位測量健側周徑,以資對比。
關節活動范圍和畸形角度的測量:用各種類型的角尺來測量關節的活動范圍。一般以肢體伸直位為起點,皆按0度計算,僅踝關節由90度位按0度位計算,另外前臂以中立位為0度。
根據病情,有些固有的體征,可用特殊體檢的方法顯示出來。如X線、CT、MR等檢查。
⑧神經系統檢查。
對骨科病人來說,主要了解脊髓和周圍神經的功能障礙,通過感覺、肌力、反射等檢查進行判斷神經有無損傷等。
⑨頸椎檢查。
視診:有無斜視、有無後突等畸形。急性病人常以手托下頜,頸呈僵硬狀態。疑有頸椎結核時,須讓病人張口檢查咽後壁有無膿腫。
觸診:沿棘突、棘間和椎旁肌群尋找壓痛點、肌痙攣和腫脹等。在鎖骨上窩作同樣檢查。有時按壓痛點引起肩胛內緣或上肢放射痛。在定位上,頸2頸7和胸1棘突顯著,下頜角平頸3,甲狀軟骨上緣平頸5椎,可作參考。
活動:作前屈、後伸、側傾或旋轉活動,觀察有無不對稱性受限,即某幾方面較好,另幾個方面較差,或均勻受限或僵硬。正常屈頸時,下頜角可觸胸骨,後伸時可望天花板,側傾和旋轉都有60度在右的活動范圍。
⑩腰背部檢查。
腰背部包括肋骨、胸椎、腰椎、骶椎和髂骨大部,有胸肋關節、椎間關節、腰骶關節、骶髂關節,以及附著其上的韌帶和肌肉等軟組織。
視診:一般在站位和坐位檢查,觀察姿勢有無異常,如脊柱側彎或傾斜、駝背、腰前凸增大或相反減少(平腰)、骨盆傾斜等。注意棘突後凸的局部成角畸形,常屬椎骨破壞後遺現象。肩胛骨和肋骨的位置變異或畸形,可繼發於脊柱側彎或胸腔內疾病,也可能是本病疾患如高肩胛症、佝僂病、纖維異樣增殖症等。腰前凸的加大除為姿勢異常、代償胸椎或髖關節畸形外,也可能是腰骶椎本身的畸形,如水平骶椎、脊椎滑脫等;注意下肋與髂嵴縮短的現象。
常見的腰部軟組織腫脹,一為中線凸出的硬脊膜膨出,一為側方腰三角區的流注膿腫。有的背腰部不同表狀的咖啡斑點反映了神經纖維病變或纖維異樣增殖貫綜合征的存在。
觸診:在站位或俯卧位檢查,沿棘突、棘間、椎旁尋找壓痛點。肩胛骨相當於第2胸椎水平,肩胛骨下角相當於第7胸椎平面,第12肋與胸椎交角相當於第12胸椎,髂嵴連線相當於第3、4腰椎間隙平面,髂後上嵴連線相當於腰椎關節,而骶髂關節在髂後上嵴下方,相當於第2腰椎水平。下腰痛時,壓痛點多在位於腰骶髂三角區,有時臀部有反射點,該處可有壓痛。
檢查椎旁肌肉有無痙攣時,痙攣的骶棘肌較健側肥厚,且常有壓痛。有時發現索條和結節,為肥厚筋膜或痙攣的肌纖維。相當腰椎橫突處,可有壓痛和肥厚感,額似腫塊,但界限不清,乃因腰椎輕度側彎,凸側橫突向後外側突起所致。
叩診:有時為了尋找深在壓痛點,按壓尚不能引起,可用拳輕叩棘突。
活動:病人站立位,作前屈、後伸、側彎和旋轉活動前屈時棘突間距離應加大,腰椎應呈弧度彎曲。若前屈時,棘突間距離不變,腰椎直立位曲線不變,病人由髖關節屈曲,說明腰部僵硬。用角度尺測量各方向活動角度,也可作粗略估計,注意腰部僵硬和腰活動均勻受限、不對稱受限的區別。
有些畸形如脊柱側彎,在脊柱前屈時,表現胸廓不對稱的情況,更為明顯。
3、腕部疼痛是怎麼回事?如何檢查診斷及中西醫治療
腕部疼痛應該如何預防? 本病由於病因不明,故無有效的預防措施,主要是避免一些可能引起本病的因素。對已經患有本病的病人,主要是積極地進行護理。在炎症發生的時候,用冰敷處理,等到發炎不嚴重了,則再用熱敷。同時配合運動貼布貼扎,輔助肌腱的活動。急性急過後,要適度的按摩和活動,以免肌腱和周圍組織變硬。注意休息,不要受涼和勞累,進行膏葯,針灸理療,口服解痙止痛葯物等。 查看原帖>>
4、肌腱炎治療,
1、冰敷:
如果工作忙來不及去醫院,那麼就第一時間找一塊冰敷到痛的地方,可以止痛。
2、服用止痛葯:
如果有時間去醫院,可以用一些止痛葯物把痛止住。
3、熱敷、理療:
痛止住以後,可以再做適當的一些康復的熱敷、理療這些都是可以的。
4、打封閉針:
腱鞘炎反復的發作,總是痛、無力,手指的活動被卡住不能正常的活動,就要考慮是不是做一下封閉。但是這種情況下,應該在專科醫生的指導下進行。
我們常說的橈骨莖突的腱鞘炎,這個地方打封閉還是要小心,因為它下面就是骨面,有一些打了以後,不但不好還有可能引起皮膚的萎縮、肌腱的壞死,這種可能性也是存在的。
5、微創手術:
如果說以上的方法都不能得到很好的解決,一個很小的微創手術也是可以幫你徹底的解決這個問題,那就是把卡住你肌腱的腱鞘挑開。
5、觸診實驗有哪些
肌肉是身體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動力輸出的核心要素。肌肉組織約占體重的%50,肌組織按其結構位置及功能可分為三種: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觸診主要涉及的是骨骼肌,因其受意志的支配而運動,故又稱隨意肌。每塊骨骼肌肉均跨過關節,其一端附著於關節近側的骨塊,而其另一端附著於關節遠側的骨塊。前者靠近軀干側稱為起點,後者遠離軀干側稱為止點,肌肉的起點活動度較小,故稱為定點,肌肉的止點活動度較大,故稱為動點。
肌肉起止點是軟組織訓練和治療躲不開的必修課
1肌肉觸診的要點
肌肉觸診難度較大,關鍵的問題在於肌肉對於外力刺激能夠產生主動收縮而加以保護。而且這種保護反應隨著刺激的強度的大小及刺激時間的久暫而表現不同。造成了肌肉運動的多樣性和復雜性。這就要求我們在做肌肉觸診時要注意以下幾點:1)手法的力度要由輕到重;2)手法的作用時間要均勻徐緩;3)肌腹肌腱區別對待;4)主動運動與被動運動結合。如果觸診的方法正確,可以觸摸到筋膜間隔包裹的肌束。
強大的肌肉會保證脊柱得到足夠好的保護
2肌肉觸診的內容
1)肌肉外形的觸診:肌肉的纖維排列結構有3種形式;一種是平行排列,肌纖維與肌肉的長軸平行或近似平行,這型肌肉包括許多呈帶狀、梭狀的肌肉如胸鎖乳突肌、菱形肌、腹直肌、肱二頭肌、半腱肌等,這類肌肉一般都跨過兩個關節,肌纖維較長但數目較少,主要參與一些動作的啟動,起速度杠桿的作用。常發生急性牽拉性損傷。第二種是傾斜排列,肌纖維與肌肉的長軸傾斜排列,狀如羽毛,故稱羽狀肌或半羽狀肌,或呈扇形而稱為扇形肌。如趾長伸肌、腓骨長肌、臀大肌等。這類肌肉主要功能是負重、維持姿勢、穩定肢體,一般跨過一個關節,起力量杠桿的作用。常發生慢性勞損性損傷或靜力性損傷。
了解肌肉的基本分型種類便於我們更快的掌握其功能特點
2)肌肉疼痛的診觸當感受疼痛的游離神經末稍受到傷害性刺激,可反射性的引起相應肌肉的急劇或持續收縮,即所謂的保護性反射。疼痛和壓痛發生在肌腹內。肌肉收縮造成肌肉內壓增高,肌肉等長收縮比等張收縮肌內壓增高更為明顯。研究發現肌肉的強力等長收縮引起肌肉內的小血管萎縮和肌纖維撕裂。如由損傷導致的頸肩部所有肌肉同時急劇收縮能引起伴有肌肉撕裂或無肌肉撕裂的肌內壓過度增高,結果產生一種慢性變化,引起痛性「肌炎」。肌肉勞損性局部疼痛引起的肌緊張是一種慢性反射性肌緊張。是患者在「不知不覺」的過程中形成的。它的特點是局部幾塊肌肉同時發生緊張,尤其是在維持姿勢的羽狀肌,半羽狀肌和扇形肌。與急劇肌肉收縮造成的肌肉拉傷迥然不同。當肢體處於靜力狀態時,持續性肌肉收縮會導致緊張性肌炎。等長收縮時,所有參與動作的肌肉同時收縮。不論肌緊張的原因是什麼,是由於精神緊張,還是由於不良姿勢,疼痛的原因是缺血。肌肉收縮時,肌內壓增高,血管被壓縮並阻斷肌肉的血循環,而收縮的肌肉還在做功,代謝產物堆積,組織缺血、缺氧,產生疼痛。眾所周知,劇烈的肌肉鍛煉能使肌肉疼痛。停止鍛煉後,疼痛可持續數小時甚至數日。
髂骨,骶骨的半脫位易導致肌肉痙攣壓迫坐骨神經引發疼痛
3)肌肉緊張的觸診:實驗證明,肌肉強力收縮時,用高靈敏度的肌電圖儀能描繪出「疲勞曲線」,曲線顯示最大的自由收縮波幅減低,肌纖維不能鬆弛。後一現象據認為系肌肉細胞處於興奮或應激狀態之故。肌肉一旦全部收縮,自動的鬆弛便不能發生,因而肌肉處於持續收縮狀態,使肌肉高壓不能緩解。這種不間斷的壓力使缺血加重,並進一步產生代謝產物,後者進一步引起刺激,並進一步促進肌肉收縮,形成惡性循環。痛性痙攣是肌肉收縮的一種形式,由一個運動單元和附近其他運動單元同時放電引起,由脊髓興奮引起的可能性要大於周圍神經。持續拉緊受累的肌肉達到其最大長度,並維持兩分鍾以上,就能使疼痛減輕或消失。這是肌腱感受器(高爾基腱器)被拉長而產生中樞性反射,從而解除肌梭細胞的「負荷」,並使肌纖維鬆弛。肌肉收縮、舒張需要氧和血液清除其代謝產物,然而持續肌肉收縮反而切斷其自身的血供。在生理狀態下,每一收縮期後必須有一個舒張期。在舒張期血流經開放的毛細血管帶進新鮮氧,並清除聚積的代謝產物。交替的收縮和舒張能使肌肉活動無疼痛且不致於疲勞。而持續不間斷的肌肉收縮打破了這種正常循環,肌肉內氧化不全和代謝產物堆積,最終導致缺血性肌痛。缺血性肌痛的原因不僅是缺血,有刺激性的代謝產物,如H+、K+和乳酸聚積都能致痛。組織缺氧和代謝產物淤積的聯合作用使組織發生炎症,最終將導致肌肉和鄰近組織的纖維化反應,從而形成一種疼痛和功能障礙的循環。
6、病人的關節及肌肉觸診檢查怎麼做?
檢查者以手指按壓病變部位,尋找壓痛點,了解腫塊的大小形態、軟硬度、與皮膚和骨骼的聯系等,對腫脹部位,檢查皮膚溫度,有無可凹陷性水腫和波動感等,以及對肌張力、肌腱滑動、關節摩擦、骨折端異常活動的檢查。
2.叩診。
很少使用這種方法,有時為了判斷骨骼有無損傷或疾病,以資區別軟組織病變,可用此法。如沿下肢軸線叩擊足跟,或輕叩骨突如棘突、掌骨頭、大轉子等處來尋找壓痛點。
3.聽診。
當關節主動或被動活動時,可聽到一些聲音,如膝關節盤狀軟骨和肥厚肌腱摩骨突的彈響,肌腱通過肥厚腱鞘和粗糙關節軟骨面相互摩擦的捻發音。有時可用聽診器檢查腫塊有無血管雜音,或干骨端聞聽由另一骨端輕叩的骨傳導音,骨折時此音明顯減弱。
4.關節活動。
主要指被動活動,了解各關節的活動范圍,如屈曲、伸直、外展、內收、旋轉等方面的角度。
5.肌力。
通過各關節的主動抗阻力運動,來檢查各組肌群有無麻痹,並分為6級分類判斷肌力。
0級:完全麻痹。
1級:肌肉微動。
2級:無地心引力運動。
3級:抗地心引力運動。
4級:次於正常。
5級:正常。
7、如何確定是肌腱炎
腱鞘炎最多見就是橈骨莖突腱鞘炎,橈骨莖突的位置是拇指根部,橈骨莖突在腕關節屈伸時是有窩的,叫鼻煙窩。出現以下症狀就有可能是腱鞘炎:
1、鼻煙窩往往有明顯壓痛,急性期的病人會有紅腫、疼痛,擠壓這個位置,病人會疼痛難忍;
2、腕關節屈伸或者握拳時,引起橈骨莖突腱鞘的疼痛;再重的病人,握東西時可能會引起握力下降;
3、橈骨莖突,摸著比較緊、比較硬。如果出現這些症狀就基本上可以確定是腱鞘炎。有時間的話還是要到醫院進行確診。
8、得了腱鞘炎能練舞蹈嗎
盡量不要練習跳舞蹈,患處可用熱療、按摩及充分休息3周左知右,一般用膏葯外敷,比如:
〖方多好〗,特別要減少引起道疾病的手工勞動。版 症狀輕微的可以通過推拿、針灸治療;嚴重的則需要進行手術。
要多注意休息,注意勞逸結合,盡量先不要跳舞。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