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肌腱 > 手指肌腱變形

手指肌腱變形

發布時間:2020-08-11 20:12:01

1、手指變形了怎麼辦?該如何治療?

手指變形屬於類風濕關節炎,由於類風濕侵襲關節部位導致手指關節變形,而且還會出現關節部位有梭形腫脹,遇涼後或勞累後疼痛、變形程度會加重。應對手指變形,平時要避免關節處於變形的位置,要保持一種正確的姿勢。還要減少工作或是日常生活中體力的消耗。此外,用葯治療也是很有必要的。可使用玉林雲香精,該葯為玉林「壯葯四寶」之一,具有祛風除濕、活血止痛的功效。建議每天用雲香精在患處按揉擦2~3次,每次揉擦3分鍾左右,使葯水得到充分滲透,如此可活血化瘀、消腫止痛,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

2、手指指骨變形預示著什麼?

指關節畸形最常見的原因是類風濕引起的.可以去醫院查下類風濕因子和血沉.開始往往是關節局部比較輕微的酸痛和僵硬,病情交替地緩解與復發,逐漸加重,常伴有倦怠乏力、食慾減退、發熱、貧血、體重減輕等全身症狀。 以下可參考 (1)關節炎的臨床表現: ①晨僵現象與關節僵硬:所有類風濕病人都有這種表現,是重要的診斷依據之一。其特點是於早晨或睡醒後出現關節僵硬,活動不靈活,嚴重時可有全身僵硬感,起床後經活動或溫暖後,即覺緩解或消失。晨僵現象表明類風濕病變在活動,晨僵持續時間的長短與病變嚴重程度是一致的。晨僵常伴有肢端或指(趾)發冷和麻木感。晨僵可分為三度:a.輕度晨僵:起床活動1小時內晨僵緩解或消失;b.中度晨僵:起床後活動1~6小時內晨僵緩解或消失;c. 重度晨僵:起床後6小時以上,晨僵緩解或消失,或終日晨僵。 ②關節腫脹或疼痛:這也是幾乎所有類風濕病人的必備症狀。絕大多數病人是以關節腫脹開始發病的。腫脹是由關節腔內滲出液增多及關節周圍軟組織炎症改變而致,表現為關節周圍均勻性腫大,手指近端指關節的梭形腫脹是類風濕病人的典型症狀之一。關節疼痛的輕重通常與其腫脹的程度相平行,關節腫脹愈明顯,疼痛愈重,甚至劇烈疼痛。由於劇疼,當別人伸手去觸摸他的關節時,病人就用手擋起來保護或回縮。若讓其主動活動關節,有時還可勉強地伸屈。臨床上要注意有無自發痛與活動痛。自發痛即關節不活動時或在安靜自然位置狀態下也痛,有時甚至從睡眠中疼醒,這表明病變發展較快或急,且較嚴重;活動痛即當活動關節時才覺疼痛,這表明關節炎症比較輕或趨於緩解。 類風濕關節痛的特點是活動後減輕,休息後剛開始活動時又加重,如久坐後站立起步和行走則困難,病人常「坐下起不來,起來坐不下;手指與肘屈曲過久以後,剛伸直時疼痛加重。 」但這些現象經活動片刻後即減輕,逐漸活動自如,走路的步伐也可加快。關節晨僵和腫痛嚴重時,病人部分或全部喪失自理生活的能力。關節痛在早晨、夜裡和陰天下雨、寒冷、受凍尤其是感冒時加重。 檢查時可見關節腫脹,局部多半不紅,呈皮膚本色;也有發紅或微紫的,這多見於小兒的足 FDA3 或手指關節腫脹時。關節觸之發熱,觸疼或明顯壓疼。關節積液時有明顯的波動感,尤以膝關節明顯。關節腫脹在四肢小關節最易檢查出來,而肩髖關節腫脹卻不易查出。 ③受累關節:類風濕病可累及人體全身187個滑液關節的任何一個,包括構成關節的滑膜、軟骨、骨及肌腱韌帶、滑囊、肌膜都可受到侵犯。常見受累發病的關節是指趾、 FDA3 、踝、腕、肘、膝、髖、顳頜、胸肋、頸和肩。有人統計,約有30%的病人首起發病的是指關節;26%的病人首起發病的是膝關節;10%的病人首起發病的是腕關節。類風濕起病時多為1~3個關節,以後受累關節的數目絕大多數病人為4~10個以上關節。據記載,類風濕極少侵犯遠端指、趾關節。 ④關節炎轉移:即關節炎從一個關節發展到另一個關節,有以下三個特點:a.遊走性:早期關節疼痛(無腫脹)的遊走性比較明顯,遊走間隔期比較短,多半在1~3天,很少超過1周。一旦關節出現腫脹後,則腫脹在這個關節上持續的時間較長,首先發病後的第一個關節腫脹多半持續3個月至一年以上,這一點是區別其他關節炎的重要特徵。第一個關節腫脹發病後,多半經1~3個月才能轉移到另一個或另一對關節,即關節腫脹的遊走間隔期在1個月以上,這是區別於其他關節炎的另一重要特點。此後,關節腫痛象「接力賽」一樣,這個腫痛還未消失,另一個或幾個關節又開始發生腫痛;b.對稱性:關節炎的遊走(轉移)經常是對稱性的,除早期遊走性疼痛之外,關節痛很少是非對稱的。單關節炎少見;c.相互制約現象:第一個關節腫脹轉移到另一個關節之後,該(第一個)關節的腫痛較快(1~3天)減輕,數周至數月後可全消退,而新發病的關節腫痛漸趨嚴重。 ⑤關節摩擦音:類風濕的關節炎症期,運動關節時檢查者的手常可感到細小的捻發音或有握雪感,以肘、膝關節為典型,此表明關節存在炎症。有的關節炎症消退後,活動關節可以聽到或觸到嘎嗒聲響,這在指和膝關節、髖關節最明顯,可能是類風濕伴有骨質增生所致。 ⑥關節功能與活動受限:在早期,關節發生腫脹時,多數病人因劇痛不敢活動,關節功能受到限制,一般來說關節活動受限的程度與炎症程度相一致。晚期關節活動受限,主要由於關節強直和各種畸形所致。關節強直和畸形的程度與是否得到及時正確的醫療指導、是否注意功能鍛煉、病情進展的快慢等因素有關。關節功能嚴重障礙時,病人部分或全部喪失生活自理的能力或卧床不起,病人翻身、起床、穿衣、結解紐扣、梳頭、刷牙、拿碗拿筷、吃飯、洗衣、彎腰、行走都發生困難。 常見的畸形有「類風濕手」、「類風濕足」等。類風濕手的畸形特徵為:a.鵝頸畸形:掌指關節屈曲,近端指關節過伸和遠端指關節屈曲,從側面看手指的形狀很象鵝的頸部;b.扣眼畸形:近端指關節屈曲,遠端指關節過伸,手呈扣眼狀;c.鰭形手:初起僅見掌指關節與近端指關節梭形腫脹,以後逐漸向尺側偏斜,形如魚鰭,嚴重者可向腕關節發展。類風濕足的畸形特徵為跖趾關節半脫位及 FDA5 趾關節外翻,以及向腓側偏移和跖趾關節偏向跖側,可引起嚴重的疼痛及步行困難。 (2)關節周圍病變 ①類風濕皮下結節:多見於類風濕高度活動,血沉持續增快和類風濕因子陽性時,是確定類風濕與判斷病變活動的標准之一。類風濕皮下結節的發病率為5%~25%,其大小約為0.2c m~3cm,猶如扁豆、花生米、胡桃,呈圓形或卵圓形,通常如骨樣堅硬,無痛,可活動。其數目一至數十個不等,多見於關節周圍,尤其是肘關節鷹嘴處、腕關節、指關節伸側。另外,全身的結締組織均可出現。 ②關節附近肌肉萎縮及肌無力:關節附近的肌肉萎縮和肌無力出現的速度較快,有的於10 ~12天即可發生,數周後多半是明顯的,並以伸肌萎縮為著。肌萎縮常伴有疼痛、灼熱感、僵硬、無力、知覺過敏或減退、肌肉緊張或壓痛。肌無力常表現為握力減退,兩下肢行走不能持久、發軟或膝有突然跪倒現象。因此,臨床上將雙手握力和步行時間作為治療效果的指標。在肌萎縮的基礎上,會發生肌硬化和攣縮。由於肌萎縮、攣縮和關節脫位,致使指、趾或四肢關節向外側偏位。 ③骨受累:類風濕病人可發生股骨頭和其他部位的骨無菌(缺血)性壞死,嚴重時可導致殘廢。類風濕嚴重的骨質疏鬆,常引起骨痛、關節活動受限、自發性骨折

3、手指肌腱受傷怎麼恢復

肌腱受傷的患者.過早鍛煉其實是不可能的,因為你還在被固定,而且肌腱的血供不象皮膚和肌肉那麼豐富,生長也比較緩慢,當皮膚長好的時候,它才剛長一點,所以不能太早鍛煉. 術 後固定手指保持於肌腱鬆弛的位置。術後2周拆皮膚縫線,術後3周開始輕度活動關節,6周後即可正常功能鍛煉。過早活動可造成肌腱斷面分離或斷裂,過晚活動易發生粘連。術後消炎是有必要的,可以不再服用其它葯物,平時多喝一些骨頭湯吃一些有營養的食物就可以,不要吃辛辣和帶刺激性的食物,再一個少吃羊肉和鴨肉等發物。 詳細說一下石膏固定後伸肌腱的功能鍛煉:屈腕關節30度,盡量握拳到位,然後在保持指間關節屈曲的情況下伸掌指關節,每次盡量達到正常位置,不要怕疼,實在達不到可以用另一隻手幫忙,不要暴力,盡量做到柔和,持續。每次屈伸算一組,初期每天30-50組就夠了。 如果能練開,不會留什麼後遺症,最多就是掌指關節背伸不到位,對生活不會有太多影響。

4、手指肌腱損傷會影響手指彎曲嗎

一般不會影響彎曲,而且造成的後果就是只能彎曲缺不能伸直,肌腱損傷可以慢慢恢復,但是斷了的話就不好辦了。

5、看看我的手指肌腱鍛煉情況,很困惑!

恩,明白你的情況首先聲明可以不要你的分,
有點粘連問題不大,主要是看你的鍛煉了,關節現在伸不直視正常,因為你的時間太短了啊,我手曾經斷的是五根肌腱如果一切恢復正常時間大概是4各月左右吧才可以自由活動呢,你才48天 ,還有鍛煉的要講究方法,你最好少用鍵盤因為你用鍵盤打字的時候手指一直是彎曲的對恢復有百害而無一益,受傷的手要經常上翹注意力度,必要時候可以用你沒受傷的手 幫助往上抬抬 一定注意力度,要不容易再次拉斷肌腱,每天經常做 握緊拳頭,然後迅速上翹的動作 要不厭其煩的努力啊 ,堅持一段時間效果顯著~!

6、如何判斷手指肌腱斷裂是完全性的還是不完全性的?

手指肌腱分為指伸肌腱和指屈肌腱
指伸肌腱位於指背,手指是否能伸直及伸直力量說明該肌腱是否斷裂或部分斷裂;
指屈肌腱位於指腹,有指淺屈肌腱和指深屈肌腱兩條,指淺屈肌腱主觀全指彎曲,指深屈肌腱主管末節彎曲,指腹損傷一定要鑒別指淺屈肌腱斷裂還是指深屈肌腱斷裂,因為手術僅修復指深屈肌腱,而必須放棄指淺屈肌腱,保證末節彎曲帶動全指,而不形成鞘管內指淺、深屈肌腱粘連而全指無法屈曲。

與手指肌腱變形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