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肌腱 > 肌腱斷了是怎麼接上的

肌腱斷了是怎麼接上的

發布時間:2020-08-05 15:27:43

1、肌腱斷了不接會怎樣?

病情分析: 你好,肌腱在人體中的作用相當於你拉車用的繩子,如果斷了,肯定力量就不能傳達到需要動作的部位。如果不接,會造成關節不穩,肢體畸形。如果肌腱再次發生斷裂,疼痛應該比初次有所減輕,但是依然會腫痛,患肢活動不良,會有各種畸形。

2、肌腱斷裂怎麼知道接沒接好

肌腱主要起牽引作用,從而帶動骨骼的活動而產生動作,如果肌腱完全斷裂就會出現牽引作用喪失,部分斷裂會出現力量下降。<br><br>1、根據手術後相應功能的改善程度可做初步判斷。
2、完全康復後如果還是出現功能喪失應考慮手術失敗或相應神經受損。

3、肌腱斷了接上以後多久能恢復?

如果要恢復得和以前一樣至少要6個月,而且還是要在一直堅持鍛煉的情況下,每天至少3小時,一周至少5次 要看你有沒有神經損傷了,如果有的話那就比較麻煩了,那永遠都不可能恢復到以前的狀態,不過只要不是開放性骨折一般是不會傷到神經的,你是一點都不能動還是只是活動受限哦,如果是一點都不能動又沒有感覺的話那就要做神經電試驗了 治療骨折的最終目的是使受傷部位最大可能、盡快地恢復正常功能。治療骨折有三大原則:復位、固定和功能鍛煉。 一.復位 (一)骨折早期復位 可使骨折修復順利進行。復位的方法有手法復位和手術復位兩類。如果過長地拖延復位時間,就會造成骨折復位的困難。 骨拆復位是治療骨折的首要步驟,所以,對每一個骨折,原則上應爭取解剖學對位,而對某些骨折,復位時有一定困難,雖未完全恢復到解剖位置,但骨折癒合後,不影響該傷肢的功能,稱功能對位。在治療骨折時,要重視傷肢功能恢復,而不能片面地、機械地強求解剖學的復位。 若傷肢局部腫脹嚴重,甚至形成皮膚水泡,復位更加困難。此時仍應力求爭取骨折復位,如果消極等待腫脹消失,往往延誤復位的時機。 遇到傷員處於昏迷、休克狀態,或合並內臟、顱腦等損傷時,則先要集中力量進行搶救,待全身情況穩定以後,才可以進行骨折復位。 (二)復位的標准 一般說來,骨折復位應爭取到解剖學對位,或接近解剖學對位。但臨床實踐中,由於骨折部位、骨折類型、傷後骨折的腫脹程度、復位時設備條件和復位者技術水平等不同,應根據具體情況,盡最大努力使患肢得到最好程度的恢復。以骨折修復後不影響病人肢體的功能為原則。 1.上肢:肱骨骨折,較多的縮短畸形和側方移位,略超過5°~10°的成角,對患肢功能影響都不大。尺撓骨骨折要求較嚴。側方移位不可超過50%,成角畸形在5°~10°以下時,對前臂旋前、旋後功能影響不大。尺撓骨必須同時整復。 2.下肢:下肢骨折縮短應不超過2cm為宜,過多的縮短,會出現破行,日久會引起髖部和腰部疼痛。旋轉移位,應盡力矯正,下肢的內旋或外旋,均會影響下肢行走的步態。 3.兒童:兒童骨折整復要求較寬,一般15°以下成角及旋轉畸形,以及輕度的縮短或側方移位,在兒童發育中,均可靠強大的塑形能力得到代償,日後可無明顯功能障礙。 4.關節內骨折:關節內骨折,骨拆線經過關節面者,復位要求較高,應爭取解剖學復位。關節內骨折,手法復位不能達到較滿意的解剖學復位者,則應酌情考慮手術復位內固定。 (三)復位的方法 1.手法復位:治療骨折方法中,手法復位應用最廣泛,也較安全。復位後,必須認真地檢查患肢骨折部的外形、長短,是否已恢復正常。在給予適當有效的外固定後,進行x線透視或攝片,以確證復位結果。如復位不良,根據需要,再予以矯正。 2.牽引復位:牽引既可用為復位的方法,又是維持復位的措施。主要用於手法牽引不能復位、或復位後不穩定的骨折。 3.切開復位:是骨折不癒合的重要原因,應慎重選擇,必須嚴格掌握適應證,防止濫用。如下幾種情況可做為切開復位的參考指征:①累及關節面的骨折,手法復位不能達到關節面良好對位者。②骨折後,因附著在骨片上的肌肉收縮,使骨片移位,不易對合者。②骨折端剪式傷力大,血液供應差,骨斷端需要嚴格固定才能癒合者,如股骨頸囊內骨折。④骨折斷端間有軟組織如肌肉、肌腱、骨膜、神經等嵌入,手法復位失敗者。⑥一骨上有多段骨折,手法復位困難者。⑥長骨骨幹不穩定性骨折,手法復位不滿意,又不宜應用牽引方法治療者,而用內固定又有較好的療效。⑧骨折伴有肢體主要血管斷裂,治療中應首先重建骨支架者,如部分性和完全性肢體斷離。⑨骨折不連接或發生畸形癒合,功能恢復不良者。 二.固定 合適有效的固定,是骨折癒合的關鍵之一。它可繼續維持骨折復位後的對位對線,又可以防止不利於骨折癒合的剪力旋轉力和成角的活動。常用的固定方法有兩類,骨折復位後,用於傷肢外部固定的為外固定,有小夾板、石膏綳帶、持續牽引等。骨折復位後,用於傷肢內部的固定為內固定,有螺絲釘、鋼板、三刃釘、髓內針等。內固定後,常需藉助外固定作短期或長期的協同固定,使療效更為確實。 三.功能鍛煉 早期合理的功能鍛煉,可促進患肢血液循環,減少肌肉萎縮,保持肌肉力量,防止關節僵硬,促進骨折癒合。所以,被固定的肢體,均要作適當的肌肉收縮和放鬆鍛煉。對於沒有固定的關節,應及時鼓勵病人作主動的功能鍛煉,當骨折端已達臨床癒合就逐漸加強負重鍛煉。 臨床上功能鍛煉有兩種形式:主動運動與被動運動。 (一)主動運動 是功能鍛煉的主要形式,根據病人的活動能力,在不影響骨折斷端移位的前提下,盡早進行肌肉收縮放鬆運動及未固定關節的各向運動,來促進血液循環,增強體質,減輕創傷對全身反應,防止關節僵硬,因此主動運動應自始至終貫串在整個骨折修復過程中。具體可分為兩個階段: 1.第一階段:骨折l一2周內斷端雖經整復,但不穩定,偶而伴有輕度側方移位或成角畸形的殘余,此時骨折並發的軟組織損傷尚需修復,局部疼痛,肢端腫脹仍存在,因此鍛煉主要形式是通過肌肉收縮放鬆運動及在不影響斷端再移位的情況下,進行上下關節屈伸活動,以幫助血液迴流,促進腫脹消退,防止肌肉萎縮,同時也通過肌肉收縮和舒張使壓力墊效應力增強,對穩固斷端和逐漸整復殘余畸形有一定作用。例如尺、撓骨雙骨折,經復位固定後,即可進行指間關節、指掌關節的屈伸鍛煉,手指內收外展,肘關節屈伸和肩關節屈伸、內收外展、旋轉等鍛煉。 骨折2-3周後肢體腫脹疼痛已明顯減輕,軟組織創傷已基本修復,骨痂開始形成,斷端初步連接,除加強進行肌肉收縮與放鬆運動外,其他關節均可逐漸加大主動活動度,由單一而到幾個關節的協同鍛煉,在牽引架上的病人,也可通過肌肉收縮、放鬆和身體其他部位的運動來帶動患肢的活動。 2.第二階段:此時骨折已達到臨床癒合標准,外固定和牽引拆除後,除了固定期間所控制的關節活動需繼續鍛煉修復外,某些病人由於初期鍛煉比較差,固定拆除後,還可能存在關節粘連、關節囊攣縮、肢體水腫等症狀,那麼必須繼續鼓勵病人加強功能鍛煉,配合中葯外洗和推拿來促進關節活動和肌肉力量的迅速恢復。另外,還可據病情需要適當配合物理治療,但應仍以主動鍛煉為主。 (二)被動運動 1.按摩:適用於骨折斷端有腫脹的肢體,通過輕微按摩幫助腫脹消退。 2.關節被動活動:骨折固定初期,少數病人因懼怕疼痛不敢作主動鍛煉,宜在醫務人員幫助下進行輔助性活動,促使病人更好地作主動鍛煉。對早日消除腫脹,防止肌肉萎縮粘連,關節囊攣縮有一定作用,但操作時要輕柔,不使骨折再度移位和加重局部創傷。 (三)功能鍛煉注意事項 1.功能鍛煉必須在醫務人員指導下進行。 2.功能鍛煉應根據骨折的穩定程度,可從輕微活動開始逐漸增加活動量和活動時間,不能操之過急,若驟然作劇烈活動而使骨斷端再移位,同時也要防止有些病人在醫務人員正確指導下不敢進行鍛煉,對這樣的病人應作耐心說服工作。 3.功能鍛煉是為了加速骨折癒合與恢復患肢功能,所以對骨折有利的活動應鼓勵病人堅持鍛煉,對骨折癒合不利的活動要嚴加防止,如外展型肱骨外科頸骨折的外展活動,內收型骨折的內收活動,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的伸直活動,屈曲型骨折的屈曲活動,前臂骨折的旋轉活動,脛腓骨幹骨折的內外旋轉活動,橈骨下端伸直型骨折的背伸撓屈活動等都應防止。象你這單純撓骨骨折,沒有並非其它損傷一般去掉石膏後,都暫時不能活動,要通過功能鍛煉才能恢復,主要方法是屈伸腕和旋轉。只要堅持3月就能恢復。

希望採納

4、肌腱斷了 是怎麼接上的?

縫合接上。
只需要拆刀線就可以了。

5、斷裂的肌腱接上了嗎?大家幫幫看看,先謝謝!!!

用熱水泡15分鍾左右,然後再做鍛煉。鍛煉是唯一正確的途徑。 傷口處的硬結會慢慢恢復的。

6、斷裂的肌腱接上了嗎?大家幫幫看看,先謝謝!!!

你說的情況我也有。看圖吧不是斷裂,看看是和我的一樣嗎。是鍛煉的時間不夠,要練3個月左右的,握拳時向後向前用力鍛煉。我食指伸直也是不能和手背成一條直線。現在開工用力肌腱可能有點收縮,伸直也比原來高一點了,和中指一樣直。不要但心練吧。。                                                                              握拳不行就要另一隻手壓手指抓拳。壓到要感覺到疼痛 ,並在此狀態下堅持半分鍾以上,活動可重復做.手沒有力可用靡托車離合[刀仔}練或用抓小球練到有力時再用握力器練。肌腱斷裂在拆石膏當天開始功能練習。只要是積極鍛煉,逐漸加強鍛煉強度,練3個月左右能恢復9成以上。我30天拆石膏。拆石膏當天開始練習,功能練習.活動開始時,手指不會有動作,就像是手指不聽使喚,但堅持下去,就會發現每天都會有進步。多給自己信心。                                                                               .我原來拆石膏時手指和手背 [練到能握緊拳頭時] 也是不能向下彎曲的, 我握緊拳頭時手背和前臂慢慢拉開成90度,練習兩月才能拉開成90度的[我是說手自己用力給拉開成90度,不是另一手幫壓或掰}   握緊拳頭時手放在膝蓋上另一手抓住拳頭向後拉開就成要慢慢拉哦。 熱水浸泡時多按摸手。先練抓拳頭就是壓手指,能握緊拳頭時練向後伸也就是拉筋[肌腱},向後拉前臂和手背成90度.                                                                                                                                      用另一隻手幫壓,壓到要感覺到疼痛 ,並在此狀態下堅持半分鍾以上,活動後可重復做,每天分多組進行,多做握拳動作。練習也不要太大力,防止肌腱再次斷裂。活動前如用熱水浸泡傷手十五分鍾,做按摸。活動時也按摸效果會更好。{我是每天兩次,早上一次,下午一次}。注意防止燙傷。活動後肢體應該會變腫,這是正常現象.晚上睡覺時放手高些早上起就容易消腫,白天手也要放手高點,不然也會腫的。可用外用葯,練習前10天是很痛的,過了就沒有那麼痛了。每天你有多長時間就練多久,要多活動哦,休息後又練,,堅持練3個月不要鬆散練。一般練兩月就好得差不多,但不要鬆散一定要堅持3個月,練得好就沒有粘連的。練2月後晚上抓拳頭睡覺,白天握緊拳頭多做主動練力,就是手自己用力不要另一手幫。手晚上不要吹風。

7、肌腱斷了怎麼恢復!

同病相憐,不過你的比我好多了,我的是手掌背全部神經、血管、肌腱全部斷光了,現在剛好28天。你的現在綁著石膏,應該沒到第三周,因為醫院是第二周(13天-15天)拆線的,第三周拆石膏板的;你的如果是第一周,就是做完手術七天內,你不要去動它,因為在第一周剛剛接好,很容易發炎的,在第二周(手術七天後)你的手指頭可以輕微動一動了,並且另一個手輕輕幫它按摩一下,不要急也不要太用勁,每個手指頭輪流著來,力度以不要太疼為准 在第十天後,你可以用另一個手大力板病手的每個手指,記住(是往上板,就是往手掌面板,不是往下切記)這個很重要,第一次板可能很疼疼得你可能不敢板,但是你一定要板,自已不敢板可以叫醫生幫忙,不過醫生可能不會告訴你干嗎要這樣板,或者幫你的忙,甚至叫你自已不要去亂動。當然,除非你的紅包大大的。因為這樣板是有相當好處的,越早板越好的,是預防肌腱粘連的。因為是往手掌上板,是把肌腱放鬆;往下板,就是我們平常握拳,是把肌腱拉緊的。所以,安心的往上板,不用有任何擔心的,是不會弄斷肌腱的。往上板了以後,你可能感到你的手指更能動了,經常板它,按摩它,然後手指主動地活動,但是不要被動,被動只能往上板跟按摩。
到了第三周,第十四天後,你就要加大訓練力度了,但是,要在石膏板的保護下訓練,主動被動都可以。不要怕痛,要經常,力度還是以你自已疼的受不住為主。跟我同病房的病友,他也是肌腱斷,還沒有我的嚴重,他就是怕疼,住院期間,動都不敢動一下,也是給哪些醫生嚇到,叫他不要去動,結果他跟我大家出院時,我的手很靈活,他的呢像木頭一樣僵硬,我估計,他的手很有可能肌腱粘連了。以後可能要動第二次手術。哪些醫生干嗎不叫病人在住院期間去動?因為他們是手術醫生,他們的責任是手術成不成功,又沒有幫病人接好,他們可不管你會不會粘連,以後出了院會不會到回來重新做肌腱松解手術。可能他們巴不得你肌腱粘連呢好到回來再搞你一筆呢。他們但心的是你在住院期間弄斷了肌腱,怪到他們頭上,說他們沒做好手術。至於其它,他們可不管,除非遇到好醫生,又或者你的紅包大大的,他們就會叫你怎樣活動,怎樣預防粘連。
第三周後,就是拆了石膏板後,你就大膽的訓練吧,就像我一樣,經常用熱水泡泡,至於能不能恢復完全,我就不知道了,因為我的也才28天,我的就是訓練的早,所以在18天我就能在鍵盤打字了,現在我的還不能夠握拳,但是我的比你的嚴重多了,我的四根都斷光了,而且是在手背上。你的比我的好多了不用擔心的,你的在手腕上,不會有後遺症的,在功能上你的能恢復完全的,而我的就不一定了。
願上天保佑你我能完全康復吧。
還有,出院後叫你家人用田七(也叫三七)跟排骨煲湯給你喝,次數不限,因為你的手會腫,出院後訓練時可能更腫,而田七是散瘀消腫的。

8、筋斷了怎麼接..

肌腱縫合術
肌腱斷裂和缺損是常見病,多由於損傷或病變所造成。為恢復肢體、指、趾的功能,斷裂或缺損的肌腱均須及時予以修復。但幾乎所有修復後的肌腱均與周圍組織形成不同程度的粘連和關節活動障礙,這與局部的病理情況、手術操作技術、縫合材料、術後處理是否正確等有密切關系,必須予以重視。
[編輯本段]適應症
1.急性或陳舊性肌腱損傷和斷裂或缺損。
2.開放性損傷肌腱斷裂,凡在傷後8~12小時以內,污染不重,清創徹底,有完整健康皮膚覆蓋,可一期縫合肌腱。否則應延期或待傷口完全癒合後擇期修復。
3.因腫瘤或其他病變需要切斷或部分切除的肌腱,應予一期修復。
[編輯本段]術前准備
1.肢體和病區的水腫、炎症,即使是輕度的,也應積極治療,使之完全消退2~3個月後手術。
2.局部的較大和較硬的瘢痕應先切除與皮瓣修復,保症肌腱周圍有良好的血運和柔軟的疏鬆組織床。
3.在肌腱縫合前,對其支配活動的關節僵硬應先治療,給予理療和主、被動鍛煉,使之恢復有較大的活動度,才能手術和收到肌腱縫合的效果。
4.縫合材料要選擇反應小、拉力大、表面光滑的品種。一般以0.25~0.30mm直徑的軟性不銹鋼絲為最佳,多用於抽出鋼絲縫合。受力不大或直徑細的肌腱可用尼隆單絲縫合。細絲線縫合有一定程度的組織反應,多用於Bunnell埋藏縫合,但絲線必須能承受1~1.5kg的拉力。
5.准備細長的直圓針作縫合肌腱用。
[編輯本段]麻醉
縫合肌腱手術應在無痛條件下進行,才能保症縫合質量和效果。麻醉選擇根據縫合肌腱的部位決定。上肢多用臂叢麻醉,下肢多用腰麻或硬膜外麻醉,兒童則用全麻。
[編輯本段]手術步驟
(一)Bunnell埋藏縫合法(∞字縫合)
適用於肌腱兩斷端直徑相仿者。
1.體位、切口 根據縫合肌腱的部位選擇,要求肢體安放穩定,宜於手術顯露。切口宜稍長些。
2.肌腱近斷端縫合 先用止血鉗夾住肌腱斷端拉緊。取30cm長絲線一條,兩頭穿細長直針。在距斷端1.5cm處橫貫肌腱進針,抽出使兩側線等長,然後緊靠出針點旁側進針,斜向斷端交叉而對稱地穿過肌腱,如此交叉進針2~3次,最後在止血鉗近側3mm處穿出。繼之用利刀沿止血鉗近側大部切開肌腱,翻轉止血鉗以顯露斷面,同上法進針,自腱斷面內兩側對稱引出,切除肌腱殘端,拉緊縫線。
3.肌腱遠斷端縫合 同上法先用止血鉗夾住斷端,沿鉗的內面大部切斷肌腱,翻轉止血鉗,露出斷面,調整肌腱軸線與近斷端一致,在遠斷面選與近斷面縫線點相對應的位置斜向交叉進針距斷面3mm處引出,同樣斜向交叉對稱貫穿縫合2~3次,選一針橫穿到另針近旁,最後將腱斷端切下。
4.拉緊縫線,對合肌腱 先拉住一根縫線,另一手扶住遠斷端肌腱,將縫線拉直,以消除腱內縫線的鬆弛。再拉另一根縫線同樣收緊,使肌腱斷面密切相接 ⑼。
5.結扎縫線 將相鄰穿出的兩根線結扎,使線結陷入腱表面。線結是縫合的弱點,應該使之陷入腱內而受最低張力。
6.縫合皮下及皮膚。
(二)Bunnell鋼絲抽出縫合法
主要用於張力較大的肌腱斷裂的縫合。
3.體位、切口 同Bunnell埋藏縫合法。
2.肌腱近斷端縫合 同Bunnell埋藏縫合法。惟在第一針橫貫線轉角處穿過一根15cm長的鋼絲,對折擰旋數轉,穿三角針從近旁皮膚引出,待肌腱癒合後用以抽出縫合肌腱的鋼絲。
3.肌腱遠斷端縫合 將肌腱近斷面引出的鋼絲,經遠斷面相應點沿腱的軸線平行穿過2cm,然後自腱的淺面兩側穿出。
4.鈕扣固定 將縫好肌腱的針線順其縫合腱的方向從遠端的皮膚上引出,穿過多層小紗布墊和鈕扣的扣眼,拉緊鋼絲,使近斷端腱移向遠端,斷面密切對合,再將鈕扣反向壓緊,擰緊鋼絲固定。用細絲線縫合腱膜數針。
5.縫合 按層縫合皮下及皮膚。
(三)雙十字縫合法
此法操作簡單,節省時間,多用於斷肢、斷手再植,或病情需要盡快結束手術時。
1.體位、切口 同Bunnell埋藏縫合術。
2.縫合肌腱 用絲線先在近端肌腱上距斷面0.5~1cm左右處自淺面垂直貫穿縫合,將線越過斷面,在遠端肌腱等同距離處的側面橫位貫穿縫合;回至近端腱的側面橫穿縫合,再在遠端腱的深面作垂直貫穿縫合,自淺面引出,2線在腱內呈十字。
3.拉緊對合 逐步收緊絲線,使腱斷面緊密對合,結扎絲線,線結陷入腱內。
4.縫合 按層縫合
(四)魚口式縫合法
此法適用於肌腱兩側斷端直徑相差較大者。
1.體位、切口 同Bunnell埋藏縫合法。
2.腱斷端修整 將粗腱斷端作V形切除呈魚口狀,深0.5cm左右。在細腱斷端縫扎一根牽引線。
3.穿過肌腱 先用尖刃刀尖在粗腱V口底部中央斜刺由腱背側穿出,用蚊鉗夾住刀尖,隨刀片退出而穿出V口,分開擴大形成隧道適能容納細腱,然後,夾住細腱牽引線拉出隧道。在距隧道口近側0.5cm處另作一隧道橫貫粗腱,將細腱再自此拉過。
4.縫合固定 將細腱拉緊到需要張力後在兩隧道的中段各褥式縫合兩針固定兩腱,在粗腱外切除外露的細腱殘端,塞入粗腱內,縫合腱膜一針,保持表面光滑。最後,將魚口上下兩片縫在細腱上。
5.縫合 按層縫合皮下組織及皮膚。
[編輯本段]術中注意事項
1.分離、鉗夾、縫合肌腱時,應盡量注意無創技術。通過隧道的肌腱殘端要埋入腱內,斷端對合要緊密,縫線、線結均應陷入腱表面,盡量減少外露,以保持腱表面的光滑度和減少粘連。
2.肌腱周圍應有良好的血運和疏鬆柔軟的組織包繞,不能與骨相貼。瘢痕應予全部切除,皮膚缺損要用全厚皮瓣修復,不可游離植皮。
3.∞字縫合肌腱時,注意避免在交叉點穿過縫線而影響抽緊縫線。2根線應位於肌腱的各半,或同時2針交叉縫合圖5 ⑴。
4.肌腱兩斷端的縫線點必須相對應,還須注意軸向對合,避免旋轉,才能保持腱吻合口的嚴密對位。斷端進出針可用蚊鉗先夾住斷端,沿鉗壁大部切斷肌腱,旋轉蚊鉗以顯露斷面後即可從容操作;也可先切除殘端,引出一針線,用左手牽引該線,用中指抵住肌腱固定,然後縫第2針圖5 ⑵。
5.傷口要徹底止血,這是防止肌腱粘連發生的重要措施,必要時也可置膠皮片引流,24~48小時後取出。
[編輯本段]術後處理
1.術後固定肢體、指(趾)保持於肌腱鬆弛的位置。
2.術後2周拆皮膚縫線,用Bunnell鋼絲抽出縫合法者,6周後抽出鋼絲,抽出時要固定好近端肌腱,以免損傷斷端癒合。
3.術後3周開始輕度活動關節,6周後即可正常功能鍛煉。過早活動可造成肌腱斷面分離或斷裂,過晚活動易發生粘連。[1]

與肌腱斷了是怎麼接上的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