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肌腱 > 指總伸肌腱

指總伸肌腱

發布時間:2020-08-03 08:43:58

1、尺側腕屈肌,旋前圓肌,橈側腕屈肌,指淺屈肌,尺側腕伸肌,伸指總肌腱,正中神經斷裂,指深屈肌腱部分斷

一個半月後可以做肌電圖,從時間講,現在就可以做。斷裂的神經手術吻合只是為神經恢復創造了條件,但不能恢復神經,(神經不能恢復的原因是神經吻合術後神經吻合之處會形成新的神經終板),神經功能的恢復關鍵是神經纖維和神經細胞能不能再生穿過此神經終板,如吻合後神經不能興奮無力穿過此神經終板既為手術失敗當然也恢復無望。治療方案,治療恢復本病須採用中葯西復合增強改善神經受傷局部血液循環.軟化瘢痕預防粘連,增進微循環血供,並興奮激活術後神經穿越神經吻合終板獲得再生才能以支配肢體各種功能獲得早日康復。能否恢復的關鍵在於早期的治療。需指導請發詳細病歷,肌電圖為你指導.

2、太淵穴在身體的哪個部位

太淵穴
位置:仰掌、腕橫紋之撓側凹陷處。
經屬:手太陰肺經。肺之原穴,百脈之會。擊中後,陰止百脈,內傷氣機。
主治病症:
此穴的主治病症為:指壓太淵穴,對於腕部疾病有療效。該穴為人體手太陰肺經上的重要穴道之一
大陵穴兩手腕關節橫紋的正中兩筋之間的大陵穴
陽池穴【定位】在腕背橫紋中,當指總伸肌腱的尺側緣凹陷處。
【解剖】
下為腕背側韌帶,在指伸肌腱(橈側)與小指伸肌腱之間;布有腕背靜脈網、尺動脈腕背支的分支;有尺神經手背支、前臂後皮神經分布
間使穴腕橫紋上3寸
即你除拇指外餘四指拼攏放入腕橫紋上方中間是穴
郗門穴,位於手腕第一橫紋與肘關節彎曲處之間中間點

3、肌腱炎如何治療

肌腱和腱鞘是人體運動系統中的二種重要結構,二者之間的關節猶如"劍"和"鞘"。正常生理情況下,腱鞘除保證肌腱有效滑動外,還能分泌少量滑液營養肌腱。然而近來研究表明,腱鞘炎與肌腱炎則是二種不同的病理改變。腱鞘炎是肌腱在腱鞘內長時間的機械性摩擦而引起的慢性無菌性炎症,其病理改變主要是腱周組織出現炎性細胞。而肌腱炎則是一種肌腱本身的退行性疾病,其病理改變主要是組成肌腱的膠原纖維發生退變,常與年老、顯微損傷和血液損傷有關。至於腱鞘囊腫則是一種發生於手和足部的良性腫塊,其發病機理多數學者認為是關節囊或腱鞘中多餘的結締組織發生粘液樣變性所形成。
1.屈指肌腱腱鞘炎 本病多見於拇指、中指和環指,發病部位在掌骨頭相對應的屈指肌腱腱鞘起始部。當手掌握物時,腱鞘受到物體和掌骨頭的擠壓而損傷,腱鞘長期摩擦而逐漸形成狹窄,相對應的肌腱亦可變成梭形或葫蘆開膨大,肌腱滑動發生困難,手指屈伸時產生板機樣動作或彈響聲,故本病又稱為板機指或彈響指。本病治療早期可採用保守治療包括局部固定、理療、熱敷、中葯熏洗等。亦可腱鞘內注射類固醇類葯物,但注射時應注意無菌操作。一般每周一次,3~5次為一療程。如仍無效者,可考慮手術縱行切開狹窄腱鞘,必要時可縱物切除一小條腱鞘。術後24小時後練習手指屈伸活動。
2.橈骨莖突狹窄性腱鞘炎 腕部橈骨莖突骨槽與上方腕背側韌帶共同形成一骨纖維性管道,拇短伸肌腱和拇長展肌腱經過這一鞘管後折成一定角度,當拇指及腕部活動時,肌腱與鞘管摩擦而易產生腱鞘炎。如果同時存在鞘管內迷走肌腱,則更易產生腱鞘炎,本病女性多於男性,主要表現為橈骨莖突處局限性疼痛,有時可放射至手、肘、肩部、腕部及拇指活動時可加重疼痛,握拳尺偏試驗陽性。本病早期保守治療同前。保守治療無效者建議手術治療。術中注意探查拇短伸肌和拇長展肌腱兩個腱鞘。如有迷走肌腱,須切除之。術中還應注意勿損傷神經和血管,術後鼓勵早期活動。
3.肱二頭肌長頭腱鞘炎 肱二頭肌長頭位於肱骨大、小結節之間形成的結節間溝內。當肩關節活動時,此肌健即在溝內滑動和摩擦,過度活動可引起腱鞘炎。本病也可因肩袖損傷、鈣鹽沉著,肩關節內病變等累及腱鞘而造成腱鞘炎。本病多見於中年人,是肩痛的常見原因之一。多數學者認為是單一疾病,應與肩周炎分開。主要臨床症狀為肱骨結節間溝疼痛和肩關節活動受限,抗阻力屈肘和前臂旋後時疼痛加劇。早期治療除上述保守治療外,還應避免提拳重物及外傷。手術治療僅適用於個別病例。手術將肱二頭肌長頭切斷,遠端與肱二頭肌短頭縫合或固定於肱骨上端,效果很好,但肩部功能完全恢復需6個月。
4.肌腱炎 肌腱炎是肌腱組織內發生退行性改變,單純肌腱炎是跟腱和肱二頭肌腱等發生自發性斷裂的主要原因。其典型的病理改變包括肌腱細胞內細胞器減少,粘多糖和水分減少,膠原纖維直徑增粗和明暗帶增加。一般認為上述病理改變與肌腱內血供減少有關,上述病理改變結果導致膠原纖維的力學性能下降,最終導致肌腱發生自發性斷裂。臨床上常見的跟腱和肱二頭肌腱斷裂多發生於運動員和中年以上病人。對於急性完全性肌腱斷裂者,應予手術修補。而對慢性部分損傷者可予保守治療。
5.腱鞘囊腫 腱鞘囊腫臨床比較常見,好發於足部,多見於青壯年。囊腫一般發展緩慢,除局部腫塊外,很少有症狀,偶爾局部酸痛。個別囊腫發生於腕管或踝管內,可壓迫神經引起相應症狀。少數囊腫能自行消失,亦不再復發。多數囊腫可持續增大或存在,應予治療。早期可予保守療法,常用局部擠壓破裂或用針頭將囊液抽出後注射類固醇類葯物。保守治療無效者可予手術切除。
由於腱鞘炎、肌腱炎和腱鞘囊腫是臨床上運動系統的常見病、多見病,而且這些疾病與某些職業和操作技術有關,因此除對這些疾病予以有效治療外,還應注意防治結合,增加療效,預防復發。在防治這類疾病中應注意下述幾點:①局部制動,動靜結合。限制損傷的動作,鼓勵其他方面的動作。②局部注射類固醇類葯物,劑量及次數要適當控制,特別注意不要將葯物注射到肌腱內。③對於局部有細菌性炎症及有糖尿病和消化道潰瘍等疾病的患者,應局部禁用類固醇葯物。
腱鞘囊腫是關節附近的一種囊性腫塊,病因尚不太清楚。慢性損傷使滑膜腔內滑液增多而形成囊性疝出;或結締組織粘液退行性變可能是發病的重要原因。目前臨床上將手、足小關節處的滑液囊疝(腕背側舟月關節、足背中跗關節等處)和發生在肌腱的腱鞘囊腫統稱為腱鞘囊腫。而大關節的囊性疝出又另命名,如膝關節後方的囊性疝出叫腘窩囊腫,或叫Baker囊腫,故存在混亂之處,尚待商榷。

臨床表現:

1.本病以女性和青少年多見。腕背、腕掌側橈側屈腕肌腱及足背發病率最高,手指掌指關節及近側指間關節處也常見到。偶爾在膝關節前下方脛前肌腱膜上也可發生這類粘液退行性變囊腫,但因部位較深,診斷較困難。

2.病變部出現一緩慢長大包塊,小時無症狀,長大到一定程度活動關節時有酸脹感。檢查發現0.5~2.5cm的圓形或橢圓形包塊,表面光滑,不與皮膚粘連。因囊內液體充盈,張力較大,捫之如硬橡皮樣實質性感覺。如囊頸較小者,略可推動;囊頸較大者,則不易推動,易誤為骨性包塊。重壓包塊有酸脹痛。用9號針頭穿刺可抽出透明膠凍狀物。

治療與預防:

腱鞘囊腫有時可被擠壓破裂而自愈。臨床治療方法較多,但復發率高。

1.非手術治療 原理是使囊內容物排出後,在囊內注入葯物或留置可取出的無菌異物(如縫扎粗絲線),並加壓包紮,使囊腔粘連而消失。通常是在囊內注入醋酸強的松龍0.5ml,然後加壓包紮。本方法簡單、痛苦較少,復發率也較低。

2.手術治療 手指腱鞘囊腫——般較小,穿刺困難;其他部位多次復發的腱鞘囊腫,都可手術切除。術中應完整切除囊腫,如系腱鞘發生者,邊同時切除部分相連的腱鞘;如系關節囊滑膜疝出,應在根部結扎切除,以減少復發機會。

腕部腱鞘囊腫

腕部腱鞘囊腫,是一種常見的傷病,多發生於關節的肌腱滑動處。臨床常見於舟、月骨關節的背面,位於拇長伸肌腱及指總伸肌腱之間;其次是腕部掌面橈側,位於橈側腕屈肌腱與拇長展肌腱之間,古稱「腕筋瘤」。本症多見於青壯年女性。

(病因病理) 一般認為多由於局部氣血凝聚而成,與外傷沉寂和慢性勞損有關。也有認為是因局部膠樣變性所引起。囊腫壁的外層是由緻密的纖維結締組織構成,內層為白色光滑的滑膜覆蓋,囊腔內充滿蛋清樣稠密或稀薄的膠凍狀粘液。有時囊腔可與腱鞘或關節腔相通(有人認為囊腫的形成與關節或腱鞘內壓力增大有關),也有的囊腔呈封閉狀態,囊腫根部與腱鞘或關節囊緊密粘連。

(臨床表現與診斷)

1.本症的主要表現是局部有一個發展緩慢的半球形包塊凸起。

2.病人感覺囊腫局部輕度酸脹、疼痛,腕手部無力。患部遠端出現軟弱無力感者,提示囊腫與腱鞘相連所致。但亦有部分病例,無任何不適感,僅覺是一種累贅,不美觀。但腕部活動過度(由於內壓加大),可出現酸脹無力感。

3.檢查囊腫觸之表面光滑與皮膚無粘連,早期質軟有輕度波動感;後期因纖維化改變,而顯得小而堅硬,用力按壓時則有酸脹感,或向囊腫周圍放散性疼痛。若囊腫生長於小魚際近端或腕管內,可壓迫尺神經或正中神經,則出現相應部位的肌肉麻痹或感覺異常。

X線檢查,無異常發現。

(治療)

(一)手法治療

1.原則 溫經鎮痛,使囊壁破裂,腫物消散。

2.施術部位 囊腫局部及其周圍。

3.取穴 囊腫上部相應穴位及局部壓痛點。

4.施術手法 按、揉、擠、壓。

5.時間與刺激量 每次治療5到7分鍾,刺激量應因人因症而定。

6.手法操作(按以下步驟施術)

(1)對壓內外關穴法 病人取坐位,術者雙手拇、中指重疊,相對擠壓內關、外關穴半分鍾。

(2)屈腕按揉推擠法 病人取坐位。術者雙手托握腕部,將腕關節略向囊腫的對側屈曲,使囊壁緊張,雙拇指在囊腫局部及其周圍按揉數分鍾,或以局部充血、麻木為度;繼之,雙手拇指重疊撳定囊腫近端推擠,使囊壁破裂、腫物消散。本法適用於一般的囊腫。

(3)針刺推擠按揉法 若上法效果不佳,可用本法。皮膚消毒後,用毫針刺破囊壁(周刺、斜刺或頂刺)後,再用雙拇指強力推擠(方法同上法),然後加以按揉,囊腫即可消散,本法適用於質硬、較小而扁平的囊腫。 以上手法使囊腫消散後,隨即加壓用綳帶包紮固定3日。

(二)手術治療

經數次手法治療無效,或經常復發者,可考慮手術切除。

4、手少陽三焦經的主要作用和病症

(1) 關沖 SJ1 Guān chōng 〔定位〕在手環指末節尺側,距指甲角0.1寸(指寸)。 〔解剖〕有指掌固有動、靜脈形成的動、靜脈網;布有來自尺神經的指掌側固有神經。 〔主治〕頭痛,目赤,耳聾,耳鳴,喉痹,舌強,熱病,心煩。 〔配伍〕配內關、人中治中暑、昏厥。 〔刺灸法〕淺刺0.1寸,或有三棱針點刺出血;可灸。 〔附註〕三焦經井穴。 (2) 液門 SJ2 Yè mén 〔定位〕在手背部,當第4、5指間,指蹼緣後方赤白肉際處。 〔解剖〕有來自尺動脈的指背動脈;布有來自尺神經的手背支。 〔主治〕頭痛,目赤,耳痛,耳鳴,耳聾,喉痹,瘧疾,手臂痛。 〔配伍〕配魚際治喉痛。 〔刺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 〔附註〕三焦經滎穴。 (3) 中渚 SJ3 Zhōng zhǔ 〔定位〕在手背部,當環指本節(掌指關節)的後方,第4、5掌骨間凹陷處。 〔解剖〕有第四骨間肌;皮下有手背靜脈網及第四掌背動脈;布有來自尺神經的手背支。 〔主治〕頭痛,目眩,目赤,目痛,耳聾,耳鳴,喉痹,肩背肘臂酸痛 ,手指不能屈伸,脊膂痛,熱病。 〔配伍〕配角孫治耳鳴耳聾;配太白治大便難;配支溝、內庭治嗌痛。 〔刺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 〔附註〕三焦經輸穴。 (4) 陽池 SJ4 Yáng chí 〔定位〕在腕背橫紋中,當指總伸肌腱的尺側緣凹陷處。 〔解剖〕皮下有手背靜脈網,第四掌背動脈;布有尺神經手背支及前臂背側皮神經末支。 〔主治〕腕痛,肩臂痛,耳聾,瘧疾,消渴,口乾,喉痹。 〔配伍〕配合谷、尺澤、曲池、中渚治手臂拘攣。 〔刺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 〔附註〕三焦經原穴。 (5) 外關 SJ5 Wài guān 〔定位〕在前臂背側,當陽池與肘尖的連線上,腕背橫紋上2寸,尺骨與橈骨之間。 〔解剖〕在橈骨與尺骨之間,指總伸肌與拇長伸肌之間,屈肘俯掌時則在指總伸肌的橈側;深層有前臂骨間背側動脈和掌側動、靜脈;布有前臂背側皮神經,深層有前臂骨間背側及掌側神經。 〔主治〕熱病,頭痛,頰痛,耳聾,耳鳴,目赤腫痛,脅痛,肩背痛,肘臂屈伸不利,手指疼痛,手顫。 〔配伍〕配足臨泣治頸項強痛、肩背痛;配大椎、曲池治外感熱病;配陽陵泉治脅痛。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附註〕三焦經絡穴,八脈交會穴-通陽維脈。 (6) 支溝 SJ6 Zhī gōu 〔定位〕在前臂背側,當陽池與肘尖的連線上,腕背橫紋上3寸,尺骨與橈骨之間。 〔解剖〕在橈骨與尺骨之間,指總伸肌與拇長伸肌之間,屈肘俯掌時則在指總伸肌的橈側;深層有前臂骨間背側和掌側動、靜脈;布有前臂背側皮神經,深層有前臂骨間背側及掌側神經。 〔主治〕暴喑,耳聾,耳鳴,肩背酸痛,脅肋痛,嘔吐,便秘,熱病。 〔配伍〕配天樞治大便秘結;配雙側支溝治急性腰扭傷、脅痛。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附註〕三焦經經穴。 (7) 會宗 SJ7 Huì zōng 〔定位〕在前臂背側,當腕背橫紋上3寸,支溝尺側,尺骨的橈側緣。 〔解剖〕尺骨橈側緣,在小指固有伸肌和尺側腕伸肌之間;有前臂骨間背側動、靜脈;布有前臂背側皮神經,深層有前臂骨間背側神經和骨間掌側神經。 〔主治〕耳聾,癇證,上肢肌膚痛。 〔配伍〕配聽會、耳門治療耳聾;配大包治上肢肌肉疼痛,軟組織挫傷。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附註〕三焦經郄穴。 (8) 三陽絡 SJ8 Sān yáng luò 〔定位〕在前臂背側,腕背橫紋上4寸,尺骨與橈骨之間。 〔解剖〕在指總伸肌與拇長展肌起端之間;有前臂骨間背側動、靜脈;布有前臂背側皮神經,深層為前臂骨間背側神經。 〔主治〕暴喑,耳聾,手臂痛,齲齒痛。 〔配伍〕配曲池、合谷、肩井治中風後遺症上肢不遂。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9) 四瀆 SJ9 Sì dú 〔定位〕在前臂背側,當陽池與肘尖的連線上,肘尖下5寸,尺骨與橈骨之間。 〔解剖〕在指總伸肌和尺側腕伸肌之間;深層有前臂骨間背側動、靜脈;布有前臂背側皮神經,深層有前臂骨間背側神經。 〔主治〕暴喑,暴聾,齒痛,呼吸氣短,咽阻如梗,前臂痛。 〔配伍〕配三陽絡、消濼、肩髎、天髎、肩外俞治肩臂痛;配三陽絡、陽溪治手指伸展不利,上肢不遂。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10) 天井 SJ10 Tiān jǐng 〔定位〕在臂外側,屈肘時,當肘尖直上1寸凹陷處。 〔解剖〕在肱骨下端後面鷹嘴窩中,有肱三頭肌腱;肘關節動、靜脈網;布有臂背側皮神經和橈神經肌支。 〔主治〕偏頭痛,脅肋、頸項、肩臂痛,耳聾,瘰癧,癭氣,癲癇。 〔配伍〕配率谷治偏頭痛;配天突治癭氣;配臂治瘰癧、癮疹;配巨闕、心俞治精神恍惚。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11) 清冷淵 SJ11 Qīng lěng yuān 〔定位〕在臂外側,屈肘時,當肘尖直上2寸,即天井上1寸。 〔解剖〕在肱三頭肌下部;有中側副動、靜脈末支;布有臂背側皮神經及橈神經肌支。 〔主治〕頭痛,目黃,肩臂痛不能舉。 〔配伍〕配肩髎、天髎、臑俞、養老、合谷治上肢痿、痹、癱、痛。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12) 消濼 SJ12 Xiāo luò 〔定位〕在臂外側,當清冷淵與臑會連線中點處。 〔解剖〕在肱三頭肌肌腹的中間;有中側副動、靜脈;布有臂背側皮神經及橈神經。 〔主治〕頭痛,頸項強痛,臂痛,齒痛,癲疾。 〔配伍〕配肩髎、肩髃、臑會、清冷淵治肩臂痛、上肢不遂、肩周炎。 〔刺灸法〕直刺0.8-1寸;可灸。 (13) 臑會 SJ13 Nào huì 〔定位〕在臂外側,當肘尖與肩髎的連線上,肩髎下3寸,三角肌的後下緣。 〔解剖〕在肱三頭肌長頭與外側頭之間;有中側副動、靜脈;布有臂背側皮神經,橈神經肌支,深層為橈神經。 〔主治〕肩臂痛,癭氣,瘰癧,目疾,肩胛腫痛。 〔配伍〕配肩俞、肩貞治肩周炎;配肘髎、外關治肘臂攣痛。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14) 肩髎 SJ14 Jiān liáo 〔定位〕在肩部,肩髃後方,當臂外展時,於肩峰後下方呈現凹陷處。 〔解剖〕在三角肌中;有旋肱後動脈;布有腋神經的肌支。 〔主治〕臂痛,肩重不能舉。 〔配伍〕配天宗、曲垣治療肩背疼痛;配肩井、天池、養老治上肢不遂、肩周炎。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15) 天髎 SJ15 Tiān liáo 〔定位〕在肩胛部,肩井與曲垣的中間,當肩胛骨上角處。 〔解剖〕有斜方肌、岡上肌;有頸橫動脈降支,深層為肩胛上動脈肌支;布有第一胸神經後支外側皮支,副神經,深層為肩胛上神經肌支。 〔主治〕肩臂痛,頸項強痛,胸中煩滿。 〔配伍〕配秉風、天宗、清冷淵、臑會治頸肩綜合征、上肢不遂。 〔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 (16) 天牖 SJ16 Tiān yǒu 〔定位〕在頸側部,當乳突的後下方,平下頜角,胸鎖乳突肌的後緣。 〔解剖〕在胸鎖乳突肌後緣;有枕動脈的肌支,耳後動、靜脈及頸後淺靜脈;布有枕小神經本干,深層為副神經,頸神經。 〔主治〕頭暈,頭痛,面腫,目昏,暴聾,項強。 〔配伍〕配外關、率谷、治偏頭痛、耳鳴、耳聾、腮腺炎。 〔刺灸法〕直刺0.8-1寸;可灸。 (17) 翳風 SJ17 Yī fēng 〔定位〕在耳垂後方,當乳突與下頜角之間的凹陷處。 〔解剖〕有耳後動、靜脈,頸外淺靜脈;布有耳大神經,深部為面神經干從顱骨穿出處。 〔主治〕耳鳴,耳聾,口眼喎斜,牙關緊閉,頰腫,瘰癧。 〔配伍〕配地倉、承漿、水溝、合谷治口噤不開。 〔刺灸法〕直刺0.8-1寸;可灸,勿直接灸。 (18) 瘛脈 SJ18 Chì mài 〔定位〕在頭部,耳後乳突中央,當角孫與翳風之間,沿耳輪連線的中、下1/3的交點處。 〔解剖〕在耳後肌上;有耳後動、靜脈;布有耳大神經耳後支。 〔主治〕頭痛,耳聾,耳鳴,小兒驚癇,嘔吐,泄痢。 〔配伍〕配翳風、耳門、聽宮、聽會、百會治耳硬化症,提高聽力。 〔刺灸法〕平刺0.3-0.5寸,或點刺出血;可灸。 (19) 顱息 SJ19 Lú xī 〔定位〕在頭部,當角孫與翳風之間,沿耳輪連線的上、中1/3的交點處。 〔解剖〕有耳後動、靜脈;布有耳大神經和枕大神經的吻合支。 〔主治〕頭痛、耳鳴、耳痛、小兒驚癇,嘔吐涎沫。 〔配伍〕配太沖治小兒驚癇、嘔吐涎沫、瘈瘲;配天沖、腦空、風池、太陽治偏頭痛、頭風病。 〔刺灸法〕平刺0.2-0.5寸;可灸。 (20) 角孫 SJ20 Jiǎo sūn 〔定位〕在頭部,折耳廓向前,當耳尖直上入發際處。 〔解剖〕有耳上肌;顳淺動、靜脈耳前支;布有耳顳神經分支。 〔主治〕耳部腫痛,目赤腫痛,目翳,齒痛,唇燥,項強,頭痛。 〔配伍〕率谷透角孫配足臨泣治眩暈。 〔刺灸法〕平刺0.3-0.5寸;可灸。 (21) 耳門 SJ21 ěr mén 〔定位〕在面部,當耳屏上切跡的前方,下頜骨髁狀突後緣,張口有凹陷處。 〔解剖〕有顳淺動、靜脈耳前支;布有耳顳神經,面神經分支。 〔主治〕耳聾,耳鳴,聤耳,齒痛,頸頷痛,唇吻強。 〔配伍〕配絲竹空治牙痛;配兌端治上齒齲。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22) 耳和髎 SJ22 ěr hé liáo 〔定位〕在頭側部,當鬢發後緣,平耳廓根之前方,顳淺動脈的後緣。 〔解剖〕有顳肌和顳淺動、靜脈;布有耳顳神經分支,面神經顳支。 〔主治〕頭重痛,耳鳴,牙關拘急,頷腫,鼻準腫痛,口渴 〔配伍〕配養老、完骨治耳聾。 〔刺灸法〕斜刺0.3-0.5;可灸。 〔附註〕手、足少陽,手太陽的交會穴。 (23) 絲竹空 SJ23 Sī zú kōng 〔定位〕在面部,當眉梢凹陷處。 〔解剖〕有眼輪匝肌;顳淺動、靜脈額支;布有面神經顴眶支及耳顳神經分支。 〔主治〕頭痛,目眩,目赤痛,眼瞼跳動,齒痛,癲癇。 〔配伍〕配絲竹空止牙痛。 〔刺灸法〕平刺0.5-1寸。不宜灸。

5、尺神經損傷

尺神經損傷多數都是由物理損傷引起的,在身體受到外部損傷的過程中身體各部分神經都會受到各種不同的傷害 ,因為傷害的程度不同,所以受損
尺神經損傷多數都是由物理損傷引起的,在身體受到外部損傷的過程中身體各部分神經都會受到各種不同的傷害 ,因為傷害的程度不同,所以受損程度也會有所不同的,更好的護理在外部損傷中受到傷害的神經,首要關注的就是絕對的休息,還有就是各種營養的的補充以及適度的體育鍛煉的應用。
臨床治療原則:
1.閉合性損傷可先行保守治療3個月。
2.開放性損傷,或經保守治療無效者,應手術探查。
3.爪形手畸形功能重建及矯形。手部爪形指畸形矯正與重建手術可歸納為兩類:即動力型和靜力型重建。
(1)動力型重建手術:利用前臂動力型移位代替骨問肌及蚓狀肌的屈掌指關節伸指間關節功能。例如:中、環指淺屈肌腱移位代內在肌,控制掌指關節過伸。
(2)靜力型重建手術:例如:掌指關節掌板關節囊緊縮術。其機制是通過手術緊縮掌板及關節囊使掌指關節被控制在微屈位,控制過伸,從而使指總伸肌腱的力量可傳至兩個指間關節,發揮伸指作用。但骨間肌的內收和外展功能不能恢復。
康復治療要點
1.佩戴掌指關節阻擋夾板,預防環、小指爪形指畸形。
2.用視覺代償,保護手尺側緣皮膚感覺喪失區。
3.對神經恢復無望者,可考慮重建手內肌功能手術。

6、正中、尺、橈神經各支配哪些手部肌肉?

臂叢神經由頸5至頸8頸神經前支,以及胸1神經大部分前支構成。橈神經是其中一個分支,自臂叢神經主要分布於上肢,橈神經是臂叢神經後束發出的,橈神經在上臂肌肉分支不多,主要分布於肱三頭肌。

橈神經在肱骨外上髁前方分為深支和淺支,淺支分布到臂和前臂後側的皮膚,最後分布到手背橈側1/2和橈側兩個半近節背麵皮膚,橈神經深支到前臂後面深淺肌層之間下降,沿途分肌支支配肱橈肌及前臂伸腕及伸指肌。

(6)指總伸肌腱擴展資料:

注意事項:

1、如果起來早,上班也不趕時間。再來一組20個站姿啞鈴交替彎舉,就在身體保持站立,左右手各拿一個啞鈴,兩邊前臂交替彎曲。這對鍛煉肱二頭肌和前臂屈肌群和伸肌群很有幫助。

2、為了防止局部肌肉疲勞,而其他肌肉群得不到鍛煉。第二天可以在做完俯卧撐之後,換一組啞鈴動作。改為站立手握啞鈴,自然下垂放鬆,做聳肩動作。做兩組,每組20個。這主要是鍛煉肩部三角肌。讓你有個發達的肩部肌肉,穿衣服也好看。

3、第三天改為附站立雙臂啞鈴側平舉。這是鍛煉上臂後面的肌肉,也就是股三頭肌。也是一天做2到3組,一組20個。

7、手指沒有肌肉嗎

解剖學顯示人的手指上是沒有肌肉的.手指彎曲完全是靠小臂上的"指淺屈肌"及"指深屈肌",分別有兩根肌腱連著四根手指.此肌肉收縮使手指彎曲.手指伸展是靠小臂上的"指伸肌","示指伸肌"和"小指伸肌"完成,分別有肌腱與手指背側相連.解剖學課本上對此有描述.

8、1、指總伸肌腱是哪個手指的肌鍵? 2、腰痛穴怎樣找?

1、指總伸肌腱是示、中、環、小指四個手指的肌腱;2、腰疼穴位置:手背,在第2、3掌骨及第4、5掌骨之間,當腕橫紋與掌指關節中點處(手指交叉時,手指尖對應出就是),這個穴位在百度上有。

與指總伸肌腱相關的內容